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2 13:3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弘扬个性,放飞思想

---新课改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思考

文章摘要: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我之笔抒我之心”,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

在新课标理念的碰撞下,大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的写作指导一直处于薄弱地位,很多时候,普遍存在淡化过程,注重结果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学校,部分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所规定的写作要求,就要求学生写出规范的作文来,或者讲一些空泛抽象的类似“明确主题,突出中心,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等的条文,就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结果下来,多数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好似“雾里看花”,面对写作要求和题目,只能是模糊点头,最终敷衍了事,甚至东抄西凑,马虎应付。学生由此缺少写作的积极性和原动力,对作文“望而生畏”,出现讨厌写作文或头痛上作文课的现象。个性化的时代需要个性化的人,同样也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提倡个性化作文的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所谓个性化作文教学是指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学生自主的写作行为。个性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模式的教学实践,其核心在于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与写作相遇时的原始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个性化作文教学提倡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思维去表达。其实,语文教师如果能在作文教学方面仔细探讨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活,多角度、多方位加强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利用无限广阔的生活与教学资源,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作文课堂,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亲近作文,喜欢作文。下面是我在初中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一点浅薄之见,仅与同行商榷。

一、教师指导应具有个性化

恩格斯曾把人的个性比喻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宇宙万物之灵的“灵”之所在。学生作文的个性生成很大程度上以老师的个性教学为前提,没有个性的教学根本谈不上是地道的语文教学。所谓教学个性是指教师在长

期的教学探索中将教学规律和个性特点熔铸一炉,体现出独特的和相对稳定的一种教学风格。倡导教学个性,目的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健康主动地发展自我个性,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创造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个性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只有个性化的老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新课标在写作上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由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有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创新改革,摒弃那种传统的以教师的授意、出题、订框结构、输送素材到学生的“语言组装”写成一篇作文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其次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独立和创新个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动机,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努力培养和维护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第三,要鼓励学生说真话,以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写成的文章,新颖独特,富有个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文章。

教师个性化的指导就像一把钥匙,它能开启学生个性发展的大门。为确保学生写出思想健康、个性鲜明的作文来,教师个性化作文指导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语文创新能力的基础,更是个性化作文的必由之路。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新课标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人文底蕴,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保证个性化作文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具体做法可以:

1、利用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校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有计划地推荐书目,组织学生阅读,做笔记、扎记、评论,以求每阅必有得。

2、每天布置背诵、理解一首古典诗词,看电视新闻,阅读一篇报刊杂志的美文,写一篇练笔的回家作业

3、不定期地开展读书读报和作文竞赛,检查阅读效果。二是要加强作文章法的训练指导。文无定法,但有章法,传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应用性等,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规矩”,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作,你就得遵循这种体制。一篇文章如何开头,如何展开,如何收尾,所谓“起、承、转、合”,虽无统一标准,但是,要准确地明白地叙说,状写客观事物,表述情感,只有教师将这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才可以提倡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自由表达。

一、学生表达富有个性化

初中作文教学要遵循写作的一般规律,注意作文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的语言以及必要的表现方法外,应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除了教

师个性化指导外,关键还在于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在学生写作过程中,从拟题、选材、文体、立意构思到语言的运用,都可闪现学生个性化的亮点。

1、拟题力求新颖独特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起着概括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有一个灵活的题目,有利于扩展写作的思路,写出新颖有个性的文章。在实施个性化作文的训练中,可以给命题立下两条原则:一要立足现实世界,放眼未来世界,力求新颖、独特。二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联想,多角度思维。

学生自拟题目时,不要千篇一律,如以“贫困”为话题的作文,不是《贫困》就是《说贫困》。而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有针对性地去拟题。譬如《穷且益坚》、《我贫困,我美丽》、《贫困是首歌》、《感谢清贫》、《青山在,何以贫》、《最贫是无志》等富有个性的题目多好。拟题确切、精炼、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有个性,可巧借一些方法。如引用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修辞法《搬“文山”会“填海”》,符号法《拼搏+谋略=成功》,标点法《减负!减负?》,反常法《以胖为荣》等。其实文题的个性化已经为作文的个性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我要与别人不一样”的思想自始至终要贯穿在作文过程中。

2、选材要独辟蹊径

个性化的选材使文章充实而有生命力。个性化的选材就要独辟蹊径,力求新颖,变换思维角度,拓展思维空间,要善于选择新的切入点,围绕话题引发新的议论,展开新的联想,讲述新的故事,抒发新的感情。首先要放弃题目字面上的本意,挖掘其新意。如妈妈生日到了,以《特殊的生日礼物》为题写一篇文章。很多同学会想到一般的蛋糕、鲜花、巧克力等礼物,不能突出“特殊”,有的同学写“打扫整理房间”,“陪妈妈看电影、聊天”等写得生动就不落俗套。又如写《桥》或《考试》之类,最好跟人生联系起来,可以写友谊之桥,心灵之桥,行为的考试,品德的考试。

3、构思力求推陈出新

“文成于思”,构思是学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要写出有新意的东西,就得让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维,大胆求异,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化的构思使文章具有感染读者的巨大力量。可以体现在设置悬念,巧置误会。先抑后扬,情节陡转。细节凸现,线索交替。物观世界,借物喻理。起句不凡,结句出韵。题记导入,尾声拓展。标题串线,镜头组合等,这些粗看起来较难,实际并不难,只要认真学好课本里的范文,再加上自己作文时有意尝试和琢磨,一定能行。“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文章再给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则更令读者拍案叫绝。如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他的小说有很大的特点,就是文章有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构思可谓新颖别致,有个性。

4、语言力求体现独特

所谓个性化语言,是指与每一个鲜活的写作个体相对应的,浸透着写作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活泼的生命色素的语言,是书写纯真心灵、抒发真挚情感的语言,语言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要使语言出采、作文生色的方法有许多,写作语言个性化常见的策略有:如巧用修辞、渗透哲理、运用叠音词、骈散结合、适当使用文言词语、引用名言警句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体现独特性。如有些学生个性幽默,那么他的文章可以幽默风趣些,有的学生喜欢用优美的词句,那么就可以生动形象些,有的学生喜欢用平实的语言,也无妨,可以朴实见长。我们要让学生明确,他喜欢哪一类语言,在写作上多学习那一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技巧,尽量朝自己喜欢的方面发展,充分施展自己的语言个性。

三、作文评价体现个性化

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将对学生的写作热情产生影响,个性化的作文评价,能发现甚至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进而予以充分的肯定、表扬,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对作文更有信心。新课标关于作文个性评价上提到:“不仅要注意考察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保持传统的“面批、互评、针对评改、师生共评、个别评改、综合评改”外,作文批改应改变教师一改到底,一切包办代替的老方法,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张志公先生说“应当养成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学生的修改需老师的指导。可以进行如下修改尝试:一是指导自改。每次作文草稿完成后,指导学生反复自改,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反复琢磨,字斟句酌,精心修改。二是教师作示范性修改。教师浏览全班作文,选择一篇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精心批改,点评,作为修改的范例印发给学生。再作批改的方法指导。然后四人一组互批互改,改后全班推荐两至三篇在班上交流,由学生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写好作文后记。还可设计一些有特色的评改方式。譬如制订好评分标准。材料真实(15分),有创新(15分),条理清楚(20分),有重点(20分),语句通顺(20分),书写工整(10

分)。让学生把评分标准工整地抄在作文的后面。老师在批改作文时,根据

学生的作文情况逐个进行打分。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文后,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样作文得失一目了然,便于修改。

个性是一种创造,是一种自由,是对个体心灵空间的释放,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积极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价值取向。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文章是心灵的放飞,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字里行间表述真情,弘扬个性。冰心曾说过:“人的心灵世界是个性化、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让我们带着心灵的笑语和眼泪追求个性化的教学和写作吧,让学生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火热的激情。“清水出芙蓉,一枝独秀耳。”让学生作文真正注入活水源头,使学生作文成为展示个性、发展特长的舞台。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论文)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

作文作为一种精神劳动,其缘由发韧于个人的精神需要,即有话想说、有情要抒、有理要辩、方能成于思而形诸于文。小学生刚刚接触写作,就像刚学步的孩子,走得摇摇晃晃,容易摔跌打滚。那些在父母呵护下学步的孩子虽然最后走的稳稳当当,但动作往往没有靠自己摸爬滚打学会走路的孩子来的灵活敏捷,小学生作文也应该像小孩“自由学步”一样。让学生自由作文以培养学生的作文个性化。

一、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

学生刚学写作文,能写,愿写已经很不错了,本来都很幼稚的心灵,学的东西不多,你非要他注意怎样选材,怎样立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突出中心,就好像栽下的树,都不知道能不能成活,你还每天去摇一摇,再拔高一点,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树也很难成活。实际上,小学阶段,初学写作时应大胆地“放,”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甚至可放低要求,从说话开始。小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是非常有兴趣的,把作文课上成说话课,让学生把所接触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亲身实践及感受到的说出来更容易。同学之间的交谈、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电视上的新闻广告、愉快的球赛、欢乐的节日、和同学们的争吵、心中的委屈、一次游戏、一次冲动、一次体验、一阵风、一阵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甚至梦境、想像中的情境等都可以作为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把已知的信息通过说话进行加工整理,难道不就成了今后作文的内容吗?

二、善于表扬,建立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师生应共同创设一个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一个良好的个体心里状态。为此,师生之间首先要有民主平等的良好关系,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个性心理,尤其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师生关系越民主、越平等,越和谐,学生的个体意识就越强烈,个性化作文教学的人文环境就越充足,越宽松。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追求,即使暂时并不完美,并不成功,教师也要及时关注并继续寄予厚望,允许学生在作文个性化的发展进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而不要因噎废食。

表扬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写作。学生有了写作兴趣,就能顺利闯过些难关。如果我们对学生期望过高,教学求成心切,总希望学生进步快些,那就永远看不到中下层学生的点滴进步,不能及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进行肯定,更不会体谅这些学生难处,使其得到应有的指导。学生辛苦的劳动得不到关注甚至换来的是白眼,劳动者只好逃避劳动或者应付劳动。作文本来就是很劳神的一件事,对学生辛辛苦苦交上去的作文,教师多给一些表扬,又没有多付出什么,为什么就这么难做呢?这恐怕与老师习惯以自己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惯以报刊登载的范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关。这实在是和学生过不去,也是和自己过不去。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做好的办法是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的点滴进步,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收到最佳效果.三、寻找阅读教学与个性的切入点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其经历、性格、教养及写作水平各不相同;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写作能力发展的起点、潜力和追求彼此各异;然而他们的生活却都是丰富多彩而又各具特色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尽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关注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自卑感较强的学生,及时发现他们的个性心理,以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倾听他们的看法。我们逐渐发现,环境影响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阅历喜好不同,思想成熟的程度不同,学生作文的个性化指向也明显不同。那些农家孩子对放牛、割麦、受稻子有话可说;城市的学生对电脑等一些电器感兴趣。有个男孩联系自己父母的实际,对下岗再就业滔滔不绝;有的同学一提起足球,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了解了他们熟悉的生活,在以“我的生活”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们果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班三十多篇作文就像三十多朵鲜花各呈异彩。一次作文教学活动就激发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这样的作文,因学生的个性差异而表现他们作文的个性追求。

四、课内外结合、个性化阅读

生活是文章的基础,文学是影响人的理性和意志的有力工具,学生在个人生活里所接触到的,在阅读中体会到的,必然都对学生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更能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才能产生飞跃,获得的思想情感能刻骨铭心。如我所带五年级环保活动客,在我召开全班会议,号召学生开展争当“环保小能手”活动后,班级学生立即组织了各种小队,环保宣传小组,红领巾扫把小队等等,在两个星期里,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活动,活动之后,学生有了各自不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写了异彩纷呈的个性化作文。其实,生活和阅读都是作文立意可或缺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做基础,就很难从阅读中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心得;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面,也很难对亲身经历的生活中产生专我所有的感受,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东西,无一不是作者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从阅读入手培养学生作文的个性化发展,那就要从个性化阅读抓起。学生个性的差异和趣味爱好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喜欢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不同风格的文章又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会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中去。学生的阅读面越广泛,这种影响越大,渗透越深,其写作个性特点也鲜明。我曾尝试把班上学生分成若干阅读小组,每小组 3 —— 4 人,在要求学生多在课外阅读时,我并没有要求和规定看那一类的书,而是让学生由着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自由阅读,阅读的体会可以书面表达,也可以在小组里口头语言交流。学生逐渐爱上阅读,阅读面越来越广,积累的词汇、语言越来越多,也能初步运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和体会了。

第三篇:怎样写个性化作文(论文)

怎样写个性化作文

一、价值判断的一统化

人是否有“个性”,文章是否有个性,总是以接受文化因子的多少为前提的。文化品种越多,对文化内容研究得越深,就越有可能通过随机的碰撞出现“优化组合”,并让创新的观念闪闪发光,因为丰富深厚的文化内容能为写作的多种模式,多种层次的思维提供材料与动力,从而创造出独具个性色彩的作品。然而谈到接收多元文化,就不得不批判一下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我们现在的“读”。非但没有考虑到文化的“多元”,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还处在封闭的“地铁独进式”的单一模式中。陆游的《咏梅》,本来是很美丽,是题咏人生高格之作,可是,一旦有人把它与毛泽东的《咏梅》比较一看,它就不“美”了,不仅不美,而且有“病”,是“失意”之作,只有毛的《咏梅》才显得雄奇、瑰丽、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对主题的“盖棺定论”、价值霸权,长期训练,必然使学生思想僵化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反思以往作文训练,过多地强调了材料主题的价值取向,“材料有否深刻主题可挖掘”被反复提示;主题要“舍小取大”,不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不表现成长中的过失,不披露人性的弱点;有意义的事必定是好事,教师必定是忘我奉献的“蜡烛”,小草就象征着生命力强。在这种“价值一统化”的写作理论制约下,学生写作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几乎没有了张扬个性,抒发自我生命体验的空间。

小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种种困惑:不知如何下笔,作文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其实生活是五彩的,但为什么学生不能把生活的体验跃然纸上呢?本文从怎样让学生爱写作文,写真实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入手,提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的几种教学方法,并指出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的作文才有生命力。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可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每次作文,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但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以作文写得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身边发生着很多事情,为什么学生总觉得没话可写呢?我想,其一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作文指导仍然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自然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其二是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积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着虚假,否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只有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会挖掘身边的题材,不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恰当地引导他们作文时如何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把作文变成一件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

二、陌生化观察

俄国诗人、文艺理论者什克洛夫斯基有一个著名的“陌生化”理论。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动作还是言谈,一旦成为习惯,就会带有机械性,自动化。换言之,一切极为熟悉的动作、言谈都会深入无意识领域,这是我们感受的一般规律而自成习惯。例如步行,由于我们每天走来走去,就不再意识到它,也不再去感受它,步行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自动化动作。我们成天走呀走,不仅不去注意走的动作本身,而且对周围的世界也缺乏应有的感受。舞蹈就是对步行的陌生化,因而它强化了肢体的感知,成了一门艺术。我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承担起这样一个责任,将学生处在昏昏欲睡之中的麻木不仁的感觉活跃起来,利用观察的陌生化与反常化,让学生对旧事物不断产生新的感受,新的发现,并为之震颤、为之激奋,从而激发写作激情。

因而,辅导学生观察时应先从瞬间片断开始。如面对一张照片,观察人物的一个眼神,眼神中 1

渗透的焦灼或喜悦,从一个衣服的折皱,推及人的姿态或形态。具备了如此感知精细化的培育,对场面的观察,才可能从容,才可能个性化,写出来的文章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先爷走上梁子,脚下把日光踢得吱吱嚓嚓。从东山脉斜刺过来的光芒,一竿竿竹子样打戳在他的脸上、手上、脚尖上。他感到脸上有被耳光掴打后的热疼,眼角和近着光芒这边脸上的沟皱里,窝下的红疼就像藏匿了无数串烧红的珠子。”这段文字引自军旅作家阎连科的《年月日》,他那细节化的描绘让人直叹其文笔的精彩,而其精细化的观察正是其成功的因素。

2、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和幻想大胆想象和幻想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我让学生平时多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科技博览》及一些电视动画片,多读童话、神话、科幻故事、科普读物等。为了激发学生能大胆想象,我让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在作文课上将自己所想象的故事给大家讲出来,以便开阔更多同学的写作思路。如一位同学在写《月宫过三关》中想象到“3000年9月30日的早晨,我在家吃完美国著名的大力士汉堡包后,乘着轻型宇宙飞船来到我的太空电脑工作室,打开电脑,我看到了朋友禄叶给我从火星上发来的电子邮件,信上说:‘慧婷,听说今天月宫里给嫦娥过生日呢,你不凑凑热闹吗?’”想象中巨大的时空跨度的确令我吃惊不小,但是在小学生的大胆想象下竟然轻轻松松地脱口而出。“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学生的大胆想象受到老师的表扬后,其他同学也纷纷畅谈自己的想象。如一位同学在《我是动物学家》中想象到:“三十年后,我成了一位著名的动物学家,我要把远古时代灭绝的动物(如恐龙、斑鼠等)的DNA从吸过它们血的蚊子或苍蝇的化石中提取,然后再注入与它们生活习性相似的动物体内或者利用‘克隆’技术等,让灭绝的动物在地球上重新获得生命”。“我还要把海龟的脑浆注入人脑,实现人类的长寿梦。”这些新奇大胆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都蕴含着深刻的科学探索意识和敏锐的创新意识。亚里士多德说:“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所以,我把鼓励学生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当作放胆作文的关键环节来抓,只有想象奇特新颖,才能够与众不同,才会有创新产生。在这里,学生必须想象合情合理,想象大胆并不等于就可以胡思乱想,去写“假、大、空”的作文。

作文课被称为黑色的星期三,这不能不引起语文教师的思考,这是为什么呢?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是千人一面的思路和价值观,不说自己的心里话

写“我的母亲”,就是自己生病了,母亲如何在医院里几天几夜不睡觉,然后是母亲累得病倒了。一写到“我的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或者是自己的考试成绩不太好,老师耐心劝导自己,到文章结尾,总忘不了要表表决心。一写到“在学习雷锋的日子里”,总有一大半学生凑巧捡到了钱,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上交了;或者是搀老太太过马路。为了表现家庭困难,许多学生都让自己父母“下岗”;为了表现独生子女的困惑,有一半学生让自己的父母“离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这内容雷同、毫无个性的文章呢?下面的一则材料,会对我们有所启示:有一个讨论小孩子吃零食是否有好处的电视节目,电视台记者先在街头作了一个调查,他拦住了一个小学生问:“小朋友,你爱吃零食吗?”孩子先愣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说:“不爱吃。”这个答案太出乎意料了,连记者也愣了一下,忙又问:“为什么不爱吃?”“因为对身体健康不利。”这个十岁左右的小孩不一定真的不爱吃零食,但他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最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按照大人教给他的价值观念来回答“是”或者“不是”。他们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有雷同的思路、雷同的价值观,唯独不会说自己的话,不愿表达自己的意见。这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不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吗?二是不会思考,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张扬。

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虚情假意,空洞无物,千篇一律,读了真是让人生厌。学生为了追求立意的“正确”,往往放弃自我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讲空话,说假话,胡编乱造。文章立意虽然貌似正确了,但文章的灵性和个性魅力也荡然无存了。这实际上是过去“八股文”的现代翻版。再看看下面这些文字。

1.公共汽车上,自己座位旁边不是立着一位孕妇,就是站着一位抱小孩的老妪,自己理应让座,却思谋再三。站立者摇摇欲倒、危乎险哉之际,“腾地”站起一位往往是非老即残的人士,而“我”则羞愧难当,后又“顿悟”老迈体残者常常心灵美好,身体健康者则精神伤残。

2.去鞋摊修鞋,不仅享受到免费服务,还聆听了鞋匠师傅“政治外交”“改革理论”的谆谆教诲,不禁“一股热浪直冲头顶”,顿感自己从来没有这样“振奋”过。

3.第一次英语考试失利,自己满腹惆怅,一片茫然。周末晚上花园漫步散心时,突然一盲翁摔倒,当自己扶起他时,只听他口中喃喃说道:“我虽然看不见,但我心里有一条路。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路,你不必刻意去寻它,它就在你心中,就在你脚下。小姑娘,大胆朝前走吧!不要茫然,你的路就在你脚下延伸。”一席话,顿使我“从来没有这样警醒过”。

这几类作文,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看到过,让人无法看清其面目,无法窥见其心灵,看到的只是一张张面具、一副副定格的表情,虚假、板滞、毫无生气、千人一面。一个个本来有个性的学生,写出的竟是些无个性的文字垃圾;“作文要有话说,要说真话”这一起码的写作要求,已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一个无法逾越的难关。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致力于彻底改变它吗?我以为:

一、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成熟、对事物有独特见解的思想

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因为他们没话可说,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为什么学生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张扬,而是篇篇四平八稳,个个异口同声?因为我们早已把他们原有的思想清理干净,然后塞进去我们为他们准备的一些“好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总认为教师比学生更懂得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看问题,如何分析事物;我们总把替孩子们安排好一切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不错,中学作文教学是应该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意识和精神,但培养的应该是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而且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面对人生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精神等领域的碰撞中去观察和思考,而不是用我们已经形成定势的观察和思考的结果去代替它。

中学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只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又主要是指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的语言以及必要的表现方法,尽管也有立意的要求,但指的不是学生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分析思考出来的自己的见解,而大多是命题者事先寓于题目或材料中的结论。

我们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诸如企业改制、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泛滥、社会风气恶化、贫富悬殊加剧、精神家园丧失、党风整顿、行风建设、民风变化以及贫困、失业、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等精彩纷呈的事件呢?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为什么不能进入学生。

第四篇:语文个性化教学探微论文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具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跳出现有教育的某些观念,某些程式,在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我为主,教出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的风采,使自己成为一位个性鲜明、特长明显、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师,使语文课成为“自己”的语文课。

要实现个性化的语文教学,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教学设计个性化

教学设计个性化是指教师处理教材、实施教学的方式方法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科学合理,教学效果卓有成效。具体表现为:①教学角度设计得好。寻找讲解课文的最佳切入点,巧妙突破,引导学生快速入境人情,多快好省地理解把握课文。②教学问题提得好。教师抛出一些高明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在明快单纯的教学视点中激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③教学环节安排得好。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次分明,快慢适当。既与教材内容的难易相一致,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思维规律。整个教学过程丰满、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而然。

例如,《祝福》教学中,教师通过咀嚼发现文章中隐含着一条内蕴丰富的信息: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由此,巧妙发问,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祥林嫂生命的悲剧性以及其中所寄托的深邃的象征意义,并且,通过这一线索串起了阅读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达到了以点带面、一悟百悟的效果。又如《林黛玉进贾府》,篇幅极长,若按常规讲解,必然用时过长,恐怕师生双方也都会索然无味。教师拟出若干作文题目,如《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王熙凤的“哭”与“笑”》《心有灵犀一点通——谈宝黛的初次相会》《从贾府的一顿饭的排场说起》《从贾府的府第规模看封建社会的一角》等,作为引子,带动学生自读课文、欣赏课文、提炼课文,使学生的写作、表达、鉴赏、探究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培养,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文学作品的特点,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可谓独具匠心。

俗套的教学设计禁锢着我们的创新意识,使我们的教学思维总是停滞在浅白的层次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教学的懒惰和僵化,致使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失去活力和生机。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不断发掘自己的智慧,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教学设计的新意,力求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进而创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性化

接受美学认为,阅读应该是读者的个人行为,阅读不仅仅是在文本的暗示下发现某种意义,更重要的是创造意义,而且创造无限多的意义。因此我们说,任何作品都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对同一作品、同一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体,会作出不同的解读。而且,越是内涵丰富、深刻的伟大作品,越是见仁见智,常读常新。所以,作为一位特殊的读者,语文教师应具有独立的思想和卓越的判断意识,勇于并善于用自己眼睛解读课文,力求得到深刻的、独到的体会和感悟,同时,尊重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存疑。

例如,《孔雀东南飞》一文,美丽、善良、勤劳的刘兰芝被休,究其原因,教参是主张“自专说”的,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却有不同的质疑和发现。刘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那自专”,这从她被休而向刘氏的辞别中,已经得到充分证实。因此,“自专说”很难成立。也有人主张“无子说”,这似乎很有道理。刘兰芝的确没有生养小孩,而按照封建社会的“七出”规定,不生养而被弃理所当然。但认真推敲起来,也似乎有些勉强。焦仲卿在府中当差,夫妇俩相处时日不多,结婚两三年不能怀孕生子,实属正常。再说,如果真是不能生养的话,那知县、太守缘何纷纷登门提亲,他们就不怕断子绝孙吗?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十分恩爱,这使得早寡且只有一个独子的刘母,产生了莫大的有可能失去儿子的焦虑感,于是迁怒儿媳,拆散他们的婚姻,重新夺回儿子。这在心理学上是讲得通的,在古代社会生活里也有实际的例子。诸如此类的解读虽然只是一家之言,未必正确,甚至可能显得幼稚和肤浅。但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应当予以支持和鼓励,惟此,才能张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养成创新品质和鲜明个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习惯于将人的思维纳入某一凝固化的甚至荒谬的“定论”中,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从而使人沦为“标准答案”的附庸,把本来具有的生动活泼极具个性化的语文感知活动逼进一条狭窄的死胡同。要使学生恢复主体地位,形成问题探究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健康发展的个性,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人。不迷信教参,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他人,勇敢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在庸俗化的今天尤为必要。施教手段个性化

语文教师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脾气、秉性、谈吐习惯和处世行为,表现在教学上,自然呈现出不同的教学形态和教学风格。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包括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的选用,还包括教师感情的把握以及教师性情的表现。每位教师都应勇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自主自立和真性情的人。只要学生接受、喜欢,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有利,各种教学手段都应该大胆使用,尽情展示,肆意挥洒,而不必畏首畏尾。另外,教师还要学会扬长避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素质。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对此,笔者深有体会。笔者字写得很难看,口才也不甚好,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可谓是先天不足。不过,自己在写作上还多少有一些“才能”。于是乎我千方百计避丑藏拙,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每次作文课,我都力求和学生一道同题写作,并与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样既做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师生感情,使得彼此关系更加和谐。亲自下水作文,也使自己对写作的甘苦有了更深的感受,从而也能给学生作文以实实在在的指导,有效地避免了作文教学的大而空。讲授完一篇课文,我都要写教学随笔,总结教学的得与失,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课余之际,我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先后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这些文章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我的不足,提高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在讲解课文、鉴赏文学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和文中人物产生了某种共鸣,笑骂相和,同喜同悲,那么,课文中各种美好的形象便悄然复活,课文的深层寓意便昭然若揭,学生所受到的感染将是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一个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发挥和突显自己的长处,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让学生佩服甚至崇拜,让学生“跟我学语文”。

没有个性就是低劣,没有个性就是平庸。当前,我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整齐划一,无视学生个性,把学生当作机器零件,把教育看作机床操作,课堂教学变成了流水线生产,而忽视了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性情的人。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发掘其潜质,发扬其特长,培育其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特长明显,个性鲜明的人。做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不断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努力创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第五篇: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作文个性化教学初探

撰稿人:李端

内容概要:

作文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环节,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但是大多学生作文并非是他们独特个性魅力展现的心灵空间,我们如何进行作文个性化教学呢?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实践。关键词:作文 个性化

《新课标》提出了写作个性化目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何谓个性?何谓个性化?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特性、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与个性相对的是共性,是指写作的基本目标,或曰写作的规范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应该照做的,这只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个性的东西是共性的东西的存在形式。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化,实质上就是“我”人格化,独特化。个性化的作文,即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情感真实感人。就是要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篇章结构不同,语言风格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的作文重在强调求异,尽量避免趋同。

个性化的作文是教育个性化的要求。“教育个性化”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一股强劲的教育潮,是各国教育改革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指导思想。读解外国教育思想史,我们不难看出,重视“人”的地位和研究,强调教育教学个性化是现代教学思想区别于传统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的教学忽视了人,压抑了人,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兴趣、个性”,这种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是“小奴隶”、“小容器”,而不是生气活泼的全面发展的人。

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作文教学中只有实现个性化教学,才能改变当前作文的状况,使我们的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有条理地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一种最具个性的创造性活动。作文的生命力在于具有独特的个性。刘锡庆教授认为,“作文的本质是写作主题内在„精神‟、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是其生命力、创造力的文字外化”,“„个性‟是文章的灵魂”,因此,作文应该是“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既然写作是主题的富有个性的创造力的劳动,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上。唯有如此,才能改变学生“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千人一面”的作文现状。

“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乌申斯基)对于初中生的写作,教师如何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较好的引导学生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富有创意的表达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粗浅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格的塑造,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作文是心灵的释放,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审美观。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我们接触到的外域文化的数量日益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影响日益扩大。外域文化冲刷着原有的各种观念、思潮,消解着人们心理的平衡,同时现代化的进程也加剧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些都对我国的语文教育构成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假如一个学生没有健全的人格,也就很难写出健康有意义的作品。因此,在作文教学

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人格的塑造。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时期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完成“自我角色认同”,即力图把握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内在连续性,认识自己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同一性。这种心理特点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心理基础。因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或作者本人,就都具有流芳千古,可歌可泣的伟大人格。其人格范例往往在不同方面成为学生的楷模。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坚强意志;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品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等等无一不是我们进行人格教育的好素材。“文如其人,人做得好,文章才能写得好。”在语文教学中,我有的放矢地运用这些具体形象的人格范例进行启发、诱导,在学生面前树起一个个光辉的榜样,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学生的健全人格逐步养成,为写作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二、深入生活 体味生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回归生活已成为学生写作的潮流。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懂得生活,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丑、善、恶。才能找到情感的价值,审美的情趣,做人的标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诸如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腐败现象、青少年犯罪、以及贫困、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等等精彩纷呈的事件。另外,大自然也不吝啬,它赋予我们春花秋实,夏的热烈,冬的冷静,春的温柔,秋的凉爽,无处不让我们感触到生活的美,领略到大自然的诗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让学生我口说我话,我手抒我情。

三、抒发真情实感,形成作文个性。

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让学生学会作文的同时也学会做人,这是我们进行个性化作文训练的宗旨。抒发真情实感是学生作文个性化行为,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训练中,强调学生一定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不能写父母说的、老师说的、同学说的,也不能写作文书上看到的……一定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一定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说真话”极其重要。我们在作文时,只有敢说真话,肯吐心声,真正做到像巴金说的“把心交给读者”,即篇篇写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那样,才能使读者感到真诚,感到可信,才能使自己写出的那些话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写作应坚持“说真话”,实际上是把生活和写作,把做人和作文这二者真正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它不仅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写作者个性的发展、完善,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形成,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诉真情”也很要紧。人有七情,这是先天的禀赋,不学而能。所以,情贵在真:发自天性,处于自然。从这一点说,虚情、矫情、煽情、造情等等,都是不可取的。写文章之所以一向强调写“真情实感”,道理就在这里。

四、把个性化作文教学理念融进阅读课文的教学中

采用与个性化阅读结合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素材库,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有所提高。为此我们安排学生对经典课文进行精读,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欣赏和分析,并查找资料写作评价文章。例如教学《刘姥姥游赏大观园》,有的学生就写出了《品大观园的环境》、《林黛玉的清高》等较好的评价文章。

引导学生多阅读,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材料,拓展写作的思路,学会勤于记载,积累素材。具体要求为:无论是观察到的事物,阅读到的、听到的,还是做过的实验,开展过的实践活动及亲身感受,都要求学生分类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素材库。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利用录像素材作文。所谓录像素材作文,就是选取电视节目中适合学生作文实际的生活材料,在课堂上,利用校园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生

活画面。让学生就某一作文素材或模写、或组写、或展开想象和联想,另外谋篇布局。以达到积累素材的教学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扩大知识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且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字词和读写知识,对于提高写作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作用。由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自主阅读,增加阅读量,进行广阔的个性化作文的思维训练,巩固强化语感,扩大和丰富词汇量,揣摩各种具有魅力的句子,积累课外知识和各种有用的信息,并适当进行仿写,作到有章可循。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阅读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杂文选刊》等文学杂志,《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等名著。

五、建立人文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

良好的评价会让学生品尝写作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产生自主的写作欲望。

1、在学生每次作文后,采用一些方法给予他们公开式的表扬或表彰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学生平时积累的佳作进行展示,尤其是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或竞赛获奖的作品,让他们感觉更亲切。比如有位老师说到他的一个好经验,将每位同学作文中“最好的一句”打印出来,在全班传阅,这样做可谓兼顾良莠,尤其对写作没多大兴趣的同学,意义非同一般。因为教师看重他们作文的价值,赏识学生,就会使他们觉得作文是件有意义的事,成功的喜悦会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

2、给学生作品写鼓励性的评语,也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差生,只要写出了优秀的作文或此次作文有明显进步,就应该正面肯定作文的可贵之处,趁热打铁,以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评语巩固学生已有的成绩,增强他们不懈努力的信心。例如“可嘉可贺!细致的内心活动描写,巧妙的前后照应,证明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有位学生在《这就是我》一文中写道:“我的脸上都是“星星点灯”,有些同学都取笑我,平时我总是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我都不敢抬起头。”很明显这位学生充满着自卑感,我给她的作文评语是这样的:我替那些取笑你的同学对你说声“对不起”,但我要坦率地告诉你,其实你很美,因为你好学、坦城、礼貌,乐于助人,如果你自信些会更美。几句肺腑之言,既是抚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风吹进孩子的心田。

所以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采用情感式评语,即在作文评语中对学生多鼓励,多交流,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能大大地满足学生交流的愿望,让他们发现作文是一个能表现自己的天地。

六、使学生养成乐于作文,勤于作文的好习惯

首先教师要做一位用心人,为学生提供作文的资源。像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朗诵比赛、诗文大赛。班内开展的读书节活动,庆祝“五一劳动节“活动,给结对贫困学校捐款,一些好人好事,这些都是现成的写作材料,只要老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动笔写下来,学生都乐意写,因为这些事都是学生亲身经历并体验过的。学生便渐渐地养成了乐于作文,勤于作文的习惯。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乐趣,努力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有无创造个性直接决定着作文的质量。常言道:文如其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苏霍姆林斯基语)。而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作文中至关重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个体成长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文章,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学生的作文个性,并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作文个性化就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下载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合作探究与个性化作文教学由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的框限,长期以来,学生作文中个性缺失,造成作文千人一面,万人一调;作文教学不仅成为教师的心病,更变成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 现代......

    语文个性化朗读教学的探讨论文

    一、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程标准又一次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的要......

    个性化作文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共五则范文)

    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至关重要。古今中外,凡是在写作方面有巨大成就的人,都重视求异思维的培养,如我国唐代诗人在诗中描写到,“劝君莫唱前朝曲,听......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中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现阶段中学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学生写出的作文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假大空,没有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没有时代特色,没有创新思维,学生不愿作文,只为考试而......

    再谈个性化作文教学(2013)

    抒写自我,彰显个性 ——我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抒写自我,彰显个性,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时代命题......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教学 三年级语文张平梅 多少年来,中小学作文教学效率不高,弊端甚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作文是学生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的综合反映。但是......

    浅谈精品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浅谈精品作文的个性化教学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055-0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能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