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企业与员工共发展》有感
读《企业与员工共发展》有感
近日,我在偶然间阅读了《企业与员工共发展》一书,颇有感触,所以写点感受与大家共享。
在书中,作者主要是论述企业员工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工作理念,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应该如何与其他员工相处,针对这些展开了全面的论述,对于这些我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工作有着比薪水更为丰富的内涵。成长比薪水更重要,我们不能只为薪水而工作,如果你放眼未来,你会得到比薪水多得多的东西,企业的成功发展是员工的光荣,员工的茁壮成长是企业的希望,在现实中我们在关注“钱”景的同时,更要重视前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钱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员工来讲,挣钱是工作的应有之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如同障目之叶,会挡住视野,阻碍我们的发展,而且在自身的发展中还有比薪水更无价的,那就是实现自己人身的价值。我们的企业,正是体现我们自我价值的平台。只有认识到工作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时,对工作才会有激情,才会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论在企业里,还里在社会现实中,每个岗位都有相应岗位的地位,都有相应价值的岗位。找到自己定义体现岗位价值和意义,你就找到了自己的发光点。
书中不仅说到了如何自我定位,而且还说到了团队精神。一滴水只有放到大海里才会永不干涸,一个人只有置身于团队之中才会弥补自己的缺点,从这一点来说,一个人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如果不具备强烈团队协作精神,单打独斗是很难成功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
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尽心尽力去做,全力以赴的做好本职工作,我相信与同事们一起努力下我们会成功,企业也会得到发展。只有把企业看着是自己的企业,才能全身心地融入其中,才能心无旁骛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当我们做到了和企业同一条心时,整个企业的员工就形成了强大合力,企业就有了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巨大能量。
读完《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后,许多内容让我反思,让我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同时也让我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好的给自己定位,更好的融入平电这个大家庭,努力做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让自己与平电公司共发展!
运行四值:李连松
2011-12-14
第二篇:员工与企业共发展
企业与员工共发展
职工队伍稳定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员工的活力就是企业的动力
员工本来就是社会一部分,关注社会责任,企业首先应从员工入手,听取员工的声音,关注员工的福利,发展企业的同时照顾员工利益。“保证企业内部对员工负责,企业最终才能对社会负责。
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首先是强调利益的共性。其次,企业的发展要把对员工的培养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指标,信奉员工强企业才能强。为招进来有才华的人提供一个有效发展自己的平台。最后,企业组织关注员工个体的需求,员工个体也理解和支持企业发展需求,双方要有一个良性互动。
在员工职业生涯中需要企业:
1,能科学的评价员工、帮员工找准自己定位。
2,能根据对员工的表现,安排合理的培养方案
3,能在一个公平竞争的条件下,赋予员工一个工作岗位 4,不但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也应介入一定的关心和支持
5,尽量使办公环境或工作强度都趋向人性化
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企业为员工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平台,员工也应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尽力,因为要经过员工的努力工作、奋斗发展,企业才会不断发展壮大,员工的人生也会辉煌而灿烂。
--------------李婷婷
第三篇:读《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感
《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读后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它对统一全军的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部队中有纪律,可以作战无往不胜,职场中有纪律,企业更像军队一样,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披荆斩棘,无往不利。
我认真学习了《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一名普通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好好审视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书里提到的第二项注意认真做事是这样说的:
1.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我们实在没有什么大本事,只有认真做事的精神。
2.忠于职守
——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3.从小事做起
——做不好小事,就做不好大事。
什么是认真,就是把最简单的事反复、重复地做好。作为一个认真的人能够用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圆满,一定是公司认可的骨干。一个人能够从平凡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一方面由个人的才能决定,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个人的工作习惯。要知道,这个世界为那些认真工作的人打开绿灯。如果你今天不认真努力的工作,那你明天就得去认真努力找工作。
在我们的企业中,一些受到重用的人,往往并不见得都是才能超人一等的人,更不认为自己干很多大事的人,而是踏实肯干,认真做事的老实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找到用力的立足点,给企业作出默默付出的人,才是能堪以重用的。
在实际工作,必须做到立大格局,做困难事,当有心人,干真事,说真话,办实事。坚决履行岗位职责,按角色做事,不偏不离,遵守职业情操和道德,既是公司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在公司获得发展的基础,坚持和信守职业操守,是胜任岗位的基本前提。
由此在我的工作中每天都有许多繁杂的事情需要耐心的处理,如现场作业的突发性问题,公司现场的安全隐患排查,每日装卸作业报表等等,我在这些细碎而平凡的工作中始终抱着一颗认真做事的心。安全无小事,安全事故极有可能就是一个细小的疏忽而发生的,而结果却是血的代价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几年如一日,坚持到现场认真检查,耐心与现场一线人员交流,尽力确保安全装卸作业。
所以,学习完《企业员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后,我个人受益匪浅,并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提出了以下要求: 按公司要求去做好本职岗位中的每一件事。用正确的态度做事,任劳任怨的态度和坚决完成的决心做事。3 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做事的过程中在大的方向下创造性执行。在做事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勇于承担,最大限度去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第四篇: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有感
读《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有感
读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一书,受益非浅,感触颇多。该书从多角度阐述了如何成为企业需要的员工,具备怎样的品行和能力,才是企业优秀的员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大。二十一世纪是速度、变化、危机时代;也是速度竞争时代;对我们每个人,甚至对每一个企业,都已经感觉到并进入到这种速度、多变和危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企业的输赢,最重要的是看他们谁的学习速度更快。
所谓企业优秀的员工,就是把自己完完全全当作企业的主人翁,不轻视企业也不轻视自己的工作,不管任何时候都把企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对工作敬业负责,对企业忠诚坚贞,拥有团队精神,融入团队,善于协作;遇事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地工作,懂得在工作中注重细节,明白工作中无小事,想着把工作做得更好,甚至做到最好;从不找借口推卸责任,能够贯彻执行上级交待的任务,工作上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没有依赖思想;时刻不忘为企业提供好的建议,时刻维护着企业的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的人。这样的人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获得更大的发展!只有这样的人才是企业里的优秀员工!
同时,成为企业的一名优秀员工,需要树立以下正确的心态:团队合作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心态、双赢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学习的心态、老板的心态、立即行动的心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心态、感恩的心态。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心态决定思维,思维影响想法,想法支配行为,行为产生命运。
读完此书,我深深体会到,成为公司需要的优秀员工,关键在于进一步找到自己在工作意识、工作方法、业务能力、协调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找到实现自己个人价值和实现公司目标的最佳结合点,找到使自己和公司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当前,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准确理解把握公司的思路和决策,明确企业的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素质、转变工作作风,自觉为公司改革发展营造环境,创造条件,献计献策、勤奋工作。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企业需要的人,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名优秀员工。
第五篇:读《游戏与儿童发展》有感
《游戏与儿童发展》之我见
马波200805043
3一、阅读对象基本信息及框架结构
我阅读的是由李燕主编的《游戏与儿童发展》,本书于2008年3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号为G613.74044。.这本书主要偏向理论,但书中有大量参考文献,值得我们提取原文阅读。
本书共十一章,309页,系统介绍了玩物游戏、身体活动的游戏、社会性游戏、亲子游戏及其发展。并用较大篇幅介绍了游戏的功能、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游戏治疗以及游戏中的个体差异。同时,对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及游戏理论的发展略有提及。本书逻辑清晰,在介绍了游戏的基本理论之后开始介绍不同种类的游戏,并提及游戏的价值及游戏中的注意事项,结构完整。
首先,在本书的导论部分,作者简要介绍了游戏研究的历史、主要流派、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前人对游戏的定义,根据刘焱对游戏的分类,作者依据儿童在游戏中的互动对象对幼儿游戏进行了分类。同时,在导论中,作者也对“游戏与发展关系的研究”做了文献综述,总体看来,这一部分主要为后面讲“游戏的功能”做准备。最后,编者按照章节内容对本书做了简要介绍。
基于以上对本书的分析以及我的阅读感受,我主要从游戏理论、游戏与幼儿园教育、游戏环境创设以及游戏治疗几个方面做阐述。
二、对本书的简单评价
(一)对游戏理论的解读
本书第一章就介绍了古典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3大类。其中,古典游戏理论主要有“4大说”:精力过剩说、松弛消遣说、复演说、预演说。在这里可以看出,精力过剩与松弛消遣是对立的,复演说与预演说是对立的,如果一定要说这里面哪一种观点更让我赞同的话,我会更赞同拉扎鲁斯的说法:游戏是恢复能量的一种理想方式,因为游戏的本质在于“以自身为目的”或超越外在的“功利”目的。但是,古典游戏理论适用范围非常有限,如松弛消遣说,它并不能解释不工作的儿童为什么要游戏,体力劳动者为什么要游戏这类问题。
在精神肥西学派的游戏理论中主要介绍了弗洛伊德的游戏理论和埃里克森的游戏理论。他们都认为游戏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儿童降低焦虑、补偿性地满足儿童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实现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能控制现实中创伤性的体验。我想,弗洛伊德的这一观点与他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是有关联的,并且在游戏理论中更多的运用了本我理论。在弗洛伊德的游戏论中是将游戏作为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和矛盾的一种机制,更多的体现的是本我的宣泄和补偿。埃里克森认为游戏具有自我探索的功能,个体可以在游戏情境中接触内在的自我并借以发现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主动感。这一观点与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有密切联系。在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每一阶段都有特定的发展任务,而游戏可以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走向另一个阶段,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创设模拟的情境,帮助自己处理现实中的要求。总体看来,精神分析学派主要着眼于游戏与幼儿人格、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游戏是调节受挫折经验以及释放消极情绪的手段,从而促进儿童情绪赫尔人格的健康发展。
在认知学派的游戏理论中主要介绍了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大于顺应的一种活动,能够体现儿童的认知发展。所谓同化是指主体将外界元素整合在已有结构中,从而丰富自己的动作模式或认知结构,而顺主要是指主体在环境的作用下使自身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皮亚杰说:当顺应大于同化时,活动具有模仿活动的特征,只有当同化大于顺应是,所产生活动才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当同化与顺应取得平衡时,智力互动发生。在皮亚杰看来,游戏不仅反应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维果茨基认为游戏起源于不能立即满足的愿望,它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并创造了最近发展区。他不仅肯定了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了它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以上游戏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游戏的重要性,无论是古典游戏理论对游戏价值的肯定,还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的游戏对幼儿情绪和人格的重要性,还是认知学派认为的游戏对幼儿认知的重要意义都肯定了游戏对幼儿的价值及功能。对游戏理论的认识直接影响我们对儿童及我们教育实践的认识。因此,接下来我将谈及游戏与幼儿园教育这一部分的内容。
(二)游戏与幼儿园教育
这一部分编者主要从游戏的教育价值、游戏与课程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幼儿在游戏中可获得感觉运动能力的发展、情感、认知能力社会性的发展。也正是游戏对幼儿有这些方面的促进作用,才使得人们将游戏与教育联系起来,看到游戏对于儿童学习、对教育所具有的价值,且对幼儿来说,游戏即生活。同时,在本书中,编者还论述了游戏与语言学习、数学学习、科学学习、社会科学学习等的关系。通过这些关系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我个人一直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并不仅仅是儿童的随意行为,儿童通过游戏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因此,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园的游戏与教育分得太开,目前也提倡说通过游戏让幼儿获得发展。但事实上,在调查幼儿“什么是游戏”时,他们大多回答是在户外玩儿,和小朋友一起玩儿,没有教师介入才算是游戏。由此反思:教师在游戏中的介入是否失去了游戏的本真,这样的游戏是否是儿童需要的?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又将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这本书在本章内容中的一大优点是它提出了幼儿园开展游戏的障碍。我们看到了游戏的教育价值,那么我们怎样发挥它的价值?我想每位学前教育工作者都应反思。我的初步设想是:多开展幼儿自主游戏,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我比较欣赏瑞吉欧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体!其次,幼儿园甚至社会应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和空间。具体来说,幼儿园应减少集体活动和学业技能课程而让幼儿自主游戏。家长应顺应幼儿兴趣,让幼儿有足够的游戏时间而不是学一些孩子不喜欢的“兴趣”。面对幼儿园开展游戏的障碍还有很多,如硬件设施、教师素质等,在此不一一展开。
在“游戏与课程”这一部分,编者主要从游戏与课程结合方式以及游戏与课程结合方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前者主要论述了游戏课促进幼儿形成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态度,提升知识学习对幼儿的意义和重要性,并为幼儿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我认为编者是狭隘了幼儿园课程,只将教师集体讲授作为课程来看,所以只能看到游戏对幼儿知识学习的意义。如果从“生活即教育”这个角度来说,课程的范围会扩大且游戏与课程相结合的优势也会扩大。
在“游戏与课程结合方式”中主要有“由课程生成游戏”和“由游戏生成课
程”两种方式。所谓“由课程生成游戏”是指从课程出发生成游戏互动,教师通过提供给幼儿游戏的经验,使儿童学习课程领域的知识技能,包括读、写等。所谓“由游戏生成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表现所发生出的课程。第一种方式是现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一种,游戏成为了幼儿巩固学习的一种手段。但第二种对教师要求相对较高,且操作会存在很大难度,类似于“生成课程”。
(三)游戏环境的创设
这一部分主要从“户外与室内环境的规划”和“游戏材料的提供”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论述了“户外与室内环境的规划”这一部分。在户外环境中编者主要从游戏场地的类型和规划两方面入手,从类型方面可知,传统游戏场地的设备多为铁质的、结构化程度高的、功能单一的大型玩具,且设施摆放独立、散布。这种游戏材料主要锻炼大肌肉,不需要太多的保养,但使用效率低,玩儿法单一,不具有吸引力。现代游戏场地多为塑料或木制,功能较多,摆放时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且多集中摆放,形成组合。现代游戏场地及设施对幼儿具有较强吸引力,且能引发幼儿较多的游戏行为。除此之外,本书还有关于冒险游戏场地的论述,但是鉴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较少,所以不予探究。
针对游戏环境的创设,我主要探讨关于室内环境的创设。因为幼儿园内的游戏由于空间限制,幼儿绝大数游戏是在室内进行的。在讨论室内环境创设时首先应讨论的是游戏的空间密度和结构问题。因为室内空间密度较小的话容易引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而如果太大又容易导致社会性行为的减少,怎样做到适宜较为重要。
在空间结构中主要有开放式和分隔式两种,目前,在幼儿园采用的空间结构多为分隔式,因为分隔式能鼓励教师较多的与儿童互动。在本书中,编者还提到了一些关于区域分隔应注意的事宜,在此不一一阐述。
在游戏材料的提供方面,编者主要为我们呈现了游戏材料的种类、特性以及游戏材料的熟练和品种搭配、儿童性别及年龄与游戏材料的选择等问题。我认为无论是种类的呈现还是特性的介绍都是为了后面的游戏材料的选择做准备。在游戏材料的分类中,作者分别按照幼儿年龄、财力爱哦的外表和屋里功能等将游戏材料分为了3大类,这些材料都具有真实度和结构化两大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真实度高的玩具其结构化相对来说也比较高。通过课堂学习,我们知道结构化程度越高的游戏材料,其使用范围越小,玩法单一,反之,用途会较为广泛,玩法多样。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游戏材料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一般说来,年龄越大的孩子,所使用游戏材料的结构化会越低。
在为幼儿选择游戏材料时除了要考虑书中提到的儿童 年龄及性别外,我认为游戏材料本身也是需要考虑的。什么样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创造性,能让他们感兴趣,什么样的游戏材料安全、不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什么样的游戏材料能让幼儿使用较长时间,且可循环使用等都应是我们在选择玩具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同时,前面有提到传统游戏场地的设施、现代游戏场地及冒险游戏场地的游戏设施,我们也可根据上面提到的这些游戏设施的优缺点加以甄别、筛选,结合他们的共同优势为儿童提供最优势的游戏材料。
(四)游戏治疗
其实这一部分在书中是放在“游戏与幼儿园教育”和“游戏环境的创设”之前的,但考虑到它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儿童具有不同程度的行为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放在最后阐述。本主要呈现了“不同理论学派的游戏治疗”、“游戏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游戏治疗的应用研究”三方面的问题。在这三方面中,没有偏
颇,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
在“不同理论学派的游戏治疗”中,编者主要论述了精神分析学派、阿德勒学派、格式塔学派、个人中心学派和认知行为学派,五大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这与前面关于游戏理论的论述中相比较而言,多了阿德勒学派、个人中心学派和格式塔学派的知识。在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治疗中,游戏是游戏治疗师与儿童建立分析性关系和治疗师观察幼儿的媒介,是儿童分析资料的来源,还是导致儿童顿悟的工具。在这一学派的治疗中,治疗师可主动地为儿童设计种种不同的游戏,然后安排儿童进入这些经过设计的游戏情境,让儿童在游戏中自然地将能量宣泄出来。在这里它倡导的游戏治疗是一种指导性的游戏治疗,即主动式游戏治疗。在阐述阿德勒的游戏治疗之前,我们必须了解到阿德勒的一个著名概念:自卑情结。他认为,人自一出生就处于弱小、卑微、幼稚、依赖和无助的境地,因此每个儿童都需要依靠社会帮助才能生存,都会体会到自卑、随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整个环境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人始终努力克服自卑,追求优越,这一过程构成了人的整个生活方式。阿德勒学派的游戏治疗师尝试分析儿童自卑感的来源,最终确立了该学派对幼儿游戏治疗过程的四阶段:与儿童建立平等关系、探索儿童的生活风格、协助儿童洞察、重新定向与再教育。
个人中心学派的游戏治疗的基本理念源自于罗杰斯所创立的个人中心学派。在这一学派的游戏治疗中,一方面以游戏作为儿童心理咨询过程的媒介,使儿童借此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温暖、接纳、安全的环境中,给儿童自由选择的机会,将自主权还给儿童,同时当儿童在起真实情感被了解的情况下,其自我正向的能力被引导出来,以提升儿童自己的自信心与自我指导能力,并意识到自己可以靠自我的能力,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中,我一直较为推崇的学派便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在这一学派中强调的是以人为中心,极大的尊重了当事人。这是在之前的心理学派中缺少的东西,我相信人性本善,所以,只要给予人温暖和关怀,人都是向善的,会自主的向着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改变自己的仍是治疗对象本身。
在格式塔学派的游戏治疗中强调治疗师与儿童保持平等、信任、接触的互动关系,主要以治疗师为引导,建立儿童的自我意识,强化儿童的社会功能。认知行为学派的游戏治疗是以认知行为理论框架为基础进行的治疗活动。它强调一个儿童参与游戏治疗的过程,在过程中,儿童接触到有关控制、掌握与责任的问题,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并为儿童提供一个主动参与的环境,改善他的行为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结这些学派的游戏治疗理论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让幼儿接纳自己,鼓励他表达内心的情绪。都强调治疗师与儿童要建立一种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一知半解的老师一定不能对儿童随便下结论,贴标签,否则将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
在“游戏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面,编者按照治疗对象的数量及家人参与情况分为了个别游戏治疗、家庭游戏治疗和团体游戏治疗。在不同类型的游戏治疗中所用方法是有差异的,如在个别游戏治疗中就主要运用情绪想象技术、经验掌握技术、积极的自我评述等方式。在家庭游戏治疗中就主要以亲子游戏的方式展开而团体治疗则为儿童提供了一个验证现实的实质环境,可让儿童获得一个自我成长和学习他人的社会心理过程,并能够从良好的治疗关系和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情境中获得自我学习与自我改变。这三种治疗方式都强调治疗师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关系,治疗师运用游戏治疗的功能使儿童达到正向的成长与发展。
在“游戏治疗的应用研究”中,本书主要选取了游戏对于儿童情绪障碍、行为问题、智力障碍以及受创伤的儿童的治疗在此不一一论述。只要我们知道游戏对于儿童心理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或许我们还可将其领域扩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治疗日益强调治疗时的角色特征以及文化的适应性。游戏作为一种诊断工具的革新以及游戏治疗程序的改革,短期游戏治疗越来越受到推崇,游戏治疗方法也必将为大多数人接受。
三、对本书的总述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偏向理论的关于幼儿游戏的书,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增长较多关于游戏的理论知识,为实际案例的分析,实践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本书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不同的游戏种类,分别介绍了其结构、行为特征、影响游戏进行的因素等。而这些游戏种类都可在实际运用中找到对应的案例,学习这些将有助于我对游戏类别的把握。
对游戏理论的关注有助于我对游戏起源,游戏意义的理解。我并不认为我们可以给游戏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它却是幼儿发展不可缺少的东西。极端的说游戏之于儿童如同空气之于人类。
本书还讨论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功能及游戏中的性别差异、游戏治疗等问题。这也是本次阅读我重点关注的内容,我认为理论是实际的支撑,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更好的了解游戏、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一线老师并不能真正认识到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又怎会重视游戏呢?
最后,我关注了游戏与幼儿园教育以及创设游戏环境这两部分内容。这些都是与实际应用有极大关联的理论。其实,在游戏与幼儿园教育这一部分同样的阐述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是从认知、智力的角度来说。因为本书对儿童的界定包括学龄早期儿童,所以以课程生成游戏无可厚非,但我更欣赏游戏生成课程的模式。
阅读本书让我对游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编者主要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论述游戏,更容易看见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更能明确游戏的重要意义。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游戏,才可能在实际教学中注重游戏。也才能更好的理解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我相信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童年时代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谁能想象没有游戏的童年会是怎样?作为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拥有怎样的儿童观、游戏观会直接决定我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决定我将教出怎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