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2:5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邹兴跃

〔内容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工作,六盘水市民政局成立调研组到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岩脚村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有效为我市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工作提供了工作经验和蓝本。

〔关 键 词〕 社会救助;问题;建议

〔作者介绍〕 市社会救助局副局长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工作,2013年1月28日,市社会救助局成立调研组到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岩脚村开展了调研。这次调研以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工作为主题,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共随机抽查了10户农村低保对象,分别召开了乡、村两级有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查阅了乡、村两级有关表、册、证,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乡、村两级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

1中寨乡及岩脚村基本情况

1.1中寨乡基本情况

中寨乡面积219.6平方公里,总人口54000余人,其中非农人口8000人,全乡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96个村民组,2012年全乡财政收入约2000万元。截至2012年底,全乡有农村低保户3885户、7890人,季度发放低保金147.77万元,季度人均救助187元;城市低保户164户、194人,月发低保金5.08万元,月人均救助261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20户、154人(其中集中供养17人)、季度发放五保供养金10.5万元;2012年全乡冬春救助5000人、发放救助粮19.5万斤,6、7、8月份向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781户、1431人发放救助粮8.019万斤;2012年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71.11万元,救助292人;2012年向194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97万元,向14名孤儿发放孤儿生活费9.45万元,临时救助20人、发放临时救助金6万元。

1.2岩脚村基本情况

岩脚村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2017人,辖8个村民小组。截至2012年底,全村有农低保对象229户405人,季发低保金8.01万元;农村五保供养对象5户6人(其中3人集中供养),季发供养金0.56万元;2012年全村冬春救助240人、发放救助粮1万斤,6、7、8月份向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37户、68人发放救助粮0.4万斤;2012年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4万元,救助14人;2012年向9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金4.5万元,向2名孤儿发放孤儿生活费9.45万元,临时救助3人、发放临时救助金0.8万元。2取得的成效

2.1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

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粮食救助、优抚保障、临时救助、孤儿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在中寨乡、岩脚村得到较好落实。2012年全乡共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1000

余万元(其中岩脚村50余万元),占全乡财政总收入的50%,有力地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了乡、村社会稳定。

2.2救助对象认定准确

在随机抽查的10户农村低保对象中,除一户存在有“保人未保户”的不规范瑕疵外,其余保障的为老、孤、残人员,基本无劳动能力,依靠自身难以维持生活,全部符合享受条件,且收入计算准确,补差符合实际,分类施保到位,按规定程序确定了保障对象。

2.3发放清楚明晰

乡政府委托农村信合联社对各项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了社会化发放,存折保管在救助对象手中,存折上农村低保金、贷款及种粮补贴央补、省补等标注明晰,存取款时间清楚,符合有关要求。

3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低保金发放不及时

调研发现,中寨乡2012年农村低保金存在未按时发放问题,具体为:6月份发放第一季度低保金,12月份一起发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低保金,2013年1月份才发放2012年第四季度低保金。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2012年一季度乡政府按特区政府安排调查清理违反计生政策未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的低保享受人员,暂缓了一季度低保金发放工作,致使6月份才发放。一季度发放滞后又影响了后三季度得发放时间。二是资金拨付方面滞后。六枝特区低保金拨付上账按“财政国库—财政低保专户—民政低保专户—乡镇财政所—乡镇信用社”程序运作,涉及多个环节,只要一个环节滞后,就会导致低保金发放不及时。三是社会救助能力建设严重不足。中寨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只有2名,要从事民政、残联、老龄、民族宗教全部事务,还要承担包村工作,工作力量严重不足,且办公设备简陋,电脑设备满足不了低保软件信息系统的需要。四是工作人员变动频繁。2012年一年内中寨乡负责社会事务具体从事城乡低保的工作人员两次调动,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3.2救助对象不清楚救助信息

在随机抽查的10户农村低保户中,多数低保户不清楚自己领取的是什么钱、应领多少、领取了多少,其中有一名低保对象,其存折明明显示已领取了低保金,仍反映说没有领到。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救助对象文化水平低、智商不高。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属弱势群体,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和救助,他们处于弱势的根源,正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低、智商不高。这次调研随机抽查的10户农村低保户中,有8户低保家庭成员全部不识文化,有1户家庭中的1人初识文化,有1户家庭中的2人在读初中和小学。据岩脚村支书掌握的情况,全村80%的低保对象是文盲,其余的大多识字不多,是半文盲。由于低保、五保主要保障的是孤、老、残等低收入群体,从全市范围看,情况也大致如此。故日常生活中他们看不懂乡镇、村委会的公示内容,取款时也看不明白存折上显示的内容就不足为怪了。入户走访时,我们仔细察看了低保户手上的存折,存折上农村低保金、贷款及种粮补贴央补、省补等标注明晰,存取款时间清楚,只要识文化是看得懂的。二是低保宣传不够。调研中我们发现,乡、村两级宣传工作手段尚不能满足低保对象的信息需求。三是工作不够细致。按政策城乡低保实行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原则。具体工作中,城市低保按月、农村低保按季度对保障对象、保障金额进行调整,在发生变动时,很难做到告之低保对象全部信息或及时更新低保证相关信息等。

3.3存在“保人不保户”问题

入户走访时,发现对岩脚村的1户农村低保对象存在“保人不保户”的不规范操作问题。4有关建议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发〔2012〕45号)、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民发[2012]220号)、《贵州省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试行)》(黔府办发〔2010〕16号)、《贵州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黔委厅字〔2012〕71号)等文件精神,针对中寨乡岩脚村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拟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严格执行政策、及时发放低保金。严格执行民政部下发的《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以及《贵州省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试行)》等政策文件,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城市低保按月(原则上在每月的15日前)、农村低保按季(原则上每季度的第一个月)社会化发放。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细化低保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大力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让低保对象能及时掌握信息。要细化低保工作,根据发放情况,认真填发低保证,同时,低保对象存折上所领取的资金类别必须备注明晰,让救助对象清楚明白。

三是严格落实低保政策、杜绝“保人不保户”问题。少数地方存在保人不保户的问题,不符合低保政策,对同一户口且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必须整户纳入保障。

四是加强能力建设。要落实好县、乡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编制人员、解决工作条件、创造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健康规范开展。

五是加大培训力度。逐级开展好低保政策、低保软件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培训,使各级工作人员切实掌握低保政策、提高信息化操作技能。

第二篇: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白果村岩脚寨组经济情况调查

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白果村岩脚寨组经济现状调查

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农村的落后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更直观的见证这些光辉成果,我在假期特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走进该村每一个农户家中,和他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衣、食、住、行现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消费方向,家中人口及土地之间的关系,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在外面务工的情况,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所调查的村子发展势头良好,形势比较乐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走访调查

现状总览: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政府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同时免除了农业税,还增加了农业补贴,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都很高,农村的闲置土地变得越来越少,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一部分外出打工的中年人也不再外出,因为现在政府出台的政策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在外面打工不仅没有自由,得到的钱也不比干农业获得的多多少,所以现在农村是一片繁荣景象。对那些老弱病残对象,国家都给予低保,对那些住房条件差的住户,国家都发放建房款。

收入情况: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养猪和养牛,在我所调查的村子,总共有77户农户,2009年共卖出肉牛60头,肥猪150头。按平均每头牛2300元,每头猪1500元来算,2009年光是牲畜这个村就创造了363000元的产值。这几乎占了他们农业总收入的70%~80%。他们的消费主要是花在农作物肥料上面,平均每家每年要买1000元左右的肥料。

劳动力情况: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但是随着近三十年的改变,新的状况是,农村已经变成老人的坟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次是彻底的倒掉了。现在的农村青年主要到沿海城市打工,留在家务农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也有少量的中年人回家踏踏实实的务农,在调查走访中,我见到的都是50岁以上的人员或者是17岁以下的小孩,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热闹一点,平时都是冷冷清清的。走过村庄,只会偶尔出来一声狗吠。

教育负担:在该村我们见到这么一户人家,有五个孩子,最大的女儿在贵阳读中专,第二个儿子在本县县城读高中,第三个儿子也在县城读初中,第四个女儿在本乡念初中,前面的四个都在学校住宿,每月生活费是1300元,第五个儿子在本村念小学。这么一个家庭可以说喘气的机会都没有的。负担非常重。

生育观念:现在农村的生育观念还是没有完全转变,很多家庭都是生两到三个孩子,土地也完全不够种,如果没有出门打工这条路,现在可能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此,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还是得继续下去。国家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计划生育才能做到最好。

家庭电器及动力情况:现在农村的家电消费有上升趋势,洗衣机,电冰箱都还没有普及,只是在80后结婚的家中才偶尔见到,手机也只是在打工一族中盛行,一般农村的老年人都使用的是座机,而且座机也还没有完全普及。电视机基本上每户一台了,只要你从村庄通过,就可以看到每家的房子上几乎都有一个“小锅盖”,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是过得有滋有味,他们都是经历了新中国的老一辈,对解放战争故事片非常钟情。有很多还是参加解放战争的老革命。由于养猪很普遍,又加上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彻底摆脱了温饱水平,农民们都有钱买加工机了,小型粉碎机最受农民朋友的欢迎,在调查中,我看到,基本上每家都用上了粉碎机。

学历情况:现在农村的新一代都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90后的孩子都在读书,出门打工的都是中专毕业生以上学历了,初中毕业或者初中以下学历的都是极少数。尽管现在就

业压力很大中专生的就业并不乐观,但是他们都懂得了更多的知识,对他们以后都是有益的。大学生也渐渐多了,在我们所调查的这个村,自2000年以来共走出了8个本科以上学历的大学生专科生1个,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村大学生将会更多。

使用能源情况:现在这个村共建沼气池27个,按每个沼气池平均每年减少燃煤1吨来计算,在过去的2009年共减少燃煤27吨。按每吨500元计算,共为该村减轻了13500元的负担。如果从全国的农村计算,那将会减少多少燃煤,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这必将为国家的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极大的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二、在走访的过程中填写的附表所反映的情况

从调查中了解到该村总人口286人,外出务工人员102人,外出人口占总人口的35.7%,而且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大多都在19到40岁之间,属于青壮年人员。现有在养的猪184头,肉牛78头,马4匹。该村2009年创造的生产总值123.2万元,人均年生产总值4307.69元,基本解决生存问题。还有多余的钱来购置电视机,粉碎机。但是由于物价上涨,村民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子女教育负担太重 从该村现状看,确实有一些家庭,在高中或者初中阶段就让孩子放弃了学业。能够上到大学的似乎又回到了81年的水平。整体的原因是,即便上了大学,也不一定有工作;有了工作也不应能买得起房子,买得起房子,也不一定可以供下来。还给家里整了一屁股债,倒不如早早的走入社会,多赚一些钱,讨老婆生孩子。但是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完成了中专学业。现在就业难越来越严重,如果这种趋势继续恶化,而教育负担又随着增加,不难推测,用不了几年,中国将会回到81年的水平。

农村正在老去。由于新生儿童的减少,加上80后,90后对外界世界的认知,导致了30岁以后的人,基本上,都不在土里刨食了。剩下的大部分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在劳作。年轻人解放出来,外出打工或者倒腾买卖。最好的时候也就是农忙收获的时候,还可以看到一些年轻的身影,但是已经寥寥无几了。农村在上个世纪的一段时间,集体作为整个农村生活的全部,一直都在追求机械化。而且随着机械化的提高,也确实将一部分的劳动力富余出来,从而向制造业进军。但是随着近三十年的改变,新的状况是,农村已经变成老人的坟墓。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模式这次是彻底的倒掉了。

老龄化初显端倪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该村年轻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结婚以后都希望最多生两个孩子,大多数都是一个因为现在的孩子抚养成本都很高。若干年后,可能农村的人口会大幅下降,这不得不引起重视。也许我们的计划生育政策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

缺乏经济头脑 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太过快速,但是猪肉价格并没有升高,反而下跌。可是看看我们的农民朋友还这么热衷养猪,并不计较成本。长此以往,农民朋友赚到的就不是舒心钱了。然而政府却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引导。一方面农民朋友的思维模式要改变,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不作为。

信息化有待提高 直到现在该村都还没有建立起网,这直接影响到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之路。当下很多农村人都有能力购置电脑,而且文化水平也都在初中毕业水平左右。

但是一个事实摆在面前,那就是我们农村的温饱水平已经解决了,并且正在向小康水平迈进,尽管举步维艰,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勤劳的祖国人民一定会凭着他们的双手,创造出奇迹,创造出辉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每一个家庭拥有一辆汽车将不再是梦想。这次调查是催人奋进的,它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的前景,因为在九十年代,这个村子的人们衣不蔽体,照明用的是煤油灯,更加恐怖的是饥饿时时笼罩在人们的心头,挥之不去。20年以后的今天,路通了,电通了,基本上家家拥有电视,户户购买粉碎机。要知道今天的生活在九十年代是想都不敢想的!所以尽管现在也艰难,但是已经有了巨大的转变了。如果没有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没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只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发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们的事业就兴旺发达,我们祖国就沸腾上升,如日中天。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肩并着肩,用我们的双手弹奏为我们伟大祖国谱写的新乐章。我们这一代正处于这一继往开来的时期。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大学生,要立志做一个无愧于祖国的人,为祖国更加灿烂的未来而奋斗,是历史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坚信,明天的农村将会变得更加美好,而我们就是建设农村的有用之才!

资勘082尚荣

第三篇: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调查研究

社会救助资金管理调查研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自然灾害救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以及低收入家庭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日益完善,社会救助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保障最低生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目标、最低纲领。社会救助是由政府对生活在社会低层的人给予救助,雪中送炭,使人能活下去。社会救助的项目有:灾民救助、城市贫民救助、农村五保户救助、城乡特殊对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等。社会救助资金是为了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解决困难群众的医疗困难、以及农村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专项用于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低保边缘户以及其他特定救助对象的补助资金。主要包括城乡低保资金、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临时救助资金、农村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资金等。

一、社会救助资金发挥的作用

(一)保障民生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贫富差距仍然存在,自然灾害频发,某些群众因 病致贫、以及天灾人祸等原因,遭受重大人身财产损害,仅依靠自身力量和现有的救助渠道难以摆脱困境,急需获得社会救助。因此社会救助是保障民生的需要。现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其中有的是由于受害人缺乏自我救济的能力和稳定的生活来源造成的。国家以再分配方式给最低层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予以补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社会救助,能起到事先化解矛盾的作用,可以降低维稳成本。也可以体现党和国家对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的高度重视。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着力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的的基本生活,是党对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有了救助资金,可以免除社会最低层人的生存危机、疾病恐惧;有了救助资金,可以对在日常生活中临时性、突发性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真正做到解燃眉之急,起到救急救难的作用。

(三)社会救助是实现公共财政基本目标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公共财政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首先必须建立财政救助体制,保障最低生活,确保生活在最低层的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治、有学能上”。

二、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地方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不足,导致一些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城区救助水平偏低、部分困难群众未能纳入社会救助的范围。

(二)现行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救助标准过于原则,各地制定具体救助标准时缺乏统一的依据,随意性过大。

(三)有关部门对社会救助的申请审查手段不足,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人员机构不健全,基础薄弱,“三公布、四公开”透明度不高。社会救助工作直接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连为一体,须得走进每家每户进行摸底调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以及家庭收入来源的日益多元化,对救助对象的界定更是难以明确,更是加大了社会救助经办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目前县、乡两级,特别是乡镇一级机构不够健全,人员配备不足,有些乡镇连民政干部只有1—2名。再者,有些地方政府对社会救助进行直接干预,造成不符合救助的对象也得到救助。

三、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管理办法

(一)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级力量,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筹集社会救助资金。政府投一点,财政补一点,更重要的是动员社会互助、家庭自救,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捐助。

(二)部门联动,资源共享。切实推进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形成以民政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的管理运作机制,将所有救助资金有效整合管理,将救助对象的资料形成共享资源,增加社会救助资金审核与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社会救助资金工作效率,发挥最大社会救助效应。

(三)严格资金审批程序,加强救助资金的动态管理。强化源头监管,严格规范民政资金分配使用程序。坚持制度先行,实现“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制定一系列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对各类民政专项资金划拨、发放和管理使用进行规范,实行专项管理,严格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注重完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制度,重大资金安排集体商定。严厉杜绝救助指标由上至下的直接分配,严防权力滥用。社会救助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救助资金评审必须程序化,救助对象必须经居(村)委会评议、街道(乡镇)审核、县(区)民政部门审批的“三审”程序,杜绝“人情、关系救助”;其次公示制度化。对“三审”结果和救助资金发放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救助;再次监督多元化,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群众民主等多管齐下,确保资金安全。

(四)健全机构,充实社会救助机构力量。社会救助制度执行的好坏,关键有两个因素“钱”和“人”。真正把钱 用到实处,做到“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最关键的还是我们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社会救助属最低层的救助,直接关系到低层老百姓的生存,对社会救助资金的管理应该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专门负责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救助对象调查摸底、救助标准和救助金额的审核等等,真正深入基层,全面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确保机构高效运行,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民解困。

(五)将群众和社会监督结果纳入社会救助资金管理目标考核内容。将群众和社会对社会救助资金管理的监督情况作为目标考核内容之一,更有利于保证社会救助资金管理的阳光操作,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六)强化过程监管,积极开展民政资金专项监督检查。为确保各类民政专项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重点使用,每年有选择几项民政专项资金,组织开展监督检查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和民政资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等多项检查。针对各项检查中查出的问题,本着不护短、不遮丑的态度,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处理纠正。

(七)强化末端监管,全面推行民政资金社会化发放工作。为有效杜绝一些基层单位截留、挪用、挤占民政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各类民政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对象手中,使 广大民政对象的利益得到了更有效的保障,从源头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低保补助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八)强化后续监管,建立民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为了提升民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对设立的依据、资金投向和分布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水平、专项资金使用进度、配套资金落实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内容,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力避多头补助、重复建设、资金沉淀的现象,着力提高民政建设项目规划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九)强化责任追究,严肃查处民政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高度重视处理群众信访举报和案件查处工作,严肃查办发生在民政部门和领导干部中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案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贪污、挤占、挪用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捐赠、福利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资金方面的案件。对系统内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例进行统计和梳理,深入剖析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强源头控制和教育防范工作。

第四篇: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调研报告

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医疗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那些因为贫困而没有经济能力进行治病的公民实施专门的帮助和支持。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力度,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减轻了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但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在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审计实践,认真梳理与医疗救助资金有关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疗救助资金大量闲置与困难群众得不到救助矛盾突出。一方面,大量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在财政、民政部门沉淀形成闲置。另一方面,大量困难群众因未得到民政部门救助,丧失了正常享受医疗保障待遇的权利。造成上述怪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救助渠道不通畅,民政部门主要通过报纸、网络等宣传医疗救助政策,而困难群众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长年不看报纸不上网,不了解党和政府的救助政策,甚至有了困难还不知道找谁解决。二是有的基层民政部门官僚思想严重,不是深入街道乡村讲解政策,为民排忧解难,而是在办公室坐等困难群众上门求助,造成大量行动不便困难群众求助无门。三是城乡支出型贫困家庭认定条件过高,需要救助的城乡贫困家庭难以达到认定条件。

(二)随意改变救助标准,擅自扩大或缩小救助范围,有失公平。

1.随意改变救助标准。有的擅自提高对低保对象的救助标准;有的对低保边缘户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执行比率低于规定标准;有的对同类患者执行的救助标准不一致,救助金额弹性较大,造成个人自付医疗费用高,享受救助标准反而低的现象,影响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公信力。

2.擅自扩大或缩小救助范围。有的为了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医疗救助,临时将患者定为低保户,实施低保户医疗救助后即取消低保资格;有的违规将医疗救助资金拨到福利院,以弥补经费的不足;有的对不属于救助病种范围的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有的又缩小了救助范围,仅对城镇低保边缘户实施医疗救助,而农村低保边缘户未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三)救助程序执行不严格,救助档案资料不全。在医疗救助的审批、审核中,工作人员很少按规定入户核查,仅凭一些证明和药费单据就直接进行审批。基层民政部门虽然建立了医疗救助档案,但档案登记内容残缺不全,不能完整地反映受助人参加医保情况、住院医疗费用总额、医保报销情况、个人自付情况等。有的未按规定公示医疗救助人员名单;还有的大病患者评议在前申请在后,更有甚者存在患病在后,申请医疗救助在前的怪现象。

(四)资助参保参合不规范。有的未按规定资助农村五保和农村低保等困难群体参保参合,有的地区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70周岁以上老人参加医疗保险。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的管理部门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上部分地区医疗救助基层管理服务能力不足,导致国家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参合的政策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医疗救助管理使用的改进建议

针对医疗救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要在完善相关制度、建立管理流程及加强专项审核等方面下大力气,确保救助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一)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医疗救助管理的透明度。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要执行到位,必须先宣传到位。要让民众特别是与政策相关的群体(包括政策受益者及政策执行者)知晓、理解政策。只有充分了解政策,执行者才不会随意改变执行标准和执行范围;受益者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条件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申请、去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细化城乡医疗救助办法。针对医疗救助发放标准不统一,随意救助等现象,相关部门应将工作重心放在医疗救助政策制定及实施细则的执行上,重点是救助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医疗救助政策规定是否落到实处,各城乡是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另外,要加强医疗救助档案管理,制定救助档案管理办法,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齐全真实,经得起检验。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关注和发现由于制度缺陷导致的不公平现象,严厉查处违规操作和徇私舞弊现象,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真正发挥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补充作用。

(三)发挥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针对大量医疗救助资金沉淀闲置而困难群众又未得到及时救助的怪现象,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比如,应适当降低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准入标准,让更多患者家庭不因病致困。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上可以与当地登记的城乡低保户,与居民、农民医保等信息进行比对,看低保人员是否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还要关注医疗救助资金资助弱势群体参保参合情况,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基本医疗权利。此外,监管部门还应建立监督制度和接受群众举报制度,查处民政救助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

(四)建立部门协调联动机制,保障医疗救助管理运转正常。医疗救助管理是一项好制度,保护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但在执行过程中主要难点是执行范围难于认定,核查、认定工作量过大等问题,仅靠民政部门一家难于完成。建议建立民政、医院、社区(街道)或村委会协调联动机制,对救助对象的申请表、医疗诊断书、医疗费用收据、必要的病史材料、已参加医疗保险按规定领取的补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看是否符合条件,并在规定范围内公示,这既有利于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将国家的利民政策落实好,落实到位

第五篇:岩脚草原村种养殖合作社调研报告

产业搭台,“三变”带富

——六枝特区岩脚镇民乐片区产业扶贫模式的思考

六枝特区岩脚镇民乐片区所辖五个行政村(草原、田坎、老卜底、民乐、新寨),面积3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9543.7亩(水田1759亩、旱地7784.7亩),荒山荒坡面积15100亩,有3695户14235人,贫困户1231户3788人(其中一般贫困户655户2890人,低保户562户884人,五保户14户14人)。2014年,贵州亿垚公司组建岩脚镇草原村种养殖基地,2016年8月,岩脚镇成立民乐联村党委,通过合作社引领群众致富,形成联村党委—合作社—群众三级联动机制,探索出“党建+三变+扶贫”的发展模式。通过股权将企业与农民紧密联系,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为农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目前,合作社共投入5000万元(其中省农委项目资金3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330万元,信合联社贷款300万元),种植中药材5830亩,建成圈舍15000平方米、草料间4000平方米、青贮池11个(5000立方米)、隔离牛舍500平方、沼气发电池300立方米,集中养牛1000头。

一、主要做法

采取联村党委引导、合作社搭台、农户参与的方式,立足于五个行政村的资源优势,坚持草畜一体化发展,通过“三变”改革,实现产业壮大、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一)立足实际发展肉牛养殖业

1.选择适宜饲养的牛品种。凉都褐牛。通过与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原动科院院长、肉牛养殖专家李跃民教授合作,加强优良品种培育,打造基地独有凉都褐牛品牌,发展高寒山区独特的优质肉牛。该品种也称叫凉都褐和牛,是用新疆褐牛与本地母牛杂交,产出的母牛再与日本和牛或海岛和牛杂交,适合在高寒山区养殖,属于生产高端雪花牛肉优良品种。西门塔尔。属于大型肉牛改良品种,不是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具有生长快、适应广、屠宰率高、肉质好的优点。本地牛。通过引导农户用当地牛进行入股,丰富基地牛的基因库,改良外来牛品种的适应性,通过集中育肥,提高养殖户的致富能力。

养牛效益分析。每头母牛年消耗精饲料500公斤,1000元;犊牛半岁前吃奶不产生成本;配种、防疫及其他支出200元;合计成本1200元∕年。每头母牛每14个月(母牛怀孕2月后合作社发放给农户,8个月后生产,生产6个月后合作社回收)生产一头牛犊,年产牛犊0.8头,牛犊培育至半岁后由合作社回收,平均每头价值7000元,每年收入0.8×7000=5600元。纯收入:5600-1200=4600元。每户农户养殖3头母牛,仅卖牛犊年可增收4600×3=13800元。

2.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本着互利共羸、量身订做的原则,根据农户的发展愿望、发展能力,精准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适用于有能力、愿意养殖母牛的农户,由合作社向农户发放能繁母牛并定单回收小牛。

“合作社+养殖小区+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合作社投入资金修建养殖小区并向致富带头人提供能繁母牛,每个养殖小区养殖100头牛,致富带头人以管理、劳动力、技术入股,并负责带动周边10-20户贫困户养牛。

“合作社+家庭牧场”模式。对于有一定基础、发展意愿较强的家庭牧场(每个家庭牧场养殖10头牛),合作社以资金或能繁母牛入股,在合作社的指导下家庭牧场自行种植牧草进行养殖。

“合作社+村集体”模式。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合作社发展肉牛养殖并保底分红,适用于跨区域协作发展。

通过以上模式,一是有利于合作社融资发展壮大产业;二是有利于充分发动广大农户参与到养牛产业中来,使农户闲臵的圈舍、农村闲臵的荒坡以及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既可降低养殖成本,又使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三是有利于解决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缺门路、缺技术、缺项目的问题,使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四是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和牧草种植业

1.长短结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规划种植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可持续发展的黄柏、黄精、重楼、白芨、皂角等中药材1万亩,现已种植5830亩。

收益详见附表1。

2.量质兼顾。针对养殖场需要大量牧草的情况,在大量种植玉米、甜高粱、甜玉米的同时,以产量较高的皇竹草为主要种植品种,确保饲草的量能跟得上养殖场的发展。针对养殖都褐和牛等高端肉牛需要大量的紫花苜蓿(多年生豆科牧草,号称牧草之王,是所有牧草中蛋白质最高,也是全世界种植面积最多的优质牧草),通过林下种草等方式解决紫花苜蓿的供给问题。针对需要放养部分牛的问题,种植新西兰混合牧草(适宜于离养牛场较远,地势不太平坦的草山草坡,利用多年生黑麦草、鸭茅、苇状羊茅、白三叶等牧草种子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播洒),建立放牧草场,给母牛、牛犊的放牧提供了条件。收益详见附表2。

种植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农户自种相结合的方式种植牧草。一是土地流转型。按租金300-400元/年.亩价格流转给合作社种植;二是农户自种型。对于自愿种植牧草的农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和技术服务,并回收牧草;三是土地入股型。农户以土地入股和村集体利用集体土地(荒山荒坡)入股种草。

(三)以股权为纽带引导农户成为经营主体 2014年以来,贵州亿垚公司入驻草原村,好风正当时,通过“三变”改革,以股权为纽带把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上来,激活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让农民从改革的旁观者向参与者的转变。

1、土地入股。种植中药材。由合作社投资管理,采收 4 后,合作社、农民、村集体按6:3:1占股分红,按五年计亩产值计算,入股农户每亩年平均可获分红4800元以上。种植牧草。合作社负责无偿提供草种、化肥,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牧草,村集体负责统一运输到养殖基地,收益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按0.8:9:0.2占股分红;村集体利用集体土地(荒山荒坡)入股种草,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按4.5:4.5:1占股分红。

2、特惠贷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用特惠贷5万元入股合作社参与养牛,具体操作方式是:农户利用特惠贷或其他资金5万元入股到合作社,年底固定分红3000元,3年5万元的特惠贷本息由合作社负责偿还。合作社发放3头能繁母牛给农户饲养(产权归合作社),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母牛所产牛犊产权归农户,但6个月后必须由合作社按照市场价回购集中育肥,其中贫困户按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回购。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每三年签一次合同,期满后如果农户愿意继续养牛,则续签合同,如果不愿意,则将能繁母牛归还合作社。

3、集体资金入股。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群峰村、新院村、那洒村等村寨都以村委会为单位入股合作社20万元,每年保底分红2万元,其中1.2万元用于继续发展,8000元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

4、养殖入股。合作社用基建资金与母牛入股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合作与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按2:8占股分红,5 待合作社收回成本后,养殖小区和能繁母牛的产权全部归养殖小区和家庭牧场。

5、劳动力收益。产业平台建起后,“三变”改革让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转变为新型农业产业工人,拓宽收入渠道,在务工中合作社按以下标准进行工资发放,技术性工人每天工资120元,农忙季节一般工人工资每天100元,平常务工每天80元,基地固定工人57人,基地共带动1500个劳动力就业,实现就地就业。如无房户喻汝辉,通过夫妇两在基地上班,一年就修建起房屋。

(四)合理规划绿色生态农旅一体化

立足于紧依优美的阿珠库区、背靠盐商文化的岩脚古镇的优势,紧紧围绕绿色、生态这一发展理念,抓好农旅一体化的规划建设。

1、抓好“1+6”旅游项目建设。以牧草基地建设为支撑点,建设天然滑草场、天然狩猎场、生态养老休闲中心、自助烧烤区、百草园、精品水果采摘园等项目,让游客在感受古镇历史的厚重和阿珠库区的优美后,再体验农村清新与独特的生态味道,真正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实现生态、旅游价值最大化。

2、建设生态循环农业链。针对集中养殖牛粪多的实际,建设干粪发酵车间,将发酵后的牛粪用于还田种植中药材、牧草和精品水果。建设300立方米的沼气发电池,将湿粪引入进行发电,沼液、沼渣用于循环种植。形成了粪便—发电—还田的生态循环模式。同时,根据所种植药材喜荫的特点,6 进行牧草套种。如黄柏可以套多种牧草。黄精和重楼可套种万寿菊和紫花苜蓿。白芨可套种植高杆牧草。皂荚可套种植多种牧草。通过套种不仅解决以短养长的问题,而且为中药材的种植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药材的品质,实现了经济价值最大化。

(五)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

1、强化组织保障。根据草原、田坎、新寨、老卜底、民乐五个行政村产业相近、地域相邻实际,建立联村党委,通过“三变”改革,促进区域资源整合。发挥能人带动作用,任命能力突出、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党支部书记刘锦祥为联村党委书记,任命合作社负责人喻汝星为联村党委副书记。联村党委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宣传动员、矛盾调解等群众工作和服务企业工作,既为合作社的发展保驾护航,又全力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实现党支部引领发展,企业、农户抱团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强了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2、强化风险防控。为降低养牛产业风险,调动农户积极性,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以镇农业服务中心和合作社为主体的技术队伍,实现春防、秋防全覆盖,定期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实行干部包户,组织村支两委人员45人,对参与养牛的农户实行包保,进村入户监控农户饲养牛的情况。同时,为增强农户的责任意识,农户入股的5万元即为保证金,有效防止农户私自卖牛等行为发生。

3、强化农民培训。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培育实训基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远程教育培训基地,让农民享受优越的教育教学资源。建立牧草展示区,作为对农民进行牧草种植培训的课堂,让农民学习掌握好种草技术。建立肉牛育肥、繁育、哺育等实训点,对农民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285人,真正让贫困户掌握发家致富的本领,为基地建设提供智力保障。

二、问题及建议

(一)产权不明晰。一是主体不明晰。草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间的关系是两块牌子一个主体。二是产权不明晰。扶贫项目资金没有明确纳入贫困户的占股。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一是公司应该作为独立法人,合作社主体为农民,合作社以独立的法人形式入股企业,农户在合作社内按“三变”模式入股合作社,从而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三变”改革模式,便于明晰各主体法律责任;二是由市级层面出台相关规定,明确扶贫项目资金按比例确定扶持产业数额和贫困户入股资金。

(二)权利义务不明确。在养殖方面,农户从基地领养母牛,牛生病死亡时,死亡时间和责任没有明确。建议:一是培训农户。特区农业局与科研院所进行协作,通过实训基地,邀请专家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实现农户专业化,提高养殖户的防疫防病意识;二是对散养的农户,采取以5—10户为一个养殖合作互助组的形式,形成包保干部和互助组技术人员对养殖的母牛进行全程监控;三是在由合作社与农户签 8 定协议基础上,由农业服务中心、合作社、互助组代表组成责任鉴定组,从而明确权利与义务。

(三)保障体制不健全。农业产业属弱势产业,受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和不可预见的市场因素的影响,种养殖的标的物银行和保险公司不愿作为抵押贷款和保险的对象,导致一旦发生不可控灾害时,企业、村集体、农户不仅没有收入,还会存在负债,甚至倾家荡产的情况。针对此种风险,建议:一是由市政府加大农业风险抵押金投入,增强特色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二是健全防疫保险体系,严格检疫程序,把风险降至最低,由农业局通过与公司协作,把特色产业纳入保险。三是形成211帮扶产业的模式,即实行一个平台公司、一个银行帮扶一个产业的模式,平台公司担保贷款,银行负责放贷,确保资金农业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

(四)基础设施薄弱。根据绿色生态的发展理念,基地的设施还达不到要求,特别在生态循环农业的规划建设上与农旅一体的要求相差甚远。建议:一是由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加大循环农业生态链的规划设计的指导,重点突破粪便的循环处理,如加大对干粪处理区和沼气发电池的设计,确保在养殖达到预期目标后,能够形成牛粪—沼气发电—沼液沼渣还田的农业生态链模式;二是市级加大对基地交通、通讯、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出台在国家在基础设施投入上按一定的比例纳入“三变”改革,一方面解决好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问题,另一方面科学的比例让企业能够接受,从而达到双赢。

三、“三变”实践的启示

(一)“三变”改革必须三赢。“三变”改革,让合作社少资金的投入,合作社使农户通过股权入股到产业发展上来,将沉睡的资源唤醒,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成为股东,农民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的固定收入,还可以在合作社里务工获得工资收入,极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吸引外出务工优质劳动力回乡创业,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

(二)优势产业是平台。以市场为导向,找准适宜发展的优势产业,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引进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延伸产业链条和联结市场,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如对种草实行退耕还草项目全覆盖,农民才有股可入,有红可分,保证产业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三)能人带动是关键。如合作社的负责人为多年的医学及医学管理者,具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较好的市场销售渠道,而且为草原村的本土人士,从小就怀有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的真情,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公司发展壮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是有民生情怀。如在牧草种植种植过程,为了让群众放心种草,先预付每亩300元的定金,如农民没收入,作为现金抵押,约定为群众收入好后扣回,但在收购时节,不仅按约定单价进行收购,而且没有扣预付金,真正让利于民,让农户相信他,愿意积极入股到合作社中,在他带领下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路子。

(四)组织保障是前提。要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这“三变”改革的桥头堡,发挥好联村党委的作用,让想干事、能干事、有冲劲的党员、企业家、致富能力充实到联村党委中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群众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下载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六枝特区中寨乡岩脚村社会救助资金发放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岭乡观音岩村党组织现状大调查调研报告

    中岭乡观音岩村党组织现状大调查调研报告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

    村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

    村创新社会管理调研报告2012年以来,明照乡以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为依托,全面深入推进城乡同治工作,城乡同治不断出典型,显成效,做到了全力护环境,广泛惠民生。明照乡道岭村在明照乡党......

    群英乡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

    群英乡社会管理创新调研报告群英乡地处陵水县西北山区,是一个黎族群众聚居的地区。群英乡所属村庄分布散落,交通通讯落后。全乡共有四个村委会,三十九个自然村,1559户人家,总人口......

    官道岭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

    官道岭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调研报告农村是城市的细胞,加快农村建设是提升城镇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影响农村稳定的各种新情况不......

    关于我市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安排使用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范文)

    富阳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文件富人大„2009‟37号关于我市民政社会救助资金 安排使用管理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09年9月25日富阳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

    关于乡进村入户活动的调研(社会管理创新经验材料)

    关于**乡机关干部包村活动的调研报告 **市委组织部调研组 **市共有17个乡镇街区党委,256个村党支部,农村党员7711名。近年来,全市各乡镇党委积极探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

    宋店乡基层组织建设重点管理村调研报告

    宋店乡基层组织建设重点管理村调研报告一、八里村基本情况八里村位于霍邱县南部,紧邻城关镇,距县城2公里,全村650户,5个村民小组,2562口人,耕地总面积3963亩,主要以种植小麦、葡萄......

    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中河村位于山丹县城以南37公里处。全村共有324户,1294人,耕地面积5653亩,其中:水浇地1666亩,旱地3987亩。贫困户227户,884人,人均耕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