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时间:2019-05-12 13:1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第一篇: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工具,已愈来愈受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重视。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和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同样也感觉到肩上的压力之大,如何让学生真正减负、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我们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有效的课堂作业,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把课堂作业的设计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减负增效”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进度的完成、教学效果的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参与活动主动性和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一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与研究。

一、课堂作业内容的设计

每节课教学的内容是不同的,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的知识,这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加以巩固。大家知道,英语学习中很强调“勤反复”的原则,在一节新授课中,更需要运用这一原则。

为了设计有效的练习内容,我们认为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是相当重要的,即把本课的重点、难点找出来加以认真、反复的分析和研究,设计的作业内容必须紧紧回绕本课的重点进行,同时适当对以前知识进行重现,对下一节课可能出现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拓展,打下一定的埋伏,为今后的教学作好铺垫。如在教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模块时,我们在设计练习时就注意到动词过去式的渗透。我们设计一项选择性的练习,让学生选择正确的选项,其中就把动词过去式与动词原形、现在分词、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混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别。让他们对动词过去式有个初步的了解,如它的构成,它的发音,它的分类等逐一开始向学生介绍。当然这些内容也不是一下子让学生都掌握,只是让他们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到学习第二模块第三单元时,他们就会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又如,在教5Bp39Changes时,我们同样先让学生回忆第一学期所学的Butterfly一文,让学生对前面学的东西作回顾。进入新课前,我们设计这样填空练习,让学生填出所缺的单词,并对整篇文章进行复述,然后老师提以下几个问题:What was the butterfly? What was the cocoon? What was the caterpillar?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回答,为本课学习作好准备。

二、课堂作业量的设计

课堂作业量的设计是我们在实践和研究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为量的设计必须与时间的控制紧密地配合起来,量的设计还要与学生的消化与吸收、巩固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量的设计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既要有“点”的突破,又要有“面”的展开。可以说,它是我们研究这个课题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决这一瓶颈,我们同组的英语老师经常坐在一起进行激烈地讨论,有时甚至把它带到整个英语教研组让其他成员一起参与讨论,听一听他们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回过头来,再讨论、再商量,在基本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我们尝试在一定的时间内要完成基本的量,有时间的同学可以完成更多的内容,来不及完成的同学可放在课间和中午时间完成,给学生一个比较机动的时间,让他们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去完成。如在教完5Bp37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们设计了选词填空的练习:根据所给词的适当形式进行填空(人称代词)共十题,前三题是主格、宾格的变化,以后逐渐是形容词性、名词性物主代词的变化。我们估计一般同学能基本完成,四分之一的同学能完成7、8道题,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能完成5、6道题。因此,我们规定基础一般的同学完成6题,基础中等的同学完成8题,比较优秀的同学要全部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每个同学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老师或面批,或集体讲评,从而达到本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三、课堂作业形式的设计

课堂作业的形式不能一层不变,必须随着内容的不同而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调整,这样才能更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作业的有效性。我们认为,课堂作业的形式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书面作业,可以是口头训练作业;可以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的;可以是听力的训练,也可以是阅读方面的理解与分析。在英语口语训练上我们主要采用两人一组进行对话操练、四人一组进行小品表演,一人或多人的故事讲解、复述等形式进行活动,培养学生在多种语境中学习语言的能力。在听力训练上我们主要是借助多媒体、录音机、老师朗读或同学朗读,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得到尽可能多地刺激,从而对学生进行良好听的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多种语感中进行信息的输入、整理和输出。阅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

重要内容,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我们一般采用多媒体播放要做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一起看屏幕后进再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有时我们也会采用课前事先发一张阅读材料的内容,让学生先放在桌上,需要时再拿来做。以口语训练为例,在教3BP26Little Lucy时,我们先让学生在课前听了几遍的录音,上课时再次让学生听,然后请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性表演,再让同学分角色进行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较好的锻炼,培养他们敢说、敢讲的能力。又如,在教3BP8What can you hear?时,我们进行良好的师生互动,即老师拿着自制的电话与第一个学生打电话问候,再由第一个同学与下一个同学进行电话问候,组成以一排为一大组的互动链,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又活跃了气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作业梯度的设计

每个班上的学生都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何承认差异的存在、并尽可能地缩小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提出作业设计要体现合理性、体现科学性、体现有效性、体现针对性的设想。从宏观上来讲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就是作业的设计要因人而异、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这就涉及到有关作业设计的梯度的问题。既要考虑一般同学的认知水平,使他们不至于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又要让优等生真正“吃饱喝足”。在实践中,我们把量的设计与梯度的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如果是同样的量,那就从梯度上考虑降低难度。相反,我们一般不会让所有学生做相同难度、相同量的作业,这样的话,打击的有可能是“一大片”,提高的只能是“一小撮”,根本达不到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以五年级学生写话My day为例,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写话要求:一般学生写六句话,语句通顺,句意基本连贯;中等同学写八句话,语句通顺,句意表达流畅;优秀学生写十句话,句意流畅,构思新颖,富有个性与创新。在完成自主性课堂作业时,我们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请你将这一句子根据你的理解进行改写——Danyy,don’t swim in the pond.能改几句就改几句。对学生不作统一的规定,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虽然有的同学只会改一句,但他们没有停止思考,他们也想改出更多的句子。这一练习的训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堂作业效果的检验

一年时间的实践与研究是短暂的,也是不够全面的。我们仅从以上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比较浅显的检验。由于我们英语教师一般至少要教两个平行班,所以,我们每人从自己的两个班着手进行分析、比较,对学生的学习的基本情况作初步的了解,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完成作业情况等。在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各自确定了一个对照班,一个实验班。对照班的课堂作业设计一般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布置,实验班的课堂作业按照上面研究的四个方面进行设计。我们每一个实验者试验下来,发现其中的差别还真不少,效果明显不同。我们发现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所不同,其次是学生的思维活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个人学习品质有所不同,第三是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质量等有所不同,第四是考试成绩的分布与走势有所不同。从校级以上层面的参赛同学来看,参加比赛的大多数是实验班的同学。从一次调查学生作业问卷中我们了解到,实验班的同学都比较喜欢上英语课,课堂作业一般也不会拖拉,而对照班的同学喜欢上英语课的兴趣一般,而且经常有同学拖拉课堂作业;从考试成绩来看,实验班平均分一般要高出对照班3—5分。

当然,我们所研究的几个方面在具体的操作时也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包含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承上启下”的关系和相互推进的关系。布置有效的课堂作业,既是对学生的减负,也是对教师的减负,归根到底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样,我们在实践与研究中也发现了不少新问题,如对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如何作出更加科学的评价,如何把课堂作业完成的时间估算的更精确一些,从接新班后多长时间可采用这样的课堂作业的设计,如何把课堂作业的量、难度与完成所需的时间很好地统一起来等等。

总之,这一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到这里我们只能说暂告一段落。我们认为,教学无止境,研究亦无止境。我们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钻研,争取把这一课题的研究做得更深,做得更透。

第二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与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开放性作业设计与研究

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国内的现状、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本课题国内的现状

曾经有人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送给学生的一个绝妙的礼物”。也有人说:“作业是提供给学生运用知识、表现个性、展示其丰富想象力、创造力的最有效平台”。但是,由于我国教育长期在应试教育压制下,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往往以教材为蓝本、以考试为指挥棒,作业大多是模仿性作业多,创造性作业少;封闭性训练多,开放性作业少;机械重复的多,探究体谅的少;脱离实际的多,联系实际的少;个体独立练习得多,合作探索练习的少;课内练习得多,课外实践的少。这样一来,学生每天埋没题海战术方寸之间,苦不堪言。新课标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因此进行开发性作业设计研究,是落实新课标教改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实现高效低负必须面对并具体解决的具体课题。

(二)选题的意义

1、素质教育纵深发展的需要

在对我镇小学数学教学的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多数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却对如何利用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不够。仍然把课堂、课外作业作为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法宝”之一,把它当作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作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围着书本做文章的现状,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②通过调查发现由于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只从本身意志出发,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课外作业形式单调,书面作业似乎是其唯一的形式,毫无新鲜感可言,更谈不上趣味性,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

③我们的教育活动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评价教学的手段也以考试为主,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①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重视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选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内容,开发实践应用环节,加强实验和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十分必要。从课改精神出发,改革课外作业设计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③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轰轰烈烈的课改下,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实践性是在新课程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怎样使得课外作业也能与人的个性发展相协调,与时代发展相吻合,实现从原先的一种“负担”向一种自身需求并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转变呢?也就是如何让学生把课外作业作为一项自己需要的、乐意的事去做,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呢?面对当今令人担忧的教育现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1、开放性作业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实践性作业为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生提供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机会,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创设了条件。通过实践性作业,能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问题。数学的应用意识增强了,他们的数学素质也就随之提高。

2、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发展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而实践性作业需要进行观察、操作、猜测、调查、分析、归纳和整理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同时,数学实践性作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可能要涉及许多数学以外的知识,并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另外,由于数学实践性作业已经跨出了课堂,仅仅依靠思维能力是无法完成作业的,还必须通过与人交流、寻求合作等社会交往来完成,因此,能够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3、开放性作业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

开放作业因其形式的多样,内容的开放和可选择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喜好选择练习的内容。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善于生活的能力。

4、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消磨智慧的“苦役”。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置的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

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符合小学生好好生和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积极探究的兴趣。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 “作业”是指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以某一主题或某一领域的问题为主线进行的一种探究工作或活动,是学生对事物的不知,经过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行探究达到认知的过程。

“开放性作业”是指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数学开放性作业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或学生以小课题研究形式总结形成的以实践性、教育性、创造性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参与,独立操作,积极探索为主要特征,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作业形式。开放性作业需要学生带着数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创新潜能,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探索数学开放性作业的类型、设计策略、内容和评价。

2、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学生数学开放性作业的个案,形成调查性实践作业、操作性实践作业、探究性实践作业、应用性实践作业四个层面作业的成功案例。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研究、善于研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4.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使广大教师积极地将新理念落实于教学实践。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事件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为研究内容以开放性为主题开展如下设计研究。

(二)研究思路

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若能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中。数学作业的研究形式一般有:合作性作业设计研究

合作性作业是指需要通过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的课内外作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表达等能力。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2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

实践性作业是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内外作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

3生活性作业设计研究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力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是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是学生走出书本,带着数学走向生活。

4调查性作业设计研究

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布置相应的作业,课后让学生自主寻找、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能力不断完善。探索性作业设计研究

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和模仿与回忆,而是学生的主动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的掌握。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的探索、实力、思考合作的探索性作业,可以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自主性作业设计研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没有智力等量的两个个体。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收到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异,再加上每个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心理素质,使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作业设计中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符合每个学生的自主性作业,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主要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的原则

本课题研究遵循主体性原则、体验性原则、互补性原则、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创新性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尊。

(二)体验性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布置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体验,树立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乐”。

(三)互补性原则。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要开展合作性教学活动,使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迁移,促进共同发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开展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原则。课外实践性作业不仅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思维空间,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五)创新性原则。充分承认学生与生俱来带有自我实践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完成课外实践性作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等方法

1、行动研究法:教师教与学的过程中,举行专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并揭示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从而在更高的理论层面上为课题服务,不断调整研究的策略。

2、调查法:在研究初期,通过座谈、调查问卷、观摩课活动、听课等形式调查研究的现状,随着研究的深入,经常性地了解家长、社会、学生对我们的研究的评价及建议,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3、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理解我校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校本研究中的成功之处,多方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4、个案分析法:从典型的个案(实践)研究入手,分析其思路,寻找其规律,并从理论角度加以阐述、积累,固化成果,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个案加以总结推广。

五、研究的对象和程序

(一)研究的对象

竹林湾小学3—6年级的学生。

(二)、研究的程序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9月)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进行论证,并进行修改;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9月)

(1)根据研究预期目标、内容实施研究;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

(2)总结第一阶段课题实施情况,修改完善实施方案:

(3)形成部分案例。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6月—20136年7月)

(1)进一步积累案例,形成相关论文

(2)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材料,形成研究报告。

六、研究成果形式

1、成果集(包括主体报告和论文;研究工作报告、学生优秀作业、作品集等)

2、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案例汇编;

3、实践性作业实录(录像)等;

七、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成员课题内分工研 究 方 向

杨秀莲课题负责人探究性实践作业研究

贾惠玲课题参与者调查性实践作业研究

周丽芬课题参与者操作性实践作业研究

毛风莲课题参与者应用性实践作业研究

杨少萍课题参与者应用性实践作业研究

张学梅课题参与者操作性实践作业研究

马海颜课题参与者调查性实践作业研究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

本课题负责人系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平罗县城关回民小学教务副主任,分管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指导能力,并能提供相应的资料、信息支持。2004年3月,负责全国教育“十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策略的研究》中的子课题《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已结题,1999年9月被平罗县人民政府授予“模范班主任”;2002年5月教学论文《以“成功教育”推进“课堂质量工程的实施”》获宁夏第一届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二等奖;2002年12月制作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获宁夏第三届多媒体制作二等奖;2003年9月电教论文获宁夏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论文二等奖;2004年4月论文《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展》获宁夏第二届中小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2004年4月被评为石嘴山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先进个人;2005年5月参加平罗县优质课竞赛荣获一等奖;2005年6月被授予石嘴山市骨干教师;2006年论文《浅议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中的情感激发》《创设有效的操作活动》在《平罗县教育探索》中发表。教学论文《利用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发表与《石嘴山教育探索》2007年第一期。

九、主要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程功陈仙梅(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叶季明

(4)《小学教学参考》2006、1和2006、9

(5)部分网上资料

十、经费预算情况

课题研究经费预算为 :3000

第三篇: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梅子涵老师曾说过:“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所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意义在于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探索指导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方法,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品质,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拓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语文学习的全面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通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探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下面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的目标:

1、树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思想,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理念。

2、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4、有效地进行自主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

5、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并向全校推广试验,营造书香校园。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一阶段: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

第二阶段:积极探索课外阅读的方法,让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

第四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改变学生、班级的面貌,让学生在书香班级中快乐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现有的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定义之一)。

(2)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调查法是指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作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作调查。调查法可以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3)经验总结法。教师注意收集、坚持记录,不断研究,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

经验和做法,提升教学理念。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4)文献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收集与本课题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

(5)比较法。比较试验班和非实验班的课外阅读状况,分析收集的数据得出结论。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

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中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4)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5)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6)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轮实验,进行中期汇报并调整前期方案,使课题研究按预期目标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1月——6月)

(1)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

(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我们期待“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能以学生的读书笔记展览交流,和班级读书小报展览等形式来展现其成果。教师则以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日志、教育案例、主办以“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为专题的宣传栏,在教师博客上设立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专题,并有大量课外阅读汇报课、汇报课案例、汇报课课件等作品的形式,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使其阅读面扩大,阅读量增加,能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并能将阅读所得运用于学习中,使减轻语文学习负担成为现实。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十四、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刘景景(撰写研究方案、案例、写结题报告)

课题组其他成员:

张艳云:负责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郭建彩:负责收集资料,组织具体的活动,撰写论文。王素芝:负责收集资料,保管学生成果,撰写论文。

第四篇: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成语是构成语言的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亲身接触语言建筑材料,才能逐步完善自身语言系统,加强其语言的敏感度和丰富性。成语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的需要,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学生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面对“学生怎样学写作文”这一棘手难题,一位台湾教授曾经脱口回应“记一千条成语”。所以,成语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成语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成语教学也离不开词汇教学的三个根本要务,教师应根据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达到不同的层次要求。

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短时记忆有效地转换为日后的长时记忆,是教

1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而长时记忆的存储形式则以语义代码为主,但短时记忆在不断复述或有情感介入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转换为长时记忆的。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成语游戏和成语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和了解成语,长时间地浸染其中,从而产生对成语的感情依赖,提高学习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和教育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主要有八种: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于成语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可因不同的智能训练任务而变得不拘一格。

芬兰优秀语文教师爱丽莎认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营造出一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游戏教学,就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同样地,此教学理念也可以借鉴于成语教学,让成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成为学生在趣味与实践中寻找成就感、吸收知识的天堂。

二、成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小学成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以上的理论基础,现提出以下有关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的策略。

(一)内外结合,以内带外

12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96页.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8-19页.小学成语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既包括教材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也包括课外接触到的成语。“积土为山,风雨兴掩;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厚积才能薄发,成语教学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量的积累,日子有功,才能促成信手拈来成语的质的飞跃。毕竟校内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要合理分配好成语教学的时间和资源。其过程中应依托教材,以课内成语讲解为主,启导学生学习成语的方法,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辅以课外成语阅读,引导学生注重成语的摘抄和积累。课内与课外成语学习各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优势互补。

课内成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成语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典故型成语——引经据典法

有些成语的意义属引申义,其完全蕴藉在该成语产生的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代文献等)之中,而在字面上根本无法揣度其意义,甚至感情色彩。如“叶公好龙”、“班门弄斧”、“朝秦暮楚”等等。针对此类型成语,交代一下出处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了解了该成语背后的故事后,再理解其整体表达的意义往往就水到渠成了。通过有趣的成语故事和教师的趁势引导,学生能深深感受到成语言简意丰的形式美,其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调动起来。2.抽象型成语——直观呈现法

小学生的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但有些成语的字义构成较为抽象化,这无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应对症下药,将成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为学生扫清理解障碍。例如,在讲解“捕风捉影”这个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紧闭双眼,感受一下微风拂过的感觉,趁势说明风“飘无定形,无法把握”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捕捉太阳底下自己的影子,从而明白影子也是只能见其形而无法触碰的非实在物。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风和影子一样,都是难以捕捉的。所以‘捕风捉影’可以用来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实实在在的依据。”

3.语义丰富型成语——语境阅读法

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些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或指代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因此着眼于其所在的语境,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中把握词义是理解该成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授“藕断丝连”这个成语时,学生往往呆板地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就是“折断了一根莲藕,但其丝还连着”的意思,理解就不到位了。这时,教师可结合《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进行讲解。课文原文是这样的:“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 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3可见,此处用“藕断丝连”来表述这种夹丝玻璃坚硬不易碎的特点:虽然表面上碎裂,但是各碎片的内在还有牵连。

4.字义叠加型成语——语素拆分法

字义叠加型的成语是成语教学中最容易解释的一种,因为其整体上要表达的含义可谓显露无遗,基本上就等于各字义的整体叠加之和。此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疏通个别深奥语素障碍便可。例如,“饥肠辘辘”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非常饥饿”,但是学生可能对“辘辘”之义存在一定的困扰。这时,引导学生理解“辘辘”之义便成了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字典解决或者回想一下自己每次饿肚子时,肚子都会出现怎样的情形,从而引出“辘辘”是象声词,表“车轮滚动”的意思。

当然以上的成语类型和成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成语能同时适用于多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自由空间就会相应扩大。此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选择。

课外,教师则应多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网络、电脑、生活等)搜集和积累喜爱的成语在自己的“采蜜集”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偷懒敷衍了事光光从成语词典中摘抄自己还没内在吸收的成语的现象,教师可以安排每天一位学生在课前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和大家讲解与分享一个成语。

(二)以点带面,融会贯通

成语之间,不仅仅存在近义、同义、反义等关系,还会存在某些属性上的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把同类成语巧妙地进行归类教学,教学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

成语归类教学法,在口语交际训练课和作文课上应用性非常强。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成语主要分为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和实物描写这四大类。例如,教师在“学会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课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成语,让他们运用其中的成语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一段话。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教师出示的成语,更改善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词穷”的现象,让其作文的语言锦上添花。

成语分类教学还可以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积累包含数字这一类的成语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运算题,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例子在此不赘述,见下文成语填空中的成语数学乐园处)

成语学习除了重积累,还要强运用。教师在进行成语分类教学时,可以适当自编具体语境,让学生多加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把“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五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2005年6月第1版.第47页.色满园、春意盎然”等描绘春天的成语汇编在一起,然后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出外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以达到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性体会成语含义的目的。

以上都是成语分类教学的具体体现,但其应用远远不止这些。突破逐一教授成语的常规模式,通过归类整理,以点带面,把一定时期、范围内的成语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大有裨益。

(三)寓学于乐,情染拓展——多种感官交汇教学

传统的成语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长期停留在对意义的单一讲解之上,让学生对成语产生枯燥性和晦涩性的误解。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可见,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赞科夫⑤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这正揭示了传统成语教学失效于课堂的内在原因。“成语之妙,在于运用。”⑥因此,构建一种寓学于乐,情染拓展的成语特色教学模式是当今成语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这种教学策略集听、说、读、写、想、画、演等形式于一身,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成语的长时记忆、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等综合能力。

1.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动起来

如果成语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熟读其音义基础上的正确运用,其结果难免会不尽如人意。多种感官交汇教学不仅仅能让学生通过耳朵接收教师口头传授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活化眼睛、嘴巴、脑袋的潜能,全身心地融入到成语课堂中。

例如,情境成语说话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成语课本剧表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协调合作、展现自我,感受表演的平台;成语绘画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观看与聆听别人表达或表演的过程中,也能无形中强化成语教学,感受成语的无穷魅力。2.让学生在成语中找乐子

在成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生动有趣的成语游戏让学生斗智斗勇,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给教学设计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例举一些常见的成语游戏谨供参考。(1)成语接龙

“重见天日→日暮途穷→穷山恶水→水落石出→出人意外→外柔内刚→刚愎自用→用之不竭→竭尽全力→力所能及→及时行乐→乐不思蜀→蜀犬吠日→日理万机→机关算尽→尽善尽美→美不胜收(2)成语谜语

哥哥怕弟弟——后生可畏 喜获双胞胎——一举两得 只骗中年人——童叟无欺 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导游——引人入胜(3)成语填空 ① 成语植物园

望(梅)止渴、出水(芙蓉)、投(桃)报(李)、(昙花)一现、瓜田(李)下、百步穿(杨)、(草)长莺飞、雨后春(笋)②成语动物园

狼吞(虎)咽、画(龙)点睛、(狗)急跳墙、惊弓之(鸟)、守株待(兔)、打草惊(蛇)、虎背(熊)腰、鸦(雀)无声 ③成语奇趣园

人体部位(绞尽脑汁、腹背受敌、咬牙切齿、感人肺腑、三头六臂、另眼相看);反义词(翻天覆地、明争暗斗、乐极生悲、争先恐后、弱肉强食、拈轻怕重); ④成语博物馆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宽的视野(包罗万象)、最重的话(一言九鼎)⑤ 成语神州游

源远流(长春)风化雨、难能可贵(阳春)白雪、同舟共(济南)柯一梦、语重心(长沙)里淘金 ⑥成语数字乐园0、1、2、5、6、7、8、9(丢三落四)7 0、1、2、3、4、5、6、9(七上八下)8 3333 5555(三五成群)(4)成语运算

一鸣惊人+一本正经=两全其美 十万火急-一步登天=九霄云外

双龙戏珠×三顾茅庐=六神无主

八仙过海÷二话不说=四面楚歌(5)成语歌

学习成语歌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古为今用,以古为鉴 全神贯注,累土至山 磨杵成针,心坚石穿 百折不挠,几次三番 学无止境,春诵夏弦 诸子百家,卷帙浩繁 十年寒窗,萤窗雪案 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百读不厌 学富五车,百举百全 见多识广,博关经典(6)成语表演

拿一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一叶障目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掩耳盗铃

戴着帽子的张同学和没戴帽子的李同学同时上台,李同学取下张同学的帽子戴上——张冠李戴

3.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成语的人文气息,感受真善美的熏陶

成语不是直观枯燥的符号图形,其蕴含着无数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成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对学生来说,成语应“学以致用”,对教师来说,成语应“为其所用”,让成语之花在学生的心底绽放,让学成语成为一种代代学子的优良的传统。例如,学校可以兴办趣味成语学院;定立一年一度的成语节;自主编写“习字学成语”的校本教材;开展成语传统德育活动;增设成语广播站和图书角;举办成语手抄报竞赛;设定成语班级日志(学生可以在里面与同学分享学成语的乐趣,分担学成语的困难,或学以致用运用成语倾吐心情)等等。成语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只有因地制宜策划之,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无时无刻不深受成语的感染。

三、小学成语中高年级成语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策略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检验中才能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小学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学生是有效成语教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是否全员参与其中是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首要标准。教学成果评估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的。通过日常口头检查、纸笔测评、实践活动这三种常见的形式可以检验出学生对已学成语的掌握情况。如开展成语故事演讲竞赛、成语背诵大赛、成语知识竞赛、成语自编故事活动、成语书写测试等。而主考官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

此外,教师对成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终成果的反思与总结,也可以成为教学评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教师还可以设置教学对照实验,在成语特色班和普通行政班之间作对比试验,从而不断完善成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2] 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周成平.《外国优秀教师是如何教学的》[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黄波.《我的迷人“语”秘书——小学语文趣味教学12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第五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校园生活作文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校园生活作文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高境镇第三小学 宣丽蓉 冯晓凌 沈小英 周春梅 执笔:宣丽蓉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费时多、效果差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传统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特征,每次习作都起于书上的命题,囿于老师的指导,终止于老师的批改;有学生局限于教师的“中心明确,思想健康”这一作文观念;有教师对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主体活动研究不够,对儿童已有的认识向文章的转化过程缺乏探讨,对儿童的主导生活及情感特征没有系统地把握.一句话,由于小学作文教学不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机械依纲据本、指导评价脱节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实。小学生阅历及生活实践的浮浅贫乏,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较低,限制了学生选择组织材料、遣词造句的整体水平。作文教改既是语文教改的重点之一,也是语文教改的难点所在。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开始思考和研究如何贯彻“新课标”提出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要求。针对这一大好契机。根据多年来积累的经验,我们觉得校园生活作文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就像个小社会,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这为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好的素材,搭建了十分有利的舞台。让学生即时的再现事情的过程,对老师的写作指导和思想教育的提升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研究概况

(一)概念的界定

小学校园生活作文教学是指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学生的校园生活纳入作文教学视野,随时发生,随时写作,并根据不同题材和类型对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作文写作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研究的目标

从“校园生活”入手进行作文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关注生活,自主感受”,努力体现“学生为本,兴趣为主,生活为实,实践为主”的现代教育观念。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让他们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在校园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和想像,力求将校园生活融入作文课堂,让作文进入学生生活,并以校园生活作文教学为载体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生活与写作地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最终为达到生活教育理论中求真人的目标服务。

(三)研究的方法

研究前期:主要采用谈话、观察、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所研究的 “校园生活作文”的状况通过书刊进行文献调查,确定自己研究的内容。

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从实际工作面临的困难中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成立研究小组,按计划采取实际步骤,搜集研究的资料,多角度地观察,全面把握行动的过程,并对行为的效果进行反思。

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一段时期的研究工作进行回溯性的总结,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中探索规律。

(四)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6.9~2006.10)

(1)收集资料、找孩子交流、观察,对学生作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2)学习相关理论。

2、实施阶段(2006.11~2007.4)(1)开展校园生活作文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根据“生活教育”的基本原理结合学生校园生活的特点寻找有效策略。(2)对校园生活作文的实施有效性评价研究。

3、总结阶段(2007.5~2007.6)(1)、整理资料,总结经验。(2)、撰写论文。

三、小学生校园生活作文的实践与研究过程:

(一)校园生活作文内容的建构

学生作文应该是学生生活内容的真实反映,校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校园的生活又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这样能使学生的写作变得兴趣盎然而不是枯燥无味,我们在研究把校园作文引入作文教学视野的策略时,强调从校园生活出发,构建作文内容系列。

1、校园生活作文教学的意义

校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校园生活作文是个很好的突破口,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就像个小社会,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这为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搭建了十分有利的舞台。让学生以文字阐述所见、所闻、所感,运用一定写作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作文是学生心理功能的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作文须经历一个“物”(客观事物)——“情”、“识”(观念情感、认识水平)——“辞”(语言文字)的双重转化过程,因此,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认识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在研究实践中着力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以校园生活为课堂,去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热爱校园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文中见“人”。

2、校园生活作文内容系列的来源

走进校园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在校园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园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来源之一——班级生活(1)班级现象的探讨

班级是个小社会,中、高年级的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特别敏感,社会上流行什么,班级就会掀起什么高潮,这触动了我们学生对一些现象的思考和再现。

如:热衷于看漫画书,而不愿阅读文艺类的书,这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利吗?

学生爱好收集各类小卡片,并在课间进行交换,但也引发了一些矛盾(争吵、打闹、影响上课听讲等)。是否要从禁止小卡片来杜绝矛盾?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同学们除了利用它查找资料外,还被其中各类游戏所吸引,部分同学沉溺于其中,那么网上游戏该不该玩?……

(2)同学间的故事

每个同学的个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与人相处的方式也不同,同学相处磕磕碰碰的不愉快是难免的,但友情相助的感人事也不少。通过脑海中情景的回放,同学们就能记录下那难忘的一幕幕。如:快乐的十分钟队会,为骨折学生自发做幸运星,祝福他早日康复的“心愿星行动”等等。

(3)师生间的故事

老师对学生的爱可谓是无微不至的,他们密切关注着孩子们的成长,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变化,或进行批评,或给予表扬,也可能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所以这无数个日子构成的故事也很值得一写,它们也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

(4)课堂上的故事

一堂有趣的课,一次课堂激励评比引发的小**…… 来源之二——年级主题活动

我们学校每个年级每年都要制定年级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带给孩子的是欢笑、是感动,甚至是永藏心底的记忆…… 如:四年级的主题“感恩教育”: “三八”妇女节这天让孩子们向妈妈说一句真挚的祝福,送一件自制的小礼物,为妈妈洗一次脚。事后,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本来我一直认为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但通过这次洗脚,望着妈妈幸福的眼神,我才懂得了爱是相互的,子女的爱对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不久我们又搞了“护蛋行动”让学生怀揣着鸡蛋一周,要求蛋与人形影不离。不少学生虽说已里三层外三层严加保护,可蛋宝宝还是不幸夭折,由此联想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大家都说母亲不易,要倍加珍惜母亲给予我们的生命。就这样《护蛋》、《给**洗脚》、在远离父母的社会实践活动时《给父母的一份信》等文章伴随着同学们对父母的感激孕育而生了。

五年级的“我毕业了” :“做个合格的毕业生”,“留下美丽的毕业箴言”,“我的毕业典礼我设计”的主题系列活动中也留下一个个动情的故事。有次同学们在学唱《放心去飞》这首毕业典礼的演唱歌曲时,浓浓的离别之情伴随着感伤的旋律在教室里弥漫开来,不少同学唱着唱着,哭了起来,动情的眼泪让孩子们想起了同学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一篇篇充满真挚情意的文章就诞生了。

来源之三——学校大队活动和社会实践

校园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五彩斑斓,少先队的主题活动层出不穷如爱心义卖,同一蓝天下的捐款捐物活动,绿色环保”行动,庆“六一”大队集会等等以及学校的各种节:班班有歌声的艺术节,“好书伴我成长”的读书节,“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体育游戏节和每年一次的运动会,“我的创意,我的发明”的科技节,制作各个主题活动的藏书票节……

还有,每年的春、秋游,四年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装小电扇,编制小鞭炮,瓷盘彩绘等手工技能和套被套、整理床铺的自理能力及同一寝室相处的小故事,五年级为期两天的军训生活,和外出看电影、节目等,不少的故事就藏在同学们游一游、玩一玩、做一做中。

这么多丰富的校园生活体验,不仅成就、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素材库,而且通过各种切切实实的活动,让学生真切感悟和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校园生活成为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摇篮。

(二)校园生活作文的指导特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了材料也不一定能做出美味佳肴。众所周知,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系统的教学和训练。根据课改的要求及校园生活内容的不同,我们在校园生活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也摸索了一些便捷而有效的指导途径。

1、创设氛围,激发兴趣

校园生活不管是计划性的活动,还是突发事件,教师一定要抓住它的即时性。要充分利用一个活动,一件事的发生,及时将这些资源,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校园生活内容的不同,利用各种有利于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方法,创设条件,创设作文的氛围,给予机会,激发写作欲。

“借鸡生蛋” 找几篇与所写的校园生活习作相关的文章,通过读,品评鉴赏,为学生提供模仿和借鉴的需要。

“抛砖引玉” 老师在写作前,将自己的“腹稿”和盘突出,“如果我写,我就这么写,这么写……”通过老师的絮叨,给学生以启示。

“侃大山” 让学生群策群力,你说我说,有针对性的将校园生活中发生的故事,通过聊天的方式,把关键处说细说透了,写作时就会容易多了。

“挑三拣四” 对一些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看法,感悟是不一样的,教学时通过辨析比较,在尊重各人想法的同时,也对选材的角度,描写的方式,感悟的提升,进行适时地点拨,这对写作也有帮助。

2、单项练习,夯实基础

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教学中我们紧扣阅读教学,精心设计仿写片段——一个场面,一段对话、一种心情、一处景物,一组动作等等。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有时也根据学生校园生活的内容确定单项素描的训练目标。如有一次,学校挑选集体舞选手,男生由于怕扭屁股出丑等各种原因,个个敷衍了事,结果都落选了,后来他们在探讨中明白了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要牢牢把握机会。为了写好这篇即时作文,于是我设计了两个片段训练: a在等待选拔时,男同学都在窃窃私语什么?(可直接对话也可灵活运用说的三种形式,但议论的内容一定要有代表性): “千万别选我,男孩子跳舞娘娘腔。我待会儿乱跳,王老师就不会选我了。” “这么多人看着你跳,太难为情了,我可不喜欢,”

“每天排练跳舞要花我们很多时间,太不划算了,我可不干傻事。”(摘自学生的片段)

b真实描写自己当时的心情和想法

该轮到我们班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就在刚才我身边的葛雨涵告诉我:她参加了两次舞蹈队,每次都得了二等奖,在成长记录册中都有记载,对自己有好处。此时此刻,我真是矛盾重重,举棋不定了:这个集体舞需要扭屁股,如果扭得幅度大点,我就要成男生笑话的把柄了。但如果我能参加舞蹈队,又得奖,岂不是对我升入初中有好处,而且我在寒假里看了那部叫《新成长的烦恼》也涌上我心头,它告诉我,做事不要在意他人的想法,他人的说法,男孩就该这样。

(摘自学生的片段)

因为校园生活作文即时性强,让老师的指导变得有针对性,使学生再现当时的场景变得容易,自然也使文章更加真实可信

3、两头把关,形式多样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处,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开头和结尾,能为作文增色不少。例:在学生完成《护蛋》一文后,我就让学生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续开头。

以名言开头(“母爱是巨大的火焰”,当我捧着手中幸存下来的蛋宝宝,让我想起了母亲的爱。)

以歌曲开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当我看到我的蛋宝宝,我就想起了这首歌脍炙人口的歌,感受着母亲给予我的爱)

以诗歌开头(我从小就会背《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朗朗上口,但从没细细想过母亲为我付出的,但那次特殊的作业——护蛋,我才发现母爱是多么伟大。

……

4、全面拓展,自由倾吐。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以“环保月”的系列活动中——藏书票的制作为例。学校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曾让学生制作一张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藏书票。有的学生就以如何克服制作中的困难,完成藏书票的制作任务为主线完成了《我的藏书票》一文。也有的同学则是在自由组合,共同设计,制作画稿的愉快活动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合作的胜利,完成了《合作》一文……

学生因为有了丰富的校园生活,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有了感悟生活的能力,他们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作让生活丰盈,生活使写作丰满。

(三)评价的实施策略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但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是不会快乐的,更无法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但如果让学生改,要学生从文章立意到布局谋篇等全面把握,难度又很大。而校园生活作文的评改就简单多了,大家同写一件事,过程细节都差不多,关键是写作的切入口,对人与事的看法、感悟,表达方式等有所不同。假如让学生参与到校园作文的评改中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习需求,能力差异,把学生放到文中去陶冶,放到评改,赏析中去塑造.就能够真正达到唤醒潜能,激活知识,开启心智,放飞思想,锻炼语文综合活动能力的目的。为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真正达到生活与写作地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最终为达到生活教育理论中求真人的目标服务。有效的评价有这么几种:

1、学生自主评价 这个方式是由教师向学生们讲清修改的方法、要求、步骤后,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这个 “要求”是教师在事先查阅了一部分(各种程度不同的学生)作文,根据作文的大体情况提出来的。具体 “步骤”是:

a.细读改错漏。要求学生逐字逐句仔细地审阅自己的作文,发现作文中的错别字和遗漏的字词,加以纠正和添补。b .朗读改病句。要求学生通过朗读,靠语感来修改自己作文中的病句。反复朗读,反复修改,直到顺畅。

c .默读改篇章。让学生通过默读,从整体上着眼,对全篇作文的中心、结构、段落、详略、过渡、照应等,作深入的思考和推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尽力改好。

d最后写上自己文中的最得意之处,供老师和同学赏析。

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作文质量,又能培养学生认真写作、反复修改、自学释疑的能力和习惯。

2、学生互助评价

由于经历的校园生活是相同的,所以对发生的事他们的心理、思想、认识、语言也基本相同相通,因此批改者能帮着认真细致,琢磨推敲,并做出评价,评价中要能肯定优点,同时被批改者也迫切关心同伴的评价,双方便于取长补短;每人每次只批改一本作文,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换人,批改有新鲜感,兴致高;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改,看不同学生对自己的批语,也新鲜有益。这样,不仅调动了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同学们发现错误的能力,而且使同学之间研究写作的风气更浓了。

3、小组交流评价

每小组的人数以3至4人为宜,可指定小组中作文水平较好的同学为负责人,其他同学围绕校园生活中发生的事。通过合作小组的评议,评出佳作或好的片段在全组诵读,并点评称之为“佳”的理由。同时,也利用集体的智慧为习作困难者修改一处地方。这既培养了学生在评改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使学生把互批互评作文当作是件乐事。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在评改中不断发展的。这样既可保证批改的质量,又能让其他同学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机会,全班形成一个良好的批改氛围。

4、班级共同评价

这种评价在全班展开。由作者朗读自己的习作,这习作可以是小组推选出来的佳作或好的片段,小组介绍推荐理由。在与全班分享的过程中,被推选的人感到特别的自豪,这种激励还有效地激发他下一次习作的热情和兴趣,班中的其他同学也会在美文的赏析中得到写作技巧的提高和感悟能力的提升。有时也可以是某一排同学的习作,这种随机抽取的做法,可促使学生习作时态度认真。待学生朗读后,全班进行集体评议。尽可能的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学生对校园生活中的人、事、物该如何去描写,如何去刻画,就会心领神会了,写作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原有的思想意识,也能在讨论中不断提炼更新,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最后老师分析、归纳大家的看法,供全班同学参考。评改中要尽量尊重学生劳动成果,尽可能保留学生习作创意。同时,对一小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可采用跟踪评价的方式,系列主题活动的每一次习作后,对他们的习作进行评价,经过,一个系列的跟踪评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也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要在作文教学的全程优化中让学生完整经历作文“认识——思维——表达——再认识——再思维——修改表达”的过程。就一定要做到评改结合:又写又改,写改结合;生写生改,以改为学;以改为练,以改促写。

四、研究成效:

经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们已取得了以下成果:

(一)大部分的学生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热爱写作,喜欢写作,把写作看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摸索到了一些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们认为,要提高小学生校园作文教学的质量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校园生活习作的教学最好经过一个“捕捉素材——回味感悟——一吐为快”的过程。校园就像个小社会,学生的喜怒哀乐,成长中点点滴滴的故事每天都在校园上演。这为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好的素材,搭建了十分有利的舞台。老师要指导学生随时观察校园生活,感受校园生活带来的体验,这就是“捕捉写作素材”。“回味感悟”就是在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悟一悟,或相互交流,或开展辩论,把写作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就是要在文章生成前做好情感的激发工作。最后才是“一吐为快。有了“捕捉素材”、“回味感悟”的过程,才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才能“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这时的写就是水到渠成、不吐不快的时候,也就不会再害怕写作文了。

二是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重视“生本化”评改。学生有了写作的素材和写作的需求后,还应用恰当的、丰富的语言来表达,这就要有语言的积累。我校每年都有“读书节”,每年级都订出完成“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的具体书目。每天的中午时间为学生专用读书时间。有了语言的积累,还要有一定的写作方法。我们利用阅读课随文讲解一些表达方法,并结合习文内容充分进行有效的片断练习,另外给与学生充分评改作文的时间和权力。这些都对写作起到促进作用。

五、存在问题和后续思考: 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有步骤地深入研究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还缺少严密的计划,缺少教育科研的手段与方法,作文教学的实效还有一个过程。2.把具体做法上升到理论上来认识,或归纳成行之有效的经验还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

今后,我们将继续挖掘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多阅读,培养学生感悟力和表达力;引导学生善于感受生活,培养洞察力和鉴别力;尤其要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究,拓宽作文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作文,运用作文,丰富知识,提高素质。

下载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研究计划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 的有效整合”研 究 计 划颍东区向阳中心校数学中心教研组 二○一三年十二月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整合” 研究计划 一......

    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读写结合”式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汉语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尤其......

    小学中高年级班规

    小学班规 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终于将我班班规制定出来。建此班规目的在于提醒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的事,让同学们养成自觉学习,遵规守纪,文明礼貌等好的习惯。其......

    小学中高年级作文

    爱心资助,让理想的风帆再次扬起 谁说女孩不用读书,女孩也能成才。如果女孩从小能受到好的教育,也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像古代花木兰替父从军、杨门女将,她们个个智勇双全,立下......

    《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与指导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与指导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作业设计与指导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总负责人:张丹凤 校长 课题研究负责人:唐海芳副校长 胡群英 张改......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自参加课题“小学中高年级习作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以来,我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脚踏实地......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校椅镇石井中心小学黄丽仙 阅读是学习之母,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对于学生世界观......

    小学语文教改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改与中高年级阅读教学 二号院小学张莉 一 课改来小学语文教学发生的明显变化 在先进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禁锢语文教学的“三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