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作文修改课教案
作文修改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修改的步骤和程序。
2、引导学生形成作文修改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作文语言修改的程序步骤,形成作文语言修改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强调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明确是二次创作(激发动机)
用两个实例引起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作文修改的动机与兴趣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这个“绿”字是几易其稿,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二)作文修改的步骤与程序(构建原型定向)
1、主题是否突出。要看这篇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如有,应加以修改。
2、选材是否恰当。所选材料是否都围绕中心,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没写好的。看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应删去,并改换新的材料。
3、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对于层次、段落不顺畅连贯之处,加以调整、增删。对缺少过渡语和交代、照应的,则补写,使全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4、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语言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语句要符合语法,修辞要得当;全文语言风格要统一。
5、文面是否规范。检查文面就是要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具体来说要看文面是否符合行款格式要求;是否符合标点书写规定;是否有错字、别字和不合规范的简化宇;数目字书写是否合要求和规定。
6、修改后是否进步。将改过的文章与改前做个比较,看是否比修改前更生动、形象、流畅。
板书:作文修改的步骤:①主题突出——②选材恰当——③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④表达准确得当——⑤文面规范
(三)以修改作文语言为例说明修改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原型,注重学生已有经验,所选例句以学生作文中语言或学过课文中的语言为好,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作文修改的原型。注重修改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学习策略。
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增、删、改、调、换”。
1.增加必要的内容,使文章的语句或内容更加完整和生动。
例1:“看了这部书,受益匪浅。”谁“受益匪浅?”句子中没有回答,可改为:“看了这部书,他受益匪浅。”这样能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完整。
例2:“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后句比前句要生动形象,其主要原因是作家老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2.删除与中心内容无关或表达累赘的语句。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多余。应当承前省略。
例2:“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路”与“距离”留一个就行。
3.改正文章中错误的词句或不得体的内容。
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世界杯足球赛。”
“看不上”,是瞧不起,还是没钱买票,还是电视收不到台?可以改为修改:“独联体国家看不到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转播。”
4.调整文章中颠倒的词语或句子。
例:“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两个新旧社会”,就成了四个社会了。应把词序调整过来,改为“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换选合适准确的词句。合适,是说用词要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言环境,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例: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
说,“这老东西······”
①是鲁迅先生在《药》这篇小说里写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动词换成了别的动词。显然②句没有①句那样生动、准确、形象。
(四)学生复述修改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修改的映像
通过复述,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修改的程序,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原型定向阶段的学习更有成效。
教案说明:
1.在作文修改教学中,教师要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知道怎样修改,并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边示范、边讲解,要让学生明确教师修改的意图,让学生直接感知教师修改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2. 作文修改教学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文修改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作文大致情况,有计划的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本次作文修改的重点,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作文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二篇:高一作文修改课教案
高一作文修改课教案
桑志军
作文修改技能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思维到表达的方方面面,一个教案不能穷尽作文修改所有内容。本教案旨在使学生了解作文修改的一般步骤的前提下,着重使学生掌握作文语言修改的原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修改的步骤和程序。
2、引导学生形成作文修改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作文语言修改的程序步骤,形成作文语言修改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强调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明确是二次创作(激发动机)
用两个实例引起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作文修改的动机与兴趣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这个“绿”字是几易其稿,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二)作文修改的步骤与程序(构建原型定向)
1、主题是否突出。要看这篇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如有,应加以修改。
2、选材是否恰当。所选材料是否都围绕中心,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没写好的。看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应删去,并改换新的材料。
3、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对于层次、段落不顺畅连贯之处,加以调整、增删。对缺少过渡语和交代、照应的,则补写,使全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4、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语言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语句要符合语法,修辞要得当;全文语言风格要统一。
5、文面是否规范。检查文面就是要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具体来说要看文面是否符合行款格式要求;是否符合标点书写规定;是否有错字、别字和不合规范的简化宇;数目字书写是否合要求和规定。
6、修改后是否进步。将改过的文章与改前做个比较,看是否比修改前更生动、形象、流畅。
板书:作文修改的步骤:①主题突出——②选材恰当——③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④表达准确得当——⑤文面规范
(三)以修改作文语言为例说明修改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原型,注重学生已有经验,所选例句以学生作文中语言或学过课文中的语言为好,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作文修改的原型。注重修改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学习策略。
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增、删、改、调、换”。1.增加必要的内容,使文章的语句或内容更加完整和生动。
例1:“看了这部书,受益匪浅。”谁“受益匪浅?”句子中没有回答,可改为:“看了这部书,他受益匪浅。”这样能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完整。
例2:“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后句比前句要生动形象,其主要原因是作家老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2.删除与中心内容无关或表达累赘的语句。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多余。应当承前省略。
例2:“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路”与“距离”留一个就行。3.改正文章中错误的词句或不得体的内容。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世界杯足球赛。”
“看不上”,是瞧不起,还是没钱买票,还是电视收不到台?可以改为修改:“独联体国家看不到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转播。”
4.调整文章中颠倒的词语或句子。
例:“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两个新旧社会”,就成了四个社会了。应把词序调整过来,改为“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换选合适准确的词句。合适,是说用词要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言环境,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例: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说,“这老东西······”
①是鲁迅先生在《药》这篇小说里写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动词换成了别的动词。显然②句没有①句那样生动、准确、形象。
(四)学生复述修改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修改的映像
通过复述,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修改的程序,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原型定向阶段的学习更有成效。
教案说明:
1.在作文修改教学中,教师要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知道怎样修改,并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边示范、边讲解,要让学生明确教师修改的意图,让学生直接感知教师修改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2. 作文修改教学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文修改前,教师要先了解学生作文大致情况,有计划的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本次作文修改的重点,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作文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注:
作者单位 广东教育学院中文系(510303)此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0期
第三篇:作文修改课教案
作文修改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文修改的步骤和程序。
2、引导学生形成作文修改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作文语言修改的程序步骤,形成作文语言修改的学习策略。
三、教学过程
(一)强调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明确是二次创作(激发动机)
用两个实例引起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感性认识,激发作文修改的动机与兴趣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这个“绿”字是几易其稿,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二)作文修改的步骤与程序(构建原型定向)
1、主题是否突出。要看这篇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如有,应加以修改。
2、选材是否恰当。所选材料是否都围绕中心,自己感到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没写好的。看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应删去,并改换新的材料。
3、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对于层次、段落不顺畅连贯之处,加以调整、增删。对缺少过渡语和交代、照应的,则补写,使全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4、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语言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语句要符合语法,修辞要得当;全文语言风格要统一。
5、文面是否规范。检查文面就是要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具体来说要看文面是否符合行款格式要求;是否符合标点书写规定;是否有错字、别字和不合规范的简化宇;数目字书写是否合要求和规定。
6、修改后是否进步。将改过的文章与改前做个比较,看是否比修改前更生动、形象、流畅。
板书:作文修改的步骤:①主题突出——②选材恰当——③条理清晰、结构完整——④表达准确得当——⑤文面规范
(三)以修改作文语言为例说明修改的方法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原型,注重学生已有经验,所选例句以学生作文中语言或学过课文中的语言为好,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掌握作文修改的原型。注重修改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学习策略。
修改作文的基本方法有五种,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即“增、删、改、调、换”。
1.增加必要的内容,使文章的语句或内容更加完整和生动。
例1:“看了这部书,受益匪浅。”谁“受益匪浅?”句子中没有回答,可改为:“看了这部书,他受益匪浅。”这样能使表达的内容更加完整。
例2:“街上柳树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 “街上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后句比前句要生动形象,其主要原因是作家老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2.删除与中心内容无关或表达累赘的语句。
例1:“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多余。应当承前省略。
例2:“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路”与“距离”留一个就行。3.改正文章中错误的词句或不得体的内容。例:“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世界杯足球赛。”
“看不上”,是瞧不起,还是没钱买票,还是电视收不到台?可以改为修改:“独联体国家看不到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转播。”
4.调整文章中颠倒的词语或句子。
例:“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两个新旧社会”,就成了四个社会了。应把词序调整过来,改为“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换选合适准确的词句。合适,是说用词要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言环境,符合人物性格特点。
例:①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拴;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②那人便焦急起来,说道:“怕什么?怎的不拿!” 老拴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拿过灯笼,一把拿下纸罩,包了馒头,交与老拴;一手拿过洋钱,数一数,转身走了。嘴里低声地说,“这老东西······”
①是鲁迅先生在《药》这篇小说里写的,②是把①里的一些动词换成了别的动词。显然②句没有①句那样生动、准确、形象。
(四)学生复述修改的过程与方法,形成修改的映像
通过复述,可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修改的程序,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原型定向阶段的学习更有成效。
第四篇:赛课教案修改
识字三 《“枇杷”和“琵琶”》教学设计
天峨县第三小学
韦宇婕
教学目标:
1.认识"枇、杷"等14个生字。2.会写"县、候"等7个生字。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重难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写字卡。教学过程:
一、以"交朋友"为切入点,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从你们响亮的回答声中,老师感受到你们是一群爱交朋友的孩子!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它们?
生: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环节既拉近师生关系,又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识字。
(一)借助直观图演,帮助识字。
1.课件出示枇杷图,帮助学生认读“枇、杷”二字。(此环节充分利用学生所熟知的水果,帮助识字)师:同学们喜欢吃枇杷吗?
生:喜欢!
师:看到枇杷这么受大家喜欢,和老师一块来的另一位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见面了。瞧,它来了!
2.动画配音演示“琵琶”的自我介绍,认读“琵、琶”二字。(此环节的设计考虑到琵琶这种乐器学生比较生疏,用动画配音介绍激起学生识字欲望,突破认读“琵琶”二字难点。)
3.自由读“枇杷”“琵琶”二词,说说“枇杷”“琵琶”的异同,引出同音词特点。
(1)师引导归纳:
相同:都是形声字;读音相同。不同:字形不同;字义不同。(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拨:
形声字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声旁表音,形旁表义。形声字可根据其形旁的不同来区别字义:指“枇杷”,解说带木字旁的字多与植物类有关;指“琵琶”解说两个王在头上的字多与乐器有关。
4.归纳同音词特点,引出课题。
(1)归纳同音词特点:像这样读音相同,字形不同,字义不同的词,叫同音词。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像这样的同音词我们常常会遇到,如果不认真区分就会闹笑话。
(二)明确目标,循序渐进。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枇杷”和“琵琶”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这组同音词身上的笑话,想不想听老师讲讲这个笑话?
生:想!
师:听笑话前,咱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课件出示目标): 1.认识"枇、杷"等14个生字。2.会写"县、候"等7个生字。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三)学文识字。
1.带问题,听故事,初识生字。
(1)出示问题:谁闹的笑话?他为什么会闹这样的笑话?(2)师配课件动画讲演故事内容。要求:边听故事,边思考问题。(此环节的编排考虑到故事内容深奥,文中一些词义学生难以理解而设计。这样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听故事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在看动画中认识生字词,还能在动画演绎中理解部分词意,如:“巴结、礼单、上等、纳闷、回帖”等词,为下环节读通课文和认读生字词作铺垫。)
2.问题反馈,板书疏通课文大意。师:现在你知道是谁闹的笑话了吧? 生:财主!(板书:财主)师:他为什么会闹这样的笑话? 生:因为他识字差!(板书:识字差)
(此环节借助板书,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加强对“财主、识字差”字词的认识。)
师:原来识字差是要闹笑话的!你愿意识字差而闹笑话吗? 生:不愿意!
师:那赶紧翻开课本118页,走进"枇杷"和"琵琶"课文中认识这课的生字词吧!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词。
课件出示读书要求:一边读课文,一边圈出生字词。遇到不懂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四)利用字词卡,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把字词卡上自己会读的字词读给小组同学听;
(2)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遇到同学读不准或不会读的互相帮助学习。
(3)不会读的请教小组同学。
(此环节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将学习自主权交还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意识,孩子们在互读、互听、互评、互正、互教过程中培养了互助、互学的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反馈:
(1)整体了解,关注差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字词卡上的字词都会读的举手。还有不会读的用笔圈出来,交给老师。
(字词卡上的字词通过直观图演、教师配动画演绎课文内容、学生借拼音自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多次认读后,大部分同学都会认读。当然,还有少部分同学不会。)
(2)针对学生不会读的字词,请小老师帮助。
(3)游戏检测:(挑战电脑老师)全体同学对着电脑屏幕大声读字词,读正确了,字词自动消失,读不对的仍保留在屏幕上。
(此环节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大大激发了学生自我表现和跃跃欲试的欲望,课堂气氛顿然活跃。)
(4)师针对保留在屏幕上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加以提醒、引读。
(五)多措并举,巩固识字。
1.字词分开,识记生字。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本课生字?(学生踊跃说出自己常用的记住方法)(1)加一加;(2)换一换:(3)减一减:(4)变一变:(5)编一编:
2.针对一些难记字和易记字学生没有提到的方法,教师加以引导并推荐识记方法:如“派”是象形字,可从其字义的演变识记;“财”形声字,可从形声字的构造识记;“候”是会意字,可根据字形中每部分所表示的意思识记。
3.生字开花。
4.用带有生字的词语说话。
(此环节用学生平时喜欢的识记、组词、造句方法巩固识字。)
5.读歌谣巩固识字。
6.抓住歌谣中关键字眼,引出本课会写的生字。
师:(指着板书归纳故事大意)歌谣中的财主因为识字差,犯了什么错误?要求用歌谣原句回答。
生:“错把‘枇杷’写‘琵琶’。” 师:由此可见,识字重要,写字也重要。
(此歌谣是用本课生字词串成的文章大意,既巩固识字,又再次重温文章大意,还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写字。
1.课件出示课本120页中“我会写”的生字。
(1)问:为了不写错字,你们认为写字之前应注意什么?(2)生自由回答,师引导说出“写好字,分三步” 2.出示写好字的三个步骤:一看;二写;三对照。3.引导学生说出“一看”看什么?
(1)看准字的间架结构:(简单把会写生字按结构分类强调)(2)看准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情况:(选择学生容易出错的字强调)4.强调“二写”要注意什么?
(1)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三个一”要注意;(2)按字的笔顺笔画写。
5.仔细观察本课“会写字”,说出一个你认为最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字。6.师选择学生提到最多的三个生字进行范写,学生跟着老师用手在桌上描红。
7.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师强调:边写边对照,有些不好的改正过来。(生写字,师巡视,相机抽出好、中、差学生代表作)
8.评一评,改一改:教师拿巡视时抽出的学生作品投影,学生评,肯定写得好的,共同改正写得不足的地方。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读一读,比一比。
2.选词填空。
第五篇:作文指导课教案:怎样修改作文
作文指导课教案:怎样修改作文 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能够把自己的作文修改得更加高质量。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老师的指导与启发,掌握常用的修改方法。
难点:从文章的内容、形式、构思、立意等各方面进行修改,将自己的作文修改得更加具有创新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
教
时 课时目标:
教师指点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一、导入:“课前五分钟,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1、一位作家曾经对自己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请问这位作家是谁?这部作品又叫什么?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你能说出有关的两个人物吗?
3、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地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答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曹雪芹------《红楼梦》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韩愈
* 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得出启示:
文章不厌百回改
细枝末节也关键
字斟句酌出佳作
努力当从今日始 二.作文评改要求:
1、读第一遍,要求查找:用词造句上的不足,划出来,改正。
2、读第二遍,要求评点: 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3、读第三遍,要求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修改。
三、例文导入:
亲 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 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二教时 课时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修改。教学过程:
一、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三|教师提供反问修改稿,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并认真琢磨。我是一只小小的碗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评点与修改】:“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点滴”不仅有形可见,而且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这一比喻词形象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此处的细节设计可取,可惜不够到位。那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没良好的刻画出。【评点与修改】:(魏巍《我的老师》里:她高高地举起教鞭,却轻轻地落在石板上。我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狡猾的目光发现她爱我们。)
这就是外婆这把茶壶向我倾倒的叫做“爱”的茶,有一点儿苦,却好像也加了糖。【评点与修改】:把外婆的爱比作“茶”,形象!
我的弟弟,一个天真活泼的男孩,只要我一回到家,弟弟总会迎上来,笑笑,然后就拉着我到房间里一会儿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一股香味冲进了鼻子里,这是弟弟给我的肯德基,于是我和他一起直到消灭得一干二净,这是回家后弟弟对我的慰劳。
【评点与修改】:最需要补足的是弟弟的天真活泼之态。补一笔“我”的欣喜。这就是弟弟,他是糖,会放进我碗里,让茶变得甜蜜,浓烈。【评点与修改】:把弟弟的爱比作糖,可以!
父母给我的爱举不胜举。但让我发现他们给予我爱时,已经很晚。是那一次,我和爸爸去医院,是做胃镜去的,当那根黑黑的管子插入我的口中时,那时爸爸就在门口,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现在他还能在不经意间拔动我的心弦——一滴小小的泪珠,是爸爸看着我做胃镜时滴下的,小小的泪珠也许过不了一天就蒸发了,但它却不会在我的心中蒸发。
【评点与修改】:这是妙句,有窥斑见豹之妙。实在属于“半两拨千斤”之笔。父母的爱是一块冰,放进去时冰凉冰凉的,融化了,才发现爱已经满溢。【评点与修改】:把父母的爱比作了“冰”,应该在上文中比较充分地铺垫“道是无情却有情”的严爱。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一切的周遭,都会在小碗中添加,那是爱,我的生命就在感受爱与给予爱中慢慢消磨,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将是幸福的。
【评点与修改】:最后一句流于一般化,必须议中有情,给全文漂亮作结。参考: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就这样接受着来自外婆、来自弟弟、来自父母的爱的甘霖。周遭被爱包围,我的脸上时时洋溢着快乐的微笑,幸福无比。”
四、谈论第三层面的修改: 教师活动
讲解与指导
A、明确细节描写:细画人物,使笔下人物形神皆备,活灵活现。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例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魏巍《我的老师》
例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着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那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地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B、明确形式的创新:
例
1、—外婆的茶
2、—外婆的爱是茶 —弟弟的蜜
—弟弟的爱是蜜 —父母的冰
—父母的爱是冰 例
2、亲
情的滋
润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碗内则是亲情滋润的爱。渐渐地,我越来越满„„
淡淡的茶 年幼时,怎能体会到外婆给我的爱犹如一杯淡淡的茶?而现在茶香四溢,我懂得了去回味。碗中正因有外婆倾倒的茶而显得恬静、清新。
甜甜的蜜
母亲的爱如蜜汁,不断注入碗内,使碗内常倒映出母亲的微笑。当忧伤、困扰、无奈包围我时,我常这么提醒自己:别忘了,她在丛中笑„„
坚硬的冰
我感到父亲表面严肃的爱确实如放入碗中的一块冰,融化后,刹时感到无比的清凉、甘甜。
我犹如一只小小的碗,不断地接受着家人的爱。现在我猛然发现:爱已溢出,滋润着我的心田。*
四、课堂收获:
1、懂得从三个层面入手评改作文,切合语境锤炼语言;
2、汲取范文中的优点并能努力更胜一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形式:
1、运用小标题。诸如:
外婆的茶---弟弟的蜜---父母的冰
外婆的爱是茶—弟弟的爱是蜜—父母的爱是冰
2、前有“序”后有“跋”,或前拟“题记” 后写“后记” *取材:
以点带面,串珍珠法
*形神皆备,使笔下人物活灵活现。要做到着一点,首先要从人物的特征出发,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有重点地对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以至内心活动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使原先笼统、欠详细的句子改得富有表现力。)
修辞:文章是一条小河,修辞就是这条河上的片片白帆; 文章是一棵绿树,修辞就是这棵树上的朵朵红花; 文章是浩翰的蓝天,修辞就是这蓝天上的缕缕白云。附:作文评改情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