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震_课堂教学观摩感
记2010园区“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题化拓展”教学研讨活动
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章震
2010年03月26日下午,园区“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题化拓展”教学研讨活动在胜浦实验小学举行,园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题化拓展研究》是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的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主要是针对现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以主题化活动对其进行有效补充的研究。目前拓展方案主要包括绘图、网络、WORD小报、PPT小报等形式。
活动中,胜浦实验小学黄成老师和翰林小学的薛峰老师为与会者上了2节拓展活动的观摩课。随后,两位执教教师介绍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大家就主题性活动的可行性和相关细节进行了讨论,最后园区教研室肖年志老师进行了总结。
本次研讨活动进一步完善主题化拓展教学教学模式,与会者一致认为通过一次次的主题化拓展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堂教学观摩感
黄老师和薛老师均在教材的主题化拓展上进行了教学设计,从课题的设计和教学目的以及重难点的分析上看,两位老师都能够较为准确地理解主题化拓展的内涵。在实施教学中,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对学生实际信息技术能力的掌握上略有欠缺。
黄成老师的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快捷地的使用搜索引擎,并掌握用准确的关键字来搜索需要的信息资料,以姑苏美食为主题,一开始从苏州著名的园林、刺绣、等引出本课主题,未尝不可,但感觉不如直接点题来的明了。在关键字的确定上,需要多次试用比较,让学生体会使用准确的关键词来搜索。最终的Word表格提交,反馈不够,学生需要对作业的评价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认识。
薛峰老师的课是以小小宣传员为课题,主要是用“画图”来设计制作海报,用搜索引擎以苏州旅游节为关键字,搜索海报素材。搜索到的主要是夜景为主的照片,用画笔的文字工具配上主题、时间、地点文字等海报要素。由于学生在下载图片时,获取的图片有大有小,在图片筛选上有些困难。文字的添加时,背景色和文字色的对比要强烈,文字的大小设定,以突出文字内容等。这些操作在没有老师事先演示下,学生操作十分困难,最终几位同学的成果展示中海报加上边框等美化,但文字部分几乎无法看见,给人感觉不是海报设计,而是照片的文字说明和边框美化。
综上所述,主题化拓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确实能够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获取信息技术技能,但需要执教教师很好的理解其内涵,确定合适的主题,找到教学重难点。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来设计好教学环节,特别是任务分析细致、目标明确和评价反馈环节中的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要到位。
第二篇:课堂教学观摩
听《全国新课程语文观摩课》有感
语文组魏艳玲
非常荣幸我于12月27日到28日两天的时间在泰安参加了全国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共听了10节课,听了几位专家的点评,现将自己的收获汇报如下:
一、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之“玉”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应该使学生陶醉在绚烂多姿的语言艺术里,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课前积极地阅读、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去想方设法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要把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除了我们老师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功底外,最为紧要的是,不能按旧有的一贯的模式、一成不变地上课,而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设计课堂教学,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这块“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执教者上课时,借助自己的所写的诗词等手段来激活语文课。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少老师能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上,想出好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训练。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老师就设计了用“为——所——”的句式,让学生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顺利的概括出
了:为秋风所破,为群童所欺,为秋雨所困,为庇寒士所欢等内容,在《湖心亭看雪》一课的学习中,授课教师也能够利用对联的形式,让学生在逐渐加字,扩大对联的内容的过程中,训练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学生在饶有趣味中学的开心和快乐,老师教的也高兴,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了教师的才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很顺利,效果极好。
现在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了。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他山之石”,攻得其中“玉”。
让语文鲜活起来,语文课堂要有开放意识。新课程要求课堂从僵化走向开放,从书本回归生活世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借助“他山之石”,攻语文这块“玉”,我们可以把多种艺术手段引入语文课堂,把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使学生心田永远流淌着汩汩清泉。
二、借特色作业,分层推进、学习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布置作业也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切忌一刀切,否则,优生觉得吃不饱,他们的智力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而基础差的学生就会觉得压力太大,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
心。
所谓特色作业是指老师提供给学生的,具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所布置的作业。特色作业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特色的作业分配原则是作业的分层布置。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查漏补缺,取得好的成绩。可采取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结合的个性作业分配法。
在《老王》中,我们看到了作业分类整理的科学性,在《致女儿的信中》我了解到一个另外的一个作业的布置形式。记得有一节课堂结束的时候,还有一位教师把自己带来的课外读物分给了孩子们,我坚信,对于孩子而言,那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事件。
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语文课堂上扎下了深根,新课程也向广大语文老师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挑战,走进新课程,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没有一个教师可以拥有自我反思的豁免权,着眼与学生的未来,每一个教师的成长史上都应该镌刻着“反思”二字,这种反思应该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另外,我还关注到了这十位教师的共同点:
一、基功扎实
讲课教师在教态,普通话,板书等诸多方面表现出色,有不少教师普通话标准,声音也好,字正腔圆的,听起来很舒服,感觉到如果一个人声音不好,实在是做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个障碍。
二、教学设计用心
每一个老师都会把这样的一堂全国的公开课用心准备的,所以,在资料的搜集占有,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都体现的老师的用心和细致。
三、有展示自己才华的环节
不少教师充分显示了自身的才华,而且是语文方面的才华,如让学生欣赏自己写的诗,通过自己的写作引导学生走入的课文的天地中,效果很好。将自己的朗读才华展示给学生,也是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四、重视朗读
语文课上的朗读,是老师们都注意到的,所以无论读的多少,老师都会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在诵读的指导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这个方面做的最好的是杨翠老师执教的《记承天寺夜游》
看到她的教学设计,有些小失望,因为那节课有太多别人设计的课的影子,再听时,不管他结果如何,最起码里面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我的反思:
我以为也还是有问题存在的,每一节课都体现着讲课者对教育教学的理解,老师们基本功虽然好,但是还是有老师对学生关注不够,只是在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所以学生学的就很被动,虽然有老师注意到了让学生多读,但是方法单一,效果不理想。一问一答式的学习,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抹杀了,所以,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很是需要多下功夫理解的。
第三篇:骨干教师观摩后感
如诗教学 如潮反思
——八都幼儿园骨干教师示范活动观摩有感
卢佳丽
在这硕果累累的十一月里,我们八都幼儿园利用周六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活动”。听完三个教学活动,受益匪浅,反思如潮!三位老师的教学各具特色,风格不一,自然而睿智,轻松而精彩,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充分体现了“创新、探索、自主”的教学新思想、新理念,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孩子大胆的发言、生动的表演使活动更加精彩纷呈,博得了我们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
首先是由张莉萍老师带来的大班音乐《喂鸡》,老师以“小朋友,在农场里会传来动听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老师先示范完整演唱,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来对歌词有个初步的了解。在学习歌曲的时候,老师还加入了圆舞板的伴奏,齐唱、对唱多种形式让幼儿一遍一遍地熟悉了歌曲。在最后的环节,张老师播放了刘欢老师的《喂鸡》,这是一首变声的歌曲,孩子们异常兴奋,在开心的氛围中孩子们学会了以“对唱”的形式来演绎这个曲子。
然后是由汤婷婷老师带来的小班情景阅读《是谁咬了我的大饼》,这是一本充满悬念的绘本,讲述的是小猪以“咬痕”为线索寻找咬大饼的人,轻松诙谐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故事中小狐狸、小兔子、小鸟等小动物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孩子们对他们的嘴巴特征应该也有所了解,在活动中,老师还注重让他们将小动物的嘴巴特征和大饼上的咬痕进行了对比,让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学习匹配。
最后是由朱雅萍老师带来的大班音乐欣赏《小精灵的魔法汤》,在本次音乐欣赏活动中,朱老师请幼儿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加速度圆舞曲》中的“第一小圆舞曲”,让幼儿体验倾听、辨识、表现音乐的兴趣。朱教师用森林里住着会变魔术的小精灵这个情景来贯穿游戏的始终。老师用故事引入激发幼儿兴趣,使孩子们对制作“魔法汤”的过程感兴趣。在活动中,老师先边让孩子欣赏音乐边示范动作,然后让孩子徒手一起来发挥,最后再让孩子拿出道具。为了让孩子更加感知曲式。老师当场把“秘方”画了出来,通过这样让孩子对这个曲子的ABA结构更加了解。孩子们在照着“秘方”施展着自己的魔法,非常快乐!
在三个活动之后,是骨干老师的说课和集体教师的评课环节!大家师们全程参与、有效互动、虚心求教、积极反思!
有学习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进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次观摩交流活动,推动着我们八幼老师不断地成长!
第四篇:示范课观摩后感
示范课观摩后感
苌庄乡中心学校 岳夏冰
于2014年3月29日上午经学校安排到苌庄乡第二初级中学分别听了杜慧娜、朱丽丽、万晓娜及殷育华四位优秀老师的优质课,下面就四位老师的优秀之处,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及今后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三个方面谈下自己的感受。
四堂课分别是六年级的语文、数学,八年级的语文、数学,从导入、课堂组织,课堂时间的把握以及双边活动都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首先是四堂课的优点所在。
第一堂课时六年级数学,认识比例,杜老师从学校中随处可见的国旗图片导入,让学生自己发现国旗的长和宽有什么联系,整个导入感觉与生活非常贴切,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随处可见,而这样的导入也能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也与前面学过的比的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点的引导、讲解也没有让人感到枯燥,反而吸引学生想继续了解比例的特点,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点。课堂上,教师也一直在学生周围观察、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运用,而教师的这一举动除了能让学生能更集中精神外,也感受到了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一位学生的关心。课堂小结也让学生一一回顾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可谓一节完整的课。而同样是数学的八年级殷老师的课堂,风格就完全不一样。殷老师的课听完像是一堂表演课,老师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富有激情,老师不断带给学生问题,然后学生也乐于解决问题。例如殷老师在一上课就先立下一些规则,如同意就发信号,抢答等,这在之前的数学课上是不曾有过的,与六年级数学课相比,八年级学生更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殷老师在课堂上也更注重让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问题的解决,更多的采用小组探究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其中。殷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课堂的组织都深深吸引学生想要去学习,这一点非常难得,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动手做轴对称图形也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除了数学课,朱老师和万老师的语文课也各具特色。朱老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童话故事,课堂的开始用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故事导入,这更能引起六年级学生的兴趣。整堂课朱老师的最大优点就是对于文章的朗读上,语文课
最关键之处在于语言的品位上,朱老师对于文章的朗读非常富有感情,把那种悲悯、可怜的语气读的淋漓尽致,而六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所以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也带着感情,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因为一般学生读课文很少带着感情朗读。配上图片和音乐更能让人走进文章中。语文很重要的就是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感悟,朱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万老师的《爱莲说》由咏花的诗歌引出莲花,文章的重点很突出,品味超凡脱俗的形象美和含蓄深刻的意蕴美,在课堂中穿插了一个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起立大声表达对父母的爱,我想这个环节非常特别,学生平时是很少这样直接地表达自己的爱,这样的环节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父母的爱。课堂的结尾,万老师在黑板上自己画了一幅莲花的简笔画,展示了荷花别样的美。课堂的结束语由各种花的不同品质让学生做一个真正的君子,精彩收尾。
听完四位老师的课,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反思,一直认为上课只要把知识点、重难点教给学生就是一节完整的课,但是现在知道自己这种认识太肤浅了,一节好的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我在平时课堂上只注重把知识教给学生,至于方法总认为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的组织上,也没有注重去引导学生,只是一味在讲解知识点,没有注重学生的感受,对于课堂上的小组活动,更是少之又少,每当学生不愿意进行小组活动时,就只好作罢,更没有想到要去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语言也过于平淡,不像四位老师一样抑扬顿挫,好的课堂也需要老师引导,老师富有激情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语言的抑扬顿挫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应该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这样更容易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加强学生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但是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是教师的教占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老师很累但是学生也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一个辅助地位。
第二,巧妙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有效性。在语文中的有些自读课上,应该设
计几个贴合文章内容的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而且也更容易理解文章。
第三,在语言上,注意抑扬顿挫,不能语气过于平淡,课堂上应富于激情,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总之,由于刚踏入工作岗位,经验还很不足,但是我会善于总结,在平时多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也逐步完善自己,争取在教学方面有大的提高。
苌庄乡中心学校
岳夏冰
2014年3月31日
第五篇:观摩课后感
观摩“有效教学”(合肥)现场交流会有感
感谢领导给予我这次机会到现场观看“有效教学”交流会,怀着一颗渴求的心,我们认真听,仔细记,获益匪浅。
4月7日上午,我们先后听取了章丽、陈宴两位专家的课。
章丽老师在《猫和包》中运用了直观教具呈现法,将绕口令《猫和包》中的每个句子里的内容都做成图标展现出来,当幼儿熟悉了绕口令及图标顺序后,又以逐渐减少图标的方法,引导幼儿努力回忆出完整的句子,在本次活动中,章老师充分照顾到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为每个幼儿都准备独立的教具,以便幼儿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减少图标。整个活动充分考虑到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由直观表现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结合直观教具与主观回忆两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成本次活动目标。
章老师开展的第二次活动——《会倒立的小丑》则给予幼儿最大限度的探索与思考的自由,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充分锻炼了各种科学探索所需的能力,包括:观察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对比分析的思维技巧等。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展开,又以游戏的形式探索、发现,结合科学活动的严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最终得出结论:要想使小丑倒立起来,首先选材上映选择较重的物体如磁铁、硬币,然后要选择贴在倒立着的小丑头部以下的部位。整洁活动看不到教师硬性灌输的痕迹,而是幼儿自由大胆的假设——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科学活动的要求,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陈宴老师开展的大班语言活动《亲爱的小鱼》,紧紧抓住一个中心思想——爱,并调用了幼儿平时对“爱”的理解,将哎引申为亲人、朋友、师生之间的大爱。陈老师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丰富的绘本画面为幼儿一点点将故事情节展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陈老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去思索、去感受、去想象,“谁会叫小鱼亲爱的?”“小猫是怎么照顾小鱼的?”“小鱼长大了会被送到什么地方去”……这里每个问题的思索都是建立在对图片的细微观察基础上。其中有一个问题让我回味至今。幼儿观察这幅图片:小猫将自己的帽子让想远处的大海。陈老师引导幼儿思索:小猫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一顶什么样的帽子?除了这顶帽子小猫还有别的东西吗?一步步带领幼儿感悟小猫是如何的思念小鱼,随即引出故事情节:哦!亲爱的小鱼,我要把我唯一的一顶帽子抛向大海,看漂回的帽子能否将你带回我的身旁……本次活动以爱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充分培养幼儿的早起阅读能力,并很好地借助优质教育素材——绘本,是幼儿多次调用已知知识经验体验故事情节,解决新生成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爱是相互的,爱是温暖的。
陈老师开展的第二次活动是大班音乐活动《有爱就有家》,最大的特点是情感教学,这种饱满的情感首先包含在教师深情有没的歌声中,蕴含感情的歌词中,教师丰富柔和的肢体动作中。教师通过有步骤地引导及幼儿自主发现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发现问题并愿意主动寻找帮助的意识和能力。整洁活动围绕一个“情”字,引发幼儿对歌曲词义和内涵的理解,激发幼儿在对唱中的情感表达,从而将活动的情感萌发和演唱表现推向高潮。
4月7日下午,我听取了袁晶晶、何平两位专家的课。袁老师开展的第一次活动是大班科学活动《盒子里有什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力,训练幼儿的分类、比较、推断、排除、预测等各种思维,并培养幼儿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这一情感。其中教师的教学用语是一大亮点,在提问“哪些东西确定不再盒子里时,教师引导幼儿一实际操作结果证明自己的观点,“尺子不能放入盒子里”,“为什么”(动手操作后)“因为尺子比盒子长”,“小铃为什么不在盒子里”,“因为盒子里摇起来没有铃声”。在本次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者,教师充分利用幼儿对盒内物体的好奇心,精心选择可对比性强的材料,如:黄豆、网球、毛巾、尺子、小铃、醋等,以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前提,逐一判断盒子里有哪些物体第二次活动是中班科学活动《放大镜》,以一幅极具想象力的圆形图片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入主题——放大镜,并逐一呈现各种被放大了的物体图片先引起幼儿思考——像什么,再呈现物体的正常状态。活动的拓展部分富有渗透性:当你对别人微笑时,别人也会对你报以更多的微笑,这样你的微笑就被放大了。
何平老师开展了一节小班音乐活动《惊愕交响曲》,让幼儿感受音乐中的强音,会用表情、动作来表现音乐中的强音。教师引导幼儿对比强音与普通音的不同,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并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结合以上学习经验做出相应动作,在音乐最强部分做害怕表情。在活动最后,教师独具匠心,为音乐添上歌词,让幼儿模仿歌里唱到的动物形象,使幼儿在不觉中完成了本次活动的任务要求,并收获了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
4月8日上午,教育专家——应彩云也为我们呈现了两节优质活动。第一节是大班综合活动《每个人都有“噗”》,“噗”是什么?“噗”有气味、有响声,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应老师将绘本制作成课件,通过“图、声”并茂的方式引入主题,并结合图片生成许多问题,如:“你知道谁会‘噗’吗?”,“怎样才会‘噗’”,“人一天能噗多少次,多少量?”……其中,在提问“请小朋友用1分钟看看噗的秘密”时,教师引导幼儿尽可能的想出吃了什么样的食物能有噗,并以包括:语言、声调、表情、动作、奖品鼓励等各种方式回馈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准确的发言,激发幼儿间的竞争意识。本次活动应老师意图借助这一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先观察后思考,领悟图片意思尝试总结,结合生活经验姐却问题。观察是思考的重要前提,本次教学正式一句这一点开展主题活动的,整节活动噗的只是对幼儿既熟悉又陌生,教师以绘本图片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有关噗的问题,引发幼儿不断思考,得出大胆猜想,教师在幼儿自由回答后,做总结工作即可,课堂其分子有活跃,充满民主色彩。
第二节活动是大班阅读活动《犟龟》,以绘本教学的形式展开,借助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使幼儿置身于以“犟龟”——淘淘为主人翁设计的故事情节之中,积极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思想,在故事中淘淘有句常提及的话——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它都坚持说出这句话,这也让孩子明显地捕捉到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注重动静结合,在乌龟淘淘要坚持翻越沙山时,教师激发幼儿也来做一件坚持的事——搭山,幼儿三人一组,选两名幼儿做山脚,一名幼儿做山峰,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搭才能有问有高,随后教师加大游戏难度,一次选五名、六名幼儿搭山,以次激励幼儿坚持与忍耐后才能搭起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故事的高潮部分,放在最后并没有完全点破,留给了幼儿一定的想象空间,“当你认真读完后,你会发现一个大大的惊喜。”这个惊喜是什么,只有你去完整的读一遍后才会发现,幼儿阅读的兴趣立刻被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