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

时间:2019-05-12 14:2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

第一篇: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

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我们知道在我国的贸易活动中有很多是采用FOB合同成交而不是CIF,为什么外商会选择这样一种贸易方式呢?我们还知道FOB和CIF的主要不同是保险与运费,因此本文会从保险的角度去分析在国家贸易过程中选择的原因。

从上面可以知道FOB和CIF合同最大的区别在于价格构成。CIF与FOB相比多出了从出口国到进口国的运费和保险费。在我国FOB之所以能这么的收到广大接受是因为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大的班轮货运公司入驻中国的主要港口。在这样的条件下,外商能够在本国通过境外的货代安排租船订舱,从而在运输过程中很好地了解货物的动态。但是进口商所指定的货代可能由于资质不清,容易与进口商又不利于出口商的行为,例如对进口无单放贷或者直接将提单在非正常情况下交给进口商。从而使得出口商在无法安全受到货款前掌握商品的所有权。在国内FOB 条件下国内货代是按国外托运人指示行事,必然对境外货代交单有一定的保证。这样进口商在各方面较为的主动,大大减少自己的风险。

从海上保险的角度看,FOB比CIF对于进口商更有利,这主要是我国在保险知道上面的制度缺失。我国的保险法中有一些规定,例如,我国《保险法》第11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法》第21条第2款规定“被保险人是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投保人可以为被保险人。在财产保险领域,被保险人定义为其财产受到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因此,如果货物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向保险公司要求索赔的条件将是:1.索赔者一定要是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

2.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要具有可保利益。谓可保利益原则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要在货物出险的时候对货物具有利益关系,即货物出险他们就有经济上的损失。在不同的贸易术语中货物的保险风险是什么样的呢? 在CIF术语条件下,风险是在装运港船舷发生转移,但是买方要负担保险费和运费。严格意义上说,CIF术语下的保险应该是卖方代为买方购买,因为买方要承担货物装船后的风险,并且买方支付的货款是包含保险费的,而不是卖方替自己买保险。但实际业务操作中,很多出口商或者货代简单的将CIF术语理解为“到岸价”,保险是保自己的货物到卸货港的风险。因此出口商或者货代办理保险的时候,被保险人通常是出口商。但是由于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之后,货物的风险转移到了进口商,从保险的角度来看,此时进口商承担了风险就具有了可保利益。假如货物出现问题,投保的受益人是出口商,而风险承担者确是进口商,这样的条件下无疑是不公平的。在投保受益人的处理上就会发生分歧,容易产生商业纠纷。在FOB术语下,进口商办理货物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保险。如果货物在此期间出险,而自己还没有付款,进口商会选择不要货,保险费用由于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没有多少损失。而如果出险时已经支付了货款,则符合索赔的两要件,自然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理赔。因此,从保险的角度来看,进口商选择FOB合同较CIF合同更为主动和有利。

第二篇:从行政法学角度看政府“临时工”问题

从行政法角度看政府“临时工”问题

马金龙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0300130089

摘要:当前众多政府部门在被媒体曝出不妥行为,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之后,均推说其具体执行者是单位临时聘用人员,且给予了相应处分。“临时工”俨然成为了政府护短的一种模式化处理方式,并已经在全国范围推广和深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以“临时工”做挡箭牌和替罪羊,社会各界早已是一片哗然,批判之声不绝于耳。从行政法角度来看,以“临时工”作为搪塞社会大众的工具,不仅有违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且也起不到任何规避责任的作用。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机关,不仅要对执法人员的行政行为负责,而且在人事制度上根本不允许“临时工”行使行政执法职权。“临时工”一说,没有合理合法性依据,政府部门欺骗社会大众的行为最终是欺骗了自己。从行政法角度探讨当前政府“临时工”问题,对规范政府作为,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政法,政府,临时工

“在中国,有一个神秘的部门,名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麾下有一群神奇的人物名唤‘临时工’。之所以说他们神奇,在于他身兼数个角色。犯错第一名,认错第一名,他们无所不在地安插在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神出鬼没。一出事,总是挺身而出。干活时,临时工是‘马前卒’;犯了事,临时工是‘挡箭牌’;追责时,临时工又成了‘替罪羊’”。从媒体报导来看,以上可谓对当前政府以“临时工”为由推卸责任之举的经典表述。当前,政府一再挑战公民智商,任何不妥行为都希望采取一定手段掩人耳目,于是乎“临时工”这一替罪羊便应运而生,而这种免责流程也日趋标准化,各地出现问题,只要照方抓药,基本可以保证大家平安。然而,这种做法是否真有免责作用?其合理合法性依据又何在?下面从行政法角度详细分析。

一、基本案例及其模式

仅从去年下半年来看,如:河南郑州某城管队长掌掴卖菜老翁,后被领导证 明是“临时工”;江西某政府部门多个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聚众玩牌赌博被记者现场捕捉,后经领导澄清,这些人都是“临时工”;今年9月,江西修水县 “女民警发飙打人”视频在网上传开,舆论哗然,随后,修水县公安局做出决定,将 1

因服务态度欠佳引起网上热炒的户政员蒋某辞退,并称,蒋某为聘用人员,非在编警察。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从以上案例来看,因出事被打入“临时工”行列的公职人员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和社会基本道德准则而导致行为过失,造成不良影响,如城管队长和打人女警;二是工作作风和个人作风存在问题,但并未体现在行政行为之中,如上班打牌和车上擦鞋。引起上级注意并做出处分的原因在于,该事件社会普遍关注,并饱受谴责,舆论压力较大。而处理方式是,政府部门迅速回应社会舆论,做出高度重视和认真负责的姿态,对当事人予以处分,并将其划入“临时工”范围。这样做的目的有:

一、不仅要维护组织声誉,避免组织被追责,而且要树立政府部门高度负责的形象,做好危机公关;

二、挽回领导面子,避免追究领导责任;

三、警示在职人员不可胡乱作为,否则,处分就是丢掉铁饭碗。一举三得,不可谓不高。

二、从行政法角度来看

以上处理方式,在思维逻辑上存在严重的法盲倾向。

首先,从行政主体的角度来看,“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能,做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

【1】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的组织。”这里尤其强调“以自己的名义”和“承担

行政法律责任”。作为行政行为的实施者,公务员实施行政行为必然以行政主体的名义进行,而其行为的后果自然不能由行政执法人员本身承担,只能由行政主体。而在“临时工”案例中,行政主体不是别人,正是政府部门,所以其理应承担相关责任。

其次,从公务员的角度来看,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是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执行国家公务的国家公务员。所谓“临时工”指不在国家公务员编制,政府临时聘用的人员,让“临时工”进行行政执法,法律法规上是不被允许的。在外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代表,不是一方当时人,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这就注定了公务员不可能也没能力承担行政行为的法律后果,“临时工”事件的法律责任怎样都不能推到行政执法人员头上。当然,在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中,国家公务员以公务员的名义作为一方当事人与行政机关发生法律【1】 张树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关系,所以,政府部门有权对这些“临时工”在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处分,也有权设置行为规范和录用原则与程序,以避免公务员胡乱作为而损害行政机关的形象。如果以上案例中,“临时工”确有其事,那只能说明政府对公务员的录用存在问题,也应该追究其法律责任。另外,国家对公职关系设立了保障措施,以防止来自公众和行政机关的侵害,包括权利保障和权利救济措施,除非开除公职,行政机关无权对其既已存在的公务员身份予以否认,所以,一旦出事,行政执法人员就成了“临时工”无疑也是不合法的,建议“临时工”们申请行政救济。

第三,从行政行为来看,行政行为的主体不是行政执法人员,而是行政主体,也就是政府机关。前述“临时工”有一种是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造成了不良后果,不管他是不是临时工,只要他实施的是行政行为,行政机关这一主体都要承担全部责任。

综上所述,无论以上案例中,无论当事人是不是“临时工”政府都难辞其咎,在民意上如此,在法律上亦然。而如果真是临时工,则政府需要追究更多的责任,因为临时工参与行政执法历来是国家法律所禁止的,而由此造成的法律责任还是由行政机关承担,如此,上述“有关部门”的违法违规行为则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如果行政执法人员不是“临时工”,而就是公务员呢?那么,政府机关不仅要承担行政行为的法律责任,而且要承担对编制人员的监督管理责任。“临时工”这一做法可谓愚不可及,毫无行政法意识,如此一来,不仅领导们要被追究更多责任,政府机关的声誉也会更差。妄图以“临时工”搪塞社会大众和避免追究相关责任,既不合理,也不合法职能招致社会舆论的谴责。

三、不良影响

“临时工”这一做法不仅直接侵害行政执法人员的权益,而且使受损的社会利益更难挽回,真相更难查明,责任更难追究,严重损害法律严肃性和权威性以及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此外,“临时工”这种做法还被行政机关广泛认可和接受,使得满城尽是“临时工”愈演愈烈,严重扭曲执政理念,更是助长了政府的胡乱作为。当下,“临时工”还发生了转化,例如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走了“临时工”,又来了“实习生”。如果在行政体制中,这一说法就可以很好地规避今年刚颁布的《行政强制法》中,针对“临时工”问题的条款,可谓流毒无穷。

四、改正建议

无论是不是“临时工”,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部门都应该对其行政行为负责,妄图以“临时工”为由规避责任肯定是不现实的。只有坦诚面对错误,并实施一些补救措施,追究相应责任才能真正维护社会公利,提升政府声誉和公信力,也才能真正维护领导面子。

真正“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的政府是不可能以“临时工”作为犯错的托辞的,这就说明了建设责任型政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树立政府的责任意识仍然是一个长期任务。

当然,我们的目的应该是避免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待事情发生后才去想如何补救。这就要求行政机关规范作为,尤其在人事制度上必须严格遵照现行《国家公务员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合理的公务员录用、培训、监督和考核制度,提高公务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五、结语

从行政法角度而言政府部门“临时工”问题是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它不仅不能规避行政机关的责任,而且一旦有此提法就追究更多责任。一旦出事就声称行政执法人员是“临时工”肯定不能解决问题,唯有处理好内部行政法律关系,严格对公务员的考核、培训和监督管理才是避免类似事故的解决之道。了解了这些,希望以后出现类似事件政府不再做出如此荒谬的解释,而是踏踏实实将责任落实到位,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做到“以人为本”。

第三篇:从经济学角度看屈臣氏促销活动

从经济学角度看屈臣氏促销活动

每年的节假日,不管你是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收到很多各种各样的传单,这些传单大部分都是关于商家促销产品的。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市商场在大肆打着千篇一律的促销活动,一直是往年的延续,没有什么新意,商家们乐此不疲,消费者也都习惯于这样的模式了,多数人希望在此期间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而商家正是迎合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大搞降价促销。特别是有些消费者当时看中的商品由于价格昂贵没舍得买,便一直挂念着等到节假日去买打折的。看似一种普遍的现象,却也蕴含了经济学原理在其中。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典型的例子是全国连锁店屈臣氏的捆绑销售,店里面的商品包含很多种品牌,几乎天天、每季都有促销产品,例如护手霜护脚霜单卖要18.5元,但是你任意选择两瓶只需要30元;一瓶卡尼尔洗面奶需要23元,如果你再加10元,那么就可以获得一瓶价值20元的润肤露。这种看似在赠送的活动其实是一种捆绑销售行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捆绑销售是共生营销的一种形式,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品牌在销售过程当中进行合作,相互推广,扩大市场,达到双赢的目的。捆绑销售的形式主要有优惠购买,统一价格销售,统一包装出售等几种。屈臣氏与众多品牌的合作,捆绑式销售各家产品,可以发挥各家品牌优势,让消费者更加具有信赖感,同时扩大经营销售范围,节省市场推广销售费用,赢得更大利益。

促销商品的选择对对商家很重要,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在活动期间

打折,事实上屈臣氏的捆绑销售往往是把一个近期产品和一个快到保质期的产品捆绑起来销售,比如我在屈臣氏里买一个眼霜、润肤露、爽肤水的套装,它就会搭配一包快到保质期的面膜一起卖,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眼球,而且打折后最便宜的往往是一些陈旧的过季的商品。屈臣氏所卖的护肤保养化妆品等都是需求弹性相对较小的产品,另外,屈臣氏店里还经常搞买一送一,买满200送50,买满300送100,买满500送200,满1000送500,还有打六折、七折、八折、九折等这样的活动,消费额越高,折扣越高,商品的实际售价越低,这在经济学上属于二级价格歧视,即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对商品实行二级价格歧视,部分消费者剩余会被商家占有,比起按统一价格销售的商品,商家能够大大增加自己的利润。各类护肤品换季都有优惠活动,这样的活动往往比较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容易勾起购买的欲望,让消费者花费更多的包括时间和精力在商场上逛的边际成本,再加上店里服务员的三寸不烂之舌的循循诱导,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从博弈论分析我们知道完全竞争市场里商家不存在降价促销的动机,但是现实中的市场都是以垄断竞争为主,各个商家其实都带有一定的垄断性,因为其商品与别家总是有区别的,所以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在总体供求均衡时,或供略大于求的情形下,由于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所以可以通过适当降价来快速出货,增加其总销量,减少仓储库存等成本。但是商家搞得降价促销真的能提高销售收入吗?学过经济学的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降价促销能否提

高销售收入取决于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对于Ed=1的商品降低价格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经销商关于价格弹性的关注著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常规的持续定价,例如每日低价;另一种是短期定价或促销。由于商品的属性不同,这两种定价方式反应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大致是如此的,然后回到生活中来再去理解屈臣氏的这种促销行为时就会觉得很正常了。

第四篇: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中国雾霾问题

(勤奋、求是、创新、奉献)

2013~2014学年《自然辩证法概论》

between man and nature 绪论

1.1自然辩证法原理[1](1)和谐原理。所谓和谐原理,就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它的哲学依据主要是对立中的统一、差别中的一致这一古老的辩证法思想。

(2)守恒原理。这一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守恒是一种转化关系。物质运动转化的能力是永恒恒不变的。当一种物质运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运动时,必定按照反向关系进行,即转化中必定同时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的变化,有得必有失,有增必有减,有合必有分,有进必有退,有新必有旧,有生必有死,等等,而且它们之间在量上保持恒定比例。

(3)方向原理。“所谓方向原理,是指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方向的,并且方向是各式各样的。这个原理包括如下两个要点:

分。“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这种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说:“人首先依赖于自然界”。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及其社会。其次表现在: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

再次表现在: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

总之,马克思认为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这种惩罚与报复的结果将不仅使人的生物意义的存在受到威胁,也必将使人的意义世界瓦解。

(2)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3] 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虽深刻地依赖着自然,自然也因此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但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地适应着自然,而是可以凭借着人自身主体的能动性对自然进行能动地改造的。事实上,人的实践活动正是实践主体有目的地作用和改造实践客体的过程。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之所以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是因为实践的主体——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决定的,是由主体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

马克思关于实践的主体对实践的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的思想,确立了实践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主导和中心地位。在实践过程中,主体虽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却能不断地利用自己的力量,发展自己的能力,以自觉能地的活动来打破客体的限定,不断超越现实的客体创造新的属人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也不断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到客观对象身上,实现着“主体客体化”。同时,客体也在被改造的过程中,以被消费的形式把自己的能量以各种形式转移到主体身上,影响和改变着主体,成为主体物质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部分,实现着“客体主体化”。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 也就是说,主体通过生产实践实现着主体的客体化,通过对自然及其加工产品的消费实现着客体的主体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都是在人的能动的主观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雾霾的危害

2.1 雾霾的概念[4]

雾霾,雾和霾的统称。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霾的意思是灰霾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2.2雾霾的来源

2.2.1 自然源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2.2.2 人为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的排放,汽车尾气的排放,日常发电等

2.3 雾霾的危害

2.3.1 对健康的危害[5]

雾霾天气极易使哮喘复发,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吸入人的呼吸道后会导致呼吸道感染。2.3.2 对经济的危害[6] 雾霾天气直接影响飞机航班以及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使全社会的工作效率下降,同时由于对人身的伤害,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从而就间接地影响了经济效率 利用自然辩证法来分析和解决雾霾问题 3.1 雾霾问题的分析

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雾霾问题的,原因是因为,虽然古人也是用煤炭,但大自然本身存在自净能力的,森林可以对煤炭燃烧产生的粉尘以及有害气体具有吸纳作用,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这其实就体现了自然辩证法中的和谐原理,即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古代人们的行为,没有超出大自然所承受的范围,基本上是和自然界和谐共处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没有打破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和过程在一定条件下的协调一致性以及它们遵循各自规律而有机地结成一个整体的特性。而由于如今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中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必然要求对经济增长的追求,而工业化虽然对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却对化石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粉尘和有毒气体,而它们有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那么没有被吸纳的粉尘和有毒气体就会在大气中富集,从而为雾霾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人们的行为已经超出大自然的承受范围,不

能和大自然和谐共处,从而打破了上面提到的和谐原则。一言以蔽之,雾霾问题产生的实质就是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雾霾问题的危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环境。首先,我们知道,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物具有深刻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表现在:(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自然为人类提供生产的原料;(3)自然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的建构。也就是说,人类的产生依赖于自然,人类的存在也依赖于自然。这不仅表现在对物质产品的依赖上,也表现在精神和意义世界的依赖上。这种人对自然的深刻的依赖性必然使得自然能够以其自身必然的方式支配、控制着人类。这也要求人在与自然交往的时候,一定得遵循自然规律,以保持与自然的和睦、美好地相处。否则,一定会遭到自然的惩罚与报复。因此,雾霾问题就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要求我们要保护好环境,因为他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如果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再大的经济成果都将变得黯淡无光。

然而,面对雾霾问题,我们就只能坐以待毙吗?这就是我要讲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

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力争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首先,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比如,森林资源为全民所有资源,它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消纳空气污染物,对其应集约利用,禁止乱砍滥伐,这样就可以明确其产权归属与用途,同时做好监管工作,使其向着有利于环境净化、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其次,划定生态红线。政府部门要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另外要严格监管工厂的废气处理,必须达到一定安全指标之后才能排放,而相关负责干部有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应对其进行处分;

第五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英美发音选择问题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英美发音选择问题

标签: 社会语言学 英式发音 美式发音分类: 语音天地2011-09-15 14:43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05期

金朋荪 杨京鹏 135_136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英语口语学习中的英美发音选择问题: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选择英式和美式发音时的困惑以及这种困惑形成的社会原因,并且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于英美发音的选择问题,在学者中间有着不同的争论;同样在英语学习者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由于传统上的原因,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们在中学时代大部分采用的英式标音,而且中学英语教师也以英式发音为主;但是,受美国的强势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又普遍偏重于喜爱美式的发音方式。于是,在英语发音的选择问题上,就有了探讨的现实上的需求。

一、从拉波夫的试验看美国人的发音选择

拉波夫对纽约市民进行发音调查时发现,美国人在讲fourth、floor这些词时元音后的/r/音的发音与否与说话者的经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他选择了纽约市分别代表高、中、低的三处商场进行比较。通过广泛收集语料并结合说话人的身份和说话场合作定量分析以后,他发现元音后的/r/音在高级商场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中级商场,在低级商场里最低;而且在低级商场里,当营业员注意自己的说话时,这一卷舌音的发音频率会更高。这说明,卷舌音的使用不仅与社会阶层有关而且和说话的语体风格和交际场合有关。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阶层,讲话中卷舌音的比率就越高,而且元音后的/r/音已经开始出现在社会低层人们小心使用的言语当中。

从这个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美国人对卷舌音的使用尽管属于所谓“自由变异”,但人们还是会对操一口标准美音的人高看一眼的,正如中国的老百姓对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人高看一眼道理是一样的。美国国家性的广播电台如V OA,电视台如CNN等都是讲卷舌的标准美音,好莱坞的经典大片横扫全世界,而且我们周围的美国人也都尽量地讲卷舌的美音,因此从全世界来说,卷舌英语往往代表一种美国式的语言美感。与之相对照的是,英式英语就显得比较拘谨和保守,难以被人(尤其是中国人)看好。非常有趣的是现在一些英国的年轻人也流行讲卷舌的美式发音,而对上一代的英国人而言这种卷舌的美音也比较悦耳,像音乐一样。

二、中国传统英式发音的影响与当前美语的流行趋势的矛盾

根据一项调查,中国学生在选择英语发音时倾向于选择美音(肖德法,1994)。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英语教材大多都采取英式标音,同时中国的英语教师也是以英式发音为主。这使得英式发音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先入为主,但是受社会上美式发音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对美式发音又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总是在不经意地模仿美音,造成了当前中国学生英语发音英美混杂的局面,即在英式发音中又不自觉的发一些卷舌的美音,这并不影响语言的交际性和美感,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在课堂英语教学中往往碰上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接触了课外材料以后就会产生疑问,如磁带中单词的读音和老师的发音有区别,课外教材的标音方式与教材上的不一样等。这些情况往往使得学生不知何去何从,通常是这学一点那学一点,英语发音非常不纯正。

三、剑桥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冲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冲突,以及解决的建议

当前中国国内英语教学机构本身也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之处,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学校纷纷开设了课外英语辅导班,采用美式发音教学,受到了家长的欢迎;然而让家长们极为不满的是,在学校正规的课堂上,英语老师们讲的却是英式英语,用的是剑桥英语的教材。尤其是在中小学,孩子们在没有生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语言基础的前提下,很容易产生该听哪个老师的,该怎么发音等诸如此类的疑问。

目前社会上英语有声读物和音像资料越来越多,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繁荣英语教育事业,多出精品材料,给家长和英语学习者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但糟糕的是,大部分家长还不具备配合学校教育进行辅导材料的选择的能力。在当前美国英语材料充斥市场的条件下,很可能造成课内课外相互矛盾、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

英语语音的功能变异主要表现在语域和语体中。语域指“使用的变体”,即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个意思。语体就是语言根据交际的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体式,如上文提到的拉波夫对纽约人发音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语音的变式(具体发音形式)的使用频率因场合而变换。

要重视“跨文化”的交际特点。一个民族的日常言语行为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了解英语的使用规则也是进行交际不可缺少的。在同外国人实际交际中,如果不懂得文化差异,往往导致交际失误。比如,碰到外教时若按中国文化习惯说句“你吃饭了吗?”对方则会以为你要邀请他去吃饭,当他想听下文时,而你又转到别的话题上去了,这会使他感到莫名其妙。还有,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待年龄问题的态度是不同的。“您老”、“张老”、“老教授”、“老爷子”等在中国人看来都是对老年人的尊称,但这些带有“老”字的称谓在英美社会中应避免使用,否则,会得到相反的语用效果。因此,我们在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避免问关于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问题。

在教学中,多选用一些真实材料,特别是涉及英美文化、风俗习惯的口语教材;在口语课堂上有意识地介绍和传授中西文化差异;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国外文化的画报、杂志、图片等,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和风俗。另外,多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接触,从他们那里学会在什么场合讲什么话,作何种反应,使学生口语更地道。

教育学生注重话语得体。正确运用口语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体是否得当。也就是说还要懂得在什么场合、什么时候选择说什么话。如果所说的话与大多数人在这种场合说的一致,那就得体。否则,无论说得多么正确,也不算得体。同样的话题,该采用何种语体取决于说话者双方的亲疏程度。

四、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中国学生的选择问题

语言与社会的关系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的地域变体与语言的社会变体是相互联系的。社会语言学家研究发现,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素养、性别、年龄、职业、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语音的社会变异和功能变异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的社会因素。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思想交流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人们所共知的。社会语言学认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需求带来了语言的发展和进化。它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因素是语言的发展动力。社会语言学同时还承认语言具有社会功能,即语言对社会发展具有反作用,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张积家和王惠萍(1990,1991)的研究表明,操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教师与学生往往会给听话者造成不同的印象。他们发现,教师和学生讲普通话会比讲地方话造成更加积极的社会心理影响。在学生看不见教师的情况下,讲普通话的教师比讲地方话的教师在人格特征、讲课效率和人际吸引方面都获得了更为积极的评价。比如,讲普通话的女教师被评价为比讲家乡话的教师更漂亮,个子更高,个性更强,更和善、幽默、诚实,更富有进取心和领导才能,更聪明,更有知识,更有才智,教学能力更强,教学态度更认真,讲话更清楚、易懂、可信,她的讲课会更受学生欢迎,学生更愿意与她交朋友,更愿意让她担任自己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学生认为可以从她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对男教师的评价与女教师大体一致,在漂亮、身高、幽默、个性方面差异也并不显著。而且在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评价里,口音对女教师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样,在教师看不见学生的情况下,学生的口音对教师关于学生的印象形成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英语标准语与方言的对比研究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母语讲话者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口音的评价情况如何,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但可以预言,大多数场合下,学习者的标准的第二语言语音肯定会获得比母语讲话者更好的评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五、结语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一门语言,最好要掌握这门语言的标准发音;除了基本的语音语调外,注意英美发音的区别,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此,笔者建议英语教师授课时应该以一种发音进行,但老师必须具备两种英语语音变体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变体,形成一种学生喜欢同时社会又认同的发音方式。

下载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保险的角度看国际贸易活动的贸易合同选择问题 - 副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