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12:1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

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

开幕式致辞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李德成(2011年10月19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在潍柴动力建厂六十五周年之际,我们隆重召开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举行授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我想是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此,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代表王忠禹会长,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企业界代表致以衷心的感谢!向获得“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潍柴动力表示热烈的祝贺!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企联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大服务力度的过程中,1积极致力于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其中,创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就是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通过树立企业文化建设典范,为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界、学术界在观摩、学习和体验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水平,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正在加深和扩大,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和扩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等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严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加大;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不利因素仍然较多,增加形势的复杂性和调控的艰巨性。对此,我们企业要充分估计面临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潜在风险的准备,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创新,保持企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的重要

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并且涌现出一批像潍柴动力这样的领先企业。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高端制造,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创建国际品牌。我国制造业企业要以此为契机,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时机,提高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产品的研发设计力度,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产业链整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

潍柴动力是一家在人民解放战争的炮火中诞生的国有老企业,在六十五年的发展过程中,她紧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凭借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拼搏创业精神,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潍柴紧跟市场,抓住机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战略创新,按照清晰的发展思路,依靠科学的治理结构、完善的体制机制和严格的制度流程,连续多年实现快速增长,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机械装备制造行业的排头兵企业。目前,潍柴动力已经构筑起了国内最完整的包括发动机、变速器、驱

动桥和商用车在内的重型汽车黄金产业链,企业综合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大幅度提升。今年,在中国企联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企业中,潍柴控股集团以911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93位,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排名第35位。

潍柴动力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企业文化引领和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制高点。从“二次创业”时期的“约法三章”、“干就负责、做就到位”,到规模迅速扩张时期的“以我为主、链合创新”,再到并购重组时期的“包容、沟通、责任”,潍柴动力从没有停止企业文化创新的步伐,这些文化创新举措不仅反映了潍柴动力不同发展阶段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而且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先导和支撑作用。

为实现“2015年销售收入翻一番,冲刺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潍柴动力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构建了以“责任为本”为核心、以“绿色动力,国际潍柴”为使命的“动力”文化体系,致力于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重要一极。同时,潍柴动力的领导班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践行企业价值观,并通过成立潍柴企业

文化研究会、推行WOS运营管理模式等措施,积极探索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实践有机结合,以动力文化点燃了企业各级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为企业建立科学的经营体制、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潍柴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谁拥有文化优势,谁就拥有管理优势、效益优势和竞争优势;只有把经过系统化设计的企业文化深深熔铸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细节,深刻影响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并与企业战略实现良好互动,企业的经营方略和创新举措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潍柴动力向我们展示的企业文化,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希望广大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为榜样,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创新、自成一家”的方针,打造独具特色、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中国企

联愿意同大家一道共同探索中国企业文化的创新之路与兴盛之道,不断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预祝本次现场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尹援平在2011浙江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2011浙江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现场会

暨首届国家品牌生产力示范基地

学术研究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企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尹援平

(2011年9月24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很高兴参加今天在浙江杭州召开的“2011浙江省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现场会暨首届国家品牌生产力示范基地学术研究讨会”。在此,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代表王忠禹会长,对主办方的盛情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大会的各位领导、企业家及工商界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受表彰的太子龙控股集团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西方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上升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都表明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同时也检验着我国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在这当中,企业尤其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企业软实 1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在提高企业管理绩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能够在培育品牌、提升企业商誉、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讲话中明确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企业层面讲,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企联主动顺应形势,在不断深化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过程中,积极致力于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从2002年开始,我们每年评选一批“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并在全国企业文化年会进行发布;自2005年起,我们每年还从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中选出一批健康向上、独具特色、具有代表性、借鉴性、示范性的优秀企业文化典型作为“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以此引导广大企业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使企业界、学术界在观摩、学习和体验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提升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创新。目前,已经有联想控股、开滦集团、远东控股、胜利油田等25家企业被我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并召开全国企业文化

现场会,均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国务院国资委和我会王忠禹会长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王忠禹会长在听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时指出:创建企业文化示范基地这一平台很好,要下功夫做好这项工作,发挥好示范作用。为此,我们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推进企业文化交流、服务、研究工作。在搭建交流平台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课题研究,与天津港、辽河油田、上海移动等数十家企业共同培育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化建设成果,对提升其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大企业云集的重要地区之一。在中国企联刚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浙江省企业有44家,位列全国第四位。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阶段的重要时刻,希望广大浙江省的优秀企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用科学的发展理念引领、支撑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更好地发挥优秀企业的带动作用。浙江省在此时召开企业文化现场会,通过树立企业文化典范,搭建交流平台,总结推广太子龙控股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于提高省内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企业联合会愿意进一步加强同各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与大家一道积极探索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共同开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初,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最近,吴仪副总理又要求国家旅游局对发展农业旅游进行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吴仪副总理的要求,今年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三是和建设部一起在云南召开旅游小城镇工作会议;四是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一起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有些省区市的同志还和农业、扶贫等部门一起开展调查研究;五是将和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关组织在贵州召开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今天我们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主要是为了研究、交流、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是因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起步早、成效好。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省长张中伟同志等省领导对乡村旅游发展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为推进乡村旅游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今天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等省市领导亲自出席会议,给予指导;刘晓峰副省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成都市葛红林市长到会讲话,为我们生动地介绍了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如,全市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城乡规划统一布局、纳入城乡产业统一推进、纳入城乡建设统一配套,推进乡村旅游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发展,等等。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两天来,代表们对成都的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的三圣花乡、农科村就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们还围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贵州、云南、湖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七个省的基层代表作了经验介绍。当然,各省区市都有自己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都有自己的典型。刚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张建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各位领导讲话和同志们的发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推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结合实际,以旅促农,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近年来,各地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实践中动了不少脑筋,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各地实施“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的工作方针,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工作力度,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国家旅游局经过研究,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政府主导是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多层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使全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许多地方,如四川、北京、上海、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市,通过统筹规划,从扶持农村办“农家乐”起步,推动乡村旅游向更广阔领域发展;如江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着力加强乡村旅游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湖北、西藏等省区,专门召开“农家乐”发展现场会,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许多城市和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旅游与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工商等部门加强合作,协同推进,针对薄弱环节,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推动乡村旅游朝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使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

(二)农民自愿是基础。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如,河南重渡沟村,最早有五户农民搞农家宾馆赚了钱,激发了广大村民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强烈意愿,当地镇政府因势利导,让利于农民,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目前,全村共有农家宾馆320多家,固定床位1.3万张,可同时接待1万多游客住宿就餐。很多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经营的农民“能人”,通过他们“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使更多的农民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像大家这次考察的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就是村支书带头搞起来,一户带一村富起来的。在一些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地方,农民已经不满足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他们自发成立了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通过开展优势互补,走联合发展、扩大规模的道路,促进了乡村旅游逐步向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坚持富农宗旨和尊重农民意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是保障。乡村旅游是对农民和基层组织有巨大吸引力的新生事物,但也易于出现盲目开发、粗放经营、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牢固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如,云南省着眼于解决“农民不会干、干部不会管”的问题,把“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同步进行,按照管理、服务、保护一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措施和管理手段,对乡村旅游的各种经营类型制定建设、管理、服务的质量标准,坚持做到每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都有生态、文化、环保等部门把关,基本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合理、开发适度的总体目标。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旅游,把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奖励措施,与乡村旅游管理规范的实施相结合,推广到村,服务到户,促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因此,加强为农服务和科学管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四)文化品位是活力。世界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当地的文化,突出特色,乡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刚才张局长也讲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国家那么大,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搞一种模式,一定要突出特色,包括农家乐也要突出特色。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都比较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开发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受旅游者欢迎。如,山西“宅院”、山东“庄园”、江南古镇、西部村落等,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在黔东南州实施“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引进了国际上生态化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强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旅游既富有魅力,又充满活力,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赞誉。

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工作重点,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助农富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和目标。实践证明,凡是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的地方,当地农民就更富足,当地产业结构更为优化,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显著提高。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要继续深化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乡村旅游是个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乡村旅游活跃于各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符合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也可以这样表述,乡村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一种业态、一种形式,而且全世界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很快。乡村旅游发展在世界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初的一个旅游活动项目,发展到颇具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再到今天成为一个新型产业领域,备受各国关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非洲部分国家开展具有探险与访古意义的乡村之旅,很受西方游客的喜爱;东南亚部分国家,依托独特地域文化,向国外游客推出乡村旅游系列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世界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现实及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十分广阔。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市场。二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乡村旅游深深植根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之中。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农耕文化崇尚自然和承袭传统的体现,也是人们喜爱乡村旅游的重要原因。三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融合于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之中。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业发展不断注重发挥旅游和文化传承双重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带动功能被普遍认同,“大旅游”理念成为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旅游市场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条件地区把旅游业与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模式、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涵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要继续创造条件破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很难单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创造条件逐步加以破解。一是要下大力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今年起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各级旅游部门应积极帮助协调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解决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我在这里主张,乡村旅游要搞低成本开发,不主张大而全、大而洋。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着力解决农民创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相当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好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低,发展乡村旅游更需要资金投入。要帮助农民通过小额信贷等渠道,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旅游经营户。三是要重视解决从业人员培训的问题。农民尤其是欠发展地区的农民,从事乡村旅游,无论是经营管理、接待服务、产品加工,都需要必要的技能培训和不断的学习提高。要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加强旅游安全也要培训,特别是“农家乐”比较集中的地方,包括食品卫生等环节。在各类培训中,要扶持一批重点农户和基层领导作为带头人。四是要妥善协调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要牢固树立服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的意识,按照有利于农民脱贫、有利于农民致富、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避免出现农民“失土又失业”、“出力不受益”的情况,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发展致富、就业受益的有效途径。

(三)要继续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指导。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但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地理区位各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一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模式。各地涌现的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都市村庄型、民俗村寨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努力探索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互补,反对简单化指导,不搞单一模式开发,不搞单一标准要求。二是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这次现场会交流和介绍了许多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但仍需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必然需要有相应的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支撑要素。要从当地农村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实际出发,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立足旅游市场需求来发展乡村旅游。在一些资源条件较好、市场需求较旺、资金和人才比较有保障的地区,可以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使之先发展起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四)要不断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性强,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一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实践出真知,各级旅游部门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之中,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特别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带有全局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要研究解决旅游农户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二是要注重总结经验。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都创造了大量的好做法、好模式和好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典型。对此,各级旅游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认真地加以总结。通过深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指导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三是要注重宣传推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把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出去,推广开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事例、新典型,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论,加强国际交流,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促进乡村旅游朝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同志们,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开展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这次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们共聚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谋乡村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附件1

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贾治邦

(2009年8月26日)

在全国人民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节,在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山西等地的先进经验,专题研究部署造林绿化工作,这对于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和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长治、晋城造林现场。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同志向山西省颁发了“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长王君同志全面介绍了山西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成效、做法和经验,非常感人,非常生动;河南、江西、重庆和军队的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造林绿化的情况,讲得都很好,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把我国的造林绿化工作,把我国的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1-

一、认真学习山西省造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山西人民铸就的宝贵精神

众所周知,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在全国并非名列前茅,我们之所以在山西省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因为山西省在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中,处处闪烁着艰苦奋斗、持之以恒、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和感人精神。山西人民正是用这种革命传统和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造林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举全省之力大搞植树造林,生态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黄土高原的黄色和煤炭工业的黑色为主色调的山西开始换上绿色新装,出现了绿色大增、景色大变的喜人景象。

一是森林资源成倍增长。“十一五”以来,山西省造林绿化以平均每年400万—500万亩的速度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森林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51万亩增加到3316万亩,增长了6倍多;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14.12%,增加了11.7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长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二是道路林网蔚为壮观。按照“市抓国道、县抓省道、乡抓县道、村抓乡道”的要求,全省各地快速推进通道绿化工程,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全省道路绿化里程达到2.58万公里,完成交通沿线荒山绿化235万亩,四通八达的路网变成了纵横交错的林网,万里林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结合新农村建设,全省按照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每年安排2000个村 -2- 大搞造林绿化。目前已完成村庄绿化5826个,占全省村庄总数的20.8%,占“十一五”规划任务的58.3%,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四是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各市县实施了大规模的森林围城工程,建设高规格的环城防护林带和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开展城区绿化美化。全省已建设城郊森林公园近100个, 11个设区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27%,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五是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00年以来,山西省每年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造林300多万亩,有效保护了1500万亩森林资源,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67亿吨减少到现在的2.7亿吨。平陆县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由过去的100万立方米下降到不足40万立方米,境内有3条河流基本变清。右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近5年平均降雨量比历史平均值增加45毫米。

山西省造林绿化工作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提高认识。近几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希望之基在于林”,“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不抓好造林绿化,山西省以黑色和黄色为基调的形象就难以改变,山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就难以改善,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200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绿色山西”的发展战略,真正把造林绿化摆上了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可持

-3- 续发展的重要地位,真正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开发土地价值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提升地方形象、优化投资环境最主要的措施来抓。二是科学谋划。山西省一方面坚持把山区作为造林绿化主战场,另一方面着力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直接享受到造林绿化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造林绿化思路。在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全方位实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汾河流域绿化等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形成了以通道绿化为主线、村庄厂矿绿化点缀其间、荒山绿化集中连片、农田林网辐射周围的造林绿化新格局。三是一把手亲自抓。山西省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抓、抓书记,省长查、查市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组织,亲自检查,做到了“一切工作现场化、一切工作具体化、一切工作责任化”,涌现了一大批“造林书记、造林市长、造林县长”,让群众亲眼看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群众总结说:“栽树难,栽树难,领导重视就不难”,“头头抓,抓头头,不愁山头绿油油”。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山西省在财政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造林绿化资金投入逐年“加码”,为造林绿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十一五”以来,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投资超过50亿元。2008年全省林业总投资达到62.7亿元,为“十五”期末林业投资的3.3倍,其中有17个县每年造林投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长治市仅今年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1.8亿元。山西省还按照“转地下为地上,变黑色为绿色”的思路,建立 -4- 了以煤(矿)补林的投入机制,每年从煤炭销售收入中提取造林绿化资金,用于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近4年来已筹集造林绿化资金20多亿元。同时,采取“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的办法,划定区域,限期绿化。近3年来,仅长治市煤炭企业就绿化荒山15万亩,建成森林公园、绿地游园20多处,完成通道绿化500多公里。五是强化管理。山西省造林绿化在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在树种选择上精挑细选,在栽植管护上精雕细琢,做到了高标准、高质量。从树种选择、整地规格、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栽植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造林绿化中,逐步建立了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所有重点工程均按项目化管理、工程化运作,政府花钱买生态、专业队造林保成活。按合同规定严格检查验收,在前3年分别按照造林绿化应付款的40%、30%、30%分期报账,既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管护上,实行专业队管护和工程承包管护相结合,封山禁牧与拉网管护相结合,重点区域专人管护与家庭管护相结合,门前三包管护与认领管护相结合等办法,大力推广“万里森林防护墙”和“万人流动防护墙”等措施,确保了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

山西省不仅创造了这些成功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全省人民在与恶劣自然条件的不懈抗争中,铸就了锲而不舍、苦干实干,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尊重科学、求实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宝贵精神,这是太行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和纪兰精神的核心内容,在这些精神的激励下,涌现出了一

-5- 大批先进典型,为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锲而不舍、苦干实干精神。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山西各级党政干部怀着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度负责,真抓实干,为官一任,绿化一方,造福一方,坚持不懈抓植树造林。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18任县长, 50多年一任接一任坚持大抓植树造林,把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3%提高到51%,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在“光长石头不长树”的壶关县, 12任县委书记、12任县长连续30年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在干石山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一座又一座荒山披上了绿色新装,把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提高到50%,把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变成了美丽的绿色家园。

二是“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精神。山西境内干石山多,十年九旱,造林难度极大,群众形象地说:“在山西栽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娃还难。”面对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勤劳勇敢的山西人民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凭着“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坚定信念,越是条件恶劣,越是艰苦创业。他们遇石凿缝、见土挖坑,在干石山上一棵一棵地种,有时栽一棵树要从山下运30担土上山,挑几桶水浇灌;他们发扬“人抬肩扛”精神,艰苦卓绝地在石头缝里、沟岸垅边造出了一片片葱郁森林,在干石山上、黄土沙梁上和废弃矿山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展现了山西人民改天换地、重整山河的宏伟气魄。

三是“阳坡育苗阳坡栽、阴坡育苗阴坡栽”的尊重科学、求 -6- 实创新精神。山西造林绿化坚持科学态度,讲求科学方法,做到科学规划,遵循规律,严格标准。他们坚持“哪里能栽哪里栽,适地适树合理栽,乔灌混交立体栽,退耕还林连片栽”的科学做法,创造了“阳坡育苗阳坡栽、阴坡育苗阴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一碗保命水,一层保墒土,阳坡制造小阴坡”,大鱼鳞坑整地,客土栽植等造林技术,大力推广径流林业整地、覆盖保墒、生根粉蘸根、混交造林、容器育苗等抗旱造林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造林成活率由以前的20%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科学造林,高效绿化。

四是“资金不足义务补,物质不够精神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山西省十年九旱,降雨稀少,干石山、黄土丘陵、盐碱地随处可见,加之山高坡陡,造林绿化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全省造林绿化每亩投资只有150—180元,而实际造林成本需要几千元。资金不够怎么办?山西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凭着“宁肯饿坏肚,也要栽完树”,“山不绿不下山,林不成人不歇”的干劲,年年植树,义务植树,几十年如一日,只讲奉献,不讲报酬。去冬今春,仅长治市干部群众在植树造林活动中,义务投工200万个,缴纳义务植树费300万元。在山西每增加一亩森林,需要比条件好的地区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看到今天的片片林海和纵横交错的林网,我们就能体会到山西人所付出的努力之巨大和山西人所具有的精神之可贵。

五是“家家户户出资造林,千军万马上山绿化”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精神。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山西坚持领导率先干、-7- 干部带头干、群众同心干,坚持“有条件就造好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好林”,形成了“家家户户出资造林,千军万马上山绿化”的动人局面。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天还没亮就扛锹上山,晚上挑灯夜战植树造林。壶关县30万人民挖石头种树,垒石墙护林,“一包方便面,一米防护墙”,全县总投工400万个,动用土石500万方,垒起了1.5米高、5000公里长的森林防护墙,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种下的是树苗,长出的是精神。绿化的是荒山,造福的是百姓”。这是山西省造林绿化的真实写照。在山西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地方能把造林绿化工作抓得这样好,其他地方就没有理由做不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真正重视,措施上扎实有效,工作上坚持不懈,切实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造林,就一定能使各地的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就一定能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穷山恶水得到根本改观。

二、深入分析造林绿化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履行好林业肩负的历史使命

当前,林业已成为国际国内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五次APEC会议上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这比我们的规划目标要高出1个百分点,需要多完成1.4亿亩造林面积,这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祖国 -8- 北方绿色生态屏障;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又指出,要加强海防生态建设,构筑沿海绿色生态屏障。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是新时期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要阵地。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林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又作出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并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新地位、新使命,是我们党对林业的最新认识成果,是对林业提出的最新要求。造林绿化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履行好林业使命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认清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真正建设好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两大绿色生态屏障,切实履行好林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当前,要深刻认识造林绿化工作出现的四个重大变化。

第一,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森林经营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国造林绿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南方省区已经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的任务,生态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单位面积森林

-9- 蓄积量低、林地产出率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许多地方看起来已经绿化了,但是成材的并不多,蓄积量很低。目前,世界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10立方米,有的高达360立方米,而我国单位面积蓄积量仅84.73立方米,人工林只有46.39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2.94%。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了植树造林和采伐利用两个环节,而忽视了森林经营这一关键环节。这种只抓两头、不抓中间,在森林生长期不抚育、不间伐、不经营、不管理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今后,全国林业工作,特别是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作的地方,尤其是南方各省区,一定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经营抚育上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造林绿化的区域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已成为扩大森林面积的主攻方向。我国造林绿化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全国缺林少绿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十分严峻,严重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立地困难地区造林绿化的问题。加快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立地条件困难区域的造林绿化,已成为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和要啃的“硬骨头”,也是我 -10- 国扩大森林面积的潜力所在。只要我们真正发扬山西省造林绿化的可贵精神,就一定能使这些地区一坡一坡地变绿、一片一片地成林,就一定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就一定能够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实现我国造林绿化的战略目标。

第三,造林绿化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身边增绿”已成为让人们直接享受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迫切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维护身心健康的愿望日益强烈,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对树立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党中央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后,实行“身边增绿”,更快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已成为各地和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成为林业部门的重大任务。森林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国际上,评定生活品质的指标,主要包括居民长寿比例、森林覆盖率以及文化、医疗条件等。森林不仅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物种保护等生态功能,具有美化环境、改善人居、提升形象等景观功能,还具有净化空气、消减噪音、阻挡光辐射、释放负氧离子、杀菌以及赏心悦目等保健功能。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寿命,遗传因素占20%左右,其他取决于食物、空气和水等因素。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居民每周进入森林绿地休闲的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指数越低。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11- 实行“身边增绿”,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在大力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行“山上治本”的同时,全面推进“身边增绿”,加强城市绿化、村庄绿化、校园绿化、矿区绿化、营区绿化、平原绿化以及路边、渠边、河边、湖边绿化,使人们更快更直接地见到绿化成果,更多更好地享受生态产品。

第四,木材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立足43亿亩林地解决我国的木材需求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经济越发达,对木材的需求量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国内对木材的需求,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已达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当前,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减少,对木材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进口木材的空间日益缩小,对我国的国际形象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逐步改变我国木材供应格局,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需求问题,切实维护我国的木材安全,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

总之,现在的造林绿化工作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区域重点、社会需求以及木材供求形势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造林绿化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准确把握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及时调整完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顺利完成各项造林绿化工作任务。

-12-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 造林绿化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事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各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

(一)大力弘扬山西造林绿化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造林绿化进程。立地条件困难区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攻方向和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山西省造林绿化的立地条件很差,造林难度极大,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向困难低头,敢于攻坚克难,主动向立地条件困难区域进军,各级领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人民群众以誓叫山河换新颜的雄心壮志和铺天盖地种树的伟大壮举,啃下了造林绿化的“硬骨头”,让昔日的干石山披上了绿装,创造了造林绿化的奇迹,为加快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树立了榜样。山西省在造林绿化中铸就的精神,是推动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各地尤其是中西部立地条件困难区域必须认真学习山西的可贵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争取在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实现造林绿化的新突破,全面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二)加快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骨干作用。全面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战略重点。北方13个省区市和11沿海省区市林业部

-13- 门必须充分认识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实施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载体,以建设完善的防护林体系为重点,以防沙治沙和防风消浪为目标,着力加快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着力强化薄弱环节,着力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推广实用技术,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础。

(三)真正实行科学造林,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重要指示,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造林绿化尚未摆脱重数量轻质量、重造林轻经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林种树种单一,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不高,质量效益低下,森林火灾、病虫害隐患等问题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要求,从种苗、造林到抚育、利用的每一环节都要加强质量管理,特别是对几个关键环节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加强种苗管理。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苗出圃、上山,确保造林绿化采用良种壮苗。二是坚持适地适树。充分挖掘乡土树种潜力,大力开发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加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造林比重,发挥其长期演替进化、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势,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也要适当引进推广一些生长表现好、抗逆性强的优质外来树种。三是实行 -14- 科学种植。科学配臵密度,科学配臵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对于速丰林、工业原料林以及油茶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提高林地产出率。四是全面推进抚育经营。积极开展中幼龄林抚育试点,制订森林经营技术标准,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确保成林、成材。五是切实抓好林业抗旱。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发生旱灾的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大、频度可能会越来越高、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广。各地要充分估计全球气候变化对林业带来的影响,把抗旱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要大力研发、推广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东部和南方地区,也要进一步增强抗旱意识,切实做到成活、成林、成材。

(四)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亿万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农民群众是造林绿化的主力军。只有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造林绿化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快速推进。各地的实践证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交给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是调动农民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已经完成改革任务的地方,农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去冬今春,河南省完成造林749万亩,是前4年的总和;江西完成造林560万亩,创历史新高。去年中央10号文件和今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已经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配套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造林绿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充分激发他们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同时,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

-15- 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五)坚持兴林富民,把造林绿化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通过增加造林绿化任务,吸收返乡农民工务林,同时落实好农民造林绿化的补贴补助,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发展林业实现就业增收。二是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产业相结合。选好当地的优势树种,做好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加工利用的原料林基地,为发展第二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鼓励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充分发挥林业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造林绿化与采伐利用相结合。既要鼓励造林绿化,又要允许采伐利用,要以科学采伐、合理利用带动造林绿化,形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四是“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相结合。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生态建设,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最直接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为造林绿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各地各单位要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造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造林、抚育、种苗的各项补贴政策,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要继续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 -16- 要内容,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考核指标,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把造林绿化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先进典型和实用技术,为造林绿化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大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森林防火工作。当前已经进入秋季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正在喜迎国庆60周年,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做到防范从严从细,扑救速战速决,保障高效有力,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7-

第五篇:在公司企业文化建塑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公司企业文化建塑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上午,大家实地参观了***几个基层单位,下午,又听取了***企业文化建塑经验介绍,感触很深,很多东西都是在工作中总结的。多年来, ***努力推进企业文化建塑,不断丰富建塑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取得了很好成效,涌现出了看板管理、多功能设备修理平台等成果,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刚才,***同志就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在报告里也说明了,各单位在企业文化建塑上都下了功夫,而且都有成效,都有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举办企业文化建塑现场经验交流会,是企业文化建塑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通过这种学习交流,相互启发,在推行过程中摸清工作现状,并借鉴先进单位经验来推动和提升本单位建塑工作,使企业文化建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我就企业文化建塑工作,谈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企业文化建塑的自觉性

正确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是我们搞好企业文化建塑工作的首要前提。

(一)从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看,必须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企业文化建塑作为“三位一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位一体”中起到了灵魂和核心的作用,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员工培训是一个必要手段,三者的有机结合,能够使“三位一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近年来,企业文化建塑历经导入宣传、诊断调研、构建整合、实施培育等阶段,目前,体系不断健全,内涵不断丰富,企业价值理念逐步为员工认知、认同,有效促进了战略实施、管理提升,促进了集团公司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去年,我们荣列中国500强第339位,成为近三年来位次提升速度最快的安徽省属企业。总结近年来我们所走过的发展道路,可以看出:集团公司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文化导向,文化与战略、管理实现了良好互动。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每一个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文化的引领、凝聚人心的作用,使我们上下一心形成共同的行动,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塑,有力地支持了我们企业战略的实施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些充分表明,文化作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增强企业软实力,促进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越来越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二)从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必须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塑工作。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我们将继续加速二次转型步伐,切实提高发展层次和质量,把集团公司发展成为“以贸为主,产、物、贸一体化”的综合经济体,在两大实体坚强有力的支撑下,通过战略引领、文化引领,我们就能实现爆发式增长,实现三个“并重”。但今

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市场形势急转直下,我们正承受着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结合集团发展实际,坚守我们的战略,坚守我们的愿景,时刻牢记我们的使命,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以企业价值观引导员工行为,以共同的发展目标、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行为准则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用“5568”战略目标鼓舞士气,为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这就是文化给我们的力量。

(三)从建塑工作已往的自身看,必须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塑工作。在看到建塑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客观地说,建塑工作在理念灌输、制度保障、融会贯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机制不健全,活力不够,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甚至于一些文化理念没有深植于广大员工心中,员工行为修养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不适应,还有形式主义和领导示范作用不足等问题。这就使我们的企业文化建塑、精细化管理工作时续时断、时高时低不稳定。想起来一阵子,干起来热火一下,都是企业文化建塑和精细化管理推进之大忌。企业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广大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要牢记在心,时刻守望、时刻想到、时时去做,日复一日记住、日复一日践行,持续推进,甘做一名“苦行僧”。否则,我们就会功亏一篑。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巩固、再巩固,坚持、再坚持;企业的一系列核心理念需要长期宣贯,需要反复说,说反复,持续修炼,切实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境界。总之,企业文化建塑是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论要不断地进行深化,认识不断地进行提高,工作不断地深入。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打造“百年老店”。

二、融入中心,努力提高企业文化建塑的实际效果

企业文化建塑的生命力来自于集团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围绕战略实施推进企业文化建塑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在实施“以*为基,同心多元”的发展战略,推动二次转型的关键阶段,努力实现省内*业和省外*业、*与*化工、实业与物流贸易“三个并重”,构建出更加合理的产业结构的任务艰巨。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低迷、*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二次转型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是困难多、任务重、难度大,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坚守战略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

我们要把战略实施的重点、难点,作为企业文化建塑的着力点、覆盖点,让“二次转型”成为全体员工的心灵共识和集体行动,形成强大的合力。针对我们已经走出*,走进山西、内蒙,拓展到新疆、甚至国外,更多本土员工“走出去”的实际,要强化理念贯输,让广大员工牢记我们的愿景、我们的使命,对“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特别难战斗”等核心理念耳熟能详、熟记于心,印刻在脑海

中、溶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成效上,杜绝形式主义,否则,就是一种浪费,也不是我们企业文化建塑所追求的。通过培育统一的价值观,把员工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企业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增强员工对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凝聚员工的思想,使核心价值观指引我们的行动,将我们每个人的个人追求与企业大目标做到基本相同。我们战略实施,快速发展,建塑企业文化就是打造这样一个统一体。我们通过快速发展会创造更多的岗位,使我们的子女都能够有安稳的工作,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个人有更多更好的成长平台,使我们的个人追求在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体现,实现个人追求与企业价值观的有效统一。如果达到这一步,这个功能就是企业文化建塑发挥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根据集团公司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实际,及时跟进,开展跨文化管理工作,实现不同文化的有效融合,保证做到所有控股企业“一个理念、一个标识、一面旗帜、一首歌曲”,把“根”留住,这一点绝不能改变,绝不能另搞一套。这事关我们的希望,事关企业的未来,事关*的事业能否兴旺发达,事关我们已经取得的成果能否进一步巩固、提升,“四个一”必须坚持。通过“四个一”,使我们这种简单而有效的形式,把我们的文化覆盖到我们扩展的每一个方面,扩展到我们控股企业的每个员工心里。这样才能够实现在“诚信、协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并归结到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上来。以前,我们也走出去过,但成功的不多,近年来,我们快速“走出去”为什么会取得一些成功,这很大程度上是战略决策的正确,但我更看重文化的引领、员工素质的整体提升、企业战略的清晰而明确,另外,就是企业文化起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现在,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员工,我们为*而自豪,为*而拼搏奋斗。这些方面,文化的力量能够保证我们战略快速实施,能够保证我们“走出去”得以成功。所以,我们还要着力建塑开放兼容的文化。只有着眼省内,放眼省外,走向世界,树立大协作观念,始终坚持“诚信、协同、创新”理念,适应不同地理位置下的心理特征、文化习俗,尊重相关利益方,使文化建塑既维护好*文化的主导地位,保持刚性和约束力,又体现出所属单位的灵活性和创新力,成为合资、合作的融合剂,实现与股东、员工、地方政府等相关利益方共同成长、进步。我们要坚守战略,依靠这种文化,体现我们的特色,融入到我们国家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从而抓住更大的机遇,推动企业更好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壮大,才能做成百年老店、长盛不衰。

(二)围绕“消提”活动推进企业文化建塑

在四季度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抓住困难期这一提升管理水平的最佳时机,大力提升管理水平,初步确定明年为“管理提升年”,大力开展“消提”活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活动是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应对当前形势最重要的手段,是精细化管理的再深化。各单位要把推进“消提”活动作为文化建塑的重点,利用各种渠道、多种形式强化对员工的引导,传导压力,提高大家对消除浪费、提高效率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共识,变成员工的共同行动,努力营造出消除浪费光荣、提高效率建功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现状做起,结合工作实际,通过企业文化建塑,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植入员工的思想,升华为员工的行为。要积极推行6S管理、员工行为修养、学习型组织创建等工作,不断提升员工个人修养和素质,杜绝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的“三惯”思想,使干部员工按章操作、高标准管理,不断提高管理品味和工作境界,实实在在做事,全面消除人、财、物、机会、时间的浪费,实现“五个优化”,一切为了提高全员效率和效益。

(三)围绕安全生产推进企业文化建塑

切实加强安全文化建塑,深入推进“136”安全文化建塑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我们要持续贯输先进的安全理念,持续宣贯“事故可防可控”、“珍爱生命——让安全成为我们的习惯”等一系列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

我们要继续在“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和实操培训等方面下功夫,不断规范员工安全操作行为,养成干标准活、上安全岗的良好习惯。

我们要加强岗位管理,完善各岗位的操作和行为标准,将安全质量标准化、准军事化管理、安全确认等一些先进管理科要素和工具落实到现场、岗位节,使岗位成为安全管理的“前哨点”,事故隐患的“防火墙”。

我们要继续强化干部走动式管理。各级领导干部要持续加强走动式管理,严格落实跟值班、带班制度,把主要精力放在作业现场,在走动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走动过程中去总结好的做法,在走动过程中去教学示范。

三、积极行动,全面提升企业文化建塑工作的水平

探索企业文化建塑工作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法,全面提高建塑工作的水平,让企业文化建塑与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同频共振”,是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

(一)切实做到领导重视、示范引领。“领导的示范是绝妙的广告”。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对建塑工作的认识,坚决破除“建塑工作是企业文化部门、是政工部门的事情”这一错误认识,增强文化强企意识,牢固树立抓企业文化就是抓安全生产、抓经营管理的思想,真正从行动上切实重视、支持建塑工作。各单位一把手要在日常工作亲自参与建塑,亲自实践我们的理念,用自己的行动去带去广大员工,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建塑环境,才能使企业文化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企业管理之中,才能形成建塑的合力。

(二)切实做到总结传承、巩固提升。2004年以来,我们在推进企业文化建塑工作中,结合工作实际,逐步探索出10+X企业文化建塑模式,开发出6s

管理、学习型组织创建、准军事化管理、班组管理、暴露问题机制、提合理化建议、诚信档案管理、干部走动式管理等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充分证明对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好的方法和工具,我们不仅要认真传承好,还要积极运用好、固化好,使之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员工良好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

(三)切实做到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说过,企业占上优势的浪潮,维持的方法只有持续创新,说得非常形象。这与精细化管理强调的“持续改进、不断创新,追求永无止境”一脉相承,作为企业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更不能墨守成规,吃老本,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步伐。但我们的创新应是建立在求实、务实、扎实的基础之上,着眼于工作实际,体现在管理创新、流程优化、作业方式改进和员工智慧激发之中,绝不能花拳绣腿,形式主义,不能为了做而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

上午参观的*源*几个基层单位,在建塑工作和管理方式方法上都有一些创新。看板管理、蒙眼拆装*灯技术绝活、多功能设备修理平台等成果,展示了员工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提升,体现了大家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企业文化建塑才能有内在动力。

(四)切实做到加强考核、奖惩到位。各单位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企业文化建塑领导有力,机制健全,专项经费落实到位,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塑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要坚持评价检查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加大结果运用,奖惩分明,将企业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奖励什么,惩罚什么,深入到员工的心中,使企业价值理念在大家言行中得到体现。通过努力不断提高建塑的水平,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同志们,希望是美好的,追求文化管理的至高境界是艰难的!面对当前新的形势,我们要一如既往,自觉践行,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塑的层次和境界,为打造“千亿*”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谢谢大家!

下载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德成在2011全国企业文化(潍柴动力)现场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公司企业文化建塑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司第六届企业文化建塑现场会上的讲话2011-11-11 9:04:00同志们:今天,我们在*****召开*****企业文化建塑现场经验交流会,这是一次难得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上午,大家在......

    在全国童心悦读现场会上的讲话

    开展童心悦读塑造幸福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金茵小学1600多名师生对各位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临淄区金茵小学始建......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由全国农......

    贾治邦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全文

    贾治邦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全文 真正把油茶培育成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 ——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的讲话贾治邦(2009年11月9日) 在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

    在全国无障碍建设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合集5篇)

    在全国无障碍建设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 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申知非 (2008年12月19日) 同志们: 全国无障碍建设现场交流会的召开,及时总结、交流、学习各地在开展创建全国无......

    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江必新 (2010年4月13日) 同志们: 值此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最高......

    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总结讲话(5篇)

    附件4 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总结讲话 李育才 (2009年8月26日) 昨天和今天上午,各位代表现场考察了长治市、晋城市造林绿化情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我们上了一堂十......

    在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的讲话(合集)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国家局第一次以煤矿安全培训为主题召开的经验交流现场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精神,按照国务院安委会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