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现状与对策
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现状与对策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严安芹
[摘要]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文章分析了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提高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以生为本,拓宽视野;注重积累,广积薄发;读写结合,夯实基础;适度评价,赏识成功。
[关键词]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聋生的视觉障碍,聋校的语文老师们常常在作文教学方面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收获甚微。
一、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原因
作文内容陈旧,作文题古板,写人的总是什么《我的××》,写事的总是什么《令我××的一件事》,状物的也是什么《我的文具盒》等等。这些命题,学生从四年级到六年级直到九年级毕业,写了再写,几句套话假话,完成得得心应手。
其次,有的教师指导作文时,担心学生出错,或者嫌学生麻烦,往往从审题立意到作文材料,从详略安排到谴词造句全盘托出。结果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没拾金的也能“不昧”,不会游泳的也能“下水救人”;另一个极端是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作文课时,写一个题目在黑板上,根本不加必要的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写。最后随便抄一篇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想而知。
当然,也有一些老师平时忽视作文教学,忽视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训练,临考前让学生背几篇作文,考试时全文照搬竟可以得高分。
二、提聋校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以生为本,拓宽视野
1.命题求“宽”
作文以学生主体地位为突破口,拓宽学生作文空间,倡导学生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自由命题,开拓思路,体验自由作文的乐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积累素材。抓住学生心理感受,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欲望,体验在生活作文的乐趣,培养创新能力。
2.选材求“广”
充分利用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之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拓宽作文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能力。
3.形式求“活”
在作文体裁上不拘一格,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也可以是发表某种意见,阐明某一观点的议论文;可以是介绍、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也可以是简单的应用文等。
(二)注重积累,广积薄发
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聋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要为他们创造阅读条件,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但是单从课文中学习知识,积累素材,是远远不够的。我除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外,本学期在原来积累的经验上更好地利用《聋校生活化语文》这本校本阅读教材,还要求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并从实际出发,向学生推荐一些童话、寓言、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以及中外名作名篇的编写普及本等。
(三)读写结合,夯实基础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但仅仅依靠作文课堂上学生冥思苦想,“闭门造车”,肯定达不到理想效果。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日记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随时写下来,内容不拘,可长可短,非常灵活。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常要求学生写三种形式的日记。第一种形式是简单记上一两笔;第二种是经过观察,描述下来;第三种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成篇。在三种形式之中,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每天对课外书籍上的有益的文字做点儿记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不仅能大大增加练笔的机会,而且能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写日记也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选材求真,不能胡编乱造;第二,必须是自己观察、体验和阅读的所得,热爱生活、体验生活和参与生活,要养成天天观察和喜欢读书的好习惯;第三,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当然,引导学生写日记,关键是激发兴趣,一般不宜把日记作为必须完成的作业来布置。要使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上的乐事,让学生想写、爱写。这样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笔的热情能经久不衰,习惯成自然了。
学生习惯了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做到专心致志,开动脑筋,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写作的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
(四)适度评价,赏识成功
在批改、评价学生的作文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
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评价作文时要学会用一双孩子的眼睛,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作文。一个教师对孩子作文的赏识,绝对不是表示他的水平低,缺乏鉴赏能力,而恰恰显出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因此,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在阅读学生作文时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评价孩子的作文时多一些欣赏和赞美,让孩子产生对教师的信赖和亲近,使他们打开自己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让刚刚尝试用笔表达的孩子们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中,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篇: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浅谈聋校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教学
彭丹江
信息技术的周课时一般每周两节,每周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每次有限的40分钟内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更多的实践操作时间、更多的操作体验机会,如何真正的向课堂要质量和效益,这是聋校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考虑的事情,也是当前高效课堂学习研究的一个追求方向。下面本人想从四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有效性教学问题。
一、做好课前准备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做好硬件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每人有一台能用的电脑,这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必做的。(2)做好软件资源准备。
在课前,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准备课堂用到的软件资源,比如图片素材,文字素材,学习教程等等,这些软件资源可以通过电子教室软件下发到各台学生机,也可以挂在课堂用的学习主页上让学生通过IE下载。
二、几种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的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生学习3DMAX时,我一般都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分解到作品任务中,学生一进入机房,就知道首先问老师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或者打开信息技术学习网站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所以任务驱动教学,确实是一种对教师来说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如果把任务驱动与学习型的主题网站相结合,就会收获更大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习型主题网站。
学习型主题网站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个小帮手,他既可以作为学生自学的一个平台,也可以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一个平台。比如在教学生学习纵横码时,本人就制作了一个纵横码学习型的主题网站,将每阶段的任务、主要的学习方法、学习需要用到的资源(软件、素材等)都放到网页上,学习通过IE浏览器来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和信息素养。这类网站虽然制作起来要费很多功夫,但是一旦建成后,可以长期使用,如果教材改变,修改起来也费不了多大的功夫。
(3)先学后教,注重实践。
先学后教,这是洋思中学高效课堂的一个教学模式。用到我们聋校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就是要先学后教,注重实践。比如在FLASH教学中,利用学习主题网站,先让学生浏览本课的学习任务,观看一些基本的操作教程,独立尝试一下任务的进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摸索尝试的环节,有利于培养聋生的独立自学的能力。然后老师再进行教学演示,以作品提交来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模式可以极其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几种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策略
(1)搞好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老师,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喜欢这门课程。
搞好师生关系,适当(不是过分)的使用教师权力,可以让师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很顺利的互动,课堂的学习活动也会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进行。(2)建立课堂常规,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是有效课堂管理的基础,如果聋生能树立常规意识,其课堂行为究竟会合乎常规要求,进而养成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保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
(3)适时、适当的评价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保持进步的动力。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适时、适当的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保持进步的动力。比如在学生作品完成后,我都会夸奖他们做的很好,很棒,他就会再做一个更好更棒的作品。
四、做好课后反思
我觉得,信息技术的课后反思可以从4个方面来进行:
1、反思自己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
2、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选择是否适当。
3、反思自己的课堂管理策略是否落实。
4、反思自己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能否进一步改进。
总之,在聋校信息技术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讨中,本人还做的很不够,目前仅处于有效性教学的探讨、学习中,距离高效课堂还有很大的距离,期待自己在将来能摸索到更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或者教学模式,让自己能近观高效课堂的神圣殿堂,一窥高效课堂的神圣门槛。
第三篇: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聋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聋校;课堂教学;和谐;语言;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0―0053―01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交流情感、培养智慧、塑造个性的课堂。聋校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聋校教学的质量和聋生的和谐发展。因而,追求有效教学,关注聋生的发展,已成为聋校课堂教学的热点。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让每个聋生都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地听(看)老师讲解,和老师交流。教师要尊重聋生,重视个体差异,结合教材特征,创设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地学习情景,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聋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学中要引导不同层次的聋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对聋生的回答投以赞赏的目光,鼓励聋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敢于思考,乐于钻研,勇于尝试,关注聋生的点滴成功,让每一位聋生都能时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保证课堂交往的有效性
在聋校,手语是师生和生生交流的重要工具,教师手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熟练掌握手语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首要条件。掌握手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师生通过有效交流促使课堂教学目标达成,使聋生获得更多的知识。2.师生交往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教学风格具有不同的功能,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及聋生的个性特征运用相应的教学风格。3.要注重集中聋生的注意力,通过讲解重点,化解难点去强化注意,克服困难,排除干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智慧地选择教学策略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联系聋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要多给聋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先研后教,科学评价”,激发聋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过程,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聋校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
四、合理设计作业
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启迪聋生的智慧,开发聋生的智力,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使聋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从根本上实现聋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聋校作业设计要关注聋生心灵。作业的形式应该生动活泼,样式新颖,让聋生一看就喜欢去做。作业的内容要“情真意谐”,要鲜活,吸引聋生兴趣,让聋生爱读。这样的作业,才能激发聋生做作业的热情,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聋校作业设计要发展聋生思维。在教学中,布置的练习题要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开放题,积极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培养聋生的多项思维。要联系聋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在手、脚、眼、脑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下,通过走一走、量一量、算一算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激活思维,锻炼能力。
3.聋校作业设计要引导聋生参与。教学中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内容,让聋生自己设计作业,教师把优秀的作业编进相关的练习,让全班聋生共享,促进聋生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能力。鼓励聋生自评和互评作业,通过评价,不仅使聋生理清了知识的脉络,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和巩固了兴趣,张扬了个性,而且在评价中使聋生重新认识了自我,树立了自信,增进了友谊。
4.聋校作业设计要体现聋生差异。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聋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潜能的重要手段。高效的课堂,就是让每个聋生都得到最大化的发展。班级聋生的能力不齐,在设计练习时就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聋生,通过不同层次内容的训练,让每个聋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提高聋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聋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聋校课堂教学更高效。
第四篇:聋校语文词语教学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聋校语文词语教学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摘要】:词语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基础,聋生学习语言主要从学习词语开始。词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将音、形、义完整地联系起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尝试着分析聋校语文词语教学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有的放矢,探索规律,提高聋生词语教学的效率,夯实词语教学的基础。【关键词】:聋校语文;词语教学;常见问题;对策
词语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基础,聋生学习语言主要从学习词语开始。词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是将音、形、义完整地联系起来。聋生由于听觉障碍,感知片面,在词语的发音、书写及词义理解等方面存在困难,本文试从聋校语文词语教学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提高聋校词语教学的效率,夯实词语教学的基础。
一、词语发音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词语的三要素包括音、形、义,首要的是语音的掌握。聋童由于缺少听觉表象,无法感知或不能清晰地感知字词的声音刺激,便失去一条最重要,最经常的感知言语的渠道。有关人类记忆的心理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协同感知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从对语言材料本身的记忆来看,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只有口语记得牢,书面语才记得好,而聋童由于缺少语音刺激或语音清晰度低的缘故,从而使语言材料的记忆不牢固、不精确。
1.对重度听障者来说,听觉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借助听觉模仿形成有声语言的途径。他们无法获取自己发音的反馈信息,仅靠视知觉和触觉动觉模仿口形来掌握字音,因而发音时有的学生呼出力量不足或不平稳,有的学生不会发声或发出尖声高叫,使语音清晰度极低。这样无论是模仿他人的发音,还是对自身发音动作的调解,都不能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从而影响记忆的精确性。针对这些弊端,在字音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聋童多种感官参与感知语音的活动,如让学生将手背放在老师的喉节处,使其感触到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频率,这样通过触觉让学生感知声音的存在,逐步培养他们从感知声音向感知有声语言过渡;再让学生用眼仔细观察老师的发音部位及其运动状况,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保持正确的口型。这样通过视知觉观察口形变化并摹仿发音,在反复练习中变成熟练的技能,进而提高语音清晰度。
2.对轻度听障者来说,他们不同程度地保持一部分残余听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增加声音的强度来提高他们对语音的感受性,在学生边听边说的练习过程中,使言语听觉和言语动觉之间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又通过言语听觉反馈信息对言语动觉实行调节,提高对字词识记准确性。
二、词语书写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聋童由于听觉受损,语言表达迟缓,影响观察的效果。在词语书写时,是大体轮廓或地知觉汉字,对于结构和笔画中的细微差别难于一下辩认,上下、左右、正反、里外等结构常常颠倒混淆,并有增添和丢失个别笔画等现象,因而经常写错别字。
1.受字形相似影响写错别字
对一些形近字,聋生缺乏用字音的明显差别去识辩字形上的微小差别,易出现泛化现象。例如,“太阳”中“太”和“大”字形相似,字音截然不同,正常儿童可以通过音形分析,准确掌握汉字,而聋生只能用视觉辩认字形,容易错写成“大阳”。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利用知觉选择性规律,加强知觉对象与其背景的对比,突出知觉对象的鲜明性。例如“太”字中“、”可作为知觉对象,用彩色粉笔加以突出,强化视觉刺激,这样才能形成学生清晰的印象,补观察片面之不足。
2.间架结构掌握不准
间架,指字各部分比例大小。结构,指汉字组合规律。聋生的知觉整体性差,他们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比例的认识比较模糊,往往过分注意事物各部分特征,而忽略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因而对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不准,容易写错别字。例如:“薄”写成“簿”,“落”写成“落”等。教师在讲这类词时,要从该字是上下结构,以及该字的每笔每画在格中的具体位置方面,突出在书写中强化识记。
3.区分不清独体字与其作偏旁时的细微差别
聋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以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认知事物,而不懂通过比较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处和相异处。例如:“校”字中的“木”(木字旁),它作偏旁时撇捺变成撇点,讲课时教师如不加以强调突出,学生便会囫囵吞枣地认为,木(木字旁)和木字一样,还有“土”(提土旁)和土一样。诸如这些独体字作偏旁的变化规律,教师必须通过比较使学生区分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精确性。
三、词义理解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词义教学是词语教学的核心,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更全面、更迅速、更准确。对聋生来讲,每个词义都要通过教学才能形成概念,在教学中如不注意抓住词义的确切性,就容易产生概念的混淆。
1.词义兼代
词义兼代是把意义相近、甚至不相近,仅有某种联系的几个词用其中一个词表达的一种语言现象。聋生习惯于用手势语进行交际活动,手势语的词汇量远不如有声语言,以这种数量不限的语言表达形式表达有声语言丰富的思想内容,就难免会出现兼代现象。例如“笤帚”和“扫地”、“镜子”和“照镜子”。教师在讲解这类词时,要采取多媒体演示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名词和动宾词组的区别,从而排除手势语对有声语言的干扰,更准确地理解概念。
2.概念扩大化
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和感知特点,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记忆深刻,如“爸爸”、“妈妈”这类人称代词,往往受直观的影响,将这类记泛化为人的性别和年龄的标志,而不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因此,教师在讲这类词时,要从意义识记方面,要求学生把自己直系亲属的照片带来,运用“这是**的爸爸。”等句式,以句子巩固字词,从而真正理解这些词的内涵。
四、词语记忆方面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良好的记忆应该是先用意义识记把知识系统化,再用机械识记来巩固知识。由于聋童的经验不足和思维发展水平不高,在记忆的方法上,大多是机械识记,即对材料单纯反复阅读为基础,逐字逐句的记忆,而不是以理解材料为基础的意义识记,这样严重影响了识记效率。针对这一点,教师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以调动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发展思维。
1.从形式上识记字词
聋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较差,往往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逐字逐词的识记,这不能不严重影响识记效果。为让学生充分理解词义,在词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汉字的表形性特点,把抽象的文字还原成形象,借助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激发兴趣,帮助理解识记。例如:“灭”字,讲解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演示,点燃一张纸,让学生看到火后,用一簿片一盖,火就熄了,总结出一压住火就是灭。这有象形字“串”字,表示几个物体,中间一竖,即把物体穿起来成一串,讲解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该字的意义,再现事物形象,使学生在理解中识记。
2.难以找出新旧材料之间的异同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新旧材料之间包含共同因素,迁移才能顺利进行,但低年级儿童掌握的概念其概括程度较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往往发生困难。所以既要异于新知,又要含有新知,显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于其间,以引发学生产生寓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合体字时,运用学过的字加以对比,通过换、加、减偏旁的方法,以旧带新,化难为易,如“情”和“猜”,“锻”和“段”,学生不用一笔一笔死记,而是自己动脑筋,运用构字规律,变繁为简,触类旁通,大大提高记忆效果。
词语教学是聋校语文教学的基础,为提高聋校语文词语教学的效率,我们有必要探究其由于听觉障碍形成词语学习障碍的原因,弄清缘由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让我们一起在教学的同时探索规律,夯实词语教学的基础。【参考文献】:
[1]张明,高长升,柯巍,段为民.特殊教育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p180 [2]季佩玉,黄昭鸣.聋校语文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p107~117 [3]张旭东.心理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p64~65, p74~76
第五篇:聋校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聋校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已渗透到各学科中,教学行为也在悄然变化着。我校热心于课改的老师们都在孜孜地探寻着既能体现新理念又有成效的聋教育新课堂,但也存在因过分追求体现新理念,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盲目跟“风”而缺失了自己教学个性的展现。
关键词:聋校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本人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教师培训,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受益非浅。今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有效性教学方面所做的几点尝试与同仁们交流。
尝试一:有效的课前准备
随着站讲台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感觉到一堂课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这堂课教师有没有用心准备关系很大。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想真正轻松又有效的教学,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教师课前准备得充分了,上课效果事半功倍,聋生也能在更短的时间,掌握理解更全面的知识点。
1.有效的使用教材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根据聋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也就是提倡“用教材教”。
(1)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聋生活动的科学内涵,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2)创造性地“用教材”,讲究把教材用好、用活、用实。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聋生的实际,或根据教学的需要,或针对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聋生服务。用活,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聋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聋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3)创造性地“用教材”并不是无视教材或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新教材,实践新教材,促进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2.有效的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聋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聋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聋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聋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聋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聋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聋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聋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聋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将学习的问题连串起来,编成一个故事,使整节课的学习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展开。故事中的主人翁要选择孩子们心中最喜欢的小动物或最崇敬的伙伴,比如阿童木、一休哥、知识老爷爷、时光老人等,容易产生亲切感。另外经常在课间插入紧扣教材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技能训练,能调动聋生高度的学习热情,是一种增趣的好形式。
中高年级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聋生的注重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聋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聋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更多的是课堂上插入智力游戏,训练聋生思维的灵敏性和创造性。丰富聋生感知,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实验情境等。
尝试二:有效的课堂组织。
1.有效地互动 师生互动有利于课堂组织,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聋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聋生学习兴趣,激活聋生思维,体现聋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有效互动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有效互动的基础;二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的有效互动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激发聋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关注与倾听实现课堂有效互动的必要的修养。所以说只有充分考虑到了以上条件,才能实现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
2.有效的表扬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了,课堂上经常打“棒!棒!棒!你真棒!”的手势;经常看到“啪!啪!啪啪啪!”表扬的掌声;教师表扬经常聋生用“很好!”、“你真聪明!”……激励声此起彼伏,似乎这就是新理念了。这种表扬总让人感觉好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赠品”。我个人觉得对聋生的表扬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既不能吝啬而平平淡淡,也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哗众取宠。有效的表扬应该是具体的,如一个聋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用的比较好,我们可以这样表扬“你的方法很好!”,“你做题很努力!”有效的表扬应该是适度的,尤其是后进生只要通过一点点努力就能回答的问题,他们会很在乎的老师的表扬,即使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受到表扬也会高兴一番。另外表扬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课堂表扬并非一定要用口头语言,有时一个关爱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同样可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
尝试三:有效的课后练习。
1.有效的练习设计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聋校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而在我们教师的观念中又有“不加强练习,不进行重复的练习不能使聋生掌握知识”的认识,以致于我们很少反思哪些练习对聋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课堂练习设计应把握大纲的尺度,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研究、设计练习内容。规定练习设计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要有针对性。
2.有效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已成为中小学常规管理中的一种潮流。思而后教,教得更有效;教而后思,思得更深刻。每堂数学课下来,我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静下心来,细细思考这节课的特色是什么?“精彩”在哪里?这些平常的经历把它记录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同时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我还注意听课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我深知,在有效教学的道路上所做的尝试不一定全效,但我会坚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我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希望各位同仁不妨试一试。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