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时间:2019-05-12 13:3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第一篇: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现阶段中学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学生写出的作文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没有时代特色,没有创新思维,学生不愿作文,只为考试而作文,本文对此进行原因探究与分析。

(一)传统写作教学面临的困境

在素质教育逐步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审视当下的中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严重的危机——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的迷失和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导致中学生作文主题肤浅,千人一面;内容空洞,千篇一律;语言老套,陈旧乏新。学生的习作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让人几乎难以感受到个性智慧的闪耀!人文精神的匮乏与活跃想象的扼杀,使学生的习作毫无创新,面目可憎。大多数语文教师不能卓有成效的教学生写作文,大多数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写作文,甚至怕写作文,作文教学陷入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

作文教学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投入大量气力的结果却是费时耗力、事倍功半;作文应该成为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创新品质、提高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手段。然而,目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状况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法单一,评改低效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课堂一直是遵循着这样的模式:教师写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这种情形下,作文课堂似乎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作文中难以张扬自己的个性。每次作文之前,教师总是再三提示、点拔、指导,甚至提供范文,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作文也只好依照老师的要求东拼西凑,敷衍了事。

作文评改一直是费时多而收效低,学生的作文写出来以后,批改却是中学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家长、学生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教师“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教师。这一切,就像锁链一样紧紧捆住了教师的手脚。语文教师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大多是只看看总批和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工夫。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2.内容空洞,假空矫情

作文本是作者心灵的真情流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与众不同的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因而作文本该是缤纷多彩、精彩纷呈的,可现实却全不是这样。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假、大、空”现象严重,写作中的公式化、程式化、人云亦云、陈旧老套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是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而往往是从书本中摘取的片段的组合,他们的真、善、美无法在作文这个舞台上很好的得到展示,学生作文缺少生活气息,缺少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给人的感觉是内容空洞,虚情假意,胡编乱造。

3.千篇一律,缺乏创新

中学生充满朝气,富有活力,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强烈的好奇心,对未来充满幻想,他们的作文理应是灵动、各具特色和个性飞扬的,写作又是一种最具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可我们学生的作文在众多的束缚中,毫无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不用奢谈创新了。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创新思维的缺失和个性特色的不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发展”已成为中学作文教学的生命和灵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教改之必然趋势。

4.重视技巧,轻视语言

当前许多中学的作文教学,侧重点仍然放在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写作指导课上,教师主要在讲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构等技巧,讲作文应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前后照应,如何结尾等等。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学好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于是

乎书店里像“作文技法”“作文一点通”之类的书就成了学生们的畅销书,他们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事实上,真正优秀的作文,作者在语言上都是下过一番锤炼的功夫的,力求语言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有自己的用语习惯,有自己的独特魅力。语言是思想的外衣,语言贫乏,即使有丰富的生活,有娴熟的写作技巧,表达也会辞不达意。所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以积累语言为基础,积累那些富有个性的语言,积累那些有独特体验的语言,积累那些表达新颖的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有可能笔随人意,甚至妙笔生花。

1.中学作文教学理念滞后的现实

尽管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已经为中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明确的要求,在策略上明确地指出发展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在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只学了一点皮毛,可谓是“新瓶装旧酒”。以应试为主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使很多教师没有从传统和世俗的观念中解脱出来,比如忽视学生鲜活的个性发展于不顾,教师对学生创造性的漠视,训练学生为应试而写作的技能;把新课标提倡的“个性化写作”弃之不理,忽视学生的自主地位的存在。写作本是一种最富个性特征的创造活动,可当学生在教师规定的圈圈儿中写作时,顺利地应付交差已是艰难,又怎么奢谈个性,奢谈创造呢!新课程的先进理念虽然已经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把先进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去,仍然需要经历很长一段历程。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的“个性化写作”迟迟不能很好地落实,应该归咎于教师作文教学理念的滞后。

2.应试教育结出的恶果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高考棒的指挥下,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冲击下,中学作文教学侧重于作文写作的种种模式,过分强调文章写法的外在规律。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热衷于炮制作文的种种写作技法,机械的要求学生放弃作文自由和自主的倾向,按照其预先设定好的种种模式去写作,于是便形成了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的程式化作文。而作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包括作文的谋篇布局、审题立意、遣词造句以及教师的审阅批改、课堂讲评等一系列操作环节,均从应试和升学的特殊需要出发,处处对照高考评分标准,进行程式化训练,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习惯于沿用自己熟悉的、固定的思路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另一方面使学生遇到新问题、新材料的时候,只能习惯性地按照自己曾经走过的思维路线走老路,不敢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回答新问题,处理新材料。表面看去似乎简洁明快,驾轻就熟,得心应手,而实际上,无形中妨碍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长此以往,要求学生写出有创意的个性化作文,只能是一种奢望。

3.学生脱离生活实际,读写分离

众所周知,读写不分家,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落实,但现状却是读写分离。据调查显示,就阅读而言,现在的中学生,一部分学生几乎不读课外书;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常常一篇完整的作品都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的拆分,肢解了有血有肉有灵性的作品整体。学生写作文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就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就难以发现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语文一旦与生活相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刘国正语)。反之,就难免会枯燥乏味。当今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接触到社会,远离了生活,缺乏对生活美的感悟,自然就写不出有个性的创新文章了。

4.长期的评改方式的制约

作文评改是一次作文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最终“裁决”。有的教师很不注重这最后一关,往往不痛不痒地写上几句评语,或者只打一个分数便了事,殊不知这种做法大大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以致学生也把作文当作“差事”来应付。作文的评改既是一次作文的终结,更是下次作文的开始,应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学生的作文训练,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教师评改的心理和学生的心理反应,使作文评改成为推动作文训练的积极一环。可现实的作文评改方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写作的热

情。

第二篇: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撰稿人:李端

内容概要: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但是大多学生作文并非是他们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心灵空间,我们如何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呢?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实践。关键词:作文 个性化

《新课标》提出了写作个性化目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何谓个性?何谓个性化?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特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与个性相对的是共性,是指写作的基本目标,或曰写作的规范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应该照做的,这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化,实质上就是“我”人格化,独特化。个性化的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情感真实感人。就是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的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

个性化的作文是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教育个性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劲的教育潮,是各国教育改革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读解外国教育思想史,我们不难看出,重视“人”的地位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个性化是现代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教学忽视了人,压抑了人,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这种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小奴隶”、“小容器”,而不是生气活泼的全面发展的人。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作文教学中只有实现个性化教学,才能改变当前作文的状况,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题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既然写作是主题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力的劳动,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乌申斯基)对于初中生的写作,教师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较好的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富有创意的表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我们接触到的外域文化的数量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外域文化冲刷着原有的各种观念、思潮,消解着人们心理的平衡,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加剧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对我国的语文教育构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假如一个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很难写出健康有意义的作品。因此,在作文教学

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时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自我角色认同”,即力图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性,认识自己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同一性。这种心理特点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心理基础。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或作者本人,就都具有流芳千古,可歌可泣的伟大人格。其人格范例往往在不同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坚强意志;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品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等等无一不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好素材。“文如其人,人做得好,文章才能写得好。”在语文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起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的健全人格逐步养成,为写作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深入生活 体味生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已成为学生写作的潮流。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丑、善、恶。才能找到情感的价值,审美的情趣,做人的标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诸如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腐败现象、青少年犯罪、以及贫困、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等精彩纷呈的事件。另外,大自然也不吝啬,它赋予我们春花秋实,夏的热烈,冬的冷静,春的温柔,秋的凉爽,无处不让我们感触到生活的美,领略到大自然的诗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我口说我话,我手抒我情。

三、抒发真情实感,形成作文个性。

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也学会做人,这是我们进行个性化作文训练的宗旨。抒发真情实感是学生作文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强调学生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能写父母说的、老师说的、同学说的,也不能写作文书上看到的……一定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一定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说真话”极其重要。我们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自己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应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诉真情”也很要紧。人有七情,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处于自然。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写文章之所以一向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就在这里。

四、把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融进阅读课文的教学中

采用与个性化阅读结合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素材库,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提高。为此我们安排学生对经典课文进行精读,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欣赏和分析,并查找资料写作评价文章。例如教学《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有的学生就写出了《品大观园的环境》、《林黛玉的清高》等较好的评价文章。

引导学生多阅读,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写作的思路,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具体要求为: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做过的实验,开展过的实践活动及亲身感受,都要求学生分类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库。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录像素材作文。所谓录像素材作文,就是选取电视节目中适合学生作文实际的生活材料,在课堂上,利用校园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

活画面。让学生就某一作文素材或模写、或组写、或展开想象和联想,另外谋篇布局。以达到积累素材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写作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自主阅读,增加阅读量,进行广阔的个性化作文的思维训练,巩固强化语感,扩大和丰富词汇量,揣摩各种具有魅力的句子,积累课外知识和各种有用的信息,并适当进行仿写,作到有章可循。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阅读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杂文选刊》等文学杂志,《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等名著。

五、建立人文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评价会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产生自主的写作欲望。

1、在学生每次作文后,采用一些方法给予他们公开式的表扬或表彰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学生平时积累的佳作进行展示,尤其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或竞赛获奖的作品,让他们感觉更亲切。比如有位老师说到他的一个好经验,将每位同学作文中“最好的一句”打印出来,在全班传阅,这样做可谓兼顾良莠,尤其对写作没多大兴趣的同学,意义非同一般。因为教师看重他们作文的价值,赏识学生,就会使他们觉得作文是件有意义的事,成功的喜悦会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2、给学生作品写鼓励性的评语,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作文或此次作文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作文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有位学生在《这就是我》一文中写道:“我的脸上都是“星星点灯”,有些同学都取笑我,平时我总是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都不敢抬起头。”很明显这位学生充满着自卑感,我给她的作文评语是这样的:我替那些取笑你的同学对你说声“对不起”,但我要坦率地告诉你,其实你很美,因为你好学、坦城、礼貌,乐于助人,如果你自信些会更美。几句肺腑之言,既是抚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风吹进孩子的心田。

所以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采用情感式评语,即在作文评语中对学生多鼓励,多交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能大大地满足学生交流的愿望,让他们发现作文是一个能表现自己的天地。

六、使学生养成乐于作文,勤于作文的好习惯

首先教师要做一位用心人,为学生提供作文的资源。像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朗诵比赛、诗文大赛。班内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给结对贫困学校捐款,一些好人好事,这些都是现成的写作材料,只要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动笔写下来,学生都乐意写,因为这些事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并体验过的。学生便渐渐地养成了乐于作文,勤于作文的习惯。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常言道:文如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苏霍姆林斯基语)。而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中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学生的作文个性,并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就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作文

作文复习有效性初探

[内容摘要]写作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痛苦的事,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软肋。但作文又不能不写,且不说写作能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就是为了顺利通过中考,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提高作文复习效率,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站在思想的高度看待写作文,能使文章走得更远一些;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作文就不仅仅是一种考试行为,更是一种艺术行为。

关键词:思想高度写作技巧有效训练

九年级语文复习的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而作文复习的特点是耗时长,效率低。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作文复习的有效性,是九年级语文复习的当务之急。下面是近几年来我在探索作文有效复习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理念是关键,正确指导写作行。

学生虽写了多年的文章,但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文章为什么而写,我要写给谁看,在文章里我要表现一些什么内容„„被动的写是学生习作训练的常态。思想决定行动,有正确的作文理念是写好文章的前提。九年级学生已经能够接受一些理论知识。因此,在学生写作之前,明确一些相关的写作理念,让学生能站在思想的高度上正确看待写作。

1.作文为什么而写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委员梁衡说:“文章为思想而写。”首先,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没有思想的作文如行尸走肉,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其次,思想是你对这个世界,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是你的文章中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能把写作仅仅当作一项作业,一次考试,而应当作一次与别人交流思想的一个机会。只有占据了思想的高地,作文才能轻舞飞扬,高屋建瓴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因此,在写作时必须要考虑所要表达的思想会不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兴趣。只有独特、独到、独创的思想才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只有发自肺腑的真情述说,才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与别人交流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思想有多远,作文就能走多远。

2.文章写给谁看

出于应试的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很多写作的方法,教学只考虑要求学生写出符合文体规范的文章,基本不考虑读者对象的身份及其感受与反应。学生写了这么多年的作文,基本上是“目中无人”,这就是没有读者意识。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作者是为了与读者沟通、交流才写作的,自然也是为了向读者彰显自身的智慧与才华。文章的好坏是由读者说了算的,读者状况是写作行为的依据,对读者阅读心理的迎合与调试,势必成为写作行为的指针。写作过程至始至终都离不开读者,作者在写作时要兼具双重身份,既要以作者的身份考虑文体,也要以读者的身份思考问题,从选材、立意、结构、措辞都要考虑到读者的心理和接受情况。没有读者的创作是不符合写作的规律的,没有读者的文章是没有生命的。

夏沔尊曾经说:“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能明了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心情的文章。”“所谓好的文字就是使读者容易领略、感动,乐于阅读的文字。”所以,学生在下笔的时候不要忘记有读者,要学会假想读者。

有了假想的读者,写作就能有的放矢,如假想给同学看,就会想到同学的兴趣,同学的价值取向;如假想给父母亲看,表达的情感可能会更真挚„„阅卷老师也是你重要的读者。要努力以求迎合读者的心情,要使读者在阅读你的文字过程中得到兴趣或快乐,而不是厌倦和烦躁。有了这些意识下笔时就会想到一些写作最根本的要求:如要有条理,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清明顺畅;要立意独特,就能使读者耳目一新;语言要清丽明畅,就能使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假想读者能使你的文章情感更真挚,更能打动读者的心扉,还会使你的文章更有特色,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独放异彩。

二、模仿是基础,讲练结合促提高。

1.阅读教学得其道

读书是为了写。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经典之作,文本中的各种写作方法都能给学生很好的借鉴。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及写作要求确定每一篇课文的写作目标。如题目怎样确定、如何开篇、如何承接铺垫、如何巧妙结尾;还看文章的遣词造句、如何刻画人物、如何安排详略等。如鲁迅的《故乡》就是一篇训练学生如何写人的范文。“闰土”和“杨二嫂”在对比中显示出的不同的外貌凸现了人物的变化;典型细腻的细节描写更是传神,如“杨二嫂”塞手套的情节就把小市民爱贪小便宜的庸俗嘴脸刻

画得淋漓尽致。如果教师在上课时把人物的刻画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把握写人的方法,对写作肯定有莫大的帮助。再如《范进中举》这一课,让学生明白“对比”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能使文章对主题的表现入木三分。还如《孤独之旅》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与人物情感的变化的结合是那么的天衣无缝,“借景抒情”这一写作手法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教师能很好的运用这些资源,每一次上课都有相应的写作目标,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了。

叶圣陶说:“写作能力跟阅读大有关联”。阅读得其道,无论是在思想吸收方面或者技术训练方面都对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写作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真正体现。它需要睿智的头脑,敏锐的洞察力,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谋篇布局的高瞻能力,还需要丰厚的语言积累。所以要写好一篇文章,仅仅通过阅读教学了解的一些零零碎碎的写作技巧是不够的,知识不等同于能力,要把知识化成能力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现在的学生每一个人都有几本作文选之类的书,但学生真正看并从中获益的很少。为了切实用好这本书,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我就偶尔布置一个作业:抄作文。当然不是随便抄,而是有要求的。(1)要有主题,与作文复习同步进行。如训练写人物了,就抄描写人物的文章,要练习写景了,就抄与景物相关的文章。(2)要写抄后感,要写清楚为什么要抄这篇文章,文章有哪些优点值得自己学习。(3)抄练结合,每抄一篇作文,都要练写一篇相关的文章,以把学来的知识尽快、尽好地落实。

这样做有这些好处:首先能把抽象的作文知识与实际操作练习起来,就如学书法一样,也是从摹写开始。看看别人是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在结尾点题深化,如何叙述得波澜起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其次能迫使学生去看大量的范文。因为在抄之前要选,不是任何一篇都好用的,在选的过程中自然就看了各种文章。最后还能加深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作文选中的文章不是名家写的,但这些文章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近,其中的作文技巧也较浅显,学生也能很快掌握,几年的实践表明,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讲评中改正,训练中提高

(1)及时有效地讲评

俗话说:“要趁热打铁”。习作和讲评间隔的时间越短,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没有完全退掉,习作的过程还能清晰地映在脑海里,这时候的讲评是有效的。如果隔了很久,久到学生甚至已忘记了写哪一篇文章,这时候你去讲评就和对牛弹琴差不多了。虽然改作文是辛苦的,但既然做了这一份工作,就应该努力地及时改出来,无愧于心吧。

讲评时采用“多表扬”的原则和“择优讲评”的方法,每一次作文讲评选出三个档次的文章,最好的文章尽量打高分,由学生自己朗读或教师范读,读完之后让学生讲讲文章的优点;中等水平的作文也可打到八十几分,也在全班面前朗读,读完之后先讲优点,然后与最好的相比总结出不足之处;而对于比较差的作文,则可以挑出作文中的某个片段、某个句子,甚至某个词语,在同学面前表扬他用得好,如果其他方面也能这样,那么老师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大有进步,让他们不灰心、不失望。以此方法力求全体学生对作文都能产生兴趣。切忌在作文讲评课上好讲不足,把学生讲得抬不起头来。这样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偿失。

其次是典型作文讲析,可采用对比法,如开头的好差对比、立意的一般与创新对比、某一个细节的细腻与粗写的对比等等。这样一来,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2)有选择地精讲写作技巧

柳永送友,王维也送友。这两位若不是写作上的高手,只在那里喊些“我舍不得你”“要分别了,咱们使劲喝些酒吧”,有谁喜欢去听?而一旦将平常的话变成有技巧的诗,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成了千古名篇,在这里技巧决定一切。

但作文知识能力点繁多,从审题到构思布局,到运笔成文的修改润色,林林总总,多如牛毛,作文课不可能把每一个点的步骤程序都面面俱到的训练。首先是教学时间有限,一个学年不过十五六次作文,很难做到逐一落实。其次是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节课就够的,需要反复训练,才能使之成为习惯,最终成为掌握的能力。所以我们就要在众多的作文能力点中选出最关键的部分作为作文训练的重点,力求训练到位。根据考场作文的特点,我选出以下几点作为训练的重点。

① 抓住题眼,确定主旨

面对各种作文题目,要抓住关键字,即文眼,这样写作时才能有重点。如《往事如风》这个题目如果仅仅写成记一件难忘的事,那就不够了,要能写出风的特点。风是什么感觉呢?风过了无处找寻,但那满地黄花堆积却是风给我们留下的痕迹。就如一些往事已过眼云烟,但或多或少都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烙下了那么一点印记。再如《也美丽》就要抓住“也”字,表明是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成长,需要》这是一道人人有话说、甄别功能极强的一个作文题目。补充的内容即为写作的主体,但所有内容都必须紧扣“成长”,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生活的需要”。这样的审题训练能帮助学生切中题目的要害,做到缜密的思维,大气的构架。

②叙述生动,波澜起伏

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毛病就是叙述平淡,千篇一律的按时间顺序写,从早写到晚;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没有悬念,没有高潮,看了令人昏昏欲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可以对学生进行构思的专项练习。如插叙的训练,高潮的设置,结尾的升华。每种方法都要练习两次以上,应尽量使行文跌宕起伏、曲折生姿、引人入胜。训练之后,学生叙述的生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一位学生在构思《和你在一起》这篇文章时她通过写信告诉朋友自己的牵挂和嘱托,如果仅仅这样,这构思就不见得怎么样了,她还写了就在自己寄信的同时也收到了朋友的来信,这一笔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既出人意料,更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不仅是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朋友也和自己在一起。

③细节描写,真情流露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材中有很多细节描写的成功范例,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拉女婿衣襟,握紧拳头还银子等行为都可以看出人物的猥琐和丑陋。《变色龙》中对手指头和军大衣这些细节的描写也很好的凸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一定不能忽视细节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如妈妈对你的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它有时就在一个眼神里,有时就在一抹微笑里,也可能在一个递毛巾的动作里,也可能在那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里„„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更要浓墨重笔,肆意渲染。其次要有硬性的规定,每一次练笔都要有两处以上的细节描写。

有了这些引导,学生也有了一点进步,如一位学生写父亲就这样写道“穿着灰色

T恤的爸爸低着头,弓着背,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拿着扫帚,用力地扫着落叶。秋日的晨光如一层薄纱,在父亲的侧脸上打出一道光影明灭的晕圈,一片片落叶在他的脚下调皮地飞舞着。”这样的细节刻画,既显现了人物的性格,又渲染了温馨的气氛,为整篇文章增色不少。

④、精彩的开篇,深远的结尾

文章的开头应如美女的倩目,有勾魂之效;结尾也应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余味无穷之意,或如豹尾一甩,起到提高、深刻之用。但很多学生的开篇往往来段议论,如“每个人都会长大”,“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等等,使人看了乏味之极。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方法,如:开门见山法,开篇就点明所叙事件,给人以干净、明快、一气呵成之感;设置悬念法,开头制造紧张氛围,设置种种疑窦,造成悬念,扣人心弦;引用开头法,引用名言、格言和诗句,给读者以清新之感,从而增强阅读欲。

结尾也可以用一些方法,如用排比句对前文作一总结、或用名言警句对全文的中心作一提高、升华等。

站在思想的高度看作文,立足于现实的基础写作文,让学生的文章真情流露,轻舞飞扬,写出自己的个性,描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就是我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三期

第四篇: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中的作文教学

上班以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虽然积累了一点经验,但仍觉力不从心,认为自己的作文教学有待于改进,因此,我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教训,已有一些认识如下:作文教学历来是令教师和学生都头痛不已的问题,真可谓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对于教师而言,主要有三怕:一怕命题,二怕指导,三怕批改;而学生呢,则有“宁做十日苦力,不写一次作文”的表白;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艰巨性。但是,它的重要性在语文科里也是不言而喻的,曾有人形象地说过这样的话“得作文者得语文”,我本人深以为然。要想搞好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可以说是要害所在,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好文章必须“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要想把文章写好,要具备观察事物的能力和对客观事物熟悉的表达能力。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只着眼于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练习。这种做法,无异于无源之水,空中楼阁。这也许就是导致学生对作文会如此漠然的一个重要原因吧。因此,如何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在作文教学中得以体现,真正实现学生自己“我手写我心”,让学生重树写作的信心。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了。以下是我本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改进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

传统命题作文最大的弊病在于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是“活”的,而题目是“死”的,必然会导致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熟悉的东西,在作文中很少用得上,不熟悉的方面却又不得不去做无病之呻吟。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必然缺少个性,更谈不上创新精神了。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所以,我在布置作文时规定学生可以自拟题目,也不限制文体,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说真话,写实事。由于不是命题作文,学生都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地把笔触伸向他们所了解、所熟悉的方面,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按自己的思想观点去剖析。写出来的作文虽然五花八门,但大都思路清楚,内容充实,言之有理,富有生气,不再像以往的作文那样情节雷同、言之无物、千篇一律了。且同时,从这些作文中,教师不仅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并且能了解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谓是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二、改进僵化的作文指导模式

以往的作文指导课,都是教师空话、套话讲得较多,教师怎样教,学生便按教师的方法怎样写。这种方式既教条又僵化,学生能学到的仅仅是一种较呆板的定向的思维方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必须要改进以往作文指导的僵化、教条模式,把功夫花在平时的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一是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指导学生学习名篇佳作

中好的表现手法和作者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使用这样的比较法指导,轻易使学生顿悟,明白自己作文中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平时积极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比如,鼓励学生把自家中的图书,杂志等拿到班中交流阅读,实行资源共享,这种做法,既增长了学生的见闻,也增强了学生浓厚的阅读爱好,同时为作文积累了扎实的素材基础。三是鼓励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在组织各项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如可组织春游,观看有名影片或举办文学讲座,征文活动等等,初步沟通了学生课内与课外的学习渠道,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又得益于课外,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了。

三、改进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

好文章固然是写出来的,但仍需要做修改,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即精细批改)耗时耗力,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对学生也无多大帮助。甚至可能你改的越细,批得越多,就越增加他们的受挫感,故应采取多做少改、注重讲评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我本人常用的方法是改他十篇八篇有代表性的作文,余下的则指导学生自己互相批改。对学生争议较多的作文,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仅参与适当点评和归纳,最后才总体讲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爱好高昂,思想活跃,并且他们在互相评改中能够取长补短,在讨论中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无形中,学生就增强了写作爱好和写作信心,其作文水平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

以上是本人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看法,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有待于今后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为了更好的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改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语文素养。但是,现实中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学生提起写作就感到头疼,感到困难。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学生在写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立意选材上要以生活为源头,选生活之材,使学生爱上写作,善于写作,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就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学语文;问题兴趣;语文活动;作文教学

古有言“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之者”。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而学生现状着实堪忧:写作文,很多人谈写色变,逃避写作,每遇作文课,常常是绞尽脑汁,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无内容可写,有时生搬硬套考场满分作文、优秀作文,实际内容空洞,不能真正的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步。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找准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写作能力,为今后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在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该怎样解决?

1.1、作文题材雷同,千篇一律:许多学生生活单调,每天都是在“三点一线”中度过,即使节假日和周末也只能在家庭作业和业余辅导班当中度过,见识少,生活阅历不足,再加上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怎样写都反复强调,学生的思维被限定得死死的。本来学生就没多少内容可写,教师这么一限制,写出的文章理所当然千篇一律。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就要尽量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观察,鼓励学生注意观察,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写出自己的风格。教师尽量少念范文,不能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1.2、眼高手低,错字连篇:作文指导时,你问学生写什么内容,学生都能讲得十分清楚,但真要写时,却久久不能下笔。有时即使写出来也不是他们讲的那样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学生积累词语少,以及表达能力有关。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处于一种在作文时用脑子里想好的方言词汇去一个个对照学过的书面语言,即心中所想与笔下所写不一致的矛盾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关系,有时候学生很难把方言词语与书面语对上号,就造成了这种“心中有话,下笔无言”的情况。还有错别字更是令人头疼。尤其是现在许多学生,虽然老师时刻都强调写字要认真,不写错别字,但是学生作文中错别字却经常出现。这与学生的平时积累有关。因此,在上语文课时,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对于中学生,生字是重点中的重点。教师一定要注意关注生字的教授和指导,要让学生加强生字、生词的学习,并且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运用这些字词,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为写好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做铺垫。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就是说话,只不过不是说,而是写出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爱上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当学生产生兴趣,就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2.1、激发学生的写作方法

(1)活动式的激发方法: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不知该写点什么,我们可以展开一项学生平时喜欢的活动,比如下雪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到校园走一走,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受“冬”的气息,观察雪景的魅力。

(2)成功式的学习方法:可以在班里的学习园地里粘贴一些写的比较优秀的作品,来供大家参考、品读。可以组织写作大赛、可以办一份板报、办一次美文欣赏,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共同来欣赏。用取长补短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2、从学读到学写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一句话点明了云的形态变化同天气的关系,总领全文。文章结尾说“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雨雪,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又一句话点明了《看云识天气》一文的写作意图,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写作,学会写作。

(2)适当模仿,仿中求变:在写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但也不排除不可以模仿别人,用别人的方式来写自己的文章,如《春》的模仿训练,上这课时一般已是进入秋天的季节。模仿写作时,不能写春,而要根据此时的节气,进行练习。如结合进行“秋”的写作,不妨在教学《春》的阅读课时,安排周末学生深入田间、山野去实地感受。不但要模仿《春》的比喻、拟人、传神的描写,也要感受《春》“所抒情怀所给的启示”。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并融入情感,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感受。

2.3、要重视作文的讲评、批改、修改

(1)要重视改后的讲评课:在批改作文的同时,老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还要考虑学生是否能接受。老师通过评改学生的作文,找出作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辅导和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重视学生间的作文修改。学生在自己修改的过程中,可以炼意、炼句、炼字。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共同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修改,最终达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格桑朗杰.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西藏科技.2011年01期.[2]凌青.写身边事,道寻常理――唤醒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3]杜康林.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4]王志亮.谈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011年05期.

下载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弘扬个性,放飞思想 ---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 文章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

    再谈个性化作文教学(2013)

    抒写自我,彰显个性 ——我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抒写自我,彰显个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命题......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三年级语文张平梅 多少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的综合反映。但是......

    浅谈精品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浅谈精品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55-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能够更......

    为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插上“微”翅膀

    为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插上“微”翅膀 摘要: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影响也与日俱增。其中,以微信、微博、微课为标志的微媒体更是为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与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的语文教学相比,当前的语文教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论文,欢迎阅读了解。篇一: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摘要: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 路荣秋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路荣秋 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心得 宁安市渤海中学 路荣秋 据我观察如今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