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1-课程管理系统定义-简化版
在线教学系统(Online Teach and Study System)我们承担了开发一个在线教学系统的项目(OTSS)。OTSS允许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完成教学互动,包括学习资料共享、作业提交与批阅、试题定义与测试、网上答疑、消息公布。
(一)OTSS的用户包括本课程的教师及学生,一般不允许其它教师或学生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本门课程的资源。
(二)教师可以共享教学课件、参考资料、电子书,而学生则可以阅读和下载。OTSS支持显示任何电子文档、Word、Powerpoint、Flash、视频和声音等。也可以连接到Web上的外部资源,也可以无缝地将其包含到OTSS界面里。
(三)教师可以布置作业,并允许学生提交自已的作业。可以指定作业的截止日期和最高分。学生可以上传作业(文件格式不限)到服务器——上传时间也被记录。也可以允许迟交作业,但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迟交了多久。可以在一个页面、一个表单内为整个班级的每份作业评分(打分和评价)。教师的反馈会显示在每个学生的作业页面,并且有email通知。教师可以选择打分后是否可以重新提交作业,以便重新打分。
(四)教师可以定义题库,在不同的测验里复用。题目可以分门别类地保存,易于使用,并且可以“公布”这些分类,供同一网站的其它课程使用。题目自动评分,并且如果题目更改,可以重新评分。可以为测验指定开放时间。根据教师的设置,测验可以被尝试多次,并能显示反馈和/或正确答案。题目和答案可以乱序(随机)显示,减少作弊。题目可以包含HTML和图片。题目可以从外部文本文件导入。如果愿意,可以分多次完成试答,每次的结果被自动累积。选择题支持一个或多个答案。题型包括填空题(词或短语)、判断题、匹配题、随机题、计算题(带数值允许范围)、嵌入答案题(完型填空风格),在题目描述中填写答案、嵌入图片和文字描述。在OTSS中设计的各类题目可以备份,并导出。
(五)学生可以向老师或其它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及其它同学都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老师给出的答案自动置顶。
(六)老师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如上课时间改动的通知、实验课调整的通知等,同时将该消息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发送至每个班级成员手机。
(七)可以把课程打包为一个zip文件。此文件可以在其它OTSS中恢复。
(八)全面的用户日志和跟踪——在同一页面内统计每个学生的活动,显示图形报告,包括每个模块的细节(最后访问时间、阅读次数),还有参与的讨论等,汇编为每个学生的详细的“故事”。
第二篇:门窗系统定义
门窗系统定义
一个好的门窗,必须要有好的气密,水密,隔音,隔热,抗风压,并在设计上,必须
考虑以下几点:
大部分的型材批发商或者门窗公司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型材品种繁多,且
容易积压,影响资金流动及管理的困难。比如,不隔热窗,在设计型材时,若考虑内开,外开,活动百叶的共用性,即可以减少型材截面的品种!
2、五金配件,角码,胶条的统一化。
好的门窗系统,为配合隔热窗(门),不隔热窗(门)等不同市场需求,并减少配套件的库存,以降低成本,有利于管理。配套件的共用性、统一性势在必行。
3、加工工艺的统一化,简单化。
一般的门窗设计,主要考虑型材断面及五金的配合。很少考虑现场工人生产,制造的方便。如果工人的生产效率愈高,品质的合格率愈高,相对的生产成本就愈低。
4、完善的接点,迎合不同的开启方式。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工程时,经常为了建筑物优美的造型效果,会有不同的门窗需求,因此,为了配合工程,良好的系统只要做少部分修改,即可满足需要,不须另起炉灶。对于门与窗,推拉窗(门)与平开窗(门)的接点,亦要有良好设计,不致产生好几根铝型材连在一起,影响视觉美观。同时,并能满足不同的开启需求,如外开,内开,内开内导,外翻,内翻,推拉等功能。
5、良好的整体公差配合,完善的生产工艺。
门窗结构是由铝型材,玻璃,隔热条,胶条,五金件及加工工艺配合完成,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差配合,很难生产合格的门窗,因此系统公司在这方面就起到主导的作用。试想我们开的汽车,各个零部件若没有好的公差配合,其结果将会如何?欧洲对于门窗的制造销售,均要求必须通过门窗实验室的检测(如德国的ROSEHEIM),检测的标准也有明确规
定(详看CEN/TC33)。为了通过检测,良好的公差配合,持续且完善的制作工艺是必须的,例如为了“水密”及防止室内外温差造成“结露”,“排水孔”及“通风孔”的设计就至
关重要。
a.五金件:由于铝材与铁材五金存在电位差的关系,易造成铝材腐蚀,因此冷(热)轧铁五金件是不宜采用的。一般使用的材料,在符合强度的前提下,以不锈钢,铝合金,锌合金及工程塑料为主。
b.胶条:以三元乙丙(EPDM)为主,寒冷地区需要采用硅橡胶。欧洲汽车,均采用EPDM为胶条,对于住家门窗的要求,当然也用此材料。
c.隔热条:以尼龙66加25%的玻纤为主。目前尚无其他材料取代,若以PVC代替尼龙66,造成的后果,在实验室均有报告。
7、系统的可扩充性。
良好的门窗系统,除了满足目前推拉,平开(内开,内开内导,外开)需求外,还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到能与幕墙系统,室内隔断系统,室内门系统相结合,如此,才
能称得上完整的系统。
“系统发展”的总结,是由于(1)门窗必须通过门窗检测实验室及各种相关标准的检测要求;(2)为满足市场存在的各种需求;(3)各配套行业,公司的有效管理、配合;(4)多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错误和改进的心得。很多门窗系统的细节,看似平凡,其实是很多错误总结而积累的经验。因此,系统被欧洲各系统公司,型材公司,视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的价值是不可估计的。消费者认定XX品牌门窗,XX系统,因
为它代表者品质、性能的保证。
二、中国市场存在的特殊现象:
国内对系统的认识,从早期的雷诺兹(RENOLDS)、旭格、阿鲁克至与罗克迪先生合作的系统。总的来说,中国市场很大,潜力无穷,但是有些观念,似乎应尽快与国际接轨。
1、窗型结构以大固定、小平开为主:
大中国地区,包含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门窗的窗型大多采用此窗型,根据门窗公司、房产开发商的意见是,此种结构,有造价较便宜,可省五金件、型材成本,采光好,视觉美观等优点。
2、外开窗使用的一些疑点:
a)传统外开窗,使用四连杆摩擦铰链,单层玻璃,如目前大部分的香港、台湾,及华南地区所使用的窗型,除了节能差,隔音差外基本上无什么缺点。一旦依照“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节能门窗要求,势必需使用中空玻璃,并可能采用隔热断桥铝材,这将增加单扇门窗不少重量。若仍采用传统摩擦铰链,因门窗重量至少增加30%,其支撑强度需要重新严格论证,否则危险性必增加!
b)隔热断桥窗,若采用合页铰链,其合页,应包住全部铝材。如仍使用非隔热窗外开合页,因未将全部铝材包住,其强度不够,必将造成安全隐患。
c)隔热外开窗将玻璃压条放于室外,有以下缺点:1)下雨时,雨水会往室内渗漏;2)不利于防盗效果;3)若用打硅胶的方式,注胶于玻璃四周,不利于玻璃的更换,特别是在高楼的门窗。而且注胶工艺若不好,门窗就好像在流鼻涕一般!
d)基本上,欧洲是很少使用外开窗,隔热铝材外开窗更是少之又少,其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清洁门窗,并且对门窗的安全考虑更多。欧洲还是以内开窗,内开内导窗为主,因为气密,水密,隔音,清洁门窗,都有良好效果。
3、隔热条及三元乙丙(EPDM)胶条的使用:
目前中国对隔热条的标准,据笔者了解,国家标准讨论稿已出炉,尚未公布实行,但算是有了良好的开端。目前市场上PVC条的用量超过尼龙66条(含25%玻纤),此乃开倒车现象。关于胶条,仍是PVC条,或是假三元乙丙的天下。门窗的气密,水密,隔音特性中,三元乙丙胶条,绝对是关键因素。我们不防看看高级轿车的胶条,有用PVC条或打硅胶吗?既然人类住在屋里的时间,比在汽车里还多,为何如此不注重自己居住的品质?
4、对门窗结构、特性及公差的要求:
我们注意到大部分的型材公司目录及其所展示的样品中,对于结构均轻描淡写。笔者曾与多位技术人员交流过,发现他们对加工工艺,结露的要求,公差的深化等等,均不甚理解。他们总认为市场上那种窗好卖,就想办法去买
一、两扇样品,依样画葫芦COPY,对于深入了解门窗结构认为那是多余的!试问门窗若没有整体结构的考虑,良好的公差配合(包括型材、胶条、五金件等),如何生产出合格的门窗?COPY的产品,如何了解公差?应该说没有门窗系统等于没有整体思考的产品,它将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且将造成大量模
具、时间的浪费!
门窗的公差需综合考虑,还需配合加工工艺的标准化,不是买了哪个名牌的型材、五金件,就可以做好门窗。欧洲系统公司的门窗售价,比一般门窗的价格高,因为他卖的是
品质、技术、性能与服务。
5、对型材壁厚的思考及配套件的要求:
据最新的国家标准,对铝型材壁厚要求,门料需达到2.0mm,窗料为1.4mm。对于窗型材1.4mm的壁厚没有问题,只是对于2.0mm的门料感觉有点怀疑。门窗的壁厚,主要在抗风压中,以增加它的强度,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物高度,不同朝向,都有不同要求。若全部以最低2.0mm要求,显然有点主观,欧洲有很多门料设计是低于2.0mm。从设计的观点,可利用加强筋等合理的不同型材结构设计,既能提高结构强度,又省下不少铝材,何乐而不为?况且,既然提出型材壁厚最低要求,门的重量相对增加,相应的五金件承载重量规定、检测标准也应及时配套,否则下一个安全问题又将发生!
三、中国门窗需尽快与国际接轨:
任何产品的发展规律都是从无到有,从有至完善的阶段。我们很欣喜看到国内在铝合金节能门窗的繁荣气象,虽然市场上优劣产品,参差不齐,很盼望有更多正确的观念能导入市场。政府主管部门、专家,能订定符合国际要求的标准,并持续且严格的执行。
今日我们看到中国产的电脑、手机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因为产品经过国际市场严格
考验,企业通过激烈竞争,才产生这些好产品。同样的,唯有中国的门窗标准、检测、质量要求,与国际接轨;而中国的门窗系统能生产出与欧洲同一高水平的门窗,如此我们才有可能从门窗大国走向门窗强国,我们的行业,才能走向国际市场
德国德尔堡罗门窗
一、质量优势:
1.产品用料及性能
“德尔堡罗”系列产品所用的原材料均为铝及钛镁合金,使得型材更其硬度、光泽度和韧性,引进德国仿真木纹技术,新型粉末喷涂烤漆工艺,立体手感工艺等,具有极度的耐侯性、耐化学性、耐腐蚀性及耐磨损能力,有良好的防止变形,霉变和剥离的性能。2.玻璃:采用优质洛阳浮法玻璃,款式丰富多彩,采用中空热合防潮铝条的制作方式,可使中空玻璃内永不进水、永不起雾,达到隔音、隔热、防潮和节能的作用。
3.五金配件:引进进口品牌的轴承,滑动轮采用的是尼龙轮,尼龙轮(PA)因其材料具有自润滑性,使得轮子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减到最低,因此,使其在滑动时基本听不到声音,而且承重性也更强,多个系列的五金件由我司自己研发加工,在技术上领先一步。
二、品牌优势:目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已在全国各地遍布,全国各大城市都设有经销商点以及专卖店,并且我司在北京、海南、湖南等地设立了直营店,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我们加大力度树立我们的品牌形象,在商界和各大型网站上做企业形象的宣传和品牌的推广。而且我们是以品牌操作市场,以专卖店的形式引领市场,在全国各地设有专卖区、专卖店,并诚征全国经销商加盟我们的专卖店。
三、技术优势
我们公司拥有一批锐意创新的技术骨干,对现有的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新技术,并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安全可靠的门业产品。并紧紧跟随时代的潮流,款式设计新颖,争取走在市场的最前沿。
我们追求卓越,不断完善,遵循诚信、务实,优质的服务为宗旨,从而让我们的产品质量更好,性能更高,更具市场吸
第三篇:教师课程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项目2:教师课程管理系统
某学校有课程若干。需要存储这些课程的编号、名称、学时、类型,老师的编号、姓名,并显示全部信息。其中类型分为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要求:
1)其中,课程编号在生成课程信息时同时生成,每输入一个课程信息编号顺序加1。
2)能按课程名字或者老师编号显示、查找、增加、删除和保存各种课程和老师信息。
2、基本要求:
(1)要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类层次;
(3)功能用菜单实现
(4)数据的输入输出可根据用户选择,从文件或键盘输入。
(5)提交项目源码(带注释)和报告,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功能,调试过程,程序代码,项目总结。
由题目可知本程序应有的功能有7块,分别是信息的录入、显示、查找、增加、删除、保存以及编号的给出,信息的存储形式应以类的形式。以下是6个部分的详细说明:
1.类:本类应有6个成员用来表示基本信息:课程的编号、名称、学时、类型,老师的编号、姓名。因此我将这6个成员当成了保护成员。而公有成员应该有信息的录入,读出,以及显示(这是为了满足信息显示的需求)还有复制构造函数。为了满足从文件录入的功能,类之中包括了一个将一个数赋值给保护成员的公有成员。其中类型以枚举的形式给出。
在类定义结束后就定义ip【500】的类组。
2.信息的显示:将一个类所有的保护成员信息显示出来。其中会利用 一个temp的全局变量,以确定是哪一个类。
3.信息的查找:以一个函数的形式给出,根据课程名称或者老师编号,用一个switch给用户选择,而后利用for循环查找。
4.信息的增加:以一个函数的形式给出,先用for循环判断类的组中已赋值的部分,而后在其后继续赋值。赋值时应用类中的成员。
5.信息的删除:以一个 函数的形式给出,先让用户输入所要删除的部分,用for循环查找,而后用一个局部变量记录这个类,而后在该类之前的都不动,之后的全部用后一个给前一个赋值。
6.信息的保存:我个人习惯在主函数的最后用一个for循环记录。
7.信息的录入:在主函数中给一个switch,让用户选择是文件录入还是键盘录入,文件录入时,用for循环按顺序一个个把内容录入,键盘录入,用一个只有初始值的类的全部初始化。
8.编号的给出:利用一个全局变量k,在文件录入时,用for循环给出自己是第几个,若是键盘录入,k=0。
第四篇:液压系统定义及结构
液压系统定义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
1)、动力元件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
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2)、执行元件(如液压缸和液压马达)的作用是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
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
3)、控制元件(即各种液压阀)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根
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益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
4)、辅助元件包括油箱、滤油器、油管及管接头、密封圈、快换接头、高压球阀、胶
管总成、测压接头、压力表、油位油温计等。
5)、液压油是液压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有各种矿物油、乳化液和合成型液压
油等几大类。
液压系统结构
液压系统由信号控制和液压动力两部分组成,信号控制部分用于驱动液压动力部分中的控制阀动作。
液压动力部分采用回路图方式表示,以表明不同功能元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液压源含有液压泵、电动机和液压辅助元件;液压控制部分含有各种控制阀,其用于控制工作油液的流量、压力和方向;执行部分含有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其可按实际要求来选择。在分析和设计实际任务时,一般采用方框图显示设备中实际运行状况。空心箭头表示信号流,而实心箭头则表示能量流。基本液压回路中的动作顺序—控制元件(二位四通换向阀)的换向和弹簧复位、执行元件(双作用液压缸)的伸出和回缩以及溢流阀的开启和关闭。对于
执行元件和控制元件,演示文稿都是基于相应回路图符号,这也为介绍回路图符号作了准备。
根据系统工作原理,您可对所有回路依次进行编号。如果第一个执行元件编号为0,则与其相关的控制元件标识符则为1。如果与执行元件伸出相对应的元件标识符为偶数,则与执行元件回缩相对应的元件标识符则为奇数。不仅应对液压回路进行编号,也应对实际设备进行编号,以便发现系统故障。
DIN ISO1219-2标准定义了元件的编号组成,其包括下面四个部分:设备编号、回路编号、元件标识符和元件编号。如果整个系统仅有一种设备,则可省略设备编号。实际中,另一种编号方式就是对液压系统中所有元件进行连续编号,此时,元件编号应该与元件列表中编号相一致。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复杂液压控制系统,每个控制回路都与其系统编号相对应
第五篇:课程定义的辨析
课程定义的辨析
摘要:本文主要从课程的词源和六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来谈,在课程定义中应该注意五个问题即课程的价值观问题、课程的性质问题、课程的起点问题、课程的主体问题和课程的内容问题。
关键词:课程;词源;定义;辨析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唐代孔颖达在为《诗经·小雅·小弁》中”一一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治。”但他用这个词的含义与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课程的意思相去甚远。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1]虽说他只是提及课程,并没有明确界定,但意思还是清楚的,即指功课及其进程。这与我们平时很多人理解的课程定义几乎相似。
在英语世界,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年)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2]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又称学程。这一解释在英文字典中很普遍,无论是英国牛津字典,还是美国韦伯字典,甚至一些教育专业字典(如《国际教育字典》),都是这样解释的。课程既可以指一门学程,又可以指学校提供的所有学程。这与我国一些教育辞书上对侠义课程和广义课程的解释基本上是吻合的。
但是这一说法在现在受到了质疑,有人认为应该注重“跑”,重点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有人认为应该注重“道”,重点强调的是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道,来适应学生的发展。可见,选择不同的词源就会对课程产生不同理解。事实上,对各种课程定义的辨析确实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的理解。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科目,在我国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在欧洲中世纪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音乐、天文七艺。最早采用英文课程一词的斯宾塞,也是从指导人类活动的方面的诸门学科的角度,来探讨其知识的价值和训练的价值的。目前我国的《辞海》也认为课程即学科、或者是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广义的课程,或者指某一门的学科——狭义的课程。陈桂生在他的“课程”辩中提出:所谓“古代课程”实际上是“学程”,同古代“学程”相比,近代课程则近于“教程”。不管人们给“课程”下的定义是什么,至少迄今为止中国人心目中的“课程”所指的,仍然是“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某一门学科。
这类观点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他们的发展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课程以分科形式开设,课程体系以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组织,便于教师的教学。这种定义的实质是把课程视为外在于学生的静态科目,对学生的经验重视不够,忽视他们的个性、情感、态度和创造力的发展。把课程看作学科,对学校实际提供给学生的课程概括是不够的。完整的学校课程应该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一般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课堂氛围、隐喻的内容价值、性别差异等。隐性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对“结构”“系统”“逻辑”等的顶礼膜拜,而将隐性的、无意的、甚至根本不被关注的学校生活经验纳入了人们的视野。新课改后,很多学校都已经把活动和社会实践纳入到了正式课程中,所以仅仅把课程定义为学科课程显然是不够的。此外, 由于强调学科之间的界限, 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使知识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只重视静态的知识,而忽视了动态的过程及结果。
(二)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刘要悟认为课程涉及教育内容的组织、教育标准、教育活动的总体构思和初步设计等方面的客观事实,“课程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与初步设计。其最主要的特征是‘计划性’或‘方案性’”。钟启泉指出:“课程意味着儿童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的整个生活活动的总体计划。”[3]这种计划或方案通常指书面资料,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等。
这一课程定义把教学的范围、序列和进程安排甚至教学方法和技术设计都包含在内, 以期对课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这样界定课程有助于规范教育活动,提高教育的效率,保证学生培养的基本质量。从计划角度定义课程, 既注重教学内容的安排, 又强调教学活动过程的预设, 使课程的内涵丰富了许多。强调课程的预设性可能会忽略了学生的现实经验。许多教育是基于非书面的计划或情境式的活动来实现的,一味强调计划性可能会抑制这类教育活动,限制师生的主动性,窒息教育的生命力。笔者认为,不论课程还是教学,它们都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比如,一个教育活动从开始到结束,也就是从一开始到最后的结束,是一个按时间纵向发展的过程。
(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这一课程定义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其基本主张为: 教育是由行为构成的, 课程的目标就是这些行为, 学生通过形成这些行为而获得的一系列经验便是课程。强调预设目标体系的建立、行为的控制与分析和工作效率。课程不再被看作是内容而是被看作是预期的结果。Popham 和Barker认为, 课程是预期的教学结果;Johnson持比较相近的观点, 认为课程是一系列预期的学习结果。[4]他们所说的教学或学习结果其实就是可以测量的行为目标。
从预期结果和目标维度定义课程, 强调课程的预设性、操作性和控制性,增强了对实践的指导性, 使课程概念更容易把握。这一对于课程是预期的结果和目标的定义方式, 批判的焦点在于预设的东西与实际产生的结果往往是有差异的, 甚至是相反的。首先, 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课程实施的过程客观上是分离的, 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到何种程度, 并不取决于目标制定者的主观愿望, 而是取决于课程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对目标的把握程度。其次,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千差万别, 要使事先预设的课程目标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需要,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 把重点放在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上, 必然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心理与互动气氛, 以及与学生成长有重要关系的其他非预期因素的忽视。
(四)课程即学习经验
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些什么,经验是学生在对所从事的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张华认为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这类经验称为课程。[5]施良方教授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经验,是试图把握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经验是学生在所从事的学习活动的思考中形成的。张华老师定义课程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人们对经验课程的批判集中在其失之过宽、难以把握、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失之过宽是因为它把课程定义为学生所学得的全部经验, 这个经验既可以来自学校, 也可以来自图书馆、媒体等, 它既可以是好的经验, 也可以是不好的经验。这种含义的课程, 以学生的兴趣、经验作为中心, 其实施存在着一些难点。如: 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经验都在变化, 而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的变化是不遵循规律的, 课程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每个班级都不只是一个学生, 如何适应群体的差异性? 可以说, 经验课程会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也因主题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浅显。
(五)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实际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这种定义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涂尔干(Durkheim)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的社会化,所以要加强个体之间的社会凝聚力。相应的,学校课程必须反映各种社会需要,使学生适应其生活环境,这种课程是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结构,从而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在一些人看来, 任何社会文化中的课程, 事实上都是也应该是这种社会文化的反映, 学校教育的职贵是要再生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和价值,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需要来规定所教的知识、技能等。专业教育者的任务是要考虑如何把它们转换成可以传递给学生的课程。
以为课程应该不再生产社会文化, 实际上是假想现状已达到完满状态了, 即认为社会和文化的改进已不再需要了。然而, 现实的社会文化远非这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合理。[6]英美一些学者在指出了他们社会中存在的大量偏见、不公正的现象后认为, 倘若教育者以为课程毋需关注社会文化的变革,那就会使现存的
偏见永久化。
(六)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一些激进的教育家认为, 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 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有人认为, 课程是一个“懒情的巨人” , 它总是落后于社会上汹涌的变革潮流。因此有人提出“ 学校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的口号,他们要求课程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主要的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 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7]课程应该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
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在这方面, 当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弗霄尔,他批评资本主义学校课程已成了一种维护社会现状的工其, 充当了人民群众与权贵人物之间的调解者, 使人民大众甘心处于从属地位,或归咎于自己天性无能。所以, 他主张课程应该使学生摆脱盲目依从外部强加给他们的世界观, 这要求让学生在规划和实施课程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然而,在社会上学校并不是一个持别有影响力的机构,它还不足以在政治上强大到能够促使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地步。因此, 认为学校课程能起到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那也未免太天真了。
三、课程定义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课程的价值观问题,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社会。
笔者认为课程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当然肯定有人会问如果课程单纯是为了学生,那么课程的社会价值怎么办。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最终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一代代高素质的人才,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两者并不是矛盾的,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和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都是强调的课程的社会价值。这些价值最终都是通过学生的发展来实现的。学生的发展实现了,课程的社会价值同时也会实现。
(二)课程的性质问题,课程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还是动态的过程。
笔者认为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课程在英文中的词源分析就是跑道的意思,跑道当然会有一个起点和终点,从起点到终点是一个过程。杜威强调学生经验的生长,其实学生从一个经验点到达一个新的经验点,也是一个过程即学习的过程。所以说,课程也可以是静态的,比如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会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可以看作是静态的,学生从这一点出发、生长、发展,最终达到新的起点即终点,这个终点也可以看作是静止的,是学生下一个新起点的开始,如此循环往复。但这个过程不是原地画圈,而是螺旋式的上升,一个发展的过程。可以说课程是动静结合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两者不可分割。
(三)课程的起点问题,课程的起点是经验还是知识。
课程的起点是经验也是知识。经验可以是学生一个学习的起点和基础,知识同样也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达到一个新的起点,这一起点为新的学习再次奠定基础,如果知识过于强调学生书本的学习,经验过
于强调生活中的学习,那么两者结合正好是一个互补,而不是对立的。其实知识和经验都是学生在自己独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学到的,考灌输得来的知识是暂时的,不是个人的,是形成不了系统的。
(四)课程的主体问题,学生是主体还是教师是主体。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是教的依据,教是学的引导。这就涉及到一个双主体的问题,在哲学中是讲不通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确实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不可能承担这一主体。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现在课程受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处理这个双主体。教学是课程目标实现的一个主要途经,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从一个新的经验点达到另一个新的经验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极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而不是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课程的内容问题,课程的内容是知识还是经验。
课程的内容即是经验又是知识。经验强调的是学生不系统的知识,而知识强调的是学生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生经过学习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最终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起点,知识是学生学习得到的一个结果。经验蕴藏在知识中,知识的运用中又体现经验的作用。课程是教学科目,课程是学习经验,教学科目强调的是学生知识的学习,经验强调的是经验的生长,其实两者不是孤立的,知识的学习是经验的生长,经验的生长也是知识的学习过程。
课程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此笔者也没有打算给课程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只是探讨一下我们在给课程下定义和使用课程这一术语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注释:
[1][2][6][7]师良方.课程定义辨析[J].教育评论,1994(3):44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4][5]杨志娟,蔡淑兰.课程定义的新视论——基于系统论视角的新经验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23-26.参考文献:
[1]苗蕴玉.课程相关概念辨析[J].教学与管理,2012(5):92-93.[2]黄金华.课程定义新论[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6):80-82.[3]郝德永.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7(8):5-10.[4]l李琳琳.关于课程定义的初始性认识[J].教学改革,2012(5):147.[5]徐继存.课程本质研究及其方法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14):3-7.[6]靳玉乐.课程定义的批判分析[J].焦作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1):4-9.[7]王娟娟.课程概念的泛化及其危机[J].当代教育科学,2007(8):37-40.[8]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J].课程与教学论研究,2011(4):27-32.[9]丁念念.课程内涵之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12(5):8-14.[10]季平.什么是课程[J].中小学管理,2002(9):4-7.[11]宋维妮.试谈对课程定义的解读[J].心课程研究,2009(10):10-11.[12]胡乐乐,肖川.再论课程的定义与内涵:从词源考古到现代释义[J].教育学报,2009(1):49-59.[13]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22.[14]廖哲勋.课程学[M].北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8.[15]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1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17]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1.[20]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