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

时间:2019-05-12 13:03: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

第一篇: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

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

摘要:制约湖南省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等措施,推动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株洲市;社区体育;现状;措施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新兴内容,它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是城 市精力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株洲市荷塘社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对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

株洲市荷塘区东湖公园社区成员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表900份,收回890份,其中有效问卷884份,有效率为99%。

一.株洲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株洲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

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政府备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发展极不平衡,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1.社区成员体育价值取向

参加体育锤炼的各种目标中,增进健康与加强体质,调剂生活与加强社交,兴趣爱好与美化体型居前三位。其中增进健康占69.6%,其次调剂生活占20.8%,美化形体占14.9%。把体育作为娱乐方法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趋势,50岁以后参加锤炼的目标稍微产生了一些变更,由消遣娱乐转向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美化形体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尤其是女性更为明显。

2.株洲市社区居民健身运动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

株洲市每周参加 3 次以上的体育运动人数占多数,大多来自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锤炼的项目有长跑、棋类、舞蹈、球类等。其中,跑步位居第一位,占48%,其次男性球类,占43.6%,女性是舞蹈类,占 35%,位居第三的是棋类,占 15.6%。

3.株洲市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情况

株洲市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锤炼的场地重要集中在就近的公共体育场合,公园或广场,学校,单位体育场地和住宅小区的附近的街头巷尾的运动场地等处所,没有大型综合性的场地,对于一些集中地区以至于供不应求,而偏僻一点的地区没有运动设施。

4.株洲市社区中参加体育锤炼人员的年纪构成社区体育面向全部社区成员,但是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压力和家庭累赘,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并且该区域靠近商业街,学校等。因此以学生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身材健康程度降落,开端器重自己的身材健康,他们有时间也有愿望来参加体育运动。因为通过体育锤炼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愉悦身心,还可以重建自己的社会圈子。从参与年纪的散布来看,45-60岁以上的人最多。在进行体育锤炼的实际运动中,其年纪结构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

5.株洲市社会领导员的培训及领导情况

社区体育要顺利发展,就必须有大批控制社会体育工作知识技巧的人才到社区进行服务工作。其中体育领导员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力量。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而社区体育领导服务是科学健身的前提。城区健身辅导站较少,有很多社区还没有,社区健

身领导员人数也不多,国家一级、二级领导员就更少,整体来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没有形成网络化。

6.社区体育运动点的运动情况

据调查显示,傍晚运动的占多数,晚上运动的居第二位。上午和下午运动的运动点相对较少。多数运动点在傍晚以前,这与运动点的运动场合有关,公园、街道,居委会场合和街头巷尾是站前四位的运动点.这些场合傍晚是免费开放的,加之公园环境精巧,空气清新,活动场所气氛好可以开展体育运动。也与我国国民特别是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有关。社区体育运动点每天持续时间 30-60分钟的运动点最多。

7.不同社区体育发展的差别

株洲市不同社区体育发展差别较大,一些高级社区在建设上重视投入,一些普通的和旧的社区却交差,少数街道、社区重视社区发展,但大部分未引起足够的器重,管理和投入较少。

二.株洲市社区体育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

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及认识不足

社区体育作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重要情势,作为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仍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器重,有些人仅看到体育健身的本质功效,而对增长社区意识、增进社区 “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效认识不足。

(二)参与率低。项目选择性少

从株洲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可以看出: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参与率较低,项目选择性比较少。株洲市参加体育锤炼的项目有跑步、舞蹈、棋类、球类等。而发达城市除了有以上项目外还有水上项目。网球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项目。

(三)株洲市社区体育管理的组织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株洲市社区体育的组织情势还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比较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在工作中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具体职责,社区体育还处在摸索的初级阶段。因此,社区的人力,物力,才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公共的体育器材无人管理.应用周期 较短等现象。

(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

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态既有社区发展相对较晚,又有城市建设方案不配套、不落实的原因。虽然进几年来株洲市各个社区都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但总体来说和国民群众的需求还是有必定的差距。目前社区体育经费没有比较固定的起源渠道,国民的体育消费意识还不是很强,体育运动经费还很是不足,自发组织占到53.1%,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五)社区体育领导员队伍单薄

在数量上,与社会体育领导员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结构上也有必定的问题,组建情况又自发组织的占到53%。

(六)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几乎空白

株洲市社区体育理论的研究几乎空白。不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供给理论支撑。在我国社区体育也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株洲市就更短,群众体育的理论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器重,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落后。

三.发展措施分析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长体育人口比例

全民健身是一项战略性国策。是人类健康最有效的投资,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工作。使社区居民真正建立起“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病。而且还包含了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

好状态”的概念。明确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增进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体育锤炼,把体育健身融 入每个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增长体育人口比例。

(二)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更好的领导实践

随着社区体育功效的增长、地位的强化,作用的不断加强社区体育的研究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懂得社区体育、分析社区体育、进步社区体育的管理效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社区体育的管理和服务

社区体育管理是指在街道领域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体育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体育服务和自我体育管理。根据社区体育居民的需求,设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系统,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保证,以进步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进步居 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互动性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资源有“三难”一缺乏设施,缺乏专门的体育人才,居民参与率低。要转变这种情况,其中的有效道路之一是紧紧依附社区领域内的大、中、小学校。第一、学校中拥有大批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比赛、组织体育运动的丰富经 验和知识,充分施展学校体育教师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能解决社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第二、学校都有必定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大中专院校拥有较多的体育设施,对这些体育设施只要进行适当的投资和管理,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有效利用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运动,能在必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反过来社区体育也能够增进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有利于高校专业的建设,进步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领导能力,供给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五)加强社会领导员的培训力度抓紧培训一批既有组织能力又控制技巧领导的社会体育领导员,以满足株洲市社区体育市场的需要。进步株洲社会领导员队伍素质,保证垒民健身纲领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行。同时根据当地条件,解决社会领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问题,调动社会体育领导员的积极性。

(六)把社区的健身设施纳入构建健康住宅的方案当中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将大批的热情投入到健身休闲中去。但在当代 社会高竞争、高压力、高度紧张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大众要保持身材和心理的全面健康,仅靠传统、粗放的体育锤炼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当在社区内,将科学运动概念客人到居 住和日常生活环境中,渗透到现代化的家庭、工作、休闲等的方方面面。可以解决年轻人没有时间的问题。株洲的炎帝广场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七)扶持落后社区,提升株洲市社区体育整体程度

以先进社区为榜样带动落后社区,重视对宽大的普通社区的投入和管理。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提升全部社区体育程度。可以以天元区炎帝广场为榜样将其成功经验推广。

第二篇:4.我国城市社区体育

西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科部

教案

2013-2014-2学年第2 学期 教研室: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学时: 授课班级:

主讲教师:

职称: 使用教材:

社区体育32 2013级 王东杰社区体育

第4章教案

第三篇:株洲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株洲市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管理,保证城市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水质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保障城市居民身体健康和城市供水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城市供水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建设部和卫生部第53号令《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56号令《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省建设厅和省卫生厅湘建[1997]城字第325号文件《湖南省城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株洲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二次供水(以下简称二次供水)是指建设储水和加压供水系统,使用水箱(塔)、蓄水池、水泵、管道等设施,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本办法所称城市二次供水设施(以下简称二次供水设施)是指二次供水所设置的水箱(塔)、蓄水池、水泵机组、管道、电气控制装置以及配套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第三条 凡在株洲市行政区域内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管理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市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卫生管理工作,各县、市建设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二次供水的设施和卫生管理工作,市城市用水管理办公室负责二次供水的日常管理工作。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株洲监测站受市建设局的委托负责二次供水的日常水质检验工作

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水质卫生监测检验工作由其同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

第二章 卫生管理

第五条 凡有二次供水设施的单位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签发的卫生许可证后,方可供水。

第六条 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的供管水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并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及其他有碍饮用水卫生的疾病和病原携带者,不得直接从事二次供水工作。直接从事二次供水的供管水人员未经卫生知识培训不得上岗工作。第七条 二次供水单位应当建立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制度,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水质检测、清洗消毒等规范性台帐。

(二)对水箱(池、塔)进行每半年不少于一次的清洗、消毒,可委托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服务机构进行。

(三)定期进行日常水质常规检测,每月将水样送至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株洲监测站检测一次,每季度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监测一次。

(四)发现水质受到污染或者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在2小时内报告建设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五)二次供水水质的监测情况应定期向二次供水用户公示。

第八条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必须保证水质符合《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不得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发现水质污染或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必须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九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工程,应将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报施工图审查中心进行审查,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时将有关资料送到市城市用水管理办公室进行备案,经批准后方可施工安装。

第十条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第十一条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安装,应由具有城市供水工程相应资质的企业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必须符合《株洲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方案变更,应当及时向市城市用水管理办公室备案,并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 二次供水所采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卫生质量,应保证饮用水水质不受污染,并有利于清洗和消毒。在建设施工中必须选用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批准的材料和设备。所采用符合株洲供水实际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

第十三条 严禁在城市自来水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二次供水设施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消防、绿化等设施混用。

第十四条 二次供水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组织建设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专业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未取得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五条 凡新建、改建、扩建二次供水设施在使用前,必须严格进行清洗消毒,并经国家城市供水水质检测网株洲监测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六条 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可委托专业性服务机构承担。

第十七条 二次供水单位应当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经常性检查,并按供水规范要求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确保二次供水设施完好和正常运行,保证安全供水。

第十八条 从事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服务的机构,应经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维护管理工作。

第十九条 二次供水的运行不得间断,因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水的,产权单位或委托管理单位应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因不可预见故障造成停水的,应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

第四章 卫生监督

第二十条 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督工作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二十一条 新建、扩建和改建二次供水设施时,应请同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并负责水质监督和评价。

第二十二条 当发现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危及人体健康,须停止使用时,对二次供水单位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供水,并负责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第二十三条 凡取得二次供水卫生许可证的单位,经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已不符合卫生许可要求的,原批准机关有权收回证件,并视其情况按罚则有关条款处理。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建设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建设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所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决定的,由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请同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08年11月21日印发

第四篇: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中队整理版

株洲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2017年9月8日株洲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17年9月29日湖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章

园林绿化建设维护管理 第四章

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 第五章

其他事项管理 第六章

综合执法和监督检查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规范综合执法行为,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建设文明宜居城市,根据《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建成区、县城建成区和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区域实施城市综合管理,适用本条例。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辖区内实施城市综合管理的其他区域的确定及调整情况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

城市综合管理的范围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建设维护管理,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县(市)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其他事项管理,以及综合执法。

第四条

城市综合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权责一致、协调创新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城市综合管理目标,建立城市综合管理统筹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具体工作,指导、督促居(村)民委员会及相关单位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工作。2 第六条

市、县(市)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城市管理部门)是本辖区城市综合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监管、考核,以及跨区域、重大复杂违法案件的查处。

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公安、民政、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国土、城乡规划、交通运输、水务、商务、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和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等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供水、供电、供气、邮政、通信和公共交通等单位,应当在各自经营服务范围内提供公共服务,承担设施维修养护责任,配合做好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第七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部门应当会同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依法编制市容、环境卫生、户外广告、招牌等市容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园林绿化专项规划,地下管线、城市照明、给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城市道路桥梁、加油加气充电设施、公共厕所和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公用设施专项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并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

经依法批准的专项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依照原编制批准程序进行。

第八条

居(村)民委员会应当通过完善社区(村)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和实施居(村)民公约等,增强社区(村)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自治功能,引导社区居(村)民参与城市综合管理活动。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履行临街门店前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提出批评、建议等方式参与城市综合管理活动。

第二章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第九条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区制度。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合理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责任事项和监管单位等。责任区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二)保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

(三)车辆停放有序;

(四)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适用法责:第五十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责任人对责任区内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予以劝告和制止,有权要求城市管理部门处理。

第十条

从事车辆清洗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3

(一)不得占用道路、绿地、公共场所等场地;

(二)采取措施处置污水、污泥、油污等污染物、废弃物;

(三)不得堵塞排水管道或者损害市政设施。(适用法责:第五十一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市政设施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

城市临街建(构)筑物的造型、色调、风格,以及防盗网、遮阳篷、空调外机等附属设施应当符合城市市容规划和容貌标准。外立面保持整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洁。

建(构)筑物的所有人是保持建(构)筑物外立面整洁的责任人;所有人与使用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产权不明或者由政府代管的建(构)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工作由城市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城市公共设施的保持整洁工作由其管理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设置户外广告,应当符合专项规划、技术规范和城市容貌标准。大型户外广告的设置必须征得城市管理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大型户外广告是指任意一边边长大于四米或者单面面积超过五平方米的户外广告。(适用法责:第五十二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拆除,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户外广告中的公益广告应当占有一定的比例。

第十三条

设置户外招牌,应当符合专项规划、技术规范和城市容貌标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设置户外招牌:

(一)利用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的;

(二)影响市政公共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标志、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使用的;

(三)妨碍生产或者人民生活,损害市容市貌的;

(四)在国家机关、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建筑控制地带,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禁止设置户外招牌的区域设置的。(适用法责:第五十三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和处理制度,建设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统筹垃圾处理及循环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应当取得城市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适用法责: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4 第十五条

城市生活垃圾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倾倒。环境卫生作业企业和单位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应当日产日清、密闭运输,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所统一处理。

宾馆、饭店、餐馆以及机关、院校、厂矿企业等单位的食堂(餐厅)应当将餐厨垃圾交给有资质的垃圾处理企业收集、运输、处理。(第五十四条第二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处置城市建筑垃圾应当按照规定的范围、方式、路线、时间、地点等进行堆放、运输、倾倒、处置,(适用法责:第五十五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不得沿途丢弃、遗撒。(适用法责:第五十五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十七条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实行围挡作业,按照相关规范设置围挡、防护设施和夜间照明装置。围挡的设置应当减少对行人和交通的影响。墙体围挡应当设置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的公益广告。

(二)出入口采取硬化处理措施,对出入口和出场车辆进行冲洗保洁。

(三)施工现场采取洒水、覆盖、铺装、绿化等降尘措施。

(四)对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采取密闭运输。

(五)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六)施工车辆有序通行、规范停放,不得妨碍场外城市道路其他车辆、行人通行。

第十八条

办理丧事和进行祭奠活动,不得在城市道路等公共场所、住宅小区等物业共用部位搭设灵棚、停放遗体、打鼓奏乐、抛撒冥纸、焚烧祭品。第十九条

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

(二)乱扔纸屑、饮料瓶、塑料袋、果皮、果核、烟蒂、烟盒、口香糖、槟榔渣、动物尸体等废弃物;

(三)乱倒生活垃圾、污水、粪便;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适用法责:第五十六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章

园林绿化建设维护管理

第二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山体、水体、林地、草地、古树名木的保护。5 鼓励建设林荫道路、林荫广场、林荫停车场;鼓励发展屋顶绿化、墙体绿化、阳台绿化、桥体绿化等多种形式的立体绿化和开放式绿化。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设计和建设规定。

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时,应当有城市管理部门参加审查。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方案确需改变时,应当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确需改变的,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绿化用地。因建设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应当经城市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临时占用手续;临时占用结束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恢复原状。(适用法责:第五十八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除正常养护外,不得擅自砍伐树木。确需砍伐的,应当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补植树木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城市行道树影响管线的安全使用,影响交通信号灯、路灯和指示牌的使用或者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单位告知的,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组织修剪。

第四章

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养护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设单位应当将规划、设计、施工等资料与主体工程一并在验收的同时移交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参与设计审查和施工验收。移交前,由建设单位进行维护管理。

(二)保持设施完好、路面整洁;主干道有盲道、缘石等无障碍设施并保持完好通畅;地名标志等公共标识设置完好、整洁、规范。

(三)临时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桥涵以及在桥梁上架设各类管线的,应当经过批准。

(四)城市桥梁下的空间确需进行公益性开发利用的,应当取得城市管理部门同意。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适用法责:第五十九条,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占用或者破坏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占用城市桥梁下空间的,由城 6 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城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恢复原状,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护市政公用设施,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在市政公用设施上刻画、涂写;(适用法责:第六十条第一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二)侵占、拆毁、损坏市政公用设施;(适用法责:第六十条第二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在市政公用设施范围内擅自堆放物品或者敷设、架设管线以及装置其他设施;(适用法责:第六十条第一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四)在市政公用设施范围内擅自摆摊、搭棚、盖房或者修建其他建(构)筑物,挖砂、取土、采石等方式损害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适用法责:第六十条第二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布局路网体系,统筹停车场所(设施)、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同步建设停车场所(设施),不得擅自将停车场所(设施)改作他用或者停止使用。不得擅自在人行道、公共场所施划停车区、停车位,设置地锁等设施。(适用法责:第六十一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城市道路、隧道、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名胜古迹以及其他建(构)筑物的功能照明或者景观照明,应当按照城市照明规划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参与照明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和工程竣工验收。

第五章

其他事项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违法建设进行有效治理,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控和处置机制,依法拆除违法建(构)筑物。

对违法建(构)筑物,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相关部门不得将其登记为生产经营场所;对尚未使用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相关单位不得办理供应或者接入手续。7

第二十八条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歌舞、游艺等文化娱乐场所,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适用法责:第六十二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二)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排风扇、冷却塔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三)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机关、医院、学校、住宅小区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四)在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场所组织广场舞等娱乐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的音量应当符合相关规定;

(五)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要求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除外。

高考等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噪声排放采取临时性管制措施。

第二十九条

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适用法责: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适用法责: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和时段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适用法责:第六十三条第三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条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适用法责:第六十四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限制或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和种类。8 燃放烟花爆竹后应当及时清理燃放废弃物。(适用法责:第六十五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当在规定的地点停放。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适用法责:第六十六条,在人行道上违法停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行人通行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处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录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系统。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将车辆拖离现场,但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使用道路临时停车非收费泊位或者非经营性公共停车区域停放车辆的,不得连续超过三十日。

第三十三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设城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并向社会及时公布停车信息。大中型商场、酒店餐饮、文化娱乐等场所的公共停车场,其经营管理者应当将停车信息纳入城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故意毁损、移动、涂改道路停车泊位等交通设施。(适用法责: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使用道路临时停车收费泊位停放的,应当及时、足额缴纳停车费。

第三十四条

驾驶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车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车不得加装伞具。(适用法责:第六十八条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五条

在城市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倾倒废弃物、垃圾;

(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家畜;(一,二项适用法责: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擅自从事餐饮、食品加工、摆摊设点等经营活动;

(四)擅自搭建建(构)筑物或者堆放物品、物料;

(五)违规取土;(三,四,五项适用法责: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三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布局各类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引导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等经营者进入集贸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从事经营活动。

集贸市场和各类专业市场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保持场内环境卫生整洁、设施完好; 9

(二)保持场内通道畅通;

(三)场内经营者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在指定区域经营。(第二款二,三项适用法责:第七十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市场开办者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在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卫生的情况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确定摆摊设点的区域、时段,并向社会公布。摊点、流动商贩经营应当达到下列要求:

(一)在规定的区域、时段内经营;

(二)按照规定处理废弃物,保持设施和环境整洁;

(三)使用电、燃气等清洁能源。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人行道、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摆摊设点、加工制作等经营性活动。(适用法责:第七十一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八条

饲养犬只等动物应当遵守有关规定,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影响市容环境卫生。(适用法责:第七十二条,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携犬只出户时,应当采取系牵引带等约束性措施。

对饲养的动物在城市道路、其他公共场所排泄的粪便,饲养人应当及时清除。除盲人携带导盲犬外,禁止携带犬只等动物进入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娱乐场所、候车(机、船)室、餐馆、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汽车、电车、有轨车辆等公共交通工具。第三十九条

住宅小区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单位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有权进行劝阻;劝阻无效的,物业服务单位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向城市管理部门或者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处理:

(一)高空抛物;

(二)占用公共区域种植蔬菜;

(三)侵占绿地、毁坏绿化和绿化设施;

(四)违反规定饲养家畜家禽;

(五)违反规定停放车辆、不在规定区域给电动车充电;

(六)擅自摆摊设点、占道经营;

(七)违法将住宅及其附属车库、杂物间、储藏室改变为从事加工、餐饮、废旧物品收购、车辆清洗、修理等经营性用房;

(八)擅自利用楼道、阳台、屋顶等共有部分搭建建(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10

(九)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建设应急避难场所,保持水、电、气、交通、通信等系统畅通,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大型社会活动主办者,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者或者经营者,危险区域、危险源的管理者应当制定具体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六章

综合执法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下列行政处罚权:

(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

(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三)工商管理方面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

(四)食品药品监管方面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户外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五)交通管理方面侵占人行道、违法停放车辆等的行政处罚权;

(六)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的行政处罚权;

(七)市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的其他行政处罚权。

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实施与前款规定范围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处罚权集中后,原主管部门不再行使已由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

第四十二条

对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查处而未查处的案件,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查处。

市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将本部门管辖的案件委托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查处。有管辖权的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报请市城市管理部门查处或者由市城市管理部门指定其他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查处。

县(市)区城市管理部门之间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由市城市管理部门指定管辖。11 第四十三条

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之间对职权范围发生争议的,由同级人民政府依法明确。

第四十四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文明、公正执法,坚持管理与服务、执法与疏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城市管理应当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于城市综合管理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有权依法向法定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进行检举、控告。接到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依法调查处理,在规定时间内将处理结果反馈检举人、控告人。

第四十五条

城市管理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

(一)以勘验、拍照、录音、摄像等方式进行现场取证;

(二)在现场设置警示标志;

(三)询问案件当事人、证人等;

(四)查阅、调取、复制有关文件资料等;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第四十六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与司法机关、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和执法联动协作。

城市管理部门查处违法行为需要查询有关资料、需要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意见的,相关部门应当依法提供。

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相关城市管理职责,发现有违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当及时将证据材料和行政处罚建议移送同级城市管理部门或者相关单位。

第四十七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的电话、信箱和电子邮箱,对收到的投诉举报应当及时处理,反馈处理结果,并为投诉人、举报人保密。

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事项,应当告知投诉人、举报人向有权查处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举报,并及时移送有权查处的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处理。

投诉举报事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责的,接到投诉举报的部门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先予处理或者制止,并及时通知其他相关责任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城市综合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查封、扣押、没收财物或者违法所得的;

(二)违反规定使用执法证件的; 12

(三)刁难、辱骂、殴打或者唆使他人殴打当事人的;

(四)损毁当事人财物的;

(五)索要、收受他人财物的;

(六)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查封、扣押、没收的违法财物、违法所得或者罚款的;

(七)对应当处理的违法行为不制止、不处罚的;

(八)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第四十九条

城市管理部门、城市管理相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一)应当移送有权处理部门或者执法机关处理而不及时移送的;

(二)继续行使已经交由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权的;

(三)拒绝提供或者不按规定提供资料或者专业意见的;

(四)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职责的。

第五十条

违反第九条第一款第一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区制度。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合理划定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人、责任事项和监管单位等。责任区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二)保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

(三)车辆停放有序;

(四)城市容貌标准和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规定未保持环境卫生整洁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第十条(从事车辆清洗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得占用道路、绿地、公共场所等场地;

(二)采取措施处置污水、污泥、油污等污染物、废弃物;

(三)不得堵塞排水管道或者损害市政设施)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市政设施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未经城市管理部门同意,擅自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影响市容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拆除,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第十三条规定设置户外招牌影响市容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行政许可从事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和城市建筑垃圾处置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13 违反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未将餐厨垃圾交给有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五条

违反第十六条规定,不按照规定的方式、路线、时间运输建筑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在运输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第十九条(公民应当爱护公共卫生环境,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随地吐痰、便溺;

(二)乱扔纸屑、饮料瓶、塑料袋、果皮、果核、烟蒂、烟盒、口香糖、槟榔渣、动物尸体等废弃物;(三)乱倒生活垃圾、污水、粪便;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影响环境卫生的行为)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警告或者一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工程建设项目的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未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或者未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施工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异地绿化等补救措施。

第五十八条

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占用城市绿地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退还,恢复原状,赔偿损失,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

违反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占用或者破坏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占用城市桥梁下空间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城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恢复原状,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条

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一项(在市政公用设施上刻画、涂写)、第三项(在市政公用设施范围内擅自堆放物品或者敷设、架设管线以及装置其他设施)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二十四条第二项(侵占、拆毁、损坏市政公用设施)、第四项(在市政公用设施范围内擅自摆摊、搭棚、盖房或者修建其他建(构)筑物,挖砂、取土、采石等方式损害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一条

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擅自在人行道、公共场所施划停车区、停车位,设置地锁等设施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14 第六十二条

违反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歌舞、游艺等文化娱乐场所,其边界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一款(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业整治。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关闭,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三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区域和时段内露天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和违法所得,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四条

违反第三十条(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区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六十五条

违反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燃放烟花爆竹后未及时清理燃放废弃物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第六十六条

违反第三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在人行道上违法停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行人通行的,由城市管理部门处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录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处罚信息系统。城市管理部门可以将车辆拖离现场,但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

第六十七条

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故意毁损、移动、涂改道路停车泊位等交通设施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赔偿损失,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使用道路临时停车收费泊位停放车辆未及时、足额缴纳停车费,经催告仍不缴费的,经营管理者可以报请相关部门将机动车所有人的相关信息纳入株洲市公共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第六十八条

违反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摩托车、电动摩托车、助力车加装伞具影响交通安全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罚款。15 第六十九条

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一项(倾倒废弃物、垃圾)、第二项(种植蔬菜、饲养家禽家畜)规定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违反第三十五条第三项(擅自从事餐饮、食品加工、摆摊设点等经营活动)、第四项(擅自搭建建(构)筑物或者堆放物品、物料)、第五项(违规取土)规定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条

违反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二项(保持场内通道畅通)、第三项(场内经营者按照核定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在指定区域经营)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市场开办者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一条

违反第三十七条第二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人行道、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公共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摆摊设点、加工制作等经营性活动)规定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二条

违反第三十八条规定饲养犬只等动物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三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本条例规定,本条例没有规定行政处罚,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八章

附则

第七十四条

按照本条例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市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标准,通过政府网站等向社会公布,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经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由株洲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办法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印发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办法的通知

株政办发〔2012〕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云龙示范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局委办、各直属机构:

《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二年十月十二日

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规范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行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管线空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各类地(水)下管线(含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公共监控视频、交通信号、有线电视、工业等地下管线,人防、地铁、集约管沟(廊))及其附属设施(以下简称管线)。

第三条 凡在本市市区范围内进行管线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维护、档案信息等管理活动,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成立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及信息化工程领导小

—1—

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住建局局长任副组长,市住建、规划、城管、国土等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日常管理和具体事宜。

市住建部门负责全市管线工程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本办法。

市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管线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市国土资源、水务、人防、环保、园林绿化、公安交通、文广新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各区人民政府指定的相关管理部门按照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管线管理工作。

第五条 管线建设和运营活动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保障安全的原则。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正常运行的义务,有权对损毁、侵占、偷盗、破坏管线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 政府鼓励和支持管线科学技术研究和创新,推广先进技术,提高管线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推进管线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积极采用集约管沟(廊)和非开挖技术进行管线建设,新、改、扩建排水管线要实行雨污分流。

第八条 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对管线普查后的动态情况实行跟踪测绘,及时更新管线信息系统,保证系统数据反映现状,实现对管线工程及系统数据的动态管理。

第九条 市规划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管线综合规划,报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的要求,对各类管线及其附属设施作出科学合理安排。

管线的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各项管线建设工程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2—

第十条 市住建局会同市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管线综合规划拟定城市道路建设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示。

管线建设单位根据城市道路建设计划,拟定本单位次年的管线建设计划报市住建局备案。

第十一条 管线建设与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道路建设单位按照规划要求预埋管线横穿道路的管道。

新建、改建、扩建管线工程,控制在规划的对应位置范围内,不得占用其他管线位置。

第十二条 各类管线的走向、位置、埋深需综合规划,并按照下列原则实施:

(一)沿道路建设管线走向应平行于规划道路中心线,并与地下隐蔽工程相协调,避免交叉或互相干扰。

(二)同类管线原则上合并建设。新建道路配套管线入地,架空线路逐步进入地下。

(三)新建管线让已建成的管线;临时管线让永久管线;非主要管线让主要管线;小管线让大管线;压力管线让重力管线;可弯曲的管线让不宜弯曲的管线,柔性结构管线让刚性结构管线。

(四)管线埋设深度和各类管线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以及与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等的间距,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第十三条 新建、改建、扩建(含道路挖掘)管线工程时,管线建设单位持有关批准文件,依法向市规划局申请办理规划许可证等规划审批手续。

与道路同步建设的管线工程,可与道路工程一并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管线建设单位在办理规划审批手续时,先到市城建档案馆查询施工地段地下管线档案,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再将其提交市规划局,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管线工程开工前,管线建设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测绘

—3—

单位进行放线;放线后,才能办理规划验线手续,经市规划局检测无误后动工;管线工程覆土前,管线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质的测绘单位进行竣工测量。经市规划局核实无误后,方可覆土。

管线工程的竣工测量费用,纳入管线工程造价。

第十五条 管线工程竣工三个月内,管线建设单位向市规划局申请核实,取得建设工程规划核实证明;否则不得组织竣工验收。

第十六条 管线工程施工前,按规定向市住建局办理施工许可证。与道路同步建设的管线工程,可以与道路工程一并办理施工许可证。

管线建设单位在申办施工许可证前到市城建档案馆办理建档手续,并签订《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移交责任书》。

因管线建设需占用、挖掘道路的建设单位,向市城管局、市交警支队提交施工地段管线现状资料申请办理破占道许可手续。

第十七条 依附于道路的各种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计划相协调,与道路同步建设。确无条件同步建设的,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可以缓建管线工程,但按照规划要求预留管线管位。

不依附于道路的管线分别纳入相关项目建设计划,配套建设。

第十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大修的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开挖敷设管线。因特殊情况需要开挖敷设管线的,按有关规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管线建设单位向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管线现状资料,并做好管线工程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二十条 管线工程的勘察、测绘、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等级。

管线工程勘察、测绘、设计单位按照国家与地方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管线的勘察、测绘、设计。

管线工程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已审查通过的施工图、批准的时间以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设置管线标志,并提供合格的管线竣工图及其他应提交的竣工档案。

管线工程监理单位对管线隐蔽工程进行监理,并做好管位的监理

—4—

记录。

第二十一条 新建、改建、扩建和整治道路需迁移、改建管线的,道路建设单位通知有关管线权属单位,并告知迁移或者改建的设计要求,由管线权属单位负责迁移或者改建,并与道路工程同步施工建设。

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施工过程中,因场地条件或者地下空间占用等原因需变动管线平面位置、标高和规格的,按原审批程序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组织施工。

第二十二条 管线工程需临时使用土地或者拆迁房屋的,管线建设单位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涉及绿化、消防、军用设施、轨道交通、测量标志、航道、河道、桥梁、文物等方面的,管线建设单位征求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三条 管线工程施工单位在原有管线或者设施埋设的位置不明时,采用可靠方法进行探测,掌握实际情况后方可施工。可能对其他管线或者市政、绿化、建筑物及构筑物等设施造成影响的,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派员到场监督。如有损坏,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抢修,并做好记录,所发生的费用由相关责任单位承担。

第二十四条 管线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标牌,并在其周围设置安全警戒线。施工标牌上标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施工期限和联系电话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管线建设单位组织管线工程勘察、测绘、设计、施工、监理、城建档案馆等相关单位进行管线工程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管线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15日内,向市住建局备案并提交工程档案移交合格证明。

第二十六条 市住建局负责监督管线权属单位对管线的维护管理,并定期组织对其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督查,管线权属单位及养护作业单位配合督查。

第二十七条 市住建局负责组织编制管线安全应急处置综合预

—5—

案。

各管线行业主管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编制相应的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报市住建局备案。

第二十八条 管线权属单位对所属管线及其设施的安全运行负责,加强日常巡查与维护,保持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完好、安全运行,及时修复破损、老化、缺失的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第二十九条 管线发生故障需要挖掘道路进行紧急抢修的,管线权属单位可先行施工,做好记录,同时向市住建、城管部门报告,并在二十四小时内补办批准手续。如遇节假日,补办手续可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

第三十条 管线权属单位不得擅自迁移、变更或者废弃地下管线。确需迁移、变更或者废弃的,必须经市规划局批准。废弃的管线应当拆除,不能拆除的管线应当将管道及其检查井封填。

第三十一条 在管线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压占管线进行建设;

(二)损坏、占用、挪移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三)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管线设施的安全警示标志;

(四)倾倒污水、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

(五)堆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

(六)擅自接驳管线;

(七)其他危及管线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将各部门、各专业系统的管线信息资源纳入智慧城市管理范畴。

市住建局会同有关部门具体负责建立综合管线信息数据库、开发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并资源共享。

第三十三条 开发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应当使用市测绘主管部门批准的地理信息系统标准。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提供并及时更新。

第三十四条 管线权属单位根据《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

—6—

规程》的要求,建立和维护各自的子信息系统,并纳入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第三十五条 管线工程实行工程档案预验收制度,管线建设单位在提请市城建档案馆对管线工程档案预验收合格后进行竣工验收。

第三十六条 管线建设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的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六个月内,按照有关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管线工程竣工测量成果及其他档案资料和电子文件,竣工测量及电子文件须满足《株洲市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数据格式要求。

管线工程勘察、测绘、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配合建设单位收集、整理管线工程竣工档案。

市城建档案馆在管线工程竣工档案归档之日起一个月内,将其纳入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管线建设单位及管线权属单位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真实、准确、完整的管线工程档案,不得涂改、伪造。因管线建设单位提供不真实的档案资料,而给使用人造成损失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三十七条 管线迁移、变更或者废弃的,管线权属单位将迁移、变更、废弃部分的管线工程档案修改、补充到本单位的管线专业图上,并自管线迁移、变更、废弃之日起三十日内,将修改后的专业图及有关档案报送市城建档案馆。

第三十八条 市城建档案馆应为公民、法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查阅、利用管线信息资源提供便利。

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查阅、利用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需办理相关手续,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第三十九条 管线建设单位未取得规划许可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要求进行建设的,由市规划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的,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并可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7—

第四十条 管线建设单位未取得施工许可擅自施工的,由市住建局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并处建设工程合同价款的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二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管线建设单位未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由市住建局依据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因建设单位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造成施工单位在施工中损坏地下管线的,建设单位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四十二条 未经批准挖掘占用城市道路,分别由市城管局和市交警支队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道路建设单位、管线建设单位以及其他从事开挖、爆破、钻探等施工活动的单位,未按照规定查明并取得施工地段的管线资料而擅自组织施工的,由市住建局依据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责令改正;造成地下管线损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危及和损害管线安全的责任人和行为,由市住建局责令其整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市住建、规划、测绘、城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办法。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8—

下载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株洲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情况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株洲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

    《株洲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执行。 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株洲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社区体育(最终定稿)

    中国社区体育发展趋势 冰雪系08级4班鞠帅2008060404 20世纪五十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体育便由学校扩展到社会,走进千家万户,逐浙......

    社区体育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P2) 2、社区体育: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

    社区体育(精选合集)

    社区体育工作计划 一、2012年全民健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方针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民健身工作发展全局,按照区委提出......

    1、社区创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工作总结

    **社区创建浙江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工作总结 **社区地处北仑城区东南面,东起太河路,南至黄山路,西接中河路,北及明州路。社区有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主要由星阳新村、大港新村、......

    城市社区建设

    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一是社区组织建设 主要包括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二是社区服务建设 主要包括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和社会贫困户......

    城市社区创新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容和特点 城市社区管理必须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

    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尊重社区自治 实行协会监督 ##区积极探索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 为加强城市基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针对社区监督乏力的问题,我区探索建立了“社区廉政监督协会”,突出社区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