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

时间:2019-05-12 12:0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

第一篇: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

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

2011年9月5日信息来源:会计网校点击次数:

最近,在河南省安阳市国税局,税务稽查评估与分析企业电子财务数据紧密结合成为一种工作模式。借助这种工作模式,该局1月~7月已经评估稽查企业41户,涉及商业零售、房地产、机械制造等多个行业,补征入库税款1525.8万元,有效地加强了税收征管。

电子财务数据记录企业真实经营信息

据安阳市国税局信息中心主任徐文慧介绍,针对屡禁不止的企业做假账隐瞒经营收入问题,安阳市国税局今年初决定从获取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入手寻求破解,因为企业在使用电子财务软件核算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真实的涉税信息。

为此,该局组织人员对辖区企业的会计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发现,不少企业会计核算对电子财务软件的依赖程度很高,从原材料购进、产品生产到各项费用列支、产品销售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均使用财务软件进行核算。在这些企业中,有的为了达到少缴税或延后缴税的目的,在纳税申报环节另立账目,或是手工制作报税账目,或是另外购入单纯生成报税资料的财务软件,录入与其实际经营不一致的虚假数据,作为向税务机关报送的纳税资料。

“如果税务机关能掌握企业原始的电子财务核算数据,将之与企业的申报数据进行对比,就能很快发现企业在纳税方面的问题。”徐文慧说。

为利用好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该局又对辖区企业所使用财务核算软件的类型进行了统计,摸清了企业常用的财务软件品牌。在此基础上,该局对全系统的税收管理员、稽查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讲解企业常用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库的提取方法,以提高税务人员对企业电子财务数据进行检查、采集的技能。

在制定税收评估稽查方案以及抽调人员时,该局均专门安排信息技术骨干人员参与,规定由信息技术人员专门负责调取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并进行分析比对。

分析电子财务数据是税务稽查的关键

“通过分析整理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并将整理后的电子财务数据与相关的纸质纳税资料进行对比,很容易找到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工作的突破口,发现税收管理漏洞。”徐文慧告诉记者。

安阳市内黄县国税局主管税务稽查工作的副局长任虹桥证实了上述说法。据介绍,根据举报,该局今年3月对一家超市展开检查。在实施检查前,检查人员以顾客身份到该超市购买了一些日用品,作为验证超市数据真伪的依据。启动检查程序后,该局直接调取了该超市的纸质账本,但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针对超市行业信息化应用程度较高的特点,该局决定通过突击检查提取该超市的电子财务数据。当检查人员打开该超市财务部门的电脑,登录用友财务软件时发现,在“选项”栏目中有一个账套。在超市财务人员拒绝提供登录用户名和口令的情况下,该局技术人员用超级用户ADMIN进入了账套。借助财务软件的凭证查询功能,检查人员查询到了之前自己在该超市的购物清单,证实了该电子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经过将

这些电子财务数据与该超市的纸质纳税资料核对,检查人员发现,该超市在2009~2010年度利用电子财务软件隐匿销售收入206.5万元。目前,该超市已按规定补缴增值税及滞纳金31万元,另缴罚款15万元。安阳市国税局稽查局稽查人员高源也向记者列举了获取企业电子财务数据对于稽查的重要性。据介绍,前不久,高源和同事奉命对某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检查。通过纸质账本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却发现该企业使用电子财务软件进行核算。检查人员立即扣押了该企业财务部门、物业财务部、售楼部等会计核算核心部门的4台计算机。参与检查的信息技术人员通过分析这些计算机中的电子财务数据,掌握了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在这些计算机上全面搜寻该企业的电子售房记录。通过整理这些电子资料,并与该企业的纸质纳税资料进行对比,检查人员很快发现,该企业在2010年度存在隐匿售房收入、账外经营的事实。目前,该企业已按规定补缴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665.6万元。

税务稽查评估所花费时间大幅度减少

记者了解到,利用电子财务数据,税务人员不仅很容易找到评估稽查的突破口,而且可以大幅度缩短税务评估稽查的时间。

据安阳县国税局稽查局局长刘卫东介绍,按照工作安排,该局今年6月对辖区一家大型机械制造和销售企业1月~5月的纳税情况进行稽查。经过实地了解,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使用电子软件进行全过程管理。

“该企业仅1月~5月的财务凭证就有150多本,加上各类账本、报表资料,近半年的财务资料就能装满一辆厢式货车。稽查人员如果采用手工方式查阅,至少需要6名人员、花2个月时间才能有个眉目。”刘卫东说。他表示,这样不仅使稽查人员工作量巨大,而且也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取而代之,稽查人员调取了该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财务数据,并组织人员进行分析。

在分析核对企业的电子财务软件数据时,稽查人员发现,该企业电子财务软件的“仓库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存在已销售出库但未在当期开票的情况。稽查人员进一步分析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发现,只需在财务软件的“销售管理模块”中过滤出“已审核”未“钩稽”的销售出库电子记录,就能掌握企业的已出库未开发票情况。按照这个思路,该局对相关电子财务数据进行过滤,共过滤出28条销售出库电子记录,含税销售额377563元。经核实,这些电子记录的原始凭证为该企业今年2月已销售出库但未开具发票的单据。目前,该企业已补缴增值税54859元,并缴纳了0.5倍的罚款及滞纳金。

刘卫东说:“利用企业的电子财务数据,稽查人员查结这个案子只用了20天时间。”

据统计,今年1月~7月,安阳市国税局已通过分析企业电子账务数据直接开展稽查评估41户企业。其中,超市等商业零售企业18户,查补入库税款201万元。通过评估,有效地增加了商业零售行业的税收。同期,全市商业企业共入库税款51319万元,同比增长12%,增收6158万元。商业零售行业的增值税税负也由年初的0.51%提高到了1.4%,比全省同行业平均税负高出0.3个百分点。

另据了解,在应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的同时,该局还及时规范了企业会计核算软件备案和变更工作。今年1月~7月,全市共有307户企业就其使用的会计电子核算软件重新向该局进行了备案登记,76户企业就会计核算软件使用情况进行了变更登记,使该局掌握了企业真实的财务软件使用情况,为下一步拓展企业会计核算软件分析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关阅读:

 ·做好税务规划从根本上防范税务风险·莫忘用好税收协定这个“护身符”·遵循“四项原则”规避税务稽查风险·利用计算机选案:为税务稽查编织“天网”·不准备同期资料可能面临哪些税务风险·反避税工作向五个领域拓展·大企业应注意14项纳税遵从风险·税收信息交换协定签订 避税天堂渐行渐远

第二篇:电子税务:互联网提升税收征管

电子税务:互联网提升税收征管

与传统的“税收信息化”提法不同的是,电子税务侧重于税务职能的网络化、电子化和虚拟化,它的主要对象是面向各纳税主体;而税收信息化主要指税务机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税务部门内部以及与纳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达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活动协调运作的目的。可以说,电子税务既是税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税收信息化的高级表现形式。电子税务的成功实施必须以良好的税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才为支撑。

其实,“电子税务”并非全新的话题。我国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纳税申报制度,加快应用计算机进行税收征管的步伐”。2001年5月1日实行的新《税收征管法》在总则中指出:“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这使电子税务的思想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二、实施电子税务的意义

(一)显著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税收征纳成本

实施电子税务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电子税务能显著地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降低税收征纳的成本。主要表现在:(1)电子税务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让纳税人随时随地通过电脑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并可通过网站获得税务机关的相应服务,既节省了报税纳税的成本,又可方便、快捷地办理涉税事务。(2)电子税务使得税款征收和税款划解从传统的手工化、纸面化操作向电子化、无纸化转变,由新颖的电子化票据代替传统的纸面实物票据,这必然会降低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3)实施电子税务必然带来税务档案的电子化。电子化税务档案既能保证纳税档案的完整、系统,又能让税务人员按其不同的需要极其方便地调阅。如可以按纳税人的经济性质、不同税种、纳税人的业务特点等分别生成不同的税务档案,供调查、研究使用。(4)电子税务的实施和各种税收征管软件的运行,必然会提高税收征管数据的质量,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对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纳成本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公开,更好地实现法治税”

实施电子税务对于促进税务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各级税务机关必然会利用互联网这一重要的信息发布工具,向社会公众公开各种税收政策法规以及税务部门的职能、组织机构、办事规程等,公众既可通过网络了解各种涉税事宜,也可通过网站公布的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监督、举报税务人员的作风和行为,使得传统的税收征管由原来的神秘、封闭走向透明、公开,成为阳光下的公正的行为。

电子税务对“依法治税”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纳税人通过互联网对自身的纳税义务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同时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税务机关的监管。如纳税人在开户银行的资金流转情况就可通过网络直接反映到税务部门,这样将有利于约束、规范纳税人的行为。另一方面,税务执法人员在电子税务条件下既要受到同一层面的执法人员从不同的执法环节进行的制约,又要受到来自上级机关的监管,同时还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规范税务执法人员的行为,使得“依法治税”落到实处。

(三)电子税务有利于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税务机关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大量的经济分析与决策任务。电子税务对提高税务部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电子税务借助互联网的应用使税务部门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使得决策信息更加全面、丰富;第二,在决策方法方面,电子税务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获得大量定量、系统的分析,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外部专家展开广泛的联系,使得头脑风暴法、特尔菲等常用的决策方法可通过互联网远程实现;第三,互联网为税务部门加强与公众的交流提供了极为顺畅、便捷的通道,既有利于税务部门在决策时集思广益,听取公众的呼声,采纳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意见和建议,又有利于公众通过互联网监督税务部门的决策,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电子税务有利于纳税知识的普及和税收环境的改善

税务机关负有普及纳税知识的义务,改善税收环境也一直是各级税务部门长期努力的目标。在传统的税收征管条件下,税务机关往往采用散发税务资料、办培训斑、面对面宜传咨询等方式,但由于传播面小、成本较高等原因,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实施电子税务后,利用互联网进行纳税知识的宜传普及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传播面广、时效性强等特点,更容易为纳税人所接受。在不少税务网站可以看到“政策法规”、“纳税人信箱”、“举报与投诉”、“税务论坛”、“案例分析”等栏目,这些栏目对普及纳税知识、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具有重要的帮助。纳税知识的普及、纳税意识的提高,必然使税收环境得到改善。

三、电子税务的主要形式

发展电子税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实施电子税务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根据网络技术的优势,结合税收征管工作的特点,笔者以为,电子税务主要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电子报税

电子税务的核心内容当属电子报税。电子报税包括电子申报和电子纳税两个部分。电子申报指纳税人利用电脑、电话机等相应的报税工具,通过因特网、电话网、分组交换网和DDN网等通信网络直接将申报资料传送至税务机关,以完成纳税申报的全过程。电子申报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纳税人与税务机关间的电子信息交换。电子纳税是指纳税人、税务机关、银行和国库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税款结算、划解的过程。在这一环节,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电子申报所提交的纳税信息,直接从纳税人的开户银行账户或专门的税务账户划拨税款,以完成纳税人税款缴纳的工作。

具体来说,电子报税可以采取以下多种方式。

1.互联网远程报税

互联网远程申报是指纳税人使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登录税务机关的网站,依托远程电子申报软件进行纳税申报,并实现税款自动划转入库,完成电子申报和电子纳税的整个过程。互联网远程报税以互联网为载体,使得纳税人可以将填报的相关的纳税数据资料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地传递给税务机关,无需纳税人去税务部门窗口完成纳税申报,同时大量的纳税申报数据可以与税务机关的电子管理档案系统无缝联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与管理。这种报税方式对企业或个人来说所需的投入很小,因为它只需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和一根普通电话线就可以了,而且,愿意采用这种方式报税的单位与个人基本都有相应的设备,并能进行相应的操作。

互联网远程申报对那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报表数据较多而且又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大的方便性和经济性;对一些收入较高、工作繁忙、又常身处外地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来说,是一种理想的报税方式。

2.电话报税

电话报税是指纳税人利用电话,通过电信、银行和税务系统的网络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的方式。电话报税综合应用了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呼叫中心等技术,使得纳税人可直接通过拨打电话自助地完成报税事宜。与互联网远程报税相比,电话报税具有设备投资少、操作简单、技术要求低等特点,所以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纳税数额相对较少的“双定”纳税户。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地完成申报缴税义务,同时也可减轻税务机关的前台工作压力,节省征纳双方的纳税成本。电话报税的缺点是交互性差,直观性不足,信息量也很小,缺乏税务人员与纳税人的直接交流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使用面。

3.银行网络报税

银行网络报税是指税务机关与指定的代收税银行进行联网,实现数据共享,纳税人(主要指个体双定户)与指定银行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充分利用银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通存通兑功能,在规定的纳税申报期前到该银行的任何一个营业网点存储不低于应纳税款的资金,由银行在每个法

定申报纳税期的最后一日,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直接划转入库,完成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事项。纳税人可在每个纳税期满10日后,凭税务登记证副本到银行网点领取完税凭证,完成申报纳税全过程。

银行网络报税可以充分发挥银行网络的资源优势,对各方都具有实际意义。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增加存贷业务的数量,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对税务机关来说,通过银行网络征收税款,可以大大减少自身的工作量,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对纳税人而言,通过银行报税,可以节省到税务机关报税的时间和费用,还可以减少在银行反复存取现金的差错。对“双定户”而言,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电子报税使纳税人真正实现了新《税收征管法》所要求的“自行申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目前与电子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所以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报税方式,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开户银行都必须签订协议,以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二)电子稽查

传统的税务稽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照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发票领、用、存情况,各种财务账簿和报表等信息,来确认稽查对象并进行检查,以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防止税款流失,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收缴。实施电子税务后,税务机关可直接通过互联网获取纳税人所属行业情况、货物和服务的交易情况、银行资金流转情况、发票稽核情况及其关联企业情况等信息,以提高稽查的效率和准确性。税务机关还可以与网络银行资金结算中心、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安等部门联网,共同构筑电子化的稽查监控网络,以加强和改善稽查工作。另外,税务机关接受群众提交的电子邮件形式的税务举报也将很寻常。电子稽查的主要方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电子邮件举报

稽查选案是税务稽查活动的起点,群众举报是稽查选案的重要依据之一。传统的税务举报通常有口头举报、信函举报、电话举报和传真举报等方式。这些举报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口头举报因举报人的身份暴露通常会使举报人产生心理压力;信函举报随着近年来民用信函业务量的逐年下降也深受影响;电话举报由于语言沟通及书面记录等方面的原因,其信息量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传真举报需有专门的传真设备,应用范围受到制约。

与传统的举报方式相比,电子邮件举报具有成本低、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既可传输文字资料,又可传输图像和声讯资料,使得举报内容更为翔实、可信。另外,电子邮件举报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举报人可以随时随地提供举报材料,税务机关也可全天候地接收举报信息。同时,电子邮件举报者的身份较为隐蔽,一般不必担心身份暴露受到打击报复。举报人有自己专门的电子邮箱,便于税务机关与其进行直接、专门的联系,双方的沟通更为顺畅、快捷。

对税务机关而言,接收电子邮件举报并不需要专门的软、硬件设备,也不需要建设独立的税务网站,只要配备能上网的电脑,并由专人管理就能进行举报受理了。

2.税务网站直接举报

税务网站直接举报是与电子邮件举报既相类似又有区别的另一种电子举报方式。它是指举报者通过税务机关网站提供的网上举报窗口,直接向税务部门提供举报线索。这种举报方式已在一些建立起专门税务网站的税务机关中实行。

对税务机关和举报人来说,通过网站进行举报无疑具有极大的方便性和有利性。一方面表现在网上举报有统一的格式,便于税务机关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理;另一方面,网站举报通常具有举报结果查询功能,举报人有受重视和信任感。如南京市地税局的网上举报页面,举报人只要凭借税务机关提供的举报查询账号和密码,即可查询网上举报的处理结果。另外,举报人还可以直接得到税务机关提供的电子邮件回复。

3.电子化查前准备

税务人员在实施税务稽查前,通常要做必要的准备工作。除了准备必要的文书、熟悉相关政

策规定外,还要搜集、了解稽查对象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的税务稽查查前准备通常是调阅在税务机关存放的稽查对象的纳税档案,如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资料等。现在,随着税收征管软件的运用,通常是先运用征管软件查询稽查对象的电子信息,必要时再调阅其纸质档案。这些都是税务机关内部存有的书面或电子信息,信息量是有限的,并且往往是滞后的。

实施电子化查前准备,税务人员可以直接登录稽查对象的网站,动态地了解稽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管理情况等大量即时的信息。税务人员还可以登录稽查对象的相关行业网站,了解该行业的基本情况、相关指标的平均值,通过稽查对象与本行业的对比分析,以发现蛛丝马迹,为税务稽查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4.典型案件网上公示

税务机关利用互联网这个十分有效的信息发布工具进行典型案件网上公示,可以切切实实地为纳税人提供遵纪守法指导,帮助纳税人更好地把握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从而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税务机关在运用典型案件网上公示时,一是要注意案件选取的典型性,尽量选择在当地发生的一些大案、要案,让纳税人尽可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行为的发生;二是要有专业人员对案例进行点评,分析典型案例存在的根本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使其他纳税人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如厦门市国税局网站提供的案例公示资料翔实、典型性强,教育警示作用较大,具有借鉴意义。

(三)税收电子化服务

为广大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一直是各级税务机关努力追求的目标。但在传统的税收征管条件下,由于受到人力、财力、场地等方面的限制,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无论是在服务品种还是服务水平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与纳税人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利用互联网来改善税务机关的服务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目前,国内不少已经建立起专业网站的税务机构,都把电子化服务作为网站基本的应用。如把税收政策法规、纳税资料、办税指南等内容发布在网站上,供纳税人随时随地方便地查询。也有的税务机关在网上开设了专门的咨询中心,接受纳税人的各种问询,并向他们提供专业、系统、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全面一些的网站还提供搜索引擎、资料下载、常见问题解答(FAQ)、网上发票查询、企业资信情况查询等服务。

四、电子税务在我国的发展

电子税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初创到今天不过短短数年时间。在这数年时间里,全国各地许多税务部门结合自身征管的需要、地区的特点,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电子报税方面,上海的纳税人通过Internet接入上海财税网电子申报网页,用合法用户名和口令登录电子申报服务器后,选择、填写、提交相关申报表即可完成本次申报。在电子稽查方面,无锡市地税局设立了电子邮件地址为“ltax @ wst.net.cn”的举报信箱,专门受理电子邮件举报案件。在电子化服务方面,北京市地税局推出了“网上地税局”,它为广大纳税人和普通网民提供了大量有关税收政策、办税程序和办税手续、复议听证程序、纳税人权利义务等信息。在其他方面,南京市国税局于2002年12月开通了远程网上发票认证,纳税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同时进行即时或批量认证。企业自行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扫描、识别后,通过Internet网络将扫描识别数据传输到税务机关。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建设的“金税工程”三期,不仅涵盖国地税所有的税种和执法环节,还将与企业联网,从而为我国电子税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电子税务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实施电子税务并不能一蹴而就。我国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不容乐观的情况,如: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税务部门之间沟通不足,存在信息孤岛,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技术方面标准不统一,扩展性差;等等。这些方面必须很好地加以解决,否则将阻碍电子税务的健康发展。

要克服上述存在的情况,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因为无形的互联网部分地代替传统的税务机构完成相关的涉税事务,对人们的观念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这当中既有不少税务工作人员对电子税务的发展意义缺乏认识,也有人担心电子税务的发展对自身利益构成威胁,所以,要成功实施电子税务,就应首先扫清观念障碍。其次是人才问题。电子税务属于高科技的范畴,不仅需要组织大量的高精尖的信息技术人才攻关,而且需要全体税务人员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质。而我国目前的税务人员队伍现状与这个要求尚有不少距离。大量引进人才毕竟不很现实,只有在适当引进部分高尖端人才的基础上,全体税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才是真正出路。另外,企业人员素质以及全社会人员的素质也需相应提高。再次就是投入问题。实施电子税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对欠发达地区而言,这个问题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市国税局近年来在税务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已超过5000万元,而正在建设的国家“金税工程”三期计划5年内投资逾60亿元。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各级税务部门想方设法、多管齐下地来筹集。最后还有个安全问题。税务部门的职能进入互联网,如果安全没有保证,电子税务就不能健康发展。税务部门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进程中务必对安全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既要通过防止黑客攻击、限制用户的访问权限等方式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又要保证数据免受病毒破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在实施电子税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电子税务将迎来长足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赵俊峰,陆海燕.电子税务初探[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2).[2] 蔡荣华.税务信息化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3] 隋焕新.青岛市国家税务局的电子申报应用——集中征收、优化服务的必由之路[N].网络世界,2001-08-06.[4] 网络为税务搭桥——大连开发区财税局网上报税系统[N].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07-26.

第三篇: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企业如何应对税务稽查?

1.应对日常基础工作

规范经营,税收筹划;资料存档,规范管理;单独办公,资料分档。这是事前做好基本功,对公司现有业务运用扎实的财务知识,做好税务方面的筹划,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财务办公室应单独办公,即使是财务资料,也要根据需求及所面对部门放置,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上下班清理好桌面、抽屉的文件,不要把重要的东西乱放。

2.稽查接待准备

如果某天稽查人员通知过来查账,怎么办?

了解原因,有的放矢(了解来者为什么性质而来,是普通的过来看看,还是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检查的重点又是什么),如果是税务稽查,应及时报告给企业负责人,由他出面先跟相关领导打打招呼,哪些方面可以查,哪些方面可以带过的。并且提前将相关资料准备好,不要等稽查人员来了再搬这搬那,不小心将其他一些文件混进去被看到就不好了,千万不要等到问题被查出来才想到要跟上级领导汇报,这样被动的去找人会更加难办。

了解来的是什么级别的人是稽查员还是局长?他与那些人有关系,就是“查户口”,平时也要多积累点,以便做出神速应对

当稽查人员到了之后最好能在门口迎接,让他们受到尊重,并且将他们安排在接待室,端茶倒水,拿一些新品给他们品尝,聊聊天,问问他们此行的目的,重点稽查方向,稽查力度如何,好做相应的对策。

4.接待稽查人员注意事项

对等原则: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对于稽查进程,财务人员应及时汇报给企业负责人,以便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接待过程中一定要热情,耐心,多交流,千万不要让稽查人员觉得你态度不好,不耐烦。千万不要和他们争执,以和为贵,不然可能没什么问题也给整出问题出来。

陪同:税务稽查人员提出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尽量不要带他们随便走动,比如员工宿舍,上面安装的空调不得抵税,但你入的制造费用,就抵税了,人家一看就看出数目不对,本来不是查账重点的就变成查账重点了,还有车间跟仓库,应为账务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稽查人员一看,存货不一样,又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一定要四处看看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各部门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对税务机关人员的问题,先请财务人员解释,非财务人员只能含糊回答(这是因为财务负责人知道那些是有问题的,处罚力度如何等)。在税局检查账簿的时候,财务人员最好要全程陪同,当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及时解答,如果自己拿捏不准,千万不要随便回答,要汇报给财务负责人,大家统一口径之后再做回答。

如果被查出问题,应与稽查人员积极沟通,当时这样做是出于什么原因,后面可以怎么调整,以后应该要多注意。一些可罚可不罚的科目,最好能与稽查人员好好沟通,如果他们要看某些资料,但我们又没有准备,可以说资料被外带或者放在总部,要过段时间才能拿到,比如税局需要看某些客户合同,但其实没有,那我们可以说这些合同都是放在总部保管,寄过来可能要花些时间等等理由,看能不能带过去,如果不能,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完善好工作,如果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好,如果不能,就要及时通知企业负责人,由他出面找人协商。

5.稽查资料提供技巧

财务资料,有限提供(谨慎提供各项资料);非财务部门,适当规避(业务部门资料,不得适时提供);电脑资料,及时备份(电脑资料的保密性管理,不能被看到的资料可以先删除)。稽查人员在查看账簿时可能会复印某些凭证,我们也要注意留底,将他们复印的凭证好好看看,有什么问题,该怎么解释更合理,能避免处罚,要及时了解稽查进度现在到了那一步,在稽查过程中多与稽查人员沟通交流,便于好打点打点有关人员。不要等到稽查工作都上报给税局领导才想到要找关系,那时候就晚了。

一定要了解稽查进程,快速做出反映,不然,再好的关系都没用......企业无法回避税局机关的正常检查,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对照各种税收法律和条例,将每一个经营项目涉及的税种逐个进行排列;对照适用税收法律和条例的税率,尽可能准确计算应纳税额,并按税法和条例规定按时申报,及时清缴入库。同时,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税法和条例,特别要注意容易疏漏的环节,比如折旧年限及摊销年限在税法和条例上是如何规定的等等;若遇特殊税务问

题,最好能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确保税法和条例得到认真执行。

第四篇: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

《企业所得税税务稽查方法》

《特殊业务稽查方法》辅导

邯郸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

杨 芳

2009年3月14日

注册税务师,邯郸市地税局稽查局检查三科副科长。联系电话:0310-3018303

***

一、调整账务简明知识 ?

二、收入检查重点问题

三、扣除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四、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为什么要调整账务?

保持会计核算的真实、防止税款明补暗退。

同时《税务稽查管理》税务处理决定的执行中“被执行人应按照税务处理决定的要求,将缴库凭证的复印件连同税务稽查调整账务记录复印件报送执行部门”

考试中要注意审题,看属于哪一年的业务,考虑用当年适用的税收政策;答题要求是否要求调整账务。

什么情况下要调整账务?如何调整?

存在属于会计差错的情况。要按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调整账务。

检查以前,使用的重要会计科目“以前损益调整”。原则:错什么、调什么,差什么、补什么。

查获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流转税、印花税处理也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一并调整。

最后将“以前损益调整”全部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什么情况下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属于影响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事项,包括:

1、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会计差错;

2、税法与会计规定不一致情形,3、本次检查应补缴的可以税前扣除的流转税。

二、收入检查重点问题回顾 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构成:

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具体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会计核算对企业总收入的划分:

1、营业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及租金收入和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会计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业务招待费、广告宣传费税前扣除限额的基数。

2、资本利得,包括转让财产收入和政府补助、接受捐赠收入等。对应会计科目包括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

3、投资持有收益,包括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和股权投资的股息红利,对应的会计科目是投资收益。

4、其他收入中,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账款、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确认为收入。二已作坏账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账款和汇兑收益,分别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和财务费用。一般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例外规定:

1、对于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以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

2、对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3、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4、接受捐赠收入,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1、对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按照合同约定。举例:

例:甲公司向乙公司出租房产一处,租期三年,每年租金100万元,合同约定甲公司于租赁开始日一次性收取300万元。收取时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300万

第一年作:借:递延收益100万

贷:递延收益300万,贷:其他业务收入100万。

其余两年结转收入分录同上。税收处理:于合同约定的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实现,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确认计税收入300万元,以后两年每年各纳税调减100万元。

2、分期收款销售举例:

2008年7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机械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分5次于次年开始每年底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156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1)2008年7月1日销售实现 借:长期应收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贷:未实现融资收益

4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560

贷:库存商品

1560(2)2009年底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

468(2340/5)

贷:长期应收款

468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26

贷:财务费用

企业的所得税处理为:

(1)2008年税收不确认收入的实现,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收入1600万元。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成本1560万元,2009年税收确认实现收入400万元(468/1.17),应当调整增加当期的收入400万元,应当调整增加当期的成本312万元(1560/5),确认的融资收益应当调整减少当期的利息收入。

检查收入总的原则:检查收入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主要涉税问题是:收入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以及确认计量错误。收入确认有关文件:

1、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

2、《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

对于销售折扣,仍执行国税函发【1997】 472号文件规定。要求在一张发票上注明折扣额。

国税函【2008】875号文件关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规定与收入会计准则规定相比较:少了“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关于销售货物多了“销售合同已经签订”。原因:企业的经营风险国家不承担!主要问题举例

一、隐匿收入。部分或全部收入计入账外账、计入往来、计入资本公积、计入盈余公积、计入利润分配等。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如果属于营业收入,注意流转税(全国考试,没有地方教育附加!)。如房屋租赁收入,涉及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如果给定了合同,注意印花税。等。

调整账务:

借: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

贷:以前损益调整 例如:

2008年8月31日:188号凭证 会计摘要:收房屋出租租金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000

贷:其他应付款-蓝天公司

120,000 原始附件:

银行进账单(现金交款书一张),银行存款120,000元。开具自制收据一张,标明:“房屋租金120,000元”。2008年8月签署的“房屋租赁合同”一份。核查备注:

出租房屋系某市南方广告公司08年6月购入的写字楼,并自2008年8起出租给蓝天房屋中介公司使用,租期2年,年租金60,000元,公司在租赁开始时预收两年租金120,000元。核查有关账户,发现该房产已按规定提取折旧。自公司取得该房屋产权后,未缴纳任何税金 检查分析:根据会计准则,属经营租赁,出租人应按照直线法将租金费用分摊至租赁期内的每一期,确认每一期的租金收入。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承租人应付租金日期确认收入。根据财税【2003】16号文规定,预收收入按照财务会计确认收入时间为准,因此营业税应当分期确认收入,缴纳营业税。2008年应确认的营业税营业额为60000/12×5=25000元。应补营业税=25000×5%=1250元 应补城建税=1250×7%=87.5元 应补教育费附加=1250×3%=37.5元 应补房产税=25000×12%=3000元

应补租赁合同印花税=12万×10元/万=120元。以上合计4495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4495元。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租金收入,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000元。账务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蓝天公司25,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25,000 借:以前损益调整4495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250

-应交城建税87.5

-应交印花税120

-应交房产税3000

-应交教育费附加37.5

二、取得收入直接冲减成本费用。或以冲减了成本的收入记账。主要表现: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注意:收入、费用都少计,不用调账了!但应注意如果涉及流转税的收入少计,应补营业税及附加。

三、视同销售检查

视同销售是指会计上不做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记缴税金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一)、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按照是否有商业性质,分两种情况:

1、不具有商业性质的,成本转账,售价计税,不需要确认相应的会计收入、成本和损益。(如对外捐赠、非广告性的赞助、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2、具有商业性质的,如债务重组、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非货币薪酬等,需要确认相应的损益:

(1)、视同销售的标的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2)、视同销售的标的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在此要注意营业税问题)。

(3)、视同销售的标的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二)视同销售的税收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25条: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投资呢?已经包含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了。

(三)比较:执行新税法和新准则下的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与税收规定基本一致了。重要文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

1、不具有商业性质的视同销售(不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1)自产自用。

某水泥企业将成本为100万元、不含税销售价格为150万元的水泥用于本企业在建工程,如果不考虑增值税外的其他税费,会计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

1255,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0 如果是2008年以前业务,需纳税调整。

如果是2008年及以后的业务,只能是增值税规定下的视同销售了,企业所得税法上不再视同销售了。不需纳税调整。

思考:各自形成的固定资产计税基础是多少?(2)对外捐赠赞助、广告样品: ①用于捐赠赞助

对于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赞助,财务制度及新准则均没有视同销售的规定。会计处理一般按产品的账面价值及应缴流转税借计营业外支出,而新法规定上述行为应作视同销售处理,一方面将不含流转税的产品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另一方面,上述会计核算的营业外支出可能不得全额在税前扣除,从而形成永久性差异。

用于捐赠或赞助举例:

企业自产货物成本为17万,对外售价20万,用于捐赠。

借:营业外支出20.4

贷:库存商品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分析:

(1)增值税,销项税额=20×17%=3.4万元(2)所得税:

①(20-17)×25%→视同销售,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

②营业外支出:17+3.4=20.4→捐赠

直接捐赠和赞助支出:不得扣除,可能产生永久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4万元。

间接捐赠:限额(以会计利润×12%)②对于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广告、样品 财务制度及新准则均没有视同销售的规定。会计处理一般根据具体用途,按产品的账面价值及应缴流转税借计“营业费用-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科目,而新税法规定上述行为应作视同销售处理,一方面将不含流转税的产品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另一方面,上述营业费用在税前扣除时不得超过销售营业收入的15%。企业以外购资产作为广告、样品时,也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认视同销售收入。

税法要求视同销售的样品,应该是在宣传促销中所有权发生了转移的商品,企业内部样品室陈列的样品不存在所有权转移问题,会计核算仍为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不做视同销售。

2、具有商业性质的视同销售

如:用于职工福利、交际应酬、股利分配等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福利(职工福利)

应付股利(股利分配)

管理费用(交际应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的是:

如果会计处理错误,应调整账务,按照: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的差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注意: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还应该注意营业税及附加。

四、视同销售-商品抵债业务检查

《企业债务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办法》(总局6号令)

分解理论!后面单独举例。

正确的处理:甲企业2008年2月与乙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甲以一批库存商品抵偿所欠乙公司一年前发生的债务180.8万元,该批库存商品的账面成本为130万元,市场不含税销售价为140万元,该批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甲企业该笔业务应纳企业所得税。

【答案】视同销售收益=140(视同销售收入)-130(视同销售成本)=10万元

债务重组收益=(180.8(应收款项)-140(公允价值)-140×17%(额外负担税费))=17(万元)

甲企业的该项重组业务应缴纳企业所得税27×25%=6.75(万元)

例如:2008年3月5日,记帐凭证18号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A公司

600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税费(销项税额)85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50,000(经查,该笔业务属于债务重组,同类商品售价5000,000元)

分析:该企业用非现金资产进行债务重组,未按照税法规定将此业务分解成公允价值销售货物和抵偿债务两项业务。

销售货物所得=5000000-4000000

=1000,000元;

债务重组所得=6000000-5000000-850000

=150,000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50,000元。调整帐务:借:资本公积1150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1150000 附或有条件的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400

贷:应付账款——债务重组 50 000

预计负债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14 400 这种情况下,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元。预计负债税法上不承认。

五、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根据《非货币行资产交换准则》,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高于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收入准则等相关规定。

1、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不具有商业实质。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即便会计处理正确,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换出的是无形资产或不动产,还应该注意营业税及附加。例如:12月31日257号凭证

摘要:用闲置房产换取设备分录: 借:固定资产216,000

累计折旧

24,000 贷:固定资产

240,000 后附凭证: 转让合同一份,载明用闲置房产换取关联企业顺发机械厂生产设备两台,合同没有列明价格。经职业判断,该交易没有商业实质。该房产系2006年建造。

12月转让闲置房产,房产公允价格为28万元。经专业评估机构评估,重置成本为30万元,九成新。

问题分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根据税法规定应当视同销售。转让房产应当缴纳营业税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计算分析:

印花税:购进和销售都应纳税 280000×(5+3)/10000=224元 营业税=280000×5%=14000元 城建税=14000×7%=980元 教育费附加=14000×3%=420元

地方教育附加=14000×1%=140元 注意:全国考试没有地方教育附加 以上税费合计:15764元

扣除项目合计300000×90%+15764=285764元

扣除项目金额大于销售额,没有增值额,不要缴纳土地增值税。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80000-216000=64000元。

换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应为280000+15764=295764元。固定资产会计基础为216000+15764=231764 固定资产会计基础小于计税基础64000元,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账务调整:

与转让资产有关的税金计入购进资产价值。借:固定资产15764 贷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14000

-应交城建税980

-应交教育费附加420

-应交地方教育附加140

-应交印花税224

例如:某稽查局对某机床制造有限公司2008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工程物资

250,000 贷:库存商品-抛光机

250,000 记账凭证所附出库单一份和货物交换协议书一份。出库单反映3月8日发出××机床一台,收货方是某铝制品有限公司。协议书签订的内容是该公司以成本为250,000元的××机床一台交换某铝制品有限公司的作价351,000元的铝合金门窗一批。再采用审阅法检查该公司的销售发票,获知当月××机床的平均销售价格为300,000元(不含税)。分析:

该公司以××机床交换铝合金门窗,为具备商业实质、公允价值能够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应补增值税51000元(300000×17%);应补企业所得税12500元〔(300000-250000)×25%〕。

应补的增值税应计入工程物资中。

六、技术转让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个纳税内,居民企业转让技术所有权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注意转让的是所有权!

营业税规定: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注意:这里是所得超过500万元,不是收入。借:银行存款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免)

营业外收入(或借:营业外支出)

例如:2008年12月22日,记帐凭证23号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10000,000

贷:无形资产-专利技术 3000,00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7000,000 经查该企业转让的专利技术收入中包含技术培训收入300,000元。

分析:企业技术转让所得=(10000,000-300,000-3000,000)=6700,000元,因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850000元(其中5000,000元免税,850,000元((6700,000-5000,000)×50%))属减半。

如果是使用权,属于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企业所得税)转让无形资产(营业税),会计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无形资产的出租

1、应当按照有关收入确认原则确认所取得的转让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将发生的与该转让有关的相关费用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3、发生的相关税费(营业税免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另外注意:专利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所书立的合同,适用于“产权转移书据”征收印花税。非专利技术转让所书立的合同适用于技术合同征收印花税。

七、建造合同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的运用

(1)完工进度的确定

①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②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③根据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确定

当期确认的合同收入=合同总收入×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的收入

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合同预计总成本×完工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费用后的金额

当期确认的合同毛利=当期确认的合同总收入-当期确认的合同费用 对于建造合同问题的归纳,应记住以下五笔会计分录。(1)已发生的工程成本: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

(2)结算金额的账务处理:

借: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

(3)实际收到工程款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通常在借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5)将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合同毛利

若某年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了合同总收入的金额,则当年确认收入的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如果年末合同预计总成本大于合同总收入,应将剩余的为完成工程预计损失确认为当前费用=预计总损失×(1-完工程度)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完工时: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八、其他收入

注意预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认和计量 举例:

注意要将增值税剔除。

2008年2月份取得包装物的押金收入11.7万元,3个月后逾期,则逾期的押金收入增加应税收入应该是11.7/(1+17%)=10万元,当然,也是用10万元计算销项税额。

实行新准则的企业,对盘盈资产作为前期会计差错处理,通过“以前损益调整”科目处理,在计税时,应对盘盈资产价值作纳税调增,其未来成本或折旧也可在税前扣除。

九、不征税收入 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注意是否符合!重要文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 行政事业性收费 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

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有两种会计处理:收益法和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

税法规定计入收到当期收入总额中!对递延收益,先调增后调减。

企业自政府取得的各类补助,以应税为原则、免税为例外!

先征后返的流转税,在实际收到时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除非税法明文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其他都应作为应税收入。

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号)规定,软件生产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退还得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财税【2008】38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核力发电企业取得的增值税退税款,专项用于换本付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十、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不包括转让收入)

注意: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当年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利息收入,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如果在到期前转让,不可以将转让收益中包含的利息收入剔除,国债利息收入的免税待遇,应归属于国债到期的持有兑现人。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2、3中,该收益都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例如:2008年投资收益全年贷方发生额950000元。其中,从上海浦东的联营公司(适用税率15%)分回利润850000元;2007年1月购买金融债券1000000元,利率10%,三年后一次还本付息,本年确认收益100000元。税务处理:

从上海浦东的联营公司分回利润符合居民企业间股息红利免税政策,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50000元。

购买的金融债券按照合同约定三年后还本付息,当年不确认所得,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00000元。

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8项)

十一、关于债券投资

指企业购入并准备持有到期的各种债券,如国债等。反映在:”持有至到期投资中”科目中。(如果不准备持有到期,准备近期出售,则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如果不准备持有到期,但准备持有一年以上,反映在“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科目核算。)

会计上对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坚持的是权责发生制,不考虑是否实际收到,税法规定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

因此对于此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说,会计上确认的利息收入,应纳税调减。在约定再全额确认所得额。“先调减,再调增”。

企业2008年1月1日购买5年期国债,准备持有到期,面值10万元,票面利率8%,到期一次还本付息14万元。

购买时: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年末: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8000

贷:投资收益8000 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00元。如:2年后将尚未到期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国债对外处置,取得转让收入120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00

-应计利息16000

投资收益

4000 税法上确认的转让所得为12万-10万=2万元,纳税调增16000元,并且不得享受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的待遇。

国债利息收入的免税待遇,应归属于国债到期的持有兑现人!

十二、关于股权投资收益 由于:

1、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免税; 注意事项:免税的投资收益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投资的对象必须是居民企业;

2、投资方式应当是直接投资或投资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持有时间在12个月以上。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投资收益,不能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2、国税函【2008】264号规定,转让损失当年不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转让所得的才可以扣除。因此建议:

①在题中出现权益法核算股权投资收益为负数的情况,直接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如果为正数,直接全部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②再看有无股权投资转让情况,若有,再计算股权转让所得: 转让所得= 转让收入-投资计税基础。

因为税法规定,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企业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时,投资资产的成本准予扣除。

转让所得的处理:若大于零,则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若小于零,不调减了,因为已经前面调减了。

A公司2008年利润表中“投资收益”-1650万元构成如下:

(1)对B公司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年末根据B公司2008年亏损额计算的分担额:

借:投资收益45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50万元(2)转让对C公司投资,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00万元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

投资收益

1200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800万元

-损益调整

300万元

-其他权益变动

200万元 经查:投资成本1800万元均为现金出资。针对此类问题:

(1)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50万元。(2)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

涉及投资转让:

转让所得=1000万元(收入)-1800万元(计税基础)=-800万元。

转让当期没有其他投资收益和转让所得,因此该转让损失当期不能扣除。因此共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650万元。

(向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十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财税【2007】80号文件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情况下:

计税基础=会计成本+购入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购入时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交易费用

例如: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购买上市公司股票,2007年4月购买价款1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收盘价1200万元,在2008年2月以700万元卖出(相关税费略)企业已经做出如下会计处理: 2007年4月购买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0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0,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0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000

贷:本年利润2000,000

年末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2008年2月转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时: 借:银行存款7000000

投资收益500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00000

-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

同时:借:本年利润5000,000

贷:投资收益5000,000 2008年税收上确认处置损失为300万元。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万元。

十四、清算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五条所称清算所得,是指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减除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等后的余额。参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注释。

企业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注意:这里的资产净值与税法实施条例第74条规定不同。74条规定: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某居民企业因经营不善,已严重亏损多年,于2008年6月底被法院宣布破产,实施破产清算。经过清算后,账面存货和固定资产变现收入1850万元,变现时收取各类债权实际收到150万元,没有收到债权损失50万元;清算资产盘盈50万元全部变现50万元,无法偿还的债务5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40万元,计算该企业清算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清算前企业资产负债表如下: 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1850账面固定资产存货变现+150实收应收款项+50盘盈资产变现)-(100+180+100+200-50无法偿还的债务)=1520万元;

资产净值=资产总额-全部债务=1500资产总值-(100+180+100+200)所有债务=920万元; 企业清算所得=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者交易价格-资产净值-清算费用-相关税费

=1520-920-40=560万元。

二、扣除检查应注意的问题

1、超限额扣除。属于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不一致,调整应纳所得额,不用调账。

2、重复扣除。

3、会计差错。要调整账务。

4、提前或滞后扣除费用。

5、税法与会计规定不一致。关于扣除主要问题举例

一、工资薪金扣除。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关键是合理的判定。

重要文件: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二、职工福利费扣除。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重要文件: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8】2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2007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首先应当冲减以前的结余金额,不足部分才能在当期所得税前扣除

三、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

工会经费。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不超过工资总额2%,强调实际支付。

教育经费。会计上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

不超过工资总额2.5%,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对期初余额的处理:2008年实际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部分冲减期初余额。

有关文件:

财建【2006】317号(用途)

特殊规定: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比率,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财税【2008】1号:支出的培训费全额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

对当年提取并实际使用的才可以扣除。超支部分允许向以后结转扣除。例如:2009年6月检查发现:

2008年,应付工资账户,全年贷方发生额15000,000元,借方发生额10000,000元。

应付福利费贷方期初余额1200,000元,借方发生额2100,000元。期末贷方余额为0元。

工会经费借方发生额180,000元,附有工会组织的专用收据。职工教育经费借方发生额为500,000元。分析:

应付工资借方发生额10000000元,允许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00000-10000000=5000,000元;

应付福利费,税前扣除限额10000000×14%=1400000元,企业期初贷方有余额1200000元。企业当年发生2100000元,超过期初贷方余额900000元,应届定为当年的福利费支出,同时其小于福利费扣除限额1400000元,因此允许扣除的福利费支出为900,000元。

工会经费,税前扣除限额=10000000×2%=200000元,企业上交了180000元,没有超过限额,可以全额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税前允许扣除=10000000×2.5%=250000元,企业实际发生50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0-250000=250000元,余额在以后结转扣除。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产生应纳税暂时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000×25%=62500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62500

贷:以前损益调整62500

四、业务招待费扣除。会计中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实施条例43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注意1:销售(营业收入)包括税法中的视同销售收入。申报表-收入明细表中,“销售(营业)收入合计”:金额为本表第2+13行。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第2行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第13行视同销售收入,包括(1)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其中,营业收入中: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指让渡无形资产(商标权、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租赁业务为基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营业收入中核算取得的租金收入。注意2:

先计算扣除限额。实际发生数×60%与限额比,取小者作为可以扣除数。计算出可以扣除的金额后,用实际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以扣除数=调增数。

?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申报表中收入,还是经调整会计差错后的收入呢??? :调整后的销售(营业)收入数!例如:

2008年“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累计发生额150000元,全部计入营业成本,经查,年末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未作任何调整。

另:基本资料中给定的营业收入总额1000万元。参考答案: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000万元×0.5%=5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数=15万元×60%=9万元>5万元 实际允许扣除的业务招待费=5万元

应当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5万—5=10万元

五、广告宣传费

会计上在销售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产生递延所得税。

注意:销售(营业)收入包括税法中的视同销售收入。

销售(营业)收入是企业申报表中收入,还是经调整会计差错后的收入呢?同样是后者!注意广告宣传费与非广告性赞助支出的区别,后者不允许扣除。

广告性质 的赞助支出作为业务宣传费。非法广告和宣传费用不得扣除!

六、公益性捐赠扣除

会计处理: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重要文件:财税[2008]160号

利润>0!

首先是否属于公益性捐赠。计算扣除限额,比较。注意2008年可以全额扣除的公益性捐赠。分别是:向四川地震灾区公益性捐赠可以全额扣除。文件:财税[2008]104号

这里的利润是申报表中的利润,还是经本次检查调整账务后的利润的?调整后的!2008年5月26日:47号凭证 凭证摘要: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 会计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公益救济捐赠

5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 原始凭证:

南方市民政局收款收据一张,表明款项500000元。转账支票存根一张,票面金额为500,000元。核查备注:

核查企业“营业外支出”账,累计发生捐赠支出600,000元,其中公益捐赠为500,000元,非公益捐赠为100,000元。

核查,企业的所有捐赠支出均在税前扣除,未作税前扣除调整。参考答案:

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可以全额扣除。非公益捐赠1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100,000元

七、产品质量保证金

会计上提取的质量保证金税前不能扣除,税法与会计有差异。借:销售费用-产品质量保证

500,000

贷:预计负债-产品质量保证500,000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500,000元。

八、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通过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来核算,下设“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两个明细科目。

账务处理如下:

(1)发生研发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

(2)该专利技术已经达到预定用途:

借: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

实施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第(一)项所称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注意:擅自扩大列支范围

文件:国税发〔2008〕116号

例:2008年管理费用-研究开发费全年借方发生额7000,000元;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800,000元(此项摊销费用为开发新产品形成无形资产的部分)分析: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允许加计扣除,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7000000×50%=3500,000元。

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形成资产的,摊销额允许加计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0000×50%=400,000元。

九、借款费用

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企业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经过12个月以上的建造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发生借款的,在有关资产购置、建造期间发生的合理的借款费用,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扣除。相关文件:财税〔2007〕80号

因此税法与会计规定一致了。必须掌握《借款费用准则》关于利息资本化的基本知识。会计中在财务费用或在建工程中核算 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一)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专门借款利息资本化的基本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

银行存款(应收利息)

贷:应付利息

例如:检查2008年,财务费用-利息全年借方发生额1375000元。共两笔工行借款。借款合同1显示,向工商银行借款,2008年3月1日,借款10000000元用于生产经营,借款期限1年,年利率为4.5%;借款合同2显示,3月1日借款20000000元,购置设备A,(该设备5月31日投入使用),借款期限5年,年利率6%,每年年末付息。

税务处理:生产经营借款利息=10000000×4.5=375,000元,允许税前扣除。设备借款利息=20000000×6%×106%×10/12=1000000元,其中3月-5月的利息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予以资本化,不允许税前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20000000×6%×3/12=300,000元。

同时,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增加300,000元。

折旧少扣除300000/10×7/12=17500元。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17500元。

十、利息费用

会计上在财务费用中核算

税法规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下列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一)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业的各项存款利息支出和同业拆借利息支出、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

(二)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

注意:

1、利息费用是按照占用的月份计算的。

2、如果没有明确给定金融企业利率,可能隐含在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与本金、时间中了。

3、如果存在向关联企业借款,存在资本弱化问题,要特别纳税调整。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相关文件:财税〔2008〕121号 2008年3月3日:20号凭证

凭证摘要:向大中华集团借款 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200,000

贷:长期借款

1200,000 原始凭证:

银行进账单一张,表明款项收到,存入银行

借款合同一份,合同内容为:向本公司第一大股东(控股60%)借款120万元,借款期限为1年,借款利率为10%。借款日为3月1日。核查备注:

核查公司“财务费用”账,全年共累计支付利息120000元。核查公司“管理费用”账,该合同未计算印花税。核查公司“股本”总账,公司股本总额为100万元。核查商业银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8%。

另基本情况中给定相关内容: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万元,大中华集团为控股大股东,控股比例60%,其余为自然人股东。公司会计核算自2007年起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正确答案应为:

公司股本100万元,从大中华集团接受的权益性投资为100×60%=60万元。从大中华集团接受的债权性投资超过60×2=120万元的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该单位实际从大中华公司接受债权性投资(借款)120万元,没有超过该比例。可以扣除的利息费用=1200000×8%×10/12=80000元。

超过规定扣除标准的利息费用=120000-80000=40000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0000元。注意:向非金融机构借款合同,不属于税法列举的应税合同!

十一、租金支出的扣除问题

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按照以下方法扣除:

(一)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例:2008年4月9日,记帐凭证3号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租赁费240000

贷:银行存款240000 租赁合同说明,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设备一台,租赁期2年,一次性支付租金。

分析: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要按照租赁期分期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40000-240000/2/12×9=150000元。

十二、长期待摊费的扣除问题 重点关注固定资产大修费。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该项支出,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例如:2008年4月3号凭证: 借:管理费用-修理费720000

贷:银行存款

720000 经查,对已使用的A设备发生的修理费,该设备取得时计税基础1200000元,剩余折旧年限为2年,估计维修后还可以延长使用3年。

分析:符合大修理支出的标准,应属于长期待摊费用,应在尚可使用年限内摊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20000-720000/5/12×8=624000元。

十三、上交的管理费扣除问题

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科目。税法第四十九条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重要文件:国税发〔2008〕86号

十四、应当资本化的支出费用化。

常见问题:购入固定资产等,以修理费、配件名义一次扣除。将基建、福利等部门耗用的料工费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等以及对外投资发出的货物,直接计入成本、费用。主要表现形式:

借:管理费用(购入固定资产以配件修理列账等)

财务费用(应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费用化)

贷:银行存款等

涉及账务调整和纳税调整,应当将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扣除数减去固定资产的可以在当期扣除的折旧、摊销额后的余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以前损益调整(差额)

例如:12月11日购入传真机1台,对方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一张,发票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1500元。

借:低值易耗品-传真机 1500 贷:库存现金

1500 借:管理费用-办公用品1500

贷:低值易耗品-传真机1500 分析:根据固定资产会计准则,应为固定资产,会计处理不正确: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

如果是以前月份,还应扣除相应的折旧。3年?

十五、开办费扣除

2008年以后,按照税法与会计一致理解,会计上计入管理费用,在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一次计入管理费用。税法上应该一次扣除,不再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了。

十六、资产折旧、摊销。

常见问题:

1、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短于税法规定年限,2、多提折旧摊销未调整。

3、计提折旧范围不准确。

4、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及分配不准确。

5、固定资产处置所得未并入应纳税所得。

不用调账,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加速折旧固定资产不符合。注意:折旧的期间、年限、计税基础与会计价值不同。暂时性差异的处理,递延所得税处理。

十七、财产损失

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所称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企业发生的损失,减除责任人赔偿和保险赔款后的余额,依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的规定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总局13号令

常见问题:虚列财产损失,已做损失处理的资产,又部分或全部收回时,未作纳税调整。例如:2月10日45号凭证

摘要:收回欠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75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75000 后附凭证:说明1张,证明收回以前已经核销的坏账,该坏账共10万元,已经在2006年做坏账损失处理。本次经业务员当面催收,收到7.5万元。

问题分析:收回已做坏账处理的债权应当计入应税收入-其他收入处理。该单位计入应付福利费处理,属于少列收入。

计算分析: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5000元。

账务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75000 贷:以前损益调整

75000

十八、费用没有按照规定核算,提前或滞后列支。

1、补提以前的费用、税金直接税前扣除。会计上属于会计差错处理。税收上也按照此处理。

例如:2008年1月10日:6号凭证

凭证摘要:补提2007年职工效益奖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其他

32,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提取

32000 原始凭证:《07年职工效益奖发放表》,显示全公司计55人领取职工效益奖,累计32000元。参考答案:(1)6号凭证补提2007年效益奖32000元,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应追缴个人所得税

2、将下的费用在本年扣除。

例如:2008年10月25日:165号凭证

凭证摘要:付财产保险费 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50,000 原始附件:保险公司专用收据,标明财产保险费15万元;银行转帐支票一张,支出金额15万元。保险合同一份,标明2009年财产保险(具体内容略)核查备注:未缴纳印花税。参考答案:存在问题:企业支付下一保险费列入当年管理费用,减少当年应纳税所得额,签订保险合同未纳印花税。

(1)调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150 000元。(2)应补纳印花税=150 000×1‰=150

十九、查获的所得额弥补以前亏损。

属程序性规定仍然有效。

文件:国税函【2009】55号文件。

二十、不得扣除的的支出。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例8月31日124号凭证

摘要:付罚款分录: 借:管理费用50000

贷:银行存款50000 后附凭证:区工商局罚款收据1张,金额5万元。问题分析:行政罚款不能扣除

计算分析: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0000元。账务调整:不用调账。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例如:2月18日99号凭证

摘要:付市书法协会借:营业外支出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后附凭证:市书法协会收款收据1张,收顺达公司赞助款3万元。问题分析:赞助支出税法不允许扣除。计算分析: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00元。账务调整:不用调整。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条规定,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坏账准备金余额

1、企业在以前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增的坏账准备金,由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可减少企业坏账准备金余额。2、2008年及以后冲回的坏账准备金,并入应纳税所得额。3、2008年及以后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余额;冲减不足的,在税前扣除。4、2008年增提的坏账准备,作纳税调增。

例如:2008年“应收帐款” 帐年初借方余额为800万元,年末余额设为0,“坏账准备”年初余额6万,包含了2万元以前已经调增所得额的部分(如果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可减少企业坏账准备金余额,则余额为4万元),1、2008年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会计上应为0,应冲回6万元,则6万元会计上冲减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利润6万元,不用调整;如果企业能证明,则计入所得的是4万元。

2、假如2008年发生坏账损失7万元,应冲减年初坏账准备6万元(如果能证明,减4万元),余额1万元(能证明的按3万元)作为当期损失申报扣除。如果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假如坏账准备年末余额应为会计估计为13万,会计上增提的7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包括: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担保支出、承担关联企业利息、个人所得税、贿赂支出等 11月30日257号凭证

摘要:支付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后附凭证:

A、担保协议一份,为大华服装厂提供贷款担保。

B、情况说明1份:因大华服装厂亏损倒闭,而由顺达公司承担贷款利息20000元。问题分析:担保支出属于与生产经营无关费用,不能扣除。借额调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00元。

账务调整:不用调账 二

十一、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检查

例:经查某企业年末“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方余额为24万元,无借方发生额。1—12月制造部门耗用各种材料450万元(其他部门未领用),库存材料期初160万元,期末150万元,期末在产品、库存产品、已出售产品成本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500万元。分析:材料成本差异结转不正确。材料成本差异:

本年购进材料=450万元+150万元-160万元=44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率=24万元÷(440万元+160万元)×100%=-4%; 本年应分摊差异=450万元×-4%=-18万元;

在产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200万元=-3.6万元

库存商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400万元=-5.4万元

已销产品应分摊差异=18万元÷(200+300+500)万元×500万元=-9万元 借:材料成本差异180000 贷:生产成本36000 库存商品54000 以前损益调整 90000 二

十二、多转完工产品成本纳税调整金额的确认 对查出的多转完工产品成本,不能直接调增当期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与多转发出材料成本一样,亦应视其对利润的影响程度而定。如确知该批产品已全部销售,且多转完工产品成本对以后各期完工产品成本和销售成本影响不多大的,可全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确知该批产品未销售,不影响当期利润,只调整生产成本与库存商品余额;如前两种情况都不易确定,应按以下方法调整利润及库存商品金额:

分摊率= 多转完工产品成本/(库存商品期末余额+本期销售产品成本)×100% 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本期已销产品成本×分摊率

二十三、纳税人确认预计负债,少计的债务重组收益未申报纳税

例如:某稽查局对A公司2008年纳税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账簿审查和询问有关人员得知,2008年7月1日与B公司发生了债务重组业务。稽查人员调取债务重组合同进行审查,2008年1月1日A公司因向B公司购进材料签发了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金额为70200元、年利率为4%、到期还本付息的商业承兑汇票。2008年7月1日由于A公司财务困难,无法偿还票据本息,经双方协定,进行债务重组:(1)免除积欠利息;(2)将剩余债务的偿还期限延长至2008年12月31日,并且如果A公司2008年盈利,延长期间按2%收取利息;如果A公司2008年亏损,延长期间则不加收利息。稽查人员采用抽查法审核债务重组的记账凭证: 借:应付票据

71604

贷:预计负债

702(70200×2%/2)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702

应付账款

70200 审核A公司2008年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债务重组收益按702元申报纳税。分析:按照税法规定A公司应确认债务重组收益为1404元(71604-70200),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2元。

二十四、关于国税发【2000】118号、国税发【2000】119号、国税发【2003】45号文件。

1、应税改组(纳税、公允计价)

一般或通常情况下,应当按照转让、置换、被合并、被分立资产的公允价值转让(销售)相关资产,计算相关资产转让、置换、被合并、被分立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相应的,按照公允价值(评估价)确认有关取得资产的计税价值。

2、免税改组条件:(1)整体资产置换中:补价/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或=25%;

(2)整体资产转让、企业合并、企业分立中:非股权支付额/支付股权票面价值<或=20%。三者条件相同!

待遇(1)置换双方、转让方、被合并方、被分立方都不确认资产转让所得,不计算企业所得税。

(2)取得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的企业,应将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

当期应确认的所得=补价(非股权支付额)×总增值/总资产评估价

(3)除整体资产转让改组,接受企业取得的转让企业的资产的成本,可以按评估确认价值确定外,其他方式下均按照原账面净值为基础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

事实上免税改组并不是免税,而是递延纳税的概念,主要考虑交易没有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缴纳评估增值产生的企业所得税,而税收的制定不能影响改组的正常进行。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例:某稽查局对甲企业2008纳税情况进行税务检查,稽查人员采用询问、审核法发现甲企业于2008年2月以整体实物资产与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置换。经检查双方签订的合同,核实甲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的账面净值为540万元,市场公允价值为600万元;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的账面净值为420万元,市场公允价值为480万元,乙企业需要补给甲企业现金120万元。稽查人员经对该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复核发现甲企业对此项整体资产置换业务未在2008年申报纳税。分析:甲企业以整体实物资产与乙企业整体实物资产置换,甲企业收到补价的货币资金占换入总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为20%(120÷600×100%),不高于25%,按照国税发〔2000〕118号文规定,甲企业不确认资产转让的所得,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即甲企业公允价值600万元与资产账面净值540万元之间的差额不需要缴纳所得税。

由于甲企业收到了乙企业支付的120万元补价,按照国税发〔2003〕45号文规定,取得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的企业,应将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或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因此,要计算取得补价的甲企业所转让或处置资产中包含的与补价相对应的增值,确认为当期应纳税所得。甲企业资产的账面净值54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增值60万元,补价相对应的所得为:60÷600×120=12(万元)。甲企业应将12万元作为当期资产置换所得申报纳税。

甲企业该项整体资产置换应补缴的所得税=12×25%=3(万元)二

十五、被合并方未按税法规定确认所得,偷逃企业所得税 相关文件:国税发【2000】119号

因此该类涉税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为:

1.故意混淆应税合并与免税合并的界限,应税合并业务不确认资产的转让(处置)所得,少交企业所得税;

2.符合免税合并条件时,与非股权支付额相对应的增值不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例如:世纪公司与中天公司新设合并为集团公司,合并前世纪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10000万元,资产净值9000万元,负债4000万元,允许弥补亏损是9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是15%;中天公司的公允价值8000万元,资产净值是7500万元,负债4000万元,允许弥补的亏损是3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问:

1、两公司合并后,若当年集团公司盈利1000万元,则集团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

2、企业合并后,集团公司资产未来在税前可以扣除折旧或摊销数额是多少? 某一纳税可弥补被合并企业亏损的所得额=合并企业某一纳税未弥补亏损前的所得额×(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合并后合并企业全部净资产公允价值)。

集团公司本可以弥补世纪公司亏损的所得额=1000×6000/(6000+4000)=600万元。可弥补600万。

集团公司本可以弥补中天公司亏损的所得额=1000×4000/(6000+4000)=400万元。可弥补300万。共可弥补900万元。

免税改组,按照原账面价值确定资产成本。为9000+7500=16500万元。

例如:某稽查局对A公司的2008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稽查人员审查公司会计报表附注了解到该公司发生了企业合并业务。采用审核法对A公司提供的企业合并合同协议的相关条款进行审核,得知B公司于2008年1月3日以增发股票和支付存款方式吸收合并A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认定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后A公司仍具有法人资格。稽查人员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进行审核,有关数据资料如下: B公司为吸收合并增发股票3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市价3元),支付银行存款900万元。稽查人员抽查A公司企业合并业务的有关记账凭证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有关报表项目,企业合并业务未确认转让所得申报纳税。分析:(1)A公司被B公司吸收合并后仍具有法人资格,仍旧为独立的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向公司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非股份支付额的比例=900/3000×1×100%=30%>20%,为应税合并业务。A公司按税法规定应视为按公允价值转让、处置全部资产,计算资产的转让所得,依法缴纳所得税。(3)A公司全部资产转让所得为450万元〔(6400+2500)-(6000+2450)〕,应补缴企业所得税112.5万元(450×25%)。

二十六、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相关文件:国税发【2000】118号、国税函【2004】390号 【问题描述】

1.转让持股95%以下(不含)长期股权投资,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2.转让持股95%以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因被投资方清算收回长期股权投资,多计股息红利收入,少计股权投资转让所得。

二十六、税收抵免问题

税法24条、条例80条

例如中国居民企业A拥有设在甲国的B企业50%的有表决权的股份,08年A企业本部取得应纳税所得额2000万元,收到B企业分回股息90万元(预提所得税税率10%),A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25%,B企业本部实现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已按照20%税率缴纳了所得税,08年A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计算的抵免限额为()万元? 2008年A企业应纳企业所得税:

A企业应缴纳的预提税90÷(1-10)×10%=10 A企业分回股息所承担的所得税税额=500×20%×100/(500×(1-20%))=25 A企业还原后所得=100+25=125 抵免限额=125×25%=31.25 A企业在甲国共纳税款10+25=35>抵免限额31.25 A企业2008年应纳税额=(2000+125)×25%-31.25=500 第四部分 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计划统筹时间:当拿到试卷后,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分布,各题型的题量、分值、要求,在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的时间是不值得的,即使做对了,也是得不偿失的。要合理的分配时间。

(二)、读准题目,弄清题意:注意仔细审题,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一些人拿到题目就开始做题,迫不及待,这样容易答非所问。

对于选择题,分单选题和多选题,必须将选择题题干读完,弄清楚问什么,条件是什么,备选答案是什么,注意迷糊信息的干扰。

对于判断题,要注意逐句逐字读一遍,有时特别绝对的描述是有问题的的。学习较好的要相信自己的第一判断,反之亦然。

对于改错题,要正确找到错误的字句,按要求改正。对于综合理论题和计算题,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将题目分析得很透彻,可以先将题目浏览一遍,将重点信息形成印象,然后结合题目设问的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思路,再按要求答题。防止花费了很多时间,再从头开始。

注意考题涉及的(2008年2007年?)、地区(城市、县城?),对应相应的税收规定。

(一)选择题(1)、运用排除法。如果不能一眼看出答案,应首先排除明显荒诞、拙劣或不正确的答案。一般来说,对于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基干项(设问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摘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命题者自己去设计,即使高明的命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所写出的备选答案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排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提高选对答案而得分的几率。

(2)、运用猜测法。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因为单选题不存在倒扣分,所以不能放弃任何题目。对于需要复杂计算的单选题,如果实在不会或没时间,建议选后两个选项。(3)、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二)判断题和判断改错题。

(1)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2)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3)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

(4)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建议选择“X”。

(三)案例分析题,要找准题眼,分别分析解答。建议宁多勿缺,切勿空白太多。

(四)计算分析题,计算与分析题答题的一般技巧如下:

(l)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

(2)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

(3)注意解题步骤。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判卷时,多数题是按步给分。(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有时评分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正确,只是由于代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有关系了。因为写出了计算公式,判卷人认为你知道该如何做,怎么会不酌情给分呢?

(五)模拟查账实务题,应该是考试中分值较大的题了。要读通基本资料和答题要求。检查所属时间、单位性质、行业、注册地点、主要业务、关联企业等内容都要注意。答题要求分析计算,调整所得额,还是否要求调整账务? 如果既涉及凭证,又涉及报表和明细账的:

⑴建议从凭证检查开始,然后再对照情况说明、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账簿资料进行检查。⑵建议在对某一凭证或资料进行检查时,将涉及各税种的有关问题全部说明。

第五篇:税务稽查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

税务稽查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

电子证据现场取证就是在案件现场发现、提取和封存与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及其他证据。现场取证必须保证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即保证现场保护及时,保证电子证据的真实和完整,保证电子取证程序和过程的合法。电子证据包括可用作证据的计算机数据、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电子证据现场取证包括:①取证准备;②现场保护;③现场检查;④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

1、取证准备

取证准备是指为电子取证工作做好组织、人员和设备上的准备,制定周密、详细的取证行动方案,严格按取证行动方案执行,以确保取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①拟定周密、细致的《协助检查方案》

首先电子取证人员根据检查部门检查任务的要求,通过调阅被查对象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被查对象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会计制度,重点了解其信息化程度和会计电算化水平,有可能可先到企业经营所在地进行现场摸查,为拟定《协助检查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②落实技术检查人员职责

一般情况下,检查小组应指派两名以上稽查人员负责电子证据取证工作。对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的案件,可由上级稽查局直接组织指挥电子证据取证工作。负责电子取证的稽查人员应具备电子取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设备,熟悉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在缺乏电子取证技术人员或者对电子取证技术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临时聘请税务局内部信息技术人员或外部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

③准备取证设备

检查小组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笔记本电脑、移动存储设备、网络连接线、光盘刻录机、可刻录光盘、封存包装物等电子取证装备。具备条件的检查小组还应携带摄影机和相机,对现场状况以及现场检查、提取电子数据、封存物品文件的关键步骤进行录像和拍照,并将录像带和照片编号封存。

④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

对每个检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和落实检查重点,每个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部署,掌握自己重点监控的检查环节和检查工作。

2、现场保护

现场保护的目的是防止电子数据被删除、修改或转移,保证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①到达检查现场后,电子取证人员应立即要求现场人员停止操作计算机,重点对财务部门主管、会计、出纳使用的计算机和数据库服务器实施监控。

②要防止现场人员将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U盘、软盘等可作移动存储用途的设备带离现场。对正在使用的移动存储设备,要求停止使用并保护好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

③通过现场询问、观察网线布置、计算机网络设置和已安装程序等方式判断企业网络运行方式,重点查找数据库服务器,如发现要求立即断开网络连接,并用查账软件进行数据抽取。对因正常生产经营需要确实不能断开网络连接的服务器则需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和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防止企业人员从客户端进行数据的删除、修改和转移操作。

3、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是指在检查现场实施电子数据检查,以发现现场存留的与案件有关的电子证据和其它相关证据。

①电子数据现场检查的重点是通技术手段对存储在被查对象计算机内的Office、WPS等办公软件文档,以及管理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软件等存储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检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电子数据。

②稽查人员向被查对象出示《税务检查通知书》并由企业签收《送达回证》后,电子取证人员才能对被查对象的电子数据实施现场检查。

③电子数据的现场检查必须有被查对象的人员在场并取得被查对象技术人员的协助。

④对放置在被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的计算机、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稽查人员有权要求进行检查。被查对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检查的,可按《征管法》第七十条的相关规定处理。

⑤稽查人员进入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时,有责任保证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并保守被查对象的商业秘密。

⑥稽查人员进入被查对象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要防止对被检对象的计算机硬盘进行写操作。若确需进行写操作,须由被查对象工作人员协助进行。

⑦对现场检查的关键步骤,特别是涉及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统计分析等加工过程,应录像并及时记录在《现场检查笔录》中。

4、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

①对可作为证据使用的电子数据、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应当在现场提取和封存。

②电子证据的提取和封存过程必须有被查对象财务负责人在场并当场进行确认。

③原则上提取原始电子数据用作电子证据,原始数据确需转换后方可进行分析的,应由被查对象技术人员进行转换并签名确认。提取的原始电子数据在现场即刻进行封存,以作为后续检查的备案电子证据。

④对于封存的电子数据,应当在封存前现场制作备份。对于封存的其他电子证据,尽可能在封存前现场制作备份,以便检查人员的后续分析。⑤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对案件性质有重大影响的电子数据可在现场直接打印成纸质文件,由被查对象负责人签名并加盖被查对象公章后封存。

⑥若被查对象电子数据庞大、不可能在现场打印的情况下,如会计电算化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数据库文件等,应分或分多个系统导出数据到存储介质,可采取直接复制数据到光盘或其他移动存贮设备的形式封存(最好复制到多个存储媒介和电子设备中)。复制时一定要存储双备份,其中一份由被查对象的当事人现场用信封之类的物件将存有数据的存储介质进行四周封签(签字盖章),在签字盖章的同时,要求被查对象的当事人在封装存储介质的包装物件的封口处标注“本包装(包装物名称)内封存的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名称)所存储的数据是从我单位电脑(具体电脑名称)上复制的,是真实的,是未经改动的数据。”的字样,并标注日期及签字盖章,以备以后作为诉讼的证据。

⑦封存的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应当保证在不解除封存状态的情况下,无法使用和启动。

以上操作过程建议最好当场录像,封存的存储介质要求在被查对象的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请两名以上的见证人予以证明 “签封完整、是未经改动的数据”,并标注日期及签字盖章,以备查验。

被查对象对封存电子证据不进行确认的,应当进行录像及公证。⑧封存前后应当拍摄被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的照片,照片应当从各个角度反映被封存电子设备和存储媒介封存前后的状况。企业自行在封条上注明封存电子证据清单,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由被查对象技术人员、负责人在封条右下角签名,并在封条右下角和骑缝处加盖被查对象公章。

⑨封存电子证据完毕,应该及时制作《电子取证工作记录》。(《电子取证工作记录》由《现场检查笔录》、《封存电子证据清单》、《电子取证照片清单》等内容组成)

⑩将加封和未加封备份的存储介质都带回税务局后,先将封存的存储介质归档保存,即时填写《电子取证封存数据移交台帐》交由检查部门存档保存,待检查结案后,检查部门一并移交审理部门,根据税务局声像档案管理和机要保密工作规程,按保管期限,将其归类、排列、编号,编制包括电子取证材料的事由、时间、地点、人物、背景、操作者等情况的说明,编制电子取证档案的卷内目录和案卷目录,归档完后移交本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

下载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税务稽查征管:将目标锁定在企业电子财务数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生产企业典型税务稽查案例 课程介绍: 税务稽查是国家税收管理的重要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可避免地接受稽查的“洗礼”。而稽查中出现的税务风险点,往往就是企业在日常经营中......

    企业税务稽查基本方法及基本处理

    第一部分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稽查企业应注意法律证据举证 一、税务稽查对象选定的因素和稽查选案基本流程 充分利用征收信息、税源监控信息,税收管理信息,收集相关信息对纳税......

    税务稽查查处企业所得税问题汇总

    税务稽查查处企业所得税问题汇总从近几年的税务稽查情况来看,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少作收入(广义概念) 1、取得收入挂账不按规定结转收入。 2、取得收入帐外存......

    关于将发票检查纳入税务稽查的实施方案

    关于将发票检查纳入税务稽查专项检查工作的 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整治和规范税收秩序,有效遏制发票取得和使用环节违法犯罪活动势头,及时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根据《***地方税务局关于......

    启动“电子查账” 促进税务稽查工作科学发展

    启动“电子查账” 促进税务稽查工作科学发展第一稽查局朱元广局长、汪沛副局长 【编者按:随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迅速普及,现有的税务稽查手段已显现出与信息时代对稽查工作要求......

    建立税务稽查与征管良性互动机制(优秀范文五篇)

    建立税务稽查与征管良性互动机制 促进税收质效提高为积极落实上级局强化稽查、加强征管的指示精神,结合当前稽查工作实际,为满足征管对稽查的信息需求,进一步畅通稽查与征管的......

    我区矿产品企业征管现状及稽查对策

    摘要:按照总局重点地区税收专项整治工作要求,2008年上半年,区局专项整治工作组在我地区开展了矿产品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对我局辖区内包括江南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数家矿产......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正确方法

    企业应对税务稽查的正确方法 在当前税收增速下滑,收支矛盾更趋紧张的背景下,作为企业财税主管,将面临严峻的 税务稽查形势和企业经营压力。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负责税务稽查的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