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标题: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于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这便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才有行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石油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过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纷纷如辰星坠落,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
企业文化并不是喊口号、贴标语,也不是做形象、定标志,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性,即出发点是为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个性,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如有的企业重市场开拓,有的重产品创新,有的重售后服务,有的重经营绩效,有的重竞争意识,有的重团结合作。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制宜,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而失败的企业总是相似。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可“克隆”。
企业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赋予个性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个性在企业文化整体中虽然只占少数,但鲜亮、耀眼,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所在。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比如长庆石化的“清新实佳”等。
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目标性、方向性和战略性,也失去了立足于现代市场竞争的前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分析国内外先进企业成功的因素,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
时代在发展,石油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企业追求的高境界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热心
文章标题: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于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这便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才有行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石油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过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纷纷如辰星坠落,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
企业文化并不是喊口号、贴标语,也不是做形象、定标志,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性,即出发点是为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个性,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如有的企业重市场开拓,有的重产品创新,有的重售后服务,有的重经营绩效,有的重竞争意识,有的重团结合作。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制宜,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而失败的企业总是相似。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可“克隆”。
企业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赋予个性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个性在企业文化整体中虽然只占少数,但鲜亮、耀眼,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所在。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比如长庆石化的“清新实佳”等。
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目标性、方向性和战略性,也失去了立足于现代市场竞争的前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分析国内外先进企业成功的因素,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
时代在发展,石油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企业追求的高境界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热心[page_break]公益、共享双赢、科学发展的文化,这种文化超越企业狭隘的利益观,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肩负社会责任,谋求与社会和谐共进。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企业奋斗的目标。
《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标题: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于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二战时期德国投降后,设于柏林的英特来公司的厂房被炸得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荒凉。战后余生的公司总经理走到一片瓦砾前,精神绝望,眼噙泪水,工厂毁了,人没有了,一切都完了。可是奇迹出现了,连续几天,公司职员陆续来到工厂废址前,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几乎全部来了。他们围着总经理说:“我们人回来了,一切东西也会回来的,我们开始干吧!”不到五年,英特来公司便恢复到战前水平,十年后便成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这便是企业文化的力量。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化是最重要的,高于一切的,人有所思才有所动,企业同样是先有文化理念才有行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一些大型石油企业就有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梏中觉醒过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衷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纷纷如辰星坠落,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
企业文化并不是喊口号、贴标语,也不是做形象、定标志,企业文化是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是企业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企业哲学、行为规范、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强调对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的塑造,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和谐和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以发挥群体的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企业建设由技术中心、制度中心、产品中心等向文化中心的战略转移,是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灵魂。
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性,即出发点是为企业提供实现其目标的土壤,侧重在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等方面。企业是社会的基本经济组织,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员工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与此同时,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个性,不同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中,企业文化的特征又不相同。如有的企业重市场开拓,有的重产品创新,有的重售后服务,有的重经营绩效,有的重竞争意识,有的重团结合作。国有企业要博采众长,因企制宜,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而失败的企业总是相似。优秀的企业文化不可“克隆”。
企业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个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赋予个性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企业文化个性在企业文化整体中虽然只占少数,但鲜亮、耀眼,是企业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所在。
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价值观和精神,比如长庆石化的“清新实佳”等。
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头脑和灵魂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发展的目标性、方向性和战略性,也失去了立足于现代市场竞争的前瞻性、能动性和适应性。分析国内外先进企业成功的因素,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保证条件。
时代在发展,石油企业文化的价值追求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企业追求的高境界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保护生态、节约资源、热心公益、共享双赢、科学发展的文化,这种文化超越企业狭隘的利益观,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肩负社会责任,谋求与社会和谐共进。这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企业奋斗的目标。
《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论石油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来,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石油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石油的安全供给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国防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施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石油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石油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能源,是重要的一次能源,根据2012年中国行业报告:2012年原油产量1.1033亿吨,与上一年相比增产279万吨全年能源消费原油4.93亿吨我国石油进口量将继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未来20年,我国石油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为5,6亿吨。同时,石油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石油为原料可以生产出5000多种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石油资源承担着国有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能源保障,它的可持续发展是化工、纺织、交通运输等其他工业部门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石油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消费的增长、开采时间的延长和开采程度的加大,石油可供开采量有着逐年递减的规律。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国内的石油产量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左右。2020年以后,我国国内石油产量将逐年减少。其次,国内老油田已经过几十年开采,普遍进入开采中后期,剩余资源的勘探难度不断加大,石油产量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我国油气资源短缺问题,将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所以石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国家经济安全有着重大意义。国家“十五”发展规划中,已把石油与水、粮食并列为中
国三大重要资源,处于特殊位置。面向21世纪的中国石油必须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中,探索出一条适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中国石油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1、坚持以节能为本,抑制石油消费过度膨胀,促进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已在能源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中国能源消耗仍然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巨大。中国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还比较粗放,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推广节能技术,开展节能工作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的另一种途径,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也意味着减少环境污染。所以要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改善能源供应结构和布局,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加快建立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模式。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石油能源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推动环境优先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环境优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由于地面石油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油田开发、输油管线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石油勘探、开发、输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等,石油生产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当前在发达国家,环境保护要求已经成为决定能源结构,从而决定能源成本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的环境考虑将在今后逐步成为能源结构选择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能源结构的清洁化,对能效的提高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应该在能源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考虑环保的需要。能源基础设施庞大,使用期很长。能源系统一旦建成,改变起来不但成本很高,还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所以在能源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环境保护现在的要求,而且要充分预见今后的环境要求。
3、降低石油消耗,加快天然气和新能源的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如果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那么天然气开发应作为中国一次能源开发的重点。天然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近几年来,中国在天然气供应、消费和管网建设等方面都呈蓬勃发展之势,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由2000年的2.5%增加到2002年的2.7%,增加0.2个百分点。把天然气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发展重点,应强调将煤气层的开发利用作为天然气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国内天然气输配管线网系统的建设作为国家支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内容,尽快形成全国的天然气供应体系,这是中国未来一、二十年中能否大规模利用天然气的关键前提。
从世界能源发展的趋势来看,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引人瞩目。中国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目前,水电和太阳能热水器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风力发电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利用等技术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新型产业之一。中国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和经验,积极大力推进
水、风、太阳能等多种发电形式,把利用生物能源作为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予以发展,逐渐降低对煤、石油的依赖程度。
4、鼓励石油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大对石油科技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的能源工业已完成了由劳动密集、资金密集向技术密集方向转变,能源工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是提高石油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也是振兴我国石油工业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应该鼓励企业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促进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另一方面,国家要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能源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并对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鼓励。形成不断推动企业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使技术创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5、加快国际合作,鼓励石油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实施油气进口多元化。目前,中国东部高产老油田大都已进入高含水期或开采中晚期。东部老油田的平均含水率已超过85%,尽管第二次、第三次采油可以增加产量,但因开采难度增加、成本攀高,稳定产量的难度极大。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内虽然油气勘探领域广阔且有一定潜力,但是勘探难度愈来愈大.估计在未来20年内,油气资源基础的脆弱性仍将是影响中国油气生产和供应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因此,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政府、国际能源组织和跨国石油公司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和利益纽带,施行“走出去”的战略,是解决中国石油资源紧缺、开采成本较高的有效途径。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进步的标志。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一轮竞争,任重而道远的中国石油企业必须树立“关注社会、广爱环境、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发展观,既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更要借鉴国际上成功的成功经验,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石油工业新世纪的辉煌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石油能源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坚持施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第四篇:石油企业文化演讲稿
石油企业文化演讲稿-----瞻仰油城轮南,共建新疆大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同事们:
大家好!
夏风送爽,花香四溢。在这多姿多彩的季节,我们共聚一堂,齐唱“企业文化”美好乐章。回首昨天,千万石油人为公司的强大和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与心血,而企业的文化也正是在这千万石油人的默默奉献中取得的。在这里我首先向你们道声辛苦了;其次感谢公司今日给我们的这个机会和平台!
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瞻仰油城轮南,共建新疆大庆。
在人生坎坷中探索的我于六月下旬背着行囊,载着希望,踏上征程。怀揣鱼游大海之志,抱着美丽憧憬之梦走进了你--轮南作业区。心的向往,灵魂的感慨。七月的你显得格外娇艳。看!综合公寓正张开双臂绽放着满腔激情,秉承高昂的斗志。又似慈母般拥抱着她的“骄子”;依偎在妳的胸怀放眼望去勾勒出的岂不是繁华富荣的图卷。妳的脚下肥沃沉着,万物峥嵘,生机盎然。充满着生活的幸福、和谐的乐章、家园的温馨。这正是对千万石油人的缩影,也是对和谐轮南大家庭的颂扬。
健康文化篇:作业区始终高度重视员工健康状况,积极倡导健康心情宣传培训,营造健康文化。为了更好的促进员工健康,针对员工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结合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制定了《作业区健康管理规定》措施,积极倡导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出早操、定期举办广播体操、长跑、篮球、足球赛等活动,激发员工健康热潮。还有节日系列活动、晚会等丰富了员工前线生活。
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安全行为的养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业区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这根主线,持续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结合实际,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强化安全管理,不断增加员工安全文化素质,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由传统管理向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转变,着力构建自我约束、相互提醒、人人都是安全员的长效生产机制。
党群文化,作业区党总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以党建带团建。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岗”、“一部一品”、“青年文明号”、“五星班组”等活动。共同维护民族团结,为打造和谐轮南起到引领、保障和促进的作用。党建工作让党员群众齐心;帮扶工程让员工生活舒心;特色活动让员工工作安心;人才培养保持员工上进心;一带一活动增进民族团结心;协议化管理健康员工身心;宣传工作凝聚人心;这“七心工程”为作业区的和谐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我们在这样一个宽敞明亮、环境宜人、生活温馨的家园,在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中生活与工作,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不过更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的汗水能尽情地挥洒在新轮南这片宏伟蓝图中。这就要我们尽情地展现自我,发挥自我。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相信我们会更好的处理与解决好工作中的任何困难。
我们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共建新疆大庆。战鼓声声,号角阵阵。同志们,兄弟姐妹们,让我们的每一滴充满青春、充满激情、充满斗志的血液注入地层,美好新疆大庆怎不实现?石油人的脸上怎不大放光彩?我们的旗帜又怎不插遍整个边疆呢?
在此,我向各位领导、同事、兄弟姐妹们致以衷心的祝愿: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事业蒸蒸日上、企业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冯龑
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第五篇: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赵慧丽
摘要: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宿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它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和塑造形象作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已成为企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灵魂。关键词:企业文化;人本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俗话说,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崭新的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和可持续发展。
1.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宿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培养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一种管理文化。企业文化理论强调把对人的管理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基础上,以尊重人、重视人与塑造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职工需要,调动职工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素质,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最后,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塑造形象作用。
2.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内容简单明确,价值观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的主要员工会产生使命感,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形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在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等方面产生使命感,激发创新能力,为企业的长远目标努力,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3.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但是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1.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企业可持续发展,即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中,企业能在更大的规模和范围上支配资源,谋求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战胜自我的局限和约束,从而取得比先前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多的收益。
(1)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存在可预见的未来的约束的。(2)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支配资源。资源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企业除了通过内部开发及管理方式、方法的提高来扩大自身资源的支配规模和范围之外,更要采取产运营的手段进一步利用、支配他人的资源。(3)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的发展要求市场空间的不断扩大,要求企业拥有更多的顾客。只有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支撑企业的不断发展。(4)追求超越、创新。企业发展是实现超越的结果,而超越又是创新所至。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超越。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企业在超越上创新,在创新中超越,使企业发展的势头能够持久得以保持。(5)全面协调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以及所带来的良好的财务业绩。
2.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无所不在,影响着职工的素质、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技术的水平和运用、产品的开发、市场的开拓等方面,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力,影响着企业的价值观,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制定和实现,影响着企业的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创造良性的循环环境,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动力、基石和灵魂。
三、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1)品牌效应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搁浅。(2)制度的缺陷拖延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文化缺失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4)管理理念的滞后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5)人员素质影响着企业可持续发展。(6)员工行为的习惯性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1世纪的竞争将会因经济全球化而加剧,超强的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企业竞争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较量。企业文化较量的实体是企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来自于比较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和良好的企业用人环境。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国家的文化,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这个企业的文化。建立新世纪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的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企业文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经营。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孤立地存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必须依附于、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
2.以健康发展为目标,建设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只有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
3.以素质管理为基础,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
4.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方向,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倾向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参考文献:
[1]王驰。当代企业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0.[2]祝慧烨。发现企业文化前沿地带30家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3]陈春花。高成长企业的组织与文化创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4]张波。中国式管理的38个关键细节[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5]张秀玉。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7]王吉鹏。企业文化的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