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时间:2019-05-12 12:5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第一篇: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7.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文号:深府〔2008〕42号

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

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根据《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和国家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的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住宅的标准化、模数化、集约化设计和大工业化生产,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住宅建设效率,全面提升住宅质量,降低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又好又快地建设省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友好型住宅,并实施高水平的物业管理,加快实现居者有其屋、其屋宜人居的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开展住宅产业现代化宣传工作。

进一步加大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四节二环保”意识,使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理念和观念深入到每一个住宅小区、每一个市民家庭,并逐步转变为公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建设。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各区人民政府和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

(二)制定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纲领性文件。

在2008年底前,完成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10年发展纲要,确定未来10年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方向,用以指导具体工作的开展。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建设局、规划局、法制办。

(三)加强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出台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若干规定,提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强制性、鼓励性和引导性政策措施,为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积极推进深圳市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深圳市优良住宅部品推荐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住宅产业化示范基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加快制定产业导向政策和技术导向政策,推进适时颁布实施深圳市住宅产业现代化促进条例。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地税局、法制办。

(四)建立健全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推进机制。

进一步加强综合试点城市实施机制的研究,建立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从城市规划、土地出让、住宅建设、物业管理等各环节的社会化协作机制,积极调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积极性,积极构建从设计、建设、使用、物业管理、日常维修到拆除重建全过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切实降低住宅全寿命周期成本。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地税局。

(五)积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用地模式。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调控作用,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控商品住房用地结构,加强各类存量用地潜力的挖掘,不断提升我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在2009年底前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条件和要求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之一,使集约高效的用地管理模式成为我市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推进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规划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六)加大保障性住房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

利用住宅产业现代化手段,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我市保障性住房住宅区项目中率先实施住宅产业现代化政策,提高住宅品质和质量,有效降低能耗,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所有保障性住房,一律按“四节二环保”的原则进行建设。2010年底前,完成龙华拓展区住宅项目工业化生产试点工作,并制订实施保障性住房的装修标准。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教育局、建设局、规划局、交通局、工务署、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七)大力开展住宅产业现代化的促进工作。

第一,培育一批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10年底前力争全市达到10个示范基地。第二,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住宅性能认定工作。第三,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住宅部品认定工作,编制优良部品名录,及时公布部品的认定结果,及时淘汰落后的住宅部品。第四,2010年内,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完成2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建设,并逐步推广和实施住宅工业化生产模式。第五,强力推进住宅一次性装修,力争2010年底前,销售住宅实现100%一次性装修。第六,加强住宅省地工作,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第七,加强住宅节能工作,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底前,太阳能利用的住宅面积不少于300万平方米。第八,加强住宅节水工作,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推行住宅小区采取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或再生水回用技术,2010年底前,中水利用的住宅建筑面积不少于180万平方米。第九,加强住宅节材工作,在住宅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建筑垃圾,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建设局、规划局、工务署、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八)加强住宅物业管理,提升居民居住环境和质量。

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积极推进我市特区内老住宅区和特区外原农村社区综合整治并引入物业管理工作。到2008年底前,特区内老住宅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到2010年底前,特区外原农村社区基本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在现有物业管理区域内开展节能减排活动,鼓励和指导物业服务企业支持循环经济建设。在住宅项目物业管理区域内进行契约式能源管理模式试点。到2010年底前,力争5个已建成住宅小区全部实现中水循环利用、公共区域的照明用电全部采用太阳能。进一步做好住宅项目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绿化美化工作,鼓励和指导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推行立体绿化模式,2008年研究编制推广住宅区屋顶绿化工作实施方案和住宅区屋顶绿化技术指导细则,2009年完成1至2个住宅区试点,2010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以物业管理项目考评为手段,提高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力争到2010年底前,全市住宅物业管理项目市优数量超过450个,省优项目超过150个,国优项目超过130个。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城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九)不断提升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水平。

将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提升为国际性展会,打造成为展示我市住宅产业现代化成果和发展水平的平台,推广应用全国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成果的载体,国内外房地产开发商、住宅部品生产商、地产专业服务机构交易交流的桥梁,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窗口,以及国内外住宅产业现代化探索、交流的前沿阵地和沟通平台。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

(十)推进国家综合试点城市向全国示范城市转变。

积极探索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住宅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争取在2013年实现由国家综合试点城市向全国示范城市转变,在全国各地区住宅产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进程中发挥更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贸工局、财政局、建设局、规划局、水务局、环保局、城管局、各区人民政府、市光明新区管委会。

(十一)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对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工作。

主办:市国土房产局。协办:市发展改革局、财政局。

第二篇:刘志峰 本刊特稿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走低碳发展之路

本刊特稿5300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走低碳发展之路

文/刘志峰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住宅与房地产业是典型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产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住宅产业开展节能减排,必须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客观分析我国住宅产业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

住宅产业作为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都密切相关的重要产业,处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链的中游,与40多个上下游产业关联。当前,我国住宅产业仍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在此过程中,既要保持住宅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又要以低资源消耗、低环境代价促进产业健康低碳发展。住宅产业低碳发展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在住宅建设和使用全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发展形态。

住宅产业低碳发展要符合经济性和技术性。从经济层面讲,住宅产业低碳发展要立足于不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也就是说,在提高住宅的品质和性能,让消费者住上舒适的好房子的基础上,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住房消费,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从技术层面讲,通过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提高住宅能源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即通过能效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来实现住宅产业低碳发展。

住宅产业低碳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住宅产业低碳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当前,尽管社会普遍认同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理念,但对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自觉主动推动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意识和氛围。一些开发企业对什么是低碳住宅,如何建设低碳住宅缺乏知识;多数消费者没有低碳住宅消费的认知度,消费者在购买和租赁住宅时,主要关注住宅的价格、地段、环境、建筑外观等,很少考虑住宅使用周期总成本以及住宅各种性能和节能减排状况。

(二)建设和消费模式问题。当前我国住宅粗放式的建设方式还未根本改变,产业化水平低,建设过程中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二次装修浪费惊人,技术创新和集成能力弱,住宅使用寿命短。供热计量收费改革滞后,既有居住建筑使用能耗高,节能改造任务艰巨。符合我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远未形成。

(三)技术标准问题。尽管并不缺少先进的单项技术,但技术集成度、配套性差,导致节能减排实际效果不理想,而且,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往往脱节,适用性差,推广应用难。近年来,我国围绕“四节一环保”理念,提出了“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环保建筑”、“健康住宅”、“低能耗建筑”等名称,低碳概念很热,但住宅的低碳建设和低碳运行仍然处于示范阶段,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还缺乏相应的标准作为技术支撑。

(四)政策激励问题。由于国家对低碳住宅开发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企业在低碳住宅的开发经营中要增加投入,承担更大的风险和责任,因此,企业动力不足。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虽然认同低碳开发理念,但实际行动上仍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

住宅产业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低碳发展的原则在住宅产业领域中主要体现在“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等方面。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其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推进住宅产业化,转变住宅建设粗放型生产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住宅产业化的实质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生产方式工业化,主要以住宅建设为平台,将住宅设计、施工、装修、建材、部品部件生产等涉及的各产业进行有机整合,使各产业间技术、责任、利益、服务保障统一起来,形成产业链条,从而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低碳发展模式,核心是实现住宅设计的标准化、部品部(构)件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

(一)住宅设计的标准化。

标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建立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做到有标准可依,尤其是作为标准基础的计量标准、设计标准、制造标准、质量检验标准、测试标准等比较重要,覆盖面也比较广泛;另一层意思是“统一化”,即对行业内现有标准的整合、统一化。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而统一模数又是实施标准化的基础。统一模数制,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部分构件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当前,在住宅的标准化设计过程中,与新技术配套的技术标准制定相对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住宅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具体技术本身并不是问题,如预制住宅技术在国外已应用了二、三十年,技术工艺已经相当完善,我们可以直接引进使用,但是引入国内之后,我们面临的是这些技术与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这种情况就使得在设计、审批、验收时无规范、标准可依,这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是一个障碍。同样,自主创新的一些技术也因为审批、验收时无标准可依而无法推广。令人可喜的是,在一些开发企业和建筑科研设计院所的推动下,国家和地方已开始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如国家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和深圳、上海等地的工业化建筑标准等。

(二)部品部(构)件生产的工厂化。

推行住宅部品部(构)件工厂化生产是积极发展住宅工业化强有力的手段,将施工现场的作业转移到工厂中,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住宅部品工厂化生产可以促进产品的系统配套与组合技术的系统集成。

1999年国办发72号文以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住宅建设中的应用,在相关产品组合并工厂化生产形成住宅部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住宅部品体系,如外围护保温部品体系、内装部品体系、厕、卫部品体系等。但由于整个部品体系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操作方法,产品和产品之间缺少相应的模数协调,使整个部品体系尚不健全,导致配套性差,使用困难大,社会效益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住宅部品工厂化规模生产的发展进程。因此,要研究住宅部品间的模数协调,促进住宅的通用性和可替换性,为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创造条件。

(三)现场施工的装配化。

现场施工的装配化是与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紧密结合的。住宅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即在住宅部品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基础上,将工厂化生产的住宅结构及住宅部品运至工地现场拼装。装配化施工具有下列优点:(1)施工进度快,可在短期内交付使用;(2)建筑工人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交叉作业方便有序;(3)每道工序都可像设备安装那样检查精度,保证质量;(4)施工现场噪音小,散装物料减少,废物及废水排放很少,有利于环境保护;

(5)施工成本降低。装配化施工一般节材率可达20%左右、节水率达60%以上,提高施工效率4—5倍。目前我国住宅的装配化程度还很低,即使是装配式住宅也没有完全实现施工的装配化。

就我国住宅装配化施工而言,关键是建立装配式住宅通用体系,这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立工业化住宅通用结构体系,即住宅主体结构实现工业化生产,达到施工工地现场拼装的要求,做到建筑和结构体系完善。第二,建立住宅部品体系,即以外围护、内装修、厨卫、设备、智能化等部品体系为重点,促进住宅部品体系向模数化、标准化、通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四)土建装修的一体化。

国办发72号文明确要求推广一次性装修或者菜单式装修。但由于开发企业不积极,消费者认同度也不高,目前我国上市销售的住房大多仍为“毛坯房”,土建装修一体化率不到10%,需要进行二次装修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世界各国所少见。据调查测算,2009年,我国城镇竣工住宅面积为7.88亿平方米。如果按照平均每户105平方米,其中90%进行二次装修计算,将有近675万户需要装修。二次装修平均每户大约产生建筑垃圾1.5-2吨,总计约产生建筑垃圾1000万-1350万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以建筑垃圾主要由水泥组成测算,将浪费水泥生产能源280多万吨标准煤,增加CO2排放720多万吨。同时,家庭装修产生的噪音扰民、劣质装修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随意变更房屋结构或更改管线造成的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2009年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对2万多人的居住实态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家庭装修中对水和电气管线进行拆改的分别占41%和44%,对房屋墙体进行拆改的占28.8%,对卫生间拆改的占41%。

土建装修一体化,目前我们更多的称之为全装修,是指房屋交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毕,厨房与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需要强调的是全装修住宅并不是只是简单的毛坯房加装修,而是将住宅装修与土建安装进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施工。土建装修一体化具有鲜明的产业化特征,推行住宅土建装修一体化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降低装修和居住成本,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消除安全隐患,有利于高品质住宅部品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将整个住宅产业引向集约化生产的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实现住宅土建装修一体化,就谈不上住宅产业的现代化。

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相关措施建议

在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同时,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促进住宅产业低碳发展。

(一)把住宅产业低碳发展和建筑节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目前,我国民用建筑在建材生产、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源消耗的49.5%左右。其中,建材生产能耗约占20%,建造能耗约占1.5%,使用能耗约占28%。据测算,我国民用建筑在达到相同室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使用能耗高出同等气候条件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3倍,即使全部执行国家规定的65%的节能标准,仍高出50%以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城镇化推进、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建筑用能增长,民用建筑能耗总量及比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0年,仅建筑使用能耗比例将超过全社会终端总能耗的1/3,超过工业、交通能耗成为第一能耗大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住宅产业低碳发展和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切实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大力推进。

(二)健全建筑节能法规和技术标准。

要通过法律、行政等强制手段,将建筑节能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有效需求。建议将建筑节能减排作为项目土地出让或拍卖、项目审批、项目评价的重要指标要求,使节能意识渗透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要建立建筑节能行政监管体系,制定强有力的奖罚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在项目立项、设计审查、开工许可、质量监督、销售许可、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查职能中强化对节能的要求,保证节能标准和目标的有效实施。

要重视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技术集成和配套,强制淘汰落后技术、材料和产品。加快完善住宅技术标准体系,特别是“四节一环保”技术标准,促进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

(三)提高住宅使用寿命。

提高住宅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约。要从规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再利用全过程和住宅(建筑)全寿命周期综合考虑建筑节能。除保持规划的稳定性、重视对既有建筑维护改造外,采用CSI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也是提高住宅使用寿命的重要方面。

CSI住宅是针对当前我国住宅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寿命短、能耗高、质量通病严重和二次装修浪费等问题,在借鉴国外住宅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的一种新型的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CSI住宅实现了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的分离,在不改变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可以进行设备管线更换、装修更新、建筑维护以及空间布局调整。此次论坛上将有专家对CSI住宅作专门介绍,这里不再多说了。建议逐步开始在国内推进CSI工业化住宅的建设,通过CSI住宅在改善住宅综合品质,增加住宅科技含量,满足居民对功能舒适度和户型多样性的要求的同时,提高住宅使用寿命,减少住宅建设和使用维护能耗。

(四)建立并完善有利于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落实住宅性能认定制度。住宅性能认定制度全面评定住宅的适用性能、环境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能和耐久性能,既引导住宅建设过程中的“四节一环保”技术应用,又关注住宅使用全寿命周期的舒适度,还注重结构、管线、门窗、设备等的耐久使用年限。所以,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住宅性能认定制度。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促进技术创新。住宅产业走低碳发展之路,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仅是在科研、设计、部品生产领域,而且还包括开发、施工、管理领域。要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住宅科技队伍,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增加住宅科技研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

三是构建住宅产业低碳发展产业链。要建立住宅产业联盟,搭建住宅产业合作平台,联合产学研、产供销等单位,把有信誉、有实力的开发企业、设计单位、科研单位以及相关部品企业、施工企业组织起来,搭建一个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平台,通过联盟内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住宅产业低碳发展。

四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建议在节能产品、技术的生产、应用和消费各环节,采取必要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鼓励住宅产业低碳发展。对于推行土建装修一体化,可以借鉴上海、江苏等地做法,通过分离装修款的办法,按照装修企业营业税标准,对成品住宅的装修费用单独计税,均衡与“毛坯房”的税负,以鼓励开发企业建设成品住宅。

住宅产业走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实现住宅产业低碳发展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住宅产业的低碳发展的做出贡献。

作者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会长、原建设部副部长

编辑 高丹华

第三篇:如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如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今年9月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十六条就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如何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呢?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是这样回答的,他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革命性、根本性和全局性,必须站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全局和战略的发展高度推动这项工作。

在推进过程中,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从整体上推进。这项工作绝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要统一认识,建立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统筹推进、协调发展。二是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更不能一哄而上,急功近利。要让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发展成熟,才是健康发展之道。三是要注重管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由于建筑工业化是生产方式变革,必然带来现有管理体制、机制的变化,尤其是相关主体责任范围的变化,现行的体制机制如何适应新时期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是当前需要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四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发展的初期,由于社会化程度不高、专业化分工尚未形成,只有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体系和工程总承包模式,才能使技术和管理模式逐步走向成熟,从而带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

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状况来看,建筑产业现代化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三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已得到业界广泛共识;

四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各方面大力推动;

五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卫德住工科技认为,针对建筑产业化所处的特殊时期,我们更应加快发展步伐,致力于建筑产业化现代化技术研发与服务。

日前,安徽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指导意见,预计到2015年末,初步建立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全省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积累计达到500万平方米,创建5个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综合试点城市当年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比例达到2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以1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主,选择2~3个工程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到2017年末,全省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积累计达到1500万平方米;创建10个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20个以上建筑产业现代化龙头企业。

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建造、维护管理之间相互脱节、生产方式落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房屋建设自身的转型升级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

全国各地的相关行业都在努力提高建筑产业化技术,通过政策实施,工程建造等方式来践行建筑产业化的行业目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定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国人面前。

第四篇: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汇报

全市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会议后,我们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学习,并对全县流通业进行了全面调查,明确了工作思路。下面,我把我县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会议后,我们立即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并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学习了李群市长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推进流通现化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认为,推进流通现代化,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有效措施;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同时,推进流通现代化,还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满足即期的消费需求,开发潜在的消费需求,创造未来的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流通方式已经远不能够适应消费者新的需求。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现货流通方式,有利于优化流通业态结构,及时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发展变化的消费需求。总之,加快推进我国流通现代化,符合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以上认识,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

二、调查研究,摸清实情

为摸清我县流通业发展现状,我们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流通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总结了我县流通业的发展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流通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综合百货商店及各类专业或综合批发零售集贸市场为主,散布于全县的各种小型专卖店、连锁店、超市为辅的多元化流通组织共同竞争发展的格局。2001年末,全县流通业企业网点达到1.5万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营业面积近8万平方米,200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7亿元。

主要特点:一是非国有制经济成为商贸流通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流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分门别类,制定因企制宜的改革方案,通过组建股份公司、拍卖、租赁、破产等多种方式对流通企业进行了改革。同时,大力支持个体、私营经济投资流通领域,非国有流通企业成为全县消费品贸易额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全县国有流通企业转制率达90%以上,2001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国有制企业占到了88%以上。二是经营业态呈现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我们在县城以中等收入的工薪阶层为目标顾客。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大众化生活用品为主体商品,推进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生活用品超市的发展,积极引进了华联、联华、苏果等连锁超市;在农村进行了农资连锁经营和现代配送的试点。目前,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等新的经营业态发展快速,全县共发展超市10多家,专卖店50余家,连锁店80多家。今年1-10月份,又新发展超市3家。三是各类市场网络初步形成。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县城区位优势,在县城建立了人民商场、建材商场等10处市场,进一步增强了县城的集聚作用。立足资源优势,建立了石材、中药材、水果及罐头、土豆、大蒜等23处专业批发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的销售。进一步规划发展了乡镇集市,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形成了以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乡镇集市为补充,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市场销售网络。目前,我县已建立各种专业批发零售市场76处,年成交额近6亿元。

主要问题:一是国有流通企业包袱沉重经营状况不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等原因,多数国有流通企业经营状况处于下滑状态。物资、粮食、供销、商业等行业负债沉重,有些企业至今没有摆脱困境,给流通现代化实施增加了困难。二是流通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流通企业人才缺乏,经营方式落后,传统的流通仍占主流,管理水平和科技含量偏低。流通市场发展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影响力弱。由于超市、连锁店、专卖店发展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规划,网点布局和业态分布还不规范,竞争比较激烈,商家普遍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三是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是造成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的直接原因。由于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偏低、乡镇企业不景气等原因,导致了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育和消费景气回升。2001年我县县级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仅为43.9%与我县农村人口所占比重大(占897%)极不相称,这也说明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四是消费环境亟待改善。近年来,虽然加大了整顿市场流通秩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力度,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

受利益驱动及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影响,无序竞争、假冒伪劣现象仍屡禁不止,还存在着服务质量低、欺诈骗销、缺斤短两和伪劣农资坑农等方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守法经营的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三、结合实际,明确思路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政府召开了县长办公会议,对推进流通现代化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明确了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目标、优势、重点和工作措施。

发展目标:到“十五”末,全县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4%以上本,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14.2%以上;积极培育发展规模较大、网络健全、辐射面广、服务质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2家;运用现代流通手段,改造提升石材市场、农产品市场和中药材市场,把其培育成为辐射范围广、交易方式先进、管理规范、现代化水平较高的集散枢纽;现代流通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发展优势:一是市场优势。2001年,我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0.7%,流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12.3%,流通市场具有较大的份额。同时,我县拥有76处专业市场,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可辐射面较广,发挥好这一优势,辐射周边市、县。二是交通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看,我县处于济宁、泰安、枣庄三市交汇处,东有京沪高速、西有京福高速,兖石铁路、327国道、日东高速、博徐公路纵贯全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承接周边县市的辐射,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势,形成区域性的物流中心。三是信息网络优势。近年来,我县通讯、信息网络迅速,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流通业发展要求的信息平台。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过达到10万户、4万户,互联网建设迅速,形成了覆盖城乡、技术先进、完整统一、安全可行的多元化现代数字通信网络。全县上网用户已超过3000多户,为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支撑条件。

发展重点: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大流通的必然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现有商业物流资源整合的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参与物流平台建设等多种方式,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争取在“十五”末发展2-3个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企业。二是继续加快流通市场建设步伐。流通市场是商品流通的载体,大流通要依靠大市场来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产品优势,新建、扩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重点发展山东沂蒙石材市场,郑城、流峪、铜石中药材市场、保太土豆、温水大蒜等专业农产品市场。继续发展城乡集贸市场。对现有集贸市场进行合理布局、增加设施、改善环境、提高档次,并着重向现代流通发展。利用县城人流、物流集中的优势,重点发展超级市场。加强商业繁华区及网点建设,结合城区改造,小型超市进入社区。在农村重点发展生活用品、农资产品的连锁经营。三是促进零售业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现代商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流通体制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改革。我们将以超级市场和便利后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和发展连锁经营。加快现有流通企业、旧网点的改造步伐,通过合资、合作租赁、承包兼并等形式发展连锁经营,或以股份制形式创办连锁企业,力争在2-3年内建立1-2个销售金银花、石材等产品的连锁企业。同时,加强对连锁店、超市的宏观管理,进行规模和总量控制,对网点布局和业态分布进行宏观整体规划。

工作措施: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国已加入wto,这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发展机遇。我们要提高认识,树立信心,迎接挑战。把发展流通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经济实际情况,抓紧制定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制定相关政策,从资金、税收、土地审批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向流通现代化倾斜,支持现代流通企业发展。同时,规划发展现代流通坚持做到以企业为主体,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不搞行政命令。二是放宽市场准入,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按市场主体资质和服务标准,逐步形成准入宽松、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全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流通业市场准入的有关政策进行认真清理,废除其不合理的规定,改革流通业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性审批。三是广开融资渠道,加大对现代流通业的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投入为支撑的原则,广开投资渠道,积极鼓励全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流通业,通过银行贷款、企业投入、社会集资、引进外资、政府贴息等手段,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全方位投入体系。并筹集引导资金,重点扶持流通业发展中的示范项目;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流通业企业募集社会资金;促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四是加强流通市场宏观管理,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继续加大对流通市场秩序整顿力度,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严格检查商品质量,认真清理商品价格,制止各种以次充好、变相提价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五是加快建立商业信用体系,开展商业诚信服务。衡量流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企业要有很高的商业信用,要遵守职业道德。推进流通现代化需要建立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提高也会促进流通的现代化。大力推行“黑名单”和“黄牌警告”制度,将那些不讲商业信用的企业记录在案,公开曝光,使他们无处藏身。六是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首先,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消费能力。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行为。其次,积极拓展分销渠道,方便农民购买行为。确定合理的分销渠道,引导城市商业组织向乡镇发展。发挥好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优势,动员企业参与展销,集中定向送货上门,实行采购代理制。第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刺激农民的消费意识。大力加强农村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乡村公路等级,继续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强化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商业设施水平。七是积极培养熟悉现代流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对现代流通方式的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和流通业从业人员对现代流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在舍得花钱引进入才的同时,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现有流通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尽快建立一支现代流通管理人员队伍。

第五篇: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计划

XX中心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县教育现代化建设会议和文件精神为指导,立足我校实际,努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内涵,深化学校全方位工作,使学校在教育思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体系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达到现代化学校的要求,保持学校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创建目标

1.教育思想现代化

教育思想符合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前瞻性,形成比较先进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体系。

2.师资队伍现代化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充足,教师骨干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3.办学条件现代化

教学设施向现代化迈进,达到高规格、高标准。4.学校管理现代化

管理理念超前,建立起科学、规范、高效、协调的学校管理系统,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建立起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素质高、事业心强、现代化的高水平教育教学队伍。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学校科研,严格贯彻“质量立校、科研兴教”的方针,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

6.教育水平现代化

形成科学高效的办学特色,力争成为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

三、具体措施

(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通力合作。提高全体教师创建认识。

教育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通过召开推进动员大会等活动,宣传好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提高全体教师的创建认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是当前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的一项具体工作,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加快设备、设施建设,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二)努力完成创建的各项工程。

1.对照“省市(县、区)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评估标准,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硬件设施的完善、资料的创建、课堂教学及师生素质的提高。

2.校园网站的建设。3.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品位,深化特色教育建设。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独特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全员参与,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物质文化;通过修订、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形成学校的制度文化;通过深化学校艺体教育、英语教育,形成我校的特色教育文化。

4.完善、规范图书、仪器、计算机三个管理平台的使用、维护及资料整理。

我校三个管理平台现已全部开通并投入使用,以后将继续完善、规范的管理并使用好,做到新增图书、仪器、设备及时录入,定期检查相关教师上课、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处理。

新增室部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通讯设备,防水、防潮、消防、防盗、避光设备等。

(三)细化学校管理,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高。

本,我们将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各项管理机制,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在创建过程中使我校科学管理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促进我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带领全体教师借创建教育现代化的契机,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更新教育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在新课程标准引领下,深入开展“高效课堂”教 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加大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积极营造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浓厚氛围。通过媒体、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媒体媒介,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地及时展示近几年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及时报道学校大力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动态,让更多群众了解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关心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支持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

下载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行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推进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推进教育现代化,从身边做起 ——全市教育系统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后期工作推进视频讲话心得 学习了李长春局长的讲话以后,深刻体会到创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有着重......

    2012年工业项目大推进行动方案

    2012年工业投资大推进专项行动方案 为贯彻《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我委关于重点制订实施十个行动方案的工作要求,大力推动我省工业投资实现重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方案

    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方案一、活动时间:2009年7—9月。 二、活动对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三、工作目标:力争2009年底使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90%,并确保零......

    综合医院中医药推进行动方案

    甘肃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专项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国......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心得体会(精选合集)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心得 体会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和创......

    2020年度“安康关爱行动”工作推进方案

    2020年度“安康关爱行动”工作推进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市、区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精神,根据省、市、区民政、卫......

    创先争优深入推进活动专项行动方案5篇

    创先争优深入推进活动专项行动方案 根据公司2011年九大系列专项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为了确保创先争优深入推进活动子计划的落实,推进公司2011年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方案1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方案 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是一项重大、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为加快推进我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