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1.浅谈体育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内容摘要:
(一)转变观念,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
(二)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落实学校体育任务。
(三)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乐趣取长补短团结友爱勇敢顽强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含义,早在80年代的改革就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并在时间和理论上都把“教育改革”与“素质”连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新名词“素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有很多种说法,较一致的看法是:素质教育是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基础教育。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说过:“素质教育第一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其中,在第二条就谈到了体育这一方面,就个人在这几年的体育教学中就认为这一点更重要。我们都知道,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培养道德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这儿,在“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地位的学校工作中,体育长期被冷落,体育的根本任务就得不到落实。据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面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学生的耐力、柔韧素质和肺活量近几年趋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肥胖儿童及超体重儿童比重增加,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农村学生口腔卫生保健水平仍然较低,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很不平衡。这种状况与21世纪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极不相符,培养目标对素质的要求也相差甚远,必须尽快改变。就此,我个人观点认为:
第一,转变观念,摆正学校体育工作的位置。体育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体健才能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思维灵活,更好地发展学习中的问题并迅速果断的加以解决。现代生理学、心理学、体育科学的研究成果,都证实了人体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生理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对学生智力变化所起的促进作用。
体育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使其形成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探索精神。这正是未来人才的必备品质。体育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适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他们最喜爱的科目之一。通过体育可以愉悦心灵陶冶情操,使个性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身体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来发展的前提条件,我们一定要把体育教育融进素质教育之中。
第二,增强学生体质,全面落实学校体育任务。学校体育包含有多方面的任务。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运动技能、传授体育运动
文化。还应培养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以上各项任务是有机的联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核心,全面落实体育任务。所以在开展学校体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使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身体的各种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应注意引导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持之以恒,通过长期锻炼促进体质增强;注意在体育运动中使运动量得大小、动作的难易、技能的繁简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的特点和原有的体质、健康水平及锻炼基础以免造成损伤。
第三,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学校体育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来保证才能真正得到加强。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工作重点。虽然体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体质但因各个学生原有的体育基础不同,因此体育工作也应设置不同的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其次,要切实保证体育锻炼时间。应当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最后,要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学生营养指导,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营养教育,发挥家长在改善学生营养方面的特殊作用。除此之外,本人还认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个性发展。学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切要育心。在各项运动项目中,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力量,有的要求耐力,有的要求灵敏和柔韧,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无穷,需要集体配合。作为体育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教研。在认
真研究教育原则、方法以及教材内容进行课堂设计的同时,研究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借此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朝气蓬勃、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良好品质,形成良好的体育作风和文明行为;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独立性、创造性和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和能力,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杜绝运动员思想品德低下的例子发生。
b)进行组织纪律教育。纪律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保证。体育教学训练,大多在户外进行,五官刺激多,容易引起分心等一些不利于教学的行为。一切体育运动项目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要求参加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如:跳远时,充分起跳落地,规则规定不允许采用任何空翻姿势,否则判为试跳失败,成绩无效。所以,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使其通过体育教学中的游戏,训练和比赛,养成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同时,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力,团结互助,增进友谊。
c)进行竞争意识教育。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挣第一。因而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创新、进取、艰苦奋斗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竞技水平的高低,反应一个民族的体质,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经济实力,关系到国家的声誉。无论团体项目还是个体项目,都要求运动员争强好胜、不断进取的竞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通过比赛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增强竞争、开放意识,从而有利于学习他人的技术和战术,以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因此,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素质教育,它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锻炼来实现的。
总之,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所以说,我们在面对二十一世纪挑战的今天,在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鉴于这种状况,各国空前重视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教育改革浪潮,主流就是为提高国民素质而走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和发展趋势。
所以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发展、强国富民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昌盛的需要,也是在激烈竞争中不会被开除球籍、永立于先进民族的需要。要做这些,我们不得不大力发展我们的体育教育事业,并把它放在首要位置。
参考文献:《体育理论》
第二篇:论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论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摘要:舞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也是人体语言的艺术,它以深远广阔的生活内容,多彩多姿的感性形式并借助人体来塑造艺术形象,具有多功能作用。加强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舞蹈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其特有的兴趣和美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 审美能力 艺术鉴赏能力 创新能力
一、舞蹈教育的内涵
舞蹈教育,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对舞蹈实践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它主要是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知识性教育,素养性教育,是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舞蹈教育含专业与非专业两种类型,非专业的教育即普及型舞蹈教育。普及型舞蹈教育并不是只为了传授舞蹈技艺,而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宗旨,单纯的肢体技能与表演训练并非主要目的,认识舞蹈,理解舞蹈,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呼唤以“人”为本的舞蹈教育观是根本。
高校舞蹈教育是社会舞蹈教育的一个分支,它不是以技巧性、规范化为前提,他的功能旨在引导大学生参与舞蹈教育活动。青年人是所有文化娱乐活动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传统群体。一旦他们受到舞蹈的熏陶,又能在引导下追求舞蹈艺术的真谛,便会迸发出无穷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结构中的地位
(一)舞蹈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起本身就是为人们提供了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当然。这里创造能力不是指具体的舞蹈创造,而是将舞蹈艺术的欣赏作为催化发酵剂,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今儿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发挥想象力和培养创造力。舞蹈从动作的设计、编排到表演,都包含着大量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需要身、心、脑全方位的配合,二大脑在这种运动中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特别是右脑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从而达到了开启思维的目地。
(二)舞蹈室培养团队精神的一条纽带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普遍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而舞蹈训练以整体协和、相互写作的集体舞巨多,在排练时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团队协作精神非常重要,平时训练和有计划地演出,讲师大学生由浅而深、逐步领悟和积累与人交往、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相互沟通、相互包容、相互协作、配合有序的能力,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文艺活动中强化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使相互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自然相伴而生。
三、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舞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促进
1、用舞蹈培养有品位的“文化型,创新性人才”
人类的文化包含两层含义,即“文字文化”与“非文字文化”。由于应试教育滞后了学生对非文字文化的学习,使不少专业知识相当丰富的大学生成了新一代的有文化缺陷的人。例如:高校有些文艺演出,常会出现台下没有呼应的现象,台上的演员激情飞扬,忘我投入的表演,台下一片眼镜闪亮下麻木与茫然的表情,并非他们不热爱,而是形象思维不丰富导致的缺少激情或不理解,由此说来学历与文化素养的反差是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用舞蹈去启发他们的情感,对培养“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则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美学思想,哲学思想,较之与其他艺术综合性更强,这样高的“含金量”是弥补大学生文化缺陷的最佳方式。
2、通过舞蹈教育,帮助大学生活的内外美的统一
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文化型,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更高的审美修养,表现在 他们的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的各个方面都应比一般人更得体。人体是美中之美,而舞蹈是以人体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懂得舞蹈美的人在任何地方他们的姿态都体现着美,教师用身体语言向学生讲述形体美的要诀,让大学生的形体语言化、情感化,表现出时代的精神。在理论课堂上,教师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美丽异域风情、讲述古老的传说,当学生走进舞蹈艺术的世界时,他们会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当感觉的寻找、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性自然的流动时,青年人应有活力就会得到尽情的展现。大学生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能在舞蹈中一举两得。
(二)高校舞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1、舞蹈以感觉的方式认识世界,提升大学生的智能
现代科学揭示,人类自身对活动着外在世界引起的知觉来源于环境不断的刺激 所给予的感受。人类理解外部世界以来于本身的感觉器官。人们通过别人的动作和对运动事物的不断归纳、提炼,逐步扩大对世界的认识,人类的运动感觉是由于人体活动引起的动作感受。人们通过运动感觉理解人体关系性,这种关系性效应会导致一种内心反映。因此,人类通过人体感官的运动获来的感觉经验,是人认识人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根源。校园舞蹈十分重视人的感觉和感觉的下意识训练,正是通过人体运动作为教育手段去不断完善学生的感官并积累其感觉经验,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知识智能,为迎接未来的知识更替准备好智能载体,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智力基础。
2、舞蹈有利于学生以审美的方式解决心灵开掘人的创造潜能
舞蹈是美丽的,舞者是美的,舞蹈教育更是美好的,舞蹈教育就是美的教育。舞蹈在肢体运动的同时,伴随着音乐节奏抬手、举足、跳跃、旋转、肌肉肌腱紧张、松弛、各关节曲、直、旋拧等这一切刺激着动感、平衡感、听觉等人体感觉器官,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反映到大脑,大脑依靠多种分析器官共同参与作用,直接由动作知觉引起美感意识。当人体律动与音乐、与动律形式真正吻合时,给人带来精神与生理双重的愉悦,使身心同处于极度兴奋。学校开展舞蹈教育活动,可以让学生愉悦、快慰的心情参与舞蹈的创作、排练、表演等,从而激发其创造性,开掘其创造潜能,并由此而及其他学习领域,使优秀的情操,智力和体力得以充分的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3、以舞蹈的律动性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人的触觉
以舞蹈的律动性形态锻炼身体,增强人的触觉。同理,声浪对于耳鼓的冲压和光 波对于体能作为身体的教育,舞蹈以律动的形态,行使着体育功能,对人体的肌肉、神经和反射系统进行训练。
人们都知道“健康是事业之本”,但未必真正引起大众的重视,教育中长期以来 或仍然是把智力的、体力的、美感的、道德的和社会组成部分加以分隔,这是人类互相疏远,轻视和支离破碎的一种迹象。现如今,体能的状况已愈来愈成为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显著标志。因此校园舞蹈教育培养学生艺术灵感开拓思维,启发创造力的同时,也为增强体质,利用生存而服务,更为未来人才的精神与灵感创建一个美好的居所,为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体质基础。
(三)舞蹈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内容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期、知识接受能力有限的青少年来说,仅仅依靠教授、书本宣讲是不够的。这时,舞蹈这种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可以发挥其作用,把社会鼓励的,宣扬的学校的好人好事等道理,通过舞蹈语言进行加工,用美的形象表现出来。而把相反的内容用丑的形象表现,发挥舞蹈语言生动直观的优势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感情和意识联想,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教育和启迪。我们教育学生要有爱国英雄作为没得具体体现进行赞扬,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由于这些形象具体生动,本身带着感情性和趣味性,能够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无穷乐趣,既满足了学生的审美心理,又能够影响和教育学生的思想道德。
(四)舞蹈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民族观
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供人们心想愉悦,进而陶冶人们情操。当优秀的、积极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一种内在深处的善良、高尚品质便会滋生蔓延,从而转化为主导动机推动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具有独特风格的舞蹈,期中民族舞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经历多少代人民群众不断加工创造,在民间广泛流传,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它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因各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通过这些民族的音乐、舞蹈的了解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了民间艺术、文化宝贵遗产,并且在老师指导语讲评中了解中国的灿烂文化,精湛的艺术,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而自豪,促进其爱国、爱家、爱民的思想情操的形成。
四、舞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结构体系中的作用
(一)舞蹈教育促进大学生德育的开展
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古希腊的柏拉图也同样把审美教育视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将审美教育从属于道德教育。在高校开设舞蹈课程,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舞蹈知识、原理的讲解,能使学生对舞蹈艺术有更深一步的认识、理解,能逐步养成他们积极、乐观的思想情绪,这无形中有助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形成;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蹈在教学、训练、排练、表演方面都有严格的统一性、强制性,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配合意识,加强纪律观念;力量型的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豪迈和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丰富学生细腻的情感,抒发爱国热情;严格的训练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应该说在高校开展舞蹈教学是通过大学生自己参与、自己感受、自己体验的形式来实现的,真正起到了寓教于乐和自我教育的原则,有着书本知识及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它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舞蹈教育促使智育向素质转化
很多人认为舞蹈教学只属于技能训练而没有知识传授的内容,其实不然,大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单纯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应是对潜能的全方位开拓与挖掘。舞蹈艺术是通过一定的人体形态、表情和乐曲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舞蹈艺
术审美的过程是经过人的大脑的形象思维方式并伴随人的情感体验完成的。从生理上讲,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分别处于大脑的左右两区,并有着不同分工和相互联系。左脑以语言活动、阅读理解、数学计算等活动占优势,而右脑以形象感知、时空概念、艺术欣赏、调动感情和情绪等活动为主。舞蹈本身也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幻想力、想象力,在感受舞蹈的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长期的发展,从而可以促使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的不断增强,促进身心健康。实践证明,学习成绩优异者中绝大多数具有舞蹈特长。
(三)舞蹈教育与体育相辅相承
舞蹈是一种高级的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体育教育的作用是非常直接而明显的。美国著名舞蹈家沃尔特·特里通过自身的观察和分析,从多方面探讨了舞蹈艺术的社会功能,他强调舞蹈艺术对人的体力和情感、对人的协调和健康都有一定的作用。他说“把舞蹈素材用于教育,去发展身体肌肉,调整肌肉,保持身体平衡;舞蹈练习、舞蹈节奏,用于治疗,可以帮助受伤的肉体和挫折的心灵复原。舞蹈在这一方面便是一种锻炼了。”高校舞蹈教育对于人体的形态要求不象专业舞蹈教学那么严格,但也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纠正学生不良的自然体态,有助于训练和保持良好的体形和姿态。同时舞蹈还可以增强体质,健身祛病。譬如,在进行身体专门素质训练方面,象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都有助于大学生身体各器官系统得到全面发展。又如在舞蹈素质训练中挺胸抬头不仅可以使胸部得到充分扩展,也使学生在气质和精神面貌上得到培养,在腰腹的训练中,它能起到按摩和揉挤的作用,促进肝内血液循环,提高胃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经常进行腰腹运动还可以消化腰腹内多余脂肪,达到减肥、美体的效果。
(四)舞蹈教育对美育教育的作用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舞蹈教育是美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的,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审美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美的感受能力的强弱。另外,舞蹈教育还有利于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舞蹈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蕴涵着人文思想、哲学和美学思想。人体是最美的,而舞蹈又是一种高级化的人体运动,是一种经过美化的人体运动。大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其气质、情感、涵养、风度、形貌、言谈举止等方面都会更加高雅。俄国革命家加里宁曾说过:人要是学会了舞蹈,连走路都会美观、文雅。走进舞蹈世界,大学生能充分体会到人体语言的美妙,内心的体验上升为人体的自然流露,青年人应有的活力得到尽情的展现。大学生健康的体态美与内心充实的情感世界都在舞蹈中得到充分体验。用舞蹈培养高品位的“文化”人,是舞蹈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更深层的意义。而这正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期待的。
素质教育,究其实质就在于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在人才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正确认识舞蹈教学对大学生综合可素质教育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决定,这是中国教育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将中国教育推向进步的新起点。因此,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
人才的素质教育起到重要作用,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人才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全国许多高校都增设公共艺术教育课,舞蹈课也被列入网络选修课程,这样来就使舞蹈教育逐步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针对这一新的教育举措,根据智力整体发展的思想,我们有必要对舞蹈教育的理念与方式进行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应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求,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素质教育。舞蹈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舞蹈教育有利于学生开启思维、挖掘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提升智能,增强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胡尔岩.舞蹈创造心理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8.192—195.[2]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115—195.[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150.[4]杨怀中.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 1887.230—270.[5]于平.舞蹈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94.30—50.[6]袁禾.中国舞蹈意向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80—100.[7]隆萌培,徐尔充.舞蹈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4.175—185.[8]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00—120.[9]张念宏.教育百科词典[Z].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88.520—620.[10]中国大百科•青年舞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9.95—150.
第三篇:中小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中小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利川市忠路镇初级中学
刘
洋
摘 要:《电化教学的应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抓紧抓好。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教学 体育 素质 教育 体育教学 体育课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为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现在人们不仅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把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还提出,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抓紧抓好。为提高体育课的实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录音、录像、挂图等辅助教学,增强了教学效果。使体育课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实效性,有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的。
一.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一阶段都能连贯的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电化教学,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空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教学实践中,例如:跳远这一课,教师尽管讲的头头是道,但学生不一定能理解跳远的四个过程,和基本的技术动作,而运用电视录像演示蹲距式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学生观看后,学生觉得跳运的动作好象是在空中飞跃,课堂激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全面领会了跳远的全过程。例:在进行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腾空和落地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身体前旋的问题。尽管教师反复强调其正确做法,但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了解身体前旋产生的原因及正确的解决方法,产生的原因一种是在助跑时,整个身体向前运动,当起跳时,起跳脚着板后产生制动使得下肢向前移动的速度相对慢于上体,如果摆动腿和两臂的摆 动不积极,就容易造成上体的前倾,使身体产生前旋。另一种是起跳蹬伸时低头含胸,腾空后使身体产生前旋,针对这些原因,一方面重复电视录像演示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到起跳的连贯动作,另一方面采用一些针对性练习。如:垫上练习,立定跳抛体等。电化教学具有非线性的特点,教师在讲解使用中很方便,边放边讲,还可以以慢放的形式出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见,电化教学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二.运用电化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正在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已不适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当务之急,势在必得。体育教育的电教化减少了教材的难度。教材内容越是艰深,广泛,难度就越大。使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变深为浅,化难为易,充分利用各种技巧,可以变快动作为慢动作,可以静止变为运动,也可以使运动变为静止。如:跳远、技巧仰卧推起成桥、铅球等。借助电视录像,可以使学生感知传统的教学中无法表现的现象或因动作太快而看不清的一些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运用电化教学,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声、音、动作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自始至终为学生的服务。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仰卧推起成桥一课时,用电视录像演示:“仰卧在垫上”、“手脚放的位置”、“推起成桥”、“头的位置”,它们是引导学生加深对整个动作的全过程,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其次,教师运用电教手段,促使学生自己重复练习,这样激发了学生兴趣,又抛弃了传统的集体喊口令的练习,当然必要时要集体综合练习。另外我用图纸画出背越式跳高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谦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空中的过杆动作与易犯的错误。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的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运用电化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运用电化教学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宏观的限制,生动形象地结合体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使思想教育内容更加鲜明生动富有感染力,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观看接力项目,球类项目的教学比赛,教师在讲授技术战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观念,强调集体力量,互相配合,团结友爱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技术好的学生更要帮助技术较差的同伴。发扬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并运用电视录像观看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当中国的国旗在其他国家冉冉升起时,你有何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学教育效果,提高了教学实效,激发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可见,利用电化教学进行德育渗透,把德育工程置身于一个完整的信息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更培养了学生豁达乐观,积极进取、团结奋进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理论与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第四篇:浅析学校体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学校体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王向阳(河南省洛阳人民警察学校 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者工作理念和模式转变的目标和方向,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点之一,学校体育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未来的原则,本文简要的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学校体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当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争取能够使其在教师的教育实践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 学生 素质教育 作用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学校体育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及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良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1.有助于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体育课对振奋民族精神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在“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振兴中华”等爱国主义精神鼓舞下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坛上洗百年民族屈辱,夺金牌,创记录,升国旗,奏国歌。为祖国赢得了威望和尊严,反映了祖国的强大和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学校体育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养高尚的思想意志品质和作风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有的要求快捷,有的要求耐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无穷,需要集体配合。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等思想品质以及团结战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过程是体育与思想相结合的过程。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服从总的教育目的,即服从于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的。既要看到体育的特殊性,又要看到体育与德育的统一性,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不仅锻炼身体而且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品质。
体育作为一门综合学科融会贯通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数学、营养学、运动生物力学、统计学、生物学等学科,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向学生传授与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的过程,对提高青少年的知识素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心理素质对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功能。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存在的某些不良心理现象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纠正。如:严密组织的集体对抗项目有利于参赛者勇敢进取、互助合作性格和意志的充分发展;在完成艰难惊险的动作中,学生的吃苦耐劳和果断顽强的心理品质可以得到磨练;在不断接受运动挫折和成功之后学生会逐渐养成自控能力,所以体育运动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能促进心理健康。学生如何对待困难和挫折,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完成既定目标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表现得及其生动和真实,这种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和及其反馈,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所以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
3.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就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并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育本身就是在创新和实践中发展的,没有创新和实践就没有体育的发展。体育的创新是十分丰富和十分生动的。球类比赛中,为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根据双方力量的对比,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运用灵活多变的战术,扬长避短,夺取胜利,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并且这种创造既是在运动实践中进行的,又可以在运动实践中得到检验。另外体育中的形体美、动作美、节奏美、队形美、服饰美等强烈地感染和吸引着学生,体育中健与美的和谐统一陶冶着学生高尚的情操。通过体育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通过学校体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还具有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等功能,它以身体为基础形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都会经历顺利和挫折、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优势和劣势、平等和差别、公平和偏袒、合理与不合理等种种体验,通过教师的教育引导,可使学生学会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与人相处,从而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体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它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标志,也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作为培养现代人才摇篮的学校来说,学校体育教育成了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体育以它们固有的方式,鼓励个性的正当发展。因此,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首位。
第五篇:浅析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浅析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研究目的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生理、心理机能能力;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体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根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而提出的,其目的和任务也就是为了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由此可见,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然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身体素质教育呢?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研究法、逻辑思维法。
所谓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个既旧又新的概念,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全面深入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持续发展而努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要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形成的,是根据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创造出来的教育学概念。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强调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点”,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总之,素质教育具体的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可见,体育教学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析
3.1 体育教学是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途径。
首先,教师要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安排教学计划和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落实身体素质教育,采用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以达标为辅的两翼战略,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次,正确把握分寸,不断改进教法和学习方法。学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跃、好动、多变、直爽、争胜好奇、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光靠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赛、娱乐等兴趣教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俗话说:学习有法,教无定法。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有两点必须明确,一是“引趣”,因为“引趣”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引趣”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球类练习等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这种情绪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二是“学习”和“练习”中进行练习指导,并采用一定的身体素质强化手段,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中进行大强度、大运动的素质练习,既提高学生体能,而又使学生不觉疲劳和枯燥。
3.2 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强社会功能,以顺应未来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能对未来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活动能力、社交能力及专业工作能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具有一定的抗耐力强度、抗力量强度的能力及克服困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思维能力、快速判断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因而,在体育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一定运动量,一定难度,而经过努力能达到的项目内容和练习方法。
3.3 身体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守纪律、有强健体魄的,能适应未来社会工作、生活需要的人才,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但是学生身心发育存在着差异,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发育程度的身体素质,有的甚至相差悬殊。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分具体对象,采用“千篇一律”、“一视同仁”的相同内容,相同强度,同等运动量的要求和方法,要完成身体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很困难的。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当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3.4 积极了解学生客观存在的身心发育的差异并以次为依据,认真探索和研究符合学生特点的多种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分类要求、全面挖潜、扬长避短、各显其能”的施教策略。保障优秀学生正常发展,让“体格健壮者”吃饱,防止为强调面向全体一刀切,尽量满足他们发展需要;提高中等生的现有水平,让“中等生”吃好,并鼓励争先,赶超体格健壮者、要努力转变弱体格生的现状,对“弱体格生”给予热情关注,耐心指导,多加表扬、鼓励,激发他们上进,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强化练习,提高他们的发展速度。只要教师能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就能帮助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5 认真探索和研究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重点,变“学生适应教学”为“教学适应学生”,以提高教学效果。
3.6 重视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仅依靠第一课堂的教学,毕竟时间有限,而这个时间既要学习知识、技术,又要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效果不会很明显,只有通过对课外活动两操时间的充分利用,才有效果。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课外活动,开展多方面、多能力的素质培养,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3.7 体育教学在进行身体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强化德育功能。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得导向、动力和保证,是衡量素质教育是否得到强化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本身包含着德育,而且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观看奥运等项目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荣誉感;通过班级之间的体育比赛,可以培养学生强烈集体主义精神和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良好风尚;通过集体项目练习,可以发扬学生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良好风尚;通过大强度+大运动量的耐力练习,可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通过武术、体操等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高尚的情操和民族精神。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体育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