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八戒说禅

时间:2019-05-12 13: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后感 八戒说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后感 八戒说禅》。

第一篇:读后感 八戒说禅

读后感——《八戒说禅》

中国人普遍关注今生今世的可得见、摸得着的结果,而在印度佛教中几乎不存在这个“功利性”问题。信仰上的分歧是很容易固执己见的。越是信仰深、修为浅、眼界窄,就越是如此。但眼界宽了也是麻烦,一部经可以受益终生,多读几部就会烦恼无穷,这就必须用信念来弥合教义了。

出于对佛教的好奇与喜爱,我只要见到关于佛教的书都会翻翻看,看到好的自然就会多多学习,汲取其中的知识。

《八戒说禅》也是我在首经贸图书馆中无意得到的一本很有趣的关于禅宗的书。《八戒说禅》从《坛经》入手,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比如风动幡动、空即是色,也会谈出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作者自云:书中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等,还会用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分析,但作者并非古人,所以并不能猜出那些古人的心思,不但作者做不到,所有严肃的心理学家都做不到。

《坛经》是佛教经书中惟一一本由中国人写的,一般中国人写的东西在佛教中只能称为论,独此一本称经,可以看出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跟其他佛家书籍不同,这本《八戒说禅》一来不是经书典籍,二来不是考据文章,三来不是官样论文,而是一本相当通俗的书,全书不用出处和引文,以散文笔法写论文,机锋横出,读来畅快淋漓。

作者从心理学,物理学,逻辑学,历史学,文字学与佛学理伦来解读这本经书,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虽然口气充满了调侃,但不少分析都让人觉得在理。我始终认为真理越辨越明,信仰应该同时允许人们去置疑的,而佛教是很讲究逻辑学,高僧们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是个不会轻易相信某种理论与观点的人,特别是神话:真理是不需要用神话来证明自己的,真理就是真理,不需要任何修饰,越修饰越出错。我想宗教的创始人也是这样。但是,后人或因为理解不到位,或有自己的目的,或故意去神话经书理论,最后导致人们把经念歪了,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并警惕的。作者也在书中对社会上风行的一些公案书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根本不懂,却在那故弄玄虚,听上去很有道理,其实离真正的禅宗十万八千里远。

中国人说举一反三,熊逸中《八戒说禅》中的思路与很多对于宗教演变的观点都是值得所有有信仰的人借鉴与反思的,即:我们应该如何去读经,如何去理解经书,如何去理解这些理论,学会思考也是信徒的基本素质之一。世界上三大宗教的经书都不是创始人或最高领导人写的,都是后人写的,既然是人写的,必然会打上人的思想的烙印,所以,如果我们全盘接受,而不思考,必然会导致出错,而有时,这些只会读经书不会思考的人会导致战争与冲突――这是与所有宗教教义都违背且反对的,而为什么偏偏会发生呢?让我们进行思考。

而对于佛教,我的理解是,佛教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看做是因缘和合的一种结果,这一点,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这个世界的真相。就跟今天我们人类的科学研究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样,既然是分子原子组成的,那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它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结果,比如,一辆汽车,它是由人用钢铁造出来的,每辆车有不同的使用轨迹,这也可以理解为它的因缘。几十年后,它没有了,组成它的钢铁可能回炉后变成了其他物体的组成成分,我们把这个过程就可以理解为因缘和合。

其实,我们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理解,但不容易理解的是,假如告诉你,这个车的存在是由人“想”出来的。那可能大多数人就不能理解了。但是,佛教告诉我们,这世界就是由我们的“心”造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由佛菩萨的“心”造出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不是科学的原因,因为就是告诉人类这个世界的真相,人类也未必能理解。当然了,好熊总是无意中说对一些零星的事,那就是,这个世界是由我们人类共同的心造出来的。这个心,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心”,而就是我们起心动念产生的业力。这就是佛教所要告诉我们的粗略的世界的真相。

第二篇:八戒照镜子读后感[小编推荐]

上周末晚饭后,我翻开桌子上的一本书,无意间,一张滑稽的图片吸引了我,我好奇地翻回去看了一下书名,是八戒照镜子,有趣!于是,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书中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来到雾气山前,唐僧让八戒去化些斋饭,八戒往前走,到了一座原真寺。内有一面写真镜,八戒借写真镜把自己照成了一个丑八怪,他一气之下砸碎了它。经原真寺老方丈指点,八戒继续走。不久,到了无真寺,庙里有一面无真镜,把八戒照得异常美丽,八戒便不愿离去。悟空前来找八戒,见一个马屁精正在拼命吹捧他。悟空用棒打死了那马屁精,让八戒恢复了原形,随即又打碎了无真镜,八戒还沉迷其中。

一口气看完书,忽然,我脑中闪现一个疑问:我呢?如果我是八戒,我会乐于照哪一面镜子呢?

如我站在这两面镜子前,我会看到:写真镜中的我,是存在些许的缺点,是不够完美的,但却是真实的自我。而无真镜中的我却是美化的,无可挑剔的美人,但那却是虚幻的我,一旦离开无真镜,定会还我以真面目。

美化,并不是贬义词。环境一经美化,就会使人心旷神怡;行为一经美化,就会使人温文而雅。但是,缺点一经美化,则使人忘之所以。虽然《八戒照镜子》是个荒诞的故事,但却道出了严肃的生活哲理。

其实,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要面对这两面镜子。有些人在吹捧的无真镜里,真是自说自美,一不小心就会迷失了自己,从而丧失自己人生的目标。而一些人则会在批评的写真镜前,冷静地思考,正视不足,以便能扬长避短,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此时,我也豁然开朗。如果我是八戒,我会在写真镜前驻足,欣赏真我的风采,让我能知不足而后自反。

第三篇:生命禅读后感

《生命禅》读后感

几日前,在超市看到了韩金英写的这本书时,是因为奇异作者为什么如此的靓丽漂亮,惊讶她对生命的感受,随手买下了这本书,生命禅读后感。

由于书中插图比较多,所以实际的字数并不太多,我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本书。但我整体的感觉是,韩金英所感受的,所写下的文字却是字字玑珠,充满了灵性和哲理。

该书分成生命是爱、爱是对神的体验、永恒的灵香、千古美人驻颜术、性爱的理想境界、灵性的成长、母爱的神性、片刻是金、婚姻的誓约和生命密码10部分。使我感到惊异的是韩金英的感受和生命历程与胡因梦的感受和历程竟是那么惊人的相似,这两个人从小都成长在宗教的环境之中,而后又都从事具有艺术性的工作,都在婚姻和情感上有刻骨铭心的感受。而最终两人似乎都要归入宗教,这令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宗教,重新了解宗教,感受宗教,理解宗教。

书里有很多新鲜的观点,比如作者强调要活出真实的自己,正因为活得真实,所以作者才会有对生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无论是苦还是乐,都体现了与众不同的感受。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只是自己的感受还未能达到作者的境界。

作者对爱的体验,对性的体验也是独特而美好的,我相信这是真实的体验。我也一直相信,人的天性之中有喜新厌旧的倾向,但我也相信性的感受会在对象不改变的情况下,不断会有新的感受。而且,我认为这正是保持婚姻之树常青的一个原因。我也一直认为爱情本来就该这样“男女在一起是为了共同成长。共同感受、分享生命、生活的每一刻灿烂光景。婚姻不是制造义务,而是提供成长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把生活提高到最高可能的机会”。做不到这一点,婚姻就很容易成为爱情的坟墓。也正因为如此能感受到生命的相互影响并提供成长的机会,性爱才变得神圣和美好。没有了这个感受,性也就变成了无聊的甚至是耻辱的事了。所以我猜想,神圣和卑劣,崇高和伟大也可能就是一步之遥。也难怪有人说人有一半是神,一半是魔鬼。我以为当人的性生活失去了尊重的时候,也便失去了爱。没了爱,性也便是动物的本能需求了。

作者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也很新鲜。我同意她这样的观点--“女人要做一个美人,这些外在的功夫,必须和你的内心结合在一起。内心回归自然,简简单单,纯净如水。相貌是心相。你的心是优美高雅的,你的外相一定是这样。你的肥胖,其实是你的心有臃肿与杂质。当你的心被洗干净,你的肥胖自然就会消失。比如你吃东西过量,自己浑然不知,你没有一个警卫守住你营养摄取的大门,大意时间久了,你就变成了胖子。这静心的能力是不容易有的,总要保持高度的觉察力”,这正是作者始终保持靓丽、青春常在的最本质的奥妙所在。

最为重要的启示就是作者对教育的感受--“所有的教育,灵性的成长是根本,开窍,会让学习变得自主,自觉,会一通百通,更重要的是走上充满创造性的、获得智慧的生命自由之路,而不是一个无用的高分的机器”,“真正的学习是心灵沉浸在爱好里获得的,一切强迫的学习都不是善意的,都是惩罚生命,亵渎我们的灵性”。这与胡因梦说的话--“什么是爱的教育?我所能领悟出的答案是:尊重她、给她自己寻找答案的独立空间、交给她观察内心活动和关系互动的方法;当她被这个荒谬的世界熏染时,协助她找回清明的自性;当她跟着众人一起颠倒时,协助她从倒立的状态回归正直;当她叛逆时,要为她指出叛逆之中虽然有某些洞见,但毕竟不是完整的认识。教育真的不是理论,你必须在生活中点点滴滴地注意自己的反应有没有伤害到孩子”如出一辙。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明白对学生的灵性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教育。基于这一点,我也在想,最伟大的父母也一定是内心充满了爱情,又是顺从孩子天性的父母,所以我又猜想孩子年少时所得到的顺,是不是到父母年老的时候以孝的形式又回报给了父母呢?我能感受到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父母自己。只有对生命有深刻理解的父亲和母亲才能造就出出色的儿女,造就出出色灿烂的生命!

还有,作者对感性和理性的认识改变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该说我个人过去是信赖和偏重视理性认识的,但现在却要重新去看待这个问题了。

应该说这本书是一本不错的书,很值得探索生命价值的人,想活得真实快乐幸福的人,认真地反复地读一读的。

摘抄:

●生命就是变化,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

●对生命而言,教条永远不会是真实的,因为教条不可避免地必须是清晰的、整齐的、明了的,而生命并非如此--生命是浩瀚的,是矛盾的。

●痛苦是错误思想的结果,它是思维里的一个谬误。

●做你想做的事,做能反映、能重现一个更真实的你自己的事。

●最了不起的提醒者,并不是外在的任何人,而是你自己内在的声音。

●认识自我,活出自我是人生成功的关键。

●你不认识自己,你就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配偶;你不了解自己,不知自己对错,你教育孩子,也许会好心办了坏事,扼杀了一个天才。

●所有的教育,灵性的成长是根本,开窍,会让学习变得自主,自觉,会一通百通,更重要的是走上充满创造性的、获得智慧的生命自由之路,而不是一个无用的高分的机器。

●健康肇事者是我们自己的心,这是根本原因。你发怒、抑郁、哀伤都会破坏你的免疫平衡功能。当已经得了病,把自己交给医生、药物,就是不交给自己,如果你不把自己生病的真正原因找到,即使医好了,还会复发。相反,你发现抑郁的情感生活使你创造性的能量得不到发挥,你真正改变了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到创造性的工作,给你极大的快乐,就是得了癌症也会起死回生的。

●隐藏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因为看得见的是在表面上的,而表面可以欺骗,表面可以被培养,被控制。在中心,你是存在性的,爱在心中,爱有一个隐藏的和谐,婚姻有一个看得见的和谐。

●爱是一种被穿透的感觉,生命的中心被穿透。你心中孕育了多年的梦想,奇迹般地在现实里出现了。这很难,在你的一生而言,非常稀有。在被震撼、被征服中彻底迷失,爱成为你的神,你为爱赴汤蹈火,生命中被注入一种惊人的能量,诗意浓彩重抹在你的整个存在里。你的灵魂沐浴了甘露,你的心中发生了巨大的革命。爱是不需要培养的,第一眼爱就爱了。如果你用了大脑,动用了理性,那只会制造关系,只是相识,爱是非理性的。

●爱是终极的真实,爱的感受是对神的体验,当身心充满爱时,肉身即神,与神合一,真正找到自己的神。

●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感到每天的自己都是新的,原创性的,没有一点重复。生活变得无比新鲜,课上先讲一通最新的人生感悟。学生是成人,我教写作,站到讲台上口若悬河,课本内容与我的理解融会贯通,学生们心花怒放,我亦神采飞扬。好像是表演,非常受欢迎。其实,在恋爱中的我,爱已经变成了一种存在的状态,表面上的讲课,经过爱的沁染,所有的文字都变成了洋洋洒洒的情书,充满激情韵律的声音,已变成了与所爱的人的心灵对白,那种讲课时带了神韵与光环的,学生当然爱听,当然迷人。

●巨大的痛苦带来巨大的觉醒,要对痛苦感恩,像蚌壳里的一粒沙子,在不见天日的黑暗的蚌肉里经过痛苦漫长的磨砺,一粒沙,磨成一颗珍珠,生命得到飞跃般的升华,如明月一样皎洁无比,读后感《生命禅读后感》。

●当一个人的能量、自我得到充分发挥的时候,那时的生命状态就是爱。

●拥有你喜欢的东西,实际上是你发现了自己,你在做你自己,从这点上说,你是赢家,你赢得的是你真正的人生,而不是不知自己是谁,做不回自己的虚假的生活。

●我所受的伤害,都是我人生必须上的课。

●你要想让谁深深地伤害你,让你有活不下去的感觉,也是很不容易的事。这种体验也是你的人生财富,生命财富。更何况就是这深深的痛苦,给了我无限的人生思考与领悟。伟大的心是苦难造就的。

●至于说金钱、感情上的吃亏与是非恩怨,那是狡猾的狐狸抓住了单纯的绵羊,绵羊被吃掉是天经地义的,狐狸是当然的赢家。我应该对遇到的一切感恩。幸福使我享受人生的美好,痛苦让我觉醒与升华,所以要感谢所有的一切。

●当你进入爱的时候,你就进入了纯洁天真的世界,进入了神的殿堂。

●修行的人,最看中灵性。

●性爱是最佳的灵修的手段,它好像是个旅程,每前行一处都是很好的学习,领略的境界不断深入,每一次,都是学习、提高的机会,那是比生殖和快感更高的境界,精神提升的手段,这是很深的奥妙。性在身心灵整体化合中进行。全然的投入,思维已经停止,从头到脚,整个人都在震动,整个存在都在涉入,因为是那么地全然,所以无法思想。那个没有思想的状态,和那个完全涉入的行为之中,使人产生一种喜乐的感觉。性已经不是快感,而是通过性走入神性之门,那里是无限宁静的虚空世界。深度地睡眠,却是感觉器官醒着,周围发生的事都知道,所谓的极乐世界,要不是有事,必须醒来,真的不愿意回到这个物质世界。每一次达到的高度,不是兴奋、激动所能形容的,只感到接触到了自己生命的最核心,最本质,见到了自己的命。

●全然的投入,身心灵的整体化合,使我们的关系像青梅竹马一样牢固。内在的深刻的幸福,超越了世俗的外貌等障碍,我们的感情非常深。

●当一个人是全然的,生命就开花了,那种开花就是灵性。灵性不是态度,是全然地、快乐地、喜悦地生活的结果。

●性感无处不在,所有的美感里都是性感,都是我们生活的神,快乐与幸福,高度的审美感受生活,性感成为内在的核心力量。性能量存在于我们的肉体与心灵中,通过肉体与精神的修炼,提高性能量,是拥抱生活之神的神圣行为,性能量本身是天真无邪的,是生命的本质的存在。

●你果然全部放下自我,物我两忘,内心一丝杂念没有,深深的宁静,你置身其中,身上的污浊之气渐渐化为清气。这时的男女,是纯阴纯阳,彼此可以互相成就。

●静到你生命的深处,你自己的心中,那时每一刻都是新的不可重复的原创世界,永远都是新,一个接一个的新,而没有老。理性的、可以重复的、僵化的模式,置身其中,心才会老,而你的永远新鲜的中心,是超越时间性的,时间在你的中心是个假象,回到生命的中心,守在自己生命的中心,青春就会留在你的脸上,肉体上。

●女人要做一个美人,这些外在的功夫,必须和你的内心结合在一起。内心回归自然,简简单单,纯净如水。相貌是心相。你的心是优美高雅的,你的外相一定是这样。你的肥胖,其实是你的心有臃肿与杂质。当你的心被洗干净,你的肥胖自然就会消失。比如你吃东西过量,自己浑然不知,你没有一个警卫守住你营养摄取的大门,大意时间久了,你就变成了胖子。这静心的能力是不容易有的,总要保持高度的觉察力。

●美来自生命的深处的真,要成为美人,先要活出自己的真生命。

●觉醒自己是很危险,看到自己的真象很难很痛苦,改造自己更是艰难。但必须觉醒,在觉醒中一点一点努力。

●扭曲的心就会有扭曲的相,你想漂亮,却没有一颗干净、单纯的心。你要时刻觉醒,抛弃一切强迫的,僵硬的,不舒展,不自然的念头,再观察你的相,一定会有变化。

●做一个美人,找到你自己,活出自己。把你的能量找到释放的途径,你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你非常得意,神性的光从你的快乐里释放出来。美满的事业并不是你有份工作,而是你的自我能发挥出来,你干的是你最喜欢干的,是你的生命的延伸的事,你做的事,带着你全部的生命能量,像一幅梵高的画值数百万美金,那时他的灵魂全部附着上去了。你也要这样,做最让你投入的事,你的灵魂深度参与其中,你的生命就会从中得到永远的生长,你就进入了宇宙,而不是困在单性线的时间里的一堆枯骨,随时间僵化老去,你会永远年轻。

●性和谐,性能力强的人一般比较聪明,比较有创造力,也一定很有生命活力。

●有灵气的,只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就能弹奏出美妙的生命的和弦。性灵两个字有时连在一起,他们都是自然的东西,有着极高的智慧。

●阴阳交合是两个信息体的结合,每个人是一半,合起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新的生命体,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合是在合气,得气,而气可以化神,成为你精神的一部分。比如善良、高贵等你身上的气质,由于爱的实践,慢慢也成为你的气质。夫妻越长越像就是两人的气与神互化的最有力的证明。

●有感觉写出的文字,就特别有神韵。

●性需要丰富的精神内涵作基础,要达到从性走入“一”,走入存在的境界,你一定有那样单纯的心。

●相爱的两个人,仿佛是在一个朝圣之旅上,两个人的爱,会像一个婴儿一样,存在在两个人的气质里,慧眼的人一眼便可识别出两人的朝圣之旅走到了哪个阶段。肉体的婴儿,是靠父精母血养大的,而两个人的爱之气,靠的是纯洁的精度,越专一,越单纯,精神升华的高度就越高。

●一个有生命感的人一定有创造力,有充满生命感的脸庞,也会有财富。择偶的最重要的条件是生命感,有打穿你的深深的激动。

●你把自己交给自然,你就能领略生命带给你的一个又一个意外惊喜。生命是最不一定的东西,你越自然,越摒弃教条,你就越能痛饮生命的甘泉。意外的惊喜是你习惯以外的,自然之上,道之上的,那里你能品尝“道”的滋味,那里有整个宇宙。无意当中发生的才是最真的,最干净的,无为是上上品。

●简单才能专注,才能体验内在的丰富。美妙的感受来自审美力的提高,而不是外在的几个模式。姿势也就是模式,醉心于外部的东西,这就开始向乏味无趣的路上走了。

●以外在简单的方式去领略在世界的无限风光,那是没有模式可寻的,每一次都是新的探险。它启动你的灵,用直觉领路,有你的灵与直觉参与的是创造性的行为,原创的就是新鲜的,是你自己创造的你的身与心,灵与肉从运动到深邃的宁静的全新感受,它是永恒的常新。走向乏味还是拥抱常新,是体现在夫妻生活上的生命的方向问题。

●自然之道,也就是生命之道,创造力的源泉,奥妙无穷,鲜活无比,不驯的野性,深邃的力量与主宰,都必须在阴阳之间,在与你的灵魂伴侣真爱的互动中,才能体验,通过人性体验神性,以神的智慧做凡间的人,凡间的夫妻、爱人。

●在我们小的时候,与自己的灵距离很近。

●真正的重点在孩子的天性上,他将来立足于社会的东西,一定来自他的天性。发展他的爱好,天性就隐藏在爱好中,鼓励他的爱好。让天性成长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现代教育的问题是强迫症与一刀切,忽视最有价值的创造力的培养,而母亲的顺其自然,顺遂孩子的天性,是最高明的教育。

●顺着就制造和谐,诞生亲情,逆着就不快乐。顺着,就是理解,让对象作他自己,而不是扭曲对象的心愿,符合自己的想法。上帝造谁都是为他自己造的,顺着就是最大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

●创造者无法依寻前人的脚步,他必须寻找自己的路,探索生命里的丛林,必须放掉群众的头脑,集体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单独前行。家长的任务就是发现孩子的天性,要保护、张扬而不是限制与扼杀。

●老庄的哲学,是生命的哲学,是灵性的教育,不必分析道理,用感觉去感受,也许是读这种经典的好方法。

●灵性的成长,给了我掌握一切的武器,用感觉对那些复杂的公式、逻辑照单全收,好像一通百通,真是金色童年。

●爱是生命成长的最好工具,一个人的成就、财富,根本的是生命的能量决定的。

●人有了光环就是神,神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在你身上找到、体验了的自身的神性。达到这种神性是每一个人的梦想,途经就在你的自发性里,在你喜欢的东西里,大自然是最高的老师,向大自然一样松弛,你就会看见你的自发性,你走上去就会快乐、就会成功。抛弃不洁的错误观念,性是最圣洁的,自慰是纯净的,真正的学习是心灵沉浸在爱好里获得的,一切强迫的学习都不是善意的,都是惩罚生命,亵渎我们的灵性。

●如果你能在你不愿意接受的事务中,看出完美来,你就成熟了。

●你可以变得非常非常地精纯,变成某种完全不属于尘世的东西,然而变得平凡才是真正最不平凡的事情。

●过好每一天,才会拥有美好的回忆与憧憬。过去、未来对我们来说,都不如现在重要。当下一刻,是指现在片刻,生命就是由现在片刻组成的,是命运的决定性力量。

●“一”是万卷佛经阐述的生命真谛。我们误以为佛说的是出世的东西,其实,佛说的是我们获得幸福与成功的根本。学佛是一种内心的修炼,佛即觉,心灵的觉醒,而不是宗教。佛是高度的觉悟,觉醒,深邃的洞察力的化身。佛是一种智慧,在佛陀时期没有佛教,是后来的佛教把他奉为教主。老子写《道德经》时也没有道教,后来的道教把老子奉为教主。老子与佛陀说的都是生命的最高哲学,是一个东西,而我领悟的就是那种道破生命本质的哲学,智慧学,而不是宗教,不是佛教、道教。

●全然一心,单纯的人容易成功。

●活在当下,是获得幸福的秘诀,很多人是活在过去与未来,那是僵化的理性的模式,不是生命的模式。

●活在当下一刻,时时都是鲜活的,放掉成见,才能感受到微妙变化的新东西。问题是我们跟不上变化,而不是事物没变化。

●佛的精髓是觉悟,觉醒,对生命、人生的觉醒。可是,很多人自身智慧不够,把佛当成保佑自己的神,这是迷信。佛不是神,佛不迷信,佛是高度的智慧。只是迷信的人自己才迷信,与佛无关。佛说的是生命的真理,是要你活得更快乐,更有生命感。那些僵化的人,从一种僵化,进入另一种僵化,就是不进入当下鲜活的生命里去。

●生命的本质是创造,是原创性,两个人每天都成长,你一定会快乐,快乐就是守在了生命的本质上,不快乐就是生命被囚禁在错误的状态里。孤阴不生,孤阳不长,男女在一起是为了共同成长。共同感受、分享生命、生活的每一刻灿烂光景。

●不在当下,就找不到感觉,没有感觉,就是和你面对的东西擦肩而过,对你自己生命的错过。

●所有的智慧、洞察、权力、知识、领悟、滋养、慈悲、力量都来自于自身,婚姻并非取得这样的礼物,而是给予这些礼物,以便让对方更富足。婚姻不是制造义务,而是提供成长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机会,把生活提高到最高可能的机会。

●忠实内心的感觉的人是爱自己的人,背叛自己的感觉是不自爱的。

●男人和女人划了一个圆满的圈,每个人在放弃自我中,走入“一”的境界,精神上合一,在物质上,同吃,摄取相同的食物,也就是获得相同的大自然的信息,这些相同的东西在肉体里,血液里形成同一的磁场,再通过性爱的能量相互交换,制造和谐,两个人真正变成一个人。那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是生活之神所在。

●理,抽象是对的,但影响了感情就是荒缪的,活的感受被忽视,就会伤人心,让人心寒。

●这是蜕变带来的痛苦。为了让新的能发生,旧的必须清除。蜕变是一个从“自己”到“没有自己”的过程,期间经历的痛苦是强烈而深刻的。但你无法没有经历痛苦,就拥有狂喜,就像黄金在蜕变成纯金之前,必须经过火的淬炼,爱就是火。唯有在刻骨铭心的爱里,在强烈的热情与完全的喜悦中了解别人,才会了解自己是谁。

●设计靠的是感觉,玩的是灵性的游戏。设计的骨骼是建筑,建筑的骨骼是哲学,哲学的骨骼是灵魂。

●爱会形成一种自然的忠诚,这种忠诚才是真正的婚约。

●爱的博大,失去爱后的痛苦,希望需求解脱之道,读佛经、道家经典,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个人的爱到人类的大爱。从传统的补充、需求有条件的爱,到无条件的共同分享与成长的爱的选择。希望通过个人痛苦后的醒悟,不惜暴露自己让更多人受益,离苦得乐。

●我随时都在感悟,都在学习,向一块吸水力强的海绵。从经历的人、事上吸取精华。崇尚无为,无意中所得叫天得,天得才是真得。

●向道的人,在世间的磨难多。因为道心是直心,单纯质朴,憨厚无争。做事全凭直觉,自然天成。

●单纯是难得的美,不该嫌弃自己这种美,要正面接受自己,真心爱自己。

●只有苦难中磨出来的经验才具有憾人的力量,最美的雕刻受匠人的敲打最多。

第四篇:工作禅-读后感(精选)

《工作禅》心得体会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品读公司下发的《工作禅》,我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首先我要说,本书版面设计很新颖,每页都有插图,并且都是风景照,读起来使人清新愉悦,不觉得枯燥乏味,而书中的内容更堪称句句精辟,读完每一句使人受到了深深地洗礼!

本书为我指清了以后的人生道路。毕业将近三年,回首过去,感觉自己过得浑浑噩噩,总觉得自己偏离了什么。来到贵公司工作是必然中的偶然,两年多来虽然在干自己的工作,但是总找不到归属感,直到来到贵公司这种久违的归属感才不期而至,品读《工作禅》以后我更是找到了人生的航标。虽然我所在的下属企业只是一个在建的企业,但是我能实实在在感觉的到公司深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所在。其实《工作禅》一书就是公司企业文化与理念的缩影,它指引公司每一位员工在未来的事业道路上走得更远。

次书让我明确了工作的价值。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不能碌碌无为,也不一定要活得轰轰烈烈,但是活着就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平台就是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对自己来说更是难觅,价值更是不可估量。我本来是学师范类的,但是最后我来企业上班,我喜欢企业的氛围,只要公司造出产品,我就觉得为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在工厂工作远离城市,远离繁华,但是我明白远处的繁荣有我的贡献,所以我充实,我自豪。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尊重自己的工作,要以自己的工作引以为豪,工作不分卑贱,只要你为社会创造价值,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

《工作禅》时刻提醒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从小到大,我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小学到大学毕业,我要感恩老师辛勤培养;工作以后,我要感恩公司为我提供了就业的平台。独木难成林,同样一个人也离不开社会!在我们得到的同时就有人在为你付出,有些人为我们付出了汗水、有些人为我们付出了金钱、有些人为我们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但是有一点,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其他人、集体国家。试想一想,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读书十几年老师为我们付出多少?工作以后公司为我们发放了多少福利?其实我们已经得到了不少,我们又回报了什么?在公司有时听到一些员工抱怨公司,我只想说,很大一部分人为公司所创造的价值远远低于他应该得到的。所以我们学会感恩……时常回家看看父母,见到以前的老师问声好,见到有人损害公司的利益的时候马上制止。感恩不仅要心动还要行动

读完此书虽然只有一百句话,寥寥五万字左右,但所蕴含的道理可谓是包罗万象,让人回味无穷!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它就是我做人做事的一本不变的纲领!

部门:※※※姓名:※※※日期:2012年11月9日

合理化建议

一、公司应加强安保,加强夜班巡逻,以免公司财物被盗,给公司带来

不必要的损失。

二、公司给员工发放工资时应该附带工资条,成。

三、公司伙食浪费比较严重,望领导重视。

让员工明白自己工资的构

第五篇:调查研究八戒

调查研究“八戒”10

那些高质量的文字材料,有思想,有事例,有情况,有分析,反映了客观实际,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有些文字材料则是空、窄、浅,没有多少味道。调查报告缺“调查”,研究文章无“研究”,不是个别现象。分析一些文字材料质量不高的原因,有的是文字表达上的问题,但很多毛病是出在调查研究的作风上。因此,改进调查研究作风,防止和克服调查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归纳为调查研究“八戒”。一戒先入为主

第一印象形成以后很难改变,这是不少人观察处理问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先人为主的具体表现就是调查之前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对调查对象作出了主观臆想的结论,并以此作为出发点,把调查研究的过程变成了为证实已有结论找依据的过程。这种调查研究方式是十分有害的,既影响调查研究的深入进行,又会使调查研究的结论出现偏差。在这方面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不能带着一成不变的框框搞调查。这种框框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领导在调查之前向调查工作人员交代的调查意向和对调查对象的初步评价;另一个是调查工作人员在调查之前对调查对象的已知情况和印象。应该说,这些“意向”、“评价”、“情况”、“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作为调查研究的指导和参考是应该的;然而绝不能把它当做一成不变的框框去套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把已有的“评价”和“印象”作为调查的结论,而应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不断修正那些已有的“评价”和“印象”,使调查结论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二是不能在调查开始就急于下结论。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在调查的开始阶段听到的情况和意见,还仅仅是一些表层的现象,随着调查的扩展和深人,才能触及到深层和本质。因此,那些稳重的调查工作人员,在调查开始阶段,对被调查者不轻易表态,对调查的事物不轻易下结论。而那些下车伊始乱发议论、轻下结论的调查者,往往使调查走向偏听、偏信、偏见的歧路,甚至使被调查者受伤害,自己栽跟头。三是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调查研究人员对某一单位或个人,往往在没有直接接触之前就听到人们的一些议论。对这些说东道西的议论,只能作为观察分析问题的参考,不能作为依据,更不能盲目地听信某种议论,形成对调查对象的某种偏见。在调查之前,最好把自己脑子里储存的有关信息很好地清理一下,不要使其成为对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的排斥力。二戒蜻蜓点水

在调查研究中,满足于听听汇报,走走转转,看到的常常是表面现象,触摸不到事物的深处。过去有句老话,叫“涉浅水者得鱼虾,人深水者见蛟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改进调查研究作风,必须在“艰苦深入”上用气力、下功夫。

一是不能走马观花,要扑下身子。在调查研究方面,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的杰出典范。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论著,而且在躬亲实践方面,也为世人所敬仰。我们知道的有三次大的调查。一次是在1927年初,毛泽东同志为了弄清中国农民运动的实际状况,在湖南乡下调查32天,走了1400多华里,实地考察了5个县的农民运动情况,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不朽的文献。第二次是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为了批驳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他在寻乌进行了20多天的调查,召开有50多人参加的总结调查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后在宁都整理了近10万字的《寻乌调查》笔记,并高度凝练成《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杰作。第三次大的调查是在1956年,他虽年过花甲,身体不好,但为了揭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一连紧张工作了近两个月,听取中央34个部门的汇报,查阅大量资料,有时实地参观,写出了《论十大关系》这篇光辉文献。毛泽东同志这三篇杰作的形成,少则调查20天,多则两个月以上。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调查研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舒舒服服,走马观花,是掌握不了第一手材料,不可能对事物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不能只贩“二手货”,要深入生活,掌握第一手材料。“生活是万题之母”,生活本身就是矛盾统一体。原始的东西,尽管是粗糙的,但它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要熟悉矛盾,揭示矛盾,一定要扑下身子,掌握第一手材料,对一些事情要尽量做到亲历。到一个单位去,只要情况允许,一定要亲自问一问,亲自看一看,亲自验证一下,亲口尝尝“梨子的滋味”。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事情越多,对生活的感受就越深,对事物的判断力就越强。比如,你要调查一个典型,就要和他住上一段时间;要了解部队的生活,就要到伙房和餐桌上去看一看、品一品;要摸清部队的思想状况,就要找各种类型的人员聊一聊,掏掏他们的心窝子话。因此,到一个单位要弄清真实状况,没有十天半月或者更长一点时间,是得不出正确答案的。

二是不能浅尝辄止,要深入事物之中。调查研究不是漫画式的了解和浅尝辄止的一知半解,而是系统的深入的。所谓系统就是从事实的全部总和,从事物的联系中,获得真知灼见。所谓深入就是通过连续的反复的调查,透过现象和表层去挖掘事物的本质。事物是复杂的,调查研究往往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要搞半截子工程。调查最困难的时候,也往往是接近出成果的时候,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定要坚持到底,成果常常出现在最后一下的努力之中。另外,调查研究的作风是否深人,不能单看调查了多少天数,接触了多少人员,关键是看是否进人了被调查者的心中。如果只“身人”,不“心人”,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在感情上格格不入,那么调查的时间再长,也无法了解到深层次的情况,无法抓住事物的本质。三戒范围过窄量化不够

调查研究是一个沙里淘金的过程。只有对事物掌握了一定的量,才有可能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才能在众多情况中抓住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我们有些调查,往往是重定性、轻定量,重结论、轻联系。某些同志反映的问题,到底占多大的面,到底这事物与那事物的联系是什么,到底这个问题背后还有没有别的问题?这些不弄清楚,立论也就不可能使人信服。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情况非常复杂,各种思想十分活跃,矛盾的不平衡性、差异性加剧了,事物多样性、多元化的趋势突出了。这种新的形势、新的情况要求我们,在搞调查研究时,范围不能过窄。这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有人作过统计,蜜蜂要酿一公斤蜜,需要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这充分说明“量”的重要性,没有量的积累,也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要想对一个事物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必须加大“量”的调查,不如此,就很难看出复杂事物的全貌,很难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

加大“量”的调查,关键是眼界开阔,要“广闻博采”,不要自己束缚自己,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内。具体来讲,主要是把握好三个环节:一个是注意点与面的结合。了解点上的东西,尤其是富有鲜明个性的东西,是为了从全局上、客观上认识分析问题;面上的情况掌握住了,才能更好地分析局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结合好了,就能对事物的大小、宽窄、影响程度有个正确的分析,从而构成微观与宏观相统一的有机整体。另一个是加强纵向的调查。在调查中,从横向上多摸几个单位是必要的,但也要注意打纵深仗,也就是通常讲的掘“深井”。为了摸清事物的来龙去脉,要调查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调查事物内部各种成分的构成及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调查事物数量变化的趋势。再一个是,要善于吸收不同的意见。特别是专题总结一个单位的事迹或宣扬某一方面的典型时,既要听其“过五关”的经验,也要听其“走麦城”的教训;既要听所在单位的介绍,也要征求其他单位的意见。当听到不同看法时,一定要搞清它所代表的范围,真正在纵横比较,在对量的具体分析中,把握住事物的度和质。四戒粗疏大意

搞文字工作的同志,随时都要有调查意识,随时都要进入“角色”。搞新闻的讲究“新闻眼”,搞研究的要做有心人、细心人。别人没留意的,你能留意;别人没看到的,你能看到,这样才能使脑子装满题目,装满线索,装满问题。不然,“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粗心大意、粗枝大叶是调查研究的大忌。

一要事事留心,就是在调查过程中要留心各种事物,注意观察各种现象,听取各种意见。有些重要的发现可能在无意之中,有些宝贵材料又得之于意料之外,这就是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去年我们研究室两位同志调查部队在改革开放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一直在思考,部队遇到的这样那样的情况怎么解决?好多问题光靠部队自身又解决不了。这时,他们听说南阳市委、市政府在为军人排忧解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便马上和河南省军区政治部秘书处的同志前往南阳,进行实地调查,回来后连夜整理情况。这个材料受到总部和军区领导的关注。

二要时时留心,在座谈、闲聊、谈心或者茶余饭后,注意发现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发现使人“眼睛一亮”的东西。如一次济南军区政治部领导召集各大单位汇报工作情况时,有个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插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当主任说难也不难,关键是看你怎么当法。在领导上,到位不要越位;在工作上,跟上靠下抓重点;在方法上,大事把得住,小事放得开。听完这段话,参加会议的机关同志觉得这位领导谈出了真情实感,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座谈会一结束,马上约请他写写当主任的感受。这篇文章在《政工简报》刊登后,受到领导机关和部队的普遍好评。有一次下部队调查,在与一位军的领导同桌吃饭时,他很有感慨地谈到了当党委书记的辩证法。他说:要统揽不要包揽;要决断不要武断;要大度不要失度;要放手不要撒手。这“四要四不要”;是他积累了多年经验形成的,不光对如何当好党委书记有启迪,对我们机关工作人员也有教益。我马上把它记在本子上,后来还真派上了用场。事实说明,只要留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现好的思想观点。

另外,还要注意间接调查,在学习书本知识、历史资料、报纸刊物中积累资料。有一次,我们在翻阅外军区的政治工作动态时,看到海军政工研究室有位同志谈了对股票、第二职业等几个问题的思考,马上便联想到,我们军区有没有这种现象,需不需要回答和解决?尔后,负责调研的同志迅速深入部队进行调查,反复研究,很快形成《对军营经济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一文,受到军区领导同志的肯定和赞扬。由此我们感受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搞调查研究,要注意分析和联想,要借鉴有关知识,随时从报刊、文件中吸取营养。有人统计过,《列宁全集》里所引用的各种书籍共达16000多种。这对我们是很有启迪和教育意义的。五戒报喜不报忧

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调查研究的根本原则。现在,我们在调查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报喜容易报忧难。难在哪?主要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被调查的同志怕报了忧,上边又查又问,影响单位形象,损害个人声誉;另一个是搞调查研究的同志对报忧也有顾虑,怕担风险,怕挨批评,怕惹得上下不高兴。

解决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有坚持真理的胆量和勇气,自觉地把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要求,当作调查研究工作的崇高职责。“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部队建设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运动过程,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短与忧都是客观存在的。揭短才能治短,报忧方能解忧。应该说,我们经常下部队,对干部战士的苦衷,对部队热点、难点和倾向性问题,是能够看到的。关键是有没有勇气报忧。在某一期《政治工作动态》中,有三篇材料很引人注目:一篇是某集团军反映的基层文化工作存在的“六难”;另一篇是某省军区反映的某守备师干部战士生活困难;再一篇是某军分区反映的接兵干部收礼受贿问题。这三篇材料都是报忧的,都带有“火辣辣”的味道,但不仅没有受到“冷遇”,反而引起了军区首长和政治部领导的高度关注。军区首长看到基层文化工作“六难”的材料后,立即召集机关有关部门分析原因,研究办法,提出对策,在面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明智的领导很愿意听到下面的真实情况,机关干部要勇于为部队的干部战士代言。事实上,反映一个大的问题,很可能就把部队某一方面的工作向前推进一大步。

另外,一定要把报忧的立足点搞端正。揭露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爆冷门”,不是投人所好。机关干部反映的问题,要能够进入领导决策,推动部队实际工作的开展。因此,搞调查研究的同志,一定要坚持观察问题的客观性,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防止和克服报喜藏忧的现象。六戒居高临下

为什么同样下去调查,有的很有收获,有的却收获甚微呢?我看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端正调查研究的根本态度。调查就是向群众请教,向实践探求真理,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做不好的。要和调查对象谈“知心话”,不说“应付话”,重要的在于感情的沟通,在于信任感的增强。要广交朋友。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调查研究,主要的一点是要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让人家讨厌。在兴国调查时,毛泽东同志请了几位农民谈话。开始时,他们不明来意,很疑惧,所以第一天只是谈点家常,脸上也没有笑容。后来,毛泽东同志请他们吃饭,晚上又给他们找来宽大的被子睡觉,像对待自家兄弟一样,这才使他们了解了毛泽东请他们来的目的,慢慢地有了笑容,话也多起来了,到开调查会时,更是无拘无束,讨论热烈,无话不谈,亲热得像一家人一样。这说明,感情是联系的纽带。我们到一个单位调查,切忌居高临下,切忌自以为是,不能摆机关的架子,要使人家有一种安全感、信任感,要使他觉得你是来帮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找他“茬子”的,更不是坏他的事的,这样他就不会敬而远之,或勉强应付,而是向你主动反映情况、倾诉苦衷。

要将心比心,搞点换位思考。我们到一个单位,不仅发现好的经验、好的事迹,同时也会看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对问题一定要有理智的头脑,要有科学的分析,要弄清问题的性质和程度,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正在发展着的,还是在逐步消失的。如果属于客观原因,或是工作指导中一时想得不够周全,就不必大惊小怪,乱加指责,否则就会伤调查对象的心,起不到好的效果。

要正确看待领导的看法和意见。向领导同志汇报,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看眼色和来头,不能随声附和,也不能老是揣摸领导的心思讲话。向被调查单位领导汇报和回机关向领导汇报,要搞“一本账”,不要搞“两本账”,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好,回来后又说孬,那就不好了。当然,有些不便于向调查对象讲明或自己拿不准的问题,另当别论。

七戒忽视研究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调查和研究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那种重调查、轻研究,调查多、研究少的倾向是调查研究工作理性不强、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注意防止和克服。

调查之前就“研究”出了几个观点,尔后带着观点去找事例,这是忽视研究的表现之一。有的同志可能会问,把研究都摆在“首位”了,还能算忽视研究吗?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因为调查之前的那种“研究”不是客观的研究,而是主观的研究,得出的观点也缺乏客观依据,这种带着观点找事例的做法是削足适履,违背了研究的客观性,也可以说是对研究工作的一种亵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调查大量的事例中分析研究,抽象出科学的观点。

调查之中不研究,把调查和研究截然分开,这是忽视研究的表现之二。从理论概念上说,把调查和研究分开讲是可以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不可截然分开,研究应该贯穿于调查的全过程。调查者从调查一开始,大脑就要高速运转起来,要边听,边记,边思索,对被调查者说的每一种意见、每一件事情,都要向自己问个为什么,使自己在调查中受到比别人更多的启发,产生出思想产品。这样,调查结束了,同时对问题也研究了一遍。另外,还可以和被调查者一块儿研究,把调查变成研究式的调查,不要让被调查者推磨式地发言一遍就完了。要充分挖掘被调查者的智能,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然后把研究的成果随时记下来。

不反复,企图一次完成,这是忽视研究的表现之三。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其深化发展是无止境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对一个事物的调查研究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应该有一个不断深入的再研究再认识的过程。作为一个成熟的调查研究人员,不应怕反复的调查、反复的研究,第二、三次调查研究否定前一、二次调查研究是常有的事,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是经过否定之否定以后形成的。八戒做表面文章

调查研究是不是做表面文章,主要看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否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否能进入决策,进人工作,是否能提供办法,付诸实施。为了防止和克服在调查研究中做表面文章的倾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端正调查研究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进行调查研究,就是要把调查研究的目的搞端正。是为指导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还是为了对上出名挂号、对下哗众取宠?机关干部搞调查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为了迎合上级的意图、迁就下级的情绪、追“风向”、赶时髦,调查时偏听偏信,研究时硬扭角度。

二要处理好写文章与指导工作的关系。调查研究之后,一般都要写出文字材料,或向本级领导报告,或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但绝不能把写文章和做表面文章划等号。写文章的不一定是做表面文章,不写文章的不一定不是做表面文章,关键在于文章是怎样写的,工作是怎样做的。经过认真周密全面客观的调查,尔后进行科学的辩证的分析研究,最后写出有理有据对工作有正确指导作用的调查报告,这样的文章写的越多越好。而那些满篇华丽辞藻缺乏实际内容、对工作毫无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写的再少也是做表面文章。那些对指导工作没有价值的调查研究,即便不写文章,也是做表面文章。做表面文章既害人又贻误工作,切不可为!三要抓好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调查研究的成果最终能否落实到指导工作上,即进人工作,进入领导决策,这是辨别某一调查研究是否做表面文章的最重要标志。经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上报下发,这仅仅是做完了上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做好下篇文章,即把调查研究之后拿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落实到基层,变成广大干部战士的实际行动,使调查研究之花,结出丰硕的改进工作之果。

下载读后感 八戒说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后感 八戒说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缠中说禅经典语句

    缠中说禅经典 1,均线找牛股:盯着所有放量突破上市首日最高的新股以及放量突破年线然后缩量回调年线的老股,这都是以后的黑马!特别是那些年线走平后向上出现拐点的股票,一定要看好......

    《禅说庄子——人间世》

    题目: 《禅说庄子——人间世》(一) ———————— 第一讲、遭遇人世间的阴暗面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

    禅音说课——荷花淀

    荷花淀说课稿 一、 说教材:(第二册第三课) (一) 教材所处的位置即课文特点:《荷花淀》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课。本单元课文包括《祝福》、 《边城》、《荷花淀》、《......

    《禅的故事》读后感

    W:良叔叔坐在山上看月亮,银色的月光洒满山头,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美,《禅的故事》读后感。"可怜的人,"良叔叔叹了口气,"我能给他的,不过是件破袍子。要是能把美丽的月亮送给他,该多好......

    喝茶解禅读后感

    读《喝茶解禅》有感 茶与我,有种不可言喻的缘分。在我小时候 ,爷爷很喜欢喝茶 ,我就很喜欢端起茶杯闻茶香 。 长大后 ,就爱上了茶文化 ,在未接触茶文化之前,我不曾想过祖辈父辈手......

    “禅定力”读后感(精选五篇)

    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谨言慎行,不随波逐流,不放纵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常不被情绪......

    《正念禅修》读后感

    《正念禅修》读后感一直忙碌着,忙着工作,忙着家务,忙着干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惟独没有给自己的心灵留点时间。都说这个世界很浮躁,很喧嚣,很功利,这样的世界还有一张床安放我们的心灵......

    《菊花禅》读后感(精选5篇)

    许冬林是我省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蚌埠日报副刊的老作者,经常在晨风副刊上读到她的文章。今年夏天在省城与之偶遇,并获她所著的散文集《菊花禅》。《菊花禅》是一本充满了草药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