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2 13:35: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一篇: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福建省邵武第四中学 肖和安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作文教学中尤其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结合高中生作文现状,主要讨论了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作文创造性思维培养

引言

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一项创造性极强的活动,在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述拙见,权当引玉之砖。

一、创造性思维的定义

“创造”一词是由拉丁语“create”派生而来,原意指“在原来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生成新的东西”;在《辞海》中解释为“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现代创造性研究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简言之,就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首创性、独特性的特点。

二、高中生作文现状及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严重禁锢学生的灵性思维和创造活力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作文训练,但到高中毕业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很多高中生写起文章来总是重复初中用过的一些陈谷子烂芝麻,形式呆板无趣,且思维层次停滞于相当肤浅的阶段,少有灵气。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失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呢?

1.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的思想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精英。但同时也有一些不适时宜的文化观念与习俗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如,“中庸之道”——取法于中、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怕冒尖,随大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有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随遇而安”、“听天由命”、“激流勇退”等观念,引导人们逃避现实、回避矛盾,极大地遮蔽了人们的创新意识。

2.素材积累贫乏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就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聚焦社会,走进生活,这样才能使作文充满时代气息、社会责任感和生命激情,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家庭的过分照料,使之缺少生活历练,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逐渐萎缩;此外,“家庭—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节奏,让学生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窄。长此以往,又怎能激发作文的情思,写出鲜活的文章!

知识是创造思维的基本要素,是作文的基础。中学阶段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时期,也是他们向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汲取营养,从而完善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然而,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80%的学生很少涉猎课外读物,其余2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也不足半小时。一个阅读面窄量少的学生,又怎能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文章来呢?

3.指导思想偏颇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对作文教学的意义认识不清,作文课随意性较大,点评作文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更有甚者,作文课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阵,教师只留下题目,不做任何解释,任凭学生随意写作;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可是训练方法不当,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没有顾及学生的智能差异,把作文教学搞成技术培训,如:如何观察,如何积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等等。这种机械性的训练模式便于操作,易出效果,因而颇具市场。渐渐地,学生作文也就暴露出千人一面、个性丢失、内容肤浅等问题。

4.命题脱离实际

命题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作文题目陈旧上。当前命题作文往往是记时令性的活动(节日、假期活动等);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父母、老师、同学等);议勤奋刻苦、勤俭节约、拼搏进取之题,抒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校园之情„„小学写了、中学写,今年写了明年还写,命题作文成了“遵命作文”。久而久之学生重复腻了,写不出新意,尝不到写作的乐趣,容易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为了应付交差,往往是胡说瞎编,或人云亦云。

三、培养学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策略及方法

(一)创设宽松自由的写作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角色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总是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按照“命题—指导—写作—评改”的结构模式。往往教师一布置作文题目,学生便皱眉、叹气,直呼“作文作文,难死小人”。写作乏术,于是便出现了假大空、无病呻吟等问题。要知道,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精神劳动,要靠个人的内在动力而非外在压力,没有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教师讲得再好也收效甚微。专制的、压抑的教学气氛只会窒息创新的火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创设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才能轻松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思维的灵活性才会充分显示出来。

(二)拓宽知识视野,奠定创新基础

创造力的产生需要信息量的积累。一个人的生活视野越广,知识储备越多,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作文亦如此。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发达,对现在的学生来说,真正缺少的并不是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审美观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体验。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在于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社会,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一方面,教师应该提倡学生博览群书,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平时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由老师或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时文美文、时事,并不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心得;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多读报纸,要求看有所选、看有所得,并对一些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思考;此外,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由观看或者精选一些富有思想深度、社会意义的节目指定学生观看,看完节目后组织学生撰写收视评论,表达对节目的看法、体会或收获。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随看、随听、随想、随记的习惯,日后作文时也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一改往日内容空洞无物,虚假造作的老毛病。

(三)激发写作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表现出来的创造意向、愿望和动机。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起点。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创新之笔,包括一句文言的妙用,一个成语的翻新,一个新颖的比喻,一句闪光的稚语,都应及时鼓励,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树立“我能写好文章”的信心。此外,为了激励更多的同学写出有创意的文章,教师可采用多种鼓励形式。如,采用开展“一语惊人”口头作文比赛,三分钟演讲比赛,编印优秀作文竞集,组织校园文学社等形式,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励他们去创造。

(四)打破思维樊笼,培养创新能力

据报载:美国大学生平时看上去学习不大用功,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常有独特的创新见解;而我国留美学生平时学习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写毕业论文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思维习惯和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所致。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多运用定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因而,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几种思维的方法:

1.培养发现问题能力。古人云:“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置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比如,组织学生讨论:孔乙己在今天该有什么命运?祥林嫂能不能独身?别里科夫与华莲卡真的结婚会有什么后果?经过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发现问题的意识,还养成了“不满意识和撞击意识”——就是对已有的现成答案或事物提出与之相反或不同的见解,并在质疑讨论中撞击出创造的火花,培养了创新性思维能力。

2.培养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也叫反常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用之于写作,即古人说的“翻案法”,要求学生“反其道而思之”,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

①论争文章。把优秀作文粘贴在习作专栏上,让学生同题异作,写文章商榷。俗话说:“石木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良玉在切磋中生辉,思想锋刃在砥砺中闪光。鼓励学生写论争作文,打“笔墨官司”,既可以训练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

②质疑作文。鼓励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质疑前人的理论或经验。如“名师未必出高徒”“弄斧还须到班门”“有志者事未必成”等,启发学生不泥古,不守旧,认真分析,勇于质疑。

3.培养想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创造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作文一旦失去了想象,就会黯然失色,缺乏生机;而丰富的想象,能使文章生气盎然,光彩夺目。因此,写作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①假设作文。假设某种情境,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境,凭借生活逻辑,展开想象去构思。如,十字路口,两辆自行车相撞,甲、乙两人同时倒地。试想象当时两人的言语、表情——如果两人是熟识的朋友;如果两人是有隔阂的邻居;如果一人是另一个的领导。

②编创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指定的材料,编创出超越时空的传奇故事,如《孔乙已巧遇范举人》《孔乙已夜访鲁迅》等,编创这类故事,就得借助创造想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③幻想作文。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幻想能力,对发展其创造想象力有积极意义。如,写作《假如我是„„》《我希望„„》《三十年后我们再相见》之类的作文,并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多看一些科幻方面的佳作,让学生进行合理的假设、推测、联想、想象,从而有所创造。

④续写小说。把小说中已经告一段落的故事,按照情节发展的趋势接着写下去,例如学习课文《项链》后,要求学生续写“玛蒂尔德如何回答佛来思节夫人的话,以及她后来是如何生活的”。

4.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从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学者吉尔福特曾要求被测试者3分钟内列出“红砖”的用途。甲答:盖房子、盖仓库、建教堂、铺路修炉灶。乙答:做门槛、压纸、打狗、支书架、打钉子、磨红粉、做棒球垒。二者比较,甲的答案全是建筑用途,而乙的思维更具有创造性(做门槛、支书架、做棒球垒为一类,属于材料;磨红粉为一类,属于原料;压纸、打钉子为一类,属于工具;打狗一类,属于武器)。要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深入发掘题目的含义。如以“伞”为话题作文,可多角度立意:(1)炎炎夏日,伞顶住烈日,把凉爽留给人们;暴风骤雨,伞使人们免受淋漓之苦。伞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的风格。(2)从纸伞、油布伞到形形色色的折叠伞、自动伞、帽子伞„„折射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青年一代不应大人的“保护伞”下虚度光阴。同样是伞的联想,角度不同发散出的立意也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立意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五)精心设计命题

命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欲望的强弱和思维的活跃程度。要使学生自由表达,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唯有如此,才能使大多数同学对写作由“知之”“好之”最后达到“乐之”。所以在命题上一定要巧用心思,合时合事。一是文题要切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命题时注意捕捉生活中新鲜的,能拨动学生心弦的东西,采用半命题或给出“母题”的方式,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拟定完整的题目,然后完成写作。如,针对中学生崇拜歌星、影星的现象,可拟题《追星热之我见》《我最喜欢的一首歌》等。二是文题要贴近社会,尽量将学生的视线引向社会生活,使文章充满时代气息。例如,在观看“温家宝总理亲临汶川慰问地震灾民”电视直播后,同学们满怀敬仰之情写下了《温家宝总理的魁力》;针对藏独分子肆意阻挠奥运圣火传递这一暴行,同学们愤怒地写下了《我看藏独分子的末日》等等。

结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应愈发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针对高中生作文现状,提出了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即以教学环境为先导,以社会生活为源泉,以创新意识为动力,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作文命题为突破。相信据此入手,扎实地努力,将会有丰硕的收获。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我们在这里突出强调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要坚持“三个面向”,就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创造和创新,主要指通过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的方法,借以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

在中学语文文学鉴赏教学中,我主要注意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在诱发兴趣中培养思维的敏锐性

教学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时,学生预习课文后不难理解课文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在分析课文时可以先提问,为何不以有的版本“粜米”为题,而要以此为题呢?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了课文标题的深刻含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在兴趣中盎然中一下子就打开了。

2、在质疑研讨中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在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对于勒这个人物既有同情也有批判,在读后感中,学生认为,于勒的处境沉

浮给“我”一家带来的是恐惧或希望,这也衬托出人世间的炎凉,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社会,通过质疑,学生就会对造成这样的社会根源有所认识。

3、在引导联想中拓展发散思维空间,发散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发展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新颖性,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①想象发散训练

在指导学生赏析《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求学生就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发挥想象,让学生想象拳头力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频率的缓急,这是对课文描写的补充。还有镇关西的心理活动,也要求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

②组合发散训练

在学习《范进中举》时,要求学生就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不得不抡起巴掌打醒胡屠户那个动作联想鲁智深的那三拳进行组合发散思维训练,比较其心理、形势。

③多维发散训练

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让学生续写小说结尾,假设于勒这一切的一切只是装穷是为了试探其兄嫂的,那么结局会是怎样呢?

④探索发散训练

《范进中举》表现出胡屠户的前倨后恭,范进的喜极而疯,造成这些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去探究思考。

⑤因果发散训练

在学习《葫芦僧判断糊涂案》中,我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弱女子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虽然他是遇到了曾受其父之恩的书生——

当时的主审官,但是,她却没有得到公正对待,这是为什么?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确知道,这个弱女子不论她是多么善良,也不管其父对现时的主审官,先前的书生有多么大的恩情,只要在当时的历史现实下,主审官就不得不糊涂判案。

4、在精讲巧练中训练聚合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聚合思维是在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基础上,经过分析、比较、加工和整理,从中得出一个最佳的、最有效的答案或结论。

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鸭式的灌输而忽视启发式的引导。它把学生摆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和培养。这种教法违背了人具有创造能力,希望实现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与压抑,跟不上的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学生的负担,而不是乐趣,甚至会失掉好学上进的品质。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尽力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下一代,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就能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中心校 黄丽红

[内容摘要]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本文就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一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二要引导学生求异创新,拓开思维空间,训练敏锐的思考力;三要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四是作文批改,要突破框框,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创造性思维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文教学的改革就应从培养创新人材这视角去思考,多组织学生写假设作文、幻想作文、争论作文,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系统而有层次的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掌握规律等方法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从旧中悟新,写出内容的特色,思想有意义,立意较新颖的文章。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在作文中“创新”并不十分难。

在我们小学各年段的作文当中有好多命题作文可以写成同一文题而材料不同,写法不同。如《我敬佩的一个人》、《难忘的教训》、《童年趣事》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先让同学们感受一些好学生的作文,以《童年趣事》为例:有的同学写小时候帮小鸡洗澡;有的写给小猫剃胡子;有的写小时候模仿妈妈洗 米却把盐当米来洗。大多数学生从中体会到这些新颖作文读后给人一种快感,觉得文章写得与众不同才有意思,才有成功感。从而产生了“我在作文时也要这样写”的念头。有了这种跃跃欲试的愿望后,就可以抓住时机让学生练习其他类型作文了.然后在平时讲评时将文章写得是否有新意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不断地巩固学生“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直至形成习惯。

二、引导学生求异创新,拓开思维空间,训练敏锐的思考力。

人的创造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思维品质的优劣。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人脑的先天素质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外,绝大部分是后天教育训练的结果。作文教学应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1、引导学生走出“天下文章一大抄“的误区,训练创造性思维的变通性。模仿是人类好奇心理活动促发的一种行为现象,它能激发人们的思考,并通过思考去发现视野以外的事物。小学生最具模仿性,教师不仅要爱护和关心这种模仿性,更要把它引导到智力发展的轨道上去。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凡是要求写一篇新体栽新要求的文章,往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并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造”这一新境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熟练—创造”的过程;从模仿、掌握、熟练到创造,是学习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作文的必经之路。如学习了《桂林山水》后,就可以写《我的家乡》。总之,在写作教学中,可通过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其思维空间,训练其“寻找联系”的创造性思维,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变通性的品质。

2、通过“同中求异”,训练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学生作文常犯的毛病是 千篇一律,题材不新颖。如:一写到妈妈,就是我半夜生病了妈妈送我上医院,下雨了妈妈到学校接我回家。这就要求指导学生“同中求异”,做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就能激励学生写出有新意的文章来。如写作文《我的启蒙教师》,绝大多数学生写一年级老师,经老师点拨后,同学们的思维不再局限在“一年级老师”,有的写爸爸、妈妈,有的写幼儿园老师,还有的写小伙伴、邻居的长辈,甚至有的同学写到一只小鸟、一只蚂蚁、一条小狗。总之,学生的思路广开、选材新颖,充分显示了学生创造的独特性。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1、将大量想象创新练笔放到阅读课中。长期以来,语文课将阅读课和作文课分得十分明确,阅读课只对课文进行字、词、句、段、篇的分析,了解中心,掌握意思。但我们都应看到,大量的范文中有不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好素材。如一个省略号、一个空白、一幅插图,都可以让学生去填补,更有好多文章可以让学生写感想、续编。

2、让学生放胆想象。很多语文老师在指导作文时,过多地强调了内容要真实,不能编造,致使好多学生只是乱七八糟地搜集到一些观察材料,就事论事地凑数。久而久之,文思枯竭、语言干瘪、无话可说。其实,这些都与忽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有关,学生的想象力强了,对一件事就想得多、想得深,作文的立意就会深刻。结晶可以说,任何一篇优秀的作文,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结晶。因此,在平时练习作文时,教师应放胆让学生展开想象,给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说己之欲说、写己之欲写,只求敢想敢写,不求合情合理。由于小学生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在他们的发现和创造中往往会有缺陷,他们在想象 性习作中常有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可能不严密,但确有个性童心,我们教师应爱护引导,不要苛求,更不能讥讽“异想天开”、“胡说八道”,只要他们能用自己的眼光发现别人没注意到的问题,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认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观察,都必须应鼓励。

四、作文批改,要突破框框,鼓励创新,鼓励标新立异。

写作在本质上讲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创新思想,指导影响学生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亮出作文题后,就理应先引导学生“解放解放思想”、“拓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千方百计地写出“新意”!然后,抓住“批改”这一环节再为学生“添一把火”,毫不迟疑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予以认可鼓励。如此,学生每一次作文都会受到一次鼓舞并切实地锻炼了一次,他们又怎么会不感兴趣呢?事实证明,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思维的潜力,教师应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条件,使其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这种成功会反作用于他们的作文思维,促使他们思维更为活。

只要教师善于把握好转换思维的方向和角度,抓住有利时机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就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总之,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教师做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才能养成。

第四篇:浅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树上落这十只鸟,被猎人用枪打下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有的同学回答还剩下九只,有的回答则没有了,原因是鸟儿都被吓跑了,还有一个特别的答案是树上有无数只鸟儿,因为鸟儿都聚到树上为死去的同伴开追悼会。前两种答案是我们按照固定的思维模式考虑得出的,而后一种答案独特的视角背后像我们展开另一面广阔的天地,即一种全新的创造性思维。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为我国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新的历史的任务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接班人。中小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阶段,因而需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新思维。从目前国外普通教育实施创造教育的实践来看,“思维教育”正是受到特别重视的方面。

前苏联教育家书霍姆林斯基反对只是训练学生“识字、识记、保持、再现”即让学生将知识“塞进去、储藏住、倒出来”,他提出:第一,要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他还提醒人民“不能认为既然学生在掌握知识,他自然就变得聪明了。”因此,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是“训练思维的学校”,“需要进行专门的工作”。于是,他们在学校一至七年级开设了一门特别课程,叫做“思维课”。

日本的教育界也认为,日本资源贫乏,为了使国家富强并在国际上有竞争理力,必须依赖于发挥国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不断开展技术革新,而对于今天青少年治理的培养,创造新思维的训练,则是造就未来生力军的重要措施。

美国保加利亚等国家许多中小学都开始把思维技巧训练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创造新思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维形式呢?创造性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他是创造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高级的思维形式,通过揭示事物或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规律性,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并使认识超出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探索未知,创造新知识的境界。他的突出特征是新性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和开拓性。一个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发散思维到集中思维,再从集中思维到发散思维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此任何创造新思维都离不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它的运行中又有独特的思维活动程序和规律,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这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活动程序。在人类历史上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及达尔文的 “生物进化学说”等划时代理论的提出都深刻体现了这一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一,有创造活动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一,帮助青少年摆脱思维的单一性,僵硬性和习惯性。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发展思维,求异思维的机会培养创造力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散思维的机会。

第二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因,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对事物有着执着的追求和迷恋,不会感到学习和创造是一种负担,而会在活动中获得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情感满足。

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启发式教学或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而情疑难,产生求知的需要和探索的欲望,主动提问和质疑,要有意识地强化他们对一切事物的兴趣,以保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第三,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它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科学实验证明,通过有目的的,有意义的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例如: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鼓励学生自编应用题,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通过课外活动也可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提供给学生某些原材料和元部件,鼓励他们按自己的设计进行组装活动。

第四,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想象力。

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创造性思维是对头脑中已有经验的调遣、重组过程,有时以从未有的组合形式表现出来,但任何形式的组合都不会脱离一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范围。一个对某一活动领域知识技能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产生与该活动领域有关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并不是知识经验丰富的人都有创造力,有的人尽管在某一领域中有丰富的经验,却拿不出任何富于创造性思维成果,只能重复别人的方法,照搬现成的经验。这是因为他不善于调用和重组头脑中的储存材料,缺乏高水平的表象建造能力。因此,想象力是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教学中,教学应丰富学生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想象力的训练,使其大胆想象,敢于“异想天开”,创新进取。

第五,培养优良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仅和智力因素有关而且和一系列地智力因素和个性特征有密切的联系。实验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儿童富有责任感、热情,有毅力,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喜欢自学、勇于克服因素,好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有较强独立性、兴趣广泛,爱好沉思,不育从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学生的独立性、勤奋、自信和坚持有恒等优良个性特征的培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纪我们国家的主人翁。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我们及化科学技术进入世界的先进行列,我们必须培养出新一代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立志改革的、勇于创新的,富有开拓精神的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要具有创造精神,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不应仅仅是前人思维成果的获取,而更重要的应该是理解知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的显示。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创造性思维同样是要以知识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既要认真地传授知识,更重要注意激发青少年积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未来需要我们的青少年去创造,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去认识和研究。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以自己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开展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探究和实践,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多的创造性人才。

籍秀娟 1月6日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摘 要]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作为服务于现代建设需要的教育,理应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质教育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中创造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的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学生 创造思维 创设氛围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直觉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预测力和捕捉机会的能力等等,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结构去思考,完全把学生置于新角度、新思维、新情况与新问题之中,适应学生带有理性色彩的好奇求新的心理。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目前每个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表现

1.陈旧的教学不能与时俱进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即使有少部分问题,也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因此,就有了杨振宁博士的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国学生不善于提问题,不愿提问题。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假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前景。这就产生了当今教育界所强调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引起广大教师高度重视并付诸于教育实践过程之中。

2.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保护和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成人为本位,知识本位为主流,强调的是严明纪律,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从“传道、授业、解惑”开始,教育舞台就鲜见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在此课堂中的学习,无疑千人一面,被动接受,失去了自我表现,流失了个性。据有关人士调查,中国学生与欧美学生比较,中国的学生的笔答能力较强,各学科发展较均衡,而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却明显偏弱。这正是传统教育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的结果。

3.重视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

现在不少教师和家长都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重视孩子的环境教育,因为从国内外对青少年的大量的智力测试结果表明:智力优秀和超常以及智力边缘和落后的人仅仅是少数,而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是相差不多的,这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事实。而且从大量的调查分析进一步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与其智商有一定的相关,但在相同的智力水平下,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人行动主要是有意识、有目的行动,在这些行动过程中,不仅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目的,还支配着自己的行动以实现预定的目的。意志就是在这样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位伟人说过:“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积极的性

格特征,如勤奋、坚毅、自信、谦虚、细致、进取心、探究性等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消极的性格特征,如怠情、怯懦、自卑、骄傲、粗心、安于现状、墨守成超等,则阻碍学习的进步。然而性格是在人和生活环境积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对于学生来说,使他性格形成的生活环境首先是他的家庭。家庭的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父母的态度言行,更是直接影响着儿童形成这种或那种性格特点。

4.课堂结构单一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弊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作过十分中肯的分析:“课堂教学既然是一讲一听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而举手答个问题,也只不过是配角罢了。这在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师了呢?于是,叶老进而提出了“„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这个著名论断,并鼓励我们教师“朝这样好的境界努力”。

为了达到“这样好的境界”,必须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优化教学结构。要打破常规带学生容入社会和大自然之中,进行多课堂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能充分发挥。

5.学生的习惯性根深蒂固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来,人们在教育教学中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家长总希望孩子多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只顾孩子学到多少,不顾孩子怎样学习,逐渐使不少孩子因为学习任务过重、认知训练过多而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也就是说把思维固定在传统的单一的正确结论上,如果学生仅仅只有习惯而不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不可能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上述现象说明:传统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抛弃陈旧的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来作为我们国家教育的着眼点,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核心是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造性思维。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培养学生多提问,多想问题的习惯

要从改变已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被动地位,使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切实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有位名人曾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也就是说,创新始于问题的提出,又终于问题的解决,因此,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要激发学生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其次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设计和安排要有弹性,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接受能力,难易适当,还要让学生有时间去考虑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运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地掌握知识。

2.诱发创造兴趣,启发创造想象,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创造兴趣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发展有启动、导向功能,因此,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所谓想象是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组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尤其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注重挖掘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学会“节外生枝”。让学生充分想象,在某些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上加以加深,突破传统的思维。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哪怕是想入非非,异想天开,也要支持,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平时应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给予关注,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其次,还可利用教学环节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

3.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

要培养21世纪的人才,不单只要开展有计划、有系统的创造教育,还要因时、因地,必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既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又要让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心理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思维训练是创造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只有能思考,善思维,才能在观察、分析、对比等学习过程中,根据已知去探索未知,发现新的方法,找到新的思路,激发创造潜能,从而达到创造教育的目的。思维训练也是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力的训练,能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活动的满腔热情,让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心情。可见,思维训练对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智慧,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探索的心理品质是进行思维训练的前提,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方面。爱因斯坦指出:“整个科学不过是日常思维的一种提炼。”这种提炼实质上就是根据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维过程。事实上,一些成功地突破障碍,解决问题,以及创造发明的生动事例,本身就是探索研究的结晶。现代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创造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点,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它应具备积极、灵活、开拓的品质。因此,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思维训练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发散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与灵活的重要方法之

一。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由于这种思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具有求异与创新的功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意发现和及时引导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去发现去探索,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品质和思维方式。

4.创设良好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教师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自身的思维也应具有创造性,并以创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性氛围,为学生提供敢想善思的创造性良好情境。其次,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根本。实践证明,师生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感情上的沟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点燃学生智慧火花,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交流,更利于学生接受老师的某些观点。所以说,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保持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比如,对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该是鼓励引导,通过鼓励使出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出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要学生“敢问”,关键在于教师要爱护扶持他们的热情,对于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努力做到认真善意的对待,绝不因为学生提出了没有意义不好回答的问题而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程颐说“学者先会疑。”张载也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教学中,应把学生的质疑,提问作为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敢问”到“善问”这个飞跃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善于发现和捕捉好的提问和答问,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行释疑。学生有了疑问,如果都让教师回答,不但没有可能,反而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好的办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行释疑。以带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并及时引导求同存异的思维,从而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和课外活动课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通过采取一系列方法去营造良好的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几年的学习和教学实践证明,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需要教师们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时间,将所要的知识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这才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要旨所在。总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教育创新的必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有待于我们不断深入细致地探索与研究,启发教育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造。我们要辩证贯穿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更全面、更深刻和更具有洞察力,也才能有可能真正实现创造性突破。

参考文献:

[1]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11.[2]常宝儒.汉语语言心理学.知识出版社,1990.10.[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4]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7.7.[5]杨建华.现代教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下载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高中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作者:罗安国 来源:《学习与研究》2013年第05期 培养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明确它的概念和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创见的思维,它具有非......

    幼儿创造性思维培养论文

    浅谈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 创造性思维 家庭环境 一、启发家长,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其实幼儿的许多创造性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创造性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它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发现和获取知识的 能力。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

    “开卷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开卷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改实验报告 “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教改实验报告”课题是在充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中学政治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下面笔者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

    18寒假来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北京智新超越 www.xiexiebang.com 18寒假来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有话说: 一旦思维习惯形成,就会形成固化的心理舒适区,从此在里边转啊转,每次行至边缘,就会自......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5篇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果要是想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那我们首先要知道创造性思维是什么,是怎样定义它的,这样,我们才可以更深入的去探寻,去发现,去理解,去让孩子的潜......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

    怎样培养你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出类拔萃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