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实际,谈如何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结合实际,谈如何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全员质量管理既是组织全体企业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如何使员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质量管理呢?那就必须建立一种企业文化氛围。而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企业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因此,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企业成员的精神境界、气质风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是以质量为中心,紧紧围绕“质量”二字不断改进、不断提升的一种价值取向。一个企业如果具有良好的质量文化环境,全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朝着企业即定的质量目标奋进,人人都以“我要管理,我会管理”的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这对于企业开展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将会事半功倍,否则,会事倍功半。现在我所职工绝大部分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部分职工认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在目前从事的工作中是够用的,存在着不思进取的想法。我们要看到当今质量管理更新日新月异,从过去质量控制到质量保证再到过程控制,这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否定过去,超越自我,不断更新自己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全员质量管理能力的提高首先解决好工学矛盾,单位要大力支持给职工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是单位要建立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学习的机制,要给员工加压力,感到自己非学习不可,否则将被淘汰。第三为职工学习提供了必需的物质保障,比如添置电化教学设备,开辟了学习场所,购置了学习资料等,或是请专家进来或是派员工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学习他们管理经验等,不断地完善自己。把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到自己工作中,有效地推动工作发展。第四建立以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以生产科室、班组为依托的质量教育培训网络。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设施,有可靠的时间保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为培养和造就一批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创造良好的氛围,切实引导职工树立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价值观。第五,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科技人员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钻研技术;科技成果要重奖、大奖;质量攻关项目要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职工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创造一个宽松环境。第六围绕产品质量形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诸如车间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成果展览、以及以质量为主题的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专题文艺晚会、摄影、书法、漫画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职工参与意识,增强质量观念,同时,又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无疑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了良好土壤。职工群众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陶冶,增强了质量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和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以产品质量形象为核心,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企业的价值观为依托。因此,它有牢固的基础,有极强的生命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职工质量价值观念的形成,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培育了良好土壤。
总之,一个企业全员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必将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竞争市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也必将为企业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
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把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观念引入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以深层内涵,或者说,给企业文化贯以质量意识,使质量具有文化底蕴,而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要建设好学习型组织,上级单位必须给基层单位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解决好工学矛盾,单位要大力支持给职工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是单位要建立鼓励员工积极进行学习的机制,要给员工加压力,感到自己非学习不可,否则将被淘汰。支持职工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凡获取大专毕业证或本科毕业证的,按单位的学习制度给予奖励。是单位要加大人才培养投资,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人才的培养,要从单位所需专业人才的实际出发,三、在班组中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学习措施,提高班组学习力和竞争力。
班组中,加强业务技术学习,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是关键。狠抓业务技能学习培训是班组培训的一个重点,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人才培训制度,对于新分配到车间的人员和外来培训人员,都随岗位指定师傅,并在车间的主持下签订一式三份的师徒学习合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针对学习情况的好坏,车间、班组将对师徒二人给予相应奖惩。班组积极支持和帮助每位员工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互帮互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使整体技术水平快速提高。班组要求每名职工都配备随身笔记本,随时记录所遇到的新问题、新知识、新理念,进行学习积累。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家总是在一起分析讨论,做好事故预想,作好防范措施,用一流的技术为装置保驾护航,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此基础上,打破岗位界限,开展互动学习,激励和引导职工在学习他人之长的同时,主动奉献自己的“绝活”。针对形势任务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班组随时开展题为“技术经验总结讨论”的岗位练兵活动,在职工答题的基础上,以深度汇总的形式实现成果共享,培养职工深层次的学习能力,并且班组还积极收集整理各种操作、事故处理等技术资料,供大家学习,达到“自我培训,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参加车间定期举办的相关岗位技术、事故总结分析等讲座,并且还坚持车间“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组织参观学习,做到全体参与,使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可建立学习和读书活动中心,提高大家文化水平。以“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指导思想,以班组为学习和读书活动中心,使班组在班前和班后有学习的场所,并通过成立各类学习小组,强化读书效果。重点学习管理书籍如《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以企业报纸为载体,大力加强宣传报道,树立良好形象,并能提高职工的写作技能,提高了运用读书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营造读书育人的氛围,增强班组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班组积极支持班员通过自学考试,丰富各方面科学文化知识。
首先,企业经营者要重视职工素质的提高,把提高职工素质放在一个战略位置上,启发职工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念意识。全员质量水平、质量素质的提高,必将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建立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建立以质量管理部门为核心,以车间、工段、班组为依托的质量教育培训网络。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设施,有可靠的时间保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真正为培养和造就一批较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创造良好的氛围,切实引导职工树立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价值观。再次,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科技人员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他们钻研技术;科技成果要重奖、大奖;质量攻关项目要从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为职工全员参与QC,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二、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土壤。企业文化的种子只有撒在肥沃的土壤中才能发芽、壮大。那么,对企业来讲,努力培养企业文化所需的土壤,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产品质量形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活动,诸如车间班组开展QC小组活动、技术比武、岗位练兵、成果展览、以及以质量为主题的各种类型的知识竞赛、专题文艺晚会、摄影、书法、漫画等,这些活动既可以提高职工参与意识,增强质量观念,同时,又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无疑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育了良好土壤。职工群众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身临其境,耳濡目染,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经受了陶冶,增强了质量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和意识,这种观念和意识以产品质量形象为核心,以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以企业的价值观为依托。因此,它有牢固的基础,有极强的生命力。健康有益活动的开展,职工质量价值观念的形成,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培育了良好土壤。
三、强化企业质量保证体系,为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它反映的是企业同仁共同接受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企业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体系和较强的质量保证能力。因为这是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可靠保证。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重在抓贯标。贯标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实实在在的管理行为,它对传统的管理思想、管理行为、管理模式都是一种严峻挑战。抓贯标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企业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贯标工作的重要性,正确对待贯标过程中新旧管理行为磨擦产生的阵痛。企业的经营者还必须确立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龙头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建立组织机构,树立质量管理部门的权威,配备、充实质量管理骨干队伍,以促进质量管理水平,逐步向国际标准化靠拢,实现质量管理国际化;再次,抓贯标要抓实质、抓关键,注重实施效果。编制《质量手册》要把握可操作性,质量体系要体现以法制代替人治的特征。
总之,一个企业完善的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必将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竞争市场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也必将为企业同仁共同认同的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保证。
创建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我们每个企业都面临的现实,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全新课题。综上所述,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把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观念引入企业文化,赋予企业文化以深层内涵,或者说,给企业文化贯以质量意识,使质量具有文化底蕴,而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第二篇:结合实际谈工作
农机安全是国家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具体体现。
我市的农机安全工作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中将紧紧围绕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充分利用加快农机监理发展的一切有利条件,把握农机安全监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为农服务、帮民解困、为民增收”的原则,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常抓不懈,强化管理和服务,减少事故,保民平安。
一要增强农业机械全过程监管意识。影响农机安全的环节包括设计制造、生产销售、使用与维修、报废与回收等。要减少事故,必须对农业机械从研发到报废回收全过程的监管。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特别要履行好牌证管理、事故处理、安全检查、实地检验、宣传教育等职责;农机试验鉴定机构要做好安全鉴定、投诉等相关工作;对农机生产销售使用全过程的无缝监管,是预防农机事故发生的根本保证。
二要增强农业机械全范围监管的意识。由于各类农业机械作业特点不同、对人身危害程度不同、事故发生概率不同,所采取的安全监管方式也会不同。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有义务对所有的农机操作人员做好安全知识宣传,加强其操作者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操作技能。要增强对全市范围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管的意识,加强在农田、场院等场所对所有农业机械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查纠各类违法违章操作行为,排除事故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要增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服务的意识。农机监理机构要树立服务意识,推进执法依据、办事程序、收费项目标准、办事人员、办事结果公开,实行承诺服务和首问负责制,推进一站式业务办理模式。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到生产一线,方便农民,方便基层,倾听农民的心声、了解农民的需要、体谅农民的困难,要真正做到培训办证到乡村,实地检验到村队,隐患排查到田头,技术咨询到家中。对于农机手违章情形,要先教育,多引导,慎处罚,重在事故隐患的排除。要切实做好定期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检验,要通过对全部监管对象的全面服务,共同营造和谐安全的氛围。
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也进入了中级阶段,这个时期是农机事故易发期、也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关键期,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要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大学习为契机,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开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新局面,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质量管理 全员参与
质量管理 全员参与
随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竟争形势日趋激烈,而企业间的竟争最终归结于其产品质量的竟争,只有生产出质量好的产品才能立足当今的市场。要创造出好的产品质量需要拥有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而提高“全员参与”的意识则是当下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我们史丹利公司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视产品质量的企业。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化肥产品在农民朋友中一直享有非常好的口碑,高董事长在公司的经营中一早就提出“以质量振兴企业”的口号。2011年,作为整个史丹利公司的“质量年”,从总公司到各子公司都围绕着“质量第一”而展开工作,我们贵港公司在李经理的带领下从生产到后勤部门都作了很大程度上的调整和改革。质检科作为质量保证的先锋部队,更是积极响应和行动:由质检科牵头先后开展了三个多月的质量月评比活动、质量管理制度改革、科室内模拟小组长活动、质量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研讨并实施、国标,质量管理制度大培训等一系列深入生产一线的宣传、教育活动。从质检室内部到生产一线人员,质检科郭科长强调质量责任层层落实到位,人人讲质量,人人抓质量,努力减少和杜绝了质量事件的发生。特别是针对一些容易出现质量波动的岗位、工序,有重点地对作业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大大提升了工作的效率,有力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维护公司的品牌形象。
可以说,通过质量年前期做的工作,我们的产品质量是做得很不错的,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都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但我们也可以看出,我们还有待改进的地方。各级的人员是企业之本,只有每个人都充分参与进去才能使我们的才干为公司带来效益,人在质量管理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也是最重要的因素。
以“质量振兴企业 “这个口号用在何时都行得通,尤其是做生产的企业,产品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兴与亡,而企业的兴衰关系到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质量的管理参与就落着每位员工肩上,质检部门在工作上起着把关、指导、监督及预防的作用,质检工作要得到大家配合,更需要全员的参与。但还是有不少人员误认为质量问题就是质检人员的责任,以我无关或认为我只要完成生产任务产量就行,质量我就不管了。这就是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对产品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有的明知产品存在问题还是蒙混过关,这样的做法和想法都是不对的,说明有的员工的产品质量意识还是比较单薄的,没认识到不讲究质量就没有产量。严格来说,只追求产量不而讲质量,那么产量就等于零。更严重的是一旦有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流到市场上或者在客户手上,将会给公司带来负面影响,使公司艰辛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受损。所以,不管是哪一个部门的人员都有共同责任做好产品及工作的质量,认真做好自检、专检,共同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中去,提高每个人的质量意识,真正从思想转变到行动上来。共同维护、壮大“史丹利”这个品牌,一起开拓“史丹利”更美好的明天。
质检科高杰
2011-9-09
第四篇:结合实际谈公立医院改革
结合实际谈公立医院改革(2010年中国富强教育精英----清华(教育扶贫)乡镇医疗卫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小结)
遵义市人民医院陈文龙
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18日参加了由红花岗区委组织部、区党校、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10年中国富强教育精英----清华(教育扶贫)乡镇医疗卫生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学习,四天来,聚精会神地听取了清华大学老师们的授课,受益匪浅,有“组织行为学”、“医改政策解读”、“教练式管理沟通”、“从法学角度看医疗纠纷的防范与谈判技巧”、“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前沿”等课程内容,从中学到了很多有价值的知识。现结合我院目前开展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其改革涉及广泛、深刻、重大的利益格局调整,十分复杂和艰巨,政府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承担起改革主体的职责,是改革成败的关键。遵义市人民医院为红花岗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单位。
一、我院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工作情况
2010年2月23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上宣布了全国十六个城市作为此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我市被列为贵州唯一一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按照《关于公立
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认真逐条梳理,制定出结合本院实际可行的改革方案,根据方案逐步落实,推进我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1、把质量考核系数纳入奖金分配,做到效益与质量挂钩:医院多年来实行收减支按比例提成确定科室奖金。今年开始医院加大了医疗、护理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并将考核结果形成质量系数纳入奖金分配体系,以期逐步将奖金分配与收入挂钩,建立起分配与工作质和量挂钩的分配体系,逐步过渡到绩效考核成为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以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2、建立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提高医院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完善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我院为有效开展该项工作,建立了医院人才培养基金及培训人才库,加大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需要,也是逐步让我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更加系统化,制度化。同时积极主动加大与上级医院的联系和协调,为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我院公立医院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公立医院改革重视还不够,具体办法和措施不到位。
该项改革政府肩负着主要职责,是推进改革的主体。九大任
务中至少有六项需政府牵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才可能完成,余下的三项尽管医院是主体,但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就人事制度的改革,医院需要政府支持的是:我院人员编制和床位编制都是二十年前制定的,编制人员为290人,定编床位210张。一二十年以来全区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病员大幅增加,我院早已把定编床位改为对外开放床位360张,现在常住病人大多在360以上,多时达400人左右。医院在职职工已达416人,其中在编职工229人,自主招聘职工187人。而按二级医院人员编制,如果按实际使用床位计算(即按360张计算),根据《贵州省关于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黔卫发„2009‟138号),县级综合医院病床与工作人员编制按照《贵州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88省编字第54号)的规定设置,300-500张床位的为1:1.50-1.60,在编职工应达540人以上,如果按我院正在建设的新院编制床位400张计算,今后职工应在600人以上。请人事、编制部门认真研究医院目前面临的这一问题,尽快而符合实际的制定医院的编制人员和编制床位,并认真研究解决自主招聘职工的系列问题,解决这部分职工的后顾之忧。
还有一件非常突出而紧迫的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即增设医院的中高级岗位的问题。因为医院中高级职称是按医院的“编制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数确定中高级职称比例的,由于多年来医院编制内的专业人员出多少进,虽然自主招聘的绝大多数
人员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但又统计不到人事部门的专业人员中,使得医院的中高级岗位非常少,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2、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补偿,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这点上政府严重投入不足。
这项任务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医院配合完成。如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增设药事补助。我区只在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取消加成,但“增设药事补助”不到位,长此以往,该政策的贯彻可能中途夭折。如在城区医院贯彻这项政策,政府的配套措施必须到位后方能实行,否则因城区医院涉及药品金额大,造成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乡镇卫生院。
我院的运行经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按照二十多年前政府给我院制定的定编床位210张来计算的,即一张床位每年补助3000元,我院全年的补助经费总共63万元,这一政策一直使用至今。一二十年来,医院的“吃喝拉撒”全部包括在这63万元当中了。实行之初还能勉强维持,但一二十年来,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目前,这唯一的63万元的财政拨款只占我院职工的人头经费的5%左右,只占全院运行经费的2%左右。在大中型设备投入上,一二十年来当地政府的投入几乎为零。至于医院重点学科的投入、完成公共卫生任务补贴、政策性经营亏损补助等等,长期以来也微乎其微。
三、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前面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试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为深化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要求人事、编制部门科学合理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合理确定医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体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特点,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2、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由此要求财政部门加大政府投入。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支边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
3、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要求发改部门加强公立医院的规划和调控。制订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功能定
位。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求,研究制订本级政府负责举办公立医院的设置和发展规划,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必须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对部分公立医院,可有计划、按步骤地迁建、整合、转型和改制等,推动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九日
第五篇:全员质量管理推进方案
全员质量管理(TQM)推进方案
一、全员质量管理(TQM)概念的导入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二、组织机构的搭建
从各部门抽调人员组织专门质量管理小组,实施全员质量管理推进工作。
三、把握目前产品和质量管理的现状
1、产品状况:
1)产品品质界定:
产品(成车)质量水平等级划分、统计、公示 2)零部件质量水平界定:
零部件批次合格率、生产现场对零部件反馈、市场对零部件反馈情况统计、分析
2、E系统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状态:
对过程的“人、机、料、法、环、测”六大要素情况摸底。1)人:人员结构、素质、工作态度、技能等级、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统计
2)机:生产设备、工装、夹具、检测设备、检具等使用率、检定情况、保养情况的统计
3)料:对投入生产现场的零部件、部装件等合格率以及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工废率进行统计;库存零部件的目视管理情况(物、卡、账)
4)法:工艺卡、操作规程等文件完善率、有效率以及执行情况 5)环:环境的6S管理,产品的定置文明生产,部件的目视管理情况统计
6)测:控制手段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是否使用情况统计
3、其它系统暂不摸底
四、目标制定
人员培训时间
h/W 制造周期缩短
%,生产效率提升
%;
质量指标(一交合格率、一装合格率)达成
五、方案制定
1、对内
1)技术部门:产品规格清理、完善;图纸资料完善指标
2)生产部门:班产量、生产效率、投入与产出率、工料废指标 3)采购部门:到货及时率、批次合格率指标 4)检验部门:检验及时率、批量漏检率指标
5)仓储部门:物、卡、账符合率、差缺件报警及时率、贮存损坏率指标
6)售后服务部门:质量信息反馈处理及时率、零部件错发率、发货及时率指标
2、对外
配套厂的到货及时率、批量合格率、售后服务及时率指标
六、实施
1、制定执行大计划,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制定奖惩规定,实行奖惩平衡
3、跟踪各部门执行情况并统计和公示
4、定期总结和例会,必要时调整指标
朱金城
2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