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2 14:3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篇: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长足进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类已经进入了一种与传统工业社会迥然不同的新的社会形态--信息社会。在信息成为社会发展主导力量的信息社会里,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越来越成为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自2000年《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高级论坛宣言》(上海宣言)首次明确提出“城市信息化”(City Informatization)以来,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也成为地区和国家信息化的核心。本文把城市信息化置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世界信息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中,探讨信息化进程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信息化浪潮中的中国城市信息化进程

尽管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文化形态、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努力实现信息化已成为其共同选择。美国政府实行市场为主导的信息化模式,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信息产业及其产业内各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劳动人口的比例超过50%,经济增长的30%来自IT产业;到1999年,全球2.59亿网民中美国占1.1亿;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的国家信息化模式,通过国家制定相应的中长期指导性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对信息产业进行干预,调控其规模和发展方向,使其在短期内迅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腾飞。韩国实行出口导向型信息化模式,以世界信息市场对信息技术和产品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扩大信息出口促进本国信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技立国”的战略方针,到2000年,韩国拥有IT企业16774家,IT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8.6%增加到12.9%。印度实行“民族经济型”信息化发展模式,主要通过发展本国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经济发展促进信息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信息产业迅速发展,1997年信息产业年产值增幅接近45%,其中软件产业增幅近60%,其信息产业产值在1996年达到1000亿卢比,其软件占全球按客户需求设计软件开发市场的16.7%。

中国作为正处于迅速崛起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正式启动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力更生的国家信息化进程。1993年底,国家召开了“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开始研究并部署信息化建设。1994年开始实施“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的“四金工程”。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2002年审议通过了《十五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明确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5年,制订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在全球一体化和世界信息化进程中,中国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到2007年底,信息化指数达到0.63,在参与比较研究的33个国家中名列第24位,尽管信息化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发展迅速。中国信息化指数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4.63%左右,是世界平均速度8.4%的1.8倍。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在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推动和世界各国城市信息化的影响下,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城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提出到

2010年建成“数字北京”,政府率先实现信息化,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达到现代国际城市的水平;上海市提出到“十一五”末,把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信息枢纽城市;深圳规划到2010年基本建成“数字深圳”,奠定率先进入信息社会的基础。广州提出到2010年基本形成电子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社会主义先进网络文化体系、有核心竞争力的信息产业体系和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城市。郑州在2008年提出“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简称“三化两型”城市)。目前,信息技术以及由此引发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已经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源泉。城市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和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城市经济、政治和是城市居民文化价值观念上。

二、信息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信息化的推进,促使信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渗透性要素和先导性要素,成为推动人类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这种推动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促进经济发展观的转变

人类经济发展观是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在工业化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中,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人对自然的征服与利用为基础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在经过了两百多年的突飞猛进之后走到了穷途末路,成为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和人类自身危机的根源,这种发展是一种“初级发展”。如何超越这种发展观,实现人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代诸多社会学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完成的规划”、吉登斯提出的“晚期现代性”都是对这种旧式现代性的清算和对一种与此不同的现代性观念的展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发展代价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这种经济发展观的转变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信息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工业化起步较晚的晚生、外发型现代化国家。在这种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经济发展成就,到2009年GDP跻身世界第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另一方面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中国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资源消耗量是西方国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正如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所指出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扁平化,诸如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完全有可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极。信息化发展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传统产业结构、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观的转变必然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革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到2007年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11.3%、48.6%和40.1%。这种产业结构表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型地位,中国已经总体上处于工业化时期。与此相应的问题是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消耗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西方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中国凸现出来,特别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这就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转变体现在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首先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人们一般认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淘汰那些所谓“夕阳产业”,积极发展“朝阳产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稍有不慎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经济发展的停滞、倒退,可能出现全盘皆输的被动局面。比较现实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对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和改造,即通过增加企业的技术性投入,对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技术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减少单位产量的能耗;对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废物回收利用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技术改造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使原来的产业实现优化组合、升级改造,从而达到经济发展的集约化目标。

其次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变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以及各产业内部配置关系,本质上就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实现三次产业比重的根本性逆转。就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约接近一半。为此,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建国以来,中国信息电子产业产值以几何级数增加,到2008年产值达到63000亿元,占当年GDP的20.95%,比2005年翻了一番,是1952年的233333倍,是1976年的829倍。2010年,仅北京中关村的企业收入就有望达到1.45万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中最有活力的部分。目前来看,尽管总体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年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但发展速度很快,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属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单位劳动力投入的产值高,完全符合目前人类对于产业低碳环保的要求,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完全可以走出经济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高产出困境,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信息化对城市治理的影响

城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处于国家政治结构体系特定结构节点上的政府机构通过调动各方资源、促进国家政策贯彻落实和地方发展的政治活动过程。城市信息化的广泛深入推进对城市社区发展和城市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变化,不仅促进了城市社会治理理念的革新,也带来城市治理方式的转变。

(一)信息化促进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

“治理”(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内涵发生变化,主要作为一种“阐释现代生活、政治秩序和结构变化,分析现代政治、行政权力构架,阐述公共政策体系特征的分析框架和思想体系”,从而与传统的统治(governing)和政府控制(government)区别开来。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界定是:“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种方法之总和。这是一个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可以得到调和并且可以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它包括有权强迫人们遵守的正式的制度和政体,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如今,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已经成为各国政治生活的趋势。

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政府管理体制中,国家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与组织,政府的权力空前扩张,社会权力萎缩;政府与社会的权力格局明显以“强政府、弱社会”为特征,并逐渐建立起了强有力的“全能主义”的国家政权和政府职能趋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为治理理念的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伴随着城市信息化的推进,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手段受到广泛重视。目前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和相应的专属领域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甚至一些村委会或居委会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一些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广泛实行无纸化办公。同时,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无线电通讯技术使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必然促使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发生转变。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传统的全能主义政府管理体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强烈要求,人们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空前增强,强烈要求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以,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政府的执政理念转变,政府不可能、也没必要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管理式和命令式思维方式实现社会的治理。

(二)信息化促进城市治理方式的革新

如果说信息化促使政府执政理念转变是一种“拉力”作用的话,互联网和现代通讯技术所引起的信息传递方式变革则是一种“推力”,促进政府的治理转型。这种推力集中体现在信息化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群众监督手段。2008年7月以来,江西60多位县级官员实名开博,多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要议题,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可前不久,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博客实际上是“空壳博客”,没有实质内容,通篇都是会议讲稿致辞等,既不回应网友反映的问题,也没有原创博文。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民众普遍质疑。2008年12月28日,因网友曝光,江宁区委因周久耕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产生不良影响以及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开除其党籍公职并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大河网”一则“副局长大人:你替谁说话?”,披露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雷人语录“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全国各地网民对政府职能和政府官员素质问题的广泛讨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因在网上公示了2010年1月份的公务费开支,详细地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而被称为中国首个“全裸政府”,引起全国关于政府政务信息公开、透明的大讨论。尽管褒贬不

一、担忧甚多,但毕竟唤起了公众对中国基层政府治理的反思和讨论。由此看来,网络等新的媒介形式正在成为民众监督政府、表达民意的重要渠道。信息化所引起的这种沟通方式的变化不仅为政府执政方式转变和行政管理效率提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群众监督政府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为基层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和政府自身形象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保障。

四、城市信息化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作为人们在一定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系列的生活习惯、生活意识和及其制度性结构的总称,是一种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样式”。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任何科技进步都可能引起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电灯的发明把世界照得通明、无线电技术穿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电视的发明更是把千里之外的活动场景变成瞬时同步影像,互联网使地球成为一个“地球村”。技术进步对人们社会沟通方式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社会成员生活方式的变革,从而引起社会结构变化和社会变迁。

(一)信息化促进城市居民沟通方式的革新

信息传播是人类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传统社会里,信息传播的方式比较简单,主要依靠纸质媒介和口头言说来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方法逐渐革新,从收音机、传呼机到电视、固定电话,再到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络,都表明了人类信息传播技术的巨大进步。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年末全国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0610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794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9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3.8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3.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互联网第一大国。互联网络和无线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日常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如今,足不出户可以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也可以购物、工作和娱乐。虚拟的“网络社区”、网络空间中各种不同功能的“吧”、“群”和“讨论组”为不同兴趣和目标的社会群体提供了沟通的平台。这种沟通方式的变化是信息化发展的直接后果,也引来了城市居民生活观念的变迁,从而引起社会秩序基础的变迁。

(二)信息化促使城市居民职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多样化

技术革命必然伴随着社会职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职业类型的诞生。在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IT产业的发展,新的职业类型不断涌现出来,传统职业类型逐渐式微。如今,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一族、各种自由职业者和IT行业工作者应运而生,IT行业作为中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之一而受到青年一代的青睐。

职业结构的转变必然引起工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转变,物质匮乏时代以食物为中心的物质消费需求的重

要性逐渐下降,各种精神性消费需求却大幅提升。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从1978的58.7%下降到2006年下降到30.8%。中国社科院2010《社会蓝皮书》显示,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达到37%和43%左右。如果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至59%为温饱,40%至50%为小康,30%至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中国已进入总体小康阶段,北京则迈入富裕社会行列。这种居民支出结构的变化既是信息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提,也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信息化促进城市社会秩序基础的转型

秩序问题是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不同社会里,由于其文化结构和地方性知识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非正式制度。这种非正式制度深深根植于特定区域的地方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构成了一定地域居民生活方式的基础。一般来说,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生活的秩序基础就越依靠正式制度和国家法。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居民沟通方式的变迁,也带来了城市居民居住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多样化趋势。这种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传统农业社会的“熟人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的“陌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联系纽带不再是基于血缘、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共同性;而是基于职业、兴趣、阶层等之间的相似性,并且日益超越地域和血缘限制。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虚拟社区、网上论坛、群和群组、以及具有共同目标的人形成超空间的虚拟共同体。这种虚拟共同体的形成彰显了信息化带来的人际关系疏离化趋势,也为新形势下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提出了新的研究议题。

第二篇:信息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20年前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胡锦涛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要求,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2001年中央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行电子政务、发展软件产业、保障信息安全、发展电子商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战略部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信息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信息立法、标准、培训等基础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用面向世界的眼光,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不断加深对推进信息化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把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编发《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信息化发展趋势,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国信息化现状和面临的任务,共同推进信息化工作。我相信,《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的编辑发行,必将对促进我国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为序。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

2005年是我国胜利实现“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规划“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国信息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

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协调推进,面向未来、谋划发展,顺利完成了信息化“十五”专项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确立了今后十五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在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显现新的成效;电子政务扎实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政府网站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信息产业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环境不断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果。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新的起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有待继续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需要继续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概要回顾了我国“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状况,集中反映了2005年信息化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进展,对2006年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信息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动信息化工作。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效显著,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更加明确。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1年8月重新组建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民主决策,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组以来,先后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启动了“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了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市场机制在推进信息化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各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更加一致。

专栏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为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明显。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有关农业的行业管理部门都积极利用各自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逐步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机械、电力、石化、汽车等传统工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生产与调度自动化水平总体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石化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取得成效,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网上订购、网络支付、物流配送、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型企业开始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社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惠及百姓生活,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防御控制体系等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形成,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各级地方政府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海关、税务、审计、财务、公共安全、社会劳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在增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河北、黑龙江等地编制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取得成效,国土资源以及全国人口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员信息资源库、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的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

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不断推进。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内容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产业逐步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信息产业经受住了加入WTO的严峻考验,抓住全球信息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机遇,持续以两倍于GDP的速度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信息产业的支柱性、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产业化和网络技术试验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部分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电信行业加大改革力度,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电信资费市场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广大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基础设施。2000~2005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由2.3亿增加到7.4亿,平均每年新增1亿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2部/百人提高到2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7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由93.7%提高到95.29%,有线电视入户率由24.3%提高到33%。“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工程提前完成“十五”目标。互联网上网人数从2000年的2250万上升到2005年的11 100万,上网计算机数从2000年的892万台上升到2005年的4950万台,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2000年的2799M增加到2005年的136 106M。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从试点开始转入准备实施阶段。启动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部分重要信息系统开展了灾备中心建设,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网络欺诈、网络赌博和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电信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进程加快,“信息安全条例”加紧研究。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软件、通信、制造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多渠道培养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总体上看,经过“十五”期间的工作,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信息化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二、经济领域信息化

2005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破解“三农”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一)农业信息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5年我国农业信息化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应信息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村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初步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有3000多个网站与此建立了链接,日均访问量近200万次。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41%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2002年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已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目前注册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系统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公用模块的方式,实现了一站式发布、全系统共享,全面提升了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水平。

1为了建设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教育部组织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首批成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农林高校。截至2005年12月底,该联盟开通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网站,设立基层站点100余个。建立了专家数据库、科技成果分类数据库、科技产业化案例库、农业信息库、多媒体课件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组织国内外研讨会3次、现场推广会20余次。培训农民、农村干部和党员50多万人,专题讲座150余个。2

为推动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金农”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推进,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工程一期建设目标是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并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三大信息应用系统;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调整布设信息采集监测点,建设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完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完善各级农业信息中心,新建部分乡镇信息站,建设一条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生动的典型实例。各地农村信息服务机构以市县、乡镇农村技术研究、教育、推广部门为基础,与当地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卫生、气象、林业、水利、新闻宣传等部门有机协作,对农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格局。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三电合一”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6个试点单位基本建成农业综

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地方个性化数据库,基本开通电话语音系统并对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四川成都采取“信息服务站和专业协会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渠道,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海南省已设立服务站点200多个,覆盖全省18个市县120个乡镇,省、市、县都设立了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开通了视频系统,初步形成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宁夏固原市通过建设政务网、教育网、商务网数网合一的综合网络平台,构建起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网络雏形,整合了农民经纪人,养殖、种植、加工大户,农村中小学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时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农民学习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的多种需要,“一站多用”效果显著。福建省的“969155”通过电话咨询实现了信息网络的延伸,为农民提供政府政策、科技、市场信息“一站式”服务。上海市9家农业科技部门联手组建“农科热线”,100多位农业高级专家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网上直播、电台讲座、语言自动应答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广东省高要市实现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互联,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点播频道”,农民足不出户,依靠电话点播,就能有声有色地获取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劳动用工信息和所需要的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大部分农户每晚必看的频道。同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建立“农业信息短信平台”,及时提供水稻、柑橘病虫害等灾情信息和防治技术,直接避免了较大的农业损失,开通半年内用户达到5.7万户。安徽省宣城市信息服务站兼做政府代办服务,解决了政府服务到乡、到村、入户问题。北京市启动的“信息助农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将宽带通到遍布村镇的每个信息化站点,再通过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在应用服务上推出了富农信息配送服务、助农远程教育服务、便农电子支付服务、乐农数字文化服务等四大应用系统。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推向深入。2005年1月,中央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扩大到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四川、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2个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5年7月底,各试点省(区)已建成乡镇和行政村站点共计137 384个。其中,山东省乡镇和行政村建站比例均达到了100%,湖南省分别达到89.7%和65.6%,贵州省分别达到45.5%和72.1%。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新扩大试点省(区)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贵州省制作了一批关于先进性教育的课件,编辑发布各种图文信息共5372条,采集了350小时的视频课件资源,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增加了274个节目;黑龙江省已统计可用教学资源11类,352个课件,计368小时,7月份向全国远程办申报教学资源课件9类249个,计200.9小时。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2005年7月底,全国试点地区共选配各级试点工作骨干人员182 687名,其中已参加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有148 679名,平均培训面为81.3%。3 回答者: lipenganquan | 四级 | 2009-2-26 10:59

第三篇: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乔红娇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29班)

摘要:科学和技术的关系很密切,两者之间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发展中显示了很重要的作用: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四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有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我们要正确地对待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要正确地把他运用于造福人类的社会之中。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双刃剑

The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social development

Qiao Hong-jiao Machinery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institute Abstract: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ionship is very close, both between mutual penetration, supplement each other.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shows a very important role:Ancient four great inventions and four technology revolution has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social develop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their good side and bad side, we must correctly treat scientific technology this double-edged sword.To properly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his society of human beings.: Science;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Double-edged sword

学了一学期的自然辩证法,我的感触很深。当初我刚上这门课的时候只是抱着一种很休闲很放松的态度来上这门课的!偶尔不想听的时候我也会在底下做一些小动作,比如说看看别的书或用手机发发短信、上上网之类的事。于是很快一节课就过去啦。但是慢慢地我发现自己已经对这门课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充分享受愉悦的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中,人们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对其产生种种困惑和怀疑,从而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如期地得到解决。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些科学家们不断地提出科学问题又不断地解决科学问题的历史,只要存在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形成科学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在孕育之中,又在引导着科学家们去不断地探索,人类的知识又在不断地走向深入,这部历史也就会不断地写下去。进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向前发展。

而近代以来,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技术哲学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得到孕育与发展,人们对技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对技术的本质、结构、特征、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角度地讨论。而技术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可见技术问题具有其自身的位置、特征,处在科学问题不同的层次上。

科学技术一词,包含着科学与技术两个概念,它们虽属于不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与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科学的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开发,得到的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品种、新产品等。技术是科学的实际应用,是科学和生产的中介,没有技术,科学对生产就没有意义。但如果没有科学,技术对生产就不能发挥它的优势作用。从科学技术结构体系结构看,科学技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结构日益完整、立体发展的复杂体系。从逻辑结构上看,科学主要执行认识世界的职能,技术主要起着改造世界的作用。从宏观上看,技术形成了一个以人类需求或目的为核心的立体辐射网络结构。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学与技术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两个重要的环节,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并且相互转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又相互区别。技术对社会各方面有着全面的渗透和影响,围绕技术活动的展开形成了具体的技术系统,成为自然与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技术对科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现象和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扩展科学研究的领域,技术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科学技术就其生产和发展的过程而言,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由生产决定的;就其内容属性而言,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实践和社会意识的结晶;就其实际的功能而言,科学技术是以知识形态为特征的“一般社会生产力”和直接生产力“。因此在科学技术的探讨中,我们在这里要重点谈论一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①。

一、我们首先谈一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已经陆续地传到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也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活字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造纸技术的发明也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彻底改变了之前用甲骨、竹简和绢帛来书写、记载的材料的历史,对中国历史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但是,中国人却没有很好的利用自己的发明。在古代社会,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技术,但却只有有钱人才有机会读书写字,而且一般女性除外。他们发明了火药,却只会用来造烟花、鞭炮,留过年过节庆祝活动用的。以至于,枪炮,军舰等也不得不从西方国家进口。更有甚者,西方列强竟然拿着洋枪、火炮来打开中国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使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发明了指南针,却只会用来辨别方向。当西方列强,利用指南针环游世界,积极开发殖民地的时候,中国人却从明朝开始海禁,对外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对西方的兴起一无所知,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还是慢慢地在进步的。由于中国人没有好好地充分利用自己的发明,而西方人好好地利用了。因此中国的进步没有西方国家那么快。但科学技术到底还是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再次谈谈四次科技革命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手工业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厂手工业,使人类进入了机器时代。

第二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是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的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此时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使科学与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后期、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微电子集成技术等学科的高度综合,而形成了基于系统科学原理与方法的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等,将带来的是纳米生物机器人技术、生物炼制细胞工厂与太阳能仿生技术的产业化。

四次科技革命确实给人来带来很多的便捷和舒适。但四次科技革命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危害:汽车的发明,每天给自然界带来多少的CO2,由于车祸,每天死于机动车的人也很多;电冰箱、空调等家电的应用,每天排放的氟利昂也使得臭氧层出现空洞,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核能的应用,如果用于发电还好,但是一旦出现核泄漏或原子弹爆发什么的都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伤害;互联网的高科技时代,虽然它方面了我们的学习,但是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利的方面,它会使人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如何看待科技这把双刃剑

从上面举得例子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早期的“相信上帝,天圆地方”到现在能够对我们地球之外的月球乃至太阳系有逐渐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从人类早期的刀耕火种到我们今天的高度物质文明,都体现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物质资源丰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毫无疑问,这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科学技术让我们的视野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世界,使人类不但能够进入太空,而且还让人类能够看到细胞、分子、原子等,进而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广泛,为疑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它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运用科学技术,并将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创造更多的成果,并且使人类能够有可能远离艰苦和危险的行业,把冒险的工作给了科技的成果——机器人,还可以使人类的距离变近,我们的交流在互联网之中变得是如此的便捷和顺畅。人类运用科学技术认识并改造着客观自然,并凭借现代化技术,运用各种大型、精密仪器和测量等手段,增加了人们的感官,突破了人们直观的局限,为人类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认识客观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人类进入机器化的时代,尤其是自动化,让我们远离了手工等落后的操作方式。还有现代一些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后,水稻产量一增再增;终于解决了世界的温饱问题。还有许多转基因技术也使得产品的产量和食物的品质大幅度提高;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巨大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人类的生活水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事物。也就是要清楚的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具有好的一面,也具有坏的一面,即使是科学也不例外。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的文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利的负面影响。

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总是会运用于军事上,从尖利的石斧石剑,到威武的金戈铁马,再到火枪大炮,以至于今天的核武器。这些人类才智的光辉成果却用来作为烧杀抢掠的工具!使无辜的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使他们失去亲人、失去美好的生活家园,使他们生活在窘迫与仇恨之中。造成了很多的人间悲剧!而且我们的地球在这些武器的力量之前,会显得很渺小,会显得不堪一击,这些武器足可以摧毁我们的地球好多次。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增长,现代化的工业发展的越来越迅速,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出现空洞,极地冰雪融化还平面上升,人类逐渐暴露在光灼水淹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量地增加。在科学技术发展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处于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工厂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汽车奔跑于路面上,而工厂排出的废气、烟雾和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是急剧地增加,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增多,甚至超过了自然界本身能够吸收和承载的能力。以至于打破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计其数的物种灭绝,还有许多是正处于灭绝的边缘挣扎。不知道,下一次,是不是该轮到人类担心自己的生死存亡了呢?

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和磨难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不可否定的,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存在弊端而认为科学技术是个噩梦。历史证明,由科学技术引起的问题,科学技术也能提供出解决的办法。在发展科学技术的时候,应该以给世界带来和平,让世界的人们生活的幸福,促进人类的发展,维护生态的平衡为目的,用责任和道德来监督,进而使科学技术能尽可能的为人类谋福造利,减小甚至避免科学技术带来的弊端。

总而言之,科学技术是利弊共存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是事物的辩证统一。我们不要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而不看它的不利的一面,要知道,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和破坏力同样都是很惊人的。我们应该运用科学技术,做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而避免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让科学技术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或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相一致的。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及社会道德教育,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使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②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价值渗透于科学技术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不仅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内在关系中,也存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中,科学技术与价值不可分割。因此,科学技术的价值就在于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所以体现了对科学技术价值理解的不同观点。

一、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反思:(1)科技乐观主义;(2)科技悲观主义;(3)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二、对科学技术价值观的评价与行为取向:(1)科学及时决定论的误区;(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价值观。

总之,科学技术确实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学技术也要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两面性,又并非全在于其本身,人类对其运用的初衷及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科学技术的作用偏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因而变得更加复杂。所以要求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应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功能,竭力走绿色科技之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协调。

尾注:①.参考课本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P102最下面一段和P103上面的部分内容。

②.参考徐运祥:《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及其对策》的摘要部分,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李炼、张怀民:《自然辩证法新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张培林、王学彦、张雅春等:《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向德平:《科学的社会价值》,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刘大椿、何立松:《现代科技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四篇: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论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宗教维系着氏族社会的秩序,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最初社会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一方面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被剥削阶级则利用反抗阶级压迫,同时促进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社会阶段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一>、原始社会时期

宗教信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原始宗教意识发生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图腾和祖先崇拜;神话传说中的鬼神及祭祀。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是道教信仰的来源。

“原始社会的宗教主要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人类社会产生之后,随着大脑组织的发育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产生了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尽管在原始社会时期,是对客观世界歪曲和虚幻的反映,但毕竟是人类开始从主观世界思考客观世界的进步,早期宗教的产生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灵本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异己的观念,当能力有限的人类无法控制外在的一切时,作为有限之“补充物”的神灵便占据了人类所不能控制的一切领域。早期人类对神灵进行祟拜和祈求,目的即是为了借助这种”无限”的力量来获得自己能力所不能获取的东西。

原始宗教孕育了最初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始宗教的教职人员既是宗教职业者又是自然科学家。弗雷泽说:“肯定没有人比野蛮人的巫师们具有更激烈的追求真理的动机,哪怕是仅保持一个有知识的外表也是绝对必要的。„„总体来看,当初出现由这类人组成的阶层,确曾对人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好处。在社会科学方面,原始宗教具有更重要的认识价值,这是由于人在原始宗教的深层次认识结构中居于价值的核心地位。任何宗教作为人类最早的认识体系,都是以生命,即人的自我感知为起点的。人既是原始宗教的价值源头,又是它的重要认识对象,而任何“神系”都是建立在当时人们对生命、对宇宙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伦理学就源于宗教的道德化。在远古时期,“其民聚生群处,知其母不知其父,无兄弟亲戚夫妻之别,天下无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根本无所谓道德,自然也不存在伦理学。随着神被尊奉为宇宙的最高存在后,道德才作为神的禀性而飘然降世。如原始基督教就倡言:“道与上帝同在,那道便是上帝。”因此人的德性一方面要以上帝为对象,唯此才有望接近上帝;另一方面,德性也垂训于《圣经》,人只有从《圣经》中才能认识圣灵的启示。于是,以《圣经》为本位的伦理学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原始宗教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阶级社会时期

阶级社会的宗教圣贤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是既得利益的愚民术。在欧洲造成了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是造成了几千年的吃人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劳动者不仅承受着“自然力量”对他们的压迫,而且还要承受“社会力量”对他们的压迫。基于双重压迫所造成的恐惧心理,新的宗教信仰就应运而生。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宗教观念的形成除受自然界压迫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受阶级社会的盲目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根源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宗教实际上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被抽象化、概念化,被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之后甚至于以人格化出现,使之脱离客观实在,脱离自然,成为绝对,以至变成万物存在的最高原因,也就是神。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但是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曾经使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然而,即使起义人民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不仅对内进行剥削压迫,而且也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资产阶级在其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把宗教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外衣”,在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反抗外敌入侵和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利用宗教有利于号召,聚集队伍,而用一些宗教信条约束来约束成员,又有利于内部的团结、巩固,这使得受压迫阶级利用宗教具有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合理性的一面。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除了具有双重政治作用外,对于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例,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引起了部分宗教徒主观世界的变化,各民族爱国的宗教界人士大有进步,已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社会还无力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因而祈求超自然力量来满足这种欲望和要求,便在某些人中产生了宗教心理。

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触角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萎缩,影响越来越小,但在个人生活空间中宗教的作用却逐渐增大,不仅涉及个人信仰,而且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已成为人们的心理依靠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各宗教场所负责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的榜样作用对信徒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二,宗教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宗教能在信徒中通过宣传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加强信徒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人的精神危机,减轻人们的心理震动。所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持,宗教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第三,宗教具有独特的文化展示作用。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包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四,宗教具有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祖国安定统一,抵制国内外分裂势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宗教在协调民族关系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文化交流对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起着促进作用。许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信仰宗教的,通过宗教形式,可以加强与这些同胞的联系,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国内宗教界与国外宗教界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我国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了解、促进发展、消除误解、增加共识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也有其消极作用。在国外反动宗教势力的影响和个

别披着宗教外衣的破坏分子的操纵下,有些教徒干了一些于国于民不利的坏事。我们要运用法律、法令的程序对宗教的消极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宗教活动发挥其有利于人类、有利于国家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有必要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让宗教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这些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各异,需要采取不同方式和不同措施使宗教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是社会统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宗教通常发源于下层群众,是他们摆脱苦难、对抗统治、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出路”,但到后来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用以煽动宗教狂热、奴化下层群众、神化统治政权的工具。

2、宗教最初包容着大量的科学、文化、艺术等内容,并对其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门又一门科学不断从宗教理论中诞生和分化出来的历史。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宗教对于科学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差,宗教的虚假外壳越来越暴露其致命的弱点,宗教逐渐蜕化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破坏性力量。

3、宗教在统一社会意志、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内耗、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往往起着其它政治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第五篇: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影响

食品科技学院 包装工程1402 王文铭 2014244030206

论信息化战争对我国国防影响

一、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影响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信息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将更高,围绕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化军队建设和占领信息优势高地的竞争将愈演愈烈。各国将竟相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社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竭力保持本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在军事领域,各国将加大信息化军队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不断革新军队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人员培训等,尽量拉大本国与它国军队信息化能力的距离。各国在信息力量、信息方面的竞争将白热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和政治战略需求的变化,信息化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催生新的作战方法。战略心理战、网络系统战、全元总体战、太空绞杀战、掏心战、瘫痪战、隐形战、至盲战、点穴战、无人战、精微战、间隙战等等作战方式接踵而至。同时,新作战模式相继登场,信息化战争频繁“变脸”,也使其整体战争形态不断调整和演变。战争的规模将趋小,以天、小时和分计算时间的战争可能一再发生;物资、能源的消耗战将逐步让位给物质、能源的控制战;战争状态与和平状态的转化,以及军事人员和非军事人员的转换将有新的表现;围绕信息资源展开的争夺战将日趋激烈。信息化战争形态的演变将是迅速和明显的。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战争体系的效能不断提高,人类的战争能力呈现持续提升的趋势。

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战争信息化带动了世界军事的重新洗牌,让我们更清楚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区别,然后如何改进并超越。

二、我国如何应对信息化战争带来的影响

(一)做好军事战斗准备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 4

食品科技学院 包装工程1402 王文铭 2014244030206 政治、文化、社会、国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国防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这是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责任,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必须是融入国家现代化战略全局、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发展,是注重全面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军队建设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是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一句话,必须努力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历来同党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紧密相关。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切实履行好这一历史使命,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人民解放军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有效履行这一历史使命来展开,各项建设都要围绕提高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来进行。全军同志要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治军特点和规律,全面加强部队建设,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二)加强军队思想建设

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作为军队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建设抓紧抓好。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人民解放军80年建军治军的宝贵经验,是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优势。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两/ 4

食品科技学院 包装工程1402 王文铭 2014244030206 条,决定着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方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始终不渝地贯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就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坚决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坚决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永远当人民子弟兵,永远做人民利益忠实捍卫者。要紧紧扭住铸牢军魂、恪守宗旨的根本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军,大力加强军队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弘扬听党的听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更好地把全军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上来,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主动适应世界军事变革趋势,奋发有为地把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推向前进。这是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必然选择,是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军事技术水平的差距、实现军队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继续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要把改革创新作为军队建设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军事技术创新、军事组织创新、军事管理创新。

(三)增强强军队战斗力

要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加紧实施人才战略工程,把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进一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进步上来。要贯彻注重质量效益的要求,优化体系结构,坚持勤俭建军,提高整体效能。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军队正规化建设水平。要加强基层全面建设,打牢部队建设基础。要坚定地相信和依靠广大官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活力,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我们必须发扬光大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人民离不开军队,军队更离不开人民。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军民鱼水情深、患难与共,是人/ 4

食品科技学院 包装工程1402 王文铭 2014244030206 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的重要保证,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

三、信息化战争带给我们思考

国防作为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只有巩固和强大。国家才能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国防,是国家为保证国家利益不受外界侵犯而采取的一切防卫措施的总和。只有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信息化军队建设,拥有最新科技的军队设施及先进的领导思想才能保护我们的国家。/ 4

下载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信息化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影响[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论信息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一、信息化企业的内涵及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信息经济已初见端倪。面对知识信......

    论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精选五篇)

    论信息化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影响周鑫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的影响,会计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会计行业中的信息化主要是指采用现代信息......

    论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

    论信息化时代背景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的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理论如何实现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代表的......

    论互联网技术对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推荐5篇]

    论互联网技术对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Internet”一词已经让我们不再感到陌生,随着E时代的到来,新的理念和结构也在不断的形成和完善,在现代信息技......

    社会发展对词汇的影响

    社会发展对词汇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词汇也越来越丰富。社会的发展是词汇不断丰富的重要推动力,从远古至现代,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社会的......

    论监狱信息化建设对监管改造的影响

    论监狱信息化建设对监管改造的影响 【摘要】科技文明已走向时代的巅峰,引领着社会经济的腾飞。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创新,人们信息意识的逐步加强,信息化已渗透至各个领域。有些......

    论会计信息化变革对预算会计制度的影响

    论会计信息化变革对预算会计制度的影响 摘要:会计信息化是利用财务管理软件来完成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它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效率,减轻劳务工作量。现在会计逐步电算化了,不......

    信息化对中学生德育影响

    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使信息化设备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当前,信息化设备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但良莠不齐的信息化设备文化必然给中学生的德育带来很大的影响。中学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