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老外网聊的英语传神句子
和老外网聊,你一定不想让他看出你是说英语的老外。来几句地道口语,让你的外语活起来!
1.That was a close call。
好险!
2.Far from it。
远非如此。
3.We're in the same boat。
我们处境相同。
4.My mouth is watering。
我在流口水了。
5.I'm not myself today。
我今天不在状态。
6.It slipped my mind。
我忘了。
7.It'll come to me。
我会想起来的。
8.You can never tell。
不知道/谁也没把握。
9.I won't buy your story。
我不信你那一套。
10.Stay out of this matter, please。
请别管这事。
11.She gives me a headache。
她真让我头疼。
12.You're wasting your breath。
你在白费口舌。
13.Don't get on my nerves!不要搅得我心烦。
14.Don't look wise。
别自作聪明。
15.You're going too far!
你太过分了!
16.Don't bury your head in the sand。不要逃避现实。
17.Money will come and go。钱财乃身外之物。
18.You're too outspoken。你太直率了。
19.I don't feel up to that。我觉得不能胜任那工作。
20.Use your head。
动动脑子。
21.Time will tell。
时间会证明一切。
22.Zip your fly!
闭嘴!
第二篇:老外教英语(定稿)
老外教英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这为我们练习外语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一些城市的外语角,往往有外国人受到邀请或者自愿前去和中国外语爱好者练习口语。我们学习外语口语的人一定要利用好这样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可是有的初学者往往不知道如何和外国人交谈。这里我就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谈一谈。
第一,要有一个不卑不亢的态度。我们长期闭关锁国,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心理定势,对待外国人或者卑躬屈膝,或者无端地傲慢,而不是把他们也作为和自己相等的人来看待。尽管我国开放已经二十多年,但是这种心理积淀还没有完全清除。所以有的人一见到外国人,就自觉低人一等,腿肚子发软,这是要不得的。但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敌视外国人的心理。不要认为所有的外国人都是敌人。作为个体的外国人也有好,有坏,和我们自己一样。
第二,要有开口说话和提问题的胆量。要认识到外语不是自己的母语,说不好是自然的事情,说得一点没有毛病才是不自然的,所以不要害怕犯错误。一般情况下,犯外语错误是不会受到恶意的讥笑的。另外如果遇见了自己不能表达的现象,可以提出问题,问一下对方正确的表达方法。一般都会得到很好的答复。
第三,要有备而谈。尽管自由如水是好的谈话的一个特征,但是学习外语的交谈却应该受到良好的控制。因为我们用外语交谈往往最大的障碍一般来自词汇,所以如果任其所之,那么自己往往会陷入迷茫的境地,因为对方说的很多词汇你可能没有听到过。所以最好在谈话之前自己准备一下,见到老外谈些什么,这方面的词汇有哪些,如何控制话题等等。当然,这样做有的时候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它的效果却非常好。另外,话题准备应该不限于一个,以免谈话僵持。
第四,学习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虽然说入乡随俗,外国人到了中国应该遵从中国的主流文化,但是他们一些基本的禁忌还是应该为我们所了解的。比如初次见面不要过问属于隐私性的问题等等。这样在交谈中才不至于出现尴尬的局面。
要把跟老外学英语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真的想快速提高英语口语,可以去伯瑞英语找外教一对一的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同样也是跟老外学英语,这种一对一的视频方式省时又方便,而且效果也受到很多人的认可。
第三篇:学英语找老外范文
学英语找老外? 专家:能说英语未必是好外教
暑假中,各种培训机构招生火爆,特别是有外教助阵的语言培训机构,更是吸引着大批学生家长的目光。然而最近几年,外教侵害学生人身利益的犯罪事件时有发生,桩桩被媒体曝光的外教丑闻触目惊心。令家长们意想不到的是,“外教教学”这块“金字招牌”的背后,还可能隐藏着部分外教来历不明、没有合法资质、外教市场鱼龙混杂、监管不力的事实。
现 象
假期 英语培训“爆棚”
家长 心里就认“老外”
学外语找“洋教头”
家长感觉“很靠谱”
这个假期,家住河西区绍兴道的陈女士打算为即将步入大学的女儿报个语言班,经过多方打听与走访,母女俩最终选择了位于图书大厦附近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之所以选择了这家机构,陈女士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所有课程均由外教授课。“学语言肯定是跟着外国人学最好。”陈女士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学好英语,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英语语言培训随之走俏。不过一说起学英语,许多家长和学生脑海中的第一想法就是最好能找个外教,尽可能地创造“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学到纯正标准的英语,为此家长们不惜重金为孩子请外教。可以说,外教在承载了家长和学生们对英语学习无限期望的同时,也使得不少人走入了对此盲目跟风和过度推崇的认识误区。
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外教亲自授课”已经成为语言培训机构招生的“金字招牌”,部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也因为有了外教,而成功吸引了学生和家长的关注目光。“本来一直想让孩子上家门口的公办幼儿园,不过比较过后,还是选择了离家有段距离的民办幼儿园。虽然不太方便,但这个民办园有外教,这样的条件对于家长来说诱惑力可不低,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啊。”3岁孩子的父亲朱先生说。
每小时三百至七百元
天价依旧难挡报名潮
外教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他们的“劳务费”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市4家大型语言培训机构,发现这些机构都设有一对一的外教教学课程,费用从每小时300元至700元不等,一年的培训费用大概需要5万元至8万元,几乎相当于国内外语培训教师费用的3倍,绝对堪称天价。然而面对如此高昂的收费,这几家培训机构的外教课程报名情况依旧火爆,个别机构的外教课程需提前3个月预定。
高价钱的课程换来的效果一定好吗?对于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曾经上过外教课的10名学生。其中有5名学生认为外教对自己外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有4名学生认为外教和国内教师的差别不太大,而24岁的王先生则为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2011年大学毕业后,王先生进入滨海新区的一家外企担任技术人员。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与外方人员打交道,自感英语水平不高的王先生一直想报个口语班:“听到1年的外教费用需要5万多元时,的确被吓了一跳,不过一想到自己的口语水平很可能会突飞猛进,最后还是咬牙报了名。”今年年初,王先生走进一家外语培训机构,跟随一名“金牌外教”学习口语。如今半年过去了,王先生的口语水平并没有太大的长进。而令王先生更加气愤的是,也许是由于接触的时间长了,“金牌外教”开诚布公地告诉王先生,自己就是本市一所高校的留学生,根本不具备教师资格。
调 查
这些“洋教头” 实在让人不放心
任教仅凭“金发碧眼” 大多没有认可资质
“什么样的人能当外教?”采访中对于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表示只要是会说英语的外国人就能当外教。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能都成为外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规定》,外籍教师受聘于中国境内工作,必须持有《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专家证》。《规定》还指出,申请获得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专家证》的外国专家应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应聘语言教师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而仅仅凭着一副“洋面孔”从事外教工作的外国人,就是不正规的外教,即“黑外教”。
最近一周,记者走访多家聘请外教的教育机构发现,许多外籍教师并不具备合格的资质。在随机暗访中,记者以3岁孩子的家长身份,走进位于河西区梅江地区的一家外教幼儿园进行咨询。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幼儿园的外教均持有“教师资格证”。当记者追问是哪种教师资格证?是否是外籍教师的专门就业资格证书时,该工作人员含糊其辞地表示,这是天津市统一的外教证明。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另一名工作人员发问到:“最关键的是孩子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至于是哪种证书很重要吗?”随后,记者又采访了3位来幼儿园接孩子的家长,对于外教资质的问题,3个人都表示不太了解,“我们也管不了那么多,只要能把孩子教好就行。”其中的一位家长说。
外教水平参差不齐 机构竟无聘请资质
上课的外教需要有资质,其实,聘请外教的机构也同样需要有资质。根据我国《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聘用外籍专业人员管理办法》,开展外教服务项目的教育机构必须要向当地外专局进行资质申请,审批成功后还要进行备案登记。同时,“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的取得并非一劳永逸,培训机构必须每年通过外专局的年检,否则均属于非法。
根据2012天津市外国文教专家聘请单位资格年检结果,结合2013年资格认可工作,截至目前,本市外国文教专家聘请资格单位共计141家,其中高等教育(大专以上)机构34家,中等以下教育机构102家,中介机构5家。随后,记者查阅发现,之前走访的梅江地区外教某幼儿园并不在名单中。据了解,没有获得聘用资格而私自聘用外教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处每非法聘用一人1万元,总额不超过10万元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此外,据业内人士李波(化名)透露,目前,培训市场上的外教来源大致有三个“渠道”:一些小机构一般会选择外国留学生或是交换生;一些大型的培训机构,招聘的外教则多为在中国定居的老外;还有极少数是持有旅游签证的外国人。“那些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非正规外教中介,将外籍人员介绍到众多培训机构,无疑成为了‘黑外教’进入国内培训市场的第一道推手。”李波说。
在网上输入“外教招聘”四个字,百度招聘搜索便显示出来自天津的3599条招聘信息,浏览中记者发现大部分培训机构的应聘要求,均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如天津市隽文教育招聘口语教师,在要求中仅仅提到:“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美国人,英国人为佳(最好为留学生),会简单中文。”天津智立方阳光教育的招聘启事上,也没有对于外教的证件和学历的任何要求。相反,许多培训机构都在招聘信息中标注了“外国留学生优先”一条。“培训机构聘请无证留学生任教,在我国法律法规中是不被允许的,属于非法打工。部分教育机构愿意聘请留学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工资相对较低。”李波说。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许多出自黑中介和不规范教育机构的留学生老师,并非来自英语母语国家。对于外教水平的参差不齐,不少网友也在微博中吐槽自己的“奇葩”经历:“遇到印尼外教,这让我情何以堪?”网友“聚力而行”无奈地表示。
分 析
无论是外教还是其所在培训机构的鱼龙混杂,都难挡学生和家长们对外教的强烈热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家长们的“崇洋”心理外,还有哪些原因?
外教市场为何如此混乱?
原因1
利益驱动 市场需求大
数据显示,从上中小学开始学习新概念英语,到上大学去培训机构报读四六级英语考试辅导班,再到出国前攻读托福、雅思、GRE,英语应试培训的市场以最快的速度形成了产业链。截至2011年,我国英语培训产业市值超过300亿元。国内有近3亿人的庞大英语消费群体,英语培训机构总数量超过5万家。
近年来,外教英语培训课程越来越受欢迎,销售值也稳步提升。据统计,目前国内各个培训机构拥有的英语外教教师已经超过10万人次,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甚至到许多二线城市的小县城里,都可以看到外教们的身影。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带来了无限的商机,让许多非法的培训中介和培训机构都盯上了外教市场这一块肥肉。然而,优秀的具有专业资质的外籍教师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并且聘请专业外教难度大、成本高、程序复杂。粗略统计,天津市聘用一个专业外教的费用,每月不低于1万元。显然,聘请外国留学生、普通老外则省钱得多。于是培训市场便在外教身上“偷工减料”,非法聘请不具备教学资格的外国人来充数,经过中介和培训机构的精心包装,许多原本工作无着的普通老外摇身一变,成了某某机构语言专家、金牌讲师„„而至于这些外国人的来历、背景、综合素养则被利益掩盖,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危机。
原因2
外来的和尚 经念得更好?
明亮的玻璃幕门、色彩艳丽的柔软沙发,宽敞舒适的教学环境,不少英语培训机构环境优良、装修高档。收费虽然十分高昂,但是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纷纷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情,选择了外教。
家住河西区翠水园的徐女士说:“学校里老师的发音怕是不够标准,教学理念也比较传统。有能力的话,我还是愿意让孩子和外国人学英语,毕竟纯正一些,孩子也有兴趣。” 徐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了,班上不少同学都利用寒暑假在培训机构学习英语,“孩子的一些同学上的是外教英语,不能让她落在别人后头。”当记者问起她是否了解该培训机构的外教资质时,徐女士表示“还真没有特别留心过”,也没有听说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和《外国专家证》。
采访中,与徐女士一样,对外教高看一眼的父母不在少数。许多家长跟风给孩子请外教,觉得这样才保险,才洋气,而请外教的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对培训机构和外教资质的查验,给许多不合格的培训机构创造了滋生的土壤。
原因3
市场监管缺位 审查形同虚设
最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便是相关部门对培训机构和外教的资格审查不严格,致使外教市场的最后一道教育质量“防线”失守。
根据《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办理规定》,凡没有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的单位,若擅自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及外籍教师,省市外国专家归口管理部门将联同公安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查处。但纵观国内培训市场,外籍人员的学历、背景、有无犯罪记录等重要条件的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区。
一些机构在聘用外籍人员时对其简历审核不严,对于外籍人员求职过程中的诸多审查条款形同虚设。尤其是外教市场,几乎是讲英语的外国人就能上讲台,简历造假严重。外籍人员只要没被国际刑警通缉或者有重大案件记录,他在本国的违法犯罪信息,一般不会与他国出入境系统共享。一旦合法入境后,聘用机构很难审查到这方面的信息。此外,不少非法聘请外教的培训机构均属于“社会力量办学”,由于数量不少并具有隐蔽性,这也加大了相关部门对于其资格审查的难度。采访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监察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看培训机构是否有黑外教,有时只能通过查看该机构的工资凭证,如果该机构采取的是发放现金的形式,那么我们就很难监管。”
观 点
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园长孟新:
能说英语的不一定是好外教
通常来说,相对于国内教师来说,外教的语音更纯正、更规范。但会说英语不意味着就能教孩子,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从事教育必须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金发碧眼就能教外语”的认识误区应当纠正。国内市场中的许多外教资质不合格,一不符合国家的硬性规定,没有教学经验。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外教,带着不同的乡音。如果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却打着“纯正英音”“纯正美音”的旗号,教给孩子们的却是有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岂不是和家长们的初衷相去甚远。二不懂得孩子的语言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怎么能教好孩子呢?而相比之下,优秀的中国老师在教授英语上能更好地与孩子交流,亲和力更强。且外教在英语和汉语转换方面会遇到一些困难,不能像中国老师那样理解到孩子们对于英语理解方面的问题和困惑,难以“对症下药”。另外,盲目追求全外教,对于一些年龄小、词汇量不足的孩子来说,容易使他们在学习之初受到打击而产生沮丧感,或者只是一味感到新鲜好玩,起不到学习知识的效果,效率更低。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不说,若是因选错了外教而影响到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则得不偿失。
(记者 张雯婧 实习生 葛扬 刘耀辉 摄)
第四篇:如何用英语与老外交流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北美学习、生活的几年,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中西方文化冲突,长了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希望各位今后在和外国人(英语是母语)交往中更富有成 效;也使那些为学好英语而苦恼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的学好、用好英语。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上花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差。这和学习和应用英语方面存在重大误区有关,一是长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其英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二是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认为只要学习“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比英 语 的发音、语法、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但被国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忽略的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 DIV align=left>
首先,让我们一同探讨目的问题。没有目标的船只永远在海上漂流。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学口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的交流”,即工作中能与Native speakers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tive speaker的朋友,能够彼此交流感情、相互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 I am fine,thanks.My English is poor.Bye-bye.等幼儿园英语而转身离去,搞的“老外”一头露水,找不着北。(国内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就好像一个苦苦练了10年武功的大侠,“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终于有一天有机会面对敌人时,唯一想到的招式就是:逃命!)更不是为了“为了说英语”而浪费时间的、没话找话的和老外闲聊---分手几分钟后,别人就再也不想和你交往、也根本记不住你是何方神圣了。
在中国,可怜的老外们,大多饱经那些被问了上千遍雷同的、无聊的、毫无创意的、有时Chinglish式的问题的摧残和蹂躏,比如,Are you an American? Do you like China?之类的。我发现,有的人竟洋洋得意地说:我英语口语就很好啊,好到能和老外聊几句天儿。Come on!Give me a break!
英语学到这程度,那由中国式的、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语法和庞大的词汇构成的英语能力,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因为那不叫“交流”,也根本不值得花这么多 时间学习英语口语。
新加坡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出了本书,叫“亚洲会思考吗”,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除了会模仿,不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能力,很难真正意义上和 欧美竞争。但愿不要被他不幸言中了。
我在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 括留学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到了一个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 语 是母语"的同学、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霎时间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 是一下要被摧毁了。
2013-7-2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 共5页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他们What's up?What's new?的说法到能应付,谈谈天气什么的也没问题。但是,就是觉得很难和他们去沟通,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谈谈。在国内,我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一直引以自豪,因为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通常也已会真心的待你,否则你下次对他“敬而远之”就是了。可在美国开始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费劲?!诚心不起作用了?
是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吗?不是!如果你有机会领教一下印度人的英语,你或许还会为中国人的发音多少感到自豪呢。我有个印度同学叫Abe,直到毕业我才听懂他大部分话的 意思!但是,印度人“可怕的”发音,丝毫不影响他们和美国人流利、有效的交流!
是语法和句子的原因吗?也不是!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才华横溢的美国籍教授,年近40岁时因为杰出的数学才能,移民到了的美国。发音就别提了,他讲英文时,你还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很多语法和句子错误,但这丝毫也没阻碍他在美国生活近二十年,用英语给美国人上数学和工商管理课,并且取得成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国外生活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 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沉淀,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她崇尚“积极进取” positive or ambition的态度,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
& lt;DIV align=left>
因此,那种用本国文化和习俗去套用英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加之学了太多得“没用的、很多讲母语的人都不曾用的甚至、不曾听说过的词,和过时的词、句,听不懂真正的英 语和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针对以上弊端,来自加拿大的Linda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国学生的ESL教学经验、我(Henry)以我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在北京的几个公园内,举办每次只有2至4人参 加的、超小范围的培训和讲座(为便于做英语口语实际练习),讲授简明实用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技巧,提高人们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 向,节省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我们的专题是:如何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揭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在语言应用上的体现,针对中国人经常出现的致命错误而进行的贴近现实生活 的英语应用培训。提高人们与“英语是母语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们将告诉你:该说什么、如何说和如何做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通过我们的培训,你同样也可以和老外进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语并不是那么好,因为我们讲授长期被忽略了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技能。我们认为,所有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技巧 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来,花费时间2013-7-2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2页, 共5页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去反复记忆---记忆那些自己和别人总结、归纳的知识。这部分工作,没有人能替代你,无论是怎样的天才!(因为吃 鱼 有利于智力和记忆力,有人求教马克×吐温,问吃多少管用。马克×吐温答道:看来您至少要吃两头鲸鱼!)但是,如果只是埋头苦学,就能学好英语的话,那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理 论上应当是顶尖的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国外学习,深深感到:大概是因为长期训练的结果,记忆和背诵能力,尤其是记忆、背诵那些不理解的东西,是咱们中国人的强项;但 实 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总体来讲是我们的弱项。)
因此,另一类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英语以达到交流目的”的经验和技巧。中国人勇于理论而逊于实践(为读书而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尊”)。因为应用技 巧很强,这部分技能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长期忽略。或是因为接触Native speakers有限,难以得到“真经”,或是因为学英语追求“高、大、全式”英语的嗜好和国人好面子的心理,使大多数人乐于采用传统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学习方法:对句 子、语法和词汇的执著偏爱,甚于使用英语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实,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除非你以此作为职业,否则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它不能为“交流目的”而服务的话。
读书和自学对提高英语有帮助。但书的缺点,和自学一样,没有反馈,没有双向的交流。理论上知道的事,实际做起来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语言,遵循“用进废 退”的原理。掌握这 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英语为母语或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学习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谈时,80%的信息来自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语音(intonation)and语调(tone)。此外,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还包括双方交流的意向、谈话的内容、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有效运用 等诸多因素,而绝不仅仅是句子、语法和词汇。
因此,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号称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所谓的对话,有多少人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说用English而非Chingl i sh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Chinglish则是指: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英语文化”,其结果是所学到的、所谓的“流利的英语”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 方因“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
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体现,而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原因。其后果和损害,远远大于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的缺陷而造 成的损害。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暂时不好,每个人都会表示理解,因为毕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可以慢慢提高。但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起到 和 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的结果,毁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考虑到年龄、职业发展轨迹、客观环境和条件等因素,人生真正的属于你的机会只有二、三次而 已!
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化冲突:西方人在交谈中讲究“eye contact”,交谈的双方要注视对方的双眼,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两眼直视对方的两眼”的看法多半是:这样"直勾勾地"盯着别人不太礼貌。但西方人士却认为:说话的一 方“两眼直视”表示2013-7-2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3页, 共5页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自己的诚意和坦白的胸怀,听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了自己对话题的兴趣和对于对方的尊重。
因此,西方人在见面时,配合着“eye contact”的,是自信的微笑(无论内心中怎么想)、有力的握手(礼节性的碰碰手,英语中称为“死鱼”shaking a dead fish)和正面思考型(positive thinking)的谈话,会使人产生和你继续交往的意愿。相反,如果是躲躲闪闪的目光(有的人更是因为想英文词句,而抓耳挠腮、呲牙咧嘴或上翻白眼)、木然的表情(称 :喜怒不行于色)和消极的谈话内容,无论你的语法、发音和句子多么纯陀判悖仓荒?让别人"敬而远之"。察己知人,你愿意和一个同你根本就格格不入的人交往吗?!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追求财富”,中西方的流行做法和观念截然不同。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推崇企业家精神:那些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裙带关系和屈服于权贵白手起家 的人。他们抛弃自己本可能的安逸生活,去冒险、创业、拼搏,并充分运用现代商务运作手段: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广告和营销、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为 社 会所接受和喜欢,最终双赢。企业家,是西方民众心目中无可置疑的英雄!可以说,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追求,是美国能够在开国仅200多年就傲视群雄,硬是把当年号称“日 不 落帝国”的宗主国大英帝国,变成了今天的跟班小伙计。
中国很多人则不然,心里爱财,又羡慕企业家的财富和权势,嘴上却称钱为“铜臭”、称所有的企业家都为奸商---无商不奸,对正当的商业行为,比如合理的广告,都逆反到嗤 之以鼻、做不屑一顾状。岂不知民族的兴旺和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好的产品不做广告,就好像你只是躲在黑暗里,向你喜欢的异性眨眼一样。& lt;br>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她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是她传统的积累。而传统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本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到我到美国两年以后,在和老外聊 天时,常常几乎忍不住还要问一些早已知道不该问的“禁忌问题”。
比如,How old are?在国内多么平常的问题,尤其是熟悉了以后,问问年龄,彼此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再自然不过了;喊句“老张、老李”什么的,尽管不老,被喊者心里也高兴。
中华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沉迷于过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太出色、太优秀了的缘故吧。“历史悠久、百年老店”之类的,都是吸引人的亮点。我们崇尚“老 ”,老,似乎是大智大慧、权威的代名词。
但在北美,却有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截然相反的理念。新的、年轻的才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symbol),人们崇尚年轻(worship youth);老的、旧的是死亡、落伍的象征。所以,年龄在北美是个非常忌讳(taboo)的问题,即使是朋友之间。如果你想让“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讨厌你,尤其是女士 讨厌的,请大胆地问她年龄好了(They say: You are a pain in theneck.)。北美的很多人,特别怕过40岁生日。似乎过了40岁,就到了将要被社会抛弃的年龄。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She is no spring chicken是北美常用俚语。
所以,在和“老外”交往中,千万别暗示她/他的年龄,即使你不小心知道了。西方人有句幽默,称“永葆青春的唯一秘诀是:谎报年龄!”(老外提倡幽默,称为Positiv e thinking、positive attitude,我在其它文章中有论述。但用英语和老外开玩笑,一定要小心,毕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2013-7-2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4页, 共5页
文档名称 文档密级:
其实,平心而论,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号称活了几十年,不过是庸庸碌碌、苟延残喘、活了一天而重复了几万次而已。君不闻:有的人20岁就死了,可到了70岁才被 埋藏!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北美,无论加拿大还是美国,根据其劳动法(Labor Law)规定:雇主在招聘中,不允许问及应聘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上述原因也不得成为不予雇用的理由,否则就构成违法。轻则失去来自政府的采购 合同,重则诉诸法律。
所以,如果别人问你:How old are you?你可以这样回答:I'm too young to retire, but I'm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answer a question like that.这就是老美所说的:Be tough!
国内的招聘广告上常见:“要求25岁以下,未婚”。诸位恕我愚钝,但我就是弄不明白:除了招聘尼姑、和尚及老道,什么工作和“婚否”有关?又有什么工作非要25、30岁 以下不可!
西方的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咱们怎么就学不到呢?!很多理念,包括她对个体的尊重、对自由、财富和幸福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你也会发现,这些理念,都会 在英语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我们的培训自然也会涉及到这些。
所以,想提高英语的朋友,除了多听原版、多看现代原著,能找个老外练练口语最好(还能交流思想。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否则,上一个好一点的培训班 也不错。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只顾一味的自己埋头学,或是永远“苦海无边”,或是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和Chinglish。多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对提高英语,尤其是口语帮助很大。否则,你费时、费力和费钱所学到的“屠龙之术”,只是限于用于和同胞进行“中国式英 语”交流。很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冤枉代价和所走的冤枉路,你一定要去重复吗?
2013-7-28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5页, 共5页
第五篇:如何用英语与老外交流
如何用英语与老外交流
北美学习、生活的几年,既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因中西方文化冲突,长了不少教训。现在贡献出来,与国内的朋友们分享。希望各位今后在和外国人(英语是母语)交往中更富有成效;也使那些为学好英语而苦恼的朋友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好的学好、用好英语。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上花的时间最长,效果也最差。这和学习和应用英语方面存在重大误区有关,一是长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使很多人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其英语实际水平可想而知;二是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认为只要学习“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事实上,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比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最重要的部分,但被国内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人忽略的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首先,让我们一同探讨目的问题。没有目标的船只永远在海上漂流。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但学口语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进行“有效的交流”,即工作中能与Native speakers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tive speaker的朋友,能够彼此交流感情、相互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 I am fine,thanks.My English is poor.Bye-bye.等幼儿园英语而转身离去,搞的“老外”一头露水,找不着北。(国内很多学英语的朋友,就好像一个苦苦练了10年武功的大侠,“十年磨一剑,双刃未曾试”,终于有一天有机会面对敌人时,唯一想到的招式就是:逃命!)更不是为了“为了说英语”而浪费时间的、没话找话的和老外闲聊---分手几分钟后,别人就再也不想和你交往、也根本记不住你是何方神圣了。
在中国,可怜的老外们,大多饱经那些被问了上千遍雷同的、无聊的、毫无创意的、有时Chinglish式的问题的摧残和蹂躏,比如,Are you an American? Do you like China?之类的。我发现,有的人竟洋洋得意地说:我英语口语就很好啊,好到能和老外聊几句天儿。Come on!Give me a break!
英语学到这程度,那由中国式的、复杂的句子结构、严谨的语法和庞大的词汇构成的英语能力,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因为那不叫“交流”,也根本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英语口语。
新加坡的一个人,前一段时间出了本书,叫“亚洲会思考吗”,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在内,除了会模仿,不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能力,很难真正意义上和欧美竞争。但愿不要被他不幸言中了。
我在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英文水平还可以: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括留学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 到了一个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霎时间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是一下要被摧毁了。
他们What's up?What's new?的说法到能应付,谈谈天气什么的也没问题。但是,就是觉得很难和他们去沟通,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谈谈。在国内,我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一直引以自豪,因为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通常也已会真心的待你,否则你下次对他“敬而远之”就是了。可在美国开始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费劲?!诚心不起作用了?
是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吗?不是!如果你有机会领教一下印度人的英语,你或许还会为中国人的发音多少感到自豪呢。我有个印度同学叫Abe,直到毕业我才听懂他大部分话的意思!但是,印度人“可怕的”发音,丝毫不影响他们和美国人流利、有效的交流!
是语法和句子的原因吗?也不是!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才华横溢的美国籍教授,年近40岁时因为杰出的数学才能,移民到了的美国。发音就别提了,他讲英文时,你还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很多语法和句子错误,但这丝毫也没阻碍他在美国生活近二十年,用英语给美国人上数学和工商管理课,并且取得成功。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国外生活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沉淀,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她崇尚“积极进取”positive or ambition的态度,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经常发生“冲突”,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
因此,那种用本国文化和习俗去套用英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加之学了太多得“没用的、很多讲母语的人都不曾用的甚至、不曾听说过的词,和过时的词、句,听不懂真正的英语和不能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针对以上弊端,来自加拿大的Linda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国学生的ESL教学经验、我(Henry)以我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在北京的几个公园内,举办每次只有2至4人参加的、超小范围的培训和讲座(为便于做英语口语实际练习),讲授简明实用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技巧,提高人们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节省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我们的专题是:如何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揭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在语言应用上的体现,针对中国人经常出现的致命错误而进行 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应用培训。提高人们与“英语是母语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们将告诉你:该说什么、如何说和如何做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通过我们的培训,你同样也可以和老外进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语并不是那么好,因为我们讲授长期被忽略了的、交流中最重要的技能。我们认为,所有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来,花费时间去反复记忆---记忆那些自己和别人总结、归纳的知识。这部分工作,没有人能替代你,无论是怎样的天才!(因为吃鱼有利于智力和记忆力,有人求教马克×吐温,问吃多少管用。马克×吐温答道:看来您至少要吃两头鲸鱼!)但是,如果只是埋头苦学,就能学好英语的话,那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理论上应当是顶尖的了,事实却正好相反。(在国外学习,深深感到:大概是因为长期训练的结果,记忆和背诵能力,尤其是记忆、背诵那些不理解的东西,是咱们中国人的强项;但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总体来讲是我们的弱项。)
因此,另一类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英语以达到交流目的”的经验和技巧。中国人勇于理论而逊于实践(为读书而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尊”)。因为应用技巧很强,这部分技能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长期忽略。或是因为接触Native speakers有限,难以得到“真经”,或是因为学英语追求“高、大、全式”英语的嗜好和国人好面子的心理,使大多数人乐于采用传统的、也是最安全的的学习方法:对句子、语法和词汇的执著偏爱,甚于使用英语和Native speakers交流。其实,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除非你以此作为职业,否则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用处,如果它不能为“交流目的”而服务的话。
读书和自学对提高英语有帮助。但书的缺点,和自学一样,没有反馈,没有双向的交流。理论上知道的事,实际做起来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语言,遵循“用进废退”的原理。掌握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英语为母语或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学习和交流。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
研究表明,人在交谈时,80%的信息来自身体语言(body language)、语音(intonation)and语调(tone)。此外,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还包括双方交流的意向、谈话的内容、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有效运用等诸多因素,而绝不仅仅是句子、语法和词汇。
因此,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号称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所谓的对话,有多少人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呢?更不用说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Chinglish则是指:用汉语文化、思维和习惯等去套用“英语文化”,其结果是所学到的、所谓的“流利的英语”仅限于和同胞交流,和“英语为母语的人士”交流时,双方因“文化差异”在语言表达上的体现,无法相互理解和沟通。
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体现,而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原因。其后果和损害,远远大于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的缺陷而造成的损害。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暂时不好,每个人都会表示理解,因为毕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可以慢慢提高。但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误解,甚至有可能起到和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的结果,毁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在一个人有限的生命里,如果考虑到年龄、职业发展轨迹、客观环境和条件等因素,人生真正的属于你的机会只有二、三次而已!
举个例子来说明文化冲突:西方人在交谈中讲究“eye contact”,交谈的双方要注视对方的双眼,中国人对于“自己的两眼直视对方的两眼”的看法多半是:这样"直勾勾地"盯着别人不太礼貌。但西方人士却认为:说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坦白的胸怀,听话的一方“两眼直视”表示了自己对话题的兴趣和对于对方的尊重。
因此,西方人在见面时,配合着“eye contact”的,是自信的微笑(无论内心中怎么想)、有力的握手(礼节性的碰碰手,英语中称为“死鱼”shaking a dead fish)和正面思考型(positive thinking)的谈话,会使人产生和你继续交往的意愿。相反,如果是躲躲闪闪的目光(有的人更是因为想英文词句,而抓耳挠腮、呲牙咧嘴或上翻白眼)、木然的表情(称:喜怒不行于色)和消极的谈话内容,无论你的语法、发音和句子多么纯陀判悖仓荒?让别人"敬而远之"。察己知人,你愿意和一个同你根本就格格不入的人交往吗?!
再举个例子,同样是“追求财富”,中西方的流行做法和观念截然不同。西方人,尤其是北美人,推崇企业家精神:那些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裙带关系和屈服于权贵白手起家的人。他们抛弃自己本可能的安逸生活,去冒险、创业、拼搏,并充分运用现代商务运作手段: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广告和营销、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使自己的产品、服务为社会所接受和喜欢,最终双赢。企业家,是西方民众心目中无可置疑的英雄!可以说,对企业家精神的推崇和追求,是美国能够在开国仅200多年就傲视群雄,硬是把当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宗主国大英帝国,变成了今天的跟班小伙计。
中国很多人则不然,心里爱财,又羡慕企业家的财富和权势,嘴上却称钱为“铜臭”、称所有的企业家都为奸商---无商不奸,对正当的商业行为,比如合理的广告,都逆反到嗤之以鼻、做不屑一顾状。岂不知民族的兴旺和企业家精神息息相关?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好的产品不做广告,就好像你只是躲在黑暗里,向你喜欢的异性眨眼一样。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她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沉淀,也是她传统的积累。而传统力量是如此的强大,本民族的文化的影响又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到我到美国两年以后,在和老外聊天时,常常几乎忍不住还要问一些早已知道不该问的“禁忌问题”。
比如,How old are?在国内多么平常的问题,尤其是熟悉了以后,问问年龄,彼此称兄道弟,或姐妹相称,再自然不过了;喊句“老张、老李”什么的,尽管不老,被喊者心里也高兴。
中华文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沉迷于过去---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太出色、太优秀了的缘故吧。“历史悠久、百年老店”之类的,都是吸引人的亮点。我们崇尚“老”,老,似乎是大智大慧、权威的代名词。
但在北美,却有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截然相反的理念。新的、年轻的才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symbol),人们崇尚年轻(worship youth);老的、旧的是死亡、落伍的象征。所以,年龄在北美是个非常忌讳(taboo)的问题,即使是朋友之间。如果你想让“英语为母语的人士”讨厌你,尤其是女士讨厌的,请大胆地问她年龄好了(They say: You are a pain in theneck.)。北美的很多人,特别怕过40岁生日。似乎过了40岁,就到了将要被社会抛弃的年龄。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She is no spring chicken是北美常用俚语。
所以,在和“老外”交往中,千万别暗示她/他的年龄,即使你不小心知道了。西方人有句幽默,称“永葆青春的唯一秘诀是:谎报年龄!”(老外提倡幽默,称为Positive thinking、positive attitude,我在其它文章中有论述。但用英语和老外开玩笑,一定要小心,毕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其实,平心而论,年龄又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号称活了几十年,不过是庸庸碌碌、苟延残喘、活了一天而重复了几万次而已。君不闻:有的人20岁就死了,可到了70岁才被埋藏!年龄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北美,无论加拿大还是美国,根据其劳动法(Labor Law)规定:雇主在招聘中,不允许问及应聘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性别、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上述原因也不得成为不予雇用的理由,否则就构成违法。轻则失去来自政府的采购合同,重则诉诸法律。
所以,如果别人问你:How old are you?你可以这样回答:I'm too young to retire, but I'm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answer a question like that.这就是老美所说的:Be tough!
国内的招聘广告上常见:“要求25岁以下,未婚”。诸位恕我愚钝,但我就是弄不明白:除了招聘尼姑、和尚及老道,什么工作和“婚否”有关?又有什么工作非要25、30岁以下不可!
西方的那些真正的好东西,咱们怎么就学不到呢?!很多理念,包括她对个体的尊重、对自由、财富和幸福的向往和不懈的追求,确实值得我们思考。你也会发现,这些理念,都会在英语交流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我们的培训自然也会涉及到这些。
所以,想提高英语的朋友,除了多听原版、多看现代原著,能找个老外练练口语最好(还能交流思想。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否则,上一个好一点的培训班也不错。交流的需要,产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只顾一味的自己埋头学,或是永远“苦海无边”,或是学到的只是哑巴英语和Chinglish。多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对提高英语,尤其是口语帮助很大。否则,你费时、费力和费钱所学到的“屠龙之术”,只是限于用于和同胞进行“中国式 英语”交流。很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冤枉代价和所走的冤枉路,你一定要去重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