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综合训练检测
《送东阳马生序》《马说》《五柳先生传》《与朱元思书》综合训练检测
选择题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泠泠(1íng)作响箪(dān)瓢屡空烨(yè)然
B.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媵(yìng)人以衾(qīn)拥覆
C.兹若人之俦(shòu)乎 食(sì)马者足肤皲(jūn)裂
D.互相轩邈(miǎo)窥(kuī)谷忘反右备容臭(xiù)
2.作品、作者、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
A.赤壁——杜牧——唐代
B.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代
C.马说——韩愈——唐代
D.五柳先生传——吴均——晋朝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窥谷忘反
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同舍生皆被绮绣
4.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比喻排比 排比拟人
B.拟人对偶排比拟人
C.比喻对偶排比拟人
D.比喻对偶拟人比喻
5.句中加红字解释有误的是()
A.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猿则百叫无无绝(极)。
B.直(一直)视无碍,争高直(笔直)指。
C.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在上面)蔽。
D.一百(数词,十地十倍)许里;猿责百(数词,极言多)叫无绝
阅读理解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词语
(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无从致书以观
(3)弗(不)之怠。(4)既加冠
(5)执经叩问(6)门人弟子填其室
(7)稍降辞色(8)腰白玉之环
2.翻译句子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选问从什么角度表现学习的艰难,目的何在?
4.作者幼时“家贫”却能得以“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二)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干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红的词。
(1)从流飘荡()(2)猛浪若奔()(3)互相轩邈()
(4)横柯上蔽()(5)窥谷忘反()(6)蝉则千转不穷()
2.翻译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简答题
(1)本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一句可以看出其下文即将描述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富春江水的什么特点?
(3)第三段划线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五柳先生传》,回答问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的词。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造饮辄尽:
(3)箪瓢屡空:(4)宴如晏如也:
(5)环堵萧然,不蔽风日:(6)期在必醉期:
2.填空。
《五柳先生传》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代大诗人,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_______》,其中描绘了一个自由、和平、生活幸福的理想境界。有关他不阿谀权贵的“________”的故事也广为流传。
3.翻译下列短语或句子:
(1)曾不吝情去留
译文: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译文:
(3)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文: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4.选段中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
5.文中“不慕荣利”与下文“赞语”中的哪句相照应?
答:
6、用“________”划出文段中写“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
7.从表达方式看,文段主要用了_______的表达方式,这部分内容与下文的“赞”语的关系是______。
(四)阅读《马说》,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的意思相同得以项是()
A.如临大敌B.临阵磨枪C.身临其境D.临别赠言
2.解释加红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一食或尽粟一石。
(3)才美不外见。(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策之不以其道。(6)食之不能尽其材。
(7)执策而临之。(8)其真无马邪?
3.翻译句子
(1)其真不知马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安求其能干里也?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简答: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6.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7.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
一、1.C2.D3.B(A.反-返;C.食-饲;D.被-披)4.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又“若奔”可以判断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5.A
二、(一)
l.(1)跑(2)取得、得到,这里是买到之意。(3)懈怠,不放松抄写
(4)已经,(5)请教。(6)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7)脸色(8)腰佩
2.(1)(当我)成年时,(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2)而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毫无羡慕的意思。
(3)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
3.行路难,生活难表现学习的艰难:目的是勉励马生。
4.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二)1.(1)顺、随。(2)好像。(3)远。(4)树木的枝干
(5)通“返”,返回。(6)转通“啭”鸟叫声。
2.(1)湍急的流水快于飞箭,汹涌的江浪势如奔马。
(2)整天忙于筹划治理世俗事务的人,看一看如此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3)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比远。
3.(1)总起奇山异水。
(2)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水流湍急的特点。
(3)淡泊名利、避世归隐。
(三)l.(1)体会、领会。(2)往,到。(3)经常是空的。
(4)安然自若的样子。(5)空寂。(6)希望、愿望
2.陶渊明东晋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
3.(1)态度率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2)简陋的居室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4.不求甚解
5.不汲汲于富贵。
6.“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7.记叙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四)《马说》阅读及练习
1.A
2.(1)只是(2)吃(3)通“现”(4)犹,尚且(5)用鞭子打
(6)通“才”(7)面对(8)通“耶”
3.(1)是真的不识马呀。
(2)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力的本领来喂养它。
(3)有怎能让他日行千里呢?
(4)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
4.(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5)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6)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7)伯乐不常有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二篇:马说、送东阳马生序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送东阳马生序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就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期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请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他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训斥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待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我虽很笨,但终于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拿被子(给我)盖上,过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宝石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而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内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辛大概就这样。
马说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三篇:《送东阳马生序》《与朱元思书》译文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学问渊博的老师与名人与我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答复;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深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没有一点羡慕他们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大概我求学时的勤劳和艰苦就是这样。
《与朱元思书》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鸣叫,和谐动听。蝉不停地叫着,猿也不停地啼着。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在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纸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第四篇: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复习题
《与朱元思书》学案
【相关链接】
(1)吴均(469~520年),字叔庠(xiánɡ),吴兴故鄣(今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人。南朝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好学有俊才。诗文自成一家,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诗中常借自然景物以排解苦闷抑郁之情。
(2)写作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3)骈体文:魏晋以来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在声韵上,则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一读课文,给下列生字注音。
缥碧 急湍 轩邈 泠泠 嘤嘤 鸢飞
戾天 窥谷 横柯 千转
经纶
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
(1)任意东西(2)水皆缥碧(3)经纶世务者(4)窥谷忘反(5)横柯上蔽(6)皆生寒树(7)天下独绝:(8)百叫无绝:(9)犹:(10)甚:
三、翻译下列句子
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⑷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⑸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⑹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四、然后完成下列默写练习。
1、文中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天共长天一色”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2、概括赞叹富春江景色之美的句子是:
3、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4、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
5、写听觉感受的句子是:
6、写优美的自然景物深深吸引游人的句子是:
五、回答问题
1、作者在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写法或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3、“泉水激石„„百叫无绝”写出了“奇山”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巩固训练:
1、下列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ǎ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 B.飘荡dàng 急湍tuān 嘤嘤成韵yīng C.轩邈miǎ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ān D.横柯kē 窥谷kuī 好鸟相鸣hǎo
2、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凭依)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筹划)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指示)
3、下列对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泛着小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听任它时而向东,时而向西。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流猛浪,比箭还飞得快,又像奔马一样。)C.好鸟相呜,嘤嘤成韵。(美丽的鸟儿在相互对叫着,鸣声嘤嘤,和谐动听)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鸣叫了千次也不停歇,猿啼叫了百次也不断绝。)
4、填空题(1)《与朱元思书》选自《 》,作者。本文是 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结构是 式,总写的一句是“ ”(2)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 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和“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山之美。
七、阅读理解
(1)文章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2)写山奇,分别从____觉和____觉来写景,这样写的好处是。(3)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4)说说你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深层意思的理解。
(5)文章第3段中在意思上前后呼应的两句话是什么?
八、课外美文欣赏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廓。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1)此信描写了山中幽美的景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出夜之静谧。(2)此文中作者想表达的感情是什么?(3)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作者的想象之笔。
(4)翻译文中划线句。
五柳先生传学案
资料助读:
1.了解作者:陶渊明(365~427),名,字,(朝代)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时受家庭和儒经影响,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他有志不能施展,直到29岁才出仕,但也不过几任小官。由于他厌恶官场的污浊,不愿“为五斗米折腰”,41岁时决然从彭泽令任上退隐,归田躬耕。归田后的陶渊明写下了100多首反映劳动生活的诗歌和多篇辞赋散文。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2.题目解说:传记,是对人物生平和主要事件的记叙,其特点是“实录”,即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根据记叙的对象不同,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两类。《五柳先生传》就是诗人自撰的小传,全篇不足200字,却以精粹笔墨形象勾画了诗人的性格、生活、志趣。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简称“传”。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3.完成下列各题:
一、加点注音:
辄()吝情()短褐()箪()瓢屡()空
晏()如 黔()汲汲()俦()衔觞()欤()
二、重点字词理解。
何许: 不详: 因以为号焉: 不求甚解: 会意: 亲旧: 或: 造饮辄醉: 期在必醉: 晏如: 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
短褐穿结: 自终: 衔觞赋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三、多义词理解:(1)一词多义
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杂然相许 高可二黍许 去:曾不吝情去留 日始出时去人远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 颇示己志
其:亲旧知其如此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之:或置酒南昌招之
黔娄之妻有言
言:闲静少言
黔娄之妻有言
甚:不求甚解
所欲有甚于生者
意: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目似瞑,意暇甚
得:家贫不能常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⑵古今异义:
赞曰“亦不详其姓字”
四、当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
①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③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④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四、思考问题:
1.何为“赞”?赞语中的那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赞:
“不戚戚于贫贱”照应 “不汲汲于富贵”照应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
2.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请说明具体理由。
3、作者为什么要托言为五柳先生写传记?而且还要交代人物为什么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
五、课堂练习:(请用课文原句答题)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拓展训练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2.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3.填空。
①陶潜,时期的文学家和。字,号,世称靖节先生,有《 》传世。②黔娄之妻有言:“。”其言 乎?。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七、拓展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五柳先生传》全文。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①,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身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人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选自郑燮《板桥集外诗文》,有删节)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弯曲。此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委蛇:同“逶迤”。
1、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①幼时殊无异人处 殊: ②人咸易之 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划线句子。
3、陶渊明和郑板桥都喜好读书,但他们读书的方法或态度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段内容加以概括。
4、《论语》中有许多论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句子,请你各写一句。
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5、陶渊明不慕名利,安于贫贱,即使是平凡而艰苦的农村生活,也能从中发现乐趣,泰然处之。你认为他的哪首诗最能体现他的志趣,请把全诗写下来。
第五篇:《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
【注】①当涂:当权。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尝:.
③蒙乃始就学乃:.
④及鲁肃过寻阳及:.
9.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分)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10.甲文是通过和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3分)
11.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7-9题。(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太宗①朝②,有王著学右军③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④。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法问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⑤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千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之燕谈录》)
[注释] ①太宗:宋太宗。②朝:一代君主的统治时期。③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④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⑤遽(jù):匆忙。
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礼愈至.②媵人持汤沃灌.
③腰白玉之环.
④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8、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②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译:
9、宋濂和太宗共同的治学态度是。甲乙两文在写作方法上各具特色,甲文主要采取 的写法,乙文则采用平铺直叙的写法。(4分)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回答问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慕,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鸣机夜课读记(节选)蒋士铨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争药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注释】①铨:蒋士铨,清代著名学者。②争药鼎沸:与烧滚的汤药争着发出响声。③差(chài):同,病愈。
9、第一段选文的文体是,第二段选文的文体是。(2分)
10、下面每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请解释其含义。(2分)
①手自笔录暇更录唐宋人诗录..
②尝趋百里外未尝寝尝..
11、第一段选文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分)
12、第二段选文中“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感人至深,表达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2分)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两段选文的大意。(3分)
14、对待师长,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对待母亲,蒋士铨“坐枕侧不去”,“诵声琅琅然”,“持书诵于侧”。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验,谈谈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启示。(4分)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4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①,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①游:交往,求教。②辞色:言辞和神色。
[乙]王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方羲之之不.
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①,出沧海②,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③肆恣④,而.
又尝自休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注]①东方:东方(的名胜)。②沧海:这里指东海。③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肆恣:也作“恣肆”,意思是放纵、任情。⑤精力:竭尽全力。
(曾巩《墨池记》节选)
9.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4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
(2)先达德隆望尊望:.
(3)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
(4)羲之之书晚乃善善:.
1O.下列句子加点词与括号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狐假虎威)..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硕果累累)..
C.此为其故迹,其信然耶?——(信以为真)..
D.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弩之末)..
11.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
12.用“/”给[乙]文中画“~~~~”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
13.两段文字都写出了宋濂、王羲之走向成功的过程,请概括出他们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
14.根据下列题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写出两个能表现艰难求学或勤学苦练精神的成语典故。
答:A.B.:
(2)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学生,你是如何评价古人这种勤学苦练精神的?
(五)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①②③④[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
⑤⑥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⑦。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⑧,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孤]幼年丧父。③[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⑤[闾里]乡里。⑥[士人家]读书人家。⑦[惟读书是务]即“惟务读书”。务,致力,从事。⑧[文字]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弗之怠④家贫无资..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假”字的几种解
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号)...
(2分)
假①借。②宽容。③如果,假如。④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余幼/时即嗜学B.手指/不可屈伸
C.欧阳/公四岁而孤D.多诵古人/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②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5分)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只需填序号)(2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2)你怎样看待“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这种做法?请结合[乙]段内容谈谈。(3分)
参考答案
(一)8.①走:路 ②尝:曾经 ③乃:才 ④及:到,等到
9.①因此,人们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②吕蒙用军中事物多(为借口)推辞
10.借书抄录:奔走求师;鲁肃的言行
11.要想学有所成,必须不畏艰辛,虚心求学,刻苦读书;学习的起步晚了,只要坚持不懈,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7、①周到 ②热水 ③腰上系着 ④受益
8、①寄居的旅店的主人每天给准备两顿饭,从没有鱼肉这样的美味可以享用。
②(他的)字本来写得不错了,如果立刻称赞(他的字写得)很好,(我)担心皇帝不再用心练了。
9、虚心请教或持之以恒
(三)9、序或赠序;记。(共2分,每空1分)
10、①抄写②曾经(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勤学苦读,不畏艰难”回答即可。(共2分)
12、围绕“望子成材,期望殷切”回答即可。(共2分)
13、围绕“第一段选文宋濂回忆自己年少时刻苦求学的经历”和“第二段选文蒋士铨回忆自己年少时得到母亲悉心培育的经历”回答即可。(共3分,内容2分,语言表达1分)
14、围绕“尊师勤学”和“孝敬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殷切期望”回答即可。(共4分,启示2分,结合经历和体验谈1分,语言表达1分)
(四)9.(1)大(2)声望,名望(3)勉强(4)好,完善(答对一个得1分)
10.B
11.我虽然愚钝,但最终有所收获。(意思表达接近即可,句中“愚”翻译错误扣1分)
12.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断对两处,一处1分;断三处,两处正确得1分;断四处不得分)
13.执著、勤奋。(答对一点得1分)
14.(4分,每小题2分)(1)成语典故可选填“程门立雪”“凿壁借光”“头悬梁”“锥刺股”等,写对一个得1分(.2)略。(观点的表达允许多元化,但必须合理有据才能得分)
(五)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5—19题(17分)
15.①因此②得到③懈怠,放松④钱财(4分,各1分)
16.①(2分)
17.B(2分)
18.(4分)
①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②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2分。
19.(1)C(2分)
(2)(3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2分,语言表达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