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

时间:2019-05-12 12:12: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

第一篇: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

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摘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各种社会的变革,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愈加深刻。当今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本文从企业文化的概念特点要素作用以及与社会变革的现状结合进行分析,指明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找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文化企业文化社会变革融合一、企业文化解析

(一)企业文化基本概念

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文化应是一个动词,无论是“化成”还是“教化”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它是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信仰、规范、知识、道德、法律和行为标准,具体表现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社会群体可观察的特色。而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特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企业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组织在应对其外部环境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所发现、发明的或形成的关于企业使命、责任和员工行为的基本假说和规范。这些基本假说和规范常常被视为员工观察、思考和感受有关问题的正确方式。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概括说:“企业文化,就其形式来讲,它是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是指人的价值理念;但就其内容而言,则是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战略在人的理念上的反映,是从内在上约束和激励人的价值理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子集,它内在地体现着一个企业独有的经营风格和精神气质,常常从根本上决定着一个企业战略变革和制度设计的可能性空间。是企业员工共同分享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等,包括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习惯等,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变革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杠杆之一,也是优秀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动力源。

(二)企业文化特征

独特性: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在同一社会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虽然可以学习和借鉴,但却无法简单的仿效和克隆。时代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一定的时代中创办和发展的,因此总会反映这一时代的精神。

继承性:现有的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企业过去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之上,因此其具有相对的继承性。

共享性: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文化是一种团体文化,是获得大多数员工认同的、共享的文化,具有共享性。

隐蔽性:从存在形式上看,价值观、信念、经营哲学等都是隐性的,它存在于员工和经营者内心,存在于员工的无意识领域,其形成方式和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具有隐蔽性。

强制性:即是针对企业文化的“软约束”而言的,它所形成的企业环境氛围、风俗、习惯等,对不融入这种氛围、风俗习惯的任何员工和行为的软约束往往会比硬性的强制力更有力。

系统性:企业文化是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多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由多种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系统性。

人文性:强调人是管理的主体与归宿,强调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和以符合人性规律的方式来对员工进行管理,而不是单纯的用物质刺激和制度关卡来管理。

民族性:任何一个企业文化都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烙印,都是以本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离开了本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民族性特征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管理性:即具有管理学特征或管理学属性,使之区别于政治文化与艺术文化。

(三)企业文化基本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不仅强化了管理方式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方式不能完全替代的功能。

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体现着强烈的“群体意识”,可以改变原来那种从个人角度建立价值观念的一盘散沙状态,使每个员工产生浓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目标服从感。

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价值观对企业主体行为,即企业领导者对和广大员工行为的引导上。使他们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常对照企业价值观进行检查,纠正偏差,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

激励功能: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注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约束功能:对员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把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无形的外部控制和以群体目标为己任的内在自我控制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协调功能:有利于增加交流和沟通,减少各种摩擦和矛盾,使企业上下左右的关系较为密切和谐。

维系功能:它具有维系企业内部力量统一、企业与社会良好关系的功能,是保持企业持久繁荣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优化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一种优化作用。

辐射作用:它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企业的基本宗旨、经营哲学和行为准则,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

(四)企业文化影响因素

企业文化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民族文化: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企业员工在创办或进入企业之前,已经长期受到社会民族文化的熏陶,并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建设有本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制度文化: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所有企业都必须充分重视制度因素的影响,建设有自己国家制度特色的企业文化。

外来文化: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其他企业引进的文化对于特定企业而言都是外来文化,它们都会给该企业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传统: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企业传统的发育过程,企业传统对形成、更新、和发展当前的企业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个人文化:即是企业员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直接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层次和水平。

行业文化:不同行业文化的特点不同,各个行业在管理模式和要求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文化也必然有差异。

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它的不同特点,进而影响到企业文化。

地域文化因素:地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国家与国家,还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是由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才产生了相应的文化差异。

二、目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误区及解决方案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管理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它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既有人本管理的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性。企业管理侧重的是规范,是靠契约、规章来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一般而言,企业管理都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假设上。如我们企业制定的各种规章、标准、程序等制度措施都隐含着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个假设。企业文化侧重的是伦理、信念、价值观等方面,这些又取决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程度。在电力行业,许多企业的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企业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企业将企业管理停留在传统的管理上,不能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形式——企业文化来审视、指导、升华管理工作。社会实践证明,契约与规范、制度与措施不可能解决企业管理工作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形成与释放。因此,必须在实施必要的管理制度的同时,采取文化渗透的形式,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来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障碍及误区。

1.企业经营目标的两元化

一方面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以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另一方面又要接受行政命令的指挥,市场与计划双轨制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很难形成企业文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内在动力,使一些企业的厂长经理整天忙于日常事务,形成了两个和尚都得拜,两个寺庙都烧香的尴尬情况。

2.企业管理思想的模糊化

目前,多数企业在管理方法上还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在激励手段上还

是把员工当作“政治人”、“伦理人”,这些管理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成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障碍。建立起现代企业公开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已成为体制改革后促进企业发展和公平竞争的首要一环。

3.员工集体意识的淡化

这个障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员工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模糊而形成的。尽管在法律上的规定是明确的,但由于体制的原因,员工对自己的收入和应尽的义务、应负的责任还是模糊的,最终制约了企业员工这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主体作用的发挥。改变这种情况的出路在改革,在于大胆地根据本行业、本企业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循序渐进地扬弃原有体制不适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成分。

4.企业文化活动的简单化

这一障碍主要是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误解造成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等于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只是形式的宣传。形成了许多企业群体活动轰轰烈烈,总结、提炼、升华其内涵者寥寥的局面。

5.企业文化理论的贫乏

这一障碍主要是企业管理理论研究滞后于企业发展的实践,是社会物质生产的改革开放与社会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的矛盾。

(三)解决误区的方法及对策

1.对本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进行审视

找准切八点,瞄准体制改革后企业发展的空间,制定近期及中长期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塑造文化环境,营造文化氛围,改善员工心智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企业中建立起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使企业成为员工前程的设计者,充分发挥员工“文化人”的作用,使企业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将成为大力生产和传播先进企业文化的学习实体。

2.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培养人为基础,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员工信念,启迪员工智慧,重视员工价值,开发员工潜能。

3.坚持企业史化战略与企业经营战略相适应

企业文化战略是应企业经营发展战略而产生的,又是促进企业完成各项经营发展战略的内在动力。确保企业文化战略与经营战略相统一,就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两大战略的整合,进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三、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当今时代社会的巨大变革,新时代具有信息共享、知识爆炸、技术革新等鲜明的特征,日益竞争的新经济环境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更新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几何膨胀,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在给我们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要以企业自身的环境为基础,把握好阶段文化的变迁。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使得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文化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才可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要具有“包容”性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共享成为可能。

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后,由企业管理者们提炼而成,但是新时代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要主动地确定企业文化,并以此引导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借鉴先进企业的文化精髓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确定既具经典又有新意的“包容性”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要具有“学习”性在新经济时代到来之前,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许多企业会定期为员工开展培训和再教育,以此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发展。但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决定了仅仅靠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远远不够,大量的知识需要企业员工们主动地、持续地去吸收消化。因此企业文化要引导企业成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成为“学习型”人才,变企业被动培训为主动学习。

(三)企业文化要具有“人本”性由于早期的企业文化主要服从于企业管理者,它具有典型的“经济”性,并以企业发展速度和获取利润量作为衡量其好坏的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往往会导致员工产生人是“赚钱工具”的想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必须正确理解人的重要性,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确定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推动企业更快更好发展。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等各种社会变革的发展,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重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每个企业都面对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企业只要能把握住文化的深刻内涵,切实地利用文化为自己服务,发掘优良的民族传统,借鉴外国先进的经验,坚持不懈地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发展,走上成功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栾永斌,张岩松.企业文化案例精选精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企业文化融合论文

“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探索

李健

(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思政部,辽宁沈阳, 110136)

摘 要:高职教育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众多高职院校增强市场意识,自觉地对接和服务于企业,大胆探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新途径,在实践层面上进行创新和拓展,这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本文对“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企业文化;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办学,适应社会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能力为本位,实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为满足社会需求造就合格的“职业人”。据权威人才资源机构调查统计,对企业而言,在招聘时更注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态度。许多企业强调更多的是一种对职业的操守,能够适应企业文化,快速转变角色的能力。所以,企业文化就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融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并引入我国,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际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包括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要求工作者具有质量意识、效益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也从根本上激发了人的热情,从而促进人的发展,使人格素质得以全面提高,使人的潜能得以发挥。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精神均以对人的培养与关注、实现人的全面素质发展作为终极价值,两者存在一致性,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具备自己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优秀的企业文化深度融合,让在这种思想教育下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自然地融人企业文化之中,平稳、快速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因此,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院校不断和企业深度融合过程中,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关键点在于如何促进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1]。

教育实效途径的发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进程,构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动力平台。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经验化,缺乏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成立的历史不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新生事物,所以此项工作相长当的时间里都是依靠院校自己实践总结出来的方式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均采用从院校本身特点与要求出发,满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要求,依然利用封闭式、陈旧式的校园文化和思想来引导具备较强个性、集体意识薄弱的高职学生,教育方法墨守成规,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其他文化融合的创新内容,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企业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模式化,缺乏面临新情况的应变能力

由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体现在工作战线长、覆盖面广、任务弹性大、工作成绩见效慢、学生情况易反复、思想工作难开展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容易出现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无法下手、无法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依然利用以前模式化的基础性工作来进行应对;例如在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引导上,许多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上呈现出滞后的现象,没有较好的应对办法来进行学生思想上的引导与教育。可见模式化的管理方式会阻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造成学生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导致企业文化的融合流于形式。

(三)、就业指导工作偏重于理论化,缺乏基于企业文化的实质教育

由于高职教育是定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的职业方向与未来职业岗位联系紧密,但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普遍处于自我探索阶段,一般都是模仿和沿袭其他普通高校的建设模式,在学生的职业指导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职业方向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而是采用统一的、固定的指导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且职业指导教师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导致职业指导与企业文化脱节,不能把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职业性人才的目标融入到学生个人的企业发展规划之中

四、“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效途径

(一)、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要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营造企业化氛围,教学计划、大纲、内容、方法要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把企业需要的不同素质要求贯彻于各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根据不同专业类型企业职业岗位要求,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构建各自的“专业企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及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树立高职院校的企业化的价值标准,将专业办学方向以为企业服务为主,将学生培养标准以企业标准来进行衡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应该在社会实践方面,增加社会实践的途径与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实现企业文化理念的教育;通过实地考察、分类调研、企业座谈、岗位实践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面向企业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通过企业见习、社会调查、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见面会等形式,直观而感性地给学生以思想和[2]。

品德的教育,对帮助高职学生正确的定位,树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除得益于专业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外,也离不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校园文化蕴含在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实施真正的文化融合,创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必须在办学过程中,全方位的实施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必须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沟通纽带,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互动,例如:把学院管理教职工作为试点,展示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行与学院文化,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四)、企业员工管理与学院学生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企业角色意识

将学院学生管理模式与企业员工管理模式进行类比,从学生干部的任命、班级企业文化的营造、班级团队精神的培养、班级事务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试点,充分肯定企业文化在班级中的融入,通过班级的管理运行中,将企业的真实面直接展现到学生面前,让各个系部的教师了解企业文化的管理,让全体教师接受企业管理的培训,转变自己的角色从单一的教师到“管理者加教师”,从而通过班级的管理案例途径将企业文化中概念性问题进行解释,使学生提前接触到社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3]。

总之,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上来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企业吸收更多的优秀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特质融入思想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的培养,始终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打造“有能力、有魄力、有学力”的真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宁波大红鹰学院学报》,2010,(06)[2]陈瑞金.浅谈企业文化管理对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J].《才智》,2010,(04)

[3]刘明涛.论企业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作者简介:李健(1978.2.7—),男,辽宁沈阳人,法学硕士,籍贯:辽宁沈阳,辽宁美术职业学院思政部教师,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本文为2013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课题编号:Sdsz2013-42)的研究成果

第三篇: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摘 要: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最终目的在于为企业创造更多地盈利价值,让企业内部员工不仅成为企业的一份子,更成为拥有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对社会健康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的建设者。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融合

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多种方式开展融合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导向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等几点途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通过两者的有效融合,使企业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特色,对企业综合实力进行有效的提升。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与特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对象为企业职工,其目的和内涵在于企业用特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等通过一定手段和渠道来影响员工,让员工具有与企业统一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使企业具有更为强大的团结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约束员工的行为,令员工形成符合社会标准的道德品质。刘少奇同志曾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和。作为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部分,其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社会性,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内部员工,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和影响,而企业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建设者;二是实践性,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知识基于理论层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在社会活动中的有效时间,方能找出解决问题与矛盾的方法;三是长期性和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并不能一蹴而就,且由于人本身思想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加上环境变化的未知和快速,完全改变难度较大,只能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与广度。

1.2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目前针对企业文化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官方定义,但我们知道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所形成的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具体而言包括企业所实施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道德标准、企业战略等等。这种文化的形成往往是被员工群体所认可且具有企业特色、符合企业发展的,因此从大的环境来看,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创新性,企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时代与环境的变化在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及企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个体差异性,同一种经济环境下必然存在着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而由于企业规模、经营模式、职工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有不同;三是多样性,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规章制度,也有人文关怀,大到企业规划,小到岗位职能,都囊括在内,体现其多样化的同时也体现其全面性;四是人性化,企业文化能够拥有凝聚力的最关键原因在于它“以人为本”,做到尊重、关心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个人价值,并以制度保障他们的自身权利。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合的途径

2.1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目标都是企业员工,在进行两者的融合时,要对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进行明确,对员工进行全面细致的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需要在完善的组织机制保障下进行开展,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工作进行开展。对工作中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同时对工作流程进行规范,使两者融合工作能够有序地展开。同时,融合中要通过对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坚持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

2.2 通过多样性的方式开展融合工作

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要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文化活动来进行。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其中,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积极有效的企业文化活动是促进两者有效融合的重要方式,通过创建企业内部交流机制,及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讨论和反馈,通过主题明确的文体活动,将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到活动的内容中,使员工在活动中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力地参与。利用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机制,使员工能够对活动的感触、思政动向等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2.3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导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国情和制度使得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保证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方向,对社会主义制度以及理念等进行贯彻和宣扬。在这一点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导向作用,对企业文化的整体方向进行明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对当代路线、方针以及社会主义理念进行贯彻和宣扬,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导向,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2.4 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方式,企业文化是通过共同准则等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得到良好的展开。企业文化在建设中会充分考量企业发展要求和市场需求,两者融合能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有时效性。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灵活、现代化的工作方式和思路进行学习借鉴,改变传统老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通过创新形式将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效地创新,使其与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融合。结束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效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健运行的保障,通过对企业员工三观的树立,使员工更加有效地开展企业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模式和行为规范等,进行整合建设,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生产经营理念进行展示。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能够对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刚.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7(05):22-23.[2]沈涛.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263.[3]赵宏法.以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7(08):151-152.[4]佟瑶.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3):50-51.

第四篇:论我国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论我国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管理现象,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作风、经营形象、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社会责任等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全体人员言行的集合,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并且形成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进入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构建企业文化自然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进而成为众多企业最热衷的实践追求。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又是怎样的关系呢?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既不相悖,也不抵触,而且由于彼此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性,导致双方在各方面深度融合,正确认识我国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这一关系,将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与创新,做到二者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为推动企业长远发展而同步运行。

一、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企业文化主要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从而凸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观念,以图企业不断进步和持久成长。企业民主管理则是指员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协调劳动关系而实现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最终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二者的主观能动追求都是体现在人本价值上的,最终实现的宗旨都是企业的持续发展,显示出二者内在的广泛一致。──在管理手段方面的内涵中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发展,从对员工是经济人—社会人—情感、自我实现等精神需要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的深化,进而采取的人本管理模式,其主要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战略。企业民主管理是相对企业专业管理而言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管理手段。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局限,企业民主管理是一种外在的制度规定,是一种倡导,尽管尚有流于形式的不足,但作为管理手段更多地是长久发挥着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能动性的作用,推动着企业的经营发展,并且积累了适应我国国情的丰富工作经验。从中表明这一时期的企业民主管理仍然体现着自身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体现着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否则其生命力不会如此长久。而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以后,企业所有制形式不断改变,产权结构形成多样化,迫使企业民主管理顺应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顺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创新和发展,使之日益规范和稳定,形成能够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的全新管理体制,成为通过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而实现协调劳动关系、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的有效管理手段。作为管理手段,二者在内涵上都是强调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管理目的,体现出一致的管理主体。

──在存在形态方面的内涵中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广大员工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总合,是属于人的思想范畴。我国的企业民主管理从根本上是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体现强化党的政治基础的意志,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是属于人的思想范畴。二者作为意识形态中同一范畴的两种存在方式,其内容都是对企业现实运行过程的反映,都是对企业的战略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都是对企业的行为在人的利益追求上的反映,只是一个突出政治属性一个突出文化属性,但最终仍是殊途同归,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也不单是厂容、企业标识、厂歌、文体活动、文化传播网络等物质存在形态,实质的存在为企业员工队伍整体的认同与遵守,强调人的价值、精神、情感、团结、目标、绩效等。而企业民主管理不仅是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参与的若干制度和制度运行的各类载体为存在的物质形态,其核心的存在方式还是企业员工队伍的共同认知,体现在员工的自我维护和群体维护意识、参与积极性、生产热情、对企业的责任感等方面。相比之下,双方在客观存在的载体及表现内容方面具有广泛的一致性。

━━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内涵中具有一致性。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精神与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员工的归属感、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引导全体员工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共同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经营水平,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在这方面,企业民主管理则是依据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厂务公开、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等形式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行为,主要行使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状况的知情权、建议权,对涉及员工利益和企业劳动关系重要事项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权,对企业贯彻实施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检查监督权,对企业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的评议权,最终与企业文化一样,旨在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协调劳动关系,加强全员管理,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谋企业发展。

二、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在构成上具有共同性

企业文化理论将企业文化的构成分为三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形态、制度文化形态和物质文化形态。其中各层面相互之间都有着时空顺序、结合方式和位置关系等,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精神文化层为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提供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制度文化层约束和规范精神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的建设;而

物质文化层为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提供物质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按照这一结构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将会发现其各组成部分中都包含着企业民主管理的构成因素,说明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在构成方面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

一是与精神文化层的共同性。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主要是指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战略、企业道德,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行为、共同意志等。精神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与灵魂,集中表现了企业的最高目标,及其为实现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在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基本信念、基本方略,以及由此体现出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共同努力、共同信仰、共同情感等优良精神风貌。优秀企业文化的精神层能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业绩受到承认、重视,员工也就会自觉为企业着想,就会真正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就会形成企业生存、成长的强大后盾。在这方面,企业民主管理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是党的“依靠”方针,是有关法律、规定和相关的政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以此开展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就是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政治地位和自身价值,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使广大员工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把自身的利益、工作职责与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自觉地做好本职工作,这些与企业文化精神层是基本相同的。

二是与制度文化层的共同性。企业文化的制度层主要是指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这些规章制度、规范所遵循的理念,包括人力资源理念、营销理念、生产理念,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制度层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其约束与规范精神层和物质层的建设,这关键是取决于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企业员工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而这些制度规范的对象是企业员工。然而这些规章制度、规范及所遵循的理念、观念、行为准则的本身并不能完全等同于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而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只有被企业全体员工整体认同接受,逐渐积累形成了积极健康的理念、观念和准则,并且自觉地履行和付诸行为,实现从规章制度对自然人强制约束的管理提升到对人性引导的管理、突出人性的发挥,才可谓是企业文化。对此,企业民主管理应该说是捷足先登,多年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工会始终组织广大员工通过职代会等形式参与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同时教育引导职工自觉遵守,督促企业坚持按章办事,逐渐形成了传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优良的行为准则。建设企业文化应该充分发挥企业民主管理这一优势,合理运用企业民主管理长期科学、有效、引导员工认同的制度化管理的有效机制,企业文化赖以形成的条件才会尽快完全具备,管理才可能尽快由他律走向自律,从而过渡到文化管理的阶段。三是与物质文化层的共同性。企业文化的物质层主要是指产品风格、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企业标识、厂歌、文化传播网络、工资待遇、福利,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

物质层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直接彰显着企业文化建设视觉形象,对于员工具有强大的教育、激励和感召作用,对于企业则具有弘扬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物质文化层在企业文化的建构中应归结为处于浅层次的企业文化,企业在开始企业文化建设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这个层次入手,当然,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通过这一物质层自然显现出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营销理念、企业道德、共同追求、共同意志等。但这绝不是通过CIS(企业形象策划)系统设计后简单形成优美的企业物理环境,企业外观色彩的统一协调,员工服饰的整洁大方,商标与包装的图案优美,在各处墙壁贴上内容丰富措辞铿锵有力的标语口号等,这些本应无须置否,但其并非企业文化的精神层的自然流露,并非有相应的管理措施与之相配套,并非引起全体员工的认同与共鸣。在物质构成方面,企业民主管理也常常通过标语、宣传画廊、企业报刊、局域网络等载体,宣传企业和员工,报导全体员工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的过程及成果,公开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发挥了提炼企业精神、宣传企业形象、教育引导员工等作用,其价值取向、内在本质、功能效果都与企业文化的物质层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统一。

三、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在作用上具有同属性

企业文化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思维的发展而采取的人本管理模式,通过营造透明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公众形象,更好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发掘与利用社会公众关系资源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切实发挥增强企业内在的持久的竞争力作用。在推动企业发展的多年实践与探索中,企业民主管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同时结合各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辅助载体,引导和鼓励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增强员工热爱企业的责任感,关心企业的使命感,同企业文化一样为企业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的优势。

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是指其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取利润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的推动力,企业文化的理念使企业体现更大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关键在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了员工共同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使每个员工都把企业的动作、品牌的维持、发展和创新作为自己必须做好的事情,不断促进企业集体智慧的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应变能力、创新思维得到加强,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就会不断得到膨胀和增值。这表明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最终归结就是人的竞争、人心的竞争,企业文化就是凝聚员工人心、导向员工观念、激励员工精神、约束员工行为,将员工潜在的智慧诱发出来,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这种功能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民主管理作为工会实现自身维护职能的具体形式之一,工作追求是保障和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工作内容是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协调劳资双方的劳动关系,通过建立顺畅、和谐的关系,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将企业的利益与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标。

2、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将企业做大做强不易,而做久更难,综观世界著名长寿企业的共同特征,是其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有自己持之以恒的核心价值观,而这些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最终必须被企业代代相传的全体员工确认,企业代代相传的员工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如此才能使企业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在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企业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变成一种文化氛围,通过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团队精神影响以及更广泛的沟通交流方式,去教育引导和更人性化的制度规范来培育企业精神与共同价值观,赢得员工对企业精神、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变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行为,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与此相同的是,企业民主管理也是强调全体员工广泛参与民主管理,树立企业员工的整体意识,通过更广泛的沟通与配合使员工互相接近、融洽感情、彼此团结,将企业员工个体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规范行为与企业融为一体,固化为一定的民主管理定势与运行机制模式,而不以时间的变化、管理人员的更迭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对稳定,使企业平稳持久成长。?

3、确保企业留得住人才。无论企业为了生存、竞争、发展制定了多么完备的系统理论,形成了多么优秀的企业文化,开展了多么有效的民主管理,但最根本的是依靠优秀的人才来实施,靠优秀的员工队伍来执行。所以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里,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企业文化的竞争又常常是对人才的争夺,因为优秀的人才、优秀的员工队伍是能真正使企业实现升值的巨大的人力资本。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吸引人才、网罗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与增加金钱报酬、提高优厚待遇等手段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制胜优势,这是由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员工得到一定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员工在安全、尊重、社交、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方面得到满足,这将对员工形成很强的凝聚作用,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就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而言,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应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企业民主管理在工作中强调尊重员工的政治地位,切实维护员工的经济利益,注重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营造员工广泛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积极健康的民主氛围,创造和谐平等的全面发展员工个体能力的工作环境,鼓励员工爱岗敬业,爱厂如家,发挥了稳定企业的作用。

四、企业民主管理与企业文化在建设上具有互补性

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的、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列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而做好详细的部署,经过长期的努力和整体的提高逐步实现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企业各部门协同配合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围绕企业持续发展的宗旨,坚持长期不懈地将相关工作做细做实,而企业工会由于自身职能和组织优势,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民主管理在不断创新过程中,也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

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第一,企业发展要求在工作渠道上达到统一。在企业中建设企业文化就是为了营造企业优秀的文化氛围,确定人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实行企业民主管理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党的“依靠”方针,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按照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者最终实现目的都是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长久成长,这一共同的工作目标决定双方在工作渠道上的统一,都是通过发挥员工队伍能动作用而实现工作宗旨的,因此,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是互为促进、互为补充的,正确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将会更加有效地推动两项工作的开展。第二,企业管理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形成合力。所有企业在管理上都追求精干、高效的原则,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要求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企业文化精神,才能做实做好。企业工会具有点多面广的组织优势,以及在员工中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力量之一,所以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在建设企业文化工作中需要同其他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开展民主管理工作时注重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也要兼顾民主管理工作,做到两项工作互相推动,相得益彰。

第三,企业经营要求在机构职能上有效整合。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但是企业文化建设牵涉面广,不仅需要企业中每个员工的积极参与,更需要人力资源部、宣传部、党务部门和工会等单位发挥主导作用。所以在强调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这些部门既要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将这些部门的有关职能进行整合,尤其是企业工会应以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为载体,将工会的维护、参与、教育、建设职能整合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去,这样不但发挥企业工会的职能作用,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而且还进一步探索和创新当前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

第五篇: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发展

摘要: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持续加剧,文化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构筑的重要一环,“十年企业靠产品、百年企业靠文化”这一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接受以及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制度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等问题成为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在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内涵进行全面阐述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融合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带来更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企业文化 策略 管理制度

一、引言

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是目前企业两个重要的经营管理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如果能够充分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效融合,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来说是一个良好推动。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于文化与制度之间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及把握,在具体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割裂甚至对立的问题比较突出,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共生及互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结果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的作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还拖累了企业管理水平。因此,在企业面临的管理挑战和经营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企业应做好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融合,充分发挥好文化管理及制度管理的作用,更好地帮助企业应对各种挑战及压力,为日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经营中沉淀积累下来的,为广大员工认可,并对于员工行为有影响的企业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基本信念、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和旗帜。自从企业文化概念诞生以来,学者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在企业文化内涵、作用、建设策略等方面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企业文化内涵来看,企业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的企业文化中,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属于表层文化,而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属于深层文化。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客观存在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产生,消亡而消亡,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落后的企业文化则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集中体现在激励、约束、规范、辐射、凝聚等方面,观察基业长青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有卓越的企业文化,文化在这些公司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带来了健康发展。而企业文化对于员工行为的影响更多是一种软性约束,强调以人为本。所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做到人尽其才,强调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培养人才,让人才发挥最大潜力,实现最大价值。

管理制度是指企业经营中为了实现经营目标、规范经营管理活动,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完善的制度管理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企业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人事制度、营销制度、财务制度等等,通过制度的设置可以让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意志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度管理的一个要点就是注意制度的落实,有制度不执行所带来的危害要远远甚于没有制度,因此企业制度管理需要确保制度的权威,任何人都不能够凌驾于制度之上。而制度管理相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是一种硬性约束,所以,一旦制度颁布实施之后,企业员工必须要遵守制度要求,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关系

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客观上存在于企业之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相互包含的同时又相互促进,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阐述如下:

1、二者相互包含。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相互包含,二者有很多的内容是重叠的,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分清那些是企业文化的内容,那些是管理制度内容,二者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包含制度文化的部分,而制度文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各种规章制度,因此管理制度也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企业管理制度来看,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就是对于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以及规范,同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内容,所以,通过观察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充分了解企业文化情况。

2、二者相互促进。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是相互促进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推动企业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并有助于制度的全面落实;同时制度的完善反过来又会带来企业文化建设效果改善,可以进一步提升员工的自律意识,从而使他们自觉遵守企业文化的具体要求。如何让员工认可并接受企业文化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以更好地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提升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相反,如果制度与企业文化相悖,则会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很大的伤害,降低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可。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尽管是一个相互包含、相互促进关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的融合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事实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外部干预来进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之间的有效融合,反而会导致二者之间出现内耗。对此,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将文化内容融入管理制度中。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关键就是在管理制度设计方面体现出更多的文化要求。考虑到制度内容能够反映企业的行为理念,因此在管理制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将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贯穿到管理制度中去,从而实现二者的无缝融合。

2、为二者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要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融合提供一个良好的共生环境。鉴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之间不匹配或者匹配度较低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二者融合的良好环境的打造。对此,一方面要注意重点选择对于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高度认同的员工,减少文化与制度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各种渠道在企业内部进行二者之间共生关系的宣传。例如,通过组织座谈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大讨论活动、撰写心得体会、征文活动、巡回宣讲、企业文化故事征集等多种形式,让员工对二者之间的融合有一个基本认识。

3、积极开展多种融合活动。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需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对于企业来说,需要积极开展一些融合活动,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进行融合。举例而言,可以围绕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融合开展一些文体活动、益智活动、竞赛活动等,大力宣传践行企业文化的先进典型,让员工明白企业倡导什么、追求什么,形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使员工对二者之间相互关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推动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

五、结束语

无论是企业文化也好,还是管理制度也好,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的良好融合将会充分发挥二者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反之则会拖累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在深刻把握企业文化及管理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的基础之上,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创设良好的环境,并积极开展多种融合活动,充分发挥文化管理以及制度管理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春茂.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J].经济视野,2014(19).(2)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原则。为总结提案处理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查找职代会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在提案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提案处理工作的具体建议,对提案处理工作开展质量评价,促进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提案处理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处理力度,提高处理质量,提升提案人和广大员工对办理的满意度。同时,通过评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拓展职工代表参政议政途径,进一步增强职工代表履行职能的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职代会提案作用。通过建立提案办理民主评议制度,对提案办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主要从提案的答复率、落实率、满意率等方面评议。

(3)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方式。1)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评价的具体内容: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领导是否重视,分工是否明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是否健全、提案办理责任是否明确。二是提案办理态度:是否做到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回访,认真解释;是否按规范要求答复,措施具体、内容详实、答复明确。三是提案办理结果:办理答复措施的落实情况,能采纳的是否采纳,不能采纳的是否认真解释;承诺计划办理的,是否兑现跟踪落实。四是提案办理时限: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答复办理。五是提案答复格式:提案答复意见是否按照统一的行文格式答复,是否注明A、B、C、D、E,是否注明承办人。2)评价方式。第一阶段:组织提案人、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职工代表采取测评的方式对每一项提案处理质量进行评价。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及时对评议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适时将评议有关结果分别通报给相关部门,被评议的相关部门针对评议中反映的问题与不足,反馈整改措施与打算。一是组织提案人(包括第一提案人、联名提案人)本着理性思考、客观分析、公正测评的原则,对不同部门办理本人有关提案情况,分别进行评议,有“不满意”的,在文字栏中注明事由。提案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做到找问题到位,即在掌握情况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提建议到位,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对于承办单位在提案办理工作中的困难,尤其是那些普遍存在的、单靠个别部门的力量无法解决的困难或问题,要客观地分析原因,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推动问题的解决、建议的落实。二是组织提案单位相关专业部门的职工代表参与测评。在“值得肯定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建议”栏目中填写具体内容,以便承办部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有针对性的改进办理工作,增强办理实效。三是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收集各项提案处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后,对提案处理工作的回复率、落实率分别进行考评。第二阶段: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对两个测评结果和专委会考评情况进行汇总,形成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意见。其中,提案人评价意见占40%,职工代表评价意见占30%,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考评意见占30%。

(三)企业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的建立

(1)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建立的目的、意义。所谓激励,是指能够调动企业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通过激发和鼓励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建立职代会提案征集处理工作激励机制,并将提案工作处理考评情况与生产经营工作一样纳入部门责任目标考核奖励之中,其目的在于激励各提案处理部门,使其萌发实现提案处理工作目标的积极行为;并通过绩效评价,得到自豪感和相应的奖酬,提高提案处理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提案处理工作质量。

(2)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组织机构、评选原则、评选范围、评选程序。组织机构:为规范、有序地开展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价,成立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党委书记、工会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余领导班子成员和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主任担任领导小组成员。提案工作专门委员会成员即为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工作办公室成员,办公室主任由专委会主任兼任。评选原则:从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和提案处理工作情况两方面进行评选。评选范围:一是根据提案质量评级情况对相关提案进行评选。二是根据提案处理工作质量对各部门进行评选。评选程序:由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办公室根据提案评级情况、各部门提案处理情况及提案处理工作质量民主评议情况对提案质量、各相关部门的提案处理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提案和提案处理部门分别进行初步评定,提交提案征集处理工作评选领导小组讨论确定相关奖项。

(3)提案征集处理工作各奖项设置评选的条件。根据职工代表提案的质量和产生的成效、各部门办理提案情况以及提案工作开展情况,分别设立提案奖、办理奖、组织奖和优秀提案人,并予以表彰奖励。各奖项的评选条件如下:1)提案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参与奖。其评选基本条件为:一是提案格式符合要求,提交程序规范。二是征求职工意见与建议充分,调查研究分析深入。三是提案的主题明确,文字精练,表述清晰,重点突出。四是提出问题的依据科学,产生问题的原因清晰,解决问题的建议、办法或措施可行。五是提案对公司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或产生较为显著的成效。在符合以上评选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案评定为A级提案的,评选为一等奖;提案评定为B级提案的,评选为二等奖;提案评定为C级提案的,评选为三等奖;提案评定为D级提案的,评选为优秀奖;提案评定为E级提案的,评选为参与奖。2)办理奖:一是分管领导和部门重视提案办理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办理程序规范,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办理任务。二是办理意见明确,依据充分,文字精练,表述清晰。三是答复和办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网公司、省公司的有关规定,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强,对推动公司发展改革起到积极作用,得到了提案人的充分认可。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办理奖,并可对部门进行一定的绩效奖励。3)优秀组织奖:一是本单位组织职工代表积极开展提案征集活动,参与率高,程序规范,提案数量相对较多,工作成效突出。二是本单位征集的所有提案均为合格提案,质量水平较高,能够促进公司的发展改革、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等水平提升,并有提案获得优秀奖。符合以上评选条件的均评选为优秀组织奖。4)优秀提案人:一是积极参与提案征集工作,并对提案的处理落实工作进行跟踪督导,使提案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二是所提提案符合提案征集要求,质量水平较高,且被评选为“三等奖”以上者。

下载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行政管理学论文:浅谈企业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融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行政管理学论文

    政府绩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所谓政府绩效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指定政府的长期喝近期目标,达成目标的策略,评估绩效的标准,从而对行......

    行政管理学论文

    一 威尔逊因何提出政治—行政二分法?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古德诺是如何系统论证政治和行政二分法的? 在思想上受到德国政治学家斯坦因和布隆赤里关于政治......

    企业行政管理学

    企业如何做好行政管理 提到“行政管理”,都会考虑到与“行政”“政策”关联,大多认为行政单位或政府机关才是真正的行政管理。至于企业的行政管理就认为是些小事,不足以上升到......

    论文: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论文: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摘要:航海类专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在诸多方面的联系、融合,为实现航海专业学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提供了理论和现实的依据。校园......

    重组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

    基于企业重组过程中文化融合的思考 【摘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改革,带动企业发展。处理好重组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就能使企业优化资源配......

    企业领袖与企业文化构建【论文】

    企业领袖与企业文化的构建班级:工商092姓名:郭九龙学号:200952125242一个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文化的构建上,领袖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甚至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尤其是在企业的初......

    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 工商管理论文

    兰州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姓 名:刘 晓 波 学 号:教育层次:成人本科 专 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江 志 安 写作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 刘晓波 (宁夏伊品生......

    行政管理学本科 论文

    行政管理学本科(030302)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日期:2013-03-05] 来源:郑大自考办作者:郑大自考办 [字体:大 中 小] 1.论服务型政府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分析 3.论公共管理制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