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教师管理[大全]
关于我县教师队伍存在问题
清理整顿办法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队伍管理,维护教师队伍稳定,推进教师管理制度改革,促进我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我县教师队伍存在问题清理整顿工作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教师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目前教育系统财政供养人员5765人,已办理离退休手续819人,离岗656人,实上班3444人,各种原因不在岗846人,其中教育系统内部借调200人,外部系统借调55人,进修未归14人,脱岗118人,学校批准请假282人,原教办人员不在岗48人,各种原因未下册29人,产假21人,病假局批的6人,到离岗年龄待批准的73人,目前我县中小学教师短缺461名。由于脱岗、乱借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开展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有利于严肃干部人事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管理秩序,为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作风过硬的师资队伍,清理整顿工作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清理整顿办法。1
(一)借调人员的管理。
1、本系统内借调的。
(1)教育局批准本系统内部借调的。
借调学校的教育局商编办尽快出文调入借入单位。借调教育局的,暂且在原单位保留编制,领取工资;临时抽调的人员,尽快回原单位上班;借调教育中心的,视情况商编办出文调动或者在原单位保留编制,领取工资,不参与学校的绩效考核。
(2)教育局未批准本系统内部借调的。
学校之间商调的教师,两校协商尽快让其回原单位上班,如各方为了优化师资配置,确实需求本专业教师,需向教育局专项报告,教育局视实际需求统一调配,如学校推诿,调入学校校长需向主管县长、教育局长说明原因。
教育局,教育中心的分管领导、部室主任私自借调的人员尽快告知本人回原单位上班。
2、外系统借调的。
外系统借调,教育局、领导批准的、未批准的,教育局印发告知函,限期办理调动手续,在12月份前必须办理完调动手续,并商财政局从借调之日起停发一切工资,到期仍未办理调动手续,需由被借调单位商人事主管部门给教育局出示借调函,商财政局划拨工资,有利于人员的管理和责任的落实。
(二)请病假教师的管理。
凡是以病假向学校请假的教师,学校将姓名逐一上报教育局,教育局将统一安排到指定医院逐一检查。
1、如由于车祸,手术大病等确需住院治疗养病者以病假对待。
2、如有肺结核、乙肝等慢性病无需住院治疗,但却不能上岗的教师经医院确诊需在家休养治疗的,以病假对待。
3、如以借口养病或者小病大养而脱岗的,以脱岗对待。
(三)进修未归教师的管理。
1、经教育局批准进修到期未归者,由教育局通知本人限期返岗,并从进修之日起停发相应的工资,如一个月未返岗者视为脱岗,按脱岗对待。
2、未经教育局批准,校长擅自批准进修者,并从进修之日起停发所有工资,由校长负责其一个月内返岗,否则按脱岗对待。
(四)脱岗教师的管理。
1、已在其他单位另有工作者,核实情况,停发所有工资,填写解除劳动合同表,由本人签字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以备法律效力,如本人拒不填写,须向本人现供职单位人事部门告知情况,以备配合,后商编办、财政除名。
2、如因生孩子,在外做生意或兼职等种种借口请病、事假者无故脱岗一个月以上者,教育局停发所有工资,通知
本人限期归队,如本人如期返岗并承认错误者可继续安排工作,以批评教育为主,且要做校际间调动;如期内不归者,或暂且归队后又离开岗位者,视为自动离职;如本人提出申请保留公职,需扣除全部工资外每年向县三大慈善基金捐赠20000元。
3、各类脱岗人员可以提出辞职申请,教育局及时批复。
(五)原教办人员的管理。
教办撤销时对部分人员没做妥善安置,对这部分人员可以采取自愿申请的办法,如想上岗可以向自己所在的中心小学校长申请,报经教育局同意统一调整到学校上班,如不愿上岗可申请提前离岗,按离岗人员对待。
三、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
县上成立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局、监察局、人劳、财政局、编办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清理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校清理在编不在岗人员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要站在对我县教育事业发展负责的高度上,保障清理工作顺利而有力的实施。教育局要安排专门人员,务必做到“通知到人,尊重自愿,处理有据,文书规范”,确保在法律、政策规定的有效期内,按规定程序做好清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要依据事实,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务必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要做好思想教育和
疏导工作。同时接受社会监督,对瞒报、漏报的在编不在岗人员,查实一个处理一个,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院管理规范
院管理规范”,着手印刷。制定了医院“院务公开制度”、“医院文明服务制度”、“岗位职务聘用制度”、“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管理办法”等。
3、月 日,安徽省卫生厅组织有关领导和专家一行就我院“三级心血管病医院”医院等级设置进行了考察和验收。专家们从“医院综合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安全、医院服务及医院绩效”五方面分成“医院综合管理、医疗病案、医疗质控、院感、护理和医技”五个小组,分别对我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检查。卫生厅领导对医院近年来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也提出了“门诊病历不健全且书写不规范,医疗质量管理须进一步加强、无专职的急救医生”等存在的问题。考察验收结束后,医院组织有关人员对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等进行了汇总整理,制定了改进措施,确定了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医院不定期进行了督导检查。
4、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制定了“医疗风险预警制度”、“医疗安全教育检查制度”、“护理差错事故应急预案”、“医院废弃物管理制度”、“精神、麻醉类药品安全管理制度”等,加大检查落实力度,年内无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5、全面推行成份输血工作。建立健全了输血记录、差错事故登记和输血不良反应登记分析等相应的规章制度。2010年,共计输红悬1003u、输浓缩血小板20 u,输血浆99750ml,输全血1000ml。
狠抓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一、医院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考核标准”、“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医德医风规范及实施办法”、“医德医风建设奖惩措施”、“药品、医疗器械、一次性材料购销管理制度”、“职工廉洁自律规定”等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制度和规定,形成了加强医德医风考核、投诉举报、激励和惩戒等的长效机制。
二、院护理部、办公室组织,院长、医务科、总务科主任等参加邀请各科病人及其家属召开院级行风建设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并及时解决。针对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逐以进行解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三、实施宗旨教育,增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感。我们重点引导大家弄清目前经济条件下的医患关系,使大家认识到,在医疗服务领域,病人处于被动地位,医务人员处于主动地位;必须切实纠正和克服当前经济条件下错误思想,树立效益与宗旨相统一的医德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老百姓看得上
第三篇:规范管理
规范管理确保党委办公室业务工作运转正常
1、秘书工作细致周密。坚持做到超前准备、快速反应、精细运作,确保了各项会议和重大活动顺利进行,全年共完成各类会议、重大活动多场次,处理上级和区县部门重要电话多个,起草了《省委执政大纪要》(丽江市部分),《市委执政大纪要》涉及市委领导的公务活动,整理有关期重要会议记录次,其中起草市委常委会议纪要期。在领导公务活动中,做到了统筹运作、通盘考虑、统一部署,把握关键环节,细化工作任务,做方案,搞衔接、写报告,努力做到每一项工作都令领导满意、与会人员满意。
2、公文办理安全规范。坚持“准确、高效、保密、规范”的原则,做到了严格制发文件、高效处理文件和规范管理文件。公文制发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把拟制、审核、送签、印制等关键环节,全年共制发公文多个文号,实现了零差错。公文办理严格规范程序,坚持传阅准确、安全、保密,全年共办理中、省各类文件多份、请示报告个、下级来文多份。公文交换坚持“随到随分,随时交换”的原则,全年分发中央、省委文件万余份,寄发机要件余件,完成公文交换万多份,信件万多件,没有出现任何纰漏。进一步完善了市委办公室文书档案管理系统,全年共整理档案件,资料册,文件汇编册,为便利地查阅档案创造了有利条件。
3、做好服务,抓好会务和接待协调工作。一是在会务方面,周密细致地做好了会前的各项组织和准备工作,始终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会中做到周到服务,会后及时完成会议资料、纪要的整理和印发等工作,保证了每次办会任务的圆满完成和会议精神的顺利贯彻。全年共承办大型会议次,中小型会议次,高质量高水平筹办了市委二届七次、八次全会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中央党校调研组调研座谈会、xx党政考察团考察等座谈会。另外,在会议方案、会议通知、文件发放等各环节逐一规范,明确了责任人,并及时做好监督检查,确保了不出差错;同时,坚持大型会议签到制度。
第四篇:教师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年新颁布的《规范》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修订版1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1-2]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修订版2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8月7日修订)[5]
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五、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六、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七、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八、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解读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师德规范修改(出台)背景
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我们教师。
二、新《规范》体现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如 “关爱学生”强调“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更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进一步明确了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终身学习”更是人本思想的全面要求。二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如继承了师德规范主旨“爱”和“责任”,又考虑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师德提出的新要求,将优秀师德传统与时代要求有机结合。三是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如在新《规范》中首次加入“保护学生安全”、“教书育人”、“关心学生健康”、“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终身学习”等等,这些都是结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提出的新要求。
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例如,倡导性的要求有:第一条“爱国守法”中,倡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第二条“爱岗敬业”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等。禁止性的规定有:第一条“爱国守法”中“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第二条“爱岗敬业”中“不得敷衍塞责”。
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重“他律”、贵“自律”。如第一条中倡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第五条中倡导“自觉抵制有偿家教”。新《规范》在注重“他律”的同时,强调“自律”,倡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把规范要求内化为自觉行为。从“他律”走向“自律”是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
三、新《规范》的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新旧《规范》的区别
新旧《规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条目数量由8条改为6条。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上由之前的8条改为现在的6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比如,在第三条“热爱学生”中,旧条款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此前公布的新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公布的版本基本构架相同,但在一些词语使用方面进行了微调。在征求意见稿中,而第三条款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一字之差感觉更人性,更具亲情味。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
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写入该内容是在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有偿家教的恶果很明显:一是导致教师“拜金主义”,二是影响正常教学进行。“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也首次明确列入其中。
4、“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够。现在社会发现这么快,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更何况是教师这种特殊行业。所以在新规范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第五篇:教师规范
教师规范“红七条”剑指师德“走样”
禁行红线能否守住师德底线
继教师节前规范中小学生是的发布后,教育部9日再发新规,首次划出学术作假、招生徇私、索要礼金等违反高校师
德的“红七条”。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向教师“师德”行为亮红灯,不仅是一个道德呼吁,更是教育改革的制度化。唯有立法与监督并重,方能让高校教师真正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智慧之
门。
为教师划禁行“范围”
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识淡薄,教学敷衍、学风浮躁,甚至学术不端、言行失范、道德败坏„„近期少数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严重损害了高校教师的社会
形象和职业声誉。
教育部9日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划出高校教师禁行的“红七条”: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中徇私舞弊;索要或收受学生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等
财物„„
“教书育人”的工作性质,让教师被誉为“太阳下最崇高的职业”,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提出较高的伦理道德要求,设定师德红线是不少国家采取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有关部门屡屡下文,对师德建设“建章立制”,然而谩骂学生、公然索礼等荒唐事件仍时有发生,一些事的失守背后其实是法律和制度问题。
背后暗藏资源“寻租”
开后门递“条子”,就能如愿以偿的将孩子送入名校;换点钱托关系就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保研资格„„近年来,对学生价值观形成极为重要的高校老师行为“失范”,其实是一些老师利用手中不均衡的教育资源禁行“寻租”。教学敷衍,兼职盖过“主业”。一些高校老师忙于“串场子”、乐于“找项目”,被吐槽“一流教授搞项目,而刘教授高学生”。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EMBA中心主任徐经长就因身兼6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被质
疑。
滥用资源,化身招生“掮客”。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袁处长蔡荣先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2006年至2013年期间,蔡荣生利用职务之便,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
1000余万元。
学术不端,科研论文“变味”。2009奶奶,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被开除出教师队伍;2012年,获得国际设计“红点奖”的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石元伍被爆出获奖作品是抄袭学生毕业设计;今年5月,重庆师范大学教授张世友因多篇论文造假被学校开除„„ “这些问题虽不是主流,但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持续性的负面影响,削弱了大学作为省会风尚引领者的角色地位,挑战高等教育的整体公信力。”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俊说,对于利用教师的资源进行寻租的现象,必须
依法严惩。
莫让“红线”成虚线
“守住师德红线,长效机制是依法治校”。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学校须严格按照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清理校规中与法律冲突的条款;对于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处理,莫让“红线”成为“遮丑”的虚线。
监理师的档案、考核奖惩机制,强化师德监督和评价体系,让教师自愿遵守师德准则、履行职业使命。“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等改革要向纵深推进,让教师真正珍视并热爱‘阳光下最神圣的职
业’。”熊丙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