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

时间:2019-05-12 12:31: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

第一篇: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

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

一、引 言世纪 8 0年代,美国着名会计学家卡普兰(Ka-川an)和约翰逊(Johnson)发表了《相关性消失了— 管理会计的兴衰》,认为传统管理会计体系提供的信息已经与企业决策不相关,传统管理会计面临严重的危机。其后,经济学在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开始得到重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对管理会计研究有哪些借鉴?这些借鉴又有哪些启示?我们将对经济学与管理会计的互补与互动,进行基于未来的历史总结。

二、论 证 来源与基本事实

国外 管 理 会计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引人经济学理论。1986年,Watts和Zimme~ 在《实证会计理论》

中指出:“本书旨在介绍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经验性会计文献的重要理论和方法论。”该书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计价模型、市场失灵、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企业理论、公共选择、管制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齐默尔曼(2000)以机会成本概念和组织理论作为管理会计研究的基本框架,写出《决策与控制会计》。Shields(19 97)考察了北美20世纪90年代的管理会计研究状况,总结了管理会计研究依据的基本理论,如表1所示。

表 1表 明,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经济学相关概念的使用比例非常高(50%),经济学成为解释会计现象的一种工具,或是用会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的一种手段。同时,许多经济学家也认识到会计学的重要作用。科斯(1990)认为,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部分,在经济研究中,应很好地利用会计数据,因为会计数据能够让经济理论定量化,所以经济学家应学习会计学,理解会计数字的含义。

国内 管 理 会计学者除了对纯会计理论进行探讨外,也做了很多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会计理论研究中所应用的经济学理论几乎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为着名的是“过程的控制与观念的总结”。这一时期,会计学界也引人了西方的一些会计理论,但侧重于从会计角度进行规范论述,并没有涉及过多的经济理论。此时对管理理论、组织行为学理论等却引人较多,如“会计管理”的创立以及会计行为学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研究》1992年第6期发表的《科斯定理与会计准则》(刘峰、黄少安,1992),标志着我国会计学者借鉴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开始。此后,有会计学者介绍了实证研究方法,瓦茨、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有了中文译本。《经济研究》刊载的相当一部分会计论文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文章,主要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模型对中国市场进行检验,其中所用的经济学理论大都来自于国外实证会计文献。会计学者对企业理论、产权理论、代理理论和管制理论等进行了深人研究,发表了一些富有创见的成果。近年来,公司治理理论成为会计学者应用的主要理论,在会计论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我国 的 《 会计研究》杂志是一本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刊物,该刊自1981年以来,已刊载一定数量的管理会计方面的论文。我们选取1981一2000年《会计研究》上发表论文中与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成本管理和业绩评价等)有关的363篇论文,进行有关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不。剔除 管 理 会计与其他理论结合的199个样本,表2表明,经济学在国内管理会计研究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应用频率最高。

三、借 鉴 经济学的精度、广度与深度

(一)借 鉴 经济学的精度— 以研究方法为例《会 计 与 经济学杂志》(JAE)的主编Watts和Zimmerman在该刊1979年创刊号编者按中写道:

"JA E的编辑策略是只发表最高质量的稿件,文章要利用经济学(包括企业理论、公共选择、政府管制、代理理论和财务经济学)来解释会计现象。”会计的研究方法根源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与实证会计研究像经济学研究一样,把规范法和实证法引人会计研究中。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研究方法以及规范会计研究在20世纪的历史进程与实证会计研究的逻辑推演进行简单的回顾。

最 早 区分 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是西尼尔,而对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做出更严格区分的是大卫·休漠,他提出所谓的“休漠判别法”:

从事实性、陈述性的说明不能推导出规范性、伦理性的说明,亦即不能从“是”中推导出“应当”。休漠提出了实证经济分析与规范经济分析的判别标准,即实证经济分析研究“是”与“不是”的问题,规范经济分析研究“应当”与“不应当”的问题。同样,规范会计研究着重于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而不限于说明会计“是什么”,因而规范会计研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说明怎样才是良好的会计实务。美国会计学家穆尼茨于1961年发表的(会计的基本假定》和70年代末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均属于典型的规范性会计理论。

规范 会 计 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推理法和归纳推理法两种。(1)演绎推理法。它是从一定的会计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

演绎法的推导程序为:大前提一推导结论一验证一具体问题。其主要步骤为:确定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目标;说明会计基本假设或目标对财务会计的指导作用;根据既定会计假设和目标,推导相关的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基本概念;以会计基本原则或会计基本概念来指导会计实务,规定会计的具体处理程序。演绎法的优点是,可以保持相关会计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会计理论的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

其缺点是,推理的正确性取决于假设前提,如果假设„前提错误,则整个推理得出的理论结构将是错误的。

(2)归纳推理法。其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归纳法的推导程序为:观察一分类一概括一验证。归纳法的优点在于,它不受预定的模式束缚,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之上。但是,该方法的正确性取决于观察对象的代表性。由于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代表性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

在 20 世 纪70年代以前,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以会计假设为前提,推导出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处理程序。7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决策理论及行为科学等新兴学科向会计领域的渗透,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会计为前提,推导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报告的标准。

实证 会 计 研究作为一个与传统规范会计研究特点迥异的研究学派,其目的不在于提出会计“应当做什么”,而在于解释会计“是什么”、“为何是这样”,并据以预测未来的会计行为及其影响(罗勇、贾鸿,1998),它是根据实际效用或现实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步骤为:(1)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假设条件;(2)建立理论模型并得出主要结论;(3)对理论假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4)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倡在会计理论中引人实证研究的是美国会计学家M.C.Jensen,他在1976年发表的《关于会计研究和会计管制现状的反映》中指出:“由于规范的理论占优势,会计研究是不科学的。”实证会计研究能解释已存在的会计现实“为什么会是这样”,以及为什么会计人员要从事这样的工作。

自 196 8年 鲍尔和布朗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表之后,实证研究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

流,也使得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成为可能。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可以表述为:实证研究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而这也是经济学大部分以经验研究为依据的研究的基础;以对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人员的价值判断,对预先提出的理论性假设不是进行一般性的推演,而是采用可观察、可检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和说明;实证会计研究以定量分析为主,广泛采用精准的计量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实际数据,对假设进行检验,这使管理会计研究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二)借 鉴 经济学的广度— 以代理理论为例Jen sen 指 出,会计是所有组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组织理论的发展将会带来会计理论的发展,经济组织理论能解释为什么组织采取这种形式、做如此行为,会计惯例为何为此种形式(Jensen M C,1983)。代理理论是一种研究组织的理论,只要存在交易安排,并且在这种安排中一个人的福利取决于另一个人做事的过程或结果,代理关系就存在。因此,代理理论对会计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代理 人 是 行为人,而委托人是行为影响的一方。

代理人根据契约为委托人做事,委托人依据契约对代理人给予奖励。企业的股票持有者与企业经理的角色是不同的,后者是经营(run)企业并做出决策,而前者是在契约签订生效后拥有(own)企业,对企业有剩余拥有权(residual claimant)。剩余拥有权会产生剩余控制权(residual control),这是一种可以后发制人的机动权(Berle&Means, 1932)。代理理论说明,委托人和代理人有不同偏好,并且都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代理人具有机会主义行为,这将导致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代理成本(包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保证成本和剩余损失)的产生。1976年,Jensen和Meckling首次提出代理成本概念,认为代理成本是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缘于管理人员不是企业的完全所有者这一事实。标准的委托一代理理论建立在两个基本的假设之上:一是委托人对随机的产出没有直接的贡献(即在一个参数化模型中,对产生的分布函数不起作用);二是代理人的行为不易直接被委托人观察到(虽然有一些间接的信号可以利用)。在这两个假设下,有两个基本命题:(1)在任何满足代理人参与约束及激励相容约束而使委托人预期效用最大化的激励合约中,代理人都必须承担部分风险;(2)如果代理人是一个风险中性者,那么就可以通过使代理人承担完全风险(即使他成为惟一的剩余权益者)的办法来达到最优结果。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有四个原因,即授权和控制权分离、不确定性和分散投资风险、科层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有限理性和个人能力的约束(向荣、贾生化,2001)。委托人需要一种控制系统来使代理人按委托人的目标来行事,这种控制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决策权的分配(谁负责做决策)、业绩计量与评价(向谁报告何种信息)、奖励与惩罚(收集到的信息与代理人报酬之间的关系)。契约和决策的形成需要以信息为基础,而会计和审计正是与这种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有关,因此,代理理论可以用于会计和审计研究中,以分析不同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程序的效率特点(ChatfieldM ,R V angermerch,1996)。

对 会计 领 域代理问题的研究最有影响的学者有:Holmstrom(1979, 1982)、Jensen和Meckling(1976),W atts和Zimmerman(1978,19 83)等。代理理论可以深人到会计学研究的各个领域(Jensen MC,1986),其对管理会计的贡献在业绩评价方面更为显着。例如,在业绩评价指标的选择中,用代理理论来解释会让我们更深地理解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财务基础与非财务基础、相对基础与绝对基础等矛盾(支晓强,2000)。

需要 说 明 的是,股东虽然可以通过审计者加强对经营者的代理监督,内部审计、民间审计都对审查会计信息、降低信息风险承担重要责任,但在现实中,由于内部审计组织不够健全,地位尚不独立,民间审计会受到审计委托、审计费用和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或不愿审查虚假会计信息,甚至出现审计师与企业合谋的问题(陈关亭,2001)0

(三)借 鉴 经济学的深度— 以产权理论为例我们!11先 对产权、交易等概念的历史演进及重要性做一个简要回顾,然后阐述管理会计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必要性。

从 177 6年 到1930年的155年间,是经济学的繁荣期之一。这一时期始于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终于弗兰克·奈特和欧文·费雪着作的问世。在此期间,托马斯·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弗朗西斯·艾奇沃斯、詹姆士·坎农、卡尔·马克思、阿弗雷德·马歇尔、阿瑟·庇古和克纳特·威克塞尔等纷纷发表着作,确立了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和分析工具:用微积分的最大值方法来分析效用问题和利润问题,供给和需求成为常用的分析工具,进一步明确了成本概念等。其后,完全竞争模型被构建出来,该模型的基本前提假设,如理性行为、公司的规模不经济等,都是非常着名的。其假定还有一个与产权相关的隐含假定是支撑完全竞争模型的基础: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是决定价格的市场条件,对它们的利用反映了私人产权的制度安排;要实现完全竞争,所有的稀缺资源必须是私有的、明确的,并被有保障地拥有。这是从完全竞争模型或者近似完全竞争的模型中推导出的结果,也是由私人分散控制资源而引起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认为,产权制度隐含在完美的假定中,在对与价格具有同样作用的因素的研究中,对产权安排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D emsetzH arold,20 02)。

193 4年,康芒斯在《制度经济学》中提出交易的范畴。他认为,“使法律、经济学和伦理学有相互联系的单位必须本身含有冲突、依存和秩序这三项原则”,“这个相互的单位便是交易”,“一次交易,是制度经济学的最小单位”,交易“不是实际交货那种意义的物品交易,它们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让渡与取得,一切决定于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1937年,罗纳德·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成本。

之后,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着名的“科斯定理”,即“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将等于社会成本”。后来有学者将其扩展、引申为: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将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不同的产权安排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可以通过明确的产权之间的自愿交换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佳效率。

为了 优 化 资源配置,制度对产权的初始安排和重新安排是必要的。科斯定理说明,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和企业产权制度,可以不断地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然而,交易、契约、产权的关系如何?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企业合约安排?哪些类型的交易适合于市场合约安排?

威廉姆森(1985)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方面区分了交易类型,认为涉及高度专用性资产且经常重复发生的交易,适合于在企业内部进行。显然,资产专用性对于为何通过企业配置资源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但它不能解释威廉姆森提到的作为“卖者”的企业为何存在(罗必良,2000)0借鉴 制 度 经济学的发展与逻辑演进,管理会计的现代应用必须渗透到制度经济学提及的众多理论(如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安排等),否则,“如果没有产权的界定、划分、保护、监督等规则,没有产权制度,产权的交易就难以进行,产权制度的供给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科斯第三定理)。

四、经 济 学对管理会计的启示

(一)实 证 研究(计量经济学)的精度— 对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启示

无论 管 理 会计(作业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管理、综合记分卡、KAREN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行为会计、环境和战略管理会计、智力资本管理会计等)的发展趋势如何(余绪缨,2001),无论管理会计研究的内容由内深化与向外扩展如何并举,无论管

理会计的选择指标从滞后性向前导性怎样转变,无论管理会计的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析怎样结合,现代管理会计的特点、重点及难点研究,都需要计量经济学的背景支持与后台支撑。计量是会计的一种属性,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二)代 理 理论(信息经济学)的广度— 对现代管理会计的诊释

传统 的 管 理会计都假定信息是无成本的,或者至少不存在因信息而导致的成本差异。但是,信息经济学理论表明,任何信息都有其特定的成本,信息成本因具体情况而异,信息系统只能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选择。代理理论在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从委托人与代理人获取信息的角度,结合人的行为因素,在管理会计中得到应用。

1.有 助 于 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选择。在代理理论体系中,管理会计信息可以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目标服务:

(1)用于优化委托人或代理人将采用的决策的环境进行事前评估,即修正信息;(2)用于评价决策执行的结果,以便在委托人或代理人之间按照契约的规定来分享上述成果,即业绩评价。决策前信息和决策后信息的作用以及对委托人和代理人利益的影响,有助于管理会计人员在备选决策方案中做出正确的选择。例如,业绩评价与激励代理人的最优努力相关,而代理人的努力不能被直接监督,如果没有建立业绩与报酬相联系的、能够反映绩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就不能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而努力工作。

2.对 管 理 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管理会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应用都面临现代企业存在的一系列委托代理关系:

董事会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董事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经营者与会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与审计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从委托代理的机制来看,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着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偏差的可能性与原因。

(1)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利益、风险不同。由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彼此分离,现代企业存在着一系列代理关系。委托人和代理人因各自利益、目标不同,所承担的风险也各异,在某些情况下,一方追求效用最大化时,会损害另一方的效用最大化。

(2)契约的不完备与信息的不对称。会计实务的变化难以预料,这不可避免地使会计法规、会计准则的制定存在滞后性。这些法规、准则不可能把会计实务中所有的情况都包括在内,只能对会计的总体目标、总体原则以及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做出规定,而对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的规定则相对灵活,这使代理人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有很大的变通余地。契约的不完备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代理人可以利用占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和契约的缺口,选择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计程序及会计处理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对自身的业绩进行夸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李新、张雪梅、孙武志,2003)。

(三)产 权 理论(制度经济学)的深度— 对现代管理会计的提示

1.从 交 易 费用的定性到定量分析。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深度已经渗透到管理会计研究层面能够涉及的深度,如产权理论涉及的交易成本概念就属于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在交易成本理论中,交易成本包括外部交易成本与内部交易成本,涵盖了监督成本、信息取得成本、组织制度成本以及不确定性原因引起的成本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机会成本,即选择不同制度形式的生产或消费所损失的机会成本。在成本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机会成本理论,这里的机会成本是指选择最优方案而舍弃次优方案所丧失的收入,其实质是选择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生产要素配置与管理方式的问题,它贯穿于投资决策、生产组织和产品销售等过程,是既定制度约束条件下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交易费用、机会成本在定性基础之上进行定量研究,已成为管理会计的核算分析内容。制度经济学研究正在更为深人地展开,将会为管理会计的领域开辟新的研究空间。

2.以资 产 的流动性划分资产到从专用性角度划分资产。资产的分类一般都遵循一个原则:以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对资产进行分类和管理。按流动性划分资产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信息使用者既不能获得关于无形资产的准确价值计量信息,也不能获得有价值的评估信息。其原因是:(1)存在不能独立存在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与企业的有形资产相结合无法分离,而能够分离的无形资产价值又往往是在企业经营有形资产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难以清晰地界定其范围;(2)流动性划分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按照流动性进行划分的资产虽有利于描述有形资产的特性,但不能有效地描述无形资产的特征,也就是说,流动性与无形资产的相关程度很低,信息使用者如果仅利用现有的财务报告信息,是很难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的。

资产 专 用 性并不是为描述无形资产而提出的,但从会计的角度看,专用性对资产进行另一种分类,能够从财务报表中挖掘更多信息。我们可以对资产的专用性进行一下回顾。1985年,威廉姆森将描述交易的主要维度分为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次数。资产专用性,是指为支持某项特殊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专用性资产一旦被用于某种交易,它就无法在不发生巨大损失的前提下转移到其他交易中。由此可见,资产专用性表明资产有专门用途,其收益依赖于它所支持的专门交易。资产专用性包括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议服务的资产专用性以及名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是指由于交易双方的协议不可能完全,在交易过程中就可能因为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情况。在双方进行了专用性投资的情况下,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双方的交易关系更加复杂化,进而提出了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的要求,并因此对组织与交易的匹配关系产生影响。交易发生频率,是指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经常性或重复程度。采用垂直一体化方式,能够提高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和调整性能,但垂直一体化会增加组织管理费用。因此,只有对较高频率的交易实行纵向一体化,在经济上才是合理的(威廉姆森,1985)。需要补充的是,考量交易的另一主要维度应涉及交易效率,交易效率对分工水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随合约自主权、合约结构的优化、产权保护程度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杨小凯,1999)。按照 上 述 对资产专用性的划分,并将“新信息”较多地集中于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评价企业具有的不可分割的无形资产,笔者提出一些设想,如表3所示。

五、结 论

本文 通 过 对国内外管理会计文献运用经济学理论的频率与比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对经济学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得出如下结论:

(1)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来源于经济学的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2)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依据来源于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是重要的和必要的;(3)经济学的研究为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出现差距的原因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4)现代管理会计应站在经济学的高度,借鉴经济学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应用领域。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制度的经济学,它为人们分析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尤其是在一个新旧体制转轨的国家中,它更有用武之地。我国目前正处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时期,党和政府提出要在本世纪一二十年代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政府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制度经济学给我国政府管理中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法治与德治关系问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所带来的启示。

一、从体制及制度的创新上加大反腐力度,同时不忽视思想教育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有三个假定:①人的行为动机是双重的,即人不仅追求财富最大化而且也追求非财富最大化。非财富最大化动机也常常约束着人的行为,它具有集体行为偏好,人经常要在财富与非财富价值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是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制度能够改变人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改变财富与非财富价值之间的权衡,从而使理想、意识形态等非财富价值在个人选择中占有重要地位。②人是有限理性的。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制度通过设定一系列规则能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提高人认识环境的能力。③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即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常常会采取很微妙的、隐蔽的手段,会玩弄狡诈的伎俩。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人的机会主义倾向。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机会主义动机常常是和冒风险、寻找机遇、创新等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机会主义又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危害,机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可被看作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建国以来,我国出现了三次腐败现象泛滥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当时我国价格实行双轨制从而造成官倒、私倒十分猖獗。第二个时期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土地市场的不健全及土地产权制度发生滞后,政府官员们掌握了土地的批租权力,从而出现了许多权钱交易和官员的腐败。第三个时期是近年来我国国企改制和产权改革中出现的腐败。从以上三个腐败现象大规模爆发的时期可看出: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使官员们有了腐败的可能,官员们的机会主义倾向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所以反腐败应主要以制度为主,教育为辅。

反腐败应从体制及制度的创新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消除寻租及设租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并不增加任何新的产品或新财富,而只是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一部分的社会财富装入私人腰包,寻租导致了不同政府部门及官员争权夺权,从而影响了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寻租还妨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降低行政运转速度甚至危及政权稳定。寻租活动是政府干预的产物,没有政府干预就没有寻租活动。所以寻租与设租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设租行为的话,也就不可能有寻租活动。为了遏制寻租行为,我们可以加强舆论监督、变革制度结构等。另外,在政府决策中用委员会表决的民主方式能够比其他方式更能减少寻租活动造成的资源浪费。针对设租行为,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来进行反设租:一方面,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并对设租者严厉惩处,与此同时,清除超法律因素对执法行为的影响,提高设租者受查处的概率。此外,还应建立激励性的公务员薪水制度,薪水的提高能相对降低设租行为带来的超额收益,也能提高设租活动的机会成本,使公务员主动抵制设租活动的诱惑。只有不断进行制度创新或用制度的力量才能抑制或最大限度减少权钱交易、寻租和设租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规范公共部门的职能范围,削弱政府官员的公共权力。当然,仅仅依靠制度来反腐败是不行的,黑格尔说:“为了使大公无私、奉公守法及温和敦厚成为一种习惯,就需要进行直接的伦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由于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既追求财富最大化,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再加上制度也有失灵的时候,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思想教育在反腐败中的作用。廉洁行政的保障,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心治”。我们应培养行政人员确立正确美好的行政伦理理想目标,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行政伦理信念和价值观。

二、法治与德治并重,两者缺一不可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类。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特征,它明确用奖赏和惩罚来规定人的所作所为,社会越复杂,正式制度形成的收益率就越高。诺思认为,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的一小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约束的[3]。在非正式制度中,意识形态处于核心地位,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好”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有效地克服搭便车的问题,意识形态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和法院的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费用。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也是非正式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的价值观念规定着制度,不同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规范制约了不同的利益追求机制与方式。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在现代社会中,正式制度总是和国家权力及组织联系在一起,在国家层面上,法律是正式制度的代表。非正式制度是无形的,这使得非正式制度可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发挥作用。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当然,非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性发挥,也依赖于正式制度的支撑。

目前我们国家政治领域中存在的许多弊端,其产生的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法制不健全,人们随意违背宪法,践踏宪法,人治现象突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对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为之提供秩序,而行政权的加强必须有相应的控制、制约机制的加强与之伴随。否则不仅不能为市场经济提供秩序,而且还可能破坏已有的秩序,导致新的混乱,损害市场主体的权益,阻碍市场经济的发生[4]。所谓科斯定理,就是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法律制度极其重要。市场经济就是有效的产权制度加有效的法律体系。当前随着我国非帕累托型改革地深化,社会情况变得日益复杂,正式制度的收益率也随之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当然,任何正式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都离不开一定的非正式制度的辅助作用。法律离不开道德,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的维持和执行依赖于人们在道德上的共识、认同、确信和尊重。道德原则是制定正式规则的规则,法律正式制度对伦理道德规范具有很大依赖性。我们在发挥法律对社会规范作用时,离不开伦理道德的规范调节,法治离不开德治,“以德治国”实质上就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主要是发挥非正式制度中的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的功能。法律正式制度对一个国家来说固然极其重要,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伦理道德同样也不可或缺,它在一个国家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是德治的核心内容。由于“好”的意识形态能降低社会运行的费用,所以在当今价值冲突多元时代,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牢牢地占据意识形态阵地。法治与德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两者缺一不可[5]。

三、尽可能的市场,必要时的政府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保护和支持社会的制度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政府的保护性职能是有局限的。在政府的保护性职能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政府管制来实现的,管制就其终极目的而言,是制度服务于民。现在许多国家在保健、安全和环境方面正实施着的大量管制却并不符合这一检验标准。这类管制的激增造成了交易成本,并削弱了竞争市场的协调控制功能。斯蒂格勒认为,经济管制主要不是政府对公共需要的有效和仁慈的反应,而是行业中的一部分厂商利用政府权力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一种努力。在管制条件下,市场竞争已失去作用,谁获得了管制的特许权和经营权,谁就获得了垄断地位,同时谁也就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行业管制的过程实际上是消费者剩余转变为生产者剩余的过程。国家的生产性职能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公民提供某些公共品,这种公共品主要是一些公享品,它们与成本和收益能由个人充分内部化的私人品相比,私人所有者不可能恰当的行使其产权,包括不可能行使排他性的权利,搭便车问题严重,公享品将供给不足,由政府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6]。另外,私人经济部门或者由于投入太多、效益低而不愿意或无力生产;或者容易造成垄断,导致成本上升、效率下降,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也只能靠政府提供公共品。阿莱西分析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可比物品上的大量资料,证明了政治性企业的业绩的确比类似的私人生产者差。在公共部门产权条件下,执行和监督相同任务的成本更高,当缺少由真正的竞争市场所施加的无情约束时,行政控制的约束往往相对较弱,而代价却相当高。针对与国家的生产性职能相关的各种问题,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将社会化生产活动移交给相应竞争的低级别政府,使社会化财产转变为某种俱乐部品;或者社会生产私有化,同时保证获取这些物品和服务的权利继续存留于公共领域之中。另外,可以改革会计系统,使之与运作最佳的私人企业看齐。激励和监督方面的现代管理技能可能有助于为纳税人获取效率红利,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让经理的政治性老板为经理制定出明确的可测度的产出目标,但在选择被用来生产该产出的方法和如何购买必要投入的方法上,经理承担责任。在无法实行这类改革的地方,就应将物品和服务的生产从公共部门中剥离出来,并使之私有化,从而使其采用竞争性的私人企业的纪律[7]。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失灵是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外部性、公共品导致市场失灵的根源不在外部性与公共品本身,而在于产权失灵。外部性的产生和不少公共品的形成往往与产权界定不清有关。对于这些领域的问题,如果不从产权问题入手,而仅仅从国家干预入手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在铁路、邮电通信、金融保险、城市公用事业等公共企业仍占垄断地位,由于这些行业的垄断性,从而导致了政府管制的持续性。现代经济学认为,基础设施领域是影响社会交易费用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当前基础设施领域的产权安排及垄断格局可以为政府带来较稳定的财政收入,但是这种格局越来越受到这种运作体制的低效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压力。另外,我国基础设施的这种格局从总体上讲增加了全社会的交易费用,所以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领域放开管制,引入竞争。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针对市场失灵,政府也不是一副灵丹妙药,政府也会失灵,在有些情况下,我们应从产权问题入手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我们应在经济转型时期采取“亲市场”的态度,即市场能解决问题的地方尽量让市场机制起作用,政府只能补充市场机制,政府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确定好干预的内容、范围及手段,使干预保持在恰当的限度之内。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干预行为的目标、内容和方式应逐步缩小,强度应减弱,市场机制的调节范围和力度应逐步扩大和增强,从而做到“尽可能的市场,必要时的政府”。

第三篇: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下,正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如何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济理论,设计适应一国经济文化政治的经济运行体制,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内涵及特点、核心理论的粗浅探讨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及特征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

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与老制度经济学相区别,威廉姆森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这一术语。关于制度的概念,西方学者有数种不同的解释。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凡勃伦则将制度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将制度分为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执行机制。新制度经济学派则更多的将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同时也是一种经济资源, 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综上所述,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新制度经济学的内涵应为:经济学家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去研究制度,利用正统的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 一般来说,新制度经济学具有以下特点:

1.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继承。与老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的否定不同,新制度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研究制度的产生、作用及其演变,如新制度经济学吸取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分析方法如经济人假设、收益最大化和边际替代等,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空间,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发展和补充了新古典经济学。

2.对“经济人”的态度持批判态度。威廉姆森认为,“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常常会导致机会主义,即经济中的人不但自利,而且为了利己不惜去损人。他借用西蒙在《管理行为》中提出的人的“有限理性”观点,说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力求理性原则,但是人的理性有限,人们的理性会受到信息传播的效率和他接受信息的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这种限制使得人们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由于信息的不充分或接受信息的能力不强而造成市场交易费用的增加。

3.分析方法上的特色。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比如以个人主义作为它的哲学基础,以理性的经济人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前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以最大化“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成本收益法分析经济制度产生、演进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并提出制度改进的途径。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核心理论

作为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之一的新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都非同一般。新制度学派大概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伴随60年后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生产扩大过剩、社会矛盾尖锐等特点而兴起。发展至今,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了四大核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制度变迁理论。

(一)交易费用理论

作为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交易费用理论从契约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经济组织,该理论认为“任何一种能被表述为契约问题的经济或组织问题,都能在节约交易成本的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探讨”。1937年科斯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最早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科斯认为交易费用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成本,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使市场配臵资源的效率降低了”。通常情况下,交易费用包括搜寻费用、谈判费用和实施费用。

“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可以说,离开交易费用范畴,就不会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源的稀缺资性,交易费用理论表明交易活动也具有稀缺性,因而经济学可以将交易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进行研究,从而使经济学进一步透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从交易费用为零到交易费用为正的过程,使得人们可以重新认识市场机制的作用。另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也是冒风险的,因而交易活动需要付出成本,从而也就有如何配臵的问题。资源配臵问题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所以,必须改善制度,减少交易费用这部分“内耗”,提高经济效率、提升资源配臵效率。

(二)产权理论

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这揭示了产权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德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一文中对产权的定义是“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有助于人们形成那些他们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其强调了产权的行为性和社会关系性质。诺斯认为“产权本质上是一种排他性权利”,强调了产权的排他性。因而,新制度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的基础性规则。

关于产权的最著名的科斯定理,“只要制度是明晰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将是有效的”,表明无论开始将产权赋予谁,市场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臵的帕累托最优。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安排直接影响资源配臵效率,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

(三)企业理论

关于企业的起源问题,科斯运用其首创的交易费用分析工具,对企业的性质以及企业与市场并存于现实经济世界这一事实做出了先驱性的解释,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单一生产制度体系——市场机制,拓展为彼此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的、包括企业与市场的二重生产制度体系。科斯认为市场上的交易使用价格机制来协调的,企业不同于市场的特征就是用行政命令取代了价格机制成为资源配臵的方式。企业的存在把原来许多属于市场交易的行为“内部化”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被行政手段所替代,即许多原来要由市场交易的经济行为现在却在企业内部进行协调了。

科斯认为,企业和市场不过是两种不同而又可以相互替代的交易体制。在科斯看来,市场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节省是企业产生、存在以及替代市场机制的惟一动力。在企业规模的确定问题上,科斯认为,由于企业管理过程本身也会产生有费用,并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管理费用也在增加,因而企业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其规模达到它所支付的管理费用和企业扩大所节约的费用相等时,企业就达到了其最大规模。

(四)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诺斯在《西方世界成长的经济理论》和《庄园制度的兴衰:一个理论模式》两篇论文中提出一个中心论点: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激励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而这种制度的产生是有代价的,除非其所带来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否则这种新制度不会出现。诺斯认为制度变迁的动因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所以,制度变迁可以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在看待经济增长中的技术因素时,科斯认为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诺斯将制度因素引入经济增长分析,把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来研究,说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这使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更为成熟和完善,为人们思考经济的增长与发展问题开阔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刻的思路。

在对国家的作用和意识形态的作用,诺斯也进行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分析。诺斯在制度变迁理论中对产权理论并没用多大发展,可是诺斯的独创之处是将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相结合,提出有关国家“暴力潜能”分配论,认为“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国家;若暴力潜能分配是不平等的,则产生掠夺性国家。”“国家为取得收入而以一组被称之为保护和公正的服务做交换。”即国家暴力以能实现社会合作现实其公正性。诺斯实质上上市将科斯的企业理论引入国家问题而展开分析:统治者也是一个具有福利或者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经济人”,他们也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竞争和交换过程中,他们也是“有限理性”,其行为也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国家暴力在界定与行使产权的经济增长、衰退或停滞的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在对意识形态的作用分析中,诺斯认为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一个拥有健全伦理道德的社会,它就会成为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活力的粘合剂,从而使制度的作用发挥更为完善,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诺斯具体的分析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公平的意识形态为社会成员的行为提供一个共同的准绳,减少内耗,提高效率。

三、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改革开放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转折点,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变革,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不可否认制度的变革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这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新制度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科学性。以下是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一)产权方面。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是在我国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对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一国的制度结构是开启财富潜力的钥匙。经济学家张五常作为科斯理论的传播者、继承者和创新者,特意把最近出版的《中国经济制度》一书献给科斯,称“他那权利要有清楚界定的理念,唤醒了一个庞大的国家”。周其仁教授认为,中国改革就是“一部未完成的产权改革史”。科斯本人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产权没有得到界定,交易费用居高不下,市场经济就难以运转。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一直在通过改革来界定产权、降低交易费用,显然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003年, 我国明确提出了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其中受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国的农地制度。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明确产权的产权激励问题,就农民的信息空间或农民承包土地和出卖农产品的信息成本过高提出了通过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农地产权激励机制,使产权机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农地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我国农地制度变迁。

(二)制度创新。新制度经济学在分析方法和政府行为中,提供了分析政府机构中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视角。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它实际上是公职人员和那些参与腐败交易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利动机驱动下经过成本— 收益计算后得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而制度通 过影响个人对成本和收益的计算最终影响着 个人选择;提供了加强政府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政府结构效率的依据;提供了政府行 政机构改革的主要途径——制度创新。科斯在谈到中国当前面临的腐败问题时,曾表示“我不认为目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腐败,也不认为中国目前的腐败是市场化改革的副产品。在市场化改革之前就有腐败了。腐败的根源是一种不良的社会体系,使一些人尤其是政府官员,得到了以腐败牟利的机会。”

(三)企业理论。制度分析方法与企业行为中, 新制度经济学指导完善公司法人内部治理结构。认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而提供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是对一个企业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的制度安排,是一套对 公司剩余索取权进行配臵的法规构架;同时,新制度经济学引导人们重视对中国企业文化 的研究——企业与团队精神。目前我国所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就是一种国家机制主导的制度变迁。

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现实,中国经济学要想有所突破,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是必然选择。中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提出了许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和传统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都无法解答的理论难题。最后引用科斯2010年在芝加哥大学“中国经济改革”论坛上所说的“我一直对中国的潜力充满信心。”

第四篇:管理经济学

1机会成本: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2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3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注意两点: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5等收入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 6垄断性竞争:

7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8公共物品

1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主要特征①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②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③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促销策略

2敏感性分析:(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

会产生什么影响。

3影子价格对决策的意义:①可帮助认识企业生产的瓶颈和富余要素,影子价格非零,则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反之为零时,则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②可帮助了解为扩大生产,用多高价格添构某投入要素才是划算的,影子价格大于市价,则购买这种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反之不合算。4 决定价格因素:成本、需求、竞争对手情况、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规

5投资建议四类: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发展新产品;其他降低风险途径:回避风险:减少风险;承担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可以用自我保险的方法把风险接受下来。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套头交易:分包:购买保险等:参加保险是常用的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

7差别定价条件:①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②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③不同的市场价格弹性不同。最优的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价格差别

8互斥投资方案,净现值好:(1)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是按内部回报率来帖现的,而净现值法假设按资金成本来贴现(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9完全竞争市场结构:①买者和卖者很多;②产品是同质的;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市场调查方法及特点:①访问法—将拟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或书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调查的样本多,所得资料越多,以此估计出的数据可靠性也就越大。②实验法—是一种以特定环境为实验市场的调查方法,它具有较大的客观性。11 垄断与完全垄断竞争区别:①垄断

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是最优产量及最优价格。②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①企业进出行业可以自由,②可以选择最优规模,因此,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为零,这时,在这个行业里,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水平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两个条件。12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①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②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③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13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①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②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见配置的基本标志。

第五篇:管理经济学

管 理 经 济 学

一、判断题

1、经济学上对某产品的需求意味着人们希望拥有市场上的该产品。×

2、影响需求变化的因素多于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

3、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相关产品的价格上升会促使某产品的供给增加。×

(如果A与B是替代品,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增加;但如果A与B是互补品,则A的价格上升会促使B的供给减少)

4、若产品一定幅度(百分比)的价格下降会导致该产品同等幅度(百分比)的销售量增长,则生产该产品的厂商的收益不变。(譬如:10元×100公斤≠5元×150公斤)×

5、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必定为负值,但理论分析上一般取其绝对值。×

6、某产品的替代品越多,该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7、边际产出下降必定带来平均产出下降。×

8、拥有规模经济的厂商不一定拥有范围经济,拥有范围经济的厂商也不一定拥有规模经济。√

9、一般而言,厂商的隐性成本总是大于该厂商的显性成本。×

10、规模不经济指的是企业规模太小。×

11、在企业明知开工生产就必会亏损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决策便是停产。×

1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只要某生产者的产品售价稍微高于市场通行价格,其产品就不可能卖出去。√

13、如果在某产量水平,AVC处于最低且等于产品价格,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收入来说,开工生产与不开工生产的效果是一样的。√

14、在停止营业点,生产与不生产对于厂商的财务效果是一样的,但对于社会就业的贡献则是不一样的。√

15、人们对不同地方出产的苹果有不同的偏好,因此,严格说来,苹果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16、同一公司生产的不同品牌的同一产品不可能构成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差异化产品。×

17、凡是垄断企业,对于社会都是弊大于利。×

18、不管在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同时同时也是厂商的平均收益(AR)曲线。√

19、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需求曲线的斜率为其边际收益曲线斜率的2倍。×

20、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免费搭车现象是有利有弊。√

21、经济制度属于一种公共产品。√

22、准公共产品具备非排他性和一定的竞争性。×

23、边际成本定价法适用于政府对自然垄断厂商的价格管制。×

24、科斯定理 的核心是产权的确定和交易。√

25、逆向选择也可因市场上卖方掌握的信息比买方少而引起。√

26、从经济学的原理看,许多人婚姻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结婚以前双方信息的不对称。√

27、旧车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新车市场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28、人的衣着打扮也是一种信号显示。√

29、将国有企业民营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它的委托-代理问题。√

30、机场内咖啡室的一小杯咖啡能卖到88元,就在于利用了信息不对称而实施价格歧视。×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会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A.生梨价格上升B.桔子产量减少

C.对苹果营养价值的广泛宣传D.消费者收入的下降

2、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冰箱生产厂家的产品供给曲线右移?

A.冰箱价格下降B.冰箱生产的原材料价格上涨

C.该厂家的生产规模扩大D.全行业的产品库存增加

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

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

4、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汽车的均衡价格下降?

A.汽车消费税降低B.公路建设滞后C.汽油价格下降D.汽车生产成本上升

5、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下降会使汽车的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

6、设PE、PF分别表示商品E、F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下列哪一需求函数表示E与F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并且E属于奢侈品?

A.QE=200-10PE+8PF+9MB.QE=250-12PE-7PF-5M

C.QE=300-0.03PE-10PF+9MD.QE=350-10PE-8PF+5M7、若两变量x和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

A.低度相关B.不完全相关C.弱正相关

8、回归分析中要求

A.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是非随机的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C.两个变量都不是随机的D.因变量是非随机的,自变量是随机的9、设ηij为肥皂和洗衣料的交叉价格弹性,则应有D.完全相关

A.ηij=0B.ηij>0C.ηij<-1D.ηij=-110、在被解释变量为Y,解释变量分别为X1、X2的二元回归分析中,复相关系数R的含义是

A.X1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B.X2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C.X1、X2与Y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D.X1与X2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11、由于试调研与正式调研的程序相同,因而会浪费较多的时间,在调研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忽略这个步骤。

A.会浪费较多的时间B.可以忽略这个步骤

C.在调研时间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忽略这个步骤D.不能忽略这个步骤

12、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平均产量曲线仍在上升B.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D.边际产量曲线在横轴以下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必为负数B.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不一定减少

C.平均产量最高时与边际产量相等D.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也一定减少

14、规模收益递增一定意味着

A.产量提高但平均成本下降B.产量提高但边际成本下降

C.产量减少但平均成本下降D.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下降

15、会计账目一般无法反映

A.显性成本;B、可变成本;C、沉没成本;D、机会成本。

16、被用来自己开厂的自有资本的利息属于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机会成本D.B和C17、生产中的短期意味着企业可以调整如下哪一选项?

A、劳动人数和固定设备B、厂房规模和原材料数量

C、机器数量和厂房规模D、燃料和原材料数量

18、下列哪一项明显地说明了机会成本的重要性?

A.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D.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19、说明或隐喻了成本问题的是

A.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B.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C.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D.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E.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F.A、B、C和DG.A、C和DH.B、C和EI.B和DJ.A和C20、假如在某一产量水平上,AC曲线处于最低点,则

A.厂商获得了最大利润B.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C.厂商部分投入未获得正常回报D.该产量为最优产量

2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可以看作为

A.P=ARB.P=MRC.P=MCD.P=AC22、一般而言,只要产品价格高于以下哪种成本时厂商仍会进行生产经营?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23、何种产品市场属于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

A.大米B.冰箱C.铜D.钢铁

24、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就长期而言不能获得超额利润,乃在于

A.厂商生产的产品之间有一定差别B.厂商花费的广告费用太高

C.厂商的行业进出比较容易D.厂商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竞争手段

25、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品是

A.同质的B.异质的C.同质的或异质的D.以上都不对

26、下列哪一种市场最能促进技术进步?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

27、卡特尔的功能一般不包括

A.统一利润B.统一价格C.分配市场D.分配产量

28、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存在A.P=MR=MCB.P>MR=MCC.AC>MR=MCD.P<MR=MC29、一般而言,关于自然垄断的正确说法是

A.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和MC几乎一直不变B.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不变但MC可以下降

C.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下降但MC可以不变D.随产量的增加,厂商的AC下降但MC可以上升

30、下述错误的表述是

A、现实中,信息不对称比信息对称更为普遍.B、道德风险源于代理人的理性行为.C、父子合开的小企业中不存在委托——代理问题.D、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几乎不可能完全一致.31、下列哪一项中包含的双方属于较明显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A、教师与学生B、班长与组长C、演员与观众D、行人与马路清洁工

32、下列哪一现象属于逆向选择 ?

A.会议报告人越东拉西扯,会议秩序越混乱B.师傅越是骂,徒弟越不愿学

C.小孩发现大人有时撒谎后,越来越不相信大人D.父母管得越多,小孩的逆反心理就越强

(大人的假话混杂于真话中,就如同劣质商品混杂于优质商品中会导致逆向选择一样)

33、下列哪一现象属于道德风险?

A.某人尽管很努力,但就是胜任不了秘书工作B.某人违反社会公德,随意乱丢垃圾

C.某企业利用物价上涨机会涨价D.某企业借故拖欠员工的工资

34、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信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

A.偷东西B.不尊重老师C.上班时长时间打私人电话D.撒谎

35、衡量投资者投入自有资金收益水平的指标是

A.内部收益率

益率

36、开发项目财务评价中现金流量表以全部投资作为计算基础,是考虑全部投资的A.资金来源B.盈利能力C.偿还能力D.回收期

37、假定某投资方案的净现金投资量为20000元,第一年的净现金收益量为8000元,第二年为7000元,第三年为5000元,第四年为5000元,则该项投资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A.1年B.2年C.3年D.4年

38、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的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这种条件下的决策叫做

A.确定条件下的决策B.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C.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D.无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39、甲某拟存人一笔资金以备三年后使用。假定银行三年期存款年利率为5%,甲某三年后需用的资金总额为34500元,则在单利计息情况下,目前需存入的资金为多少元。

A.30000B.29803.04C.32857.14D.3150040、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数字特征除了平均数、中位数还有

A.标准差B.变异系数C.方差D.众数

41、以下属于投机风险的是

A.交通违章B.地震C.买卖股票D.建筑物发生火灾

42、某企业拟进行一项存在一定风险的完整工业项目投资,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已知甲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000万元,标准离差为300万元;乙方案净现值的期望值为1200万元,标准离差为330万元。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方案优于乙方案B.甲方案的风险大于乙方案

C.甲方案的风险小于乙方案D.无法评价甲乙方案的风险大小

43、敏感性因素是指

A.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发生较大变动

B.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发生较小变动

C.该因素稍一发生变动就会使项目承担较小风险

D.能够使项目获得较高利润的因素

44、一般来说,盈亏平衡点越低

A.项目盈利机会越少,承担的风险也越小B.项目盈利机会越多,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C.项目盈利机会越少,承担的风险越大D.项目盈利机会越多,承担的风险越小 B.全部投资收益率C.权益投资收益率D.借贷资本收

三、名词解释

1、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影响某商品(如X)需求的其他各种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另一相关商品(如Y)的价格(PY)变动所引起的X的需求(QX)的变动程度。

3、恩格尔定律:无论个人、家庭,还是整个国家,随着收入的增加,总收入(或总支出)中用于食物支出的比重将趋于下降。

4、交易费用:为了完成市场交易而发生的一切成本(费用)。

5、公司治理结构:在公司既定的所有权结构基础上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具体的、操作性的特定关系组合和制度安排。

6、边际生产递减规律: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投入,则这一种投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会逐渐减少。

7、规模经济:由于产出水平的提高,或者说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8、囚徒困境:是博弈论中的一个著名案例,它简明地、富有典型意义地勾勒和刻画了博弈论的基本特征和博弈论的基本特征和博弈的基本要素。

9、上策:指对某博弈方来说,不管其他博弈方采取什么策略,他所采取的能给他带来最大得益的策略。

10、纳什均衡:在给定竞争对手的选择行为后,博弈方选择了它所能选择的最好的策略(或采取了它所能采取的最好的行动)。

11、撇油定价:在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初期,将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期在短期内赚取可观的利润。

12、两部收费:指企业首先向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收取一笔固定费用,然后再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量收取每单位产品的使用费。

13、信息不对称: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的信息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

14、逆向选择:市场交易的乙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用的降低。

15、道德风险:交易双方在签订契约后,信息优势方在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损害了信息劣势方的利益,而自己并不承担由此造成的全部后果的行为。

下载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借鉴与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看法

    从制度变迁角度看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含义是不同的。大致理一下: 1、古代的经济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包含在伦理学或政治学中,此时经济学......

    铁路运营管理对铁路的启示

    题目:铁路运营管理对铁路的启示 专业:交通运输管理 学号: 09934713 姓名:苏世超 指导教师:彭其渊 学习中心:内蒙包头 西南交通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 2012年05月16日 承诺 一、本论文......

    谈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会计人才需求调查报告通过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才市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单纯看重学历,更注重其是否具有实际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才......

    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认识

    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认识 “给我一个支点和杠杆,我就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由此可见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一些经济现象需要运用现......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客户; 关系管理【论文摘要】: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供求......

    管理经济学调查报告

    江门主要超市的定位策略调查报告 第六小组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有企业都竭尽所能地扩大自己的市场所占份额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这一因素的......

    管理经济学选择题

    第1章 绪论复习题 1,以下哪一个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3) (1)自然资源 (2)资金 (3)劳动力 (4)政府 2,能全面概括管理经济学主旨的一句话是(1) (1)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理性决策思路和......

    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

    《管理经济学》整理绪论P3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P3~P4识记借用理论共同之处不同之处研究对象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