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该怎样对待作文
我们该怎样对待作文及作文教学
胡继明
到底该怎么对待作文,作文教学到底训练些什么,多年来争论不休,实践中,各个老师也是各有侧重,反正是一个老师一个搞法,更多的是想怎么搞就怎么搞,没有计划,没有安排。有人重在语言,有人重在思想,有人重在结构,总之,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我说,有理不错,但也得有目的,有计划。以下是我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一,必须重视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训练,指如何做到书写规范、清楚,造句通顺,正
确使用标点符号等。
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来交流,作文能力就是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提笔文句不通,错别字连篇,乱打标点,那么,交流的目的就达不到,作文能力自然低下。语言文字基本功指的就是文字的书写,文句的通顺,标点的正确运用,作文教学中,如果忽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重要性,那么,你的作文教学便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有一个现象应该引起我们深思: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小学毕业生的作文要达到“语句通顺,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会用常见的10种标点”,可是,到了高中毕业,仍有不少高中生,写病句,写错别字,乱用标点,以致到了大学,大学写作课教师仍旧把语言文字的墓本功列为写作教学的重点来加以解决。这就是说,小学作文教学就应该完成的任务,拖到大学的写作教学才算勉强完成,甚至仍然没有完成!
这种现象的产生跟某种认识有关。不少人都认为语言文字标点之类是枝节问题,是不值一提的,作文教学应该抓“观点鲜明,主题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会记叙,会议论,会说明”等大问题、高难度问题,哪能在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上费功夫。的确,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记叙、议论、说明等方面是应该抓好的,但这看法把“大问题、高难度”和“鸡毛蒜皮”弄反了。如果不特别从“高、精、深、新”之类去要求,那么,主题正确、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和会记叙议论说明等比之于语言文字基本功符合要求(通顺、正确等),究竟谁是“高难度的问题”呢?显然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就算学生能做到观点正确,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也不能说明他作文没有问题,因为更多的学生存在语言基本功方面的问题。可以说,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你会深深感觉到,学生在病句,乱用标点,不能正确书写方面的问题,比结构,观点等方面的问题要大得多。
举例来说,让学生掌握叙事的顺序,我相信几分钟就可以办到,可是让他写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又需要多少时间呢?很难说,少则一年两年,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也搞不清。相信每个老师都碰到那种搞了几年写没法写清楚文章的学生。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比之于作文教学的其他方面,它的确是“高难度”的问题。至于说它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其他方面才是大事情,从文章的角度看,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培养作文能力的角度看则如前述,它才真正是大问题。必须指出,如果一个人句子写不通,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用,你对他讲怎样提炼主题,怎样使文章结构严谨,怎么议论说明,怎么叙述,就有点舍本逐末,显得有点荒唐了。奇怪的是,不少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方面毛病百出,文章却主题正确,结构完整,还能多种表现手法。可是,这样的文章拿得出手吗?能说他写好了作文吗?反过来,如果学生能把作文写得文从字顺,一句一句把话说清楚,能够正确地和别人交流,我们就可以说他的作文过关了。
可见,语言文字基本功既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难点,也是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第二,要注意内心世界的感悟和体验。
每个进行作文教学的老师,都强调学生要观察,那么到底要观察什么,我想,这种观察更主要的是对人心灵世界的观察,而不是对纯客观世界的观察,因为客观世界更多时候没有脱离主观世界而存在,当然纯粹的科学除外(我们这里的写作,不涉及到科学论文的写作)。例如,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要“传染”到客观世界,今天和昨天一样阳光明媚,但今日心情不好,悲伤得很,那么明媚的阳光就会变得刺眼;和煦的春风,就会变得“春寒料峭”。对客观世界的好坏评价,都不能摆脱人的主观功利。从这个角度来说,观察的重点应是对人心灵的体念,没有了对心的体验,你就感觉到大海的宽广,你就感觉不到比大海宽广的天空,更感觉不到比天空还宽广的心胸。举例来说,柯蓝散文诗《车轮》这样写:
如果可能,我要象一个车轮,不停地向前,向前而去。
那运载着一切重任的车轮呵,你沉重而又坚强地运转,你平凡而又不倦地运转。
即使‘是短暂的停顿,甚至是烧道而去,或者,时而缓慢,时而迅猛,但仇也是为了向前向前!
你,运载一切,运载一切历史而又运载未来的车轮啊!我永远赞美你:为了向前,暇碎一切困难,冲玻一切阻力„„
不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车轮向前运转的形象引起了诗人心情的激动。这激动意味着什么呢?是一些什么样的心理内容呢?诗人琢磨了它,品味了它,提练和提升了它,于是写出了这首歌颂车轮精神的散文诗。所以,说这首散文诗是诗人观察体验内在心灵世界的成果是不过份的。现在的问题在这里:车轮怎样运转,怎样工作,决不能说中学生没有观察过,不了解,应该说,柯蓝写的车轮的这些情况绝大多数中学生是知道的,可是他们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很简单,他们对于不停地运转的车轮可能没有什么感受。但是,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有感受又将怎样呢?由于作文教学很少强调要观察内在心灵世界,他们即使产生了丰富的、很有意味的感受也会自生自灭,在心灵的原野上流失个,没被发现、更没被抓住,不是吗?青少年活泼敏感的心,如果说对车轮没有在意,没有什么感受,那么对他们生活天地中别的许许多多他们很在意的事情常常是很有感受的,可是,这些感受被引进作文中去的有多少呢?几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会回答:学生作文中的真切感受实在是太少了!这是怎么造成的?不是跟忽略了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大有关系吗!作家的高明之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经常观察内在心灵世界,只要发现新鲜的、有意味的东西,就把它抓住、写出来,中学生要向他们学习。代诗论家谢棒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意思是说外在的事物在大家的眼中是相同的,但是它们引起的心灵上的感受却因人而异。应该这样去作。如果只注意观察外在世界,忽略了对心灵世界的体验,那么中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切与别人的日常所见相同,还有必要写吗?还有多少写头?勉强写出来,怎能不让人感到一般化、肤浅、老套、没有新鲜感?要紧的是“感则异于内”,如果把他们的观察也引向内在世界,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些人所共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物,事件,景物,在他们的心中所引起感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各个不同,里边包含了多少值得写的东西啊!无数的好文章就会从这里涌现出来。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去真正体验内心世界,就为他们的作文开辟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的新领域,真正的好文章必然从这里出来,也只能从这里出来。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文是创造性的劳作,写好作文必须要有创造精神。中学生写文章难免模仿,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教师一定要不断地把他们往创造的道路上引,使他们的作文逐渐地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思想见解,或者有新鲜的感情体验,或者有新的选材角度,新的表现形式,等等。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创新,只能是人云亦云地弹老调子,那么,这文章就没有写的必要,只是制造语言的垃圾。中学生的作文虽然属于练习,不送出去发表,不强调对社会的作用,但也必须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使他们的文章有新意,能给人新鲜感,这是因为,文章是否老套,是否人云亦云,是个文风问题,不可小看。如果在中学没有养成好的文风,以后纠正起来就比较费力,因为养成好的文风和克服不良文风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中学生如果只会作人云亦云的老套文章,创造精神就会被窒息,不能独立思考云,只会跟着别人的脚后跟做事情。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第一,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是创新的文章。其实,所谓创新的文章,只能是在两个方面有所创新,一个是内容方面的创新,一个是形式方面的创新。前者叫“育新意”,后者叫“有新鲜感”。所以,我们在日常作文教学方面,要善于拿出好的文章,指出他形式的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指出其想法的与众不同,思维想法的与众不同,是创新的重中之重。第二,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人很多新奇的想法是瞬间灵感的爆发,所以应当把这种瞬间的灵感记下来,我想这种灵感就是创新。普通人灵感爆发得很少,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增加灵感的爆发,比如,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类比思维,总之这些思维方式,能使人摆脱思维的框架,从而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从而爆发出灵感。
以上,是我对当前作文及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我相信很多人都在作文教学中感到迷惘,但愿,我的一点想法能激起老师们的更多思考,让我从中受益,由此,我会感到由衷的高兴。
地址:武汉市武钢四中语文组
邮编:430083
电话: 027-67159903(手)
email:hujiming2006@yahoo.com.cn
第二篇:我们该怎样对待学生
我们该怎样对待学生(2)
--语言如何更能打动学生
在我们日常的德育工作中,谈话、说服、报告、传授等手段,都是依靠语言来实现的,而语言的运用又直接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效果。
如何让我们的语言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呢?回答是四“言”四“有”。
言之有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要使他们对教师所传递的内容有所理解、体悟、内化,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言行,教师就必须用真挚的感情去打动学生。要有爱生之情。有爱的教育,学生才会欣然接受;有爱的教育,才会硕果挂满枝头。
要以诚待人。在真诚的前提下,即使是坚持原则的告诫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学生也会理解和接受。
要平等对待。今天的学生自主性、独立性较强,渴望在教师面前得到平等地位。唯平等待生才会有师生的互动和感情的交融。
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我们要充满感情,鼓起激情,饱含真情,目的只有一个:感化学生。
言之有物。“言传”,能否打动学生,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内容。
我们的教育,只有目的明确,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才能切中要害,产生教育效果。要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使我们的“言传”以学生需要为目标,触及焦点,揭示主题,从而达到教育之目的。
要体现道德伦理的知识性和理论性,要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我们的讲话要有观点、有分析、有结论,要运用逻辑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去说服学生。
在我们既往的教育中,陈词老调是最为学生所诟病的。我们不妨试着换一种思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例子,换一种语言;不妨正面反面结合说,道理事例结合讲,既摆现象又析事理,既回答“为什么”又回答“怎么样”,使讲话内容更加全面、丰富、充实。
言之有趣。生动有趣的讲话才会吸引学生,触动学生,产生效果。从内容角度考虑,运用典型事例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今天的青年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不看重权威,也不轻信既有的理论,所以运用事实材料来说明问题,会有更好的效果。而且,如果例子选得好,形象具体,典型生动,常能成为讲话出彩之处。
从表达角度考虑,除了把握好语音、语调、节奏,使讲话抑扬顿挫外,要注意运用鲜活通俗的口头语言,使讲话形
象生动。笔者学会开车后,曾与学生算过一笔账:如果我学车需要30个小时的上车时间的话,那么,同学们大概只要花10至15个小时就够了,也就是说,我学一样东西花的成本是你们学同样东西的两三倍,甚至更高。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使用时间呢,正好相反。我50多岁了,用到75岁,使用时间20年;你们十七八岁,使用到75岁,有近60年,你们的使用时间是我的3倍,甚至更多。我们学点东西困难,而且使用时间短暂,尚且还在学习,你们就更应该努力了。通俗的语言,对比的形式,给学生的教育比较深刻。
言之有方。因为德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艺术就是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没有固定不变的办法和模式,它也拒绝陈旧和老套。我们也需要讲究“言传”的方式、方法。一要把握好时机。一般性问题,不必急就,尽可择机而行;突发性问题,先制止安顿,使头脑发热者先冷静下来再做工作较为有利;在某种情况下,故意延宕时间,留下“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白,待到“非说不可”的时候说,往往说的“理”最易为学生接受。
二要把握好形式。个别问题个别谈,班级问题班会谈,倾向性问题校会讲。批评、了解情况,宜个别进行;表扬、嘉奖宜大张旗鼓。
三要善于“调动”学生。在我们的讲话中应该有娓娓道来的叙说、丝丝入扣的分析、慷慨激昂的陈词、一字一顿的评点,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讲话的效果。
四要让学生有说话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尤其是个别谈话,要让学生有述说情况、发表意见、甚至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形成交流探讨的氛围。
五要有耐心和韧性。不急于求成,也不图立竿见影,不要指望一次谈话能解决所有问题,要有反复多次做工作的思想准备,而且每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 陈善钊)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3日第5版
第三篇:我们该如何对待模式教学
我们该如何对待模式教学?
2012年10月24日,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在上海参加了由中教服组织的“全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四大流派语、数、英同课异构暨后茶馆式教学专场展示活动”。期间,尝试教学创始人邱学华教授、青浦经验创始人顾泠沅教授、成功教育创始人刘京海校长所在学校的副校长陈婷和后茶馆式教学推广者,上海静安附校张人利校长为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四大流派的代表教师同课异构、同台献技,为与会者奉献了一份丰盛的教育大餐。这次学习真的是带给我太多的思考和感悟。尤其是听了这些知名教学模式创始人的讲述,使我对如何对待模式教学有了一些想法。
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各种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层出不穷。不但但是上面这四种模式,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到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从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到河北围场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模式,从江苏洋思中学到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等等等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纷繁复杂的教学模式呢?这次学习给出了答案。
对待模式教学首先要坚持两个观点:
一、模式教学有好处也有弊端。
邱学华说尝试教学法有好处也有局限性。诚然,认识模式教学,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模式教学的好处就是因其教学步骤的程式化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尤其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有好处。但是同样因为其程式化的教学步骤,如果不能活学活用,就会大大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师成长的无限可能。
二、模式教学绝不可照搬照抄。
第一个观点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是科学的对待模式教学,既不可彻底否定,一棍子打死,也不可照搬照抄,全盘引进。“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江苏的师资、生源和内蒙古的肯定有差距,翁牛特旗的师资、生源和呼市的肯定有差距。即使在同一个旗县,地区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也很不平衡。那么,在那个地方成功的经验,在我们这里就不一定成功。到目前我们也没有发现有哪个教学模式可以在不同地区都可以得到成功的复制。
那么,怎么运用模式教学呢?我认为应该尚模而不唯模,化有模为无模,模理合一方为最高境界。
邱学华在他的报告里面大部分篇幅用在了讲述尝试教学法萌发、实验、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对于七步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过程这一学习者最关心的内容,只是一带而过。为什么呢?我觉得这正是邱学华的高明之处。他把尝试教学法上升到尝试教学理论上,就等于把尝试教学从一种教学工具上升到教育理念。工具还有适用不适用之分,可是理念却不分学科、不分年级。尝试教学理论的两个特征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深一点说就是以学定教,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明白了这一点,模式本身已经不重要了。
我非常反对模式教学形式化。过分关注形式,忽视理念,就会走火入魔,就会出现假讨论、假合作、假探究的表面繁华。说个真实的例子吧。
记得一次到外地听课,是一节数学课,自学之后老师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甲学生汇报之后,乙学生开始补充。至此,应该说效果还不错。可是甲又站了起来,说:“谢谢你,乙同学,我一定会接受你的建议。”这还不算完,话音刚落,乙同学又站了起来,说:“不客气,这是我该做的,同学之间就应该相互帮助。”
听到这,我们已经不知道这节课到底是数学课还是思品课,还是语言课。老师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为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却忽视了数学的学科特点。这种喧闹的课堂里,学生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仔细的探究,对于被称为“思维体操”的数学教育来说,这是莫大的损失。这种形式化的模式教学中,课堂变成了优生表演的舞台和差生抄袭的天堂,不但不会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反而让学生学会了矫情和虚伪。因此,我们崇尚模式,但是不能眼里只有模式,模式本身就是一个工具。必须领会模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原理和教育理念,这才是学习模式的关键。只要心里始终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并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里践行,教学就会自然不自然的实现教学模式里的所有愿景。邱学华、张人利一再强调要灵活运用模式,其意也在说明这个道理。
模式、理念重要,关键还是要靠人来实现,因此这次学习还引发了我们对教师作用的再思考。我们注意到,不管搞不搞模式教学,不管搞哪种模式教学,总有搞得好的教师,也总有搞不好的教师,而且那些好教师不论搞什么模式总是好教师,课一样好,学生一样喜欢。这是因为他们自身素质好,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已经践行了那些教育理念,而且要比别人践行的到位。因此我说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可以超越教学模式的,教师才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学校管理者与其挖空心思的研究模式,不如先认真思考一下如何请进来、走出去提高教师素质。当然,这并不意味理念不重要。打个比方:这就好比练习武功,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连宝剑都拿不动,何谈剑法超群?只有身体强壮,再加上精妙的剑法秘籍,才会武功盖世。一个教师,只有练好内功,再用科学的理念作指导,才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
让我们一道努力吧,苦练内功,领会新课程理念,以我们扎实的专业素养、过人的课程组织能力和充盈的教育情怀去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信任,也赢得翁旗教育的美好未来!
第四篇:该如何对待《共产党宣言》
该如何对待《共产党宣言》
没有任何著作像《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传播得这么广,影响这么大,对推动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这么深刻。在其发表170周年之际,我们学习、研究、实践这部著作,首先得把态度搞端正,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宣言》。
“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宣言》,就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其真谛,不要当不成“龙种”却可悲地流为“跳蚤”。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法国和德国就有人传播马克思思想,并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这本是好事,但马克思却无情地提出“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还引用了诗人海涅的诗说道: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他显然不满意传播者对自己观点的阐释,说这可能会给他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他过多的侮辱。自那时以来,围绕着龙种和跳蚤、正统和异端、真和假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就一直不断。抛开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帜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外,对于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件简单的事,稍有不慎便会流入跳蚤行列,成为假马克思主义。
在“消灭私有制”的问题上,就存在着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的问题。宣言》确有“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但这只是半句话,而非整句。在这半句话前还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什么意义?再看看前文就明白了:共产主义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由于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简单地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可以概括为“消灭私有制”,其实是不准确、不完整的。因为共产党人不是要消灭“一般的所有制”,对“个体劳动者的所有制”是决不可以采取“消灭”的办法的。
至于就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而言,也是“有条件的”。《宣言》提出的“消灭私有制”是纲领性目标,并不是立即就可实现的。恩格斯1847年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明确指出,不能一下子废除私有制”,“只能逐步改造现社会”。后来他在1874年的《流亡者文献》、1877年的《反杜林论》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消灭私有制是有条件的,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的。他说“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条件下,“阶级差别的消除”才能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倒退”。这就是说,废除私有制决不是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决不是不顾客观条件随心所欲就可实现的。20世纪苏联和中国曾受过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一味追求生产关系的“左”的教训,证明了恩格斯的这些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不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真谛,取《宣言》中的“半句话”唬人,至少是不够严肃的。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宣言》,就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而不能教条僵化。
《宣言》发表25年后,马、恩在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v史条件为转移”。接着又指出,《宣言》所说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今天来写,“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此外,“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可见,尽管《宣言》是经典著作,但也要与时俱进、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即使是对其中“完全正确的一般原理”,实际运用时也需“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可教条僵化、照抄照搬。
众所周知,《宣言》曾庄严向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两个必然”。但10年后,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被学界公认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缺一不可。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公开承认,在《宣言》发表的那个年代,“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在1848年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实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恩格斯这种坦诚的态度多么令人敬佩。这表明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历史经验:正确的认识靠全面的实践来检验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宣言》,就必须将其蕴含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靠“全面的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
早在1918年列宁在全俄苏维埃五大上就宣布了“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国际共运已一个多世纪,十月革命已过去100年,中国也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从正反两方面都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很值得分析研究、认真总结的。
百多年来共产党人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邓小平曾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并且说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显然,这是国际共运中带有共性的经验教训。
在这个问题上,胡乔木同志1990年曾做过概括,提过一个说法。他说共产党人10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时间内对“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的认识已有很大进步。他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者说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决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现在也没有完成,只是已有很大进步”。他所说的“进步”指的是:斯大林、毛泽东、赫鲁晓夫等人当年都曾将“向共产主义过渡”作为“当前必须解决至少必须和可能立即准备解决的任务”来对待的;而现在我们已认识到社会主义要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时间“由短变长”了,达到共产主义目标的时间“由近变远”了,对社会主义标准的要求“由高变低”了(由不承认商品经济到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追求单一公有制到承认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再三改变”(由批其是“资产阶级法权”转到承认其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再到同时承认“非按劳分配”仍有存在的需要)。这其实是认识上真正的进步。总之,正确的认识需要在实践中多次反复,不可能一步到位。
胡乔木的这一概括雄辩地证明世界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经验教训,不是 忘了消灭私有制”,而是“急于消灭私有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近40年来发展之所以这么快,恰恰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扭转“左”的指导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表现在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问题上,这是借鉴列宁新经济政策思路的结果,也是以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依据的。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曾指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这种议论是不正确的。”从资本主义走上接近共产主义的社会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渡”,“资本主义社会愈不发达,所需要的过渡时间愈长”。中国现阶段是要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这其实也是毛泽东的一个重要思想。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政策是马克思主义的,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认识到社会主义的长期曲折性,决不应也不能动摇我们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决不可动摇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长期曲折性,应当更加坚定信念,近40年来的发展成就让中国实现理想的信心空前增强了。
离开发展讲坚持,坚持不了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宣言》,就必须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离开发展讲坚持,是坚持不了的。
总书记强调:“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习近平在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强调“发展马克思主义”。他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且要“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的。
据延安时期的老同志讲,毛泽东说过: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克思一样,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所说的“超过马克思”,不是说在人品和学识上都强于他,而是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能解决他没有遇过和解决过的问题。毛泽东、邓小平都是这么做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力,就在于它是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因此,坚持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三个有利于”并未过时
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宣言》,就必须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统一,从经济政治多重角度综合整体考虑各种现实问题。
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问题上,现在存在一种值得重视的倾向,即更看重所谓“经济决定性”,而不是党的领导等上层建筑方面的关键性因素。这就需要重新领会恩格斯的这一思想:“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是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恩格斯强调,经济状况是基础,但经济因素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重视“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政治多重角度综合整体考虑各种现实问题。
在如何看待和对待“三资”企业和私营经济上,就存在这样的立场和角度问题,需要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综合整体把握。1992年邓小平在巡视南方时,面对“外资企业=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多了”的议论,就做到了既从经济又从政治上考虑问题。他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因此他主张胆子再大一点,并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姓“资”姓“社”的争论很快平息,随后中国打开了繁荣昌盛的新局面。实践证明邓小平的思想和对策是正确的。
现在面临新形势、新态势,老问题又以新形式出现了。目前国有经济虽然在控制力、影响力方面占主导地位,但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体量上已超过半边天,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极端议论。如何对待看待非公制经济已成为关系全局的重要问题。
中央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的,态度是明确的。2016年春天,习近平在政协会议上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改变”,强调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这就是说,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支持公有制经济“做优做强做大”,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简单概括就是要实行“国民并进”。
在当前情况下,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就意味着坚持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两条腿”走路,这样就可使两类经济、两类企业都健康成长,其体制优势是明显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方针。这么说的理由在于:
第一,邓小平以“三个有利于”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没有过时,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它体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完全正确的,今天仍可以此应对“私有经济多了就是资本主义多了,不是社会主义了”这样的质疑,私企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企业,有什么不可以?更多非公有制企业走到世界前列,代表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有何不好?
第二,非公有制经济与党、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作为“资本”,是在党的政策引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与社会主义根本利益一致。资本的力量越强,标志国家综合实力越强,党的执政地位越巩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家也是人民,是建设者,是有功劳的,应当受到社会尊重。
第三,对非公有制经济要做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将其简单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以华为公司为例。华为是1987年由通讯部队转业的任正非等6人集资2.1万,招募14人发展起来的,现已是世界500强企业。华为强调人力、知识、科技都是资本,实行劳者有其股,任正非本人股份只占1.42%,公司98%以上股份为员工占有。表面上看,这么大规模的跨国公司不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吗?但具体分析一下,恐怕就不能简单下结论了。事实上近40年来中国这类公司和企业有不少,且它们对国家的贡献很大。一句话,所有制的构成和形式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认真对待。
第四,私有经济的发展会否导致党变质国变色是一些人担心的。对于这一问题,应当说,归根结底在于党自身,关键是从严治党,非公有制经济再怎么强势也是外在条件,不起决定性作用。有人把苏联消亡的教训归咎于私有化,这其实是误解,苏联消亡是党变质丢失政权在先。当然,也必须把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工程。党政干部既要密切与私企的关系,又要在资本和权力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同时还要推动非公经济人士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人遇到并解决的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从未遇到过的,我们不仅创造性地解决了,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今后,我们还要依托丰富实践和理论创新,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作者系中联部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员、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第五篇: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有了孝才能谈其他的。由孝敬父母做起,再设身处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爱国。”读了院领导推荐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感慨很多,受益匪浅。
首先很赞成书上说的“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孩子从父母,特别是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基本的伦理关系。父母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子女的品格、气度、和性情,担负起子女真善美的引领和追求。”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今天,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是行孝的三个含义。养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让父母为你的健康担忧。养父母之心的第二条就是要顺父母之意。顺,合乎天理。有一句话叫“顺着为孝”,就是说对老人不要苛求,不要较真、不要下意识地去改造老人,而是应该努力适应老人。养父母之心的第三条就是兄弟姐妹要友爱和睦。养父母之心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常给父母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学生向孔子问孝。他简单的回答了两个字,说“色难”。色是脸色、表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孝敬父母这事里,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和颜悦色比什么都难,比你给他买房子、买衣服,带他去旅游都难。因为这“色难”,是要持之以恒的,不管你心里烦不烦,不管他叨叨的对不对,你都能听下去,还得有个好脸色。在家中父母面前,要始终是欢乐的样子,不能长吁短叹的发愁。这种修养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氛围,而且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现在我们都是跟爹妈先甩脸色,停一段想起来后悔了才安慰。在家里,恶劣情绪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张拉长的脸,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我们常常听到老人们说:吃孬吃好没什么,只要回家能见个好脸,得口好气,就心满意足了。这叫“孝颜”。正如《礼记、祭义》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现在很多青年人,朋友之间交往打扮得漂漂亮亮,那你回家时打扮过吗?相互经常不断的又是献殷勤又是献花,那你给父母献过吗?每天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那你给父母打过吗、发过吗?一见面又是说又是笑,那你给父母说过多少话、笑过多少次呢?据调查,当下80%的年轻人,对自己偶像明星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而对于自己父母的生日竟毫无所知。《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70多岁了,为了父母高兴,忘却年老的忧虑,常常在父母面前表演很多节目,手摇拨浪鼓如小孩般戏耍,甚至翻筋斗,让父母欢笑舒心。
有人专门做了问卷调查: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位表情愉快,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和希冀。而100位儿孙见到长辈时,有46位板着面孔,显得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平淡无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情意融融。以上调查数字不一定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问题。有人把“脸难看”称为家庭暴力中的表情暴力。
目前,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在对老人由“食养”提升到“色养”的层面。关注老人的心理世界,呵护老人的精神生活,是时代赋予孝敬的更深内涵。
大家知道,丘吉尔是上个世纪闻名全球的英国首相。他领导英国人民打退外敌入侵、振兴民族经济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广为世人称颂。然而,这位伟人的另一面,作为儿子,他对母亲的拳拳爱心也为世人做出了楷模,人称他是一位当孝子不要面子的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