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时间:2019-05-12 13:31: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第一篇: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

王培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法,以科举史上的防范作弊问题为研究对象,客观描述了隋唐以降历代 制定的主要防范作弊的措施。以此为基础,对作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两点结论:其一,八股文是防范作弊的的产物;其二,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措施,使得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提出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是杜绝作弊现象的一种有效策略。关键词:科举制度;八股文;防范作弊;作弊原因:启示

1905年,在中国盛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而在这1300年中,作弊手段和防范措施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有些手段和措施甚至沿用至今。回顾历史,总能给人带来一些裨益和启示。

一、历代科举中主要的防范作弊的措施

考试和作弊就像孪生兄弟一样,从有科举考试的那一天开始,作弊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它,直到科举制度走向灭亡。“一部科举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就是少数人挖空心思实施作弊与制度设计者绞尽脑汁防止作弊互相较量的历史。而历代发生的科场案,则是两者角力之后的总爆发。”【l在漫长的1300年科举考试中,制

度设计者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不断地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防范作弊。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弊手段仍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综观科举发展史,常见的作弊手段及其防范措施有:

(一)防范贿买的措施

贿买是指通过贿赂主考官或其他有关人员以获取好成绩的作弊手段,这里的贿赂不仅仅是钱权交易,还有权力与权力的交易。为了防范贿买,历史上曾推出了“锁院”、“糊名”、“誊录”、“回避”等措施。

1.锁院

锁院是指考官在考试完全结束前,必须一直住在贡院,与外界杜绝往来的制度。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主考官进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被称为“锁院”,锁院制度减小了考前漏题与考后说情的可能性,在后世的科举考

试中一直沿用下来。

2.糊名

《隋唐嘉话》中记载:“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判之气。”这就是糊名制度的由来。就是把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等个人信息用纸和浆糊隐没起来,使阅卷官不知道试卷作者,以防徇私。糊名制度是武则天时期开始实施的,但还未在科举考试中普遍使用。宋太宗淳化三年,才开始在科举考试中全面推广实行。到宋真宗咸平初年,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糊名之后,再进行批阅。后来又逐渐推行到州试和其他考试中。糊名制度对预防贿买作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公正选拔文官起效颇丰。

3.誊录

誊录是指考试结束后,将考生的试卷交由专职誊录的书吏抄成副本,再将副本送与阅卷官批阅的制度。誊录制度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开始实行。此外,为了防止考生与誊录官互相勾结,改写试卷,严禁誊录官携带笔墨入场。誊录制度和糊名制度一起,使阅卷官无法通过阅卷识别考生,只能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这种方法进一步减小了科举作弊的可能性,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

4.回避

考官的亲戚朋友如果想要参加考试,需要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被称为“别头试”。到了

明清时代,参与考务人员的亲戚一律不得参加该年考试,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对官员革职查办,对考生取消成绩。

(二)防范夹带的措施

夹带是指将经书或将写有经书内容的随身物品带入考场进行作弊。科举考试主要是靠搜检制度来防止夹带作弊的。唐代的科举考试时设有兵卫,以防夹带作弊。宋代时搜检开始有了人性化的发展,以“更衣沐浴”、统一着装入场考试取代“解发、袒衣、索及耳鼻”的方法。到了明清时,除了在进场要仔细搜查外,还要求考生不得带纸张和有文字的物品入场,并且对考生带人考场的各式物品的规格做了明确的限定,如用料、长度、厚度、款式等都需符合标准方可带入考场。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考试资格外,还要带枷示众。和贿买相比,夹带相对容易防范,所造成的危害也没有贿买严重。

(三)防范代考的措施

受雇替考的人,叫做枪手。代考现象,在科举考试中,特别是在考取秀才的童试中常常出现,甚至出现了一批专门代人考试的枪手。防范代考,主要通过点名识认和实行准考证制度来防范的。代考也叫枪替,就是指顶替雇主参加考试。

1.识认

唐朝为了防止代考,要求考生提供有详细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份。由于古代没有相片、指纹识别等技术,故设有识认官,专门识认考生,以防冒名顶替入场。每次考试时,通过识认官对考生进行识认之后方可进场考试。

2.-准考证”制度

考生在赴考时,需投递“识认官印结”,相当于现在的准考证。例如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考生赴考前需要亲自去领取“院试卷结票”,如果在赴考时没带“院试卷结票”,不准参加考试。准考证上要写有考生及其曾祖、祖父、父亲、老师及邻居的名字,还需要两位保人画押,以备在领取考卷时查验考生真实身份。一旦被查出替考,将祸及全家,殃及邻里。

3.“互保连坐”制度

所谓“互保连坐”制度是指,将同一地区的考生,十人分为一保。在一保中只要—个人出现了代考行为,其余九人也要受到相应的惩罚,甚至终身不得参加考试。此制始于宋朝,是为了防范冒名代考而制定的。此制虽然不近人情,但使得想作弊者不敢轻举妄动,其他考生也能主动起到监督和防范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代考行为。由上文花样百出的作弊和防范手段我们可以看出,每当一种新的作弊手段产生,制度设计者就不得不推出新的防范措施以确保考试的公平。但随着作弊手段与防范措施的此消彼长,科举制度的防弊措施也走向了极端。

二√\股文是防范作弊的产物

(一)八股文是科举防范作弊走向极端的产物随着锁院、糊名、誊录等规定日趋完善,作弊者 也在寻求更加安全和有效的作弊方式。一些人开始通过在卷面上表达的个人观点或相关的事件来表明自己的身份进行作弊,这也叫“通关节”,它属于贿买的一种。通关节是指考生与考官串通作弊,考前约好在试卷内某处用某字眼或某词句作为暗号。考生入场后凭事先约定的,在相应位置做好暗号。考官在批卷时,就会把卷子中有暗号的考生予以录取,绝不会 遗漏。“通关节”的作弊方式最早出现在宋朝,是科举考试诸多作弊手段中隐蔽性最强、最难以防范的一种作弊手段。

历史上最有名的暗通关节的例子就要数“丕休哉”了。“北宋有个叫杨亿的翰林学士,声名很高,在省试开考前夕,他特地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举子们求他赐教,他勃然变色i=I中边说‘丕休哉’,便甩袖而去。‘丕休哉’三个字出自《尚书》是一句骂人的话,在场的同乡举子们,死脑筋的以为碰了钉子,聪明点的则听出话中有话。果然,数日后杨亿出任知贡

举,几位卷子中用了‘丕休哉’的都被录取了。”田由此可见,“通关节”是一种很难杜绝的作弊方式。由于此法花样繁多,不易察觉,是以往的防范措施根本无法阻止的,特别是在锁院、弥封和誊录等防范措施日趋完善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了通关节。到了明朝,此法已经被频繁的使用于科举考试之中,严重的影响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明朝的统治者

深知科举舞弊对于统治的危害,所以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想出了限制考生答题格式和答题内容的考试文体,即八股文。于是在洪武三年,八股文带着防范作弊的积极意义走上了历史舞台。八股文又称制义,亦称八比文或时文,是从宋代经义发展而来的,洪武三年被定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至明宪宗成化年间才最后定型。《明史·选举志》中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在考试形式上八股文要求: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就是用两句说破题目要义,并且只能用两句话,否则不予录取。承题就是将破题中的核心意思承接下来加以阐发。起讲为议论的开始,从这里开始,行文要用圣贤的口气,所以一般用“且夫”、“若日”、“尝思”等字开头。人手为起讲后人手之处。之后,便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这四段才是文章的核心,这是全篇的中心内容。这四个段落之间虽还略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则是一致的。即每段中所含互相对应的两小股,从字数、声调到对仗,以及语气词、助词的安排,都必须形成对偶,类似一串散体长联。在这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在每个部分和语句之间,常用“今夫”、“然而”、“而已矣”等虚词连接,逐段结束。在考试内容上:八股文的命题,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并且不许在考卷中提及表明自己身份和涉及本朝事情的内容。这就使考生无法事先与考官约定好做记号的位置和词句。乾隆四十七年开始令考官在考试前预先拟定破题、承题、开讲等各段起首虚字,考生必须在考试中使用相同的虚字:进一步减少了作弊的可能。除此之外,八股文对字数、避讳、辞例、卷面都有很苛刻的要求,以防止有人趁机作弊。从上可知,八股文的形式和内容都是针对当时的作弊方式而制定的,它是科举防范作弊走向极端的产物。八股文的出现,使得通关节的作弊方式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科举考试的公平性得以保证,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二)“八股文"防范作弊的负面效应

科举制度的主要功能不是为了防止作弊、维护公平,而是为了选拔符合统治者要求的官员,来治理国家,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科举制度由“选才”走向了“防范作弊”,这是科举考试自我责任迷失的表现。这种迷失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其一,对科举制度自身造成了伤害。由于防范作弊过度,科举制度变得本末倒置,统治阶级的选才变成了费尽心机的防范作弊。通过八股文选才,选出的“人才”,实际上是一群没有思想,不会思考的读书机器,也被外国人称为“无知的知识分子”。由于八股文对考试内容的过度限制,考试内容越来越脱离现实,失去了考试原本的作用.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最终在满清王朝内忧外患的环境下,被迫废黜。其二,对参加考试的士子们造成了身心的伤害。实施八股取士制度以后,考生像囚徒一样时时刻刻受到考场工作人员苛刻的监督。《浙江乡闹诗》将考生“过堂”、搜检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闹屋磨人不自由,英雄便向殷中求。一名科举三分幸,九日场期万种愁。负凳提篮浑似丐,过堂唱号直如囚。袜穿帽破全身旧,襟解怀开遍体搜。”聊科场生活的艰辛和遭受的非人待遇,使广大的读书人狼狈不堪。繁琐的八股取士的法规,不仅对知识分子的身体进行摧残,其僵化的考试内容,更是对士子思想和心理的一种禁锢。八股文造就了大批孤陋寡闻的腐儒,这些人往往“不知司马迁、范仲淹为何代人,汉祖、唐 宗为何朝帝者,若问以亚非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膛目,不知何语”嗍。

三、科举考试中的作弊原因分析

纵观科举时代的种种防范作弊的措施,不得不让人称奇。虽然作弊手段灵活多变、层出不穷,但防范作弊的措施亦毫不逊色,有些措施至今仍然沿用。那为何作弊现象始终无法杜绝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科举考试中缺少针对作弊原因的防范作弊的措施所导致的结果。作弊的手段只不过为作弊者提供了作弊的条件,社会及个人原因的综合作用,才是导致其作弊的真正原因。而制度制定者过多的关注考生的作弊形式,总是试图找出一种更加合理和严密 的防范作弊的措施加以防范,其结果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只有针对作弊的社会及个人原因采取对应措施,才能真正的杜绝作弊现象。那么导致考生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而屡屡作弊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原因

1.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

因为科举考试其实是文官选拔,是在为统治者选择协助治理国家的人才。一旦科举考试成功,便如同鲤鱼跳龙门一样,摇身变为统治阶级了。但当考生成为统治阶级之后,并没有相应的对考生能力的检验和复查的制度。那么即使你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只要你能在这一次考试中成功,便可以安心的做官享乐,不必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无能而失去作弊得来的地位。这种一劳永逸的制度也是导致一些人作弊的诱因。

2.官本位社会

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只要考上状元、榜眼、探花,哪怕只是中举,也可以飞黄腾达,从贫民变成“贵族”。而且在当时的那样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只有中举做官才是唯一的正途。所以无数的考生为了这个荣份荣耀,穷其一生只为这一件事。而“所有的那些东方的莘莘学子们孜孜砣砣,皓首穷经追求学问的明确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他们视做官为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四当—个人寒窗苦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发现自己的毕生追求是那么遥不可及,无法达到的时候,特别是面对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巨大诱惑时,选择作弊也就不足为奇了。.3.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在中国,当家中有男孩子出生的时候,几乎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这个强烈的愿望从孩子一落地就开始在父亲的心中燃起,孩子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最穷的人可以和最富的人一样尽情地沉醉在这一希望之中”161,而这个希望同时也种在了他们的孩子的心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乎深埋在科举时代的每—个人的脑海之中,无论他是考生、农民还是商人。教育成为通向荣誉的最正当的途径。一旦金榜题名就可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但是如果一个人屡试不第的话,同样会被周围的人甚至家人看不起,失去地位和尊严。当屡试不第的时候,希望就变成了压力和负担,致使一些人选择了通过作弊在科举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得到解脱。

(二)个人原因

1.公平心理

社会公平理论指出,人们总是将自己所做的贡献和所得的报酬与另外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同的人相比较。如果比值相等,双方就有公平感。反之,就有不公平感,就会设法降低自己的贡献,谋求更多的报酬。在科举考试中,当一些人看到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反而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或是知道某些人通过舞弊取得比自己更好的成绩,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公平,于是也加入到了舞弊的行列中。

2.侥幸心理

当得知其他考生舞弊成功或自己舞弊顺利过关未受到应有的处罚后,于是侥幸心理泛化,舞弊意识得到强化,他们更是认为舞弊就是“谁做谁沾光,不做白不做”、“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也是一种普遍的舞弊心理。

四、对治理当代考试作弊的启示

科举考试已被废除百年有余,然而它在防范作弊的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当代的教育改革仍有所启示。特别是在近些年来全国的大小考试中作弊现象屡见不鲜的情况下,对科举作弊屡禁不止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寻求减少作弊现象发生的方法,会对当代考试改革和遏制作弊有所启示和帮助。

(一)考试形式方面的改革

考试形式的制定应该是更好的为考试目的服务的,而不仅仅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应该在保证考试目的的前提下,做到考试的公平,使考试能够真正全面的考察考生的素质,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具体策略如下:首先,拓宽考试形式。根据考试目的、内容,可将闭卷考试拓展为开卷考试、口试、讨论式考试、实际操作性考试、表演、调查、情景模拟、生产作业等方式相结合的考试形式。其次,增加考试次数。考试的目的是考察考生稳定发挥时的水平,而一次性考试往往带有偶然性,并不一定能够反应真实情况,因此可以考虑增加考试次数。

(二)考试内容方面的改革

简单的改革答题形式恐怕很难发挥考试指导教育、选拔人才的作用。所以考试内容应该做一些调整。首先,考试命题必须与学校教学内容相一致;其次,注重所考知识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第三,考试内容要有足够的针对性。

(三)加强诚信教育

1.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努力营造鄙视作弊、崇尚真才实学的社会风气。2.力争将每一次考试都办得公平、公开、公正,树立认真学习考生及其亲属的信心,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对公平、公正的信心。3.建立诚信档案,即它仿效信用卡的运行模式,将考生考试的违规行为记录在案,达到一定程度,取消其相应考生的资格;相反,如果信用良好,则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如可优先申请助学金、奖学金等)并使其成为档案的一部分,相伴终生。与升学、找工作、入党等相关联,成为评价一个人的重要部分。

(四)减轻考生压力

社会应该提倡价值多元化,学校应该因材施教。家庭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而社会舆论对待不同的职业和出身应该一视同仁,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使那些不适合或不喜欢继续上高中和大学接受普通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进行学习或工作。而且也使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必为无法考上名牌学校而患得患失,也不会因为无法面对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而作弊。

参考文献:

【1】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96.

【2】刘虹.中国选士制度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286.

【3】刘海峰、李冰.学优则士—教育与科举【M】.沈阳出版

社。2004.91

【4】白居易.白居易集[M】.中华书局出版,1979.961.

【5】何天爵.真正的中国佬【~q.光明日报出版社,中文1

版.1998.168.

【6】张鸣,吴静妍编著.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文化【M】.I版.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161.

第二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与当代启示研究背景与意义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演变与当代启示研究背景与意义

我们不难发现,持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曾经闪耀过璀璨的光芒。在科举制消逝了近百年 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科举时代所积淀的传统文化之无处不在。在经历了盲目而激烈的批判之后,科举制又 渐渐为世人所慎思、所吸纳。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大规模的国家考试,科举以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政府官职为鹄的,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都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从教育的角 度看,由于深受“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封建时代办学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足见科举对教育的影 响之大。科举废除已近百年,其对教育的影响却弥漫并积淀为现实基因的一部分。探讨科举制下考试与教育的 关系,有利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考试改革鉴古知今、趋利避害。

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人士和官员自愿向官府报名,然后经过分科考试,依照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和授给官职的一种制度。

科举在中国古代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的。

从制度的角度来说,科举制度确实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一、科举的积极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体现在文化方面。

首先,科举制度使得中国的文化精华得到传承。作为考试内容,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知识,而在当时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一个书生没有饱读文化思想的精华所在何谈治国之道。这样一来,中国文化就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

其次,科举也不断发展和丰富着中国文化,如果没有科举制度也就没有,中国古代的灿烂的文化。如诗、词、歌、赋的发展与繁荣;唐小说的兴起与发展。如此说来,科举制度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确实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

二、从科举制度对社会以及封建统治的作用来看。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官员而设立的。这样的一种选官模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任用官员的主观作用,体现出了任人唯才、唯贤,淡化了世族、门第的影响。形式上给几乎每一个人提供了可以进入仕途的均等机会,而且确实使大批中小地主及知识分子进入到封建国家统治机构中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拓宽了政治基础,提高社会的行政效率。

三、从个人角度来看

科举作为社会上入仕为官的唯一重要途径,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想要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拥有渊博的知识是必须的。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人想要进入朝廷,高榜题名,然后升官晋爵,光宗耀祖,飞黄腾达,全家富贵,一切的一切,都是依靠科举考试。

由此看,科举制度的实行在古代是积极的作用是主要的。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日益突现。

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八股取士,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四、科举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科举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读书成了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相信陈世美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虽然这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事人的思想价值观,和责任感,但是科举毕竟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由此,就科举制度的消极作用来说并不主要是制度本身的错误,应该承认科举是一项好的选官,选才制度。就制度本身而言,科举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作,在中国历史上起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如同传统文化的其他精华一样,科举制度的积极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利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我们的目的。

第三篇: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浅谈科举制度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时期,兴盛于明清。中国的科举制度自唐以后,历来是文武两科,殊途并进。但是,古代中国历来重视文科,因此文科一直占据科举的统治地位。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一大进步,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特别是对汉代的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给广大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以登上历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机会和条件。因此说,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过两种教育模式,一种是全民教育,一种是应试教育。其中,应试教育从过去一直延续现在,而且在当今的教育模式中尤其突出,几乎成了所有学校的定式教育模式。而无可厚非的,这种定式的教育模式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古代的科举制度相比,不管是当代的高考制度抑或是公务员考试制度与科举考试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考试形式都是国家举办的选拔性竞争考试,以成绩取人。

2、严密的考试程序,考试题的命题、印刷、发送等过程都严格依据国家保密法进行。

3、考试试题题是对在校学生的指挥棒,评分标准也体现了教育的标准。古代科举制度和现行的公务员、高考等录用考试制度所遵循的原则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即通过考试,实行公平竞争,按“竞争择优”原则,力图从社会各部分的广泛来源中获取人才。同为大规模社会性考试,现代的人才选拔考试,或在考试性质、考试功能,或在考试产生的社会影响上,都与科举有着某种程度的直接承继或间接渊源关系。不仅如此,与科举考试的性质、功能差异甚大的现代社会各类专业资格证书考试,也都是从考试题型、考试组织、防止作弊等方面吸取科举考试方法与技术之精髓。其奉行的公平竞考、择优录用原则均取法于科举制。当然,我们不能指望仅靠考试取官就能解决政治体制现代化的出路问题,但作为一种精巧的政治录用方式,考试选才可以减少用人方面的腐败,其平等择优的精神具有恒久的价值,这便是科举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考试本身要求的选拔性和它的规格化,是其内在的、不可避免的矛盾。二者不但在选拔功能上延续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其命中注定的规格化弊端上也一脉相承。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客观上需要确立多元化的招生考试与人才培养标准,考试既要为精英教育选才,也要为大众教育服务。因此对于统一考试的利弊我们应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其利在于能够高效、客观、公平地选拔人才,其弊端主要是考试选拔的标准较为单一。

从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大都仅局限于《四书》、《五经》,而忽视了自然科学的实际运用。它把恒定人才的一切标准仅局限于一篇文章中,这也就意味着考生不需要具备任何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样的道理,便造成了中国当代的考生“书呆子”的存在越来越多。在当代教育模式中,对人才选拔方式依然实施类似于古代科举制度的“学历制”。既以考试为评定教育的主要方式,把成绩看作是评价的标准,这使得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负面作用,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尤其是现在的教育在考试的题目中,大都以记忆性的知识较多,而且几乎是仅以一次期末考试就评定了学生所有的能力,而大都忽视了学生平时的表现。这使得学生天天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为了一张能够证明学历的文凭而在苦读。这显然是没有真正地考察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生在学习中采用死记硬背而不求理解的做法。针对当今教育的这种怪状,冯雪梅先生曾一连串发问:“有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好工作?上了研究生是否一定能“物有所值”?对学生而言,付出几年的时间和精力,是否有所收获与回报?对社会而言,是否真正培养了所需之才?”

面对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和矛盾,我们经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中国的学者到底是“学”生还是“考”生?但在疑问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回顾历史,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科举制度这一文化。我以为,中国这些腐朽的文化遗留一天不改变,我们的考生还得在这个痛苦的“考海”中挣扎,所以,要改变腐朽的文化,首先得改变我们的考试制度和评定人才的标准。

无可非议,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继承古代的文化,但我们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过程强调的是发展与继承相结合,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进行生搬硬套。在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深化改革高考制度的背景下,我们理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科学态度,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古代科举制度进行剖析,然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出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较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是保证整个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先决条件,要想拥有充足的优秀人才资源,形成人才济济、群贤毕至的局面,我们还需对建立“独具慧眼”的人才选拔选拔体制进行更深、更具体的研究。

第四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http://weibo.com/yhbjz

【摘要】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对中国当前的考试制度提供了很多启示。

【关键词】科举制度考试制度选贤任能

中国古代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直是从社会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机构,一直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几乎专门从事管理或主要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人分为被管理者和专门的管理者,后者居于社会之上,称为统治者,称为国家代表。这批“居于社会之上”的“统治者”和“国家代表”,就是官吏。官吏是行政制度的具体实施者,没有官吏,行政权力无法行使,行政制度无法实施,行政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中国古代官吏制度则不仅包括中国古代各朝官吏的设置与沿革情况,还包括中国古代官吏的选举、任用、考核、奖惩、监察、待遇、致仕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在行政制度运用过程中,有关官员的人品、才能和作风,必然直接关系着制度执行的公正和效率,并且影响着行政制度的贯彻执行和社会效果,决定着这一制度的成败。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施行了1300多年(公元606年—1905年),几乎和整个封建社会相始终,对我国的官制、民族心理,社会,文化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对今天的考试制度也提供了很多启示。

一、科举制的历史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取士制度,在其1300多年的发展中,以其自身固有的发展规律,渐由兴盛走向衰朽,以至不得不被废止。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魏晋以来,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身份低微但有真正才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到了清代,科举制度贯彻的则是民族歧视政策。学校以四书五经为主,但近代的社会很需要大量科技人才,旧的科举制度无法适应社会发展,文人批评它,开明的官员要求废除,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905年宣布废除了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科举制度的制度优越性

科举制度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三、科举制度的制度弊端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䌸;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精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比如明清实行的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四、科举制对今天考试制度的启示

科举制度植根于我国的具体土壤,即有赖于我国多民族国家中主体民族在人口、发展水平与文化认同上的巨大优势和封建生产力方式

不断向周边地区拓展的历史现状。它的存在既依赖于专制王朝,又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共同发展的历史。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政治的一大创造。它客观上使中华文化统一到儒家文化的前提下来,这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如果以科举制度奠定基础的隋唐为界划分我国历史的前后期,也可以看出,后期中央集权国家的凝聚力与稳定程度要大于前期,这与官僚铨选制度由“察举征辟”到科举考试的演变也密切相关。虽然古代的科举制度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但是同样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手段,科举制度对现代考试制度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第一,考试制度同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变革之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历史时期,考试制度必须适应人才观念的转变而改革或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拔合格的人才,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第二考试制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现象是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的。我国考试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表明,这一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考试的权限相对集中在上面比分散在下面利多弊少;二是国家考试的标准客观性大些比主观性大些利多弊少。这两点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考试制度特别重视的。

第三,考试制度对一定的教育制度,特别是对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一种健全的合理的考试制度的创立和实施,必将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旺,并且促进学校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否则,它也必将起着相反的作用。因此,一个国家的考试制度应该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从内容到手段、从程序到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特别是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提高。

四、结语

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通过借鉴古代科举制度以及其他的考试制度,会对我们今天弊端重重的考试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2、吴玉琦:《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略论》,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 年第3期;

3、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4、任爽:《科举制度与公务员制度:中西官僚政治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论文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及对策

11物理1班

王清清

11101091028 11物理1班

袁晓仪

11101091036 11物理1班

雷嘉宝

11101091011 [摘要]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蔓延,已严重危害到了高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文章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提出 了有效遏制考试作弊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13444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3—0090—02

考试在中国历史悠久,古代中国就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和后备人员。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考试成为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一种重要机制。而考试作弊现象则伴随着考试制度的出现而出现。笔者就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在某市某大学进行了匿名调查,在被调查的近500名不同院系的学生中,有10%的学生坦言:“有过作弊经历。”只有58%的学生表示,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肯定不准备作弊。由此可见,考试作弊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中一种常见的错误行为,是学生中的不正之风,它不但损害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也助长了学生的不良品德。遏制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界定

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是维护考试秩序,保证考试过程公正、公平和考试结果真实的必要手段。考试作弊是一种违反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的行为,是参与考试行为的主体,在执行考试的过程中,因主观故意而产生直接破坏考试目的,严重影响考试功能与作用的正常发挥,虚假反映对象在特定知识经验信息传承中的质量和效果,导致考试结果失去特定信度和效度,要求偏离理论假设的行为。因而,考试作弊是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考试成绩的特殊问题行为。当这种行为出现时,表现为窃取或骗取考试答案和成绩。这种明确的目的性和与之相对应的行为是构成考试作弊行为的两个要件。

二、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

总结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自身的监考工作经验,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化。

资料显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数 占到学生总人数的5%-.-6%,甚至在个别考场中,考试作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两位数以上。说明大学生考试作弊,已从极个别人 的极个别行为发展到了许多人的行为。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普通高等学校中,也普遍存在于一些重点大学中。

2.考试作弊群体构成复杂化。大学生考试作弊不再仅限于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也加入作弊的行列。以前,考试作弊者多是高年级和毕业班的同学,现在,一些新生也开始作弊。而且在考试作弊的队伍中,女同学的数量有所上升。

3.考试作弊手段多样化。大学生考试作弊大多采用夹带的方式,而且夹带手法越来越高明。有的学生夹带事先准备好的缩印纸条,放在口袋里、坐椅上、袖口里等;有的把答案抄写在手掌上、桌面上或存储在计算器里;还有的利用无线耳机接听答案和 利用手机收发答案等。考试作弊手段的隐蔽性和多样化由此可见一斑,令监考教师防不胜防。

三、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功利心理。

在现在的高等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在评优、评奖、入党、毕业就职、考研时能否被录取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虽然教育部和各高校对考试作弊 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但仍有学生铤而走险。

2.侥幸心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群中,只有0.5%的人被发现。许多参与考试作弊的学生觉得,考试中既然能够作弊,又不会被发现,还可以得到好一些的成绩,当然可以试一下。另外,由于各高校加大了严肃考风考纪的力度,对作弊学生的处罚比较严重,所以,监考教师面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时,不免心生慈悲,怕学生因考试作弊被退学而影响其一生,对考试作弊的学生采取了查而不报的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在大学生考试作弊中希望侥幸逃脱的心理。

3.从众心理。

事实上,在考试作弊的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在复习之初并没有想参与考试作弊。但是看到别的同学作弊,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同学,因考试作弊侥幸逃脱而取得好成绩,认为自己不作弊是一件十分吃亏的事情,于是加入到了考试作弊的队伍中。

4.“助人为乐”心理。

高校的考试制度不同于高考,对于及格以上者并没有名额限定,所以有些大学生对同学抄袭自己的答案并不介意,相反还会得到抄袭者由衷的感谢。出于这样的原因.“助人为乐”者出现在作弊者队伍中。“助人为乐”者把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挥到极致时,甚至可以充当“枪手”的角色。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原指人们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的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期。大学生正处于逆反心理的高发年龄段上,他们希望摆脱父母、师长与规章制度的控制和管理。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于学校制定的考场规则和教师提出的不得作弊的要求持强烈的排斥态度,总觉得考前老师说得太多,考场又管得太严,因 而以考试作弊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6.猎奇心理。

应试教育体制的特点就是唯分数论,分数成为 衡量一名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无论是从价值观念上还是个性心理健康的水平上,都比较容易偏离社会日常标准。因而,一些大学生会感到生活了无兴趣,觉得读了那么多年书,还不知道作弊有何体验,是一种遗憾。于是,为了追求刺激,便会以作弊取乐。

7.投机心理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有的学生为了省去秉 烛夜读的辛劳,对将来有用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就多学、苦学,而自认为无用的课程则不愿学。可又想获得好成绩,便只能靠投 机取巧,蒙骗过关。

8.冒险心理。

在近些年的高校招生录取中,各地考生的成绩差异较大,有些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人校后虽然也努力学习,但仍然出现了多门功课虽历经考试、补考、重修仍不能及格的局 面。按高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这样的学生只能留级或退学。于是,便产生了“与其坐而待毙,不如背水一战”的冒险心理。

9.厌学心理。

受学非所用或上了大学可以松口气之类思想的影响,一些平时学习不努力的学生,把时间荒废在上网、谈恋爱等事情上,日积月累,学习上欠债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考试时凭真

实水平难以过关,但为了混个文凭,好“对得起”家乡父老,就采取了作弊一策。

10.“合理化”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如家庭、自身疾病、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干扰,自己的学习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担心考试会不及格,基于特殊情况下的“合理化”借口,偶尔采取考试作弊行为。

四、应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策略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分析,我们看到,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既有学生本身的原因,即部分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平、法纪观念较差;也有其深层次的学校和社会原因,即学校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体制因素、不良社会风气以及家长和其他社会主体施加的压力等。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严重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学校应该通过加强教育、严格管理来减少和杜绝大学生作弊现象的发生。国外有关学者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考试作弊模型,指出学生作弊意识取决于四个因素:对作弊后果的态度、与他人对作弊看法相关的主观漠视、对作弊行为的自我控制程度、与作弊相关的个人道德责任感。据此模式,高校在防范考试作弊方面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诚信教育,建立健全大学生诚信机制。

学校平时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也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立足社会的基础,在一个成熟的社会机制中,个人信誉甚至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诚实原则更是社会大力提倡人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诚信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案例教学、事迹报告等多种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学术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不仅从道德认知上教育学生讲究诚信,而且帮助大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政人员更要做好诚信教育的宣传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使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课外活动全过程,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诚信者人人赞扬、失信者个个鄙视的校园道德氛围,从而使大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诚信档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诚信观念。大学生诚信档案分为学习承诺、守纪承诺、文明义务承诺等方面,并附有每学期行 为记录表、自我评价表和品行说明书。在大学生的诚信档案中,教师要采用客观描述的方法,只对学生的不诚信行为进行分类记录,不对其进行结论性评价,并对有不诚信行为的学生在入党、评优等方面进行必要的限制。通过这样的方法,对大学生从伦理和道德方面进行约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改变高校一元化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灵活地设置课程。在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学分制,减少必修课的数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选择课程。同时要充实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利用电化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影像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对学生的激励机制。

要扩大奖励对象的范围,建立多元的奖励标准。作为教育激励手段的奖励活动,其标准的多元化体现为,除了考试的分,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某些专门能力也应当成为评奖评优的标准。奖励标准的多元化,会激励不同类型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不同的学习生活领域得到学校、社会的认同。

4.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健全考试机制。

要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根据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课程,设计运用不同的考试方式,以开放的、学用结合的考试模式替代传统的考试方式。为提高考试效能,考试命题应以能力测试为导向,坚持知识积累和创新运用并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原则。为保证考试的效度,应规范命题,建立题库。采用多种考核形式,给学生表现能力提供多元途径,如开卷笔试、口试、做小论文或小设计、写课外作业等。多采用等级评价来替代百分制,降低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敏感。要健全考试运作机制。考前要加强对学生的考试纪律宣传,使其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及其后果的严重性。要加强对考务人员的思想教育,促使其真正负起监考的责任。要科学安排考场,考试场次以分散为宜。考场规模一般应在三十人左右,保持考生间距,随机安排考场和考试座位。

5.加强大学生健康与行为的教育。

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健康心理和健康行为的标准,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同时要在考试前夕,开展心理咨询,通过与学生平等、友好的交谈,缓解学生考试压力,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行为。[参考文献]

[1]高玉杰,等.学生考试作弊的根源与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5)[2]李春生.大学生考试作弊与诚信教育[J]_当代教育论坛,2005(4).

下载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举制度史上的作弊防范及其当代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现象的问卷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现象的问卷——以 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上大学以后,考试作弊现象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同学们作弊的动机各不相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而且随......

    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什么,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因......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当代美国教育改革六次浪潮及其启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01-16 09:43:00 ]作者:陈晓端 闫福甜编辑:studa0714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先后经历了“......

    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五四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1919年5月4日,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一场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当代青年所呈现出来的精神是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当代启示[推荐]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当代启示小平南方谈话与当前中国改革,二者不仅在时代背景上有些契合,而且在改革精神上前后相承:南方谈话的改革精神为中国当下改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源......

    试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读书笔记[共5篇]

    试说科举制度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读书笔记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士”的起源和流变的过程来回答了为什么科举萌芽如此之早,持续如此之久这个问题。第二......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浅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犯罪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犯罪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目前,犯罪也开始向低龄化发展,不少青少年和......

    史上最欠扁的租房启示 笑死了!

    引导语:诚信找房客,房子我买的(高层公寓,两室一厅96平),自己一个人住没意思,找个人一合住,男女不限,不用付房租(骗人牙齿掉光光)。算了我还是直接写出租房条件,虽然不想让你们多了解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