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本文来源于兰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专业学生作品),仅供参考。
题目:论住房改革议案背后的利益集团
作者:
学院:
班级:
学号:
《公共经济学》 结课论文xxx xxx学院 xx专业xx班 xxxxxxxxXxxx年xx月xx日
论住房改革议案背后的利益集团
摘要:在高房价的压力下,中等偏下收入人员不断出现一系列住房困难问题。他们所在利益集团适当地对政府施加影响,用一些游说方式去影响政策制定过程,促进房价的降低,以获得他们住房条件的改善。
关键词:高房价 利益集团 游说 政策制定过程
随着中国房价的不断攀升,中国的广大百姓已很难承受高房价的压力,这就不得不让他们联合起来向政府进行一定程度的施压行为,他们所在利益集团主要包括:①普通获益者集团:过去的研究证明,这个集团非常大,其中有一般干部、一般工人、农民、职工等。②利益相对受损集团:这个利益受损集团不是由各个年龄段的人员组成的,它主要是由 45 岁以上年龄的人组成的,包括下岗职工,或已经出了再就业服务中心、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等。这部分人群中,女工多、年龄大、再就业能力较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有很大部分在这一集团。③社会底层集团:底层社会不仅仅是城市居民,还有很大部分是从农村到城市来的流动人口、民工群体。如进城的农民工,他们没有享受到城里劳动者的同等待遇,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还有是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的人,以及残疾人和孤寡老人。
而我国现行住房政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主要有:大部分国企的上层人士,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
住房困难的人民大众所组成的利益集团则采取游说方式促进政府对房价的调整。在中国的游说形式主要包括:
1、争取出席有关部门专门组织的立法或者行政政策意见听取的座谈会;
2、针对决策者个人及其接近者的交往与意见表达活动,这一形式所占比重较大;
3、利用权威媒体与权威信息收集机构提供高层领导可以阅看的内参文件;
4、利用知名专家与民意代表在两会或者其他场合发表个人意见,尤其借助于媒体压力引起决策部门注意。我国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他们有时会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如报告制度),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中,但更多地则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家族血缘、同学、老乡或私人情谊),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表达其特定利益诉求。
2)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与个人联系不同的是,说服活动是通过正式渠道、“公事公办”式进行的。现在我国为获得好的住房条件的部分利益集团有些采用信访的方式去谋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如:1999年4月,某单位给当事人刘华(化名)调整了一套房子,刘华因为多种原因未能及时搬进新房交出旧房,新调整的住房户长期不能入住,遂请开锁公司将房门撬开入住。刘华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要求单位主持公道。刘华对单位先后三次研究的处理意见都不满意,多次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因其单位的集体户口在北关地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2009年12月,上级信访部门将此案转交西安市莲湖区北关街道办事处,由街道调委会对此案进行调解。随着调解协议的正式签署,一起长达11年且数次进京上访的信访案件尘埃落[1]定。这就是一个对改革住房条件而进行信访的成功案例。住房困难所在利益集团通过这些
说服方法是比较简单易行的,不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
3)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所在利益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所在利益集团每年都会通过组织集团中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以提案的形式,反映相关的住房要求。如本利益集团曾向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寻求住房调整的帮助,因此在两会中许家印同志就提出国家应采取强有力的“三控”措施(即政府让利、国家让利、企业让利),以杜绝房价飞涨及购房成本被无限转嫁给购房者的现象。而身为学者、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院长的谭敬胜却认为国家在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这占用了很大一部分资源。房地产的税费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让利。但是让企业让利却不太能控制,因为企业的利润和风险是并存的。中国政协委员蔡志明认为我国的高房价已到了被社会各界‘群起而攻之’的地步了。蔡委员认为我们需要的房地产是那种可以让“高收入人群住别墅,低收入人群住廉租房,中等收入人
(2)群买不起新房能买旧房、买不起大房能买小房”的房地产。不过对于高房价问题全国人大
代表宋尚龙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也有责任。我认为这种影响决策的方法是特别有效的。
4)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一方面,合法存在的利益集团,一般都有其业务主管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另一方面,政府决策机构和人员又实行分管制度,分管领导既可以直接有效地接近、影响相关决策者,也可能直接参与制定政策决策。这样,利益集团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制度管道,也可以通过非正式、非制度化的渠道与方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输入政府决策体系,而主管部门及其领导,既可以通过批示、批复、召开现场会、协调会、列入会议议程等形式,也可以通过“打招呼”、“写条子”等非正式形式回应利益诉求。在我看来为获得良好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不常通过这种方法来影响政府决策。
5)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利用互联网网络,将成为利益集团向决策者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方式。许多住房困难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向各个地方政府陈述他们的住房问题,有些人还会向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报刊或电视发表对住房的要求,希望政府加大调控房地产的力度。
6)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近年来,中国推行的决策听证会,正成为各相关利益集团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俗称“民告官”),以使政府改变其与本集团利益目标相冲突的政府行为,这是各利益集团,尤其是民间性利益集团,经常采用的方式。
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为那些想获得好的住房条件的利益集团向两会提交有关住房改革的提案,并在开两会期间向其他的委员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还竭力去说服他们,以此获得更多代表的支持。
这样,经过代表及委员们的不懈努力,有关住房改革的提案获得较多人的支持并被许多媒体相报道,专家们对这提案进行深入的分析,不断修改并完善住房改革提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这草案进行审议,最终有关住房改革的指导意见得到批示,形成新的法案。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近日正式对外发布,其中部分内容摘要如下:由于有的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可供出租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1)
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国家对住房改革的最新方案为了确保大部分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者有良好的住房条件,这一举措极大地保障了住房困难者所处利益集团的权益,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房价,同时对房地产的过快发展有一定的遏制,对房地产商利益的膨胀也有一定的阻碍。
不过在我看来,国家对房地产方面的政策还应有必要的调整,而且国家应该把调控房地产政策与财税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以减轻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依赖。正如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教授石建勋所认为的破解高房价困境:应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调控楼市同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现行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建价格指标体系和调控机制。我国政府要在这些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除此之外,我们应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经济适用房供应量不足,保障性住房所占比例(5)小。”国家还应“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建立财产税体系以减少空置率;平衡住房交易和租赁市场,完善地方公共财政体系”、“保障低收入住房计划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文化网解读住房问题
(2)中华网社区 “高房价将成为’两会’众矢之的”
(3)《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 2010年6月8日
(4)《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0年06月14日第 05 版)
(5)、(6)“中国城市住房研究:现状与挑战” 作者:满燕云
注释:
[1]陕西日报 2010-6-21 西安快讯标题:西安成功化解一疑难信访案件(6)(4)(3)
第二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论政府经济职能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必须是实现政府经济行为的主要目标: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所必需的.政府的经济职能尤为重要。明确政府的经济职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从那些需要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微观领些域中退出,还权于市场,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给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
一.政府经济职能的定义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职能。即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财政税收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进行间接的、宏观的调控。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政府通过政府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
市场监管职能。即政府为确保市场运行畅通、保证公平竞争和公平交易、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而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历史演变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理论界对政府经济职能的不同概括方面。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理论界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职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面临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发挥政府经济职能作用的问题,理论界认为政府具有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其中分配职能是主要职能。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政府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的前一时期可以称为转轨经济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的本质还表现为计划经济,但市场经济的成分不断强化。这一时期政府经济职能的代表性观点是“三职能论”。即认为政府具有分配、调节、监督三大职能,其中分配职能是基本职能,调节和监督职能是派生职能。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进入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现阶段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在现代社会经济中,政府不仅承担着保卫国家的主权职能,保障社会安定的社会职能,更重要的是,国家还承担着经济管理职能,或称为经济职能。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职能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失灵要求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或对经济进行干预,政府在经济中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职能将日益增强,这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内容应包括以下九项:第一是管理和监督国有资产运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增值;第二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方针和政策,并据此制定和实施资源开发、智力开发、科技进步、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等全局性方案,制定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其它必须由国家统一决策的重大事项;第三是汇集和传播经济信息,掌握和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调节手段,引导市场并通过市场调节,协调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计划和经济关系,以保证国家重要经济决策及发展计划的实现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第四是对垄断产业加以必要的管制,使市场价格体系能够有效发挥配置资源与收入分配的功能;第五是对有成本溢出或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经济行为如环境污染加以必要的管制,对有效益溢出或具有外部正效应的经济活动如教育、科学研究等予以必要的资助,以减少妨碍市场正常运转的外部性问题;第六是向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避免因公共产品短缺而引起市场运转失灵;第七是制定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收入分配公平公正;第八是制定市场交易规则,推动市场体系发育,发展市场中介组织,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第九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重点建设、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的重大项目,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顺利进行。政府经济职能的准确界定,高效有力的政府管理是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保障。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途径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不再是纯粹的市场与政府的选择,而常常是两者不同组合的选择。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选择了市场,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却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为依托,政府作用的加强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竞争有序的市场建立,大量基础设施的提供,科技发展的推动,政策计划的制定,还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必须有赖于政府积极有效的调节和
干预。一下市政府事先其职能的几种途径。
(一)国有资产管理及其实现途径
国有资产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首要经济职能,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即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权限划分,运营状况评估,收益分配享有和资产的处分归属等行为所进行的控制和监督。
(二)市场监管及其实现途径
市场监管是国家为控制市场失灵,而对市场进行的微观介入。就我国目前的市场监管而言,要实现有效监管需从两种路径入手:第一是从不需要监管的领域退出;第二是对需要监管的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监管手段,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有效竞争。
(三)宏观调控及其实现途径
由于目前我国要素市场的培育还不完善,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工具还比较单一,对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监控和预警体系还不完善,因此,政府必须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四)公共产品的提供及其实现途径
提供公共物品组织和实施公共物品的供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职能。所谓公共产品是指那些能够同时供许多人共同享用的产品和劳务,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用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职能的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必须是实现政府经济行为的主要目标——效率、公平、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所必需的,必须要确定政府经济行为的范围。它主要包括:
1.制定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规划与长远发展目标,进而以此为中心实施相应的系统配套政策,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运作,推动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界定和保护产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有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从事市场活动,而企业作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就必须有明晰的产权。界定和保护产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行为的一个主要方面。
3.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都要通过市场来配置,这就要求有包括商品市场和各类生产要素市场的统一、完善的市场体系。而市场秩序的建立、健全,除了需要商业道德的教化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依靠政府的力量主持操作,这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4.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不能有效作用的领域,政府就该发挥自己的作用,政府有参与生产公共产品的必要。但政府有参与必要并不意味着政府必须直接生产。政府既可直接担当责任人进行政府生产,也可间接生产。
5.运用多种经济杠杆,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运行创造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6.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协调、监督和促进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些中介组织,可以对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起到一定的协调、监督和促进作用,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也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需要。在我国,尤其要发展公证、仲裁、计量、质检认证、资产和资信评估等机构。
7.建立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收入分配与调节制度。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兼顾效率和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是既能保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效率提高。
总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经济不再是纯粹的市场与政府的选择,而常常是两者不同组合的选择。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选择了市场,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却必然以高效的政府管理为依托,政府作用的加强成为了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竞争有序的市场建立,大量基础设施的提供,科技发展的推动,政策计划的制定,还有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切都必须有赖于政府积极有效的调节和干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履行经济职能显得尤为紧迫,具有突出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经济学导论》,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2.陆丁:《看得见的手----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厉以宁:《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杨欣.论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目标及实现路径[J].辽宁警专学报,2007,(3).5.马勇,徐长玉等.政治经济学新教程[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6.张爱军,吕亚男.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理论借鉴及其定位[J].学术交流,2006,(9)
能要高效而有力。
第三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
摘要
本文是一项针对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研究,首先对近30年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进行了总结,进而分析了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政策;改革;完善
英文题目
On the fiscal policy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e
Abstract(格式:Times New Roman字体四号字,加粗,居中)
This article is a policy aimed at China's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research, the first of nearly 30 years, China's financi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ort policies are summarized and then analyzed the stage of China's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policy, the main problems, concludes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policy;reform;consummate;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沿革
我们首先对中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做一个简要回顾,财政支农政策的沿革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94年)
1978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农村拉开了序幕,财政支农政策相应地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20世纪80年代初,高度集中的财政统收统支管理体制改为财政
包干体制,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农业农村方面的支出重点。例如,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主要是中央级农业事业费支出和对地方的特大防汛抗旱补助支出。地方财政农业支出主要是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支出、农业事业费等。此外,国家还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包干给地方。这一时期,由于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减少,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出现了下降趋势。针对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中央及时调整了农业投入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和引导地方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如加大了对大宗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时期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
(二)第二阶段(1994—2002年)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财政支出保障范围也相应地进行了调整,“三农”支出、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支出逐步成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国家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财政支农政策随之不断调整和完善。一方面,国家通过发行特别建设国债,支持包括重要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在内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例如,1998年以来,大幅度地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另一方面,增加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财政扶贫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在增加财政农业投入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0年,率先在安徽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中央财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试点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
这一时期,财政支农资金总量较大幅度提高,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重视和加强“三农”投入的总体趋势;财政支农资金的结构更趋于合理,在继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财政支农的机制和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如在财政扶贫领域和农业综合开发领域,引入了世界银行的项目管理办法,如报账制、专家评审制、绩效评价制度等,效果十分明显。
(三)第三阶段(2003年以来)
2003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提出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的转变。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5个“一号文件”,先后出台实施了以“四减免”(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四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支农惠农政策,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民与政府的“取”、“予”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政策层面上,把财政支农的重点由原来的以促进农业生产为目标,转向以促进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财政支农新的着力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税全面取消。改革农业税制,取消农业特产税,进行农业税减免试点,直至从2006年1月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在中国实行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制度走进历史博物馆,标志着国家与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根本性变革,更加有利于农民减负增收、休养生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2、财政支农力度显著加大。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总量快速增加,2003—2007年,仅中央财政“三农”支出就达1.6万亿元,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社会事业发展、防灾减灾等方面。地方各级财政也大幅度增加了支农投入,初步形成了各级财政上下齐动、共同增加投入的良好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三农”投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3、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断改善。主要是向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公共财政原则靠近,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了调整,减少对农业生产领域的支持比重,加强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等支持。
4、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2002年,中央财政出台了良种补贴制度,不断完善补贴品种,扩大补贴范围,在对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实行良种补贴的同时,还出台了生猪和奶牛良种补贴政策。2004年,中央财政设立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支持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同时,国家财政调整了粮食风险基金使用结构,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2006年,针对部分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过快的问题,又对农民实施农资综合直补。此外,这一阶段还出台了其他一些补助政策,如退耕还林农民的补贴、能繁母猪和后备奶牛饲养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等政策措施。
5、逐步将农村事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包括把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纳入财政支持范围,国债资金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目前,以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等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I,产业投资政策没有完全落实,财政投资杈业的总量不足。近几年农业投资力度虽然有所增强,但由于受到财政收支状况的制约,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非常有限,农业投资长期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由此导致目前农业基础地位不稳和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值来看,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增长较快,1998年为1990年的2.4倍,年均增长21.26%。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农业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五五”期间,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比重为l3.2%,“六五”期间下降到9.5%,“七
五” 期间下降为8.4%,“八五” 期间平均为8.8%。不难看出,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的比重呈现出下降、徘徊和增长缓慢的趋势。如果再除去一些基础设施的费用,真正用于农业的资金平均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其他发展中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一般都保持在l0% 以上。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应的严重短缺,农业水利设施老
化失修,带病运转,抗灾能力下降;农村交通闭塞,农村电网老化,电压不稳,电价昂贵,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没有自来水。农村基础设施的瓶颈和“病残”,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民的利益。财政重视根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忽略了产业生产科研方面的投入。80年代以来,国家为了保证城乡居民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优价供给,给予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购销差价以巨额财政补贴,每年补贴达300~L元以上,仅1991~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补贴每年达到372亿元。大量财政补贴用于购销环节,由于财力有限,用于农业生产、科研及成果的推广应用方面的投入增长缓慢。1995年农业科研投入为l3.55亿元,1996年增加到52.38亿元,虽然增长了近3倍,但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年均增长率只有2.5%。1996年我国农业科研的投资强度(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0,36%,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的l/l0。由于经费不足也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已取得6000多项重要农业科技成果,但实际转化为生产力、投入使用的只有30% ~40% 左右,转化率很低,真正形成规模的尚不到20%。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只占27%~35%,较美国等发达国家低40多个百分点。农业科技含量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
三、措施与对策
1、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用于掘 御调整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从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通过实行农业保险制度,向农业生产提供保险,稳定农业生产者的收入,规避农业风险非常必要。我国农业的高风险性和农民较低的经济承受力,迫切需要国家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对农业保险业务进行必要的补充。一是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市场开放所带来的冲击。二是对非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政府应给予农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补贴,以便维持农民的正常生活及来年对生产的再投入;政府可以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此外,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保险实行多种形式的补贴,使农业保险成为有别干一般商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
2.加快农村费改税的步伐,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私人产品的性质,决定了农民理应是农业投入的主要渠道,目前的困难在于农民手中可以用于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少。很多地方农民负担占到人均纯收入的l0%以上,个别地方甚至达到20%以上,大大超过中央规定的5%以内的标准。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加快农村费改税的步伐。取消一切向农民的不合理收费、摊派和集资。费改税的目的主要不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根本目的在于尽快取消对农民的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实现对农业的 “轻徭薄赋”,以保证农民有足够的资金
投入农业生产。其次,为了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必须要精简乡镇政府机构,减少人员,减少农民负担的行政管理费用,转变政府职能。第三,建立独立干村民委员会的农会,监督农村干部巧立名目、多收多征,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孟丽.试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经济管理,2002,10(3):2.
第四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政策与福利分析论文
题目: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学指导教师
学班
2014年6月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摘 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对策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悬殊1。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有的借给了企业周转,有的用来投资、炒股,更为严重者利用职权进行贪污,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产业结构转换使得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 013.84 m2,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533.6m2以下,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20.01~26.68万;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1.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进入了典型的老年社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
2.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
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其次是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宏观指导不力。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的,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是政府组织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并且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2.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就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及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从开办养老保险以来,保险公司从没有停止与民政部门的竞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对乡村民办教师进行保险,这势必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分割局面。
2.3 人口老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日益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5年的9.76%,到20世纪末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
2.4 收缴保障基金的难度较大
以养老社会保险为例,在目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金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用农民工的直接原因是基于比较人工成本因素的考虑。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在没有任何福利的条件下,工资可以更低,只要其获得的收入高于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工都愿意接受工作,而且由于庞大的流动大军的压力,农民工比城市职工更能吃苦耐劳,也更容易管理。而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高于农民工很多的工资,而且还要支付各种福利费用,养老保险费便是其中必须缴纳的费用之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的费用不如多招用几名农民工。因此,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缴纳社会养老金,一旦强制推行,势必会降低农民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导致用人单位大量减少农民工的需求数量。对于农民工个人来说,在社会养老保险金与工资收入两者之间权衡,则会理性地选择舍弃养老保险金而保住现有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私下达成妥协,不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同时处于低收入且不稳定的现实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即使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民工个人也没有动力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势必会陷入两难境地。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前提。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我国农民的生产又是以户为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这决定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此外,我国已经加入WTO,不能再维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势必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给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农民的生活会因此而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生产格局的变化,农户之间的联系及他们与村、镇机构的联系较之以往大大减少了。这种联系更多地是以利益相关的方式来表达。过去实行的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国家和家庭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随之解体,农村劳动者保障基本上由农民承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计划生育的推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要求更加迫切。
3.3 使计划生育推行具有可持续性
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庞大的人口使我国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面临超负荷的危机。控制人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然而,当前计划生育难点在农村,失控也在农村。我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在农村推行计划生育,必须相应解决农村的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问题。目前农业劳动者之所以只能依靠家庭保障,是因为家庭人均收入低,而多一个子女就意味着多一份保障,这直接刺激了多生多育,加上其他因素,农村人口控制一直就比城市难。此外,人口计划生育的推行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走向社会化,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残有所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计划生育国策才能够在农村顺利推行。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它不仅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使农民增产增收;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总之,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对少数贫困老人的救助政府还可以承担,而对为数众多的贫困老人提供救助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此,应该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的城镇化的进入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4.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以充分适应就业的需要。
4.4 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所以一些农民由于担心经营非农业的失败,而不肯放弃土地,仍留有返乡务农的退路。但在目前农民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较高的农村,种地养老已经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已经较长时间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领域,其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再造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参考文献: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五篇: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
1、什么是公共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公共经济学就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一门学科。也就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科学。
公共经济学是要解决政府与市场这两种在行为逻辑上差异明显的机制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1)对市场失灵的分析(市场缺陷)。(2)市场缺陷的存在,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3)对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4)对公共选择问题的研究。(5)对政府预算问题的研究。(6)对公共支出问题的研究。
(7)对公共收入问题的研究。(8)对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问题的研究。
2、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系如何?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配臵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四个特征: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的商品交换,第二,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第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第四,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臵方式,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价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经济运行。市场机制能否充分发挥作用是市场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准。市场经济的运行就是在发挥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从而最终发挥其配臵资源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管理中心,几乎包揽了所有的经济活动,可以说一切都是由政府来管的,经济活动是“本位”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和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及中国加入WTO的承诺,政府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为此必须重新调整政府的职能。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政府职能转变有三方面内容:(1)政府应当退出生产经营领域;(2)彻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取消审批制度,转而以维护和监督规则的实施为主要职责;(3)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功能。
3、法学与公共经济学的相互关系如何?
(1)联系:法学为政府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法理基础。市场经济是在法的框架下运行,“规则”的建立及其权威性是市场经济有效和高效运行的基础。
(2)区别:“法”的秩序是强制的,“市场”的秩序是自发的,市场秩序必须借助“法”的秩序来维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多是通过法律手段实施。
4、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1(1)研究主题一致。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臵问题。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基点和重点也是放在微观分析上,它把政府本身也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研究政府的经济行为也是社会资源配臵最优化的组成部分。
(2)研究方法一致。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需求与供给及理论、成本—收益分析等也在公共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
2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微观经济学认为它所要研究决定的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经济问题。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十分密切,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机制、生产者行为、消费者行为,而公共经济学把政府看成一个经济活动主体,该主体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而生产和消费,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优化资源配臵的研究目的同样适用于公共经济学。此外,公共经济学广泛运用了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均衡分析、边际效用分析、供求理论等。
5、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如何?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国民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充分利用资源,由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五个基本方面组成。而公共经济学界定的政府的职能和经济行为包括配臵、稳定和分配三方面,其中,配臵功能强调的是公共部门内外资源的有效配臵;稳定功能强调的是税收、公共支出以及国债的利用,以实现对经济的短期需求管理,从宏观角度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全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分配功能强调的是运用公共权力在社会的每个人之间重新分配收入。这三大功能恰恰与宏观经济学所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一致的。
6、公共经济学与行政管理学是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1)政府的许多经济行为可以借助政治学的框架进行分析。(2)随着经济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对人类经济行为认识的深入,经济学的思想及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参考答案
2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均涉及管理的研究,而管理研究的目的都是要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获取特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广泛干预,以及主管经济部门的增多,使国家行政管理具有更多的经济职能。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行政管理学和经济学都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行政管理学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
7、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下,学习公共经济学有什么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转型是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特征,在这其中,公共经济更是凸显出其战略意义,一系列公共经济问题亟待去研究、回答和解决。比如,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如何定位?当前中国政府的规模是太大了还好似太小了?政府职能应如何进行转变,其行为方式应如何进行调整?国有企业的边界应如何界定?为什么行政管理费用在公共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什么当前中国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严重不足以至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瓶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挑战?如果政府的资金有限的话,应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哪方面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等等。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就意味着要更多地关注民生,更多地关注于公共经济领域的发展,政府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2011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学习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门论及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强调要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大格局下,公共经济将会全面参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去,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8、如何理解资源最优配臵的涵义?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臵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1)效率原则。这体现在帕累托最优状态,指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臵使得经济社会在不影响其他成员境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情况。要达到某种产品的有效生产,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当配臵在每一种产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的总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SR=MSC。这样,可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实现经济效率。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效率可以自发地得到实现。(2)公平原则。一般指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基尼系数是衡量公平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3)稳定原则。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四个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9、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要达到某种产品的有效生产,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当配臵在每一种产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的总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SR=MSC。这样,可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也就是实现经济效率。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效率可以自发地得到实现。
10、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
市场经济是存在于发达商品经济社会的经济方式,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自动实现配臵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的特点:(1)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的商品交换,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强买强卖,通过非经济的方式和手段占有其他经济主体的劳动。(2)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3)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4)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11、完全竞争市场有哪些基本特征?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干扰和控制的市场结构。其特征:(1)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并且规模都很小,无力通过自己的买卖活动影响市场价格,因而都只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2)产品同质。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买者把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看作完全可以用另一个生产者的产品来替代,或者说,在买者看来,买哪家的产品都一样;对卖者来说,都不能因自己的商品具有特色而提高价格。在所有生产者的产品卖价相同时,消费者购买哪个生产者的产品完全是随机的。(3)进出自由。完全竞争市场意味着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以阻止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这意味着在长时期内,生产要素可随着需求的变化在不同行业之间自由流动。
(4)信息充分。在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被假定为对于有关市场的信息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不仅掌握市场上现在出现的情况,而且也了解市场今后会发生的情况。
12、市场失灵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有狭义和广义的两层含义。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对外部负经济效应、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对等信息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市场失灵的表现:(1)市场不完全;(2)信息不完全;(3)竞争失效;(4)公共物品问题。市场本身无力解决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5)宏观性问题。表现为市场总供求发生以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为特征的宏观经济总量失灵;(6)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7)社会公平分配问题。表现为在分配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13、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
(1)创造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运行和竞争环境。一是建立健全并监督实施保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所需要的法律制度;二是保护公平竞争,防止垄断,保证市场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三是促进市场体系发育。(2)配臵资源,提供公共物品。一是建立和维护国防和社会治安安全的系统;二是建设、管理和维护市政工程系统;三是修建和维护公共交通系统;四是建立和发展邮政通信系统;五是建立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前沿学科和有战略意义发明的科研机构;六是发展公共文化娱乐事业。(3)消除外部效应。一是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积极外部效应的产生;二是通过直接的管理来限制消极外部效应的产出;三是当私人成本与私人利益的均衡值同社会成本与社会利益的均衡值不一致时,政府在必要时可采取某种适当的措施来贯彻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目标。(4)收入再分配和社会保障。运用政权的力量,以政府的经济行为,通过税收形式,来参与社会的收入再分配,以使社会最终的分配结果,能够符合政府和公众所追求的社会公正的目标。同时,建立从全社会角度统筹规划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在内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5)调节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与合理分工。一方面,推动资源向特定区位倾斜,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推进落后地区与新兴地区的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涵义是什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体上包含如下内容:(1)社会主义条件下
1的市场经济,要使市场成为资源配臵的基础;(2)正确发挥和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结合在一起的。
15、公共产品有哪些基本特征?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应如何进行改革提供?
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消费的完全非排他性。即在技术上无法将那些不愿意为消费行为付款的人排除在某种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之外;或者在技术上虽然可以排他,但排他的成本很高,以致于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任何人也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与其消费偏好不一致的公共产品排除在他的消费范围之外。(2)完全非竞争性。即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或质量。
政府以什么方式来供给公共产品,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对能力原则和受益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原则一般是指“谁有能力负担,谁就应当付费”的公共费用分摊原则。所谓受益原则是指“谁受益,谁付款”的财政原则,它是从利益原则转化而来的。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具体采取何种政策,既要考虑到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历史习惯,又要充分考虑公民的承受能力和消费倾向,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问题。
16、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实现标志是什么?
公共产品能否得到充分供应对经济运行与发展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但公共产品并非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物品,其充分供应与否对经济社会能否正常运行,减少非生产性耗费,对经济资源的流动与配臵,对消费者福利及技术创新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即为供需平衡,其实现的标志是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是MSR=……=MSC,即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17、混合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有效供给各有什么特点?
混合产品是介于纯粹的公共产品和纯粹的私人产品之间的一个范畴,它既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又具有私人产品的特征。
主要有两种类型:(1)具有拥挤性的公共产品是较为典型的混合产品。所谓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效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如政府对过度拥挤的公路不得不通过收费来加以限制,这使公路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排他性和竞争性,它不再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但也不是私人产品,成为一种混合产品。(2)在价格上排他的公共产品也可能成为混合产品。所谓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是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从而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不是完全免费的公办学校和医院即有代表性。
两种类型有效供给的特点:(1)拥挤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通过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在技术上实现排他。因此,市场的供给和政府的供给都是可以选择的方式。(2)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但其生产或消费很可能会产生外部效应,而且是正的外部效应。这类物品或服务,如果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由此而带来的正的外部效应,必须由政府给予补贴,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供给不足。如果由公共部门直接出资经营,往往也需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无偿供给的情况是不多见的。混合产品既能由政府部门提供,也可以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来提供,但私人提供混合产品常常难以实现政府需要的积极外部效应,所以大量的混合产品或由政府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或通过政府的必要补贴让私人部门来提供,并将受益与收费结合起来,这使混合产品的提供能更有效地实现公共支出的目的,又能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
18、试析克服外部负效应的主要方法。
(1)通过市场机制来矫正。方法有三:第一,一体化。私人市场机制可通过扩大企业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来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纠正外部效应带来的效率损失。第二,产权与科斯定理。所谓产权,通常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自由转让权等。科斯定理是指只要产权已明晰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臵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科斯定理表明,只要产权界定明确,不论是谁拥有,外部性问题便能解决,公共部门不必干预。第三,社会制裁。实际上反映的是道德的作用,即依赖社会道德规范自动起作用,从而阻止会带来负的外部效应的行为。
(2)通过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矫正。相对于私人部门的矫正来说,政府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办法来矫正其外部效应,一般较常用的措施有:第一,是罚款或课征税收。在存在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如果政府向有关企业或个人课以相当于他所造成的边际外部成本的罚款或税收,外部成本就成了有关当事人的内部成本,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效率损失。第二,是发放补贴。当存在外部收益时,为了扩大实际消费量,一方面政府可以直接提供准公共产品,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给私人企业提供补贴,降低私人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企业在一定的价格下扩大供给量,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第三,是政府规制。政府规制是指政府部门依据有关的法律和法规,通过许可、禁止等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直接影响的行为。第四,是法律措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依法行政,也是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法律措施是政府纠正外部效应的重要途径。
19、什么叫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公共选择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非市场决策的理论,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公共选择的前提条件是:(1)人都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2)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中的是人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3)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20、对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则是利他主义的,自觉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一个人在两种场合受不同的动机支配并追求不同的目标,是不可理解的,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的两个方面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竖起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21、何谓利益集团?其存在的理由及活动方式是什么?
利益集团是使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向政府施加影响,进行非选举性的鼓动和宣传,用以促进或阻止某方面公共政策的改变,以便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体现自己的利益主张的松散或严密的组织。
利益集团的意义多体现于两个方面,其一在于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通过这种影响途径来理解现实;其二在于利益集团对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以及它对于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意义。第二种意义上,对利益集团给予了正面评价,它甚至进入政治变革的路径认识中:这个社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围绕公共政策博弈,并形成博弈规则,宪政民主也就产生了。
在中国,利益集团施加影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贿赂即利用金钱、美色及其他有价物券“买通”相关决策者。这是目前中国非法利益集团谋求利益的重要手段,且形式隐蔽,“暗箱”操作。(2)个人关系网络即利用家族血缘、同学情谊、老乡情结和其它社会关系等为纽带,直接接触相关决策者。这是中国各类利益集团,包括合法利益集团,最常用、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影响方式。(3)说服即采用书信、电话电报、递交研究报告乃至直接造访等方式,对相关决策者进行劝说。(4)求助于“精英人物”即让本集团中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成员或集团内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成员,代表本集团的意愿,直接有效地接近相关决策者,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或者以人大、政协提案的形式,将本集团的利益诉求直接输入地方政府决策体系。(5)通过主管部门及其领导。这是目前中国合法利益集团较常用的影响方式。(6)借助媒体呼吁,通过舆论间接向政府施加压力,即向当地(外地、甚至境外)大众传媒(报刊、广播、电视)主动提供信息,请求其向社会广泛公开之,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民众的关注、支持或同情,从而对相关决策者形成强大压力,使本集团所面临的问题,被提上决策日程或重新考虑。(7)利用既定的规则、惯例或者直接诉诸法律。(8)施压性集体行动。这种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在政府机关及主管部门门前聚集、静坐、请愿,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非法举行集会游行,围堵和冲击党政机关、甚至打伤政府工作人员等。(9)参与或操纵选举随着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基层民主的发展,以及党内民主的逐步推进,不同利益集团已经开始有可能通过民主选举等合法程序,参与地方的政治博弈。这将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往往并非只采用单一的方式,对地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也未必沿用上述影响方式的一种或多种。一些利益集团可能会通过向地方政府机关捐款、捐赠交通、通讯工具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地方政府决策。某些公益性利益集团,也可能运用物质性资助等方式,宣传自己的理念,以影响政府决策。
22、什么叫寻租?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寻租?
布坎南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寻租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政府活动所产生的额外收益的寻租;二是对政府肥缺的寻租;三是对政府活动所获得的公共收入的寻租。
寻租产生是因为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干预,认为只要政府行动主要限于保护个人权利、人身和财产,那么市场过程就支配经济行为,并且保护出现的任何租金将因竞争性的进入而消失。但是,如果政府行为大大超出由最低的或保护性的状态所规定的限度,逐渐干预市场调节,那么租金以及寻租活动必将继续存在。
对寻租和腐败问题的治理应标本兼治,具体对策如下: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目标,博采众长,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现行的党政干部选拨任用制度。
(2)行政机构与人员即要有相对稳定性,又不能长期保持不变,经常属于的高速和更新是必要的。
(3)大力推进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尝试;有偿辞职和引咎辞职制。
(4)公共生产缩小到必要限度内。标准: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与公共服务设施,两种就业需求——竞争与保有的自然均衡。
(5)将竞争机制和聘用制度引入政府部门,完善民主程序,加强民间团体的参政议政职能等。
(6)高薪养廉,使国家公务员队伍能留得住人才,又不至于冒以身试法的危险。
23、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1)不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是政府机构改革艰难的核心动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机构事实上存在着“能进、能上、能高”而“难出、难下、难低”的干部用人制度,缺乏竞争的动力与压力,也没有严格的奖惩考核制度。干部只上不下,只升不降,到年限就提拔,遇机会就升级,政府机构有条件就升格,开口子就增加职数,机关变成解决就业和待遇的福地,致使干部队伍和机构迅速膨胀。
(2)政府职能不断呈放大状扩张是政府机构改革困难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党政职能交叉、政企不分,许多本应由党或企业管理的职能被政府所取代,导致政府职能过多,管理过宽,势必相应增设一些机构,从而使机构进一步膨胀。由于我国行政管理水平和质量还不高,随着行政主体的地位、影响和权能的不断变化,政府职能被不断地进行简单的切割划分和调剂配臵,越切越细,越分越乱,切出来的“新”部分越来越多,职能越来越被人为放大,对设立新机构、增加新人员以便加强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绩效评价机制不科学和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是政府机构改革困难的隐性原因。多年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价“只看产出,不看投入”。这种政府政绩评价机制极易造成某些政府部门为追求政绩,盲目地扩设机构、增加人员。我国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出现的“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就是这种政绩评价机制带来的必然结果。另外,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如官本位思想,缺乏人才流动与限任选任观念等,都是造成政府机构改革困难的原因。
(4)缺乏对政府有效制约监督的各项配套机制是政府改革艰难的外在动因。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系统的行为常采取行政命令方式,以撤换领导来制约和保证政府系统有序运行,这种方式常伴有主观的随意和感情的冲动。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缺乏公正严肃的约束机制。机构编制没有法律依据,缺乏硬约束、硬保障,机构改革缺乏硬配套支持,这就使得机构膨胀问题在软环境、软约束中可以自由地延续泛滥。财政拨付与支持随机构和人员的增多随意增加,“僧”多则“粥”多,“僧”少则“粥”少,人浮于事仅对行政效率有影响,对部门利益
则丝毫没有损害。由于没有通过财政硬约束来限制人员和机构的增加,所有的政府部门都有增编、增员的冲动和可能。干部选拔任免缺乏制度保障,没有竞争的动力和压力,没有切实保证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冗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
(5)政府自身利益追求的膨胀与约束的无力是政府机构改革艰难的又一原因。政府作为一个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组织,一旦被人们理性地设计出来,就会成为控制人、支配人的东西,具有天然自我膨胀的倾向。政府行为是按个人成本收益原则来计算的,追求最大的自身利益,这样每个政府官员都存在一种谋求特殊利益的冲动,为保持官位、升职、发财,必然培植亲信,选用自己的人,造成机关人员膨胀。政府官员为了保证下属单位工作顺利,会尽最大可能争取保险系数,即加大投入维系更大储备。特别是地方政府官员,由于他们由上级任命,要赢得上级的认可,就必须完成上级的指示,满足上级的愿望,这就迫使政府官员有着强烈的数量冲动:更大的机构规模、更大的管辖范围、更高的社会指标、更多的财政收入。
此外,社会的转型、现代化建设等要求政府系统不断加大调控能力。全球性的民主化发展会不断拓展政府边界,拓宽政府职能。因此,政府增长、机构膨胀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客观的一面,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具有世界性的趋势。
24、西方文官制度的优点和缺陷何在?该制度对我国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有何借鉴意义?
西方文官制度的优点:(1)法制化。西方各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文官的法定地位、权力、责任,权利、义务。文官行使权利、执行任务都必须有法律依据。他的职位、地位、待遇依法受到保障,非因违法失职不受免职、停职等处分。(2)实行功绩制。体现了“任人唯贤”和“奖优罚劣”。它包括两方面:公开考试,择优录用;严格考核,论功行赏。(3)用人重知识化、专业化。(4)规定“政治中立”,实行职务常任。西方各国都规定文官不得参加某些政治活动,不得担任选举公职(要担任,就要辞去文官职务),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并规定文官“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不随内阁而进退”,保证文官的职位、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5)进行科学管理。主要包括人员分类、统一管理、智力开发、动机诱导等。(6)讲求职业道德。现代文官作为常任的政府工作人员,对外以官方代表的身份出现,要求他必须忠于国家,为国家的总体利益服务。对此,各国都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些规定一般包括依法行事、廉洁奉公、遵守纪律、严守机密、不得兼职等。
西方文官制度的缺陷:(1)政府行政效率较私营企业低;(2)机械式工作方式和通常论资排辈的晋升方式往往压抑人才;(3)文官弄权,不负责任,往往使政务官左右为难;(4)有权势的文官集团在社会上形成了受到特别保护的利益集团。
该制度对我国公务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借鉴意义: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权力导向型”的行政理念,树立以市场、顾客为导向的行政管理新理念。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从“权力本位 ”走向“能力本位”是改革的重要使命。
(二)健全体制。(1)从“法制”、“人治”走向法治。(2)尽快完善公务员法律法规。
(3)试行政府雇员制。
(三)完善运行机制。(1)在“选”人方面,用好的制度选人用人。(2)在“用”人方面,尽快完善公务员任期制、竞争上岗制、聘任制、考核、奖惩制度、工资制度、晋升制度和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度,建立用人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3)在“训”人方面,用好的方式培训人,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建设。(4)在“退”人方面,一是严格考核制度,为真正贯彻辞退制度扫清障碍。二是严肃公务的纪律,对严重违纪者,坚决予以撤职直至开除,绝不姑息养奸。三是完善公务员待业保险制度,合理解决被辞退人员的出路与待遇问题。四是研究和明确公务员的退休年龄等退休条件,特别是高级公务员的退休问题。
(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25、什么是政府失灵?如何评价西方的“三权分立”与所谓民主政治?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对经济干预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引起了经济关系的扭曲,加剧了市场缺陷和市场紊乱,从而没能使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臵。
对西方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评价: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制度强调,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应实行三权分立,目的是使三个机构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使各个部门在权力制衡和监督中达到政治行为的高效与廉洁。这种政治制度的出发点是:一方面通过政治架构各机构的权力制约关系,不让权力过分集中于一人或一个机构手中,避免独裁政治的产生;另一方面发挥各政治架构成员的政治才能,使政治架构制定和实施的政策,都是通过全面的考虑,充分反映了国家和广大社会成员根本利益,杜绝政策的危害性。这种权力制衡机制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独裁政治和腐败政治的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机制却随着各政治力量(指各政治架构成员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和政党)间关系的变化而失去制衡和监督的效能。其一,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发展,三权分立制度已经同资产阶级多党制溶为一体。三权分立框架内的权力制约,实质是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竞斗。其二,三权分立本质上是占社会少数的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民主形式,总统也好,首相也好,议员也好,大法官也好,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或代表人物。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制度内的作用和影响是无足轻重的。其三,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特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往往造成几个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多个声音,造成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这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政治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三权之间的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发生。
26、结合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际,阐述我国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历程。
以民主化为基础,以科学化为主导,以法治化作保障,是我国政府决策优化发展的重要成就和集中反映,其最终目的是推进政治安定团结、社会公平正义和资源的高效配臵。
(一)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逐步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办理的行政事项,尤其是与群众利益密切事项,能够公开的都要向社会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2008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政务公开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与政府决定相结合的民主决策新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在政策出台之前通过媒体公示、召开座谈会和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保证群众对政府决策的有效参与;二是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三是官方和非官方政策研究组织逐渐参与决策过程,促使政府决策“谋”与“断”相对分工,这是现代政府决策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政府决策的科学化,主要体现在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在决策系统中,充分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决策。目前,我国政府基本上形成了由情报信息、参谋咨询、决策中枢、决策监控、执行反馈等环节构成的现代政府决策机制,这些环节构成了完整的决策链。作为决策中枢的政府首脑机关进行方案选择,也基本遵循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订多个方案、抉择最优方案、追踪决策等环节和过程。政府决策组织体制和程序的科学化,克服了传统决策中领导专断的弊端,决策实行集体领导、重视专家学者意见和民众意见,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随我国经济社会形势复杂多变,经验决策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手段和工具,如德尔菲预测法、博弈论、系统分析法、数学分析法、模拟实验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等,极大提高了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
(三)政府决策的法治化框架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决策的法治化框架初步形成。一是决策权力配臵的规范化,实现决策权依法有据。改革开放后,中央高度集权状况逐渐改变,下级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自主决策空间;长期以来党管一切、党政不分的状况也有所改变,党委、人大和政府三者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逐渐形成有机配合的领导核心。依法执政要求党必须在法定的范围内活动,处理好党政关系和议政关系,实现三者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的规范化。这意味着我国行政决策权力,从理念和制度层面都开始统一并得到保障。二是政府决策的程序化和规范化。目前政府出台政策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公开和规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政策制定体系基本形成。自《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实施行政决策的公开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听取意见制度、合法性论证制度、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后,各级政府大力推进行政决策制度化建设。三是强化对决策权力的监督,对决策失误实行责任追究。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政府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逐渐建立。2006年,国务院对建立行政问责制进行了积极探索,问责方式由“上级问责”向“制度问责”转变,特别是对重大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行政责任追究力度不断加大,决策问责使决策者更为慎重用权、慎重决策。
27、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实践,说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今后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指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政治制度的某些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的自我革新和完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克服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的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第一,坚持依法治国。一个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并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改变以党代政,把权力绝对化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为此,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第二,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通过改革发展经济,并且改变收入分配不公和差距过大的现象,让人民群众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都能够享受改革和建设的成果。社会公平直接关系国家政权是否真正为人民服务,也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要重视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加快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同时要调节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使之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维护司法公正。保证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应有的独立性,不受任何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司法公正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始终坚持这个方向。第四,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要切实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民主权利和民主权益,其中最主要的是选择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
第五,坚决反对腐败。反腐倡廉是我们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重点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反对职务侵占。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利插手招投标活动,牟取私利,这要成为经济上反腐败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制和公示制。已经制定了一些制度,包括领导人财产和家属子女在国外定居和经商情况,还要进一步加以完善,逐步从申报到公示,这是对干部手中权利的一个最重要的监督。三是公开财政中的“三公”经费。要根据需要逐步扩大范围,并且明确公布的内容具体到项。我们要坚决惩治腐败,按照法律对于各种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要严厉予以惩处,毫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