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时间:2019-05-12 12:4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第一篇: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过程与方法:经历上下、前后空间位置关系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认识物体空间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交通情景挂图,十二生肖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在教学《上、下》时,可以利用投影片,让学生先感受清澈江河的美丽,再让学生想一想我镇的太平河,一边是绿的,另一边却是黑的,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如果不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江河,那么一条条清澈碧绿的江河总有一天会变成一条条又黑又臭的江河。因此,我们应当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珍惜绿水。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②练习。

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

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

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

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

⑦练习。

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

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2)做“说反话”游戏。

四、质疑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巾的“上、下、前、后”。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 上下、前后教案 苏教版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椅、小朋友„„)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2.“想想做做”第2题。

(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投影演示冰箱)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了几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究,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2号车在最后面,1号车在3号车的后面,现在四辆车的位置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学生动手摆,加深对前后意义与相对性的认识。

(三)实际运用 学生活动三:说一说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为了缓解课堂,活跃气氛。接下来教师先让学生站起来说一说“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然后,让全体同学向后转,再回答上述问题。本环节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意义,让学生体验到前后的相对性。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拓展提高

为了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前面的情境,接着让学生做两两道生动有趣的练习做到教练结合。练习1:排队买票

精彩的的体育比赛结束了,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到附近的儿童乐园玩。儿童公园到了,但是,守门的人要小朋友们回答对下列问题才可以进去玩。(课件出示问题)“说说淘气的前面有几人,后面呢?从前面数淘气是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意义,让学生体验到前后的相对性。

四、板书设计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少,对直观的事物感兴趣,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内容更加美观实用,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的前面有的后面有。

第四篇:一年级上册《认位置 (上下、前后)》教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认位置(上下、前后)》教

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认位置》教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第10~11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本教学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材提供学生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通过观察,领会上下、前后的含义,认识上下、前后的方位,再组织学生领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题

1、观察:小朋友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呢?

3、揭题:今天这节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里有些什么? 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小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前面。?

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

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游戏。

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

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小组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题。

情境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境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境3: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箱里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境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

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总评]

认位置这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具体地讲,这节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描述物体所在位置,不但培?养了学生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3、选用了观察、讨论、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主动探索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能力培养。如小组同学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小组成员间开展互帮活动,把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等等。

第五篇:上下前后教案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

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的上面和下面分别放了什么东西,你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哪些同学?

学生自由说。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

四、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下载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下前后教案

    位置 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从而经历建立“上、下”和“前、后”的方向感。 2、能正确辨别“上、下”和“前、后”的位......

    《上下、前后、左右、》教案

    上下、前后、左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

    上下前后教案[最终定稿]

    课题: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授课人:阳思思 授课班级:一年(2)班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体会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2、使学生形成辨别......

    上下、前后教案

    《上、下、前、后》 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

    人教版一年级上《上下前后教案》(范文模版)

    人工作者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位置 【课题】上下前后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

    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单位:陕州区西张村镇张村小学 姓名:刘艳华 《上下、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

    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课题:前后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理解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