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盐城)
当前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情况调查报告
盐城
小微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工业的重要后备力量,近期,盐城调查队在全市开展了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问卷调查,走访调查了部分小微工业企业,了解小微工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多数小微工业企业正通过自身努力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但对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施动力不足,在提高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方面投入不足,更多的是希望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给企业更多支持。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专项调查共抽取全市247家小微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300人以下或者销售收入未达2000万元的工业企业)作为样本,范围覆盖全市十县(市、区)。
二、了解的现状
1、技改投入有所增加
调查显示:上半年,82家调查企业的技改投入较前两年有所增加,占全部样本的三分之一;44.1%的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变化不大;18.2%的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4.5%的企业没有技改投入。
2、环保和资源利用水平继续提升
环保方面,15.8%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1.8%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30%的企业环保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1.2%的企业不存在环保问题;1.2%的企业环保水平下降。资源利用方面,17.4%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0.6%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26.3%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5.7%的企业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有所下降。总体上来看企业生产更注重环保,资源利用率更高。
3、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调查样本中的八成企业装备水平明显提高。42.1%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大幅提高;36.8%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有所提高;18.2%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变化不大;2.9%的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有所下降。
4、半数以上的企业体制、机制有创新
资料显示:11.3%的企业体制和机制较前两年均有所创新;41.7%的企业体制或机制进行了创新。两者占调查企业的53%,超过半数。
5、七成企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18.6%的企业产业结构做出重大调整,全面进入新产业;53.5%的企业产业结构做出一定调整,部分进入新产业;27.9%的企业产业结构未做出调整。调查样本中的七成企业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三、存在的问题
1、仅有半数多企业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全市247家样本企业中仅有半数多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对企业的发展有作用,30.4%的企业认为重要,23.5%的企业认为作用一般,6.5%的企业则认为不重要,多达39.7%的企业认为很不重要。由此可见相当比例的盐城小微工业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作业的层面,从思想和行动上没有充分认识到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2、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动力不足
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风险收益评估是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前的必备工作,调查显示当前盐城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动力不足。38.1%的企业选择只要有条件,尽可能快地实施转型升级;55.9%的企业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后,再决定是否要实施转型升级;6.1%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是有风险的,尽可能沿袭过去做法。
3、企业产品质量提高但研发能力和竞争力较弱
调查资料显示:16.2%的企业产品质量较前两年大幅提高;52.6%的企业较前两年有所提高;29.6%的企业较前两年变化不大; 1.6%的企业有所下降。总体来看,接近七成的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只有16.6%的企业和30%的企业认为产品研发能力很强和较强;7.7%的企业和32.4%的企业认为产品市场竞争力很强和较强。从比例上来看两者都未过半,表明盐城大量的小微工业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竞争力较弱。
4、企业转型升级存在对政府的依赖心理
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生存发展更多的依赖市场规则。而调查中发现,众多的小微企业将自身的经营发展和政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46.2%的企业认为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很重要,34%的企业认为重要,16.6%的企业认为作用一般,只有3.2%的企业认为作用不大。
四、原因分析
1、企业对转型升级的方式方法选择上存在不同
企业如何理解转型升级,如何理解企业整体实力提升的途径关系到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决策和发展方向。调查显示:21.9%的企业认为改进企业装备、工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8.5%的企业认为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64.8%的企业认为通过改革与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4%的企业认为生产经营全面或部分进入新行业可以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0.8%的企业认为应采取资产重组、并购及企业间联合等手段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业认为企业改革与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即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2、企业对选择什么时机进行转型升级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如果企业实施转型升级,58.7%的企业将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尚可时实施;23.5%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生产形势尚可时实施;13.8%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困难时实施;4%的企业选择在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生产形势困难时实施。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企
业选择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生产形势好时实施转型升级。
3、企业对实施转型升级主要依据存在不同看法
企业家对转型升级的认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转型升级决策与成效。调查中,35.6%的企业认为转型升级是“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23.9%的企业认为是“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的要求”;12.1%的企业认为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而仅有28.3%的企业认为是“生存与发展的要求”。从对实施转型升级主要依据的选择结果来看,盐城的小微工业企业对转型升级的认识停留在宏观的认识较多,认为转型升级与企业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的只占到较少一部分。
五、企业的声音
1、转型升级的前提是拥有平等的企业融资平台
调查显示:小微企业期盼能够和大中型企业享受同等的融资待遇。转型升级对于企业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改变,绝大多数小微工业企业还没有仅仅依靠自身的经济实力独立完成的能力,融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首选。多家企业主反映:企业有转型升级的需求,但是融资渠道比大中企业狭窄,融资成本高于大中企业,现在的融资环境明显不利于小微企业。
2、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必须先建立科技孵化器,做好产业对接
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来源在哪里,转型升级后的产品销售怎么办,这是调查过程中企业经营者比较关心的两个问题。盐城市江华船舶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技术支撑比较重要,能够得到及时的科技指导和技术支持是企业所期盼的,生产产品前做好产业对接将有效减轻企业转型升级的后顾之忧。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经济手段强于政策引导
盐城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产业层次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如何改造提升这些传统产业,调查过程中不少企业经营者建言:用经济手段引导小微企业走专业化配套协作的道路,以完善产业链为目的,形成为高端制造业提供配套产品的小微企业集群,给企业经营带来可观利润,用市场来锻炼企业,优胜劣汰。
4、转型升级需要人才集聚
调查显示:24.7%的企业希望当地政府能够进一步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的环境,小微企业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与从业人员素质紧密相关,只有完成人才的集聚,才能为企业下一步转型升级打下基础,江苏明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如果没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操作工人,企业很多设备运转将成问题,希望更多的人才加盟到企业,那样未来对企业再次技术升级时更加顺利。
六、对策建议
从上述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盐城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起步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当前应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宽松环境,利用各种途径引导企业加快体制和机制转型,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瓶颈,为转型升级带来可行性
筹资、融资、加大投资是小微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生产投入、引进人才、产品升级都需要资金的支撑,不可轻视。解决融资困难方面,盐城已走在前列,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举办的“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活动二季度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半年将持续进行。建议融资倾向那些基础好、有发展潜力、有转型升级需求的小微企业,促进这类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2、明确转型升级发展方向,整合资源,效率优先
我市产能较大的小微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纺织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重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引导和扶持部分实力强的小企业,大力吸纳科技人才,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技术创新的活力,提升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进一步保障职工权益,引导人才流向小微企业
当前做好人才战略工作是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很多技术人才坦言:选择大中型企业主要是因为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小微企业要进一步保障职工权益,给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生长发展环境,完善企业分配机制,调动科技创新人员的积极性。相关部门也要支持、鼓励小微企业积极开展招才引智,多渠道、多形式吸引科技创新型人才到小微企业工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成立企业技术人才库,及时向有需求的小微企业输出人才,从而助力小微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4、支持小微企业走品牌路线,用品牌占领市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必须树立品牌意识,运用好品牌战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取得竞争优势并逐渐发展壮大,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难以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被轻易模仿。当前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从创牌开始做起,再到争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促进企业提高品牌知名度,走品牌路线,用品牌占领市场。
第二篇:2012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问卷调查提纲
江苏小微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专项调查问卷
(2012 年上半年)
企业详细名称:扬州奥鼎软件有限公司组织机构代码:692561393
行业代码:□□□□企业规模 ;否
01推动企业整体实力提升的途径:
1、改进企业装备、工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2、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
3、企业改革与创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生产经营全面或部分进入新行业,5、资产重组、并购及企业间联合等(1)02如果企业需要转型升级,应选择什么时机具体实施:
1、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经营尚可
2、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经营尚可
3、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高,企业经营困难
4、国家宏观经济景气度较低,企业经营困难(3)03实施转型升级的主要根据:
1、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2、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的要求
3、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
4、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要求(2)04转型升级对企业发展重要程度:
1、重要
2、一般
3、不重要
4、很不重要(1)05企业转型升级的风险收益评估:
1、综合考虑,再决定是否要实施
2、只要有条件,尽可能快地实施
3、转型升级是有风险的,尽可能沿袭过去做法(2)06政府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的作用:
1、很重要
2、重要
3、一般
4、不大(2)07企业技改投入较前两年:
1、有所增加
2、变化不大
3、有所下降
4、没有投入(2)08目前企业装备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3)09目前企业生产过程的环保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
5、不存在环保问题(3)10企业生产过程的资源利用水平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3)11 目前企业产品质量较前两年:
1、大幅提高
2、有所提高
3、变化不大
4、有所下降(2)12目前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程度较前两年:
1、全面进入新产业
2、部分进入新产业
3、没有变化(2)13企业进行体制或机制创新程度较前两年:
1、都有创新
2、体制或机制有创新
3、变化不大(2)14目前企业产品研发能力:
1、很强
2、较强
3、一般
4、较弱
5、很弱(3)15 目前企业主要产品竞争力较前两年:
1、很强
2、较强
3、一般
4、较弱
5、很弱(3)16 当前企业希望获得政府部门支持:
1、减轻企业负担
2、扶持政策保持稳定连续并落到实处
3、进一步营造吸引和留住人才创业的环境
4、加快推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2)注:请根据选项内容进行选择,将对应的序号填列在“□”内;如果有多个“□”,请按主次进行填列。调查员:贾拥军调查日期:2012年 6月4 日
第三篇:小微工业企业税费负担情况调查报告
小微工业企业税费负担情况调查报告
国家统计局镇江调查队近期对119家小微工业企业进行了税费负担专项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税费负担情况
此次调查分为企业缴纳的税费、各类保险金、融资成本、税收减免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四个方面。
(一)企业税费负担较重
调查显示,企业对目前税费水平主观感受“偏重”的占65.2%。从样本企业的财务数据汇总情况看,小微工业企业2013年较2012年税费负担略有减轻但整体税费水平仍然较高。企业2013年上交的税费与经营成本的比例为5.6%,2012年这一比例为
6.1%;企业2013年上交的税费与企业利润的比例为95.9%,2012年这一比例为100.1%。从入户调研情况看,一些企业主反映除了税收之外,各项基金和其他收费较多,加重企业负担。
(二)融资成本较高
贷款成本高是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对小微工业企业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一般小微工业企业银行贷款分两种形式: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一般来说信用贷款的利率比担保贷款要高一些。相比大中型企业,小微工业企业浮动后贷
款利率要更高一些。调查显示,2014上半年的小微工业企业平均银行贷款年利率为7.3%。银行是否放贷、放贷额度以及是否有附加条件因企业自身条件而异,据扬中新坝镇一家生产母线的企业介绍,由于企业资信比较好,固定资产价值较高,可以有多家银行选择,银行主动上门提供贷款,而且无附加条件。而扬中开发区一家生产管道的企业,由于规模小、可抵押资产少,银行就要求有存贷比,贷100万需要把30万存在银行,只给企业70万现款,而且企业收到的付款中超过50%都是承兑汇票,严重减缓了企业资金流转。还有扬中油坊镇一家生产密封件的企业反映由于规模小、缺乏抵押物等原因无法获得银行贷款。
大部分企业反映取得银行贷款还是比较便利,只要符合条件就能贷款。镇江一家印刷企业还获得了无息贷款以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调研企业普遍反映除利息外无需缴纳其他费用或仅交少许手续费,整体贷款收费比较规范。
(三)运营成本持续上升
运营成本上升最突出的表现是企业用工成本持续上升,受调查企业2013年的应付职工薪酬较2012年平均增长11.2%。2013年企业为员工上交职工保险金的总金额占用工成本的平均比重为9.9%。企业为员工缴纳各项保险情况如下:员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为60.1%,医疗保险参保率为36.6%,失业保险参保率为25.9%,工伤保险参保率为44.7%,公积金缴纳率为11.0%。据企业
反映,未交社保的原因主要为部分员工为当地农村居民,已经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
(四)优惠政策执行较好
2013年,国家出台了针对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型单位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受调查企业中反映符合该项政策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9.2%,反映享受该项政策的占8.4%,未享受该优惠的企业表示,该项政策主要面向个体经营户,企业或法人的营业规模普遍较大,难以满足该项政策的条件。2014年,国家出台了另一优惠政策: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含10万元)的小型微利,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反映符合该项政策的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9.4%,反映享受该项政策的占24.3%,该项优惠政策的受惠面明显较大。获得减免的企业普遍认为获得减税的手续较为便利,当地政府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较好。
二、企业的建议意见
本次调查收到企业反馈的大量意见建议,汇总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一)进一步减轻税费负担
进一步降低各种税率,规范、减少或取消各类基金和行政事业收费,如工商管理费、治安管理费、环卫费等科目。
(二)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走企业对于贷款的意见建议集中在四个“一些”,即贷款利息更低一些,融资渠道更多一些,办理手续更简便一些,资金到位更快一些。
(三)优惠政策惠及面更广
虽然目前的优惠政策无法惠及所有小微企业,但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对类似的优惠政策很欢迎,但也希望政策面向的对象能更广泛一些,让“夹心层”的小微企业也能受惠。部分企业还反映现在是网上报税,如果相应税收政策有变动,网报的程序也应相应变动一下。
第四篇: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
泸溪县工业企业产业转型升级调查与思考
“十二五”期间,湖南省将进行“四化两型”建设,为了解和掌握我县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收集和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根据省统计局调查总队工业处要求,近日,泸溪统计组织专门力量全力开展企业转型升级调研工作。
今年是规模以下工业调查标准由500万提高至2000万开展调查的第一年,此次企业转型升级调研的对象是所有年产值500-2000万的样本企业。此次企业转型升级调研工作主要对企业生产、销售经营、产品价格变化、企业效益、企业用工、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目前已完成500万至2000万的样本企业核实工作和“湖南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提纲”调查问卷工作,现将报告归纳如下: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宏观经济发展大环境的改变,还表现在企业内在竞争优势重塑的需要。
从宏观经济背景来看,我县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与传统成功模式之间的矛盾突出。作为欠发达山区县贫困县,我们有着更加强烈的发展愿望,希望早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但我们也感觉到欠发达地区的困难,那些在发达地区起步阶段很重要的人力资源条件、政策条件、市场的强劲需求等都不存在,以往发达地区成功的模式很难被模仿或复制。“十一五”以来,国家、省不断运用环境保护、用地指标、政策倾斜等杠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使得我县工业经济在经过快速、稳步增长后,必须进入企业转型升级角色。我县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逐年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绝对值,这就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加快摆脱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粗加工阶段,尽快发展新型工业产业。
从县内企业的市场格局来看,企业自身的转型升级需求也在加大。我县的工业企业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都为中小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年产值2000万元以下的样本企业有270家,占总数的86.81%;年产值2000万以上的样本企业有41家,占总数的14.19%;二是大都为产品加工制造,无品牌。而当前的金融危机,更使我县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市场萎缩,强化了企业通过重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增强竞争能力的决心。从一季度的工业运营指标来看,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同比增长57.22%,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6.9亿元,同比增长31.96%;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达到1.57亿元,同比增长19.9%,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达到0.52亿元,同比增长57.14%。我县规模工业产业今年开春以来发展势头强盛,拥有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的或者本地市场地位强势的企业,其运营指标大大好于粗加工的中小企业,榜样的力量无疑进一步扩大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共识。
企业应对转型升级 企业要转型升级,必须加快实现工业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产业组织形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
科技创新是企业转型的动力。在2008年经济危机寒潮侵袭以来,许多美国大公司不得不压缩开支、减薪裁员,但不少美国大公司不仅没有降低研发开支,有些公司还逆市增加研发投入。英特尔公司2008年第四季度利润下降了90%,但其研发费用仍达到13.2亿美元,大大高于前一年同期水平。美国玻璃业巨头康宁公司则明确表示,压缩研发费用是该公司压缩成本的最后一个选择。在2008年第四季度,康宁公司收入下降了31%,营销和行政开支削减了30%。为渡过难关,该公司冻结了招聘活动,裁减了3500个就业岗位,但研发费用基本保持不变。许多美国公司都强调:如果要想在经济复苏时展现更大竞争力,就必须在经济困难时期保持研发投入。
经典案例: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1999年至2002年,苹果公司收入虽下降了6%,但研发费用则增加了42%。2001年底,苹果推出了新产品IPOD,该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同,并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为苹果公司获得巨额的利润。
在我县,当然不能同国际化的大公司比较,但科研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中,被省级认定的高科技企业仅5家。这五家高科技企业2010年的科技活动研发经费支出为144.4万元,仅占其销售收入的0.2%。2010年全县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经费总支出为434.3万元。但是,在我县的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中,还包含了部分基建和技术改造支出,严格意义上的R&D经费支出实际上还要少很多。企业研发力量薄弱,2010年全县4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科技活动的仅5家,其中设立科技机构的5家,占总数比例10.2%。全县从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仅58人,专业技术人员312人,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45%和2.43%。
我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企业能源消费的特点:高能耗行业比重较高,工业经济对电力、煤炭等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工业结构以“三电” 高耗能产品为主,全县企业在实现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资金问题成为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转型发展的最大难题。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普遍存在经营效益急剧下滑现象,企业可用资金匮乏;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特别是对高耗能行业采取了一些制约其发展和膨胀的措施,使这些企业在融资方面出现了利息高、贷款条件苛刻等困难局面。资金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改进生产设备,提升工艺技术,促进转型升级的最大难题。
2、技术瓶颈仍是制约企业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的主要手段是依靠技术的改进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但是国内行业生产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能源利用率水平仍然偏低,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还达不到最好效果。因此引进先进的技术及人才,解决技术瓶颈,已成为企业节能建好、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3、政策因素对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受花垣矿山整治等政策的影响,特别是涉锰行业锰矿石紧缺,价格也长期处于高位运行,造成企业生产成本过高,出现与产品价格倒挂的现象,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对企业造成了很大制约。
提出创造有利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既是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需求,也更需要在一个有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开展。对此,政府与企业应当加强协作、共同努力。
企业:需要表现出更加强烈的转型升级的意愿和行动。首先,企业需要加快自身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与应用,改善企业在组织管理、用人制度等方面的不足,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与作用的发挥。至于企业产品研发投入,则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不差钱”。
政府:需要抓住机遇,加快制订我县具体的科技提升行动计划,利用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杠杆“倒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同时,加快政府自身的体制机制改革为转型升级搭建好更好的平台。
1、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促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发展和培育一批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虚拟经营。二是改造和提升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商贸、金融、物流、会展等四个中心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用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形成工贸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扶持和壮大一批重点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走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品牌经营相结合的道路,重点扶持我县排头兵企业,加快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
2、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科技创新。高度重视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改造,加快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产学研联、政府扶持”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二是供应链创新。在当前高成本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和加强配套协作过程中的产业供应链管理,积极寻求供应链变革与再造,减少经营成本。三是营销创新。积极运用网络等新型的销售渠道,通过网上下单、就近买卖等方式,努力缩短销售渠道,降低营销费用,增强竞争能力。
3、提升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牢固树立“善待企业”意识,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实实在在为企业办事。对转型试点企业在办证办事、政策适用及资源投放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职能管理部门要对试点单位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给予优先优办,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同时,将上级扶助专项资金优先考虑试点行业和试点单位。建立以各类中小企业为对象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技术开发风险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新产品开发风险大等问题。
第五篇:关于当前湖州市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当前湖州市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田中伟 来源:湖州市科研处 添加日期:10年04月22日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湖州从一个相对封闭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目前正处于从较发达的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转变的关键时期,具有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当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湖州市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建设用地紧缺、节能减排约束加强、人民币升值和劳动用工成本上升等,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这也是落实 省十二届四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指标的比较对湖州市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判断,并从当前和长远两层面对如何实现湖州市经济转型升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从历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湖州市经济仍处于依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阶段,面临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双重压力。
笔者利用以1978年价格计算的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全社会从业人数代表劳动力因素、以按1978年价格计算的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代表资本,采集1978~2006年长三角地区无锡、常州、杭州、嘉兴、湖州、台州六市的数据,通过含时间趋势变量的索洛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劳动、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①]的增长对GDP的贡献情况。回归结果如下:
(一)从改革开放以来湖州市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前20年起伏较大,近10年呈平稳下降趋势,但近两年略有上升。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而且相对稳定,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比重大,且近年稳定在60%到80%的水平。具体原因如下:改革开放初期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是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和90年代中后期的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则是国家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致;1984年及1992年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则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在这两年得到实质性的深化;本世纪以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平缓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湖州市加大了对交通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招商引资政策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投入,但外来投资对技术水平的提升没起太大的作用;最近两年全要素生产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是由于湖州市在经济转型升级上力度加大。
(二)从长三角部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比分析来看,湖州仍处于较低层次。从1996-2006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来看,按照经济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名,依次是无锡13.39%,杭州12.93%,嘉兴12.64%,常州12.56%,台州12.45%,湖州11.43%。按照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百分比排名,则依次是台州29.00%,无锡27.78%,杭州23.48%,湖州22.31%,常州21.50%,嘉兴20.33%。综合分析,无锡、杭州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处于最
高层次,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增长质量都比较好,台州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低,但经济增长质量处于比较好的状态,而嘉兴、常州两市经济增长处于较快水平,但是经济增长质量相对偏低,湖州经济无论经济增长速度还是质量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这六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解释:
无锡、杭州经济增长快而且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百分比较高的原因:一是由于这两城市经济基础好,招商引资的层次较高,无论是产品品牌还是产业技术水平都相对发达,因此,在相同的投入下,产出水平自然要高。二是这两市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规模相对较大,金融、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而服务业相对其他产业而言,本身就有投入相对小而产出水平相对高的特点。三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形成互补格局,加上人力资本雄厚,全要素生产率自然要优于其他城市。
嘉兴、常州两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外资的快速引进来支撑,但是两市引进的外资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
台州经济发展外资比重不高,主要是依靠民营经济的内源型发展,所以发展速度相对慢一些,但由于具有发达的民间金融体系,而且民营企业在适应制度上的灵活性使其较早占据市场,有先发优势,通过对市场控制来维持较高的利润,因此,增长的质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
湖州近十年发展中外资引进质量不是特别高而且速度上偏慢,“大好高”项目不多,而且民营经济缺乏具备能对市场议价产生重要影响的主导产业,利润空间较小,因此经济发展速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都偏低。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目前其他一些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百分比来看,韩国为38.4%,日本为55.2%,美国为47.8%。从以上情况判断,湖州市仍处于靠消耗资源的要素投入型经济增长发展阶段。长期看来,这必将遭遇储蓄率和劳动力“红利”的瓶颈以及土地要素制约,不可持续。因此,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增长由资本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由投资型增长向效率型增长转变。
二、从目前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来看,虽然经济增长趋缓是事实,但经济转型升级也面临更大机遇。
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冲击,湖州的经济发展出现明显下滑的趋势。虽然前三季度的GDP增长率、外贸出口增长率、居民储蓄增长率以及财政总收入增长率都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速,但是企业经营困难、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突现。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估计今后一段时期湖州市经济增长仍将处于较低水平,所以防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过快是今后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但我们认
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今后湖州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同样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湖州市产业结构一直存在主导产业不突出而且高度化不够的问题。如江苏省过去一直在工业产值中占据首位的纺织产业早在2005年就退居2位,而湖州仍高居首位。苏南各城市除纺织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工业行业产值中,前5位行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在过去几年比湖州要高出十多个百分点,主导产业较湖州市更为集中。目前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是无锡的11.4%、苏州的9.48%。而现在的经济形势为我们更加突出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尽可能降低企业进入门槛,通过集聚效应来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张。但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应该形成龙头企业主导产业、而其他中小企业只起到配套和补充作用的产业组织形式。如果在这一阶段企业进入的门槛过低,大量不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进入,不仅不能增强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在各企业的生产规模都达不到最佳的情况下,作为一种重复投资,反而会带来资源浪费以及无序竞争等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有发展潜力企业的扩张,特别是对于纺织产业尤为如此。而目前的经济形势能通过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淘汰一批资源消耗大、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政府强行关闭这些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成本都很高,难以实现。更重要的是,目前的经济形势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进入产业门槛。这些都为原本具备更好发展潜力企业的扩张创造了空间。因此,通过本次经济危机,湖州市各产业产值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但同时也会使产业更趋优化,为将来发展创造条件。
在目前的形势下,怎样能既保证经济增长不下滑过快,又能把握好时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原则不动摇。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经济下滑,而放弃一贯坚持的发展标准。特别是在招商引资上,仍应坚持选资选商,引进“大好高”项目,做到宁缺毋滥,引导产业向高端化、有序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二)抓紧对亏损企业的调查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政策对待。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到9月底,湖州市目前已经出现2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现亏损。有关部门应该抓紧对这些亏损企业的调查研究。对于发展前景比较好但目前存在暂时困难的企业,政府应该在金融、财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帮扶企业度过难关。比如,欧美环境虽然前三季度亏损2000多万元,但这些都是去年投资项目在今年结算所致,企业今年总体形势还是不错。对于类似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政府一定要重点帮扶。对于资源消耗比较大、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的企业,应该听任市场的发展来决定其前景,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三)采取有效措施促使经营状况良好企业尽可能释放全部产能。应该更多挖掘一些反经济周期企业或经济周期对其影响比较小的企业生产销售潜力,抓紧解决其生产经营中的实
际困难,让其生产经营能力能尽可能扩大并发挥最佳水平。比如,随着世博会、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展开,预计2008-2010年湖州市工程建筑材料类企业有望获得大量订单,对于与此相关的企业完全可以扩大投资规模。高效生态农业的市场缺口及产品利润空间较大,而且抗风险能力强,也应该成为促进增长的一个突破口。
三、从长远发展来看,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长期的、多方面的、有效的政策支撑。经济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采取更全面有效的政策措施:
(一)深化认识,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切实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感和自觉性。要加快建立健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激励广大干部树立和实践科学的政绩观、资源观、成本观和产业观。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有利于科技进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继续完善价格机制作用,让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制定和完善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坚决制裁各类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上,要强化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解决集约型增长的外部压力问题,要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解决企业集约型增长的内部动力问题,要加快企业兼并和联合,促进资源由低效益企业向高效益企业的集中。
(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根据湖州市实际,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尤为重要。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相对较低,环境污染较少,就业弹性较高等特点,是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因素,可以从结构层面上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服务业相对第一、二产业来说增长波动比较平稳,可以有效减轻整体的经济波动幅度。因此,今后湖州市要进一步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和层次,提高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湖州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定位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本密集、耗能少、环境友好的先进制造业上,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主动遵循产业转移规律,将一批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产业转移出去。
(三)全面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产业由“湖州制造”向“湖州创造”转变。根据湖州市实际,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倡导创新价值体系和尊重创新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形成全民创新、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二是加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建设,制定相应的创新规划和调控政策,建立健全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投资市场体系
等,完善和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三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只有加快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四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开发和管理体制,造就一支大规模、优结构、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五是加大自主品牌建设力度,推进“品牌城市”建设。自主品牌已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坚持品牌战略,提高创牌意识和能力,可以带动自主创新的发展。因此,要坚持将自主创新与创造自主品牌相结合,加大品牌化力度,加强品牌宣传,努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四)着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的速度要相对均衡,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在优化投资和出口结构,保持投资和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观念,培育和扩大旅游、休闲等消费领域。努力解决目前汽车、住房等大额消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刺激消费增长。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百姓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只有“三驾马车”跑得又好又快,经济发展才能又好又快。
(五)注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世界银行的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1年,GDP 就会增加9%。当前,湖州市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中高级技工、工程技术人才等的缺口已经较大。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迫切要求湖州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因此,要把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同时,制定相应配套政策措施,发挥用人机制和流动机制作用,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特别是要利用目前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有利时期,抓紧对海外留学人才的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