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2014年宁波名牌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甬名认办函[2014]1号
关于做好2014年宁波名牌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
根据《宁波名牌产品认定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决定开展2014年宁波名牌评价工作。现将申报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一)工业名牌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批量生产已满3年。
2、申报产品有宁波市注册商标(2013年底前获注册)。
3、实物质量稳定,在市内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出口创汇率、品牌知名度、用户(顾客)满意度居市内同类产品前列。有市级以上法定检测机构2013年(含2013年)以后出具的质量检测合格报告。近三年企业生产的产品未出现监督抽查不合格。
4、年销售额、实现利税、成本费用利润率和总资产贡献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市同行业前列。部分申报产品销售额要求详见附件1;其它产品上年度销售额在6000万元以上(或自营出口额在500万美元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在4000万元以上);或上 1
年度产品销售额居全国同类行业前十位、省内同类行业前三位。
5、企业具有先进可靠的生产条件、技术装备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6、可采标的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7、企业开展质量强企工作,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有效运行。
8、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诚信制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近三年企业无不良记录。
9、企业建立质量关键岗位考核制度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主动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
10、企业具有注册备案的“首席质量官”。
11、企业建立质量损失率统计分析制度。
12、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含B级)。
(二)农业名牌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批量生产已满3年。
2、申报产品有注册商标(2013年底前获注册)。
3、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品牌知名度居市内同类产品前列,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上,收益居我市同类产品前茅、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和专业技术人员,产品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5、具有地域性生产条件的,必须具有明确的生产地域范围界限。
6、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诚信制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
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顾客满意程度高。
7、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含B级)。
(三)服务业名牌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规定,从事服务业经营已满3年。
2、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服务主业明确。有商标注册证书或正式受理注册通知;因项目分类没有涵盖无法取得注册商标的行业,须具有区别于其它品牌的服务名称或形象标识。
3、企业年纳税额、主营业务年营业额在全市同行业中处于前列。部分行业具体申报条件详见附件1。
4、企业开展质量强企工作,质量管理体系或管理标准(规范)健全,积极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并能有效运行实施。
5、服务优质,客户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近三年未出现重大质量责任事故。
6、企业建立并实施质量诚信制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7、企业纳税信用等级为B级以上(含B级)。
二、优先推荐产品(服务项目)
推荐坚持“严格条件、好中选优、总量控制、有序发展”的原则。优先推荐以下产品(服务项目):
(一)新材料、新装备、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等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高技术、节能环保、生命健康、创意设计等4大新兴产业;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4大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尤其是宁波市百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优势总部企业的产品。
(二)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成效显著、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
(三)以自主品牌和出口量大的产品替代进口的产品。
(四)能惠企利民、引导消费的终端产品。
(五)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较大影响的产品。
(六)低碳、节能、环保、资源节约型产品。
(七)现代物流业、临港服务业、商务会展业、金融服务业、中介服务业以及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
(八)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的产品(服务)。
(九)工业企业中质量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占职工人数的比重较高。
(十)列入试点并定期统计上报质量损失率的企业。
三、申报时间及受理部门
(一)按自愿申请原则,新评企业填写宁波名牌申请表(见附件2),复评企业填写宁波名牌复评申请表(见附件3),并附上原名牌证书复印件以及申请表中注明的证明材料,向所属地的县(市)、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分局)申报(其中服务业新评企业须先经市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推荐并签署意见),申请表可从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
附件:1.2014年部分产品(服务)宁波名牌申报条件
2.宁波名牌申请表
3.宁波名牌复评申请表
4.创名牌十个主要顾客名单
5.2014年申报宁波名牌汇总表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抄送:市有关部门,名牌产品认定委成员单位,市有关行业协会。宁波名牌产品认定委办公室2014年3月24日印发
第二篇:关于做好2012年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推荐)
关于做好2012年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
市各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2012高、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按照南通市职称办对今年职称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安排,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今年全市职称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要求
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全市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民生为本、人才优先这一工作主线,以规范职称评审管理、保证评审质量为重点,以推进第四轮公需科目培训为契机,大力实施知识更新培训工程,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保障,不断推进全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的增长、素质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申报对象及范围
1、凡在我市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或人事关系仍在我市的人员,均可向我市职称办申报评审职称。
2、垂直管理单位(条管单位)或人事关系不在我市的人员,如需在我市申报评审职称,应提前向市职称办申请并办理委托评
审手续。
3、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申报评审职称,严格按照“苏人通„2004‟24号”文件精神执行。
三、全面开展网上申报
凡在我市范围内申报评审职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登陆 “南通市专业技术人员在线申报评审职称管理系统”(),并按照系统要求录入申报信息,完成网上申报。个人应按照相关评审委员会的要求,同时提交评审的书面申报材料,网上申报内容与提供的书面评审申报材料相一致。
四、相关的评审条件
1、申报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条件及要求按省、市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颁布的各有关专业的评审条件细则执行。
2、苏人发„2004‟24号文所列非个人原因尚未初定专业技术资格且已符合相应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的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可直接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规定。
相关政策依据、工作程序、申报条件、需备材料、各类表格可至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职称晋升资格条件)查询。
五、关于大中专毕业生职称初定工作
1、初定对象
(1)凡取得中专以上国民教育认可的学历或学位,且所学专业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相同或相近的人员,应按规定及时办理职称初定手续。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凡从事建设工程、工艺美术、群众文化、农业技术、科学研究、经济、会计、审计、统计、艺术等系列(专业)工作的也应及时初定相应职称。
(3)从事卫生专业技术的人员不在初定范围;从事律师、公证、会计、新闻、出版等专业的人员须取得行业准入资格后,才能初定相应职称。
2、承办机构
(1)初级职称(员级和助理级)初定手续由我市职称办负责办理。
(2)中级职称初定手续由南通市职称办负责办理,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集中办理一次。申报材料均由我市职称办负责受理,并统一报送。
六、申报材料要求
1、申报材料应该由其本人准备,确保材料真实、完整,有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2、资历、奖励、业绩都要求提供原件、佐证材料及复印件,职称管理部门校验原件盖确认章,函授类学历还应同时提供学籍登记表或国家教育部门相关网站公示的毕业生相关信息材料,具
有多个学历的应同时提供原件。
七、相关申报要求及时间安排
1、申报高级职称的评审材料,按照省高评委会的要求申报,经我市职称管理部门初审后逐级上报。
2、申报国家系列中级职称、遴选工程师的评审材料,于6月15日前报送至我市职称管理部门。
3、申报乡镇高级职称和财经专业中级人才评价的评审材料于8月15日前报送如皋市建工局;乡镇中、初级职称的申报评审材料6月15日前报如皋市建工局。
4、大中专毕业生初级职称初定全年收取材料,每季度发文公布。
各单位要结合今年全市职称工作的总体部署,利用会议、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突出宣传好今年职称工作的政策、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同时对申报材料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报送的材料要内容完整,规范、及时。
附件:
1、2012职称申报摘要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职称申报摘要
一、网上申报: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一律先通过网上申报。登陆网址:。申报表统一从
该网站下载打印(上级评委会有特殊要求除外)。
申报流程:单位注册---主管部门审核通过(首次)---个人注册---单位审核通过---个人填报基本信息---单位审核---个人确认提交。(注意密码管理,保持申报连续性)
二、上报纸质材料(另行办理)
申报入口:初定:大中专毕业生初定新申报所有非教师评审类:非中小学教师新申报
三、申报日程和相关要求
具体申报要求以各评委会通知为准。相关评审条件、目录、简介表、均可从网上下载打印。
第三篇:关于做好2018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的通知(本站推荐)
关于做好2018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市)司法局,市直各律师事务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司法部《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做好2018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做好2018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领律师执业证,申请人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律师执业申报表》一式2份。
(二)申请人律师资格证书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1份。
(三)律师协会出具的申请人实习考核合格的证明。
(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同意接收申请人的证明。
(五)申请人身份证明:
1、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2、申请人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3、申请人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或教育部门就业指导中心签订的人事档案保管合同或存档卡原件及复印件1份。相应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人才市场)、教育部门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存档证明1份。法律职业资格证C证人员只能在其报名参加考试时户籍地的县(市、区)申请律师执业。执业地、档案保管地应当一致,不一致的,书面
说明正当理由。
(六)申请人的职业身份(状况)证明:
1、专职从事律师工作的,需提交:
(1)申请人近半年内社保缴纳的证明或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失业登记证明;
(2)申请人曾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人员的,应当提交有关部门、单位出具的辞职、解除劳动关系等不再从事原职业的有效证明;
(3)申请人为退休人员的须提供退休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退休文件的复印件1份);
(4)申请人为军队转业人员,需提交自主择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2、兼职从事律师工作的,需提交:
(1)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出具的申请人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及证明材料,以及同意其兼职律师执业的证明;
(2)申请人的教师资格证、工作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七)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含派出所)出具的本人未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证明;
(八)担任过公职的申请人原所在单位出具的未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证明;
(九)申请人近期二寸正面免冠蓝底彩色照片2张(不含《律师执业申报表》中的,背面注明姓名、执业机构名称)。
(十)律师事务所及申请人出具的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并自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承诺书(律所盖章,本人手写签名)。
二、申领律师工作证,申请人需提交下列材料: 法律援助律师申领律师工作证,除提交第一条第(一)、(二)、(三)、(四)、(五)、(九)、(十)项规定的材料外,还需提交:编制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在编证明;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在岗证明及同意从事律师工作的证明和政审证明。
三、工作要求
(一)各县(区、市)司法局和各律师事务所要高度重视律师执业申报工作,切实履行组织领导、材料审核、审核纪律、答疑解惑等各项工作职责。要承担起组织申报的首要责任,组织做好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工作责任,确保本次律师执业申报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做好报审材料的审核工作,对报送的材料要认真审核校对,杜绝信息错误,特别是要重点做好申请人的身份证明、职业身份的审核、审查工作,对申请人的人事档案和社保证明进行实地核查,确保申报材料准确无误、客观真实。要积极组织做好申请人的材料补正、补报工作。要严肃申报工作纪律,对不作为、慢作为的人员要严肃问责,对滥用权力“乱作为”等违法违纪行为,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于弄虚作假,报送虚假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抄送:厅领导,厅律师管理处,厅司法考试处,省律师协会。山西省司法厅 2018年8月14日印发
第四篇:关于做好2010年新增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0年新增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教育部和山东大学申报新增本科专业工作的安排,为做好我校2010年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1、新专业申报应符合教育部教高[1998]8号文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教高[1999]7号文件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等有关文件的要求;专业目录外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可查阅教育部近年公布的《经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所列目录外专业名称及代码。
2、专业(学科)建设应主动服务于国家经济结构战略目标及人才市场需求,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坚持“加强优势基础学科、积极发展应用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学科、大力支持交叉学科”的方针。
3、增设新专业要充分考虑到申报新专业的报考生源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现有专业为依托,逐步拓展学科专业领域,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
4、各单位对拟新增专业要从教学基本条件、师资队伍、专业培养方案等方面作全面落实和论证,明确专业开办后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需要学校解决的问题,客观合理地提出短期、中期的建设方案。
二、申报新专业的基本条件
1、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7]2号)以及《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凡申办新专业,均需经过两年的试办期。在具有与申办专业相近学科及专业的办学条件下,按照拓宽专业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原则,通过试办专业方向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试点。
2、符合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规划,对专业人才有稳定的社会需求,招生规模原则上每年不低于60人(设计类、艺术类等特殊专业除外)。
3、应有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培养方案以及申报论证报告、办学条件、师资情况等必要文件。
4、必须具有相关的学科发展支撑,并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5、有支撑发展思路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及教学辅助人员。
6、具备新设置专业必需的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习场所等基本办学条件。
7、其他有关事项参照《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执行。
三、新专业申报的程序
1、调研论证。新专业申报前各单位要对人才需求、师资力量、软硬件环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对国内及省内生源状况和毕业生就业形势作出充分论证,形成论证报告。
2、准备申报材料。申报新增专业必须填写《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用A4纸打印三套(左侧装订),并上报相应的电子文档。
3、教务处对新增专业申报材料汇总后,提交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
4、学校研究确定拟增设的新专业。
5、组织新增专业的申报材料,按要求报山东大学或教育部审批。
四、具体要求与时间安排
1、请各单位将申报新增本科专业所需材料(含电子文档)于5月18日前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2、5月下旬学校组织专家进行专题论证,将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有关单位现场答辩。3、6月上旬将有关材料上报山东大学教务处。
4、各单位提交的新增本科专业申报材料须按统一格式填写、打印、签字、盖章。
联系人:顾炜 联系电话:4091
附件:
1、高等学校增设专业申请表(试行)(见教务管理网站“常用下载”栏)
2、《山东大学新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山大教字[2008]2号)(按 ctrl点击链接)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按 ctrl点击链接)
4、《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按 ctrl点击链接)
教 务 处 2009年4月17日
第五篇:关于做好2015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2013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9-13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269 字号:[ 大 中 小 ]
市直各系列职改办、各县市区职改办:
为了认真做好2013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事业单位职数申报
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原则上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有空缺岗位基础上进行申报。凡是未进行岗位设置的事业单位,一律不得申报职称。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国家、省重大科研专项、重点学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急需紧缺人才,确需申报的,由所在单位(中学除外)提交专项报告,并填写相应的表格,报省职改办审批。
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退多补少”职数申报原则:单位可根据现在岗位在聘2014年底前退休的高级职称人数,提交专项报告并填写好相应表格,报省职改办审批。
事业单位中级职称评审“退多补少”职数申报原则:超职数在十个以内,实行退二补一;超职数在十一个到二十个的,实行退三补一;超职数在二十一个以上的,实行退四补一。
凡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通过其他单位或人才流动服务机构申报。
二、非事业单位的职数申报
非事业单位的职称评审申报不受职数限制,单位需根据人才队伍现状和梯次建设需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非事业单位(含国有企业、已改制的科研院所等)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仍按原办法执行。
民办教育机构、非公企业人员、国有企业临时聘用人员和社会流动人员等,须由县及县以上政府人社部门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按照人事代理服务范围进行职称评审职数申报。
三、有关博士、博士后人员的职称申报
在国内取得博士学位后,赴国(境)外从事2年以上专业技术工作,回(来)衡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首次申报高级职称,不受资历、原有无职称和外语成绩限制,可比照我市同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执行。其在国内外取得的工作业绩与成果一并视为专业技术业绩。
博士后人员经考核合格出站后,可申报副高级职称。
四、申报要求
1、时间要求: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市职改办接收时间为9月25日至26日;中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市职改办接收时间为10月15日至16日。市直各系列及各县市区职改办要在这一时间范围内抓紧工作,确保按时完成申报工作任务。
2、材料要求:申报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统一按省职改办制定的核准表(见附件1至6)填写,中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按市职改办制定的核准表(见附件7至10)填写。各单位不得更改表格格式及内容。申报表格和专项报告,须同时报送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
3、联系方式:市职改办联系电话:2896683,QQ邮箱:745518864,联系人:洪瑜卿。
附件:1.2013事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汇总表 2.2013事业单位政工专业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表 3.2013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表
4.2013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申报高级职称花名册 5.2013事业单位“退多补少”高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表
6.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岗位2014年底前退休人员花名册 7.2013事业单位中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汇总表 8.2013事业单位政工专业中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表 9.2013事业单位“退多补少”中级职称评审职数申报核准表
10.事业单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2014年底前退休人员花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