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营销问答题重点
市场营销问答题重点
1.简要说明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五种观念各自的内涵如何? 新旧观念有何不同?(主要是区别。)
2.简述可供选择的战略方案及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波斯顿矩阵?
3.分析企业经济环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企业面临环境威胁时可选择的对策如何?
5.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主要有哪些?相关群体是如何影响消费者 行为的?(举例)
6.消费者购买行为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特点及企业的营销 对策如何?(举例)
7.简述市场领先者、市场补缺者的主要竞争策略,及补缺基点。(举例)
8.进行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9.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有多少种?(概念,归纳优缺点)
10.企业如何根据有关影响因素为其产品选择适宜的市场营销策略?(有五个因素)
11.简述整体产品的含义及其对企业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12.企业品牌策略的主要内容如何?(五个内容)
13.结合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谈企业相应的营销策略。(要会看图,开发新产品六个阶段)
14.撇脂定价策略和渗透定价策略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15.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16.影响分销渠道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7.简述选择中间商数目的三种形式并加以解释。
18.网络营销主要有哪些职能?
19.什么是促销组合?企业促销组合的四种方式是什么,及各方式的特点?
20.影响企业促销组合策略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1.产品管理型组织和市场管理型组织有什么优缺点?
22.与实体产品相比,服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性?
23.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相比有什么特点?
24.国际营销的定价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25.国际营销的产品策略主要内容优缺点?
第二篇:市场营销问答题
问答题
40、企业公共关系有哪些作用?
答案:公共关系有五个基本方面的作用,即:(1)搜集信息,监测环境;(2)咨询建议,决策参谋;(3)舆论宣传,创造气氛;(4)交往沟通,协调关系;(5)教育引导,社会服务。
39、如何认识广告效果的好坏?
答案:广告效果有促销效果和广告本身效果的区分,这两种效果都达到最佳,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广告。
(1)广告促销效果,也称广告的直接经济效果,它反映广告费用与商品销售量(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广告促销效果的测定,是以商品销售量(额)增减幅度作为衡量标准的,但由于影响产品销售的因素很多,广告只是其中因素之一咽而单纯以销售量(额)的增减来衡量广告效果是不全面的,只能作为衡量广告效果的参考。(2)广告本身效果的测定。广告本身效果不是以销售数量的大小为衡量标准,而主要是以广告对目标市场消费者所引起心理效应的大小为标准,包括对商品信息的注意、兴趣、情绪、记忆、理解、动机等。因此,对广告本身效果的测定,应主要测定知名度、注意度、理解度、记忆度、视听率、购买动机等项目。
38、面向中间商促销的方式
答案:(1)价格折扣(2)广告折让(3)陈列折让(4)免费商品(5)促销金(6)广告赠品
37、推销人员的评估(考核指标)
答案:(1)、基于成果指标:销量、毛利、访问率、访问成功率、费用率、新客户数目。
(2)、基于行为的考核:技巧、销售计划管理、收集信息、服务(投诉)、团队、制度执行。
36、人员推销与非人员推销相比,其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人员推销与非人员推销相比,优点表现在:(1)信息传递的双向性;(2)推销目的的双重性;(3)推销过程的灵活性;(4)友谊、协作的长期性。
35、促销有哪些作用?
答案:促销的作用主要有:(1)传递信息,提供情报;(2)突出特点,诱导需求;(3)指导消费,扩大销售;(4)形成偏爱,稳定销售。
34、促销包含哪几方面的含义?
答案:有以下几层含义:(1)促销工作的核心是沟通信息叭2)促销的目的是引发、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3)促销的方式有人员促销和非人员促销两类。
33、简述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试题答案:简述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
应考虑以下特性:顾客特性、产品特性、中间商特性、竞争特性、企业特性、环境特性(要求不仅答上述要点,并且要求对每个要点进行简单说明)
32、分销渠道的职能试题答案:分销渠道的职能
研究、促销、接洽、配合、谈判、物流、融资、风险承担
31、仓储商店及其特点是什么?
试题答案:仓储商店是一种以大批量、低成本、低售价和微利多销的方式经营的连锁式零售企业。它的特点是:以工薪阶层和机关团体为主要服务对象,在满足一般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同时满足机关、企业的办公性和福利性消费的需要;价格低廉;精选正牌畅销产品;会员制;低经营成本;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30、经纪人或代理商与商人批发商有何异同
试题答案:经纪人或代理商和商人批发商都属于批发商,经纪人或代理商是从事购买或销售或二者兼备的洽商工作,他们对其经营的产品没有所有权,只是在促成产品交易后,以赚取佣金作为报酬。而商人批发商是自己进货,并取得产品所有权后再批发出售。两者相似之处是他们都专注于某些产品种类或某些顾客群。
29、市场营销渠道与分销渠道有何区别?
试题答案:市场营销渠道是指配合起来生产、分销和消费某一生产者的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企业和个人,而分销渠道是指某种产品和服务在从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中,取得这种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企业和个人。市场营销渠道包括产品供产销过程中的所有有关企业和个人,如供应商、生产者、商人中间商、代理中间商、辅助商以及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等,而分销渠道不包括供应商和辅助商。
28、简述定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试题答案:简述定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成本导向定价法(2)需求导向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
27、简述价格折扣的主要类型试题答案:简述价格折扣的主要类型
(1)现金折扣;(付款时间)(2)数量折扣;(购买数量)(3)功能折扣;(营销功能)
(4)季节折扣;(季节变化)(5)价格折让。
26、对付通货膨胀的价格策略有哪些?
试题答案: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为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可采取如下措施:(1)延期报价,即在订货合同中不明确价格,而是在产品制成以后或者交货时才进行定价;(2)在合同中规定调整条款,即在订货合同中加进价格调整条款,规定在交货时把合同确定的价格按某个物价指数的提高而自动提高;(3)把产品和服务项目分开定价,即把以前属于免费提供的零配件、免费的服务项目进行定价,在随产品出售时收取一部分费用以抵偿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
25、简述企业在哪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采取降价策略?
试题答案:当面临以下儿种情况时,企业可能需要降价:(1)企业的生产能力过剩,持要扩大销售,但企业又不能通过产品改进和加强销售工作等来扩大销售;(2)在强大竞争者的压力之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下降;(3)企业的成本费用比竞争者低,企图通过降价来掌握市场或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扩大生产和销售量,降低成本费用。
24、简述差别定价的适用条件。
试题答案:企业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市场必须是可以细分的,而且各个市场部分须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程度;(2)以较低价格购买某种产品的顾客没有可能以较高价格把这种产品倒卖给别人;(3)竞争者没有可能在企业以较高价格销售产品的市场上以低价竞销;(4)细分市场和控制市场的成本费用不得超过因实行价格歧视而得到的额外收入;(5)价格歧视不会引起顾客反感;(6)不能违法。
23、简述影响折扣策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试题答案:折扣被用于战术上和策略发展上会表现出不同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竞争对手以及联合竞争的实力。市场中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实力强弱会威胁到折扣的成效,一旦竞相折价,要么两败俱伤,要么被迫退出竞争市场。(2)折扣的成本均衡性。销售中的折价并不是简单地遵循单位价格随订购数量的上升而下降这一规律。对生产厂家来说有两种情况是例外的:一是订单量大,难以看出连续订购的必然性;另一种是订单达不到企业开机指标。(3)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下降。由于折扣策略有较稳定的长期性,当消费者利用折扣超需购买后,再转手将超斋的那部分以低于折扣价卖给第三者,这样就会扰乱市场,导致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下降,给采用折价策略的企业带来损失。此外,还应该考虑流动资金的成本、金融市场汇率变化以及消费者对折扣的疑虑等因素。
22、产品整体概念对营销管理的意义试题答案:产品整体概念对营销管理的意义(1)体现了以顾客为中心的现代营销观念。
(2)为企业开发适合消费者需要的有形与无形产品、挖掘新的市场机会提供了新的思路。
(3)给企业产品开发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4)为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提供了新的线索。(5)整体产品概念要求企业提供的是整体产品。
21、简述包装策略的主要类型。
试题答案:可供企业选择的包装策略有以下儿种:
类似包装策略,等级包装策略,分类包装策略,配套包装策略,再使用包装策略,附赠品包装策略,更新包装策略。20、简述品牌策略的主要类型
试题答案:品牌策略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品牌有无策略;(2)品牌归属策略;(3)品牌统分策略,再细分为统一品牌、个别品牌、分类品牌及企业名称加个别品牌策略;(4)品牌扩展策略;(5)多品牌策略;(6)品牌重新定位策略。
19、品牌设计需要遵循什么基本原则?试题答案:牌设计应遵循以下儿个基本原则:
(1)简洁醒目,易读易记;(2)构思巧妙,暗示居性;(3)富蕴内涵,情意浓重;(4)避免雷同,超越时空。
18、简述成熟期的市场特点及营销策略。
试题答案:成熟期的市场特点特点:市场饱和,消费平稳,产品销售稳定,销售增长率开始下降,前期利润丰厚,后期利润下降,价格战、广告战、促销战激烈,新加入的竞争者较少,竞争者之间各有自己特定的目标顾客,市场份额变动不大,突破比较困难。策略:(1)市场改良策略,即是开发新市场、寻求新用户。(2)产品改良策略,即是指改进产品的品质、服务后再投放市场。(3)营销组合改良策略,是指通过改变定价,销售渠道及促销方式等组合要求来延长产品成熟期。(从4P也可)
17、产品组合有哪儿种主要策略?
试题答案:产品组合策略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一是扩大产品组合策略。包括开拓产品组合的宽度和加强产品组合的深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格局或增加产品线、扩大经营范围,或在所有产品线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二是缩减产品组合策略。当市场不景气或竞争加剧时,立即剔除那些获利小甚至亏损的产品线或产品项目。三是产品线延伸策略。具体有三种选择:(1)向下延伸,即是在高档产品线中增加低档产品项目;(2)向上延伸,即是在原有的产品线内增加高档产品项目;(3)双向延伸,即原定位于中档产品市场的企业掌握了市场优势以后,向产品线上下两个方向延伸。
16、简述产品整体概念的涵义。
试题答案:产品整体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是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去,相当一段时间,理论界均用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三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的涵义。近年来,以菲利普·考特勒为首的北美营销学者提出用五个层次来描述产品整体概念的涵义。
(一)三层次整体概念
核心产品:产品的基本效用和性能
有形产品:包括质量、特色、式样、品牌和包装 附加产品: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
(二)五层次整体概念
(1)核心产品。即是为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2)形式产品。即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产品的基本效用必须通过特定形式才能实现。
(3)期望产品。即是指购买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4)延伸产品。即是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书、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各种服务。
(5)潜在产品。即是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
15、简述可供企业选择的五种目标市场模式。
试题答案:可供企业选择的五种目标市场模式是:(1)市场集中化。即只生产一类产品,供应某一单一的顾客群,进行集中营销。(2)
选择性专业化。企业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的盈利潜力和结构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的目标和资源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它们分别生产和供应不同的产品。(3)产品专业化。即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各类顾客销售这种产品。(4)市场专业化。即企业专门为某一顾客群体生产和供应所需的各种产品。(5)市场的全面覆盖。即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
14、简述企业目标市场战略的三种模式
试题答案:企业目标市场战略包括三种模式。(1)无差异战略是不进行市场细分,把整体市场作为一个大的目标市场,用一种产品、统一的营销组合策略对待整个市场。该模式具有成本经济性的优点,但对大多数产品并不合适。(2)差异性营销战略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选择部分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优点是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具有不同特征的顾客群的需求,但将导致市场营销费用大幅度增加。(3)集中性市场战略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仅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力求在少数较小的市场上得到较大的市场份额。这种战略尤其适合资源薄弱的小企业,但该模式意味着较大的集中性风险。
13、细分消费者市场主要依据哪些变量?
试题答案:消费者市场细分的主要变量有:(1)地理环境因素。具体变量包括:国家、地区、城市规模、不同地区的气候及人口密度等。(2)人口因素。包括:年龄、婚姻、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等变量。(3)心理因素。包括个性、购买动机、价值观念、生活格调、追求的利益等变量。(4)行为因素。包括消费者迸人市场的程度、使用频率、偏好程度等变量。
12、市场细分对企业市场营销有何积极意义?
试题答案:市场细分被西方企业誉为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对企业营销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1)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市场细分可以帮助企业发现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条件,满足需求,获取良好的营销效益。(2)有利于掌握目标市场的特点。通过市场细分,企业能准确分析和把握各细分市场的需求特征。(3)有利于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最佳的营销组合只能是市场细分的结果。(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市场细分能帮助企业分清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找到竞争取胜的关键和突破口。
11、消费者态度的三种成分试题答案:消费者态度的三种成分
(1)、品牌信念(认知要素):(2)、评估品牌(情感要素):(3)、行为成分(意向要素):
10、消费者决策过程步骤试题答案: 消费者决策过程步骤
(1)、问题认知(2)、信息收集(3)、评价方案(4)、购买过程(5)、购后行为
9、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试题答案: 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1)复杂的购买行为(2)多样性的购买行为(3)减少失调感的购买行为(4)习惯性的购买行为
8、依据调研的目的,市场营销调研是怎样划分的?试题答案: 依据调研的目的,市场营销调研可以划分为:(1)探测性调研。当企业情况不明时,为找出问题的症结,或明确进一步调研的内容和重点,需做此类非正式的初步调研。(2)描述性调研。在已明确所要研究问题的内容与重点后,拟定调研计划,对所需资料进行收集、记录和分析。一般要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
(3)因果关系调研。为了弄清市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收集有关市场变量的数据资料,运用统计分析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判明何者是自变量(原因),何者是因变量(结果),以及它们变动的规律。
7、简要说明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及其构成。
试题答案: 市场营销信息系统是由人、设备和程序组成,它为营销决策者收集、挑选、分析、评估和分配所需要的、适时的和准确的信息。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由以下四个子系统所构成:(1)内部报告系统提供企业内部信息;
(2)营销情报系统用于收集有关外部环境发展趋势的信息,供管理人员决策使用;
(3)营销调研系统系统地设计、搜集、分析和报告与特定营销
环境有关的资料和研究结果;(4)营销分析系统指企业运用先进技术,分析市场营销数据和问题的营销信息子系统,通常由资料库、统计库和模型库三部分组成6、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大中城市日益突出,我国也在21世纪步入老龄化,请列举出这一变化所形成的三个方面的市场机会。试题答案: 人口老龄化问题可能会对以下行业带来市场机会:(1)老年人对书刊、娱乐、休闲的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促进老年文化娱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老年人由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必然对医疗用品、药品、保健用品及营养用品有巨大的需求,形成老年医疗保健品市场。(3)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抚养系数有加大的趋势,原来由子女直接照顾老年人的工作可能被社会化的老年赡养机构所代替,逐步形成老年护理市场。
5、从顾客作出购买决策的过程分析,企业在市场上主要有哪些竞争者?
试题答案:从顾客作出购买决策的过程分析,企业在市场上主要有四种类型的竞争者:
(1)愿望竞争者:即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竞争者。(2)属类竞争者:即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同一种需求的竞争者。
(3)产品形式竞争者:即满足同一需要的产品的各种形式间的竞争。
(4)品牌竞争者:即满足同一需要的同种形式产品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
4、简述市场营销环境的特征。试题答案:市场营销环境具有以下特征:
(1)客观性。环境作为营销部门外在的不以营销者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具有强制性和不可控性的特点。一般说来,营销部门无法摆脱和控制营销环境,企业难以按自身的要求和意愿随意改变它,但企业可以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制定并不断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2)差异性。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宏观环境存在着广泛的差异,不同的企业,微观环境也千差万别;环境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同一环境的变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不同。企业应根据环境变化的趋势和行业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营销策
(3)多变性。市场营销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构成营销环境的诸因素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每一环境因素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营销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企业提供机会,也会给企业带来威胁。
(4)相关性。营销环境诸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带动其他因素的相互变化,形成新的营销环境
3、顾客让渡价值及其所包含的内容
试题答案:顾客让渡价值是企业转移的、顾客感受到的实际价值,表现为顾客总价值与顾客购买成本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构成。顾客总成本由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构成。
2、简答企业价值链及其构成。
试题答案:所谓企业价值链,是指企业创造价值时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的集合。即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都是“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环节经营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其他环节的成本和效益。
一般地说,我们可根据产品的生产分配流程把企业价值链划分为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其中上游环节经济活动的中心是创造产品价值,与产品技术特性紧密相关;下游环节的中心是创造顾客价值,成败优劣主要取决于顾客服务。此外我们也可按照对产品价值的不同影响把企业价值链划分为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和企业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其中企业基本增值活动包括材料供应、生产加工、成品储运、市场销售、售后服务五个环节,而辅助性增值活动则包括设施与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管理四个方面,实际上它发生在所有基本活动的全过程中。
1、简答销售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主要区别。
试题答案 :销售观念就是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以推销企业现有产品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而市场营销观念则是指以市场
消费需求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心的经营管理哲学。主要区别表现在:
(1)立论基础不同。销售观念的基础是生产者主权论,而市场营销观念的基础则是消费者主权论,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开展业务的顺序不同。销售观念采用从内向外开展业务的顺序,它从企业出发,以企业现有产品为中心,通过使用各种推销手段和技巧,以实现扩大消费者需求来获取利润的企业目标。市场营销观念刚采用从外向内开展业务的顺序,它从市场出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通过协调所有影响顾客需求的活动并使顾客满意的方法及手段来创造利润
第三篇:市场营销重点
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演进过程
顾客让渡价值
市场营销者
市场渗透、产品开发、市场开发
一体化
多元化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矩阵
三大竞争战略
“4P”策略
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参与角色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五个阶段
消费者信息的几种来源
参与程度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四种类型
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解/选择性记忆
意见领袖
组织市场的特点
组织市场分为四大类别
行业是一组提供一种或一类密切替代产品的相互竞争的企业群。其中,产品的替代程度可以用交叉弹性来测定。
根据企业在目标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可将其分为:
目标市场营销
一个有效的市场细分片应具备哪些特点?
简述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
产品组合的深度、长度、宽度和关联度
产品线延伸策略
品牌
全国品牌与渠道品牌
多品牌战略、品牌横向延伸战略
当产品处于其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时,广告宣传的重点
包装的分类、功能
影响企业定价的因素
企业定价的三种导向
撇脂定价与渗透定价
促销定价
渠道的定义及功能
渠道的三种整合方式
市场涵盖密度
简述三种类型的渠道冲突的形态。
什么是促销?常用的促销工具有哪些?
消费者反应层级
第四篇:市场营销重点整理
1.市场营销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
2.关系营销企业与关键成员建立长期满意的关系,以保持长期的业务和绩效的活动过程。
3.社会营销营销不仅仅要从微观角度注重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利益,而且要从宏观角度注重社会利益,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
4.产品线(产品组合)许多产品项目的集合,这些产品项目之所以组成一条产品线,是因为这些产品项目具有功能相似、用户相同、分销渠道同
一、消费上相连带等特点。
5.产品组合(线)的宽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线的多少。
6.产品组合(线)的长度是企业所有产品线中产品项目的总和。
7.产品组合(线)的深度是指产品线中每一产品有多少品种。
产品整体概念所谓整体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以满足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东西,包括实物、服务、人物、地点、组织和观念等。
8.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包括五个步骤1)需要确认 2)收集信息3)评估可行方案4)购买决策5)购后行为
9.新产品开发遵循的原则1以市场为导向2选择有特色产品3以企业资源为依托4具有经济效益5有效的组织支持
10.新产品开发的过程1创意的产生与甄别 2经济分析3开发4检验与生产5商业化
11.品牌是指用来识别出售者的产品或劳务的某一名词、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或者它们的组合。其基本功能是使企业的产品或劳务与竞争者区分开来。
12.品牌的功能1识别功能2保护功能3促销功能4增值功能
13.品牌定位对品牌进行重新定位时,企业必须考虑:1将品牌转移到另一个细分市场的费用,包括产品质量改变费、包装费及广告费;2定位于新位置品牌的盈利能力。
14.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 :
⑴介绍期: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不太了解,销量低,利润少,产品的质量不太稳定,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分销渠道,分销和促销费用高,一般没有竞争者。
策略:通过促销让消费者了解产品,建立分销渠道,促使那些具有超前意识和革新精神的消费者购买产品
⑵成长期:特点:消费者已经理解该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成本下降;已建立稳定的分销渠道,单位促销费用大幅度下降;大批竞争者加入,上场上同类产品增多,竞争开始加剧。
策略:①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加花色品种,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②努力寻求和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开辟新的分销渠道。③促销的目标应从建立产品知名度转移到树立产品形象,使消费者建立品牌偏好;④企业在适当的时候要降低价格,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潜在购买者。⑶成熟期:特点:销售量增长缓慢,逐步达到最高峰,然后开始缓慢下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各种品牌的同类产品和仿制品不断出现;企业利润开始下降;绝大对数属于顾客的重复购买,只有少数迟缓购买者进入市场。
策略:①发现产品的新用途或改变促销方式来开发新市场;②保持老顾客对产品的忠诚,吸引新顾客,提高原有用户的使用率。③改进市场营销组合,积极开展促销活动,才去价格竞争手段;④努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品种款式,以适应消费者的不同需求。⑤准备产品的更新换代。
⑷衰退期:特点:产品销量急剧下降,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改变或持币待购;市场竞争转入价格竞争,很多竞争者退出市场。
策略:1放弃策略,放弃那些迅速衰退的产品,将企业资源投入到其他有发展前途的产品上来2维持策略,继续沿用过去的营销策略,将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利的细分市场,维持
老产品的集中经营 3重新定位,为产品寻找新的目标市场和新的用途,使衰退期的产品再次焕发青春,要降低价格,以吸引对价格敏感的潜在购买者
16.影响定价的因素:产品成本、产品的供求状况、消费者心理、营销策略的一致性、竞争状况、法律政策等。
17.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18.分销渠道设计步骤 1确定渠道目标:分析目标顾客的需要,分析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2制定渠道方案:确定渠道成员的类型、数量,确定渠道成员的条件和责任3渠道方案评估:经济性,可控制性,适应性。
19.分销渠道管理1渠道成员的选择2对渠道成员的激励3对渠道成员的评估和调整
20.市场细分标准1.市场细分变量市场细分时企业可酌情从多种变量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主要变量作为市场细分的标准。2.消费者市场细分标准 1)按人口统计变量细分市场2)按地理变量细分市场3)按心理变量细分市场3.生产者市场细分标准1)用户规模2)产品最终用途3)生产者购买状况
21.有效市场细分的标志
1)可衡量性2)可达到性3)价值性4)相对稳定性
22.促销企业把产品或服务向目标消费者及其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影响的群体进行宣传、说服、诱导、唤起需求并最终促使其采取购买行为的活动。分为人员推销和非人员推销
23.人员推销企业通过推销人员直接向顾客进行推销,说服顾客购买产品的一种促销方式
24.非人员推销包括广告、公共关系与宣传和营业推广等非人际沟通方式。
25.营销哲学观念的演变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产品观念—以企业为中心的推销观念(旧观念,单赢)—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以销定产)—以社会长远利益为中心的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以社会导向、全球长远利益为中心的全球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26.串货的管理和控制
选择好经销商、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制定完善的销售政策、积极依靠高科技手段防串、培养和提高经销商忠诚度、利用技术手段配合管理
第一步设立渠道专供标示 利用技术手段来配合和加强对窜货的管理,对销售产品区域差异化,从颜色、规格、包装、区域编码等方面区分不同销售地区。第二步制定奖惩措施比如:交纳一定的保证金等。第三步制定价格管理策略。第四步筛选匹配的经销商。第五步迅速查处,防止窜货扩大
27.OEM怎么向自主品牌转型(OEM转OBM)仅供参考
1、产品是品牌的基础,做OBM必须具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严格控制管理体系下生产和加工的产品,使质量的稳定性更有保障。
2、制定一个更合理的价格。
3、设计具有发展潜力的分销模式
4、清晰的品牌定位,对于想自创品牌的企业应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战略思路。
5、在中心城市建立自己的旗舰店。
6、要有一个优秀、稳定、高效的团队。
7、具有较高的营销能力。
8、要有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
9、必须有健全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体系。
第五篇: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重点
什么是脑死亡:实质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意味着实质性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烦躁、肌肉搐搦、嗜睡、昏迷。其机制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向细胞外转移引起脑细胞脱水而使其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脑体积缩小,使颅骨与脑皮质之间血管张力增大,引起静脉破裂,脑内出血。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见于重症晚期。血钠浓度低于125mmol/L时,常有恶心、头痛、乏力和感觉迟钝等。低于115mmol/L时可出现搐搦、昏迷等。机制:血钠浓度急剧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受损。引起障碍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代偿: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胞内水分转外2.XBWYSTYSG→口渴中枢→大量饮水3.XBWYSTYSG→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4.血钠浓度升高抑制醛固酮分泌,肾排钠增加,尿钠含量增加。通过以上代偿反应,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容量得到补充。
水肿的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因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加。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钠、水潴留:肾小球率过滤降低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压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机制为超极化阻滞。因细胞外钾减少,细胞内不变,浓度差大,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需加大刺激。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肾排钾障碍,因1.肾衰竭。GFR严重下降,少尿,钾滤出障碍。2.各种原因的GFR下降,如失血性休克致排钾障碍。3.醛固酮缺失。因其是排钾激素。4.使用贮钾类利尿剂。
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H+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而降低心肌收缩力。1.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结合2.H+减少Ca+内流3.H+影响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Ca+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1.血浆的缓冲作用,H+被血浆缓冲系统的缓冲碱缓冲2.肺的调节,H+增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CO2排出增大,PaCO2代偿性降低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H+进入细胞内被缓冲,K+逸出致高钾血症。4.肾的调节,PH降低,碳酸酐酶活性增强,肾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
各型缺氧黏膜颜色:低张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体发绀,青紫色。循环性:青紫色或是缺氧期的苍白色。组织性:对氧的利用减退,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增高,玫瑰红色。血液性:缺氧情况不同有苍白色、樱桃红色或咖啡色
什么是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量达5g/dl时,可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称谓发绀。联系:发绀是缺氧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同时存在。区别:发绀不等于缺氧,缺氧时可以不出现发绀,发绀时也可不出现缺氧。
内生致热源的种类特点:1.IL-1,最早发现,小剂量静注引起机体单相热。不耐热70°30min灭活2.TNF,与IL-1有相似生物学活性,一般剂量...3.IFN,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释放,耐受性,60°40min灭活4.IL-6,由单核、成纤维、内皮细胞分泌。作用弱于IL-1和TNF。发热: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增强产热增强。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2.高温持续期,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与之相适应,产热和散热持平3.体温下降期,内生致热源被清除。调定点回到正常水平,散热大于产热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特点:物质代谢明显增多:1.糖代谢。产热需要,能量消耗增加,糖分解代谢增加2.脂肪代谢。糖原贮备不足脂肪代谢增加3.蛋白质代谢。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加强,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尿氮增多,出现负氮平衡。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上升期NA+和CL-排泄减少,退热期增多,大量失水。
发热时循环系统:1°C心率增加18次/min,原因:机体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影响:150/min心率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超过反而减少。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包括胃粘膜缺血、胃腔内H+向黏膜内反向弥散、酸中毒、胆汁逆流、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及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等。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IC:1.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2.肿瘤性疾病:肾癌3.妇产科疾病:宫内死胎4.创伤与手术:器官移植术5.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等。
DIC的发病机制:凝血系统被激活:1.组织、细胞严重损伤,组织因子大量暴露或释放如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XII启动内源性...3.血小板被激活或血细胞大量破坏4.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影响DIC发生发展因素: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吞噬、清除凝血因子I等颗粒型物质功能障碍2.肝功能障碍:凝血与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的平衡发生严重紊乱3.血液凝固失调:抑制物的抗凝机制减弱,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失衡。4.血液呈高凝状态:妊娠期孕妇各种凝血因子增多,易发生DIC DIC病人人几期:高凝期:高凝状态,凝血加剧,迅速广泛在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高凝状态转为低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抗凝活性增高。出现多部位出血。继发性纤溶亢进期:FDP生成,纤溶活性增强凝血活性进一步降低,出血更明显 DIC引起出血的临床特点:1.发生率高2.出血原因难以用原发疾病解释3.出血形式多样4.出血突然5.普通止血药效果不佳6.出血常为DIC最初表现。机制:1凝血物质被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显著减少2.纤溶系统激活,微血栓溶解,坏死血管再灌注导致出血。3.FDP形成,具有强大抗凝作用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全身小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等都持续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短路开放,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休克早期障碍机制:全身缩血管体液因子大量释放,主要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血管紧张素的释放,其他体液因子的释放也有促进血管收缩的作用。休克期微循环变化:后阻力大于前阻力,灌多于流,真毛细血管淤滞,回心血量减少。机制:乳酸增多,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肠源性细菌或内毒素如血刺激炎症细胞产生扩血管物质,血液流变学改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原因:1.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多系心肌病变、缺血、缺氧所致。2.心脏负荷过度,见于长期压力。诱因:1.感染2.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3.心律失常4.妊娠或分娩
弥散障碍的原因:1.肺泡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储备不足2.肺泡膜厚度增加因弥散距离增宽使速度减慢。只有在体力负荷增加等使心排血量增加和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短情况下,才会发生低氧血症。
如何区别功能性分流:功能性分流机制是病变部位肺通气明显下降,血流未下降,吸入纯氧后PaCO2显著提高。解剖性分流机制是严重病变部位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血流正常。未参入动脉血,吸入纯氧后PaCO2无明显改变。
呼吸性衰竭发生肺源性心脏病:1.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氢离子浓度过高,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增加右心负荷。2长期肺小动脉收缩和缺氧引起无肌型肺微动脉肌化和肺血管平滑肌及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和增生。3.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加重负荷4.肺部病变5.心肌舒缩功能降低6.呼吸困难,心脏外面负压增大,增加右心负荷。
不同类型呼吸衰竭病人治疗:I型呼吸衰竭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不超过50%。II型,吸入较低浓度,30%左右。氧分压上升8kPa。超过10.7kPa时会抑制呼吸中枢。
为什么严重肝病发生出血:肝病时发生凝血障碍: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凝血因子消耗增多,并发DIC 3.循环中的抗凝物质增多4.易发生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5.血小板数目严重减少
肝功能障碍时血压升高:1.氨清除不足:肝严重受损时精氨酸缺失,ATP供给不足,肝内酶系统破坏,致使尿素合成减少2.氨生成过多: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氨。肝硬化时门静脉回流受阻使肠黏膜淤血、水肿。3.肝硬化晚期易发生氮质血症,尿素在尿素酶作用下产氨。4.肌肉内腺苷酸分解
肝性功能肾衰竭:见于肝硬化晚期,肾血流量减少,血管持续收缩→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肾小管功能正常。肾血管收缩因素:1.肝功能严重障碍产生2.低血容量与门静脉高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重新分布,肾皮质缺血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发展为功能性肾衰竭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1.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浓缩功能尚未恢复2.少尿期滞留大量尿素致使肾小管腔内渗透压升高,阻止水的重吸收3.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肾性骨营养不良:1.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大量甲状旁腺激素,引起骨质疏松2.维生素D代谢障碍:钙磷吸收障碍,引起骨质软化3.酸中毒:骨盐溶解,促进肾性维生素D缺乏病和骨软化的发生
肾性高血压: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2.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3.肾分泌的抗高血压物质减少,促进血压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