第一篇: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述评李耿
有关会计要素定义的述评
2010-12-15 9:31 李耿 【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 本文旨在总结1989年以来国内对六大会计要素定义的研究成果,从而梳理出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主线,以辨明将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会计要素;要素定义;述评
一、引言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要素的研究大概可以归为1989年到1992年和1996年至今两个阶段:以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出台和1996年开始筹备具体会计准则为分界点。1992年以前的研究多是为制定我国自己的《企业会计准则》 而进行的,而1996年以后研究则是在对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批判的基础上,为构建更完善的具体会计准则而开展的。1992到1996这中间四年则是我国会计研究者对会计要素的研究较为平寂的四年。
有关会计要素问题的研究是会计准则理论研究的基石。对会计要素问题把握得越好,就越能更好地制定和理解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准则。一般认为会计要素的定义是要素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纽带。
二、会计要素具体定义
准确的会计要素定义,能更好地联系理论和实践,更好地使会计确认和计量具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葛家澍1996)。定义应符合下述标准:首先,应能够表述出所定义要素的本质特征;其次,应符合汉语语法的逻辑性,做到文字通顺、语义流畅、没有语病、各要素的定义要在逻辑上保持一致。还应注意FASB和IASC认为定义不能作为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种问题的解答。在这里,笔者主要以1993年的《准则》和2000年《条例》及2001年《制度》的公认定义为基础,讨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个要素。而且笔者认为,只要抓住了经济实质,汉语语义只是一个逻辑上表述的问题,因此这里并不对有关汉语语义的问题进行评述。
总的说来,在1993年《准则》中,我国会计要素概念是会计对象要素的概念,对六要素的定义也都是以对会计对象及其本质运动的理解为基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国际化趋势逐渐明了,在会计学术界和政府准则制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0年《条例》和2001《制度》的体系也加入了对会计目标的考虑,关注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的信息需求,吸收了IASC和FASB的研究成果(IASC较多),对会计要素定义在经济实质上有了更深刻把握。同时利润的计量采用满计损益观,而在满计损益观下,资产的定义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定义都以资产的定义为出发点,在这一点上《条例》和《制度》中更好地进行了协调。
(一)资产
在1993年《准则》中,资产表现为一种资金运用,价值的自然属性,所以将其本质界定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但在吸收FASB和IASC研究成果后,2000年《条例》和2001年《制度》将资产定义作为其他要素定义的出发点,认为其是“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不但对资产的本质属性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而且也与选择的满计损益观所要求的以资产定义为出发点更一致。
具体表现在:1.肯定了“能以货币计量”属于计量问题,不是资产的经济特性,所以不再纳入资产定义。2.明确了资产是企业的资源,核心在于其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提倡FASB的未来经济利益概念,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未来经济利益混淆了息和原物,利益本身和利益产生的基础(郭永清 2000);第二,未来经济利益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是由许多资产共同产生的,难以将其在会计上已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和会计上还不能确认为资产的其他项目之间进行分摊(吴祥云 2000)。3.认定企业对这项资源的权力在于拥有或控制。此外,有些学者还对拥有和控制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研究,又提出两种不同意见。其中一种认为拥有必然控制,控制却不一定拥有,所以控制就可以概括拥有和控制的内容(吴祥云 2000);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控制的对象应是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经济资源(吕长江 梁化军,1997)。4.确定了该项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取得,而现在拥有的。但是因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在这一项目上的研究,我国的有些会计学者对于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取得的这一特性存在异议,因为他们认为衍生金融工具大多是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之中的合约,与资产相关的交易与事项要在未来才能发生,所以“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取得或拥有”是否是资产的一个特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另外,葛家澍(1996)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又向前迈了一步。他认为定义的角度是会计,所以要素定义应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可操作性。而资源是经济学上的概念,如果用其来确认资产,会使得某些纯粹因会计账户平衡机理而出现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项目无法确认,而不确认这些项目又会对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造成影响,所以他用“某个主体由过去的交易所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可以用取得它的所耗成本或价格来计量的经济资源” 来定义资产,并将出现在资产方的“某个主体因为过去的交易所发生的、尚未分配的递延支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净资产、能够用成本或价格加以确认的项目”称为财务项目。
尽管我国会计界对资产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化,但是笔者认为对资产本质的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应联系会计环境,不同经济环境下对资产本质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智力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就会使得资产的内涵与现在的有所不同。同时,资产是从会计角度来定义的,所以还必须结合会计假设、会计目标对其进行研究。
(二)负债
同样,1993年《准则》的负债定义试图表现出负债是资金来源的一个方面,是价值的社会属性,认为其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到2000年《条例》和2001年《制度》,负债被定义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个定义更好地抓住了负债的实质,而且同整个要素体系更好地结合起来。表现在:首先,明确了“可以货币计量”这一特性是计量的要求,不是负债的经济实质,所以将其从负债的定义中移走;其次,认清了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义务或经济责任,而非债务;再次,明确了这种经济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体现出了其与资产定义的联系,虽然流出的形式可以是资产减少、提供劳务、增加负债,三种中任两种的组合,或将其转化成权益,但最终的结果是经济资源的流出;最后,肯定了其应是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现时义务,但有些学者认为如果义务是现时的,就意味着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所以在定义中可以不提“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另外,与资产类似,葛家澍(1996)认为我们所定义的负债是会计上的负债概念,要素定义应具有确认和计量的操作可行性,因此对于某些由于会计账户的平衡机理而出现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却又不是企业经济义务的递延收入项目,也应作相应的定义。
同样,这里对负债定义的研究也只是在目前的经济状况下,不同经济环境下,负债的内涵会发生改变吗?将如何改变?这些都还需继续研究。同时也应将负债置于与会计假设、目标等概念的联系中研究。
(三)权益
1993年以来,不论是从会计对象要素出发,还是用会计对象加会计目标理解会计要素,我国采用的权益理论一直是所有者权益观。一直将权益理解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享有的权利。这个理解抓住了所有者权益的本质。1993年《准则》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和2000年《条例》和2001年《制度》的“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仅仅在表述上有所变化。《条例》和《制度》称权利为“所有者在企业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以资产的定义为基础,更好地与要素体系的定义统一起来,同时揭示出其与资产、负债在数量上的关系。另外,FASB和IASC都强调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而这确实也是所有者权益的一个特性,因为其体现了会计等式所描述的要求权的不同性质,所以是否应在我国的定义中指明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还应注意,所有者权益在账面上的金额等于资产减负债的金额,但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脱离,所以不能认为资产减负债的差额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另外,对所有者权益的理解其实是与所采用的不同的权益观联系在一起的,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决定了所采用的权益理论是所有者权益理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整个经济学乃至会计学的财务资本至上、资本雇佣劳动的前提假设有可能瓦解,资本与劳动相互合作,所以权益观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应该重新审视权益的内涵。
(四)收入
我国会计界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定义分歧较大,同时这三个要素也是FASB和IASC持有较多不同意见的要素。1993年的《准则》认为收入是一个为产生利润增量而设的概念,而且其只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在借鉴国际上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对收入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条例》和《制度》中的收入定义更符合会计规则,也和整个体系更一致。体现在:首先,由于会计国际化以及流入量理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的实践价值,在199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嗣后的《条例》和《制度》中,我国也采用流入量理论来定义收入,而1993年的《准则》用的则是流转过程论;其次,1997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收入》和《条例》及《制度》中的定义都将收入的内
涵界定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更好地满足满计损益观的要求——与资产的定义相结合,而且准确地抓住了经济实质,因为无论其带来资产的增加还是导致了负债的减少,或二者兼有,收入的最终结果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入;再次,收入外延也不再限于营业收入,还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基本与FASB相同。另外,借鉴IASC的研究,有些会计研究者还建议采用广义的收入,原因有二:其一,营业外收入的性质与上述收入相同(吕长江 梁化军 1996);其二,我国没有利得要素,所以将营业外收入并入收入则可为某些和营业外收入相关的经济业务提供确认依据(吴祥云 2000)。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展开,因为采用广义收入还是狭义收入不仅仅是收入定义的问题,而应与具体会计环境、目标联系起来、以一个系统的概念进行研究。不同的具体经济环境决定了不同的会计目标,不同的会计目标决定了不同的要素体系,不同的要素体系决定了收入的广义定义或是狭义定义。还需指出的是,IASC在收入的定义中强调了会计分期假设,而事实上,收入确实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济利益流入,所以有些研究者建议在定义中加入一定会计期间这一特性(张志康 1996)。干胜道(1998)和王栋(2000)认为流入量理论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但这种实践意义是有一定代价的,其混合了“收入的计量、定时”和“收入赚取的过程”,从而对收入的性质不能充分揭示,而且流入量理论运用的前提是交易价格的易确定性。在工业经济时代,因为交易多为一次性完成,几乎没有后续交易,所以交易价格易于确定,但信息革命的到来使得不再以交易论交易,交易溢出严重影响了后续交易和商誉,因而流入量理论失去了其优势。在这种经济状况下,应选择何种理论用以定义收入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五)费用
费用是对取得成果做出的努力的计量。总体上说,传统会计模式所奉行的配比原则使得收入是费用发生的原因,费用在某种程度上依附于收入,所以费用的研究有赖于收入的研究。因此对费用进行定义要相对简单一些。尽管如此,我国会计界对费用的定义也颇费周折。在1993年的《准则》中,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有些学者认为在这个定义中,费用本质的界定不正确,因为根据《资本论》,各项耗费还可能包括利润,不仅仅是费用;而且生产成本也是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却属于资产的内容。2000年的《条例》和2001年的《制度》对费用本质的理解更体现了以资产为出发点的定义要素的精神,认为费用是经济利益的流出,较好地体现了费用的实质,因为不论是以资产减少还是以负债增加的形式发生费用,最终的结果都是经济利益的流出。同时因为费用是在取得收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的外延也随着收入外延的改变而改变:1993年《准则》中,为了与收入外延配比,费用被认为只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而在《条例》和《制度》中,费用的外延也随之扩大到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业务而发生,基本与FASB相同。另外,为了要与广义的收入观相配比,某些研究者也建议采用广义费用观。同时,有些研究者认为仍需指出费用是一定会计期间的费用(张志康 1996)。
(六)利润(收益)
从1993年的《准则》到2001年的《制度》,利润一直被认为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这体现了会计对象要素的影响,认为利润是一个增量概念。尽管除了不包含前期损益调整外,我国的利润在内容上与FASB的综合收益基本一致,但在经济实质上的认
识则有较大出入,FASB的综合收益是一种权益上的变动;而我国的利润要素与IASC更有不同,因为IASC没有设置利润这一要素。所以,会计研究者们对利润的讨论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其一,是否需要设立利润要素;其二,利润的经济实质应是什么。究竟需不需要设置利润这个要素?
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有必要设利润要素。因为利润是我国的特色,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原因如下:第一,《准则》(1993)、《条例》(2000)和《制度》(2001)中的利润都含有收入费用没有定义的内容,所以如果不设置利润的话,相关内容就无确认依据(韩志馨 1996);第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实现的经营成果仍然要在国家、企业、职工之间进行分割,划分出“利润”有利于具体操作(劳秦汉 1994);第三,是我国目前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因为利润的本质是一种“资本要求”(吕长江 梁化军 1997)。
而认为不应该保留的人则认为,取得收入和发生费用其实就是资金在企业内容的运营,它们始于资产,最终结果也是资产的增减,因此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损益)仅仅表明资产的增减量,所以设置利润要素是毫无意义的(罗飞 唐国平2000)。
但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弄清会计要素分类标准。会计要素的确立首先是会计对象本质运动的结果,其次确立的这个会计要素还应是会计目标要求的,并根据会计目标的定位进行细化,再次,会计要素的设立还需有其会计意义。从会计对象本身的运动理解,利润首先是一种增量,是为了计量增量才产生计量增量的原因——收入和费用的需要。同时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有关企业资本保持和经营者经营业绩的情况,这些情况也是所有者关注的信息,因而会计目标也应有所要求。另外,利润还有报告这个会计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设置利润要素是必要的。所以笔者认为,前面提到的支持设置利润要素的理由都不能算是充分的理由,它们都没弄清设置利润要素的根本原因,利润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要素,如果是的话,美国的综合收益要素又作何解释?而认为不需要设置利润要素的学者,则是没有搞清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之间的关系,否认先要计量增量才有计量产生增量的原因的需要,从而颠倒了利润和收入费用的顺序,而且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利润在会计报告上的重大意义。
而有关利润的本质的认识,至今也未有定论。
《准则》、《条例》和《制度》以及一些学者都认为利润是经营成果,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却表明,利润只能解释经营成果的一部分,并非全部。葛家澍(1996)将其定义为经济要求权的变动,吕长江和梁化军(1997)将其定义为对资本要求的结果,却似乎又完全忽视了利润用于衡量经营成果的作用。吴祥云(2000)认为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而收入是经济利益流入,费用是经济收益流出,所以利润就是经济收益的净流入。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较好地抓住了利润的本质,表现出了经营成果的内容,也将利润所表达的增量与原来的存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同时也贯彻了以资产定义为起点构建要素定义的精神。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利润的本质,笔者认为还需结合会计目标的定位进行。
三、结语
本文以1993年的《准则》、2000年《条例》及2001年《制度》中关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个要素的公认定义为研究基础,以会计要素的经济实质为研究主线对其进行了粗浅述评。总的说来,自1993年颁布《准则》以来,我国会计要素概念主要是会计对象要素的概念,对六要素的定义也是以对会计对象及其本质运动的理解为基础,在2000年《条例》和2001《制度》的体系加入了对会计目标的考虑。总体上,我国对会计要素定义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需结合具体的会计环境、会计目标定位和传统的会计规则进行完善,关注信息使用者面向未来的信息需求,采用满计损益观计量利润,以资产定义为核心和出发点来定义其他会计要素,定义出符合我国实际国情需要的会计要素。
第二篇:邮票的定义和要素
邮票的定义和要素
邮票的定义:邮票是国家(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凭证。
邮票的要素为:
1国家(地区)铭记:邮票上必须印有国名或地区名称。面值:是邮票票面上的邮资数值。
3主题图案:是用图案形象表现邮票的主题。
属性与功能
邮票有两种属性:
第一属性,在通信领域,邮票是邮资凭证。第二属性,在集邮领域,邮票是特殊商品。
邮票的功能有三种:
第一,画面具有广泛、重要的宣传作用。
第二,进入集邮领域后,具有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和商品价值。
第三,具有历史文物、历史研究资料价值。
邮票别称
邮票的别称可分为龙头邮票、人头邮票、国印邮票、信资邮票、信票,龙头邮票是早期民间对清代邮票的别称,因清代都以龙为图案。人头都是指外国邮票,国印邮票是我国早期对邮票的称谓,又称“信印”。信资邮票是汪清代薛福成旅
欧日记在光绪16年5月16日这一天的日记中,称邮票为信资邮票。信票是我国清代国家邮政创办初期,称邮票为信票。
邮票的种类
我们常见的邮票可分以下几种:
(一)普通邮票:是供寄件人寄递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
(二)纪念邮票:是为纪念国内外重要事件或著名人物而发行的一种邮票。
(三)特种邮票:为宣传和展现某一特定题材而印制发行的邮票。
(四)专用邮票:指具有专门邮政用途的邮票,其内容主要包括:
1.航空邮票 2.欠资邮票 3.快信邮票 4.挂号邮票 5.新闻纸邮票 6.军事邮票和公事邮票
附捐邮票
7.上述种类中无法包括的其他邮票:
小全张 小型张 电子邮票 发光邮票 无面值邮票 无齿孔邮票 加盖邮票 小本票 对剖票
邮票设计
邮票图稿设计不同于一般绘画和其它美术创作,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邮票设计艺术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邮票属于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有价票券,政治性很强。它要求设计者一定要按照既定的主题进行创作,画面构思必须明确表现主题的思想内容。
第二,邮票是一种知识性很强的小型艺术品,对某些主题形象的刻画应该把科学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起来。第三,邮票艺术创作要具有民族风格。
第四,设计人员必须懂得印刷工艺。
总之,邮票所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设计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坚实的绘画功底和良好的艺术修养。
邮票的印刷
由于邮票是一种有价票券,又是一种精美的小型艺术品,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各国(地区)都采用最先进的印刷技术印制。其印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了解邮票印刷知识,能提高对邮票的鉴赏能力和识别真伪的能力,并能区分不同版别的邮票。一百多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邮票印刷技术方面不断改革、创新,由于采用多种先进方法印刷,使邮票画面越来越丰富多彩。目前,常见的印刷邮票的方法有凸版、凹版、平版、混合版等几种。
邮票形状
邮票的形状也称票形。各国发行的邮票大多是长方形的。后来由于集邮活动在世界各国(地区)的蓬勃发展,人们不仅在邮票选题、图案设计、印刷等方面精益求精,而且在邮票形状上也不断追求花样的翻新。奇形邮票又称异形邮票。广义上指矩形之外各种形状的邮票,狭义上指票幅呈非几何图形的邮票。奇形邮票的印刷和使用都不方便,而且成本较高,一般国家很少发行,多供集邮者收集,在邮政上很少使用。我国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是横长方形或竖长方形的邮票。
邮票齿孔
为了便于把邮票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邮票之间用打孔机打出的孔洞,称齿孔。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部分称为“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齿孔”。测量齿孔度数已成为研究邮票的一项内容。齿孔差异是鉴别邮票真伪、区分邮票版别、考证邮票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一枚邮票四边齿孔相同叫常式齿孔。一枚邮票两边或四边齿孔不一样,叫复式齿孔。根据齿孔的形状,可把齿孔分为光齿、毛齿、盲齿、漏齿以及点线齿。由于印刷厂使用的打孔器不同,打孔方式可分为线式打孔、梳式打孔和整式打孔。
邮票的材料
因为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邮资凭证,印刷时要考虑到制作成本、使用是否方便及印刷效果。各国发行的邮票绝大多数都是纸质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各种非纸质邮票,如金属箔邮票、丝绸邮票、塑料邮票、全息摄影邮票、激光全息邮票、息粘型不干胶邮票、聚酯邮票、录音邮票等,但这些邮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些集邮者的猎奇心理,在实际通信中没有多大使用价值。有些金属邮票价格昂贵,在发行方面不值得提倡。
邮票的背胶
背胶是为了便于把邮票粘贴在邮件上而在邮票背面涂刷的胶层。使用时,用水沾湿背胶即可将邮票粘在贴邮件上,所以说邮票刷上背胶是为了方便寄信人。背胶还必须是无毒的。根据背面有无胶质,邮票可分为有背胶和无背胶两种。根据胶质的原料,背胶可分为动物胶、植物胶和化学胶等。现在我国邮票均刷化学胶。鉴别背胶有助于研究邮票版别和鉴别真伪。背胶是邮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防止有背胶的邮票互相粘连,最好在邮票背后加衬腊纸或装在护邮袋里。邮票必须防潮,要放在干燥的地方。
邮票图幅与票幅
图幅是指单枚邮票票面图案的大小。用图案的宽和高两条边框线长度来计算,长度单位为毫米,以“宽×高(毫米)”表示。对没有边框的图案可按某一刷色上下左右的明显外端来量,但不包括底边的志号。对没有边框和明显外端的套色邮票则常不易准确量出图幅。票幅是指单枚邮票的大小,以一侧齿边到另一侧齿边的长度来计量。票幅的表示方法与图幅的表示方法相同。图幅和票幅是研究邮票版别的依据之一。一种邮票有两版,有时用票幅不同来区别。
附票与连票
附票是与邮票同时印制在一起或同一全张上的票形图案或文字,大多与邮票立题相关,但无邮政标记和邮票面值,不能作为邮票使用。附票从属于正票,作为集邮品,最好不要把它与正票撕开。连票也叫连印票,指两枚或两枚以上图案、颜色、面值不同的邮票连印在一起,各枚邮票间用齿孔分开或不打齿孔。连票每枚都有面值,是连在一起印刷和发行的。集邮者收藏时,应连在一起保存,不要撕开,也不要折叠。根据连接形式和枚数不同,连票有直连、横连、双连、多连、方连等形式。
版铭与厂铭
凡是邮票印版本身携有并印在邮票连纸上的标记称为版铭、也称边铭。狭义仅指厂铭,广义兼指版号、日期、工铭、发行日期、设计者、色标、刷色、梯尺,以及有关印制发行的其他图文,也可包括中心线、十字对准线等。版铭被集邮者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也是研究版式或版别的重要依据。厂铭是指票边上所印的承印厂厂名或邮票发行单位名称。1959年以后绝大多数邮票由北京邮票厂印刷。厂铭或邮票发行单位名称是研究邮票版别的物证之一。
变体与错体
在邮票印制过程中,由于印刷技术上的差错(包括印刷、打孔等而造成与正常邮票发生的明显差异),又未被检查出或来,被邮局售出流入社会的邮票称为变体票。变体票主要是因印版缺陷、印刷错误、用色错误、齿孔错误、水印错误加盖错误等造成的。错版邮票和变体邮票合称为错体票,一般指错版和大变体。错体邮票的产生系因原图设计或制版过程中有较严重的错误,致使印成的邮票不能正常发行,需更正错误后另行制版印刷,或需剔除错版的部分再印刷发行。
新票与旧票
未做邮资凭证使用过的邮票称为新票。在集邮界中,集邮者所说的新票有两个含义:一是新发行不久的邮票;二是指已发行多年,但未作邮资凭证使用过的邮票。已经作为邮资凭证使用过,盖有邮戳的邮票-------称为旧票,有时也称信销票。还有一种盖销票,又称特销票,是指未曾作为邮资凭证使用过,但在出售前已经邮政部门做过盖销处理的邮票盖销票是为集邮而盖销的,不能再作为邮资凭证使用。未经实寄的首日封上所贴的邮票因盖有纪念戳,实际上也是盖销票。
邮票的计数单位
枚:它是邮票的最小计量单位,指具有独立功能的邮票。
张:为全张(包括小全张、小型张、小开张等)的计数单位。印刷全张:指从印刷机上印出时的印张。
邮局全张:邮票印刷厂以成品形式,经包装、发送,供给邮局出售的整张邮票,称邮局全张。
格:根据设计或印刷工艺的要求,印版上子模被排列为若干区间,印成邮票后即为若干个四周都有边纸的连票,称为格。格与格之间的边纸称为过桥。
小开张:是尺寸、规格比较小的全张邮票,俗称小版张。
连:是指整版邮票被撕开后至少两枚以上邮票连在一起的组合形式,也指邮票与邮票之间没有撕开而连接在一起的状态。
方连:是连票形式之一。横、直各行邮票的枚数相同,组成整齐的方形叫方连;横行、直行枚数不同,组成矩形也叫方连。
邮票的规划和发行
我国发行邮票的方针是: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指导方针。
第二,保证通信票的需要。
第三,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第四,宣传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我国的邮票发行计划都是在前一年确定,并报邮电部审批。当发行计划确定以后,还要制定设计计划,包括邮票名称、枚数、面值、印刷方法及完成设计图稿的日期等,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或公开面向社会约稿。图稿设计完成后要送交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评审,择优选用。被选中的图稿报邮电部领导审定批准后才能印制、发行。
邮票品相
邮票的品相指邮票的外观质量,包括邮票正面、背面各个部位的状况,也包括邮票的背胶和齿孔的状况。品相好的邮票,称为上品;有些小毛病,但还不大明显的,称为中品;有明显缺陷的,称为次品,即下品;品相极差,不值得收集的(罕见票除外),称为废票。邮票实体主要是由纸张、图案、背胶和齿孔四个要素组成。邮票的品相也从这四方面的质量来衡量。常见的邮票品相不佳有以下几种情况:破损、折痕、齿孔不全、揭薄、擦伤、霉点、墨渍、邮戳不佳、指纹、褪色。为了保持邮票清洁、完好、美观,保证邮票有良好的品相,对容易损伤邮票品相的各种可能性都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集邮工具和用品
在邮票收集时,还要需要一些集邮工具和用品,常用的有:镊子、护邮插、放大镜、护邮袋、轻便邮票册、胶纸、大号版票册等。
邮票的保存
邮票是一种小型艺术品,有它专门的保存方法。目前,集邮者保存邮票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集邮册。集邮册分插票册和贴票册两种。存放邮票的地点也要很好地选择。一定要把邮册放在阴凉、通风而干燥的地方。如果放在书橱或书架上,则应放在上层,不要放在底层近地处。切勿受潮、受热,否则邮票可能会起黄斑,背胶与贴页也容易粘连。
邮票的鉴定
邮票鉴定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以邮票为主,也包括封、片、简、戳等其它邮品的鉴定。目前,国外鉴别邮票的方法大致有两种:(1)比较法:即拿被鉴定的邮票与真票进行比较,如果图案、文字、颜色、油墨、纸张、齿孔、背胶等完全一致,即为真票;倘若不一致,就要与假票进行比较。
(2)技术分析法:是对被鉴定邮票的印刷方法、纸张、油墨、背胶、暗记等进行技术检查和化验。鉴定邮票还需要有大量的资料和必备的技术手段,而其中最重要的资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参考邮集,有关的集邮书刊也是鉴定邮票所不可缺少的。另外还要有比较齐全的邮票鉴定设备,如双筒放大镜、紫外线灯、专用照相设备和化验室等。
伪造邮品
伪造的假邮品,包括伪邮票、假封、假片、变造品、臆造品和私印品及其它假集邮品。
集邮组织
国际集邮组织有:法文国际集邮联合会(FIP),英文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法文国际奥林匹克集邮联合会
(FIPO)中国的集邮组织有:全国集邮联合会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市县的集邮协会。
集邮三要素
台湾集邮界将邮品、邮识、邮德概括为集邮三要素。“邮品”是指集邮者以邮票为主体的收集,“邮识”是集邮者在集邮实践中集邮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邮德”是集邮者在集邮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这三个要素各具特点和要求,而又互有不可分割的内涵和基本目的的统一。
第三篇:会计要素教案
【课题】会计基础入门——会计要素 【教材版本】
徐克美主编.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配套用书,财经商贸类职业培训用书——《财经基础知识》(非会计专业),2008年6月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六大会计要素的名称 2.能力目标:学生理解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会计六要素的包含的内容 2.教学难点:理解会计等式 【教学方法】
列举实例,讲授法为主。【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以芳欣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进行设置问题:“公司经常要进行购买计算机及其一些配件,然后卖给客户;有些客户直接付款,而有些客户款项未付;公司每月要计算利润,每月要上交一些税金,每月要给职工发工资等等。这么多经济内容,我们怎样才能更好的核算呢?”引出“会计要素”课题。
新课内容
一、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财务成果的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举例:芳欣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现在资产200万元,其中现金、存款等30万元,计算机存货50万元,办公房等固定资产100万元,其他财产20万元。这200万元的资金中,有150万元是股东入股的,还有50万元是从银行借入的。
师提问1: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盈利”
师提问2:为了实现盈利这个目的,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从例题中,找出资金表现出来的形态有哪些?“现金、银行存款、存 货、固定资产等”
1.资产
(1)资产概念: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结合例题来说明)
(2)资产的内容:
A.流动资产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商品、原材料等。
B.非流动资产,企业的资产除了流动资产之外,就是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2.负债
(1)概念: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结合例题说明)....(2)负债的内容
A.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等
B.长期负债: 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3.所有者权益
(1)概念:是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结合例题,导出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课堂练习:判断下列属于哪些要素: 1.出纳员保管的现金; 2.仓库里的材料; 3.欠外单位的货款;
4.投资者对投入机器拥有的权益。
教师过渡:企业要获得实现盈利,就必须把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在经营过程中,一方面有资金的耗费,另一方面又可取得收入,一段时间后,将收入与其相应的费用进行比较,就可计算企业是盈利还是亏损了。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收入
(1)理解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教师要特别强调这收入是“日常活动”引起的,否则就是利得。(可举实例说明)2.费用
(1)理解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教师要强调:费用是日常活动产生的,否则就是损失。(可举实例说明)3.利润
(1)理解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举例导出会计等式。
利润=收入-费用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课堂小结
教师说明:资金的占用为资产,资金的来源为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所以在数额上始终相等。生产经营之后产生收入,收入补偿费用剩余的部分,即利润,最终归投资者所有,所以又形成了所有者权益。两条等式合并形成下列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但最终又恢复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第四篇:会计要素说课稿(推荐)
《会计要素》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来自福建商贸学校的教师陈淑华,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会计要素》,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核心,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会计基础》一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会计要素中的一部分内容。会计要素是对前面所学内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只有明确会计六要素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才能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数量的增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为学习会计等式及借贷记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会计要素的含义;
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会计平衡式和借贷记账法打下坚实的基础。(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经济现象的能力。(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其感到懂得一些会计知识非常有用有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综合大纲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我把本次课重点定为:会计要素的内容
难点定为:正确划分会计要素,进行会计要素分类操作。
二、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法”、“图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启发式为主,配合案例教学,将熟悉的经济现象引入课堂,将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具体的生活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复杂的内容清晰化,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探究新知,开发学习潜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11级会计电算化2班新生,刚刚开始接触专业课,经济常识贫乏,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难以感兴趣,缺乏耐心,存在着畏难情绪。但他们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多动手,对喜闻乐见的实例比较感兴趣。他们能意识到专业课的重要性,希望能学有所获,但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主动学习性差。
(二)学法指导
本节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找到学习的乐趣,由生疑到探究到结论,积极合作,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形成自主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让学生回答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首先明确给出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要素。这节课只讲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
1、在讲资产时
首先抛出问题,一个企业,他有多大规模,他的经济实力如何,表现在哪一方面,资金占用分布在哪些地方?再比如说一个家庭,拥有居住的房屋,可能持有股票,基金,手头有现金,银行里面有存款,还可能被亲戚朋友借走了一笔钱,这都是一个家庭的资产。用这些现实的经济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给资产下定义,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资产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使同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讲资产的特征时,通过“想一想”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如下问题:判断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
A、如果某企业预计半年后要买入一台空调,能否构成企业的资产?为什么? B、企业租入一台机床,期限为50年,用来生产新产品,并负责设备的维修等费用,这台机床属于企业的资产吗?
C、保留在企业仓库里面的已经霉烂变质,毫无利用价值的材料,还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吗?
说明只有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接着讲资产按其流动性质和存在的形态不同分类,这里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流动性,就是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资产的种类比较多,我通过多媒体把每类资产的名称和内容打到投影上,并配以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接下来讲资产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投资者投入的,二是向债权人借入的。引出另外两个会计要素,即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解释完负债的定义后,再强调作为负债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A: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B:是一种现时义务C: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想一想:企业向银行借入一年期借款200万元,将要到期,尚未偿还。能确认本企业的负债吗?为什么?
关于负债的种类: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通过投影进行反映和解释,适当的提及二者的区别在于偿还期限长短和举债目的不同。
最后讲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即: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这里只要求学生掌握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想一想: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有何区别?(让学生总结,教师点评)
(三)小结及布置作业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要素反映的是一定时点企业静态的财务状况,可以知道企业资产总额及分布形态,资产来源于投资者投入的(所有者权益)和向债权人借入的(负债)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发生变化,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收支及盈亏情况的收入、费用、利润三个要素第二节课再讲。作业见课后习题
五、板书设计
把黑板由左至右分为3份,左边三分之一写教学目标,右边三分之二写教学提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五篇:探讨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定义是会计确认和计量不可或缺的前提。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企业资产扣除企业全部负债后的剩余利益”;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某一个主体的资产扣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这三个定义相同的部分是“资产扣除负债”,而对“资产扣除负债的剩余”是什么则有不同的表述,分别为“剩余权益”、“剩余利益”、“剩余部分”。针对这三个定义,本文将探讨这样几个问题:资产能扣除负债吗、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的改进。从分析可知,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但不是资产扣除负债的剩余。
一、会计主体理论评述
对所有者权益性质的认定依赖于人们对会计主体性质的认定。迄今为止,所有者权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现有的定义也并没有揭示所有者权益的本质,其根源在于人们对会计主体性质认识的差异。
(一)所有权理论评述所有权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所有权理论认为,所有者拥有资产和负债,资产是所有者所拥有的权利,而负债是所有者所承担的义务,权利减去负债后的净额便是所有者权益。所有权理论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一负债=所有者权益,其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则为报告式。
所有权理论的主要目标就是确定和分析所有者的净财富,也就是所有权的价值。严格的所有权理论进一步认为,负债为“负资产”,“资产一负债”就是企业的净资产,而所有者权益就成为“净资产”。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6号《财务报表的各种要素》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是:“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是某一个主体的资产扣除其负债的剩余部分”,这里将所有者权益等同于净资产,可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概念公告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的依据正是所有权理论。
一般认为,所有权理论只适用于独资和合伙这类不公开募股的公司,并不适用于公众公司。除了股东之外,企业还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职工、社区居民、政府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也拥有对企业的特定权益,企业主体理论正是对这种现实的反映。另外,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不总是归股东所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企业经营不善导致资不抵债)企业的所有权将被债权人接收,剩余权益理论正是对这种现实的反映。
所有权理论将负债抽象为“负资产”,实质上将负债的义务属性抽象掉了,负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成为特定类别的“资产”;所有者权益的所有权属性也被抽象掉了,而成为“净资产”,成为总资产的一个部分,所有权理论实质上否定了所有权的存在,与其基本的出发点相矛盾。按照所有权理论编制的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只是有关资产、负资产和净资产的信息,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含量,这是所有权理论最致命的缺陷。
(二)企业主体理论评述企业主体理论认为应将企业主体与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分离开来,企业主体是有别于供资者的一个主体,将企业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独立主体,这也是被法律和制度认可的事实。企业主体拥有企业的资源,负有向所有者和债权人支付的义务。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权益,或者,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在这一等式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被置于相同的地位,都是企业资产的来源,其区别仅在于,债权人的权益
不受其他计价项目的影响,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一种剩余权益,或者说,负债是企业的特定义务,而剩余部分则是归属于所有者的权益。
企业主体理论将“资产”定义为归属于企业主体的权利,“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所有者权益则是权益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企业主体理论的缺陷在于对“权益”的定义。毫无疑问,企业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会计实务核算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也主要是债权人和所有者向企业投入资源形成的,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形成新的资产(主要体现为资产价值的增加),这也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这部分资产并不是来源于债权人和所有者的投入,这说明会计实务核算的权益并不全是“资产的来源”。另外,有许多权益项目的形成也并不是“资产的来源”,如,“应计利息”产生的原因不是债权人向企业提供了资金,而是源于企业占用了债权人的资金;“应交税金”产生的原因也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了资产,而是企业法定的义务;“留存收益”记录的是企业经营活动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而不是所有者向企业投人资产。可见,将“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与会计实务相矛盾。
(三)剩余权益理论评述剩余权益理论是介于所有权理论和企业主体理论之间的一种理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普通股股东提供与决策有关的信息。该理论所对应的资产负债表方程式为:资产-特定权益=剩余权益。
特定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优先股东权益。在通常情况下,优先股票既具有债权的性质又有所有者权益的性质。有些优先股票实际上具有到期日和金额,到期时必须用现金偿还。这样的优先股票与一般债权并无不同。特定权益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数额通常不受资产计价程序的影响,而归属于普通股的权益则受到资产计价程序的影响,即要按上述资产负债表方程式来计算剩余权益。
剩余权益理论兼具所有权理论和企业主体理论缺陷。如果按所有权理论将特定权益定义为“负资产”,则剩余权益也就成为“净资产”,资产负债表也就只能提供有关“资产”的信息。如果按企业主体理论将“特定权益”和“剩余权益”定义为“企业资产来源”,则与会计实务核算的特定权益和所有者权益相矛盾。
(四)基金理论评述基金理论将从事业务活动的单位作为会计核算的对象,这一业务活动单元的利益范围成为基金。该理论所对应的会计等式为:资产=基金。基金可按用途分为基金项目。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采用了基金理论,将资产限定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专项资产,并为之设立了三个相对应的基金,即流动基金、固定基金和专项基金,其根本目的在于控制资产的运用,以达到专款专用。这种做法对国家直接管理企业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限制了企业成为一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追逐利润的主体。基金理论缺陷在于忽视了企业所有权的存在,也忽视了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因此,基金理论所建立的会计主体并不适合于企业。
二、资产扣除负债的含义
我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该定义所揭示出的资产的最本质特性是“资源”,负债的最本质特性是“义务”。那么,资产能扣除负债?
(一)两个集合的扣除运算借助两个集合的差来探讨“扣除”的含义。设A和B表示两个任意的集合,从集合A中扣除集合B的元素得到的集合称为A和B的差集,记为A—B。集
合A和B之间存在三种可能的关系,A包含B、A与B不相交、A与B相交,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1)当A包含B,A扣除B就是将集合B从集合A中扣除,剩余部分为A中没有阴影的部分,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2)由于A与B不相交,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仍然为集合A,或者说从集合A中扣除集合B没有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3)当A与B相交,集合A扣除集合B就是将两集合相交部分从集合A中扣除,剩余部分为A中没有阴影部分,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由此可以看出,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一定是集合A的一个子集,当A与B不相交时,集合A扣除集合B还是集合A本身,“扣除”没有产生任何实际影响。
(二)资产与负债的关系用符号A表示企业的资产集合。按照资产的定义,集合A的构成元素为具备特定条件的“资源”,或者说具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这三个条件的资源构成了集合A。用符号B表示企业的负债集合。按照负债的定义,集合B的构成元素为具备特定条件的“义务”,或者说具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的”这三个条件的义务构成了集合B。
资源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义务的本质属性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指政治上、法律上或道义上应尽的责任。因此,资源与义务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或者说,不存在既是资源又是义务的资源,也不存在既是义务又是资源的义务。进而可知,集合A和集合B的构成元素没有相同的,也即集合A与集合B不相交,因此,集合A扣除集合B剩余部分仍然是集合A,即资产集合扣除负债集合仍然为资产集合,或者说,资产扣除负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三)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基石,由该等式可以得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资产负债表等式仅仅反映的是等式两边的价值相等,并不表示“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性质相同。资产负债表等式可以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资产的价值=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则实质上是“资产的价值-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只能用来计量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不是对所有者权益属性的规定。“资产扣除负债”的特定含义就是资产的价值减去负债的价值,这只是规定了所有者权益的计量方法,并不是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三、所有者权益定义的改进
企业主体理论将“资产”定义为归属于企业主体的权利,“权益”定义为资产的来源,提出的资产负债表等式为“资产=权益”。本文不赞同企业主体理论对“资产”和“权益”的定义,但接受将“资产=权益”作为资产负债表等式。笔者不赞同所有权理论将“负债”看作是“负资产”,也不赞同将所有者权益定义为“净资产”,但接受所有者权益为“剩余权益”的观点。以此为基础,笔者对所有者权益会计定义进行改进。
首先给出“权益”的定义:“权益是企业参与主体对企业的索取权”。企业参与主体通常可以分为债权人和企业所有者两类。企业参与主体对企业的索取权通常在相关的契约中载
明,如债权人的索取权在借款合同中规定,所有者的索取权在公司的章程中规定。负债是债权人的索取权,是企业权益的一部分,从企业权益中扣除负债后剩余部分则为归属于所有者的索取权,故可用排除法来定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权益扣除负债后剩余的权益”。将资产负债表等式“资产=权益”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资产的价值=权益的价值”。由于所有者权益为权益扣除负债后的剩余权益,因此,“权益的价值一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用资产价值替换该方程左边的权益价值可以得到“资产的价值一负债的价值=所有者权益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对所有者权益重新定义并没有改变所有者权益的计量。
综上,将所有者权益称之为“剩余权益”包括两点含义: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权益扣除负债后剩余的权益”;第二,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是“资产的价值(或权益价值)减去负债价值的剩余”。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