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时间:2019-05-12 12:0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一篇: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市场经济为什么会存在?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不该问的一个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深刻理解它的本质含义,对从事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的人来说非常有帮助,因为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是资源有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时间和资金。正是因为这四个资源的限制才导致了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说竞争的本质是资源的竞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透明度的不断提高,四个资源在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演变,过去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自然资源,其次是资金。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其次是时间。这种变化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改革中的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又是什么?

要回答这些问题,不妨从影响企业经营状况的三个层次谈起。每一个层次是经营理念,而企业家(企业最高决策层)是决定一个企业经营理念的关键环节。第二个层次是经营战略,主要由职业经理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队伍所决定。第三个层次是经营战术,主要由技术劳动力(一线白领人员)队伍来实施,并影响其结果。

在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已经非常成熟,市场机会相对较少,所以绝大多数人一生的追求就是做一个出色的职业经理人或者一个普通的白领员工,企业家队伍相对较小,在经营理念上要想突破也很难。但是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培训和管理机制,这批人经过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具备了战略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可以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把握住机会,使得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开始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集中精力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从事具有竞争主动要权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和生产,因此技术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众多中国留学生毕业后纷纷加入到这个技术劳动力市场,为发达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的现状,由于我们正经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年代,所以市场空间非常大,创业机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多,所以最近几年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民营企业成为最有活力的、发展迅速和举足轻重的社会成员。同时企业家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既有中国土生土长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也有从发过国家引进的经营理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各种理念和方法,实现了古为中用、洋为中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还未形成一个职业经理人阶层,在民营企业中普扁存在近亲繁殖的现象,因为没有一大批可以信任的职业经理人供选择,这种局面在民营企业早期发展阶段没有什么问题,随着企业的成长,管理的规范化就成为最重要的任务。一来这种模式无法吸引并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必然制约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二来由于没有职业经理人加盟,缺乏必要的战略设计和长远规划,把握不住未来,即使有好的理念也无法通过战略来实现。在第三个层面上,中国的技术劳动力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因为每年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入市场。如果有第二个层次的管理人员指导,这批人当中会涌现一大批职业经理人。但是由于很多企业并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因此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这些人在进入社会最关键的头几年由于环境的原因感到自己的处境不理想,对将来的发展有负面影响,二是这批人对企业的一些不规范的做法不满意,甚至有怨言,一旦有机会就“跳槽”,成为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当今社会中国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是职业经理人阶层的的。没有这个阶层的存在,理念无法转化为战略,而战略也无法转化为战术。要么企业长不大,要么长大了问题也非常多,企业的实力无法与跨

国公司竞争,在管理上严重滞后。本人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不是带来了技术与资金,而是培养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让国人领会到了“管理出效益”的真正含义。

市场经济是基于信誉的一种体系,包括企业信誉和个人信誉,人们不会轻易相信你怎么说,他们更看重你过去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可以依赖的依据和保障。每个企业、每个人都需要经过常年的努力不断积累信誉,而一旦失信,就要花10倍甚至100倍的时间和精力去挽回。如果你想在一家公司得到完全的信任,没有10年8年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表现是不可以实现的。有些人到一家公司工作一两年就想得到充分信任和授权,这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第二篇: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因素

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前言: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中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经济成分,是中 国市场经济的支柱和命脉。但是中小型企业在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融资渠道建立等方面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制约着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1、中小型企业制度建设有待加强

1)、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

中小型企业在创业初期,由于人员数量少,往往会以一种简单的组织结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组织结构在创业初期会有很高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过于简单化的组织结构,常常会出现组织结构分化不明显、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各部门以事务型管理为主等现象,使得部门职能过于笼统、权责不清,管理层更是身兼多职、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

当中小型企业走过创业初期,企业经营规模、市场占有率都有较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也逐渐发展成型,甚至成为行业领导者,步入企业发展期,此时就可能出现“大企业病”的症状。经营上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上面临规模极限,将大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移植过来,当外部环境变化加速时,又由于这种官僚化组织设置的管理层次过多,它的信息传递和处理系统变得过于臃肿而复杂,这样,该组织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会很迟钝,即所谓的“大企业病”。“患”此病的中小型企业会出现诸多问题:一方面,工作的审批程序规范而复杂;另一方面,由于人员不多、管理层次多,出现每一层只有少许人的高耸式管理模式,沟通效果极差,办事效率不高。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发展规模及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合企业运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以适应当下企业发展的正常运行。

2)、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

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外部治理结构又称为市场控制机制,包括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和并购市场。对于大多数未上市的中小型企业而言,股票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空缺。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尚属家族管理,根本不是由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职业经理人市场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型企业而言是空缺的。由于中小型企业资产规模小,更容易被其他公司接管或兼并,因此,对于中小型企业并购市场也是约束公司经营者的一个强有力的机制。但由于企业产权关系模糊、与并购相关的政策制度欠缺等原因,使得中小型企业尚未形成健全的并购市场,也未能有效发挥其外部治理机能。

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表现在:一是股份过分集中,股权结构不合理。许多企业没有脱离“家长制”管理模式,一股独大或家族控股的现象普遍存在,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二是家族式管理,内聚力缺乏。中小型企业中的民营企业,它们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家族式管理。家族式企业普遍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信任危机”,这种不信任和隔阂对企业的向心力产生严重侵蚀,最终向心力会变成离心力,造成中小型企业缺乏内聚力,最终削弱其竞争力。三是“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些企业董事会和执行层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有些企业实行集权管理,任人唯亲,企业经营决策也限于狭小的圈子,企业决策缺乏专业性团队和科学的分析依据,家长或家族意志左右着企业的发展,难以 1

形成真正行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无法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正常行使经营权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2、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薄弱:

资金、人才、技术与管理是中小型企业生存的四大问题。其中,技术与管理须靠人才去实现,没有优秀人才,也就难以奢谈新技术与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在现代市场中立足,靠的是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兴衰之本。如何有效加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升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素质,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中小型企业当前的首要难题和制约中小型企业的“瓶颈”因素和薄弱环节。

1)、缺乏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忙于处理人事管理的日常事物,没有去分析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更没有去研究和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导致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统一而科学的体系,滞后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2)、缺乏科学、高效、适应现代管理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和激励制度。

很多中小型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的考核评估手段,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使考核缺乏客观性和公平性。在选人用人上只重学历和资历,忽视对人员素质、业绩和潜能的测评和分析。企业激励力度有限,往往只限于物质和金钱上的奖励及制约,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归属感。很多中小型企业还固守在“是我给你饭吃”那套老观念,“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尚未建立。

3)、人力资源管理上投入不足与忽视人力成本核算并存。

虽然企业都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宗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投入不足。同时,在人力成本核算方面也缺乏系统、科学的核算体系和方法。

4)、重视“事”而忽略了“人”。

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粗放式的人事管理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往往只承担了招聘、调配、考核、薪酬核发、培训、建立人事资料等方面的日常性工作,他们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挖掘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次和新课题,忽略了对“人”的研究和开发,是一种着重眼前的被动性的管理。

5)、缺乏一支业务精通、训练有素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

同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仍然处在二线参谋部门的位置,只承担着行政性和作业性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人力上、组织上和机制上得不到支撑和保障。

3、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不够规范

1)、财务控制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

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中,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素质差,管理思想落后。

3)、财务风险意识淡薄,企业始终在高风险区运行。

一是过度负债。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财务风险极大。二是短债长投。一些企业将短期借债用于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企业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使企业面临极大的潜在支付危机。三是企业之间相互担保,相同资产重复抵押,为了融资而不断投资新项目,甚至“拆东墙补西墙”,形成复杂的债务链。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状况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

4)、难以规避财务负债的陷阱。

过度负债可说是高速度成长企业的典型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战略需求效应由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

4、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

1)、资金短缺造成经营困难。

资金紧张是中小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长久以来我国中小型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式的发展道路,企业很少负债经营,基本上是利用企业自身利润实现滚动发展。由于企业自身利润增长需要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资金的回笼,扩大再生产的步伐缓慢。80%的中小型企业资金紧张,30%到40%的中小型企业资金极其紧张。资金短缺造成经营困难是我国中小型企业的普遍状况。

2)、法规没有落到实处。

虽然围绕着我国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型企业促进法》分别对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以及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加强信贷政策指导、改进金融服务、调整信贷结构、采取多种形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等方面做了规定。特别明确了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法律还对拓宽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中小型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推动和组织建立中小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作了规定,形成了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但是法规没有落到实处,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之一。

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针对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1)、建立员工参与管理的参与机制。制度规定员工参与管理并建立配套的参与体系,不仅能增强组织内部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提高企业制度的执行度,还能有效的提高生产力。一个企业,只有它的员参

与管理后,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否则,只能是一潭死水。

2)、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竞争的人才流动机制,适时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需要,进行员工岗位,尤其是

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更换和调整。

3)、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性质、劳动强度、风险程度、责任大小、权利范围等要素,建立“职责分

明、有效有权”的岗位责任体系。)、搞好职业生涯规划,强化人才的归属感,把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向员

工传达公司的发展目标,听取员工对公司发展的建议,使公司上下达成共识,并使员工对自己有一个明确合理的定位。一个企业,不仅需要企业有方向和目标,同时员工更需要方向和目标,并且要让他们明明白白知道和具有信心。

5)、营建一个与企业体制配套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的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结合中小型企业的现状如同爬坡的球,它受到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作用形成的下滑力作用,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不进则退。而这个止动力对内就是整套企业文化的营建。有人说,可口可乐公司可以在一夜之间烧掉,只要把人留下,把“可口可乐”四个字留下,企业很快就能复苏,从中我们看到只有企业文化才是企业的永续。

2、加强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制订科学务实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才引进计划。

为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企业应依据短期、中期发展目标,制订好人才发展战略和实施计划,适度吸纳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配置。鉴于中小型企业在人才资源的争夺中缺乏优势,在人才问题上,要坚持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不与大企业硬拼实力。管理者应彻底摒弃那种仅凭感觉,一味寻找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或仅在自己家族中打转的招人观念,而是要放宽视野,广招人才,并对每个人才的能力、经验、素质做到心中有数。具体做法:一是可用则用。吸纳的人才只要基本符合本职位条件,能够履行岗位职责,实现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责任心及敬业精神就可以使用。二是量才使用。对一些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企业可以在发展规划的范围内为他们“搭梯子”,创造发挥他们作用的条件,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三是适度提升。通过业务培训等方式,快速提高员工的技能。由于员工的流动性较大,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以短期培训为主,操作性技能培训为主,要特别讲究效率和效益。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培训体系,不断强化本企业人才的素质,本着创建一支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永久牌”人才队伍的目标来

开展培训工作。四是深度挖掘。注重在人才资源竞争的夹缝中寻找和引进人才。重点任用具有挑战性的人才和离退休科技、管理人员。前者渴望证实自我价值,迫切需要施展的舞台,而中小型企业用人机制灵活,正为他们提供了机会。他们思想活跃,有朝气,有闯劲,用好他们,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后者大多没有后顾之忧,只要能够发挥才干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报酬,不太计较在哪里干。他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中小型企业非常宝贵。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把他们的技术成果、管理经验融入企业,成为后来者的借鉴。

2)、建立健全激励体制,深化企业文化宣传与培训。

一是在工资激励上采用实行与绩效挂钩的浮动工资制,在保证员工拿到相对较高工资的同时,仍然有一个更高的发展目标在指引着他们。在配套的绩效考核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帮助绩效差的员工提高绩效,促使绩效好的员工获取更加卓越的绩效。二是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现行的稳定员工,尤其是留住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最有效的在企业内部推行“认股权制”的方法,在企业内部建立职工“持股”制度,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鼓励他们以资金或自身的人力资本入股,三是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为员工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金,使他们无后顾之忧,从而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不竭的动力。四是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和完善业绩考评激励政策。五是深化企业文化的宣传与培训。很多企业制度,从中层管理至普通员工并没有深刻领会,不能形成一种企业文化精神,仅仅只是一种管理工具,怎样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精神,需要不断深化宣传和进行员工培训。

3)、建立正常化的劳资关系。

特别是完善劳动合同书,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员工提供书面化的契约保障。破除人事用工身份屏障,实行雇员一体化制度,取消正式工、临时工、季节工等不平等待遇分配形式,提供公平、竞聘上岗机会。

4)、妥善安排企业老员工的工作岗位,树立忠诚员工形象。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中部分老员工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意识不足的现象显现出来,企业出现人才经营管理的瓶颈,但这部分人员是忠诚度很高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妥善安排企业老员工的工作岗位,培养、树立忠诚员工形象,让他们成为企业中员工职业规划受益者的榜样,能有效发挥带头作用。

5)、依靠发展吸纳和留住人才。

中小型企业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纳和留住人才,归根到底在于发展生产经营,增强企业实力。没有发展,没有实力,就没有吸引力。公司要制定可行的具有激励导向的经营战略、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实施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这些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要不断改进企业管理,一方面展现领导风采,树立领导形象,增强领导者的向心力、吸引力;一方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尽心尽力,做出贡献。还要运用多种方式,让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都知道和参与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经营发展状况和遇到的困难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共同推进企业发展,进而更多地

吸引和留住人才。本节完。

第三篇: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制约民营企业发展因素调查报告

经管中心 贾自祥

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活动,我到企业进行调查,抓住影响和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实现六街镇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调研结果如下:

一、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到目前止,全镇共有民营企业21 家,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29980万元,实现利润850万元。完成税收1130万元。民营经济作为镇域经济肌体中最具活力抓住影响本地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解决下一步加快发展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阻力,努力创造使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良好环境,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寻求新的更大的突破,找准发展民营经济的新路子,已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希望之路。但同时也要看到,由于民营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具体问题,不可避免的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族式的经营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因而往往会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的现象,在解决问题时,也就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家族式管理与建立真正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还有很大差距。

(二)融资难是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瓶颈。虽然民营经济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产出也已占到经济总量的60%左右,但与其对应的金融服务却严重滞后,民营经济从银行得到的贷款不到其发展资金的15%,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经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甚至出现了一方面民营经济扩大投资、进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资金或者贷不出去,或者贷给某些有问题的国企后难以收回的现象,造成资金整体使用效率低下,金融资源严重浪费。传统体制的不利影响、民营企业的自身缺陷和金融体系的外在制约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三大主要原因。如我镇的生态旅游业、茶叶公司等,都是因资金瓶径制约,而没有按期达产达效。

(三)不公平的政策环境是民营企业扩容提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我国《宪法》修正案中,虽然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修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又明确要求“推出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出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但是一些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例如银行、铁路、通讯、批发网、高速公路等30个行业却禁止、限制民营企业的进入。另外在贷款、融资、市场准入、征地、进出口等诸多方面,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也要困难得多。

(四)大多数企业制度的形同虚设是民营企业的又一大弊端。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由于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或者有了管理制度也形同虚设,造成处理问题的时候总是“人治”化成分居多,使得该承担的责任没有人承担,该负责的事情没有人负责,有了成绩没有适当的奖励措施,有了问题无法找到责任人进行处罚,企业里的管理完全处于一种随意、松散的状态。可以说,企业本身的制度化管理层次,将决定团队文化与价值取向,并将影响到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据统计,我镇除金汇电子等少数企业有相关制度外,其他有80%以上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就是金汇电子厂,有规章制度,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社会化管理。首先要求企业业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使企业的市场决策更科学、更合理。决策者,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高层,可以是一个群体,也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掌握着这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控制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操纵着这个企业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前途,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提高自己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决策能力,使企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广开融资渠道,加大金融财税扶持力度。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城乡信用合作社。其次要建立和规范民营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积极组建民营企业投资担保公司。三是要努力激活民间资本投资。据统计,目前我国民间储蓄已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但大部分都没有进入投资领域。如何激活这笔巨额的民间资本,并最终转化为内需,正成为扩大内需政策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四)加强政策修订和环境优化,给予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平等地创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凡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都要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允许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开放;凡有审批权的部门,都要为民营经济创造条件。要打破行业垄断,打破所有制界限,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保障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之外的各类投资主体,平等参与投资经营。要尽快取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限制性、歧视性规定;降低民间投资的产业门槛,简化工商登记手续,制止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

(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

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从而改变困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含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换,把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

2008年9月

第四篇: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企业科技创新

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1、中小企业界定 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40000 万元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是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实行自筹资金 自愿组合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主要从事科技成果产业化以及技术开发 技术转让 技术咨询 技术服务活动的企业 科技部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时要求:科技型中小企业所有制形式不限,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 生产和服务;有研究开发能力,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30%以上;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R&D经费占上一年销售额5%以上;企业资产负债率不超过70% 同时要求,企业注册资本最低不得少于30 万元,职工人数不超过 500 人,资产总额不高于 5000 万元,年营业收入不超过5000 万元。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以上标准,可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界定为:由科技人员为主创办的,从事高新技术领域的研发 生产和服务,职工人数2000 人以下,销售额不足 30000 万元或资产总额低于40000 万元的企业。

二、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三个问题

1、现有政策法规缺乏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 主要表现在:政策失衡 80 年代初期,国家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给了许多优惠政策,随着改革的推进,这些政策逐步取消了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

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对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税收歧视 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体私企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就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 缺乏法律的支持和保护 政策上的失衡性和歧视性,造成了经济竞争环境的非公平性,增加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因素和交易成本,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远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

2、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集艰难 斯蒂格利兹和斯威齐认为,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逆向选择效应导致银行部门以配给方式而不是以调整利率来出清市场 因此,高风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部门获得足够的直接或间接融资 1999 年科技部 财政部联合制定的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国办发 1999 47号)批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政策,但对如饥似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不啻于杯水车薪,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缺乏成了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流动资金的短缺又使得企业难以开拓市场;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缺少启动资金,难以将许多好项目快速转化;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扩建的资金不足又使得企业坐失产业化的良机 如何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更好的投资 融资环境,是关系到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问题。

3、技术水平较低,技术创新能力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技术创新环境不断改善,技术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低 这主要与与我国科技水平整体不高,同时我国现行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也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 科技人才匮乏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生命线 同时由于人才

培养模式和企业激励机制等原因,我国企业对本国科技人员吸引力不强,进而造成科技人才外流 已有创新水平不高 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世界影响较小 专利技术低于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 存在着论文和专利长期搁置形同废纸。

三、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两个对策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 为进一步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政府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和支持:

(1)从法律上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消除对非公有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治歧视,给非公有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平等的地位。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纳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发展计划之中;实行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利用政策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增加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环境 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组织,兴办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鼓励民营企业上市,创办风险投资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开辟广泛的融资渠道。

(3)培育中介机构,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化的中介机构密不可分,因此要加大对各类工程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 创业服务中心的投入强度,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之能够依据企业需要开展技术中介 技术孵化 技术集成 技术培训 企业技术诊断等服务工作。

(4)加强管理,强化政府的规范与引导职能,创造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与利用外智的环境,使外部人才想进来,内部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2、以企业为核心,创建技术创新体系

(1)坚持走以企业为主导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道路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鲜明特征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企业为创新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同时还要通过市场推动企业间的并购和重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不断形成与产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2)实施产、学、研结合,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之路 科技创新的终端是市场的回报,不通过生产环节就无法实现创新目标 实施产 学 研合作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现产业化的手段,也是建立健全产业化的有效模式 要坚持以企业为核心组织产 学 研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资源促进产 学 研的联合创新,同时吸引金融机构参与,发挥各自的优势,完善创新产业化链条,以最快的速度形成技术突破和实现产业化。

(3)深化实施以标准 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 国际标准体系创新的能力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利益格局和竞争能力 加快制定国家技术标准政策,尽快实现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能力,通过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4)继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集成资源,实现重点突破 继续从社会经济与国家发展需求出发,以技术集成创新开发新产品 建立新产业为目标,以从事原始型创新,合理运用资源,充分调动地方、部门、企业的积极性,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

发布时间:2009-11

作者:王宏伟 河南工程学院

来源:《中小企业企业管理与科技》

编辑部提供(2010年4月15日)

第五篇: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

制约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

2010-3-1

1宋健 杨延华

按照“摸清家底、揭露隐患、促进发展”的总体思路,近期,平阴县审计局对当地国家粮食储备库(以下简称:县储备库)进行了绩效审计。通过审计认为,近几年县储备库狠抓精细化管理,企业经营收入持续增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成绩,但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粮食收购方式单一,粮源掌握难度增大

县储备库粮食收购主要采取在本库坐收的方式,2008年企业自营业务收购小麦26920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8%,收购单价上升8%;收购玉米33147吨,比上年同期下降15%,收购单价上升10%,较大程度的影响了企业效益。

通过对我县两个主要产粮乡镇的三个自然村和部分串乡收购商贩进行了随机走访,我们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近几年粮食市场波动较大,粮食总体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宽松的购销体制使得农民卖粮在时间上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农民观望,惜售,待涨的心态较强。其二,县储备库基层收购网点匮乏,收购环节、流程相对繁琐,考虑到运输、时间等成本,种粮农民大都选择将粮食直接售给粮食串乡商贩,串乡商贩再卖给各乡镇粮食购销企业,而为追求更高利润这些粮食购销企业又大都选择将粮食售向济南或省外,这就压缩了县储备库的粮食收购空间,并间接抬高了收购价格。

二、企业库容偏小,未能实现规模化经营

截至2008年末县储备库粮食实际库存为42522吨,占到总存储能力的94%,企业基本已无有效仓容进行粮食收购,此时正值玉米价格相对较低的集中上市期,而企业粮食收购却处于“有粮无仓”的被动局面。

粮食行业影响因素多,价格起伏大,市场风险高,只有拥有大规模的粮食库存才能应对市场变化、保证企业利润。近几年县储备库虽大力进行粮仓建设和整修,企业的存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受资金和场地所限库容量与周边县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成为制约该企业扩大经营、提高利润的最大瓶颈。

三、企业收购成本大,利润率偏低

2008年县储备库共销售小麦、玉米等各类原粮62685吨,实现销售收入10560万元,但销售净利润却只有31万元。原因主要是两个:其一,粮食收购成本大幅增加,近两年来粮食收购成本增幅大致在20%左右。如过去装卸一吨粮需6元,而现在8元以上才能雇到工人,仅雇工费就上涨30%;柴油和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推动粮食购销企业加工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其二,企业经营以购销原粮为主,利润率偏低。受管理体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客观因素影响,我国原粮销售利润率一直较低,对此粮食行业内部有“利不过分”说法,以县储备库为例,该单位2008年原粮销售平均每公斤利润只有1分2厘,如果遇到市场波动,甚至会出现购销价格倒挂,出现负利润。

四、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流失严重。

粮食市场价格变化快、储存条件高,成本大,要取得较高的企业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要争取最优的购销价格和最低的储存成本,这就需要企业有健全的奖惩、激励制度来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高效率的参与企业购销和管理过程。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县储备库至今没有一部完整、可行的奖惩、考核制度,职工干多干少,贡献大小在收入上没有太大区别,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失严重,大部分企业除返聘管理人才外,业务人才真正能返聘到的不多。这些人才置换身份后,有的成为粮食经纪人;有的成为粮食加工企业老板,变成国有粮食企业的竞争对手。

针对县储备库存在问题提出了审计建议:

一、将粮食收购工作前移,探索实行订单收购,掌握粮源。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签好种植合同,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并实行收购“二次结算”,既让利于民,又让粮食企业掌握粮源。产前,精选优质、高产粮食品种供应种粮农民,搞好测土配方,并做好宣传工作;产中,提供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选派粮食职工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帮助解决种植中的困难和问题,与农民交朋友,消除顾虑,增强种植和种好优质粮食的信心;产后,提供粮食收割和整晒服务,按合同做好粮食收购结算工作。

二、依靠科技兴粮,不断研制开发精加工、深加工产品,提高粮食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值。一是改变过去收原粮卖原粮的局面,适应市场向收原粮卖原粮与开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以我县优质小麦为原料,开发品牌面粉;二是将谷壳、麦麸等副产品变废为宝,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如菌种袋等,不断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完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与奖励挂钩,搞活粮食购销,调动粮食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抓好各级储备粮、政策性粮食业务的管理,细化考核办法,明确考核标准,对成绩突出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二是拓宽粮食经销渠道,对县外完善信息交易系统,开展电子商务,继续巩固长期建立的购销合作关系,对县内以区域为中心,完善粮食经销网点建设,建立粮食供应服务中心,采取配送、上门服务等有效措施,以优质服务、优质产品重新占领粮食经销市场;三是对开展除政策性粮食经营以外的其它粮食购销业务活动,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实行绩效与奖励挂钩。对开展外购外销、外购内销、内购外销,在确保资金安全完整以及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或法律责任的前提下,可按实现净利润重奖有功人员。

下载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范文]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业扶持引导力度,使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培育了一批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

    制约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精选5篇)

    制约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 “现在„神九‟是热门,也许你都想像不到,„神九‟上一些关键零部件就是产业用纺织品,比如发射架下的喉衬是碳纤维产品,因为只有碳纤维......

    制约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因素分析(共五则范文)

    制约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11-6-26信息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摘要:电子商务自99年底开始,IT业陷入了相对趋缓的发展阶段,许多的网站及经营公司纷纷出现困境,......

    浅析制约建筑企业发展共性问题与解决思路(合集)

    浅析制约建筑企业发展共性问题与解决思路 摘要:近年来,我公司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与大多数企业一样,制约企业发展的人、财、物等共性问题仍然存在,迫切需要解......

    突破制约中小型企业发展瓶颈的有效解决办法

    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经历过快速增长期后,便陷入了长期停滞发展不前的状况,如何解决危机,将成功之路走下去,成了突破制约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瓶颈,成了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在......

    问题现状: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人资三大短板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人资三大短板 目前,令一些中小企业的掌门人最头痛的事情,不再是技术上的问题,也不再是企业赚多赚少的问题,而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笔者在工作期......

    年终小结:破解制约整木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范文]

    年终小结:破解制约整木企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文/漫设计(大连)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总经理 倪卫峰从年头到年尾,2013年的整木家居风潮劲刮了整整一年,这一年中,众多大中小建材企业在......

    网络营销的关键因素

    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但是在网络营销策划中成功的企业不是很多,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是相似的“事无预不立”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在于营销策划。下面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