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02: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单位:江苏丰县套楼初级中学

姓名:王荣雷 邮编:221734

【摘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针对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我们要有的放矢,充分发挥不同在文体在具体教学中的不同功用,对学生进行个性养成的培养。文体不同,但都在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养成方面,培育学生的读写能力方面,以及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形成方面都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体教学 情感与态度 读写能力 思维方式

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赋予了我们语文教育丰富多彩而各有侧重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如文学作品便于进行情感和美感教育,记叙文便于进行社会、人生教育,说明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清晰、严密的思维和准确表达的能力,议论文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辨、析理说理的能力,等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价值,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反过来说,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受到文体的制约,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语体特点。文体一般可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诗歌等。

一、不同的文体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教育功用各不相同。

1、记叙文一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特定的故事情节来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人物的精神面貌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特征。在具体学习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接爱人文精神的熏陶,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学习孙犁的《芦花荡》,鲁迅的《故乡》等。

2、一般说明文,在行文过程中,将说明对象表述准确的同时,还往往浸透着作者的在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需要我们每个学生去学习,进而将其精神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等。

3、议论文往往向同学们传达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等的一些鲜明的观点,有利于对同学们的思想引导,体会作者敏锐洞察一切能力的同时,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培养对事物认识的理辨能力。如鲁迅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丁肇中的《论格物致知精神》都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等。

4、诗歌在情感教学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诗歌尤其是中国的古诗,诗人常将自身的情感有效的投射到自己所独创的一种意境中。学生可以结合一些生活或时代的背景对语言进行感悟,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感受其特有的语言美、意境美和人性美,有效增强其对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如王维的《使到塞上》,曹操的《观沧海》在诗中作者都借助自己对环境的独特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等。

二、文体的实际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1、学习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懂得如何抓住故事的梗概,理解其事件的来龙去脉,如何完整有序的表述一件或一串有内在关联的事件,将其有顺序的组织起来。特定的社会环境对人物的形象有着很强的界定作用,由此学生可以时代的角度看待人物,了解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关注自然环境可以把握其在故事发展中烘托氛围,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中心思想的明确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明白,任何一个故事,都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的传达。如《范进中举》、《孔乙己》、《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的范进,孔乙己,祥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所表现出的不同精神风貌等。

2、在说明文中,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准确把握说明顺序,有利于更好更有条理的理解所要说明的对象。也让学生充分懂得,介绍说明些事物事理时,有条理,做到有条不紊。说明文中的说明方法,便于培养学生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说明文语言的精确,简明,周密的特点,将会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如《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等。

3、学习议论文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明白,作者的一切论述都围绕着个基本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突出其论。无论是读还是写都要抓住其要点,有的放矢。议论方法,可以使学生明白学会在表明自己观点时要有合适得体的逻辑,方式得当,方向明确。同时学生也会明白任何的观点都离不开有力事实作依据,即我们常说的“事实胜于雄辩”,写文章自然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4、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要求他们去学习写作诗歌,有相当的难度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诗歌,在感悟诗歌语言魅力的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其在文学阅读和具体写作中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对诗人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所借鉴,进而放飞自己的理想。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对雪花的奇特想象,龚自珍在诗句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巧妙隐喻等。

三、不同文体教学在历练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其不同特色。

(一)通过对记叙文的学习,提高学生全盘把握事件的思维能力。

1、记叙文体的六要素,可以引导学生把握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故事发展的思路,并能有复述故事的能力。进而在叙述一件或几件相关联的事件时,不清晰的思路。

2、故事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其故事情节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在学习记叙文时,其故事发展的矛盾冲突,主要人物的人物形象,都须放在其时代背景下考虑。这也为今后处理具体事情时懂得换位思考,能更好的体谅别人,可有效避免处事的武断。

3、在记叙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及灵活多变的语言来打动读者,这样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表达激烈的矛盾冲突,渲染氛围,进而突出处在矛盾冲突中的人物形象,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4、记叙文中人物形象大都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以体现,学生可以从中明白一个人物形象的有效表达是其在具体情境中自我表演,而非写作者的代言。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具体问题时懂得只有自己不断的去锻炼自身,自己才有可能更好的成长。

5、记叙文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体现着时代特征,不管其形象正面还是反面,都体现着一定人文思想,都需要人们去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文章的同时,还需要深深挖掘其所包含的深刻内涵,即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二)在说明文的学习中可以学生的提高学生思维的精确性和条理性

1、在说明文中,词语运用要求要精确,这主要体现在,(1)因为说明对象所涉及的领域不同,因而会相应的出现一些科学术语专业术语。如课文《恐龙无处不在》,《大自然的语言》等都有很强的专业性。(2)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在具体的表述中,需要大量的修饰语和限制语,同时还应对其中所涉及到的关于说明对象的时间跨度、空间方位等名词、方位词以及表动作、状态、联系等动词、形容词、关联词、副词等,都须准确,否则则会使说明对象失去真实性。这对于学生来讲,要表述一件事物,首先要努力使用精确的语言,进而使自己的说明对象更加真实可信。

2、说明文在文章结构方面条理性很强。主要表现为,(1)根据说明对象的主次、详略安排说明顺序。(2)每个说明对象在具体表述中都应有合理的分项说明。(3)说明对象的说明顺序明晰,不能笼统而论。(4)具体的说明对象可以用数字列序的方法说明事物。这就要求学生表述一件事物在语言精准的同时,还应让自己的说明过程条理分明,便于让人明白,要说的是什么?

(三)人总会思考一些问题,并对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进而想方设法去证明自己的想法,这也是人类所特有一种思辨能力。学习议论文的过程实质就是提高学生这种思辨能力,活跃理论思维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如何“想问题”,使其掌握“想问题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在议论文中,人们所思考的事物的本质 “是什么”的问题,其实质就是文章的论点。即自己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本观点。

2、而事物间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为了自己的观点,所要找寻的论据,即自己认为对自己观点有力证据。论据越充分,越确凿,就越能说明自己的观点,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3、事物的本质及其关系“为什么是这样”,这就是我们所说论证过程。鲜明的观点,大量充分而确凿的论据,需要有相互连接的纽带。这是体现一个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议论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对现实事物认识的理辨性有着很更要的帮助。

(四)诗的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帮教师引导下逐步走作者的学生,不仅要再现作者描写的画面,更需要把这个场景向外拓展延伸,形成一个面,在这个面中,他们不仅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且渐渐地会形成一种力量,穿越时空,沉淀在学生的心灵中,成为他们成长中不竭的动力源。诗歌是美的艺术,艺术是需要享受的,而享受必须经历想象的再创造。所以在诗歌教学中,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那样他们会更好地感知到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每一种文体都应针对其特点,对学生在情感态度,读写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几方面加强培养与锻炼,这将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学基础。

第二篇: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思考论文

现如今,中学语文教学的生态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家长“一切围绕考试成绩”的短视行为,母语教学的地位一降再降,已经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学校的课务安排向数、理、化倾斜,学生、家长也更愿意在这些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究其原因,现在的语文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讲授,过于注重字、词、句、章的分析,铺天盖地的练习,名目繁多的考试,许多学生已经患有严重的“恐语症”。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教师有效指导学生诵读文章,辅以适当的点拨、引领,以达到自悟应该是行之有效、易于实施的好办法。

一、建立诵读合作小组

为了让学生之间能够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和赶超,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尽量让学生共同提高诵读自悟的水平,我们建立了班级语文诵读合作小组。根据男女生的比例(因为历年都带高考理科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和班级学生语文素养的水平差异,实验班级建立了6人的合作小组,每小组都有1~2名女生,安排至少1名语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全班制定了诵读合作的相关细则,组内明确分工,落实各自的任务。细则要求:朗读前,组内的全体人员必须根据作品的文体、内容、主旨等来商讨诵读时基本的语气、语调、语速,标注出重读的词语,划分好句子的节奏和停顿;然后各自试读,并向组内的学生展示;组内的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学生再次试读;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参加班级诵读活动。此外,小组诵读活动还可以不断向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组组之间、班班之间、师生之间等层面的诵读交流活动。

二、加强诵读引领和指导

1.开发、利用教材诵读资源教师要注意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材中的诵读资源,通过诵读来带动对文章的理解。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因为文章用诗化的语言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朴、淡泊、宁静、自由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富含哲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是有较大难度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将文本的有关部分改写为现代诗歌,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本文的诗意。

2.发挥范读的示范引领作用教师的范读对于学生诵读能力的提高作用巨大。作为语文教师,平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使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使用规范的语言。课堂上应当积极进行诵读示范,读后可以请学生谈听读的感受,评价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还可以先领读,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感染和带动学生,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的内核。

3.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阅读情绪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包含着画面和情境,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进入作品的情境。教师可以用图画展示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描绘情境,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立体地创设情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适当的音乐对于学生进入情境是非常有效的,配乐引导学生应当成为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重要途径。我在执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有这样的设计:先要求学生进行联想、想象,让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然后要求学生将体会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并与同学交流分享,再要求学生来诵读诗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诵读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加强诵读基本功训练由于教育水平、地域差异、朗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诵读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首先应要求学生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让小组内的学生互相纠正读音不标准的现象,如有疑问,可以通过询问同学、老师或查字典的方式来自行解决。其次是要求读得顺畅,即要求学生诵读的时候不多字、不漏读、不哼音、不重复、不停顿,宁可慢点也要准确、流畅地读。现在学生读书的声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在公开场合进行语言表达的时候显得特别紧张,声音很低,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读得响亮、清晰也是教师应当特别关注和指导的。教师应着力加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的指导。为了充分体现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充分释放诵读者的主观感受,朗读者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指导的重点应为语调、语速、节奏、重读等方面。关于这部分的指导是极为复杂的,因为学生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是诵读的基础,不同基础的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差别是很大的,同样的一部作品,同样的句段,有多少种理解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因此,我们应指导学生不断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诵读技巧来体现。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区分,朗读的节奏主要是依据对句子内涵的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等基本的常识。

三、搭建展示平台

诵读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长期坚持,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爱上诵读,从而形成长期钻研诵读、自觉诵读的良好习惯。为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搭建展示的平台。在班级内部,每堂语文课之前坚持3分钟的演讲,可以提前告知学生题目,也可以要求学生即兴发挥。还可以经常开展班级诵读比赛,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之后,当学生的诵读水平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教师再搭建年级层面的展示平台,主要是开展班级间的友谊赛,因为班级间的比赛涉及面更广,学生的压力更大,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斗志,这时学生的态度往往更加积极,准备也更为充分,更有利于促进班级整体诵读水平的提高。每学年还可以联合学校的团委、学生社团组织多场主题诵读会,此时的学生已经熟悉了诵读的基本程序,诵读的水平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生在诵读准备中也具有更大的主动性、自主性,往往是小组内自觉明确分工、合作协调,从稿件选择、技巧指导、队列设计、音乐选择、诵读排练等各方面都体现了学生更强的团队意识和决断能力。每学年结束时,我们还积极推荐学生登上“校园之声”音乐会这一更大的展示舞台,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有力地激发他们的诵读兴趣。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诵读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经过长期的诵读训练,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诵读的技巧和方法,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然,当前的诵读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向纵深探索,还有许多的问题亟须解决,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究,让诵读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正途。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 培养中学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中学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关键词】中学作文 思考和体会

新编《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把它们归纳为把握练习内容,收集作文素材;提倡学生评改;把握创作激情等几点。

一、把握习作内容,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

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可适当“抛砖”而“引玉”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倡导学生自助式、互助式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价是教师改,教师评,教师是习作的惟一裁判者,结果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辛苦,大家都苦多甘少,却收效甚微。如何变苦为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作文的评改这一环节中,强化学生评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大家变苦为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可见,大胆地改变传统的“精批细改”的做法,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彰显其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主宰其作文的命运,评判其作文的得与失,应该是当前语文教改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三、充分调动和把握学生的创作激情

激情、自主写作确实轻松自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作文教学,是快乐作文的起点,然而它的前提是要有激情,学生要爱作文。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自主只能是给不自觉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自主只会导致作文教学的无政府状态,使作文教学无所作为。那么这种激情,这种对作文的热爱又该怎样去点燃和呵护呢?学生作文的激情首先是源于对生活的激情。教师要让学生明白

为什么要写作文,彻底打消他们为考试而写作的思想,要让他们明确写作是现代生活的需要。写作技能是未来公民生存的技能,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技能。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目的,也不是为了培养少数的几个作家,而是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所需要的并非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叶圣陶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般人都要认识文字,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既然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就有责任生活的激情引向作文教学,让学生像热爱生活一样去热爱作文。十几岁的孩子对生活的激情可以用大海来形容,如果生活的激情能成为他们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作文的快乐是可以想见的。

四、整合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

作文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作文又是和学生的情感、思想血肉相连的一项心灵活动。但是实际情形却是学生写作经常千人一面,无情感、无思想、无个性,假话、套话连篇。虽然教导学生要多观察、多体验生活,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但是学生在写作时俨然成了一口枯井,感情之水很难流淌。这种情况显然不是仅靠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就能改变的,也不是教师口头上要求就能解决的,它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忽视学生情感、脱离学生生活所致。治病要治源,我觉得要想学生作文中有情感、有思想,必须从语文教学的日常活动——阅读教学入手。而随着教改的深入,这一想法越来越有了实施的现实性。纵观中学语文必修教材,收录的全是文质兼美的名篇,这些文章无论从情感的真挚、思想的丰沛、文辞的华美、作者的品格修为上都堪称楷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还语文其“人学”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使学生

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多的走进作品中的人物和作者本身,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日日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我认为,中学语文作业不在多而在于有效果。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一线教师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培养习惯,视作文为乐事。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在中学阶段打下基础,特别是理科学生,他们几乎只在中学学习写作。可见,中学作文教学对于一个人的未来及人生是多么重要!愿广大语文教师对当今中学作文教学进行新的探索,为作文教学做出崭新的贡献。

【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新探》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教学法》郭根福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新课程教师课堂技能指导》顾明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题目: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学科:

作者:

作者单位:

时间:中学语文 赵永才 清浅中心学校 2012年2月

第四篇: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思考(论文)[模版]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也谈中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宁夏吴忠市郭家桥中心学校 王 霞

内容摘要:遵循写作规律,改变传统写作教学现状,让教学从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教学。从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从强化文体教学到强化心理感知,真正体验有情的生活。从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使作文教学更有效。

[正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句话指出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要作用,也符合写作的规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作来自生活 是毋庸置疑的。可传统的作文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脱离生活从文本到文本,由模仿开始到模仿结束。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状。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以人为本,使写作更自然,更科学,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在新课程背景下使作文课堂生活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课堂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就如生活,以课堂作为生活情景的集散地,提供写作素材,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情趣,从而激活写作教学的一种课堂模式。

一、立足文本到立足生活,让生活引领课堂

从立足文本形式,脱离学生实际的范文模写,到以人为本,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从内容上入手,给学生一定创作空间。古人学文,先养气,苏辙云: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如果养成了浩然之气,则“文不难而自至”了。养气就是生活实践。课堂尽可能给学生生活的多种形式,让生活引领课堂,不无裨益。

1、关注生活有助于创作开展

生活是丰富无比的宝藏,其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但生活也是松散无章的。课堂关注的是生活中的焦点。关注学生切近的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屠格涅夫说道:“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不仅要努力从生活的一切现象里抓住生活,而且要努力去了解它,----不管怎样,要完全忠实于真实性,不要满足于表面的研究,避免一切印象与虚伪。”可以设置一个敏感的话题,如理解。结合口语交际的形式,在活跃的气氛中丰富了表达能力也使写作有了着眼点。而创作由此生发开来,写出学生对于生活中人际交往的感悟。而对于文体的学习可 以由评改课中适当侧重来完成。淡化文体教学也符合大纲的要求,同时符合学生感性认知较灵敏的特点。

2、模拟生活有助激发灵感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可学生确没有发现美的眼睛。可以在写作课堂模拟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给他们直观的震慑。小品,视频或课本剧,以及教师精心设计的意外“戏”。作为写作的元素可以想象会起到怎样的效果。平时温文尔雅的你在作文课上因学生做小动作大发雷霆,该生由顶撞了你出言不逊。学生或忿忿不平,或左右为难时,你抛出作文题目“脾气”。此可谓不愤不启。学生写作自然手到擒来。若说也会产生千篇一律的情况,因为材料是同样的。模拟只作为点燃思维的烛。可让学生适当联想生活中的种种。题材宽了自然文章活了。

3、评判生活有助思维深化

要从生活中有效地汲取活泼泼的写作材料,必须身人生活,心人生活,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使所接触到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入脑入心。评判生活在先,挥毫扬墨在后。让作文课堂成为辩论课。让辩论成为写作的开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深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想得通透才写得应手。前人质胜于文,质在文先就是这个原故。

二、关注共性到关注个性,使生活贴近学生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这是德国大文学家歌德的一句名言。作文课堂关注共性并不是真正关注学生。面向个体是选择的方向。作文的独特性是生命。独创性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展现。使生活更贴近学生。从群体中走出,以学生自我为着眼点才是生活化的取向。

1、个体带动群体具有互补性

优秀作文各有各的优势,因材施教,优势互补,是作文之道。评讲作文不能只关注某一个训练文体,对于出格的学生大加责难,或无动于衷是不对的。写记叙文,他却抒情。写议论文又生出记叙。无伤大雅。应看他写出的文章有无可取之处。

2、个体分类指导具有层次性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生活。同样的经历又有着不同的感受。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文指导应当从个性特征出发。面对不同学生给出不同写作方案。有人长于抒情,有人长于叙事,有人长于描摹。先扬长避短。使他们写作的特点更突出,更扎实。然后再有十八般兵器样样通的奢求。使写作教学层次分明,又渐趋一致。

3、个性张扬使写作有自主性

苏轼云“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没有兴趣的写作只能是一条死胡同。兴趣在于个体创作热情的有效激发。有了个性在关注就有了个体的自觉。写作的老大难问题得以缓解。学生作文写出自我,教师指导肯定自我。这样自己对于自我的认知,对于自己生活的把握就更确实,更细腻了。作文自然也写得更确实、细腻了。

三、强化文体到强化心理,体验有情的生活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是说写文章要开展想象,想得很远很远,静静地专心思考,就会联想到千年的人与事;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时,思路已扩展到万里以外了。想象力是写作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的源泉。体验有情的生活,才有真情的文章。

情感使语言更真实,情趣使文体更自如,情操使文章更深刻。作文教学中捕捉学生心理世界的波动,关注学生的内心的微妙变化,以此为契机带动课堂教学。言为心声。心灵的教育是作文教学的根本。

1、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

语文教师应当是心理导师。让作文教学打一场心理战。把学生的所有情感调动起来参与到一种场景中,从中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转化。如一位名师给学生心理测试,拿出纸笔,写下至亲至爱的人姓名,逐一划去。每划一个意味着从他的生活中消逝。学生都泣不成声。此时让学生谈感受,去写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同平日。让写作课形成心理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生活感情悟。使生活中的平常琐事又有了一种新的角度,使生活中的平凡人丰富动人起来,使学生心底的爱潜流呼之欲出,再去作文就有了动人面目和动情语言。

2、让体验深入生活

从生活中来,到写作的课堂。只是被动的感承受。从课堂到生活中实践才是主动的体验。让体验深入生活。使学生真正将心灵放飞,真正将心门打开,融入生活并改变生活,写作就不只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理性的生活了。学生往往 将某种感情挂在嘴上,缺乏真切的体验。未赋新辞强说愁,没有情感的体验何来情感的认知。只能闭门造车了。教师此时,让学生主动深入生活,到生活中去,带着任务去。观山则情满于山,览物则情动于物。写孝心不妨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或做一顿饭。从中感受父子亲情。从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就使生活中的情味自然行之笔端、汨汨而出了。

四、走进现实更走向真实,追求理想的生活

写作活动是一项综合能力的反映,一个学生纵然能有出色的文采,但如果认识水平较差,其文章充其量也只能徒有一个华丽的外壳,缺乏神韵。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认知水平。这当然不是朝夕之功。可学生心中有了理想对于生活的看法就有了主动的思索。用批判的眼光看生活,才能使作文有了意识。而不是简单的翻版。这是写作追求的境界。也是课堂生活化的本质所在。作文课堂不只是在进行写作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平台。当写作能达到这样的作用时,写作本身就会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用理想审识现实,写作交流把美的生活带入课堂,让学生理性面对现实生活,学会思考,自觉自主地去想、去说、去写。

总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写作的规律。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是作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一定能写出语句流畅,感情真挚,令人动容的好文章.

浅谈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

作者

王 发平单位

郭 桥 中 学

2007年6月20日

第五篇:对于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对于一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

(一)【前言】听了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李春山《中小学校长教师工作改进研究与案例式研究》后,有很大启发,其中一点就是研究案例一定要具体。“中小学校长、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过程。”回想起自己教一年级时的感受,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欲望。

下面就谈谈本人上一学年任教一年级时关于一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从教26年来,本人大多任教中高年级,只教过两个一年级,而且年代已经久远,去年重新任教一年级,产生了一些思考,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一点困惑

拿到教材,首先感到十分陌生,特别是这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跟人教版编排方式不一样,差别最大的就是识字的编排人教版是从独体字开始:人口手,上中下,日月水火,刀工车舟,山石田土,木禾米竹……然后是在这些独体字的基础上形成的合体字,归类识字,集中识字,随课文识字也是由简单到复杂,有规律可找。而苏教版的识字是课文中随机出现的,似乎没有字形的规律,学生在识字记形上没规律可找,印象不深。生字呈现的主要途径还是将生字分散到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随课文出现课文一般都有十几个要求学生“会认” 的字,六七个要求学生“会写” 的字。这对已经习惯了“常规地进行识字教学” 的我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与别的老师探讨,他们也有同感。

二、一点启发

困惑归困惑,教材既然这样编排,总有它的道理,于是我反复阅读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的标准,教材和教辅用书,弄清了编者的意图。新课标中关于识字的标准时这样描述的:“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我发现苏教版在文中识字要求是放低的,很多只要会认,而且在生动有趣的课文中学习生字,学生不觉得枯燥,学习兴趣极高,虽然有些难写的字出现地较早,比如“鸟”字,记得在教学生写这个字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说:“老师啊,这个字怎么这么难写啊?”是啊,那时才学习到《识字2》呢,虽然学生在《认一认》里已经认识了“鸟”字,但写方块字才第二课呢,学生还没会写几个字呢,而且包含了两个比较复杂的笔画。可是没办法呀,教材是这样安排的,还是要教啊。就让学生动脑筋,把它想象成一直小鸟,有头,有身子,有翅膀,有尾巴,学生还真的就记住了。虽然一时半会儿写得不好看,时间长了,自然就写好看了。

下载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于中学语文文体教学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各种文体教学

    一、记叙文的教学 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人物和事件为主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写人叙事的文章基本上都可以归到记叙文这一类里。文质兼美的记叙......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普通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论文

    不知不觉,我已在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园地里耕耘了近二十个春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学生入学的门槛也越来越低,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语文老师不好当,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更......

    对于在线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于在线教育的几点思考 作为创业三年的K12培训 青藤教育的创始人,在线教育所谓的颠覆线下现阶段真的是鬼扯。 虽然,在线教育现在红透半边天。但就连好未来的学而思网校也快成......

    对于家庭暴力的若干思考

    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发展,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给......

    对于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

    对于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思考 吴文华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我国加入WTO以后,迫切需要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高素质人才。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创建......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和思考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心得和思考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在新形势下,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课本知识,完成教学的目标,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

    对于童话教学的点滴思考资料

    对于童话教学的点滴思考 童话是儿童的良师益友,孩子们爱读童话,也爱写童话。因为童话是美的,饱含智慧、充满趣味。优秀的童话故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小学课本没有使孩子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