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三年级语文张平梅 多少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的综合反映。但是大部分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应付。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薄弱、缺乏兴趣、缺乏生活积累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找准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文如果养成了创新习惯,强化了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作文水平。现在就作文教学中如何以创新能力为抓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谈点个人看法。
一、要以激发学生作文创新激情为抓手,创造宽松写作氛围 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求异思维,鼓励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提笔写作,大部分同学都有话可说,且语言流畅,就会出现大批优秀的习作。
二、以夯实学生作文创新基础为抓手,丰富学生写作题材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要是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指导学生发掘收集写作题材十分重要。
1、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素材。广泛阅读是学生作文创新的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言而喻,广泛阅读与作文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
2、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作文课堂外延。第二课堂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开辟作文专栏,介绍作文写作知识、技能技巧;成立作文兴趣小组,确立写作方向;举办作文故事、作文专题讲座;向学校广播站投稿,办班级学习报等形式,为学生敞开一片自由的写作天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滋润下,会焕发出满腔的热情,激发出创新的欲望,在生活中创新作文,在作文中书写生活,提高作文创新活力。
三、以增强学生作文创新能力为抓手,加强思维方式训练
学生写作过程中是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作文教学中应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机盎然,光彩夺目。可见写作教学中训练想象能力,进行想象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四、以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质量为抓手,优化作文评改方式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它能指导学生找出作文中的缺点,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作文质量和作文水平。“学生作文教师改”的传统模式,永远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并不能真正养成学生写作文和改作文的能力。
1、用肯定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写出的作文对他而言,都是最高水平的发挥,他们希望得到肯定性评价。而“语句不通顺,条例不清晰,中心不明确”等等裁判式的,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要站在理解、尊重学生的角度,改变以往评改中教师作为说教者的形象,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耐心的心灵交流,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提高作文水平。①用赏识性的评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每次作文都是他们创造性的劳动,他们都期望得到老师肯定和表扬,所以在作文评语中多写赏识性、肯定性的评语。让作文基础好的学生在老师的赏识评语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差的学生获得一份自信。②用情感式的评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老师用真实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把作文与做人集合起来。③用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老师对学生作文中的创见要赞扬肯定,对异议要保护,对错误的意见要宽容引导,确保他们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
2、改变作文评改的方法,提高学生平改作文能力。
评改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评改能力的强弱是独立写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要教会学生批改方法。作文批改中可采用自读自改、师生共评、小组互评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作文批改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可以使他们转换角色,诱发他们对作文评
改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形成健康向上的成就动机;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自信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相互交流,培养他们互相协作的精神。
在新课程的新导向下,只要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作文教学的抓手,采取其实可行的办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激活,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将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第二篇:小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
小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
本次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这个人真——(提示:可以填真好、真能干、真傻、真有趣等)。这是很明显的写人文章,要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次命题应该说学生可以选择的面很广。结果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全年级竟然有一半的孩子写“这个人真能干或这个人真好”,其内容竟然也大同小异,大多数是写同学是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有的是写同学大方借自己文具的,有的是写雨天着急之时,同学慷慨借自己雨伞,还有的是写同学做值日如何不怕苦,不怕脏的﹍﹍
读了我们孩子的作文,心情真得很沉重。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上真得出现了问题,内容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们的孩子尽管年龄不大,但已经学会了在作文中造假,虚拟人物,编造故事,缺乏真实情感。写人的文章一写外貌,二写语言,三写行为,再加上心理描写等等。写这些固然没错,错的是学生没有真正去理解,没有将此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只是考虑要按照老师说的套路去写,不要少了哪一方面。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论是写同学,写老师,还是写家长,开头总是一段外貌描写,这成了一种模式。写我的妈妈,为了表现母爱,很多孩子都会写妈妈如何在黑夜带自己去看病的,似乎假如不这样写,妈妈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合格的母亲。更为可笑的是,遇到写游览记,写活动,写游戏的习作时,班上会有一部分孩子在结尾或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啊。”这句话已成了学生抒发心怀的,表达情感的通用语。
21世纪是个充满个性的时代,教育最需要个性。让个性在学生的作文中飞扬,这急需每一位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作文教学当成是师生心灵深处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活生生的人,引导学生完善个性,展现个性。顾明远先生曾说:“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写作就是创新,就是要展现个性。文如其人,要努力让学生明白,个性化的作文,就是要用自己的口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最想写的文字。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标新立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作文构思独到,立意鲜活。如指导学生完成习作《我的家》,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孩子可能会想到要写自己的一家,写自己的家人。其实,家有“大家”和“小家”之分,我们的学校或班集体是一个“家”,我们全国各民族人民则是一个“大家”。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选材。作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学习课文后,可以抓住情节的“空白“,引导学生补充想象。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扩想。抓住文章结尾,让学生续想。当学生的想象训练 一定的程度后,他们储存在头脑中的各种生活表象将根据写作的需要,经过整合、处理,就能创造出新颖别致的作文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教学相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能力培养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和发展教师个性和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如何实现学生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的个性,笔者会为之不断探索。
第三篇: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劳动,其缘由发韧于个人的精神需要,即有话想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辩、方能成于思而形诸于文。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容易摔跌打滚。那些在父母呵护下学步的孩子虽然最后走的稳稳当当,但动作往往没有靠自己摸爬滚打学会走路的孩子来的灵活敏捷,小学生作文也应该像小孩“自由学步”一样。让学生自由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一、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学生刚学写作文,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实际上,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更容易。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上的新闻广告、愉快的球赛、欢乐的节日、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难道不就成了今后作文的内容吗?
二、善于表扬,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里状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表扬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些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难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学生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关注甚至换来的是白眼,劳动者只好逃避劳动或者应付劳动。作文本来就是很劳神的一件事,对学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师多给一些表扬,又没有多付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难做呢?这恐怕与老师习惯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惯以报刊登载的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关。这实在是和学生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做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三、寻找阅读教学与个性的切入点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其经历、性格、教养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起点、潜力和追求彼此各异;然而他们的生活却都是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心理,以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看法。我们逐渐发现,环境影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阅历喜好不同,思想成熟的程度不同,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向也明显不同。那些农家孩子对放牛、割麦、受稻子有话可说;城市的学生对电脑等一些电器感兴趣。有个男孩联系自己父母的实际,对下岗再就业滔滔不绝;有的同学一提起足球,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了解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在以“我的生活”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果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班三十多篇作文就像三十多朵鲜花各呈异彩。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的作文,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追求。
四、课内外结合、个性化阅读
生活是文章的基础,文学是影响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有力工具,学生在个人生活里所接触到的,在阅读中体会到的,必然都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更能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才能产生飞跃,获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铭心。如我所带五年级环保活动客,在我召开全班会议,号召学生开展争当“环保小能手”活动后,班级学生立即组织了各种小队,环保宣传小组,红领巾扫把小队等等,在两个星期里,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活动之后,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其实,生活和阅读都是作文立意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基础,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面,也很难对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产生专我所有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那就要从个性化阅读抓起。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趣味爱好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喜欢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章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的阅读面越广泛,这种影响越大,渗透越深,其写作个性特点也鲜明。我曾尝试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小组 3 —— 4 人,在要求学生多在课外阅读时,我并没有要求和规定看那一类的书,而是让学生由着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由阅读,阅读的体会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在小组里口头语言交流。学生逐渐爱上阅读,阅读面越来越广,积累的词汇、语言越来越多,也能初步运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体会了。
第四篇:小学生如何写好个性化作文
小学生如何写好个性化作文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主要是一些命题性的作文,内容被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学生只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去按部就班地写,而那种凭他们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选择所要写的东西的机会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教师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多写一些自由作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只有拥有了写作自由的权利,他们的灵感才可能被点燃,才可能写出属于他们自身个性化的东西来。而独特的思维能形成个性,独特的思维来自于广博的阅读,善于总结分析和反省的习惯,也需要适当有意识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重点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从多种角度选择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
有些作文题目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缺乏个性。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立体化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获得独特的感受,都有许多话可写,自由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3)同一材料多种体裁 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
3、多层面地拓展作文内容
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展示丰富个性。教师在选题时,引导拓展作文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光彩的环境。
(1)教师把拟题的自由放给学生,淡化命题作文,把表达的自由留给学生,淡化文体界限,学生的作文自然异彩纷呈。
(2)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校内走向校外,拓展作文训练的渠道。作文是学生经验的再现,是学生积累的展示,是学生生活的描摹,是学生思想的表达。没有语言积累,没有生活经验,没有心灵感悟,是无法写出有个性、有真情的文章来的。为此,课题组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加强阅读、增加积累、夯实功底。课题组的老师利用都是班主任的有力条件,组织学生开展了切实有效的语文综合性活动:“我读书,我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踏青”、“秋游”等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活动中学生通过看,去亲身体验、感受,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为学生开创了一个新的写作空间。有了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学会了观察、感悟、思考,学生作文自然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了。
(3)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想使学生形成鲜明的个性化语言,首先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积淀语感,培养个性,让儿童在广泛阅读适于他们心理特征、文学性强的课文,接触多种语言风格的文章,这对于他们作文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要坚持课内外练笔,在模仿中求得创新;其次,注重一句多式,同中求异,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言描述同一事物,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与认识,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从而爱上语言,避免概念化的思维表达方式。通过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可促使学生的语言丰富多彩,思维活跃而通达。此外,课文中还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小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资源,结合课文进行个性化作文训练。如无主题习作练笔(坚持写日记、做读书笔记);展开想象习作(如续写作文、听音乐作文、画图写作文、睹物想象作文、学写科幻故事、学写童话、寓言故事等);有主题习作指导。(捕捉节日、活动作文,实验作文);专题作文指导。如组织和指导小学生参观访问、搜集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等。或让学生练习写家里所有的成员,或班级的老师和同学,以传记的形式记叙所写的人物。
三人行-精彩分享与你同行 回到顶部 回复 赞同(0)分享到三人行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研究课题
小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临海市江南小溪小学 黄匡匡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条框框限制,看到什么就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小学生都是个性鲜明的个体,作文教学中要解放对他们的束缚,让他们自主观察、思维、表达,实现作文个性化。况且作文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现的过程,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多点开放,少点束缚。让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尽情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吧!这样,学生的心情将会更愉悦,表达更生动,思维也会更活跃。《小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学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作文教学现状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写作是作者利用语言文字符号将知识、思想、观点、态度表达出来,把心中之意化为笔下之意。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给小学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一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一直被教师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学生都对作文有着畏难、甚至恐惧的心理,写出来的作文大多是“任务式”的“瞎子”作文。学生不会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个空心的人。其结果,学生不愿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学生不愿用自己的语言,于是,学生的作文也就成了内容相近,写法相似的“拷贝文”,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至于创意更是谈不上。我们的学生是有着生命的人,是有着社会意义的人,是有着发展潜力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们怎么不能让他们畅所欲言,写其所想,写其所乐呢?
2、创新教育的必然趋势
新的世纪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创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一个核心素质,必须从小培养,为其打好基础。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小学语文教育,尤其是作文个性化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解放人的创造性,挖掘人的潜能,向着每个人的自由﹑和谐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是21世纪创新教育发展的时代特征。3﹑适应《语文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呈显出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新理念,特别强调珍视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在实施中鼓励自主拟题,自由表达,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深化思维,升华情感﹑发展个性,从而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树人”﹑“立人”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如思想感情不同、文章立意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作文个性化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建立在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生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就像自然界中每一片树叶都不同一样,处于成长中的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基因、家庭环境、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都各不相同。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采。”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各具特色,而不应该千文一面,或大同小异。倡导作文个性化的理念,就是要追求真实、自然、异彩纷呈。作文个性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发展学生健全个性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使其作文具备个性化特征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创设情境,营造放飞空间。
对新鲜事物好奇与好问,是儿童的天性。作文教学可以利用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语言、表演等途径,创设丰富的、形象生动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细致观察。这样,既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又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充满情趣的活动情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手、脑、口,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活动过程中。教学中,我利用“打电话”、“传口令”、“猜谜语”等游戏或开展说说“我的生日”、“我的名字”、“我家的喜事”等语言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对说话、写话产生兴趣。同时,积极探究教学情境。如,新年快到了,让学生回忆过年的一幕幕——拿压岁钱、贴春联、穿新衣、放鞭炮、舞龙舞狮„„然后产生一个个小课题,如: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你知道哪些春联?新年拿压岁钱、穿新衣有什么寓意?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调查探究,用日记的形式写下自己的调查过程和结果。另外,还可以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放飞想象,在想象中快乐地作文。在黑板上出示几个没有直接联系的词语,如:“花园、医生、小狗、蛋糕”,学生靠想象把它们联系起来,自编成故事。欣赏一段音乐,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要求边听边想象,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表达的灵感。
2、积极评价,激发表达欲望。
学生都是好表扬、爱模仿的。教师只有善于运用评价,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学生的想象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及时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或只是只言片语,都能诱发他们潜藏的情感。在学习园地、校园板报栏、学生作文集上,发表学生的一两篇作文,在课堂上范读他们的习作„„对他们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儿童的作文大多是表述“儿童语言”,幼稚但又富有情趣。教师要常常蹲下身来,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心灵,用眼去观察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儿童的认知水平接纳、赏识我们的学生,不要随意挥动大笔,抹杀了学生充满童真、童趣的作品,让学生变成一群沉默的羔羊。
3、注重生活实际,放飞童真、童言。
长久以来,课堂成了语文教学唯一的场所,教学被校园围墙围住而与大自然、与社会隔开了。其实,生活与语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习作中,倡导向生活开放的习作素材观,指导学生习作要重视生活这源头活水,从生活中去摄取,学生的习作就不会坐而论道,闭门造车。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余活动中选择习作素材,让他们在游戏中完成习作。组织内容丰富的班队活动,如参观、游览活动,智力竞赛,问答比赛,辩论会,小记者采访活动,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只要学生玩得开心、玩得高兴,就会写得轻松,写得愉快。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也就多了。
自主写作”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所谓“自主写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和感受的所得形成语言文字。春秋时节,带领学生到公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到山溪边野炊,到后山攀登、眺望家乡风光、放风筝„„学生走到广阔天地自由呼吸新鲜空气,看到广袤天宇下的大千世界,极大地愉悦了身心,在充分感受自然美的同时,获得了对周围世界的许多新鲜美好的印象。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真意切,个性凸现。
4、讲究趣味,让学生爱你没商量。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育家皮亚杰如斯说。兴趣常常由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只要给予孩子富有趣味性和新内容的图片、文字或语言材料,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他们便会放飞想象的翅膀,积极投入写作中去。首先,作文题目要在“趣”字上下工夫,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才会童心闪烁,文采飞扬,焕发生命的活力。教材的作文题目比较普通,我们可以更换题目,为学生设置有趣的习作练习,如:《十二生肖趣谈》、《我家的“皇帝”》、《我班的天王》《心中的星》等练习写人写事,有趣的话题自然引起学生探寻的欲望。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脑里装着道不尽说不完的奇思妙想。给孩子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路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海阔天空的思想,创造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空间。如:《外星人与我》、《20年后的电脑》、《太空之旅》,这样富有启发性与想象性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习作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方式。还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让学生做喜欢的游戏,做了写;看精彩的节目,看了写;让学生写诚实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小故事、科幻作文„„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要调整学生心态,克服畏难心理,做到不怕写作文。
作文个性化教学,需要营造自由宽松的话语环境,换言之,作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度”,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心理场”。学生为什么不爱写作文?答案是限制太多:又是审题,又是选材。还要考虑立意、结构、语言甚至字数的要求,太累。要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去写。写什么、怎么写都让学生自由选择——先让学生有的可写,喜欢写。作文个性化教学要“重其情而不重其技.重其趣而不重其法”。不能,只从技能水平的高低去衡量学生作文的优劣.更要珍视学生完成作文写作过程中的童心童趣、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想象力和创造性。作文个性化教学要有一个 “先放后收再放”的过程。只有先 “放 ” 开。才能降低作文训练的“门槛”。才能让学生顺利“进入”。“放”是“收(提高)”的前提和必要阶段。
2、在学生不怕写的基础上,激发写作兴趣,养成写作的习惯。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作文个性化教学要倡导让学生自由表达。要让学生的习作生活化,将作文训练与学生的各学科的学习及社会活动融为一体,使其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要突破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束缚,鼓励学生多写“放胆文”、随笔、日记等,使作文训练多样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但不怕写,还有浓厚的写作兴趣。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面,引导学生养成“每天写一点”的习惯尤其重要,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每天动笔的习惯,以量变求质变。
3、设法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有的写。
作文个性化教学主张学生的作文要能够写出他们的童心童趣、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表现出他们特有的天性、灵性和悟性。而做到这些需要有开阔的视野、细微的体察、飞扬的思想、深刻的见解、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这看似作文训练之外的东西,恰是解决好“写什么”的关键,所谓“功夫在诗外”说的就 是这个道理。有人说,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读书的延伸:也有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还有人说,写作始于放胆(写放胆文),行于模仿,终于创造。这些说法,揭示的是读与写的关系。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永远是写作的必要条件。读书不仅为写作提供了营养,也提供了写作的机缘与动力。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跳出书本,放眼世界,关 注人生,投身社会,体味生活,这样才能使巧妇有充足的为炊之米。
4、注意启发作文思路让学生写得好。
淡化形式不是不要形式,有了开始的“放”,随后还是要“收”。所谓“收”,就是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规范与能力的提升,就是在解决了学生“不怕写”、“喜欢写”、“有的写”之后 还要教学生“写得好”。总之,要的就是一个“深度”,有了这个“深度”,就有了个性。
5、改变作文指导方式,尽量实现个别化辅导。作文的个别化辅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面批,即当面个别指导。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最佳方式之一。二是要改变作文评语的面孔,使之更加个性化、人性化,杜绝作文评语过于严肃、呆板、一般化和缺少针对性等现象。
6、改变作文评价方式。
强化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作文个性化教学还要改变作文的评价机制。评价的作用主要是激励和校正,其目的是让学生得 到更多的正面评价,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此外,提供多种多样的发表机会。也是一种评价而且是更具激励作用的评价。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动性原则: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学生的写作热情。
2、合作性原则:习作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个性的张扬,还体现生生、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学科之间的融合。
3、创新性原则: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广泛性原则:以课堂、校园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注重与自然、生活、社会的融合。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3—5年级的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程序
1、准备立项阶段
召开课题论证会议,请有关专家指导,保证立项的前瞻性、科学性、方向性,制订初步实施方案,落实分工,加强培训,剖析现状,提出要求,建立实验框架体系。
2、实验研究阶段
根据实验框架及设计体系,进行分面分段实验,解决实验中可能碰到有问题,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采取定期讨论制度,利用学习时间,不断巩固“实验阶段性成果”,提出下阶段实验目标及操作方法,规范课题研究。
3、总结展示阶段
根据实验的研究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完成报告,汇总相关教案、论文、照片、标本,进行成果展示。届时,请专家来我校鉴定,兄弟学校教科研分管领导光临指导,以利于不断提高和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研究总结
3、有关论文
4、相关教案
5、学生习作
九、课题研究的阶段任务及人员安排。
1、本研究周期为一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拟定为四个阶段进行(1)研究准备阶段(2007年11月—12月)学习掌握相关理论,做好研究建档工作。(2)初步探索阶段(2008年1月—2008年4月)全面展开研究,分别从理论与实验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收集研究的数据和各种材料。
(3)创新升华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0月)总结主题式作文教学的基本运作规律和模式。(4)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10月—2008年11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进行结题鉴定,为下一轮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2、人员分工 课题顾问:李世营 课题指导:李华
组长:黄匡匡 具体负责课题的实施工作。
小组成员:黄晶晶 李华 马仙香 汪晓华 周佩珍 李世营
十、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年11月
2、吉春亚:“人”“文”合璧,作文教学的要义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 200112期
3、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 宇宙出版社 2002年3月
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