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6:5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

中河村位于山丹县城以南37公里处。全村共有324户,1294人,耕地面积5653亩,其中:水浇地1666亩,旱地3987亩。贫困户227户,884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程度不断加剧,农民群众贫困的问题依然严重。

一、中河村贫困现状

中河村共有8个社,现有贫困户227户,884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虽然多年来的扶贫开发使该村贫困状况得到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历史积累等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农业基础薄弱,农业长期处于弱势,农村发展滞后,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贫困现象比较突出,成为本村最根本的特征。

二、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中河村地处海拔3000毫米以上,四周环山,气候寒冷,交通不便,霜期过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吃饭的困境,产业开发、科技推广、基础设施等相对滞后,因灾因病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巩固扶贫成果的难度大。扶贫开发缺乏长远规划指导,虽然,各级政府把特困村作为部门帮扶的联系点纳入议事日程,采取帮扶方式进行扶贫,帮扶工作相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帮扶任务艰巨,整村推进难度较大,且帮扶部门条件有限,没有制定长远扶贫规划,扶贫只限于办实事,没有建立起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农业产业化起步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民行路、看病、上学、就业、增收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生存条件过差:地处海拔3000毫米以上的祁连山浅山区,气候寒冷、霜期过长、地势倾斜,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地贫瘠,且交通不便。

(二)、基础设施极为薄弱:远离省道、国道和县城,交通不便,医疗、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条件极差。

(三)、农民素质整体较低:受地理条件限制,教育教学条件差,农民群众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农村人口中,少识字或小学文化程度占本村人口的38%以上,同时,信息闭塞,农村劳动普遍观念陈旧,综合素质不高,就业致富能力差。

(四)、自然灾害危害严重:地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特殊的气候环境使该地区每年都先后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春寒、霜冻和强降温、干旱等较大自然灾害发生,导致粮食减产欠收,农业基础设施损毁,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十分突出。

(五)、农业基础薄弱:土地贫瘠,土层薄,保蓄能力差,农业广种薄收,效益低下。部分水地因干旱而无水浇地或水量少,浇灌时间短,根本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农业生产尚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六)、区域经济结构单一:地处偏远,在交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处于劣势,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受

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只能种植大麦、小麦、洋芋等传统作物,品质差,产量低,亩均收入仅250元左右。

三、加快脱贫致富的几点建议:

1、抓好政府优惠政策,利用本地自然条件,依托焉支山做大做强旅游服务、草食畜牧业等得色产业,确保农民实现增收脱贫目标。

2、加快人才的培养和群众的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提高劳动力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是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符合本地区的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大力度,加强培训重点扶持,切实提高农民在依靠农业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和依靠劳务输出转增收致富的能力。

3、坚决群众的民生保障问题, 针对群众的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交通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进一步加大对本村基础设施项目的扶贫力度,同时,因农村农民收入较低,无力承担过重的自筹资金,建议帮扶部门全额投资项目,鼓励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衬砌渠道、修建暖棚畜舍等,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篇:张营乡刘营村调研报告

张营乡刘营村调研报告

青干三班学员孙树其

按照县委组织部安排,我于11月12日入驻张营乡刘营村进行实践锻炼,入村后我利用5天的时间,深入到部分党员、群众家中通过听汇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全村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获取了刘营村整体情况的第一手材料,并结合这些材料深入分析了刘营村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开展好以后的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刘营村基本情况

1、概况

刘营村与张营乡政府所在地张营村相邻,全村150户,人口606人,劳动力37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年流量65人,耕地899亩,下辖3个村民小组,党员21名。已通公路、自来水。

2、经济发展情况

该村以农业为主,棉花常年种植面积在850亩以上,近年发展西红柿大棚6个,机井17眼,其中深井一眼。2009年人均纯收入1375元。

3、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刘营村党支部共有3名成员,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由刘华岗同志兼任,另有支委、村委2名,均交叉任职。刘营村“两委” 1

在刘华岗的的带领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全村共有党员21名,预备党员2名。

二、存在的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没有集体资产,没有收入,可支配收入有限办公经费紧张,办公条件简陋。由于集体收入匮乏,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甚至债务累累,导致修桥、铺路、医疗和教育设施等公益事业缺少必要的财力。加之一些村民经济上并不宽裕,对频繁实施的新型合作医疗、新农保、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等公益活动热情不高,致使各项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2、产业结构单一。目前刘营村主要以种植棉花为主,高效农业方面发展落后,虽然新发展了6个大棚,但没有真正发展起来,纯农业的发展模式很难使经济的发展有大的飞跃。

3、基层党建薄弱。主要表现在:创新意识仍然不够强,有个别村干部存在畏难情绪,工作创新不够大胆,致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村级阵地建设滞后,至今没有自建“两室”,仍然依靠租赁;党员成员素质低、年龄结构老龄化,党组织活动开展困难,缺乏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

4、干部责任心欠缺。党委政府布臵的工作执行能力不高,上级分派任务到基层,基层的干部就开互相的推诿,不能够予以重视,最终导致工作不能按时的完成。

5、远程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村里虽然拥有了远程教育的平台和载体,但是几乎没有使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6、村民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由于在家的村民大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里缺少文化生活的载体,大多数时候以打扑克、打麻将为主要的娱乐生活。导致少部分村民缺少脱贫致富的意识,没有发展的思想理念,这也是全村发展步伐滞后的原因之一。

7、干部群众思想不解放,缺乏创新意识,党支部和村委会没有形成清晰的发展思路。

三、对刘营村发展的建议

1、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还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可通过盘活集体资产、能人带动、建立合作组织,发展村级特色经济,打造特色产业,既可增加本村收入,也可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在现有耕地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大资金、技术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充分利用我村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发高效农业,加强经济作物新品种推广,发展规模反季节蔬菜大棚。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

农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以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推行“四三二一”运行机制,发挥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引领农民脱贫致富方面的作用,加强阵地建设,争取项目“两室”。让全村党员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推手,为新时期推动我村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4、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方争取上级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有限的可用财力,全力搞好村级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可以弥补自有资金的不足,办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大事。

5、强化村干部责任心意识。一是实行定期坐班办事制度,并记录工作日志;二是提高村干部自学积极性,在会上让村干部走上台,汇报本村工作情况,在村社为农民讲解国家惠农政策,使村干部学习自觉性得以提高。不断深化“创先争优”、“三双”、“对标”等系列活动,真正让党建工作在基层叫得应、进得去、办得好、看得到,有效推进基层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6、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一是坚定不移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加大民主理财力度。如实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完整,公开时间及时,重点公开上级下拨的款项内容,彻底消除群众心中疑虑;二是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确保村级财务走上规范化道路。实行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审计、专项

财务审计。对农村离任的村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专项财务应逐项进行审计;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一经发现村干部有违反规定虚报、谎报、白条子入账和贪污、挪用村集体资金等问题的,无论其平时工作好坏,个人感情的深浅,均要及时对其作出处理,使其不敢谋私利。

7、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村民发展能力。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8、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工作、建设和谐村庄。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村民参加农村医疗保险,把这些惠民政策真正地宣传到位,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同时对村民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民遵纪守法意识,维持良好治安秩序,构建和谐形势。

第三篇:先进基层党组织大马营乡花寨村党支部

马营河畔党旗红

--记先进基层党组织大马营乡花寨村党支部

花寨村地处马营河畔,距山丹县城南约35公里。全村有8个社,居民435户,1700人,共有党员64名,耕地7080亩,其中水浇地2844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88元,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试点村之一。近年来,该村积极开展创建“五个好”党支部工作,不断加强村民自治,确保了党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推动了全村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一、扭住了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高素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花寨村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文章,不断扩充新鲜血液。

(一)多方筹资,建成一块强阵地。今年该村投资3万余元,对村两委活动阵地进行了改造、整修,各室齐全、制度上墙、公开栏显眼……成为村里一大亮点。群众开会有了场所,党员学习有了地方。群众说,来到村里,就像看见了党,党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

(二)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花寨村,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1 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会”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为此,该村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六讲六不”,在这一作风的要求下,村领导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常常为工作和原则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中又都是互敬互助、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一套好制度,管好了人和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村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制度30余项。每项制度有责任人,有监督人,并签订责任状。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一次,一个家有急事的干部忘了值班,被扣了20元钱。今年初,一支部委员因家中盖房耽误了两天集中学习,被严格考勤后,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讨,后又自觉补上了所学内容。

该村扭住党建不放松,以党建促发展,使社会经济全面启动,党支部重显生命活力,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起色。

二、紧扣了一个主题--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花寨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料加工村”,村里40%的村民从事 2 油料加工,并靠此发家致富。该村出产的菜籽油深受广大城乡群众欢迎,特别是城里人,都视为“绿色食品”。因此许多批发商觉得做油料买卖商机无限,每年从国庆节到春节这段时间,每周都被批发商们大车小车从此拉出1万斤菜籽油销往全国各地。为方便油料外销,群众顺利、高质加工生产菜籽油,该村在背负外债的情况下,多方筹资,把钱用在“刀刃”上,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硬化通村道路6条5.8公里,新建垃圾点3处,在主街道设置垃圾桶16个。全面整改花寨集贸市场,拆迁原花寨乡政府,信用社,广播站,邮政局,村委会房屋55间,投资40万元,在集贸市场中心建成交易凉棚4座;投资12万元,硬化广场1200平方米;投资1.2万元,建起市场大门一座及其它设施;投资40万元,修建休闲厅1个;绿化草坪400平方米;硬化小广场200平方米;栽植各类风景树480棵,新安路灯12盏。

三、净化了一方水土--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该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首先是在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中,一直注重了对村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请县、乡司法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 3 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村上建起了党员电教室、综合活动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篮球场等公共娱乐场所,在各社中设立“文化中心户”,户内有《人口与计划生育》、《甘肃农民报》、《张掖日报》、《西部山丹》等报刊杂志、DCD等影像设备,象棋、五子棋等娱乐工具。村内每户中均有存书20册以上的书柜,种养3盆以上的花卉,悬挂4幅以上的字画。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女能人”等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目前该村已有85以上的户达到创建标准,全村呈现了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各业发达的蓬勃景象。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花寨村近几年来,先后被先后被评为“小康建设先进村”、“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五个好村党组织”,还先后被大马营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四篇:盐井河村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按照镇党委的统一安排,我到盐井河村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驻村期间,我对该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盐井河村基本情况

盐井河村是我镇民风淳朴、和谐稳定之村。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热情好客。村两委会班子战斗力较强,在村民中有威望较高,村办公室也完善了办公设备,配备了党员远程教育系统。

二、近年来发展的情况

(一)农民贫困状况改善。全村现已全部通公路,户户通电,紧邻河边场镇附近及公路沿线部分村民正在稳步跨入小康生活。

(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近年,该村以上级政府拨款、自筹等方式对全村的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和整治。

(三)居住条件有所改观。该村群众在住房方面60%以上的群众是砖混结构,个别先富起来的村民在河边镇场镇或璧山县城购买了住房。

从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来看,比较切合盐井河村的实际情况。盐井河村的现状其实也是重庆农村欠发达地区的一个缩影。目前正在大力促进统筹城乡事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着力推动做好以下工作:

1、因地制宜,搞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规划,深入推动小城镇建设,增强地方特色,突出重点,突出特色,优势互补,良性发展。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满足农村居民便利出行的需要。

3、保护耕地,开展土地整治,发展生态农业。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改革,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4、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继续大力实施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5、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完善农村旅游设施。

6、加强对农村房舍建筑的规划指导,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解决农村住房散、乱、差的问题。

7、深化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充实农村街道、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力量,加强对医生队伍的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开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对口支援活动,鼓励主城区医生到乡镇医院挂职锻炼,增强实践能力。

8、加快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实现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电话通信全覆盖。继续实施好文化下乡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综合素质。

9、加强农村地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生存本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10、加强农村地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提高综合素质,提高依法行政与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11、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市和农村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大马营乡窑坡村人畜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窑坡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南边缘的焉支山脚下,在行政区划上,东依焉支山、南与军马二场羊十队交界、西与磨湾村毗邻,北靠圈沟村。境内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等常年水量稳定的河沟,水质良好。全村现有5个社,338户,1428人。长期以来,村民全靠饮用焉支山流淌的水源。

近年来,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加之农药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牲畜散养,以及附近曹家口金矿矿石的开采等,对水源污染较为严重,给村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村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群众对解决农村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很有必要尽快实施人畜饮水项目工程。1.1项目名称

山丹县大马营乡窑坡村人畜饮水建设项目 1.2实施单位

山丹县大马营乡人民政府 1.3实施地点

大马营乡窑坡村 1.4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计划修建沉沙过滤池3座;蓄水池3座;管网工程16280米(引水主管4880m、输水主管5200m、输水支管6200m);入户工程(毛管8200m、立杆水嘴、水表各380套)。1.5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概算总投资72.8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8万元,占总投资的93.4%。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劳及筹资4.8万元,占总投资达7.6%。

1.6项目建设周期及工程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周期6个月:2012年5月—2012年10月。工程进度计划:2012年5月为项目前期工作阶段;2012年6月—2010年10月为工程施工阶段;2010年10月底工程竣工验收 1.7结论

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是一项规模小,效益好的民心工程,力争早日建成,彻底解决窑坡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

第二章 总论

2.1编制依据

(1)《中国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供水工程建设几项规定和管理办法》 1992年3月。

(2)《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991年5月。(3)《中国农村给水项目规划设计手册》1998年。(4)《农村给水设计规范》 1997年。2.2编制原则

(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农村供水的有关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有关法规,满足相关规定、规范及技术标准要求。

(2)甘肃省《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通知》的指示精神,达到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困难的目标,建设农村村饮水工程,提供卫生饮用水,实现农村自来水供水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确保农村地区群众的身心健康。

(3)通过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工程建设,进一步带动全村环境卫生的改善,促进我乡整体经济发展。

(4)结合窑坡村村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农村生活用水量标准,根据现有项目的运行管理现状和目前农村人畜用水情况,从实际出发,合理确定项目受益区范围,准确计算并确定供水项目规模。

2.3项目区基本情况

山丹县大马营乡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山丹县城东南51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1°11′26″—101°11′35″,北纬38°20′15″—38°20′32″。东依焉支山,南靠中牧山丹马场,西接李桥乡,北与陈户乡和位奇镇毗邻。全乡辖17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5262户、21609人,耕地面积11.08万亩,2011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217元。

项目区窑坡村位于大马营乡乡政府东南2.5公里的焉支山脚下,全村共有5个社、338户、1428人、耕地面积7613亩,人均占有耕地5.33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526元。2.3.1水资源情况

窑坡村位于焉支山脚下,地表水资源丰富,地下水补给量充足,年降水量350~450mm左右境内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等常年水量稳定的河沟,水质良好。2.3.2自然条件

窑坡村平均海拔高度在2680m,地形变化复杂。群山连绵,地貌特征山多地少,资源丰富,有煤、金、银等矿产。虽然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欠发达。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生产水平低,均属山滩旱地,群众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2.3.3气候条件

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境内海拔高2600m-2700m,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2993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39.33千卡/cm2,最高气温37.8℃,最低气温-33.3℃,年平均气温1.9℃,无霜期102天,空气干燥,大气透明度好。最大冻土深度180cm。2.4项目建设意义

2.4.1人畜饮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虽然窑村水资源丰富,水质条件较好。但受自然条件和现状经济条件的制约,村内人畜饮水矛盾一直比较突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这一问题,但饮用不良水的现状普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之现在矿产资源开发,给部分水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群众饮用受污染的河道水,卫生状况很差。对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由于没有有效的水处理措施和办法,饮用时只对浑浊的河水进行简单过滤与沉淀,与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相去甚远,群众吃水问题尤为突出。一旦进入汛期,河水浑浊,水中泥沙含量很大,致使群众无法饮用。

多年来,本村的人畜饮水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尤其是地方性疾病以及与水有关的水生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农村人畜饮用不洁水而发生病害甚至中毒之事时有发生,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因此,能饮用到清洁卫生健康的水,已成为当地群众目前最为迫切的愿望,乡党委、政府也将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投资建设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彻底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安全问题的同时,促进乡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拟建的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水源取水口位于焉支山的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三处。受自然条件限制,区域内大多数群众饮水困难。境内目前饮用毫无卫生保障的劣质水的群众所占比例仍然很大,致使某些介水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直接危害着当地群众的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建设“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解决该村的5个社、338户、1428人的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对保证当地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进一步提高健康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增加劳务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既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又能带动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和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帮助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可以说,这项项目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德政项目、民心项目。

项目的建设,将使当地群众从此彻底摆脱不良水质的侵害,对增强群众身体素质,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4.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首先,从水量方面分析,该饮水工程控制范围内的三个取水点,现状人口1428人,设计受益人口1600人,大牲畜1375头(匹),羊2340只。供水规模50m3/d,设计最大取水流量5m3/h。焉支山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的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降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尤其是地表水资源总量较大,开发利用条件较好,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确定的供水需求;

其次,就地表水资源水质来说,三个取水口位于无人居住区,无人畜活动,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水质较好,其PH值为7.6,硬度为14度,属微硬水,完全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采用一定的净水工艺净化处理后,完全可达到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第三,从供水项目技术角度本身来看,集中供水项目的取、输、供水技术是成熟的,水质处理工艺也是相当可靠的,加之本地区群众居住相对集中,十分有利于供水项目建设和管网的布置;第四,从经济承受能力方面分析,虽然目前当地的农村经济水平并不发达,但在努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且已经形成了较强的科技意识和健康观念,具有饮用卫生水的强烈需求。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自筹部分采取出工出劳群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建设“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工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项目的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当地的人畜饮水问题,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符合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是一项惠及桑梓的民心项目和德政项目。

第三章 总体设计

3.1设计参数 3.1.1用水量标准

农村饮水工程用水范围通常包括生活、禽畜、公共建筑、管网漏失等几方面。根据《农村生活用水卫生标准》QB11730-89,农村人口饮水标准为50L/d,牲畜用水标准按大小分为:大畜40 L/d,小畜10 L/d计算。该项工程管网设计平均供水流量为18.44 L/s。,结合项目区实际,并参照我乡大多数已建农村供水项目运行现状,确定本项目设计最高日用水量标准如下:生活用水定额为50L/人.d;大牲畜用水定额40L/头.d;小畜10 L/只.d;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按《规范》规定,结合用水对象实际情况计取。3.1.2项目设计年限

根据《规范》规定,农村供水项目设计年限一般可按15--20年计算,本项目设计年限按15年考虑。3.1.3供水人畜

本项目受益范围确定为5个社,受益区域面积约2.5km2,现状人1428人,受益人口1600人,牲畜3715头(只)。3.2供水规模 3.2.1用水量计算

(1)生活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也就是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水量,根据最高日人均用水定额与设计人口数进行计算,即:

1=(1600人×50L/d.人)/1000= 80m3/d(2)大牲畜用水量

2=(1375头×40L/d.头(只))/1000= 55m3/d(3)羊用水量

3=(2340只×10L/d.只)/1000= 23.4m3/d(4)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

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一般可按最高日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之和的3%--5%计算。随着管材、施工技术水平、用水器具以及用水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管网漏失水量将越来越小。为此,本项目按30%计算。则:

3=(1+ 2+ 3)×3%= 4.7m3/d 3.2.2供水规模

水厂供水规模即水厂的设计供水能力,也就是项目运行过程中所应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包括生活用水量、牲畜用水量、管网漏失与未预见水量之和。即:

= 1+ 2+ 3≈163.1m3/d 项目建设实际总取水量按210m3/d设计。也就是说,设计时,水源地的出水量和取水能力均应能满足163.1m3/d的总取水量要求。

3.2.3工程水源点的选择

本工程的取水水源依据水质及地形现状和实地踏勘。经水源方案选择比较,项目区内取水水源选定为焉支山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三处的地表径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工程覆盖范围等多种因素,本项目水源点选在焉支山前沟口子、周家口子、泉子沟三处,控制流域面积2.5平方公里。

根据大马营乡降雨量(1980年至2010年观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降雨量为382mm,Cv=0.2,Cs/Cv=2.0。由于缺乏流量资料,流域年来水量根据等值线图查算,根据大马营乡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226mm,α=0.58,Cv=0.35,Cs/Cv=2.0,则枯水年年径流深为127mm,枯水年来水量为10.2万m3。年用水量为6.2万m3,即该处水源能满足用水需求,可作群众用水的水源点。能满足工程取水量的要求。

第四章 项目设计

窑坡村人畜饮水工程线路较长,为了降低成本,从源头到蓄水池主管采用110㎜PVS管,L=4880米;从蓄水池到村头主管采用90㎜PVS管,L=5200米;主分管采用75㎜PVS管,L=6200米;进户管采用25PE管L=11200米。4.1工程取水点布置;

a、上片在一社住户1000米处修建蓄水池,规格为圆形,R=5米,H=3米,边墙厚0.4米,底厚0.4米,蓄水池总容积为220m3;

3、架设管网,从源头到蓄水池主管采用110㎜PVS管,L=980米;从蓄水池到居民居住区主管采用90㎜PVS管,L=1000米;主分管采用75㎜PVS管,L=1480米;进户管采用25PE管,L=2700米;管道线沿村社道路架设引入蓄水池后将水引到各农户家中。b、中片在二、三社住户分别800米、1100m处修建蓄水池,规格为圆形,R=5米,H=3米,边墙厚0.4米,底厚0.4米,蓄水池总容积为220m3;

3、架设管网,从源头到蓄水池主管采用110㎜PVS管,L=2800米;从蓄水池到居民居住区主管采用90㎜PVS管,L=1900米;主分管采用75㎜PVS管,L=2080米;进户管采用25PE管,L=4800米;管道线沿村社道路架设引入蓄水池后将水引到各农户家中。

c、下片在四、五社住户分别900米、1400m处修建蓄水池,规格为圆形,R=5米,H=3米,边墙厚0.4米,底厚0.4米,蓄水池总容积为220m3;

3、架设管网,从源头到蓄水池主管采用110㎜PVS管,L=1100米;从蓄水池到居民居住区主管采用90㎜PVS管,L=2300米;主分管采用75㎜PVS管,L=2640米;进户管采用25PE管,L=3700米;管道线沿村社道路架设引入蓄水池后将水引到各农户家中。

第五章 组织管理

5.1组织管理机构

该项目由大马营乡人民政府主管并组织实施,邀请县水利局专家作为项目执行单位负责组织并指导施工。该项目在施工阶段,将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资金筹措、进度计划等事宜;项目建成以后,成立隶属于窑坡村,建立管理运行体制,预计需要管理人员1人,负责供水项目的管理运行、维护检修等工作。5.2财务管理 为了保证本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必须加强对项目资金的有效管理和合理使用,必须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为此,乡政府抽调工作态度好、业务水平高、责任性强的同志负责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设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处理有关的日常会计事务并分类分项设立专门帐。同时,要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管理机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规和项目财务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有关财务报表,随时接受各级审计和财政部门的审计与监督。

第六章 投资估算

6.1估算定额依据

(1)编制原则:参照《甘肃省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2)定额:定额依据《甘肃省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中小II型预算定额。

(3)费用标准:《甘肃省以工代赈小型水利工程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施工管理费执行小Ⅱ型工程标准,全部以人工费为基数计算。6.1.2基础单价

(1)人工工资:经计算,土方工程13.66元/工日;石方备料工程14.57元/工日;混凝土安装工程15.49元/工日。

(2)主要材料:水泥、木材、钢材由市场供给,运距平均120km,塑料管材由在当地采购;汽油、柴油由本地加油站供给。

(3)一般次要材料,按2008年第一季度当地市场价格。(4)施工用水、电价:供电方式采用当地电网供电。电价为0.65元/kWh。供水远距离采用5 t载重汽车拉水,运距不等,以1.50元/m3计。

(5)当地材料单价:砂石料在离施工场地平均10km的河滩或山前采集,由汽车或小四轮拉运。

(6)施工机械台班费:根据《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中的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计算,一类费用扩大1.15,二类费用由人工工资从耗用材料分别计算。

(7)材料安装工程:按材料费的10%计算。(8)计划利润按直接费、间接费的7%计列。(9)临时工程:只考虑临时库房、临时房屋。

(10)其它费用:在总项目中统一计算,本分项不作考虑。6.2项目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72.8万元。

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68万元,占总投资的93.4%。群众通过“一事一议”投劳及筹资4.8万元,占总投资达7.6%。

第七章 实施进度

根据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项目区农村人畜饮水的实际需要,该项目应尽快抓紧时间组织实施,以便彻底解决当地日益突出的用水矛盾。为此,项目进度按如下日程进行:

项目建设周期6个月:2012年5月—2012年10月。工程实施进度计划:

2012年5月为项目前期工作阶段; 2012年6月—2010年10月为工程施工阶段;

2010年10月底工程竣工验收至此,供水项目全面投入运行并发挥效益。

第八章 项目分析

8.1社会经济环境的分析

项目实施后,将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长期的、潜在的有利影响,为构建和谐、繁荣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基础性条件。

首先,由于有了水的保证,将可促进项目区群众多种经营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别,为农村早日致富奔小康提供条件;

其次,由于区域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们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对招商引资加快旅游产业,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由于群众的饮水条件得到彻底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将得到逐步提高,饮食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促使当地经济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8.2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首先,项目的实施,首先可为受益村民提供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彻底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吃水难”的社会问题,从而减少水致疾病和地方病的发病率,减轻农民疾病痛苦和医疗负担,提高健康水平; 其次,可改善和提高受益村民的生活质量,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使广大村民从此彻底摆脱“脏、乱、差”的生存环境;

第三,可节省劳动力,增加劳务输出数量,还可发展庭院经济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第四,实现区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合理使用,杜绝了对水资源的无续开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第五,减少“小、杂、乱”零星提水、取水项目投资费用,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资金浪费和损失。8.3经济环境分析

该项目工程年供水量为6.2万立方米,建成后能解决现有338户、1428人(其中贫困人口1200人)、4715头(只)牲畜饮用水问题困难,远期可解决1600人、8000头(只)牲畜饮用水问题。每户每年可节省担水劳日60个,每个工日按30元计,进期每年可节约劳日费用60.8万元。

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因水源污染、水质差而导致地传染性疾病,按受益人口每人每年节约15元医疗费,年可节省医疗费2.14万元。

工程的实施为开发当地优势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尚可带动农产品加工等其它行业的经济发展。

总之,随着该项目的建设,当地群众的用水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群众的健康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状况明显好转,投资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对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和促进农村“三个文明”的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

第九章 结 论

该项目受益区群众饮水困难,大多数饮用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自然水,具有集中解决供水的迫切愿望,同时本供水项目辐射面宽,经济社会效益好,项目财务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是一顺应民心的项目。恳请上级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力争早日建成该项目,彻底解决窑坡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

第十章 附 表

附表:大马营乡窑坡村人畜饮水项目工程资金概算表

下载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马营乡中河村贫困问题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X乡XXX村调研报告

    XXX乡XXX村调研报告根据组织安排,我们住村帮扶工作组与8月8日深入XXX村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小队干部座谈会,详细了解了本村的基本情况,近几年发展状况,并以走......

    松多乡马营村葱花土鸡养殖调研报告(合集)

    松多乡马营村葱花土鸡养殖调研报告 松多乡马营村葱花土鸡养殖调研报告松多乡马营村葱花土鸡养殖调研报告松多乡马营村葱花土鸡养殖调研报告近两年来,马营村围绕农民增收、农......

    2011年三四营村村容村貌调研报告

    李桥镇三四营村村容村貌调研报告 XXX 摘要: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三四营村实际,对本村村容村貌的现状、存在问题做了简述并提出改进措施。......

    牌楼营村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范文)

    牌楼营村但股指引领和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的调研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和服务经济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庞大党组织建设的最基层元素,农村党组织的不断推进和更新对于全面推进党组织......

    xx县xx乡xx村调研报告

    文水县马西乡孝子渠村下乡驻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市委常委、文水县委书记刘云晨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在文水县马西乡孝子渠村进行下乡驻村增收工作。自6月份驻村工作开始以来,......

    xx乡xx村调研报告及工作计划专题

    xx乡xx村调研报告及工作计划我到xx乡xx村任职一个月了,这一月来,在市选派办、浉河区委、区政府、区选派办以及xx乡党委、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了基层工作的信念,通过......

    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滔河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滔河乡地处淅川县西南边陲,与湖北省郧县的梅铺、谭山两镇和丹江口市的大沟乡接壤,距县城56公里。全乡辖44个行政村,294个村民小组,5......

    红岩河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永乐镇红岩河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红岩河村位于永乐镇南部川道地区,距镇政府10公里。高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对便利。全村三个村民小组,223户1051人,总耕地面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