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

时间:2019-05-12 13: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

第一篇: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

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

推荐——提升小学生作文“热度”的策略研究

案例再现

师:(创设情境,揭示内容)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抱歉,虽然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可是还有一位老师没有到。这位老师姓李,她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我读书的时候,她对我非常关心,应该说我能够走上这三尺讲台,李老师的功劳很大。前些天,我碰到了她,她听说我也当上了教师后,非常高兴,说很想听听她的学生上的课,所以,我们再等她几分钟,好吗?(教师双手不停地搓动,眼睛不时望向窗外,来回踱步)

生:跟教师一样急切,时不时看看门口。

师:这样吧,我们边聊边等。你有过这样等待的时候吗?

生:等同学。

生:等妈妈。

生:等舅舅。

……

师:除了等人,等过别的什么吗?

生:我听说我的大礼包内的游戏卡中了奖,我天天盼望兑换的奖品早点到。

生:我们家的小猫不见了,我着急地等它回家。……

师:你能够体会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生:老师,您现在肯定焦急而又担心,生怕您的老师出了什么事。

师:从老师的表现能够看出来吗?

生:能。您的双手不停地搓动,眼睛不时望向窗外。

生:您不安地来回踱步,铃声响出到现在没有停过。

师:是啊,老师现在真是焦急而又担心啊,你们知道吗?我觉得今天的时间特别难熬,好像秒针的每一次跳动,都重重地敲击着我的心灵似的,我甚至幻想着门口已经出现了脚步声,出现了李老师那熟悉的身影!你还记得你当时等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吗?

(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着告诉老师自己当时的情景)

师:(数学老师急匆匆地跑来,跟我说了几句话之后走了)同学们,刚才沈老师跟我说,李老师的女儿打来电话,说李老师得了急性胆囊炎,现在将动手术。她女儿说李老师在被送到手术室的门口时,还吃力地说出了我的手机号码,一定要她告诉我一声她不能来听课了!同学们,老师等来的是一个不如人意的结果,此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为李老师在病情这么严重的时刻还记挂着我的课而感动,也为李老师不能听到我们的课而遗憾,我更为年岁已高的李老师是否能够受得了疾病的折磨而担心!不知道你等到的是什么结果?

(同学们纷纷向老师诉说自己等到的结果)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建议:虽然李老师没有听到我们上课,可是,我们可以把同学们的作文带给她呀,是吗?

全班齐声:好!

孩子们今天的作文感情特别真实,尤其是当时那复杂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大概是为了弥补李老师不能到校听课的遗憾吧!此次作文,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思启示

其实,这只是老师创设的一个情境而已,但学生却真正融入了其中,使自己等待的情感再一次在课堂上重现,形象一点地说,这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是用生命点燃生命,以智慧开启智慧的造就。因此此次作文获得了成功。

作文教学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似乎是一个亟待唤醒的沉睡巨人——它神秘;又像是一片未曾挖掘的金矿——它富庶。既是这样我们又缘何不去“唤醒”,不去“挖掘”

而在河对岸兴叹呢?缘于教师不懂“唤”,学生不会“挖”。少年作家韩寒在《语文的问题》一文中说:“他们之所以作文很差,是因为作文的问题,而不是写作能力的问题。”

是啊,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我想肯定有很多的老师曾有过这样的体会:那些写不出作文没有交作业的人,他们想出了种种符合逻辑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写作文,并且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其实这已说明了这人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他只要能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不错的文章。可是,没有人(包括我们的老师)会觉得这是作文。

“教育要创设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有个性地发展。”所以它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在于让学生有获取知识的心理渴求,从而得到创造性地发展。作文是生活的再现、反映与创造。学生作文,应成为学生主观意识表达的途径,不要为写而写,应该为需而作,成为一种表达所求,心灵所需。

为此,我们提出了: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

三点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有在体验过后,学生才能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写作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联系。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开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只有跟生活联系,学生才能言之有物,下笔有神。

(一)命题贴近生活

教材中的作文练习与学生的实际相联系就写,远离学生实际的可以不写。北京光明小学特级教师武琼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提倡学生写日记,日记写得好的学生可以免写课本中的作文。日记是学生生活的直接反映,学生写起来束缚少,自然也就容易动笔、乐于动笔,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当然,只写日记当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习作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实现此项策略的基础。

1、留心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色彩斑斓的,但是小学生的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往往对身边的人、事、物缺乏主动的观察与发现,每到作文时便搜肠刮肚,“废话”连篇。因此,教师要善于命一些关于学校生活的作文题。如在接手新的班级时对学生说:“我想做你们的知心朋友,请告诉我该怎么上课,怎么布置作业,怎么做好班主任工作,才能受到你们的欢迎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样,合理的建议,真心的希望伴随着真切的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完成了习作。

2、关注家庭生活

我让学生坚持练笔,把家中发生的值得一笑一哭一记的大事小事均写一写。学生所记的内容可丰富了,他们感到高兴的事有很多:家中添置了新电器、妈妈买彩票中奖、全家外出旅游„„令学生伤心的事也不少:心爱的小花狗突然死去,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想起它摇着尾巴迎接的样子;自己好心做坏事,被父母误解了„„当然也有学生写哭笑不得的事,一家人互相关心的事„„这些都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写起来得心应手。

3、了解社会生活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习作素材更多。我通过命题,促使学生去发现以往不曾发现的事物,从中获得新鲜的感受。如引导学生说说周围人的陋习,再展开讨论“不革除陋习”的后果。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把自己看到的一桩桩“丑事”写下来,把感受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陋习给自己、给周围的人带来的危害,以便让我们生活在文明的环境之中。在此过程中不光完成了习作,也使自己成了热爱生活、深入生活的有心人。

(二)内容走向生活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出好的作文,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这是实现此项策略的保证。

1、教师须有慧眼,捕捉生活亮点。

因为小学生有意注意还处于萌芽阶段,往往缺乏主动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亮点便会如流水般悄悄溜走。为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事情的主动意识,教师首先要做捕捉素材的能手。比如对孩子的文化活动,如玩纸卡等,我们不应“视而不见”,因为这其中其实蕴涵着孩子神采飞扬,激情四溢的热情。孩子通过自己的娱乐方式,构建充满情趣的文化世界,对自然、社会、人生产生了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经验,这是他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了解他们的最新动态,契机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文化成为写作的源泉。在感受生活中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从而让笔下流淌出潺潺的清泉。

2、教师须有慧心,开发写作资源。

(1)在体验中“开源”

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安排随笔练笔,设计课堂练笔,捕捉时事练笔„„如针对小学生不懂孝敬父母的现状,在班里开展“听爸爸妈妈讲把我养大的故事”,“爸爸妈妈,请让我来关心你、帮助你”等活动,活动后让学生动笔;春天来了,春雨飘洒,“春雨贵如油啊!”于是精心设计“春雨颂”的活动;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组织“我为中国喝彩”演讲会,然后动笔写作;“非典”时期,不仅让学生懂得预防非典的知识,还要把发生在“非典”时期的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学生听,活动后让学生动笔„„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让学生的独特感受跃然于纸上。

(2)在引导下“再现”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每一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大书,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来写。就如开头所述的案例,教师就是创设了自己等待的情境,使学生记忆中“等”的情景再现,通过教师情感的直观显现,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甚至笔下生风。因此,“以形象点燃形象,用激情涌动激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开放”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热情,就是驱使孩子们进行写作的酵母。教师的作文教学,除了帮助孩子们摄取生活素材、教授他们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规范,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必须想方设法激起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而传统的观点往往忽视了作文的情趣,美文的标准常常与名家名作相媲美,因此造成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观念,在看待孩子习作的观念上有所“开放”,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这是实现此项策略的动力。

(一)有情趣就写,淡化“思想”

由于教学目的的偏向,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除刻意追求内容的新奇化,片面强调作文的选材新颖、独特外,还常常追求事例一定要典型、感人,并要能使人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等,即太注重作文的思想。殊不知小学生作文重在“练笔”,而非“创作”。例如学生习作《难熬的等待》:“„„随着一阵放学的音乐,我排着队伍走出校门,站在门口等待爸爸。过了10分钟,我见爸爸还没有来,开始着急起来。我东张西望,心急如焚地等着。这样的等待,1分钟犹如一年之长。当时,我真希望我能有一张魔毯,能够在天上飞,像乘坐飞机一样的速度到达家里。我一看手表,已经5点钟了,我又望望马路上的车辆,还是没有爸爸的一丝踪影。我决定自己走回去。我边走边想:爸爸明明说过要来接我的,可他又食言了,这个星期里,我不理他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道的构思,也没有深远的意义,但却将生活中等待的情景细致地描述了出来,文中主人公焦急的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就是一篇好文章。在不断的肯定中,孩子的畏惧消除了,自信也慢慢建立起来了。

(二)有素材就写,不记“后果”

长期的“约定俗成”,学生对写作文的认识上走入了误区,认为一定要写重大意义的事,而对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或是反映不良印象方面的事不能列入写作行列。这样,写作文时自然觉得无话可写,要写的话,就只好吹牛,瞎编,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作文当然是写不具体、言不由衷的了。其实,在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写作素材,学生有的是!在不经意间谈论时,他们都是动感情的,然而,学生却对写这些题材时存有疑虑,认为写这些题材时老师会责怪。这就需要老师的契机引导。例如写某某老师,学生往往只写老师的优点,有的甚至是虚构教师的“伟大形象”,殊不知老师也是“凡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积极去感受美好的方面,并把动人的事和欢快的情感写进作文中去;也不要回避不良方面。如果能这样培养学生的话,就是在培养我们的孩子从小独立思考,是非分明,感情鲜明,敢说真话。这样的话,作文的天地就能更广阔了。

(三)有亮点就夸,升华“热情”

改变传统欣赏作文的观点,还应落实在对作文的评价上。而往往催人奋进的评语,正是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提高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评价方法应新颖有趣,富有变化。

1、评价重在激励

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去阅读每一篇习作,去看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用激励性的语言去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比如学生完成一篇写景的文章,我的评语是:多么美的画面,多么美的心情,读着你的饿文章,老师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了!看了这样的评语,学生很感动,习作的热情更高涨了。

2、评价讲究诱导

对于一些作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如何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形象,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如要求学生记叙“护蛋行动”,学生做时兴高采烈,写时却紧皱双眉,习作交上来干巴巴,远没有活动时那么精彩。我对不同的习作进行相机诱导:如果你能把怎么护蛋的具体过程写下来,那作文一定增色不少。这样,学生根据我的针对性指导,对活动过程做了相应补充,文章也就润色了。

3、评价流露期待

要让学生时时感觉到老师是在关注他,也能使学生对作文赋予极高的热情,这可以从很小的地方找到突破口。比如:面对一篇不够完善的作文,我除了在旁批中给予修改提示外,还留下一些期待的话:老师觉得你下次的习作会更加出色!请修改后让老师看看你的佳作吧!教师的肯定和期待会对他们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使他们乐于写作。“自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是打破了写作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1、自由选择话题:学生完全有决定自己写作话题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以及知识实际,打开自己的封闭式的“思维黑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表达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需要,使自己在文中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便于“说真话、抒真情、写真心”,避免出现矫情、空洞、应付之作。只有让学生自己愿意写才能充分的发掘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知道写作的乐趣,不是为老师写,也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例如《妈妈,我很(伤心、烦恼、委屈、冤枉、幸福、快乐、自私„„)这一题目,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感受选词补充题目,并鼓励大家要借此契机,尽量把心里话说出来。学生敞开了心扉,想说啥就说啥,兴趣昂然。

2、自定习作形式:学生的作文,对文体应不作任何的要求,可以写记实作文,也可以写想

象作文,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说明文、议论文,甚至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总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例如在一次习作练习中,要求写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有的学生以童话的形式,读起来生动活泼;有的以记叙的形式,朴实明了;也有的以书信的形式,读起来感人肺腑,颇具新意。或者学生可以在同一主题下写出不同观点、不同风格的文章,或是由几个人商定主题后分工写作,共同完成一篇篇幅较长的文章。

3、自设习作课堂:学生作文不要求都在课堂上或学校里写,允许在课外完成。而且安排的时间可充分一些,一般一篇文章可用两三天时间酝酿,再花两三天时间落笔,力求使学生在没有心理、时间的压力和束缚下完成习作。

4、自主习作过程:由于学生习作不受内容、形式以及课堂的限制,学生更乐于去花心思写一篇好的作文,学生有这个动机,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习作过程,鼓励学生在写作前充分准备,多收集相关资料,多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从校园生活中走出去,多写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如《名人轶事》、《萧山文化寻源》、《萧山区缺电与用电情况调查》、《小学生中使用电脑状况的调查》等。

无论方式千变万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减低写作难度,提增写作热情。

两点注意

一、作文命题要开放而有度

作文命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但开放性不能大而无当、不着边际。既要提供具体而必要的思维支点,让学生的思维发散有所依托;又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跟学生留有比较多的联想余地。例如一次当堂作文:“由„„想到的”,我稍作引导,就让学生开始自己写作。其实,所谓“引导”,也无非是明明白白的那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我想,这道题目写作取材范围广,想象空间大,形式也可以比较灵活,学生应该是有话可说的,自然,我对作文质量也抱了不少希望。

课后,作文上交起来,我趁热打铁,马上进行披阅,指望能看到几篇有内容,有思想的好作文。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看了一大半竟没有一篇让我心动的。

要么是内容空泛,无病呻吟;要么是胡思乱想,不能真正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时,一篇作文的开头吸引了我,这位同学这样写道:“常识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实际上比你看到的潜得更深。这叫‘折射’。这个道理,让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凭直觉,我感到这可能是一篇好文章,但可惜的是,不知怎么,这位同学所写的内容却与折射原理联系得不够紧密。

惋惜之余,我想:为什么这次作文结果不理想呢?像这位同学所出现的不会“合理想象”的现象很普遍。如何才能让他们抓住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思考我感到光讲理论可能作用并不大:这位同学的作文虽然写得并不理想,但写了个好开头,为作文思维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支点,又创设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本身不就是一道作文题吗,让大家一起来写,这或许能激起丰富的思维火花,还能直接地为这位同学提供有效的范例指导,可谓是一举两得,我当即决定把这位同学的开头印发给大家,让全班同学进行续写。

作文很快又收了上来,不同的是这次的作文内容丰富,闪现出学生不少有深度的思维火花,有的同学联系到了人与人交往中因为缺少沟通而造成的误会和曲解;有的同学联想到了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偏差;有的认为我们应该“小心折射”,了解事物的真实面貌„„读着读着,我心中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看似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一道续写作文题,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正确处理自主感受与价值取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也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学生个性化的独特

体验,有时会和文本的价值取向发生矛盾。例如一次作文:《假如„„》一名学生写的是:假如我能现在就死去。一看题目就觉得瞠目结舌。细看,才知她想知道天堂究竟是怎么样的,很想马上死去,探个究竟。

当前的一个错误倾向:在创新和个性化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人文”关怀有了,而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所忽略,缺乏正确引导。从上例来看,“能够马上死去”的想法是“创新的”、“与众不同的”。但这究竟应该认可还是摒弃呢?我认为这是不健康的,迷信的。

文本的价值取向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教学内容,受学生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影响,有时学生对生活中直觉经验的感受和理解并非积极的,健康的。这样学生很难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学生的独特感受应以文本的价值取向为基点,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最佳契合。“合则俱荣,分则两败”。不应错误地认为独特感受就是创新,就可以弃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任意发挥。

一点启示

给予孩子浓浓的人文关怀

好文章有若干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有“真情实感”。有一句话说得好:“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然而,当前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说假话、空话、套话。如何克服学生作文中的这些弊端,引导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呢?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口中要说的话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说“诚实的自己的话”,而不是“鹦鹉学舌”。同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生活中还应多尊重孩子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例如当我们读到“小溪咕咚咕咚地喝饱了水”时,不应以简单地去判断对与错,而应欣赏表达的独特性,鼓励诗意化语言的运用,使每次作文都成为孩子情感的体验,生活的体验,生命的体验。

另外,设法为孩子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使其产生成就感,建立起作文的信心。教育的意义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建立持久、终生的自信。所以,我经常给她以鼓励:“别人行、我也行、我比别人更行”,激发其内驱力。教师的职责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拙见,有待各同仁进一步探讨。别让“欢乐出世的小鸟,坐在牢笼里唱歌”是我们的夙愿,“雕琢成器”,我们期待着!

第二篇:让孩子成为孩子故事

一天清晨,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市警局接到市民报案,说他家附近有一群孩子,经常在凌晨发出巨大噪音,影响了他的睡眠。

一名叫怀特的警官到现场查看后哭笑不得。原来,“凌晨巨大的噪音”只是一群孩子在清晨5点聚在一起打篮球。

孩子们见到警察来了,就躲得远远的,以为怀特要给他们多么严厉的处罚。令孩子们想不到的是,怀特警官居然童心大发,要和孩子们比比球技。一番你来我往之后,怀特警官遗憾落败。

几天后,怀特意外发现,他和孩子比球技的画面全被警车的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下来,他觉得很有意思,便把视频发到了网上,并在视频的后面加了一句话:让孩子继续当孩子,我们只是专注于对付犯罪的人。

这段视频引起了社会不小的轰动,各大媒体争相采访报道,令人始料不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怀特警官说:“我觉得,孩子们清晨在街头打球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让他们打球,难道让他们在街头犯罪吗?我没做什么,我只是让孩子成为了孩子。”

第三篇:让课堂成为孩子生命狂欢的舞台

让课堂成为孩子生命狂欢的舞台

---《高效课堂二十二条》心得体会

赵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课堂教学。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梦想,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这样的课堂,我们老师为之雀跃,学生为之欢呼。翻阅了《高效课堂22条》,对新课改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认识,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预备课堂流程,合理有效。

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坚持每堂课教师的引导、点拨不超过15份,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练习和练固。除此之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的课前准备。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所以教师要备好课,备理念、备教材、备教参、被学生,做到有备无患。

2、指导学生做好学案预习。预习是学习知识准备工作,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的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习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制定预习提纲,课上10分钟,同学们在预习提纲的引导下,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合理运用学习方法,注意学习重点、提醒难点破解策略等。学生根据指导利用课本资源、查阅资料、兵帮兵、小组合作等各种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了学习、探究过程的快乐,培养了学生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学的学法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4、严格的兑现模式。坚持做到当堂学习的内容当堂检验,5、适当的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采用多种鼓励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在40分钟这个固定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二、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

三、巧设问题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四、树立学生自信,调动参与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学生是有差异的,我们因为某些同学学习差,而忽视他们,歧视他们,这是不对的。对于差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更应该让他们树立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例如:有个差生在开展竞赛中回答问题出现了错误,显得很尴尬,还要得到同组同学的抱怨,那么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我会说:虽然这道题他回答错了,但是他能勇敢的站起来,为你们小组争光,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也正是因为他的错误让大家明白了这道题错误的原因,我们应该感谢他。一席话说得同学们都舒心了许多,不但纠正了错误,更增强了他以后积极参加板演的自信心。从此,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都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将“高效课堂”的作用与学生的自身发展联系起来。这样,我们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的精髓,学生自然就愿学、善学、乐学,长此以往学生可以在课堂的舞台中,获得高效地发展,我们也从教学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感到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第四篇: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本站推荐)

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

金明实验中学王菲

《仁王经》中说: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我翻到这页时,天色微茫,秋风似起,两岸潮平。我端起一杯红茶,着一袭白衣坐于窗前,看到一片叶子落下,我的生命亦如手中的书一般翻到另一页。

生命很漫长,再漫长也是由几个刹那编织。弹指间刹那已逝。生命犹如一本书,在你两指间哗哗流逝。所以我希望我的每一刹那都能是最美刹那。

记得自己每年都会有一本笔记本,空白的页,素色的封面,然后用自己的笔在首页写下书名。接着编制目录,最后当自己有空时有感想时写下。每个字都写得真实亲近。有朋友问我“你这是什么书?”。”好书”,我干脆地回答。看着朋友困惑的表情,我又说道“因为这是我自己编制的“。是呀,还有什么书比得上自己的呢?好书要自己去写,生命也是。生命也有目录,也有书名,如果自己是作家,好好地经营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也成为一本好书该是多美的,多么禅意的一件事。

我不是一个作家,但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思绪。我不是一个作家,但我必须要让我的生命刹那成为一篇篇美好的文章,它们共同编制成一本好书。

好书不是单调的,生命之中也不该一成不变。在这美丽的人间生活,需要调料,来调制自己的生命。喜欢旅行,那就整理行囊吧,一

个人,一群人,上路吧。到西藏,到乌镇,到徽州,为生命这本书增添一份徽州老宅的剪影。如果你喜欢阅读,那就拿起书本,一个人,一张椅,一杯茶,投入吧。到《边城》,到《围城》,即使在《彷徨》中也没关系。闲暇之余到《茶馆》坐坐,为生命这本书建造《精神的三间小屋》。我相信这会是好书般的生命。

看着一本本平凡的好书,我总会涌出一种深深的感动,为自己。我知道,这些好书是善良的,是勤恳的,是纯真的,是洁净的。它们代表着我生命中的些许刹那,让我的生命成为一本好书。

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我把这书叫做《烟火》。俗世的烟火有着温暖而妥帖的可爱,因为和我的生命丝丝入扣„„

第五篇:让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三门峡学习心得体会)

让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

----三门峡学习心得体会

铁门二中邓铁子

4月12--13日,带着期盼,带着重托,迎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我和侯校长来到三门峡技术学院,聆听了杜郎口中学张代英副校长的报告,并观摩了该校两位老师做的示范课。这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留给我的印象和感受是深刻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这次学习中的认识与收获。

据张校长介绍,在杜郎口中学,“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的标语随处可见。教室里更是多种多样的鼓舞人心的誓词:“在最后的冲刺时刻,莫让别人指着你的鼻子说你笨,一切用行动说话”。“让课堂用活跃代言,让成绩用精品装点”等等。总之,在这样的教室里,学生会自觉的进入学习状态。

杜郎口中学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课堂。一是:三面全是黑板的教室、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大胆张扬的青春个性、人头攒动的听课场面都让人叹服不已,其示范意义更是广泛的,前来听课的有来自全国各地各校的教师。二是:教师微笑授课;学生积极主动、勇于自我表现,课堂形式多样、情趣浓厚;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三是:学生活动量大,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一种感觉是课堂乱了,学生反了,老师不讲了。而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培养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了独立思维的习惯。让人不得不感慨:这里的学生动起来了,这里的课堂活起来了!

1、“10+35”课堂教学模式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10+35”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10分钟属于教师,35分钟属于学生”。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第一个“三”是三个特点——立体式,即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双基、过程方法三大目标,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互动,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师生共同适度开发课程,实现教学的高效益;快节奏,即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演进过程,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做一种相对节奏较快的互动。

第二个“三”是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其中,预习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学习内容,形成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明确学习目标。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展示模块之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在此模块中,突出对学习中“弱势群体”的关注,注重采用兵教兵的合作互助学习,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合作中受启发,学习优秀的学生在合作中提升理解的层次,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交往的能力,增强学生间的友情,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其中的“六”是展示模块的六个环节——在预习模块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在展示模块分组合作,展现提升;在反馈模块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活动链条是:学生自学、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师生反思、巩固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贯穿其中,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三三六”教学模式的推广,让学生获得了解脱,不再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接收知识,而是通过思考与教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一节一节,一天一天,节节如此,天天这样,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也会倦怠的,这让我想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就如播报一些不能引起他人注意的新闻,天天播月月播,人很快就会疲倦,而杜郎口的这种教学模式则像央视“开心辞典”、“幸运52”这类互动性的节目,与一些不能引起人注意的新闻比起来,这些节目显然更受观众的欢迎。“三三六”教学模式不是让教师在课堂上得以展示自己,而是给了学生最大的展

示自我的机会。

2、自主探究,积极向上,民主平等,互助互帮,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文化的特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展示自己,反思自己,发展自己。他们在自学中理解,在交流中反思,在互动中提高,从而形成了我参与我快乐、我交流我提高、我自信我成长的自主发展心理平台。通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持续和谐发展,师生在有效的互动中得到生命意义上的发展。

学习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而应该是一种可以让人愉悦的生命体验。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每一名学生的人格都会受到尊重,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都是自主的,不会受到任何的压抑和束缚。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大胆地、自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事先不用举手示意,想说就说。即使有时一个同学否定了另一个同学的正确答案,也不会招来非议和嘲笑。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个讲桌拉开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一个讲台抬高了教师的地位,而杜郎口的教室则去了讲桌去了讲台。每班都是60多人的大教学班,但全班学生不是传统的排排坐,而是被分为6到8个教学小组,每一个小组的同学都是相对围坐,以方便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讲台、讲桌撤掉了,黑板增多了——前后及北面墙壁上都是大黑板,以方便各组的代表及其他同学登台展示;学生可以自由离开座位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尤其是当同学在黑板上展示,或教师在黑板上讲解点拨时,全班学生完全是打破了原有的座次,一齐靠拢在前面,有坐在座位上的,有坐在课桌上的,有席地而坐的,也有站立的,总之怎么方便听讲和参与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学校,传统教室的座位模式所带来的不平等已荡然无存。民主的、开放的,道德的教学,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让学习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师生关系充满了平等与和谐。在课堂上讨论问题时,师生是学习的合作伙伴,是平等探讨和交流;在课下生活中,他们似乎又成为朋友。尊重、自信,激情,张扬,和谐成为了杜郎口中学课堂的主旋律。

3、科学民主的教学过程,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强调了“快节奏”,强调始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同时,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在整体学习效益上下功夫,利用反馈模块努力促进学习困难学生的提高,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基本目标。

杜郎口中学的教师还尽力把学生的自主性引入课程评价中。他们倡导学生在反馈模块中自己设计题目考同学,鼓励学生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考全班;在教师适度把关的基础上,有时在小组之间互相出题测验,有时在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让班与班之间互相出题考查,他们还尝试让学生设计期中考试试题,教师从中选择整合制成完整试题。总之,把突出自主性作为课程实施的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得到快乐,在自主交流中树立自信,在自主反思中得到提高。

“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崔其升校长的这句话虽然不能概括出杜郎口模式的全部内涵,但为我们指明了教改的大方向,而这个方向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完全一致的。可见学习不是一种痛苦的过程,也不是苦行僧的修炼,而应该是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而这中体验不是舍弃效率的体验,而是愉悦与效率相辅相成的体验。

杜郎口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正如学生感言:“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同时我感觉杜郎口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的学生已经真正成为了自立,自主学习的人。然而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也是深刻的、是终身受益的。

启示一,时时处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启示之二,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

启示之三: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这次学习,使我近距离的接近杜郎口中学,接近新课程改革,并亲眼感受到杜郎口中学的课堂魅力。感想很多,思绪万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把从这次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技巧方法运用到我的课堂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我校的课改工作。

2014年4月20日

下载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作文成为孩子生命的体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学习了《人民教育》13年1月刊发的冀晓萍的《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每个人的珍贵在于我就是我,而不是别人的复制品。中......

    让孩子成为爱书人的几个条件

    让孩子成为爱书人的几个条件 每一位父母都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应对各种社会挑战,快乐幸福地生活——其实这也是我们成年人自己的目标;每位父母......

    让孩子真正成为“读书郎”

    让孩子真正成为“读书郎” 香口乡中心小学李晓霞 语文的课堂,应是书声琅琅;语文的课堂,应是激情飞扬;语文的课堂,应是朗读的天堂。目前,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缺少了文思泉涌,缺少了......

    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让孩子自觉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学习《让孩子成为自己》心得体会 石小蒋华 学习了《人民教育》2013年1月刊发的冀晓萍的《让孩子成为自己》一文,使我深深认识到每个人......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讨论孩子阅读的时候,其实我们讨论的是“生活”;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获取生命价值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家庭关系的和睦,家庭氛......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心得体会

    读《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心得体会 ·范成乾· 这是一篇会触痛人灵魂的文章——它叫人心底发紧,有一种叫酸楚的东西在涌动! 是啊,“每个人的珍贵在于你就是你,而不足别人的复制品......

    如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我们广大教师都不断在探讨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到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从“要我学数学”转变为“我要学......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演说家”

    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演说家”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海南省琼海市长坡镇中心学校王家炳 【内容摘要】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参与口语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