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叙事 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教学叙事 作文批改方法初探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但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绝大多数教师沿袭的仍然是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方法。教师尽管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这就说明作文批改由教师一手包办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么,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师从劳而无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实现“解放”与“提高”的有效途径。
学生作文教师改,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而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作文评改看重的只是分数和等级,至于教师批注的修改方案则漠不关心,具体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师的评语笼统空泛,于学生则更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长此以往,学生根本无从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优劣所在,修改无方,谈何提高?虽然教师也采取了个别面批的方法,但是由于受时间、精力、认识范围与程度的局限,往往是力不从心,鞭长莫及,也不可能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这些情况都表明:教师应该把修改作文的优先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去提高写作水平。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 之法。由不断修改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终身需要。我们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很难说就不与写作打交道,那个时候,学生们就不可能随时随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于老师,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从教学角度而言,这正是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的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教师都懂,但更要让学生明白: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同样是终身受用的。《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由此可见,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把修改的优先权还给了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高枕无忧洒脱一身了。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和指点,要设法交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能。这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循循善诱。首先要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和稳定持久的写作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重要前提。同时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的认识,端正其态度。其次要给予学生批改作文的技术指导,使之具有相对的可操作性。规定运用统一的批改符号,然后,还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文章修改有四个大的方面。一是改语言,就是修改标点符号、错别字、病句,还要看遣词造句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改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伏笔呼应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主题是否突出,论点是否鲜明,能否统帅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舍是否精当,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时要灵活掌握。至于具体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那要靠长期作文修改实践的不断积累和总结。但只要能修改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主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在学生明确了作文修改的范围和要求之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呢?笔者认为下列方法可供参考和借鉴。
1、冷改法。冷,即是冷处理。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来放置3~4天后再发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默读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并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学生作文后“私于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语)的心理,又可使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引发新的思维火花。长期进行这种作文修改训练,在潜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换改法。即将学生作文进行同学间的交换修改。此法可以在一个或两个班的学生中采用。换改法可使学生完全改变自身角度,以鉴赏者的姿态,根据自己的审视标准吸取原作长处,且大胆地指出原作的不足并提出修改建议。换改法有利于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班级整体作文水平。
3、集体评改法。先印发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由教师逐段引导学生集体评议其优劣,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案。最后由教师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可取之处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讨论为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举一反三,打破学生思维定势,在论辩中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吕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这种方法。
4、导改法。此法较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作文给予修改的引导和指点,提出切实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见。这意见既不能是教师包办的修改处方,更不能是让学生莫明其妙,无从下手的玄乎之词,应该是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点拨之语。导改法可采用书面批注引导,也可采用课堂口头点评的形式。导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作文评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层次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的基本方法。
5、示范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范作文启发学生在比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的训练方法。示范作文可以是经过教师修改后的学生优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师的下水作文。采用示范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学生可能产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为。
6、定点修改法。定点修改法是指将包括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在内的诸多板块,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要求分解为若干个修改训练点,然后逐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定点修改训练。这种方法看似琐碎,但效果明显。一次作文完成一个写作点的修改训练,循序渐进,循环往复,各个击破,步步为营,最后综合起来,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养成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习惯。
上述六种作文修改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当然不能在一段时间内单一地使用一种方法,而要不断交换地综合使用,以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总而言之,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去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都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指导思想,通过教师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那就是养成习惯”。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作文修改教学。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习惯的同时,更要养成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只要教师在“导”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导善引,切实有效,就能点铁成金,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第二篇:作文批改方法
“自主互动,赏评结合”的批改方法
一、赏读
请你大声读读好朋友的习作,看看他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认真读一遍好朋友的习作,标出优美的段落,并在小组内欣赏。
二、赏议
1、好在哪里?可以从题目、开头、结尾、段落、词句、修辞等(先读后说)。
2、指出毛病:字、词对错?句子是否通顺?中心突出?写作顺序有条理?
三、赏语(写评语)
本着多写优点,少写缺点的原则。学生写完评语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批改的日期。
四、学生自己修改批改后的作文。
五、学生批改后老师再写评语(可以轮流抽批一到两组),老师要打等级、日期,不能放任自流。
六、可把好的作文内容汇编成作文展或上黑板报。
第三篇:作文批改方法
叶圣陶先生有句话说的好“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俗话说“佳作常自改中来”,意思是说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
十项作文评分标准及做法:
1、文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不扣分,根据书写质量的不同(潦草、不工整)可酌情扣1—3分,每涂改一处扣1分,本项共计不超过5分,(用草稿记在旁边,以防同学查询,从而言之有据,同时也为以后内容多了,便于累计总分)。
批阅用语参考格式:文面整洁、书写工整,或加:文面较整洁、书写尚工整,„„欠„„,希望„„。
2、错别字及标点标点问题(主要指:。?!“”等明显错误的标点)
错别字和标点每2个扣1分,扣满5分止。批阅时,必须将错别字标出,并在旁边写出正字,同时画上 1
横线,以供作者订正参考,并由作者自己去组词。如判断错误或被其他同学发现漏判,则批阅者须写50字的书面说明(格式:关于“ ”字误判的说明,写在该生的作文本上),内容主要:从态度、文字结构、读音、对该字的理解、运用等方面找原因,从而导致了误判或漏判。
批阅用语参考格式:文字及标点基本功扎实、较好、尚可、注意提高、需提高、急需提高、欠佳。
3、病句的寻找
挑出病句后,必须在下面用横线标明,打上问号,在旁边写出“病”在何处?并在最后写上“病句订正”字样,以便让其本人订正,每一病句扣1分,扣满5分止。
尚通顺、欠通顺,希注意语句通顺„„。
4、看情感是否真实感人
〖友情提醒:看是否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能让读者感动。〗
5、中心(立意)是否鲜明、集中
中心未必就是主题,可以是中心事件或中心人物,(通过正反举例,以学生习作为例,把握标准,以此充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现的主题或中心不分散,始终围绕或表现一点来写,简接流露或直接表达作
者的观点或感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始终围绕中心)批阅用语参考格式:主题鲜明、中心突出、或尚明确、不够、平淡、希注意„„
6、选材
选材应围绕中心(主题)、符合生活实际(生活真实)、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做到详略得当。
批阅用语参考格式:内容真实具体,围绕中心恰当
选材,事例典型,详略得当,或尚、欠、希„„
7、结构
层次段落是否清晰,(即一段只应表达一个中心意思);②材料安排的顺序(记叙说明)是否合理;③过渡是否自然,是否前有伏笔,后有照应;④首尾是否照应
谨、首尾照应或尚、欠、希注意„„。
8、表达方式
是否符合文体要求,如记叙文应以记叙(包括描写)为主;是否符合特定要求:有的记叙文要求夹叙夹议、有的说明文要求有描写、有的要求叙、议、抒相结合(这是中考作文中的常规要求)且结合得如何?
批阅用语参考格式:能以„„为主,并适当与„„有机结合,使人物(中心)„„或能综合运用„„等语言表达方式,使人物(中心)„„或文中缺少必要的„„,使人物(主题)„„
9、语言
语言是否通顺,不重复啰嗦;语言是否流畅、精炼、准确;灵活运用所学的佳词丽句。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并赏析好在哪里。
批阅用语参考格式:文通字顺、语言流畅、精炼,用语(词)准确,能灵活运用所学的佳词丽句、或尚„„欠,希注意„„。
10、内容、形式或立意是否有创新。
备注:
1、要在作文最后写上你对同学作文的总评语,概括地小结优点与须努力的地方。以表扬鼓励为主,指出别人的不足时,注意用语要委婉。
2、不能在同学作文上乱写乱画,否则除写检讨书外还要帮同学另外买一本新作文本。
3、根据你的批改给所改作文打上ABC等级。
4、签上批改人的姓名和日期。
第四篇:作文教学与批改方法
作文教学与批改方法
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常常出现认识的误区:重阅读教学,轻作文培训;重写作结果,轻写作过程;重形式技巧,轻内容立意;重静态批改,轻动态创新;重教师指点,轻学生自评;重眼前应试格式训练,轻终身作文写作能力培养„„近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积极探索,重积累,抓点评,重引导,抓互批,形成“积累——点评——引导——评改”互动式作文教学法,取得明显成效。
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遵循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立足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写作能力,以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作技能为出发点,精讲多练。课堂以学生为本,重视发挥学生个体的创造意识和群体的带动作用,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整个作文教学,将训练作文和学会做人有机统一起来,落实素质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将听、说、读、写全面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方法的内在特点和外在形式
本教学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体现了如下内在特点:
(一)借鉴郭沫若先生创作理念:“无法求其法,得法求其化。”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各种文章,特别是美文、时文的积累,指导学生先“求其法”,待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求其化”,变通出新,创造出新。
(二)厚积薄发,自主互动:平时语文教学,注重字、词、句、篇的积累,注重生活观察的积累,注重写作练笔的积累,注重写作素材和技巧的积累,注重对个人事、身边事、家庭事、社会事、天下事的积累。通过积累,学生具备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写作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充足的材料,一旦有机会表达,他就会将之灵活生动地运用于写作实践中,拥有了“车薪”自然容易煮开“杯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不是为老师写,不是为完成任务写,更不是应付差事而写,学生体会到写作并非难事,更不是苦事,而是一件乐事,是“以我手写我心”抒发内心情感,展示自己才华的大好事。这样,课堂上师生互动,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本作文教学法,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
(一)“课内打基础”强调说写结合:课内实行“语文值日生”天天更换制,每位值日生在课前精心准备,写好演讲稿,课上作五分钟演讲并主持语文百花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华得到展示,能力得到锻炼。作文课上学生进行作文点评和互评,发表意见,共同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批改,写出旁批和总批;写出优秀习作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构思和感受,以及素材的积累技巧的运用,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这改变了以往老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的静止局面,课堂上学生真正动起来,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课堂的主角,老师成为“导演”。
2、强调读写结合,课外下功夫:,学生人手一个剪贴本,把教师每天向学生推荐的优秀文章积累起来,每天阅读,并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点评。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记录本,把每天语文百花园的内容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学以致用”,死的知识化为活的能力。每位学生还有一个练笔本,随时练笔,只要心中有话想说,有事想写,就动笔记下来。
三、课堂教学形式操作和课型结构特点
本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形式上,以学生“动”为主体,以教师的“导”为媒体,以课堂反馈为载体,教师学生形成“环”式交流。上课多以小组讨论推选中心发言人为模式,使作文训练形成层次性和阶梯性的“链”状结构。
这种教学法,上课有三种不同的课堂形式:
第一种:“作文点评课”。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课前指导学生对每天下发的优秀作文进行认真点评,或摘录优秀句子,或在每段内容旁边写旁批,或写出自己阅读的感受和见解,或对全文做总批,或对文章的不足之处提出个人的修改意见,或模仿优秀作文的评语进行点评。课上则通过教师的示范点评和即兴点评,对学生进行引导,教给学生点评的角度、点评的方法、点评的技巧,作学生的榜样;然后让学生点评同学的习作和自己的作文。点评时用学生自己设计的“习作点评表”,方法灵活,形式多样。既可书面点评,写出点评意见,也可口头点评,结合文章边欣赏边点评;既点评自己的文章,总结长处、找出不足,也点评同学的习作,从中借鉴他人的写作成功之处;可学生上台宣读点评意见,也可介绍自己写作成功的构思过程、选材方法、立意思考。同学之间交流互动,互相点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这为下一步批改作文和写出优秀作文做了铺垫。
第二种:“作文引导课”。作文引导课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明白如何审题、如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选择写作材料和立意构思,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在作文引导课上着重培养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和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出题让学生口头作文,然后出示题目,交给学生独立思考,拟出作文提纲,随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与交流,老师再从另外的角度写出不同的作文提纲,最后抽查一两名学生即兴口头作文,教师加以指点,课下出题目或学生自己命题,写出作文。
第三种是“作文批改课”。每次习作,我都精批细改,让学生从老师的批改中学会从结构、语言、观点、思想感情、文风等方面批改文章。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时,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教学生学会旁批,指导学生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目前我的作文批改采取“学生相互批改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讲明自己批改作文的意义,使学生主动评改、乐于评改,认识到批改作文对自己大为有益。第二步、印发批改示范文章和修改常用符号,让学生学有样板。第三步、教批改步骤,指导学生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动手修改,复查阅读,评分,写评语。第四步、将批改好的作文返回学生手中,批改者和被批改者交流。以肯定长处为主,眉批、旁批、总批要有针对性,从批改中,得到教益。
我指导学生改文时,从十个方面入手: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没有病句;五看标点符号有没有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一篇作文,由学生当场修改,当场能完成。其好处:一是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把握写作的基本要求,而且其理解越来越深刻。二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多名同学作文,发现别人的长处、短处。三是学生批改作文,轮流进行,每次换人,使批的同学有新鲜感,有兴趣。学生之间的研究风气更浓厚了。反复修改,使文章水平大为提高。学生通过“作文评改课”,作文能力得到大面积提高。
四、整体评价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作文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使作文训练系列化:平时积累打基础,“作文评点课”让学生“动”起来,相互评点,互动促进;“作文引导课”教师巧于引导,善于开拓学生思维;“作文批改课”发挥学生的作文主体意识,让作文的“静”态批改变成“动”态流程。
从“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法灵活,启发点拨引导到位。教学节奏快,容量大,每位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均有表现的机会,口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均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积累——点评——引导——批改”互动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法以写促读,学生的写作能力正迁移,积累的知识正得到运用和消化,阅读能力同步提高。通过系列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
修改文章,要使用修改符号,因为它简单、明确、省时、省力。但必须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因为规范的修改符号,谁都能看明白。常用的、规范的修改符号有哪些呢?每种修改符号都怎样使用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的指导与批改往往是老师最头痛的,尤其是批改作文。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不可动摇。不少学生写好作文从不检查、修改,甚至出现标点符号、字词遗漏和其它明显的错误等。老师呢,在作文堆里划呀、添呀、写呀,把作文批得大红一片,煞费苦心。结果花费得时间最多,可收效甚微。作文一发下去,学生一看等级,万事大吉。老师的千辛万苦却付诸东流。
其实,到了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评价作文优劣的能力,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修改。所以我们经常指导学生自己批改、交换批改或小组批改作文。
学生自我评改作文是学会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或“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批改别人的作文,对别人是一种帮助,对自己也是个取长补短的机会。同时看别人的作文,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新鲜感,容易看出好差来。教师要克服“不放心”、“怕麻烦”、“更糟糕”的思想包袱,要花工夫指导学生“自改作文”。学生有自改、互改的能力和习惯后,可大范围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更减轻教师的负担,何乐而不为?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自我批改作文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给一套符号
为了调动学生自我修改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首先我们必须要教给他们一套批改作文的符号,并用这些符号对文章进行修改,从而提高批改质量。
改正错别字和标点 猫象老虎,删除 他难为情地红着脸对我说 增补 他集体 对调 我是选手跳高 保留 瓯江景色优美
—?— 不通顺 老师回了()→ 移动位置(水涨了)→。。。好词好句 一轮圆月 把符号教给学生,逐步做到评改符号规范化。
二、教给批改的步骤
三年级作文篇幅短小,上学期主要是看图作文,下学期是按指定的内容写一段话。能力有限,批改侧重于标点,字词句方面。
1.别字
开始评改一篇文章,先读一遍,了解大意,专找错别字,打上符号。三年级学过的字有限,易写错别字,要着重改。这是作文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可让学生边朗读边修改,发现拗口和有毛病的字就修改。
2.字、词语、标点
读第二遍,对意思模糊的字、词、句要划出,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标点既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许多同学逗号、句号不会用,分不清怎样是一句完整的话,甚至一逗到底。双引号写法常是有上双引号,没有下双引号。标点形状欠规范,位置没写对等毛病较多。
3.改内容
读第三遍时,看内容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前后顺序是否连贯,重点是否突出?如第五册第一单元习作训练是看图作文《知错就改》。四幅画,图意都已讨论,并连在一块说了。首先看看四幅图意是不是按语顺序地写了?其中第三幅图中三个人物,小林、大姐姐、小妹妹,内容稍复杂,先是小妹妹与大姐姐的活动,再写小林听了之后的活动。
4.改每次作文的要求是否达到 每次作文除了有顺序、详略、重点等一般要求之外还有不同要求。如第五册第六单元作文要求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就应重点批改是否按方位顺序,方位是否正确。第六册第一单元要求围绕总起句写一段话,这也得着重批改。此外,文章的开头结尾,学习范文写法,书写质量和思想内容等都应考虑。
5.试写评语
据以上所改,哪些方面已做好,哪些方面还需改进,写几句评语。写完后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曰期,以示负责。
学生批改后的作文还给本人,对所批的地方进行中肯的评价。对同学批改不服气的可交换意见,不可发牢骚,指责他人乱批改,最后交于老师重新批改,打上等级。老师对没批出的问题批出,并对批改同学的辛勤劳作作出评价,如“批得好”、“批得有进步”等鼓励。
指导学生自我评改,要从老师示范评改入手,把学生文章的片断或抄出来,教师边评边讲述。使学生知道评改符号,理解修改意图,学习批改方法。老师批改的符号要规范化,评语要有指导性。然后再师生共同评改,小组评改或互相评改,最后再自己评改。交换互改可安排基础好的学生与好作文对应,基础差的与差的作文对应改。好作文要侧重于文章主意,写作方法的修改。基础差的多从字词句标点方面修改,这样每次都有内容改,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文章不厌百回改”。掌握批改方法,运用规范的批改符号,不仅可以评改别人的文章,还可修改自己的文章,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本班三年级,自本人接班之后,指导了学生互改和自改,激发了学生批改兴趣和学习兴趣,每次作文自评课态度都很认真,责任感也较强。一个学期来,每个学生都具备较高的作文批改能力,还能自觉地对自己完成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如此既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又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教学及批改方法初探
——小学生作文教学及批改方法初探
内容摘要:论文以崭新的视角探讨了小学生作文教学及批改的方法。作者提出了“关注生活,自主作文”的教学理念。分别对“关注生活,自主作文”的概念界定、理论及现实意义,以及“关注生活,自主作文”的具体实施方法做出了研究。
关键词:体验积累作文整改提高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然而近几年来,作文教学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教师只重视命题,忽视对作文内容的把握,使学生缺乏素材的选择能力,所写的内容也过于宽泛。其次,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无助于学生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也会造成学生练习写作缺乏成就感,形成对抗、应付、依赖等不良心理。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在教学中提出了“关注生活,自主作文”这一课题。
一、“关注生活,自主作文”概念的界定、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注生活,自主作文”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生活的主体,他们的作文之源是真实的现实生活,学生作文就是从学生个人的主体需要出发、思索、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它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收集、自主整理、自主尝试、自主领悟、自主质疑、实现高效的自主发展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学生作文内容的选择、题目的确定、批改方法的改革等。
小学作文教学“关注生活,自主作文”的提出首先是源于《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的教学的建议:“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
①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其次,“关注生活,自主作文”也是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还很严重,“造文”现象还较普遍,从文中所反映的学生认识生活的水平与能力还较弱。这种现象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过程的形式化、空洞性,教学过程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活生生的生活气息。我们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试图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最后,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教师大多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可等到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文时,大部分是只看看分数,对满篇文章中的红笔修改根本不用心揣摩,下次作文时仍然是我行我素,作文中的毛病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现象并不能全怪学生,更主要的是,我们并没有把作文的权利放手给学生,没有真正的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二、“关注生活,自主作文”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转变观念
1、加强教师相关理论学习,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对字词句法的综合运用,与口语日常交际相辅相成,对学生写作的评价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是检验和改革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指标。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写作评价的科学、客观、公正就尤为重要了。根据《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不应过分强调评
③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
能;强调评价指标多元化等,我们对写作评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加强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与调动,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作生活的有心人,为写作打好基础。
课后,常听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写作文时,总是为“写什么”而苦恼,常常咬笔杆子,为了完成任务,胡编滥造,空洞乏味。周记总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提笔……大多数学生对作文有畏难情绪,提起笔来无话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1)学生缺乏充实的生活积蓄。不少学生,尤其是城市学生,整天从家门到校门,学习围绕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转,活动少,生活单调;(2)缺乏一定的阅读积累,学生看课外书少,而且不求甚解;(3)学生不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对人和事的观察停留在表层。即使他们身边有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赏心悦目的景致,包含哲理的现象……尽如过眼云烟,飘然而逝。
没有“源头”,哪来“活水”?没有典型意义的材料,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因此,要走出学生作文中“无话可说”的困境,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做有心人,注意对作文材料的搜集、感知、体验、积累,引来源源不断的作文之“活水”。
(二)改变教法,全面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
1、让学生自由选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让孩子们一见题目就高兴,产生激情,就迫不及待地想写,想一口气倾吐出来,感到有一种非写不可的需要,而不要一看题目就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勉为其难、敷衍凑数。因此,老师可以设计多题目使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把命题权还给学生,以适应每个学生各不相同的生活背景,如写假期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体验拟题,学生不再为找不到合适的材料而皱眉,他们的笔下,既有对美好而充实的假期生活的设计,也有对假期生活不满感受的倾诉等等。
(1)生活作文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置身其中的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生活,感受生活。课内、课外、学校、家里……时时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所谓生活作文,就是让学生自我观察周围的生活,把平时所见、所闻、或所想、所感的事,经过比较或评判,自我表达出来。为此,我设计了“每天课前三分钟的口头发言”,要求学生每天留心周围的事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也可以在日记本上写几句话表达出来,这个训练,既使老师知道了学生在想什么,他们每天接触了哪些事,使课内命题作文更有针对性;同时又使学生感到作文不难,就是写自己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起写作的兴趣,想写、爱写。
(2)想象作文
作文训练不只是写作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且是发展智力和培养独立写作能力的训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这些特点,可以让他们写一些教材要求之外的内容,体会一下创造的愉快。如:①画画编故事;②构图编故事;③折纸编故事;④提供词语编故事;⑤音乐编故事。
(3)文学作文 ②
文学作品中的童话、寓言、诗是儿童所喜爱的,作文训练要把握“读——写”这样的转换机制,遵循读写的迁移规律,对学生进行文学作文训练,这实质上就是训练学生从书本上学观察,搜集材料等。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观察生活的方法,自己写作的风格和语言等,让学生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并鼓励他们改写、读写、创作,就在于唤起学生各种感觉和感情,充实他们的智慧和记忆,激励他们去寻找最确切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印象和心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阅读中吸取养料、开阔思路,让学生读寓言——写寓言、读童话——写童话、读诗歌——写诗歌,还可以按文章内容编排课本剧进行表演,或读书后开展读后访谈、编报活动、自编墙报,手抄报开展写作训练,使学生既是小记者,又是小编辑、小美工。这样读写结合,既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又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采用多种方法批改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批改能力,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目的1、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作文指导的继续,又是作文讲评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有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上付出的劳动最大,但收效却甚微,改革批改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学生自改,授之以渔,“频改”,“入妙”
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而只有习作者本人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断修改
⑤而渐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学家概莫能外。叶圣陶先生说过,要“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新
⑥《课标》中指出:“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叶圣陶先生这句话
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批改创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创新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通过批改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文修改应从哪些方面下手。
一般说,修改作文应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文章的内容,二是文章的形式。内容包括文章的思想观点的斟酌和材料的提炼;形式包括文章结构的调整,语言文字的推敲、标点符号的使用、书写格式的规范等。修改作文是有章可循的。对学生必须严格要求,强调修改的步骤。另外,可教给他们运用符号修改作文的方法。我的做法是:第一步要让学生在通读作文的基础上,对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鲜明、选材是否典型、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等六个方面作出判断,对要修改的文章有个总体认识。第二步是对字、词、句、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加以推敲,进行修改。
(2)学生互批,合作探究,对照相长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和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好奇心在作文批改中的体现主要在对其他同学的作文的批改上,教师每次布置的作文题目相同,而“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这也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了解别人写作此文与已有何不同。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作文互批中最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从教育心理学来看,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具有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看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创造师生共评互改的条件,以此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使他们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促进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④
互改作文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减轻教师的负担;既可扩大学生的受教育面,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时,学生在互改中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提高修改作文和写作文的兴趣。我任语文教研组长已有好几年了,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的指导是我所带领的教研组最主要采取的方式,那么,到底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互批互改呢?
一般可以采取三人一小组的方法,每组好、中、差搭配组合,指定文本,并规定好修改要求。要求每个学生对每篇作文拿出修改意见,大家讨论,意见综合后,再指导一名字写得较好的同学执笔,给每篇作文写评语。写评语时要多看作文“闪光点”,对缺点、错误要注意评语的措词,提意见要具体,要重在鼓励,使有关同学容易接受。具体批改方法是:
(1)抓住训练要求。每次作文都要有训练重点,批改中要着重考虑这个重点。
(2)抓常规问题,按照老师教的批改方法和批改符号进行批改。
(3)老师巡回指导答疑,学生有问题可问老师,也可查工具书自行解决。我们一般鼓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4)修改完毕,学生写上评语,打上分数,签上批改的三个学生姓名。
(5)教师在学生批改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当然,也可采用学生甲改乙、乙改丙、丙改丁……的方式,每个学生只改一本的相互批改方式。教师对学生的评改要多加表扬;特别是后进生发现的一些问题,要肯定他们发现的问题的价值,力求“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而教学”。
建构 “指导——自主学习”作文教学模式,使教师主导作用得以更完美的发挥:变面面俱到为强化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变单向传授为双向交流。教师的角色意识将从知识的传授者发展成为学生智力活动的组织者。语文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将一起深刻体验到自己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2、教师批改,师生交流,总结提高
(1)教师面批,亲切激励,有的放矢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给学生改文,最有效的办法是面改。”所谓面改,就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口头批改。当面批改作文,针对性强,便于因材施教,也可密切师生关系,增强感情。但面改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不可能过多地进行。我们一般对以下几种类型的作文进行面改:
①立场模糊,观点错误,情调不健康的作文。
②内容有较大的问题,需要了解一下情况的作文。
③写得过分差的作文。此类作文往往问题较多,三言两语讲不清,也不能拿出来评改,因为会被评得一无是处,使学生失去写好作文的信心,而且容易造成对立情绪,产生消极影响。④水平较高的作文。此类作文,书面批改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这些同学大都语文学得好,课外阅读广泛,语言基本功扎实,观察思维能力强。但他们也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如塑造人物易脱离现实、脱离生活,选材立意的角度不恰当等,这也需要进行面改,指出其不足,给他们架起继续攀登的云梯。
面改作文可以弥补书面批改和讲评课之不足,这样点面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性指导。但是面改无须多,过多了,则剥夺了学生修改作文的优先权,使之不自觉地丧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
(2)录音批改,耐心诱导,心灵教诲 ⑧
教师要求学生创新,教师也就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一种教学方式始终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师,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疑问。而录音批改就是作文批改当中一种极为创新的形式。施行方法较为简单,学生只要在作文的同时交上一盘空白录音磁带即可。教师要在讲评前两天把作文本连同磁带一起发给学生,让他们带回去听。录音批改是一种新形式的面批,它弥补了传统面批的诸多不足。面批作文由于能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最直接也最实惠的批改方法。但传统的面批却有着无法弥补的缺点:一是时间不允许。教师不可能在课上对所有学生逐个面批。二是面批只有一次性,记忆力差的学生听完也许很快就忘记,录音批改却可以反复多次去听。同书面批改相比它的优越性更明显。
首先是省时且信息容量大。相同的时间里说出的话是写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其次是录音批改的内容也可以不限于对作文的批评,还能当成一次和学生单独谈心的机会。对学生的表扬、批评、希望都可以谈。学生在家里还能聆听老师单独的教导,并且这时只闻师声,不见师人,既感亲切又不紧张,更不会担心其它同学知道。这种既远又近的言教要比耳提面命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它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反思空间,也许还会带来更巨大的心灵震撼。青少年的“情感效应”极为明显。当代学者认为,“情商”甚于“智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录音批改中的亲切诱导,除文学、结构、内容外的心灵教诲,无非是极好的方式。
(3)、网上批改,技术引导,趣味教学
现代的语文教学必须具备现代意识,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营造开放性的氛围。《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
⑦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网上批改,就是较能体现现代
语文作文批改教学理念的一种方式。具体操作的方法是学生将文章在网上发布,教师学生一起评改,所以这样的作文批改课,可以在电脑室进行,既可以同一篇文章发表各自的看法,也可以评改不同的文章,网上批改,如何操作,关键在教师的指导,所以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熟悉信息技术,才能对学生加以指导。另外一种类似于网上批改的,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设计一篇文章或几篇文章(具有代表性的),将这些文章逐一播放出来,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批改。条件较差的地方可采用投影仪,将一篇学生习作打印在透明胶片上,通过投影放映出来,再进行评改。当然,相对于投影评改和多媒体评改来说,网上评改更有其优势,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网上批改,学生的兴趣高,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存在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学生集中精神投入评改,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同时,网上评改,也解决了班级人数多而难以一起探讨的情况,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一同讨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我想,网上评改,是能解决学生手与脑合作运用的一种极好方式。它不仅能达到评改作文的良好效果,而且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与信息技术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激发学生评改作文甚至写作的积极性。
“关注生活,自主作文”,优化作文教学的核心就在于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全过程中朝气蓬勃地发展。衡量这个过程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看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是不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生动活泼。
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更新,不断的改变,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成为生活的主人,作文的主人,用他们的心感悟生活,用他们的笔记录生活,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
注释:
①《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1页 ②《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17页 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19页 ④刘忠.《作文批改的方式及效果》
⑤叶圣陶.《作文论》56页
⑥《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15页 ⑦《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课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