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2 13:4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

第一篇: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

中药药引的作用

1、引药归经,使药物直达病所,这是药引的基本作用。如服用左归丸、大补阴丸、虎潜丸时常用淡盐汤送服,是取咸能引药入肾的作用。

2、促进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提高疗效;如九分散中主要药味马钱子,小活络丹主要药味制川乌、制草乌,这些药物含有有效成分是生物碱,而生物碱是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的,所以采用黄酒为药引,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3、缓和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如十枣汤,方中含有干遂、大戟、芫花,峻下逐水之力十分猛烈,易克伐人之正气,用大枣10枚煎汤取汁送服,可起到补肾和胃,缓解诸药峻烈之性,减少服药后的反应。

4、与药物有协同作用。如在服用治疗风寒感冒的清热解毒丸时,选取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的葱白切碎煎汤送服,与主药协同发挥作用;在服用治疗气结痰壅的利膈豁痰汤时,宜加苏叶、麻黄与主药协同发挥作用。

5、掩盖不良气味:如活血止痛散、跌打活血散二方中都含有土鳖虫等有不良气味的药材,采用黄酒为引可起到矫臭、掩盖药物不良气味的作用。

6、兼病兼治:如六郁汤,该方以生姜为引,生姜在此方中兼能起到化滞的作用。

7、兼顾多种作用:治疗风湿痹痛的腰痛宁胶囊,含马钱子,其中含有生物碱;苍术、乳香、没药等含有挥发油;僵蚕、全蝎、土鳖

虫等具有特殊气味。服用腰痛宁胶囊以辛甘温热之黄酒为引,既能增强药物疗效,又能矫正不良气味,可温经通络、疏散寒邪、养脾气。护胃气,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二篇:中药药引

中药药引

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谓家户喻晓,剧中梁山伯害相思病,病情严重,无药可施。太医给他开的处方中,所用的引子:“千年墙头草,万年瓦上霜,苍蝇肠子十八丈,半虚空中老鸦屁”。这些所谓的“药引子”当然是找不到的东西,开出这些药引子是实际是因为医生对他的病已经无计可施,但又要打发病人,所以开出这些子虚乌有的药引子。

那什么是药引子呢?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按清人尤在泾的意思,药引子应该是引经药,但是现实生活中引经药多用,但药引子却很少用,由此可见药引子和引经药病并不能划等号。“引”是指引导,向导的意思,“引子”就像一部作品的“楔子”一样,作品不会因为无“楔子”而不成作品,但一部作品因有“楔子”而变的更完美,更能引导读者很快地进入作品的境界。所以“药引子”应该是中药处方中另加的一些药物,有了这药引子可以使疾病好的快些。故药引子应该能增加药物疗效,或兼有解除、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引药归经的作用。

下面列举的这些药引子基本上是农村易的之物。

各类出血证――――――以牛角腮为引(黄牛或水牛中的骨质角髓)鼻出血――――――――以鲜白茅根为引

热病烦渴―――――――以竹叶为引

消渴病――――――――以藕节为引

虚寒胃痛―――――――以胡椒为引

感冒―――――――――以豆豉为引

咳嗽―――――――――以枇杷叶上的露水为引

疝气痛、睾丸肿痛―――以橘核为引

水肿―――――――――以鸭头血或鲤鱼为引

饮食不佳―――――――以冬瓜仁为引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鲜山楂为引

肥胖―――――――――以荷叶为引

虚汗(自汗、盗汗)――以玉米茎心为引

小儿慢性肾炎―――――以玉米须为引

贫血、血小板减少―――以花生衣为引

产后乳汁不下―――――以花生米(连薄皮)为引

低热不退―――――――以童便为引

少女停经―――――――以未生蛋的新雌鸡为引

痢疾―――――――――以石榴皮为引

肺痈―――――――――以狗贴耳为引

前列腺增生――――――以南瓜子为引

异嗜证――――――――喜食何物,以何物为引

老人虚劳咳喘―――――以人参为引

久咳―――――――――以仙人头(打过子萝卜)为引 痛风―――――――――以土茯苓为引

霍乱―――――――――以生熟水为引

便秘―――――――――以急流水(流速很快的山涧溪流水)为引 生龙凤胎―――――――以阴阳水为引

呕吐―――――――――以灶心土为引

鼻咽癌――――――――以鲜芦根为引

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第三篇:中药常用药引

引药的临床应用,概括起 来有以下五个方面:即用于引药归经、佐助、佐制、反佐、调和诸药等。

(一)引药归经:如参苓白术散中用桔梗为引,似舟楫载药上达上焦以益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中用吴茱萸、生姜为引,直走厥阴引诸药散陈寒;芪芍桂酒汤中用苦酒为引,引药入营分以增强泄营中郁热和散肌腠水湿之功;失笑散中用醋调服为引,引药入肝以解肝经瘀血疼痛。

(二)佐助:如八正散中用灯心草为引,既可导热下行而通关窍,又能增强通淋除湿的作用;炙甘草汤中用酒煮煎为引,增强了疏通经络、畅利血脉的功效;括蒌薤白白酒汤中用白酒为引,助药上行通达气血。

(三)佐制:如川芎茶调散用清茶调下为引,既可上清头目,又能制约风药过于温燥和升散,使升中有降;凉隔散用白蜜为引,既可存胃津、润燥结,又能缓和硝、黄之峻下。

(四)反佐:如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用人尿、猪胆汁为引,取其性咸寒,引阳入阴,使温热之药不为寒邪格拒,以利发挥回阳救逆之作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为引,借其苦寒性滑引姜附大辛大热药物入阴,以制盛寒对辛热药物之格拒,具有“甚者从之”之意。

(五)调和诸药:如麻黄汤、桂枝汤中用炙甘草为引,以缓和麻、桂峻烈之性;龙胆泄肝汤中用甘草为引,以调和诸药苦寒之性;达原引中用甘草为引,以缓和厚朴、槟 榔、草果之力猛并能解毒,又可缓和知母、黄芩之苦寒。此外,也有调和中州,固护脾胃之意,如常用生姜、大枣、甘草为引,即有此意。

二、引药的临床应用

(一)蔬菜类引药

1、生姜:辛,微温;入胃、脾、肺、肝经,其性走而不守。作引药其效有三:宣散表寒,降逆止呕;化痰涤饮,通络利窍;调理肝胃,畅达气机。但阴虚及上、中焦有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3片。[Tz$

2、生姜皮:辛,凉;入脾、肺经。作引药是取其以皮走脾之意,引诸药入脾,有和脾行水之功效。但阴虚及上、中焦有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3片。

三、煨姜:辛,微温;入胃、脾、肺经。作引药是取其性平和,既无干姜之燥,又无生姜之散,有和中止呕,固护胃气的作用。但阴虚及上、中焦有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3片。

3、葱白:辛,甘,温;入肺、胃经。作引药能领诸药达表入里,其效有三:和调阴阳,通阳散寒,疏散表寒。但表虚多汗者忌用。引药用量,1~2寸。

4、葱尖:辛,甘,温;入肺、胃经。作引药意在以葱尖通关利窍,可开通膀胱关窍。但表虚多汗者忌用。引药用量,1~2寸。

5、胡荽:辛,温;入脾、胃、肺经。作引药是取其辛温香窜之性,领诸药外达皮肤,有疏风解表,发汗透疹的作用。但疹已透出或非风寒外束而是热毒壅盛所致的疹出不透者忌用。引药用量,1~2棵。?,6、香菇:甘,平;入肝、胃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托痘排毒,疏风透疹。但有中寒者不宜用。引药用量,1~3片

(二)谷物类引药

1、粳米:甘,平;入脾、胃经。作引药是取其甘缓之性,调护胃气,以防大凉之剂伤中。引药用量,3~15克。

2、陈仓米:甘、淡、平;入脾、胃经。作引药其效有二:调中益气,涩肠止泻;顾护胃气,化湿止痢。引药用量,3~15克。

3、糯米:甘,温;入脾、胃、肺、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行营卫,有益气行血、透痘助浆的作用。但素有痰热风病及脾病不能运化者忌用。引药用量,3~5克。14、薏苡仁:甘,淡,平,微寒;如脾、胃、肺经。作引药能助药健脾益气,除湿散满。但大便干燥及妊娠期慎用。引药用量,10~15克。

(三)虫介类引药?Mhz&

1、蜂蜜:甘,平;入心、脾、肺、大肠经。作引药能助诸药解毒调中或润肠通便。但痰湿内蕴,中满痞胀及便溏者忌用。引药用量,10~15克。

2、蚕茧:甘,温。作引药能助诸药泻膀胱中相火,引清气上朝于口,有生津止渴之的作用。引药用2~10克。

3、珍珠:甘,咸,寒;入心、肝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心,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的作用。但阴寒证忌用。引药用量,0.5克~1克。

4、桑虫:甘,平;入肝、脾、肺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散风透疹,托痘发浆,活血解毒,祛瘀通经。本品有毒易伤脾胃,故凡痘毒脾败、皮薄脚散、泄泻不止者忌用。引药用量1~5条。

(四)果实类引药

1、梨:甘,微酸;入肺、胃、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热润肺,消痰止嗽;又可助诸药清滋肝肺,退潮热止咳嗽。但虚寒咳嗽、脾胃有寒者忌用。引药用量,3~5片或汁液半杯。

2、胡桃肉:甘,温;入肺、脾、胃经。作引药能佐诸药补命门元阳,通经脉郁滞;又可助诸药补肾以运脾阳,调中以行滞气。但阴虚火旺及痰火积热者忌用。引药用量,1~3枚。

3、大枣:甘,温;入心、脾、胃经。作引药能导诸药入脾胃,和中助运;又可助诸药补益心脾,滋补气血。但心下痞满、中满呕吐者忌用。引药用量,2~5枚。

4、龙眼肉:甘,温;入心、脾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心脾,补益气血;又可领诸药直达心经,养心安神而增寐。但内有痰火及湿痰者忌用。引药用量,3~7枚或3~6克。

5、鲜青果:甘,涩,酸、平;入肺、胃、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肝凉胆,清胃降火,又可助诸药解温热之毒,疗咽喉肿痛。引药用量,2~7枚

6、莲子:甘、涩、平;入心、脾、肝、肾经。作引药是取莲肉芳香之味,以清养心君,除烦安神;又取其稼樯之味入脾。固涩之性涩肠,故能止滑泻。但中满痞胀、溺赤、便秘者忌用。引药用量,5~20粒。

7、藕节:甘,涩,平;入心、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凉血止血,散瘀生新;又可助诸药解咽喉之热毒。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引药用量,2~7个。

8、荷梗:微苦,平;入心、肺、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升清除眩,和营舒筋;又可助诸药行气化饮,宽胸和中,清解暑湿。但大便干燥者忌用。引药用量,0.7~1尺。

9、荷蒂:苦,甘,平。作引药能领诸药上达,能清解咽喉肿痛以及和血散瘀、清降心火。引药用量,2~3个。~

10、荷叶:苦,涩,平;入心、肺、肝、胆经。作引药用其效有三:引药上行,消解咽喉肿痛;升阳散风止头痛;清解暑热,定眩止晕。但体虚阳浮之体忌用。引药用量,半张或一张。

11、西瓜翠衣:甘,凉;入肺、胃经。作引药有辅助药清暑除烦、止渴利尿的作用。但中寒多湿,大便滑泄者忌用。引药用量30~50克。

(五)草木类引药.1、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脾、膀胱、小肠经。作引药能导诸药入心、脾、膀胱,以清湿热、利关窍;又能清上、中二焦之余热。但气虚小便不禁者慎用之。引药用量,3-~50寸。

2、芦根:甘,寒;入肺、胃经。作引药是取其体中空虚,以起辅助疏散透疹的作用;又取其清凉而上升,领诸药直达头顶,以散解瘟毒。但脾胃虚寒之呕吐作胀忌用。引药用量,10~15克,或鲜品3~5把。

3、醋柴胡:酸,苦,平,微寒;入肝、胆、心包、三焦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肝胆经,以

解半表半里之邪。但真阴亏损、肝阳上亢者忌用。引药用量,1.5~3克。

4、益母草:辛,苦,微寒;入心、肝、肾、心包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活血调经,化湿清热;又可助诸药消瘀逐滞,养血生新。但气血素虚偏寒及阴虚血少者慎用。引药用量,6~10克。5鲜扁豆花:甘,淡,平;入脾、胃经。作引药能助诸药除中焦之湿滞,理脾胃以止泄。但阴虚及便秘者慎用。引药用量,7~10朵。

6、鲜扁豆叶:辛,甘,平;入肝、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暑利湿,行气和中;又可助诸药调理中州,调和肝脾,舒筋化滞,止呕止泻。但阴虚及便秘者慎用。引药用量,10~15片。

7、竹叶:甘,淡,微苦,寒;入心、肺、肝、胆、胃经。作引药其效有五:清上焦之热,以助清利咽喉;清化阳明,以助清理胃经湿热;清病后余热,使余邪从小便分消;清心肝之热,以助降五志火热;清化痰饮之热,以助化痰涤饮。但中上二焦无热者慎用。引药用量,5~20片。

8、淡竹叶:甘,淡,寒;入心、肺、胃经。作引药能清上焦之热,清利咽喉,导热下行,又可清化暑湿相合之湿热,使湿与热不相合。但孕妇慎用。引药用量,3~6克。

9、枸橘叶:辛,温;入肝,胃经。作引药能领诸药达中上二焦,起到利咽导毒及理气和胃的作用。但脾胃虚弱者慎用。引药用量,30~50寸。

10、桑枝:苦,平;入肝、肺、脾、肾经。作引药能领诸药入肝养血,抵关节而舒筋;又可助诸药驱风除湿,消肿止痛。引药用量,3~10克。

11、竹沥:甘,苦,寒;入心、胃、肝、肺经。作引药意在取竹沥性滑流利,能领诸药走窍逐痰,通利经络,益阴除热。但脾胃虚寒而致肠胃滑泄以及寒嗽者忌用。引药用量,3~30毫升。

(六)金石类引药

1、赤金、金器:辛,苦,平;入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镇摄心神,安宁魂魄;又可助诸药凉肝解热,定惊止搐。但阳虚气陷、下利清冷者忌用。引药用量,常取整块或一件,入药同煎后取出。

2、、纹银:大寒,入心、肝经。作引药能助诸药安神定志,镇惊明目,顾护胎元。但阳气虚弱有寒者忌用。引药用量,常取整块或一件入药同煎后取出。

3、元明粉:辛,苦,咸,寒;入胃、大肠经。作引药其效有三:助诸药入肠胃导里滞下行,除胀满;助诸药稀释痰涎,清利大肠;助诸药驱经络之痰饮,润肠胃之燥结。但脾胃虚寒者忌用。引药用量,2~6克。

4、朱砂:甘,寒;入心、肺、脾、肾经。作引药能助诸药清心宁神,定惊防惊痫,逐痰降火。但本品久服,可致慢性汞中毒,不宜久服。引药用量,0.5~1克。

第四篇:服中药不能“冷落”药引

服中药不能“冷落”药引

服用中药很讲究“药引”。可有人只认白开水,因为方便,也有人逮什么用什么,不讲究药引。殊不知,药引不只是帮助便于吞咽,更重要的是药引还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的作用,有时还有兼顾制约、调和、矫味、保护之功效。因此,服中药时不可忽视药引。可用下列药引送药:

姜汤。姜汤有发寒解表、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温肺化痰等功效。凡服治疗脾胃虚寒、染风寒、咳喘、呕吐、呃逆等疾患的中成药,可用姜汤作药引送服。

红糖水。凡治疗产后恶露不净、内科体弱血虚寒凝、乳汁稀少等疾患的中成药,可用红糖水送服,因为红糖味甘性温,有补血散寒、活血化淤之作用。

葱白汤。凡用治疗外感风寒以及阴塞内盛的中成药,若用葱2-3棵,切碎煎汤作药引效果很好,这是因为葱白味辛性热,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功效。

酒。酒性辛烈、有通血脉、御风寒、厚肠胃、散湿气之功效。凡服用治疗风寒湿痹、跌打损伤及女性因寒凝经闭等疾患的中成药,用酒送服效果颇佳。一般黄酒用量15—50毫升,白酒用量酌减。

米汤。凡服用补益脾胃、养胃益肠、止渴、利嗝、利尿等功效的中成药,均可用米汤送服,可起调和作用;而送服药性苦寒的中成药,可起到保护胃气不受损伤的作用;送服贝壳、矿石类成分的中成药,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淡盐水。凡治疗肾虚的中成药,用淡盐水送服效果好。盐味咸性寒,能导引药入肾,有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之功效。

醋汤。醋性味酸苦温,有散淤止痛之功效。其主要成分醋酸能散淤止血、理气止痛,可增加中药生物碱类有效成分的溶出。服用散淤止痛、止血的口服中成药时,以淡醋汤为药引,可引药归肝经,直接发挥作用。

蜂蜜水。蜂蜜性味甘平,有补益和中、止痛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凡服治疗肺燥咳嗽、解毒润燥等病症的中成药,以蜂蜜泡水送服为佳。

大枣汤。大枣有补中益气、养血宁神功效。凡服治疗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中成药,宜用大枣汤送服。

(张大伟)

第五篇: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中药熏蒸原理与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现代高科技熏蒸器的完美结合,借热力和药力的双向作用,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用热的药液蒸气熏蒸人体肌肤,使之发汗,扩张毛孔,将深伏于关节、经络、骨骱的瘀血、痰浊等病邪从毛孔透出体外,使药物从毛孔渗入体内,帮助机体恢复功能,药借热力,热助药力,相得益彰,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调节脏腑,平衡阴阳,祛风散寒,气血流畅,排毒养颜,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由于湿润的热气能加速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皮肤温度的升高,可导致皮肤微小血管扩张,增加汗腺的分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因此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和病灶的消失。又由于熏疗过程中角质层吸收水份变得疏松,而药物成份还有一定的溶解角质层的作用,使药物成份更易透过皮肤屏障而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角化细胞亦能贮存某些药物,这种“库存效应”能够使贮存的药物成份被缓慢吸收。所以短时间的熏疗可以发挥长时间的疗效,仅用小剂量的中药熏蒸就能产生显著的效果。

中药熏疗治疗的康复机理

1、药物直接穿透肌肤吸收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除有抵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其次,皮肤的吸收渗透与湿度有关,药汽体中含有水分子,湿度又有增强皮肤吸收渗透效果。中药熏疗法是利用皮肤这一生理特性,配用不同药方的药物与物理湿热双重作用融为一体产生的汽体,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使皮肤血管扩张,使药物通过多途径转运进入血液循环,并加快药物利用度,药物吸收过程较匀速、稳定扩散,剂量均匀递增,浓度相对恒定辐射深入腠理、脏腑发挥药效。

2、调节神经

中药熏疗汽体中所含芳香化浊、辛香走窜等药物离子作用于全身皮肤、腧穴后,通过神经体液装置系统而调节高级神经中枢、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刺激效应,达到迅速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和免疫功能,治愈疾病,改善全身生理过程等作用。对松驰骨骼肌、镇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加强物质代谢过程,能使糖、脂肪、蛋白代谢增强、睡眠显著改善。

3、药物与物理温热双重作用,温热能加速新陈代谢及增加组织再生能力

中药汽化是在物理温热作用下产生的,其一,有药物离子特性作用于皮肤,又有温热作用,使皮肤附属器汗腺、毛囊、皮脂腺开放,促使炎性致病介质和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药物穿透、吸收的通道,加速提高中药导入功效,迅速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其二,药物与温热双重作用于全身皮肤组织温度升高,促使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以及促凝与抗凝,纤溶与抗纤溶的双向作用,降低血粘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旺盛,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促进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促使代谢产物的吸收或随温热作用汗出达到祛邪排毒,药物对免疫干预、抑杀、调节免疫活性,平衡气血阴阳、调整脏腑功能,使疼痛、肿胀、酸楚沉重、麻木、关节屈伸不利、畏风怕寒等症状,显著改善和消除。

4、促进邪毒、炎性致病介质及其他异物随汗液外泄

熏蒸的美容原理及其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人的颜面肌肤、毛发等与内脏腑气血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腑脏功能正常,气血旺盛,阴阳平衡,才能容颜健美。”“帝蒸堂””借用中药液的热力和药力,以及局部摩擦熏浴等刺激作用于人体经络腧穴,调节阴阳,疏通气血经络,达到防病治病、美容养颜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面部皮肤老化的主要原因是角阮细胞、真皮、皮下组织缺水,特别是角阮细胞的角质层角质蛋白缺水,从而出现角化、脱皮、皱纹。

熏蒸疗法是美容、美肤、美发的最佳途径。美容主要是美化皮肤和它的附属器官。现代

研究证明,美容中中药中含有生物碱、甙类、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等,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保护作用,能增加皮肤的免疫力,可以保护表皮细胞和增加皮肤弹性,延缓皮肤衰老,增白悦颜、祛斑美肤、补水抗皱、香身除臭等美容保健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面积很大,毛孔很多,除具有防御外邪侵袭的保护作用外,还具有分泌、吸收、渗透、排泄、感觉等多种功能。中药熏蒸治疗疗法就是利用皮肤的这一生理特性,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理效应。中药熏蒸集中了中医药疗、热疗、汽疗、中药离子渗透治疗疗法等多种功能,融热度、湿度、药物浓度于一体,因病施治,药物对症,可有效治疗多种皮肤疾病。通过可调式中药熏蒸治疗方法,采用电脑控制的中医理疗,直接对中药进行蒸煮,免去了传统的那种需要先将中药煎煮成液体繁复过程,通过由源源不断的热药蒸汽以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体,扩张局部和全身的血管,促进体表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的吸收作用,促进汗腺的大量分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由熏蒸药物中逸出的中药粒子(为分子或离子)作用于体表直接产生杀虫、杀菌、消炎、止痒、治痛等作用,或经透皮吸收人体通过激发组织细胞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发挥药疗作用,进而消除病灶。

编辑本段优势

1、疗效显着发汗解表、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解毒避秽、防疫保健、杀虫止痒等诸多功用,可广泛用于全身各种皮肤病的治疗,并有着较好的疗效;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可改变皮肤病患者体质,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恢复,恢复自然生理机能,避免长时间口服西药激素及外用膏剂所导致的毒副作用。

2、快速高效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结合皮肤整舱熏蒸治疗系统,将中药物理作用于病灶,快速产生病源抗体,有效治疗各类皮肤病。

3、防止复发采用中药熏蒸治疗疗法治疗皮肤病再辅以中药内调外治,加强病灶营养,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机体自然生理机能动态平衡,恢复皮肤自我养护功能,彻底解决复发难题。

4、养容生肌中药熏蒸治疗疗法能使皮肤光滑细润、补肾壮骨、养容生肌、延年益寿。

下载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药药引的作用(冲突2011-03-13 21-13-32)[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范文合集

    中药“四气”、“五味”作用探讨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

    复方中药减肥胶囊减肥作用观察

    复方中药减肥胶囊减肥作用观察 来源:彩超配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中药减肥胶囊的减肥作用。方法 采用《保健食品技术规范》中减肥功能检验方......

    基于药物转运体的中药引经作用机制讨论论文[全文5篇]

    中医理论认为,在方剂配伍中通过运用引经药可改变其它药物的作用方向,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部位,使药效靶向集中,从而提高疗效。这些具有改变其它药物作用方向的药物称为引......

    中药常识-九里香的作用与功效

    九里香的作用与功效 九里香,光看到名字大家一定就可以想到,这味中药的气味一定很重,能达到九里飘香的也是绝非凡品了,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九里香的作用与功效. [功 效]行气......

    中药

    中药针剂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摘要:中药针剂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中药新剂型,它改变了中药数千年来的传统用法,疗效更高,使用更方便。虽然针剂在现代医学中是比较成熟的......

    浅谈中药

    浅谈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就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大力研究开发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严格的规范标准GLP、GCP、GMP等。研究出优质、高效、安全、稳定、......

    如何处理冲突

    如何处理冲突 【本讲重点】 对冲突的认知 处理冲突的五种策略 合理运用各种策略 怎样处理部门之间的冲突 作为调停者要注意的问题 对冲突的认知 什么是冲突 企业......

    冲突是什么学习心得

    冲突是什么学习心得 1. 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冲突分思维、共识、行为三要素。 2.解决共识冲突的最好方式是习惯性。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使之习以为常,才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