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培养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中学作文 思考和体会
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把它们归纳为把握练习内容,收集作文素材;提倡学生评改;把握创作激情等几点。
一、把握习作内容,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
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可适当“抛砖”而“引玉”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倡导学生自助式、互助式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可见,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三、充分调动和把握学生的创作激情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四、整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虽然教导学生要多观察、多体验生活,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但是学生在写作时俨然成了一口枯井,感情之水很难流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就能改变的,也不是教师口头上要求就能解决的,它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情感、脱离学生生活所致。治病要治源,我觉得要想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必须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而随着教改的深入,这一想法越来越有了实施的现实性。纵观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
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我认为,中学语文作业不在多而在于有效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法》郭根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顾明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题目: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科:
作者:
作者单位:
时间:中学语文 赵永才 清浅中心学校 2012年2月
第二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于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摘要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学生的作文才会有创新、有活力。因此,“调动兴趣和热情”就不失为一种适应学生写作心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好办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 作文教学 心得体会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们。在数年的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大胆尝试,获得了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作文走进生活,捕捉真情灵感
写作需要灵感,灵感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品味生活,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再对素材进行精巧构思,然后用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一篇佳作。笔者认为,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可对学生的作文写作起到心理上的激发和诱导作用。例如,指导学生写游记,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游览本地的名胜古迹。在游览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好游踪路线,记好具有特色的景物建筑及碑石等;在游览过程中,教师可介绍与山水景物有关的故事传说、人物事件,引起学生联想、想象;在游览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古人游览此地的奇闻异事及相关的佳词妙作,以拨动学生的感情之弦,从而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又如:去年秋末一场风雪不期而至,因住校生中许多学生没带足够的御寒衣服,教学楼前陆续来了许多家长给学生送衣服。笔者在办公室看到此情景,想起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情形,不禁潸然泪下。我随即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用心去看,然后写一篇作文。学生在作文中真情流淌,感动了我。可见,一个眼神、一颗老树、一个微笑、甚至一个瞬间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继而使真情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二、作文训练,也需调动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学生的作文才会有创新、有活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其自我意识和自主心理都日益增强,不希望再像过去那样过多地依赖和听命于老师,尤其对不切自己生活实际和感情体验的命题作文更感厌烦。因此,“调动兴趣和热情”就不失为一种适应学生写作心理,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好办法。
在作文命题上,应变统一命题为师生共同命题。或教师命“范围”,学生命“题目”;或学生讨论命题,教师从中筛选;或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由命讲,既可以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又可以写随笔、诗歌、小小说;就表达方式来说,既写书面作文,也练口头作文;就篇章结构来讲,既写完整的作文,又写片段作文。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倡导“走出去,请进来”。首先,参观游览,做社会调查。其次,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谈创作体会。再次,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或作文比赛以激发兴趣。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作文的乐趣及自由选择的余地,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最大潜能。还有,给予学生写作的主动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让学生自由展示一方真实的天地。例如,笔者每次在作文训练时都安排最少五个主题供学生滚动选择交流,这样学生的信息交流量就大,多角度探讨问题的机会随之增多,创造性的构思就比较活跃,学生的成就感逐渐增强,写作的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三、作文教学,何不从加强阅读、广取博览做起
笔者认为,要想文章写得好,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其次就是广取博览。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阐明的正是这个道理。因为在广泛的阅读中,会接触到丰富多彩的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领略到不同观点、不同情思、不同意境、不同美感的作品,并且通过比较、鉴别、取舍、中和,从而体味出写作的真谛,掌握写作的规律。这较之教师在写作课上喋喋不休地讲写作之方法、写作之要领、写作之秘诀岂不是要好得多?
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多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多看报刊杂志,并学会做读书笔记(摘抄好的词语、句子、段落),熟读背诵一些好文章。例如,笔者在高一就让学生读内容精悍的千字文和《读者》、《意林》等刊物,并把《读者》、《意林》中的美文摘抄下来。另外,始终坚持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每次读书课还可以留一些时间交流,以此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总之,不管课内阅读还是课外积累,都要让学生做主人,逐渐养成自觉思考、摘抄、分析、写读书笔记等习惯,使学生达到锻炼、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然后再辅之以精讲点拨,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训练,从而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快的提高。
四、作文评改也要细雕,从而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
按照传统习惯,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总要精批细改,即使教师将学生作文改的密密麻麻一片红,甚至改得面目全非,也会认为是工作认真负责而受到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称赞。然而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由于批改作文时间长,信息反馈不及时,作文讲评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叶圣陶曾说:“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的关键:一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二是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
1.发挥教师的师范作用。教师在引导和指点时,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和方法。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当面修改给学生看,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就知道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如此反复修改三四次,直到学生的文章大为改观为止。其次,教师修改后,让学生比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从中学习修改方法。
2.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笔者的做法是,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和作品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文章视为心血之作,而非潦草应付的作业,从而进行精心修改。同时,充分发挥博客的开放性,将教师变成读者,也使学生交流变得方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评论并分享别人的写作经验。如此坚持下去,学生的自改能力和修改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
五、给学生创设展示发表的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一个人取得多大成就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是发挥了多少潜能。笔者所做的是,给学生提供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评互改、沟通见解、分享感受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展示发表作品的欲望和热情。例如,让学生在假期将自己整个学期的佳作制成集子在班级展示。当发现有好作品时,及时指导修改,并推荐给有关刊物;若有作品发表,笔者就抓住时机对作者大力表扬,并在班级朗读这些作品,还请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与全班分享,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六、结束语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要解放自我,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制定合理的、科学的作文教学方法,以打破作文教学被动沉闷的局面。同时,调动教师作文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以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已迫在眉睫。
第三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思考(论文)[模版]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也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宁夏吴忠市郭家桥中心学校 王 霞
内容摘要:遵循写作规律,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现状,让教学从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教学。从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从强化文体教学到强化心理感知,真正体验有情的生活。从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使作文教学更有效。
[正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指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写作的规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来自生活 是毋庸置疑的。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脱离生活从文本到文本,由模仿开始到模仿结束。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人为本,使写作更自然,更科学,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就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
一、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
从立足文本形式,脱离学生实际的范文模写,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内容上入手,给学生一定创作空间。古人学文,先养气,苏辙云: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如果养成了浩然之气,则“文不难而自至”了。养气就是生活实践。课堂尽可能给学生生活的多种形式,让生活引领课堂,不无裨益。
1、关注生活有助于创作开展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但生活也是松散无章的。课堂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焦点。关注学生切近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屠格涅夫说道:“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不仅要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里抓住生活,而且要努力去了解它,----不管怎样,要完全忠实于真实性,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研究,避免一切印象与虚伪。”可以设置一个敏感的话题,如理解。结合口语交际的形式,在活跃的气氛中丰富了表达能力也使写作有了着眼点。而创作由此生发开来,写出学生对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感悟。而对于文体的学习可 以由评改课中适当侧重来完成。淡化文体教学也符合大纲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感性认知较灵敏的特点。
2、模拟生活有助激发灵感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可学生确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在写作课堂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他们直观的震慑。小品,视频或课本剧,以及教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戏”。作为写作的元素可以想象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平时温文尔雅的你在作文课上因学生做小动作大发雷霆,该生由顶撞了你出言不逊。学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为难时,你抛出作文题目“脾气”。此可谓不愤不启。学生写作自然手到擒来。若说也会产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因为材料是同样的。模拟只作为点燃思维的烛。可让学生适当联想生活中的种种。题材宽了自然文章活了。
3、评判生活有助思维深化
要从生活中有效地汲取活泼泼的写作材料,必须身人生活,心人生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所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入脑入心。评判生活在先,挥毫扬墨在后。让作文课堂成为辩论课。让辩论成为写作的开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深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得通透才写得应手。前人质胜于文,质在文先就是这个原故。
二、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一句名言。作文课堂关注共性并不是真正关注学生。面向个体是选择的方向。作文的独特性是生命。独创性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展现。使生活更贴近学生。从群体中走出,以学生自我为着眼点才是生活化的取向。
1、个体带动群体具有互补性
优秀作文各有各的优势,因材施教,优势互补,是作文之道。评讲作文不能只关注某一个训练文体,对于出格的学生大加责难,或无动于衷是不对的。写记叙文,他却抒情。写议论文又生出记叙。无伤大雅。应看他写出的文章有无可取之处。
2、个体分类指导具有层次性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又有着不同的感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文指导应当从个性特征出发。面对不同学生给出不同写作方案。有人长于抒情,有人长于叙事,有人长于描摹。先扬长避短。使他们写作的特点更突出,更扎实。然后再有十八般兵器样样通的奢求。使写作教学层次分明,又渐趋一致。
3、个性张扬使写作有自主性
苏轼云“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没有兴趣的写作只能是一条死胡同。兴趣在于个体创作热情的有效激发。有了个性在关注就有了个体的自觉。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缓解。学生作文写出自我,教师指导肯定自我。这样自己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自己生活的把握就更确实,更细腻了。作文自然也写得更确实、细腻了。
三、强化文体到强化心理,体验有情的生活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说写文章要开展想象,想得很远很远,静静地专心思考,就会联想到千年的人与事;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时,思路已扩展到万里以外了。想象力是写作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的源泉。体验有情的生活,才有真情的文章。
情感使语言更真实,情趣使文体更自如,情操使文章更深刻。作文教学中捕捉学生心理世界的波动,关注学生的内心的微妙变化,以此为契机带动课堂教学。言为心声。心灵的教育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1、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
语文教师应当是心理导师。让作文教学打一场心理战。把学生的所有情感调动起来参与到一种场景中,从中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转化。如一位名师给学生心理测试,拿出纸笔,写下至亲至爱的人姓名,逐一划去。每划一个意味着从他的生活中消逝。学生都泣不成声。此时让学生谈感受,去写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平日。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活感情悟。使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又有了一种新的角度,使生活中的平凡人丰富动人起来,使学生心底的爱潜流呼之欲出,再去作文就有了动人面目和动情语言。
2、让体验深入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写作的课堂。只是被动的感承受。从课堂到生活中实践才是主动的体验。让体验深入生活。使学生真正将心灵放飞,真正将心门打开,融入生活并改变生活,写作就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了。学生往往 将某种感情挂在嘴上,缺乏真切的体验。未赋新辞强说愁,没有情感的体验何来情感的认知。只能闭门造车了。教师此时,让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带着任务去。观山则情满于山,览物则情动于物。写孝心不妨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或做一顿饭。从中感受父子亲情。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使生活中的情味自然行之笔端、汨汨而出了。
四、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
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反映,一个学生纵然能有出色的文采,但如果认识水平较差,其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徒有一个华丽的外壳,缺乏神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知水平。这当然不是朝夕之功。可学生心中有了理想对于生活的看法就有了主动的思索。用批判的眼光看生活,才能使作文有了意识。而不是简单的翻版。这是写作追求的境界。也是课堂生活化的本质所在。作文课堂不只是在进行写作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平台。当写作能达到这样的作用时,写作本身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用理想审识现实,写作交流把美的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理性面对现实生活,学会思考,自觉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写。
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写作的规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是作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语句流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的好文章.
浅谈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王 发平单位
郭 桥 中 学
2007年6月20日
第四篇:第二届中学语文教学论坛体会
对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体会
泰山区省庄镇第一中学冯克旗
10月15日—18日我去诸城市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论坛,聆听了与会领导和专家们的报告,观看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当时就被他们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所吸引,感觉学到了很多东西,确实不虚此行。回到学校以后,反复的阅读自己所做的笔记,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确也有很多的感悟。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现就结合这个主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首先要努力提高语文教师自己的修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要求语文教师要做到“博”、“雅”。并分别从语文教材、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语文学习四个方面对“博”字做了精确的阐释,令人耳目一新。“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兴趣广泛、乐观通达的人,“胸中有锦绣,笔下有华章”,语文教师应具备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我个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确实,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作为语文老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自己的阅历,关注我们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
魏书生说:“同样是课堂,有的老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样一篇文章,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换一位老师讲,学生学得索然寡味,忽而闭目养神,忽而惊觉欠伸,上课简直成了受罪。”课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曹主任将语文教师的发展总结为四个阶段,即工、匠、师、家。工—有好的基本功,熟悉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熟悉教法;匠—有过硬的基本功,古今中外信手拈来,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师---不拘泥于知识,有个人风格,有标志性,又开创性;家---即是大师、名师,是语文教育流派的代表,是划时代里程碑式的人物。在几天的听课过程中,听了肖家芸老师的名师报告,感受到了“绿色作文”创始人赵谦翔老师的那种皓首穷经的精神,他们确实是语文教学的大师。有的人穷毕生精力也只能达到工和匠的水平,我想真能做个教书匠也很不错。教语文,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比较容易,但要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却并不容易。因为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我们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我们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夯实你的文化知识基础,才能使你在语文课堂上信手拈来,最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名负责任的语文教师,我们确实应把自己的事业好好规划一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智者,才能修成“行可以为表仪”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
深挖教材,精心备课,独到的精致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又一必要条件。10月15日上午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张江实验学校校长肖家芸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向生命鞠躬》一课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肖老师从问题出发,循 循善诱,充满激情的带领同学们走入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浙江杭州文晖中学校长赵群筠为我们展示了《春酒》一课的教学,赵老师自然平静,不着
痕迹却又深切动人的将同学们的思维和感情带入了一个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家庭,感受到了作者思乡之情背后的复杂、无奈与辛酸。另外,还有六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为我们提供了观摩课,在不同的演绎中,我感受到了不同的魅力与精彩也让我在比较中对教学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受益匪浅。肖家芸老师的报告中有一句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他说语文老师应从看书教书到看人教书再到看学生教书。我的理解是老师从看书教书到看人教书是一个对教材,对大纲,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充分熟悉的过程,而到看学生教书则是在此基础山对学生充分了解学情的过程。学生会的不讲,学生不会的要充分讲,哪些知识是重点,哪些知识是难点,应该怎样突破,甚至对于不同的班级的教学设计与方法都要具体分析。以上课提问为例,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在课堂环节推进的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学生的掌握的情况如何,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该提问谁,不该提问谁,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问,提问后达到怎样的效果,课前备课时都要充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
赵谦翔老师是“绿色作文”创始人,他为我们展示了高二年级的《归园田居》的课堂教学,赵老师08年从清华附中退休,已是年过花甲,课前他对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是这样说的,我不敢说在中国教语文我是最好的,但我敢说在中国我是最爱教语文的,如果谁说他是最爱教语文的,我虽然63了,但我敢和36的PK。语言幽默风趣,思维敏捷。他是这么讲的,也是这样做的,整堂课赵老师激情四射,魅力十足,寓道于教,寓教于乐。他用真情诠释着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本真的追求,用学识诠释着一位长者对晚辈的启迪,用希望点燃学生心中永远的人性明灯。最让人羡慕的的也最让人钦佩的是赵老师在他的名师报告《绿色诗歌鉴赏》中向我们展示的退休之前学生送他的一篇篇赠言,形式多样,有诗歌,有散文,有宋词,有元曲,每一篇都饱含真情,教这样的的学生,怎不令人艳羡,赵老师他付出了真情,也收获了真情。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活动都是软弱的,只有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焰,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若能高度重视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趣,把语文课堂演绎成富有情趣的生活而不是说教的舞台。我们也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堂真情投入的课必定是高效的。
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我想,这里的高效不仅仅指的是高的语文教学成绩,更重要的培养“人”,这或许就如赵谦翔老师所说,让学生们又爱上语文到爱上生活的道理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我们任重而道远。
第五篇: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思考论文
现如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态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家长“一切围绕考试成绩”的短视行为,母语教学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的课务安排向数、理、化倾斜,学生、家长也更愿意在这些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究其原因,现在的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过于注重字、词、句、章的分析,铺天盖地的练习,名目繁多的考试,许多学生已经患有严重的“恐语症”。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诵读文章,辅以适当的点拨、引领,以达到自悟应该是行之有效、易于实施的好办法。
一、建立诵读合作小组
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和赶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学生共同提高诵读自悟的水平,我们建立了班级语文诵读合作小组。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因为历年都带高考理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和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差异,实验班级建立了6人的合作小组,每小组都有1~2名女生,安排至少1名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班制定了诵读合作的相关细则,组内明确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细则要求:朗读前,组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根据作品的文体、内容、主旨等来商讨诵读时基本的语气、语调、语速,标注出重读的词语,划分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然后各自试读,并向组内的学生展示;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再次试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参加班级诵读活动。此外,小组诵读活动还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组组之间、班班之间、师生之间等层面的诵读交流活动。
二、加强诵读引领和指导
1.开发、利用教材诵读资源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诵读资源,通过诵读来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因为文章用诗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富含哲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
2.发挥范读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课堂上应当积极进行诵读示范,读后可以请学生谈听读的感受,评价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还可以先领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内核。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情绪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画面和情境,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进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图画展示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描绘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地创设情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适当的音乐对于学生进入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配乐引导学生应当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这样的设计:先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将体会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再要求学生来诵读诗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加强诵读基本功训练由于教育水平、地域差异、朗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纠正读音不标准的现象,如有疑问,可以通过询问同学、老师或查字典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其次是要求读得顺畅,即要求学生诵读的时候不多字、不漏读、不哼音、不重复、不停顿,宁可慢点也要准确、流畅地读。现在学生读书的声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声音很低,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读得响亮、清晰也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指导的。教师应着力加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的指导。为了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充分释放诵读者的主观感受,朗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指导的重点应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关于这部分的指导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是诵读的基础,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同样的一部作品,同样的句段,有多少种理解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诵读技巧来体现。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区分,朗读的节奏主要是依据对句子内涵的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等基本的常识。
三、搭建展示平台
诵读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爱上诵读,从而形成长期钻研诵读、自觉诵读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搭建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内部,每堂语文课之前坚持3分钟的演讲,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题目,也可以要求学生即兴发挥。还可以经常开展班级诵读比赛,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之后,当学生的诵读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教师再搭建年级层面的展示平台,主要是开展班级间的友谊赛,因为班级间的比赛涉及面更广,学生的压力更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这时学生的态度往往更加积极,准备也更为充分,更有利于促进班级整体诵读水平的提高。每学年还可以联合学校的团委、学生社团组织多场主题诵读会,此时的学生已经熟悉了诵读的基本程序,诵读的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在诵读准备中也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自主性,往往是小组内自觉明确分工、合作协调,从稿件选择、技巧指导、队列设计、音乐选择、诵读排练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学生更强的团队意识和决断能力。每学年结束时,我们还积极推荐学生登上“校园之声”音乐会这一更大的展示舞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力地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诵读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诵读训练,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诵读的技巧和方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然,当前的诵读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探索,还有许多的问题亟须解决,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究,让诵读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