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的语言教学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知识(范文模版)
高中的语言教学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知识?
1.注重母语教学。在关注言语作品的时候,还要关注言语的本身,侧重引导学生领悟母语的伟大与魅力。
凡是学生语文素养建构所必须得各种知识,它都得要2.补充语法知识,有这个语法知识跟没有语法知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语感是不一样的,它有一个从“只知其然到知所有然”的变化。
语法、修辞实际上它是我们母语的一种,一种规律
3.重新审视修辞教学,修辞教学的这个主要弊端是一直局限于几个词格,就是比喻、夸张,设问、反问等,必须突破这种局限,要学修辞要学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面对那个交际的目标、那个情境我什么样的法都可以用,阅读教学中有生动的例子,你涉及到什么例子就讲什么样的知识,只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语言的那种美妙都是有用的知识。
4.灵活进行语用教学,语用教学这要注意符号之间它的关系。
5.高中的语文,语言教学还应关注识字写字,文言文里边的实词、虚词,语法、修辞还有语用的规律。
第二篇:新课改学习体会:我们应该关注谁?
新课改学习体会:我们应该关注谁?
教师要关注知识。
要研究高考题,什么是经常考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点,什么类型的题经常出,要把三年的高考题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规律和特点。只有对高考试卷做出精确的分析,才会掌握高考的得分点。知道了这些,就知道平时上课讲什么有用,讲什么没有,就会让自己的课有针对性,就会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分数。
要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把教材的内容吃透,做到成竹在胸,让知识形成体系,前后勾连,给学生一个整体概念。老师的知识不成体系,给学生的必然支离破碎。要研究教法。同一个内容,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教效果就不一样?原因就是方法不一样,其实老师的知识含量几乎是一样的,但老师水平的高低却有很大差别,这除了和能力素质个性有关外,和研究不研究教法肯定是有关系的。所以教师要钻研业务,要关注知识,研究教材教法、考纲课标。
但是你研究明白了的这些知识是要传授给学生的,你花了很多心血,学生上课却不听不学,你怎办?你骂学生不懂事、不立事,可他还是不愿学,不愿听,那怎办?于是就逼迫,反复讲反复强调;布置大量作业,强迫完成;反复考试,以分数促进学习。大量补课,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不准学生干别的,杜绝一切娱乐活动,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看看,我们很多学校不就是这么做的么?结果,孩子除了学习啥也不会,不会对待尊长,不会干活劳动,不了解社会,不懂人情礼往,没有丰富的情感,一切集中到学习上知识上,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最后成为考试机器。教师对知识的研究成果不能转化给学生,那就是没用的知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什么呢?研究他的思维,他是善于逻辑思维,还是善于形象思维?这决定它适合学文还是学理。研究他的性格、血型,外向?内向?沉静还是张扬?适合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当兵?从政?经商?做学问?他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三岁看老,我们能不能从蛛丝马迹中探寻到他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他对那些学科有兴趣?对那些学科根本不感兴趣?研究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知道往哪个方向培养他。怎样让他扬长避短,学有所长。怎么把“短板”补长,怎么让“长板”更长。研究他的理想,帮他树立远大目标,并帮他制定实现计划。研究他的品德,让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不断发光;找出他丑恶的一面,不断校正。研究他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研究他的生物钟,使之更适应学习。研究他的兴趣特长,研究他的喜好,研究他的朋友圈子,研究它对社会、国家、民族、民主、父母的看法。研究他名字的含义,研究他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怎样的期望。研究他的健康程度、饮食习惯。研究他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生长环境,等等。研究这些我们就知道怎样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我们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喜好什么?我们应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常说因材施教,那么这个“材”是什么样的?我们对这个“材”不了解,那我们怎么施教?没办法,我们只好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同一个类型的人才,批量生产。哪管你的教鞭下有谁是瓦特,谁是爱迪生、谁是刘翔、谁是宋祖英,因此我们培养不出创造型人才,消灭个性,扼杀个性,培养出的全是没个性的书呆子。
一个学校越具有强制性,学生越具有奴性;一个学校越强势,培养出的学生越弱势;学生不敢反抗,不敢抗争,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敢举手,不敢发言,于是都变成了小绵羊。学校乐了,这学生管的多听话;老师乐了,这学生多顺从;家长高兴了,这孩子“懂事”了。毁了的是这个学生前途和祖国的未来。
假如我们把需要对学生研究的项目列成一个表,然后,每学期让老师们调查研究一番,你想会不会对我们如何实施有效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教育资源,如何开发这个资源?如何做到“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是区别真教育与假教育的界限。
你说,关注学生重要不重要?可惜,我们许多学校别说做不到,恐怕连想都没想到!
第三篇: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应该关注哪些股票
◎ 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强化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要点:
国务院近期针对十二五规划,做出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未来的五年 规划中,目标十分明确。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将在国家政策规划的引导下,进入黄金发展十年。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在国家政策规划引导下,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将会保持 高速成长周期。而新能源、新材料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一部分,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力量;同时在节能减排等压力作用下,新能源、新材料将起到基石作用。中国的产业结构
必然将从粗放加工型,往新兴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信心产业化方向转移。
节能环保,凸显稀土永磁材料与非晶带材的发展地位。高效节能技术装备离不开稀土永磁电 机,而稀土永磁电机则需要稀土永磁材料的基础强化。目前高效节能电机应用比例低,08 年达到级以上的高效节能中小型电机比例只有 8%;而电力配电变中的非晶变压器拥有突出的空载节
能效果,非晶带材的国产化为电力行业的节能起到推动性强化。随着对节能环保产业的重点支持,稀土永磁材料与非晶带材都将在未来 5-10 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风电产业持续强化稀土永磁材料的运用。国家在未来5-10年提出了强化风电技术准备水平, 并有序的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这将为直驱式风力发电机提供未来的市场占比。随着国家海上风
电建设比例的逐步提高,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的优势凸显,这同时也将推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在风
电领域的持续快速增长。新材料产业,稀土永磁材料凸显重要地位,同时半导体照明材料也将得到强化。在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稀土功能材料作为基础性原材料地位凸显,成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蓝宝石衬底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基础原材料的重要地位,也将随着半导体
照明行业在十二五规划的发展中得到深化,目前国内蓝宝石衬底的技术工艺并不成熟,随着市场
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蓝宝石衬底材料也将进入快速成长周期。
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随着产业政策的推进,进入快速发展周期。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系统成为 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的核心技术。在政策大力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的发展进程中,永磁
同步电机将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领域得到强力推动。这同时,也推动了稀土永磁材料需求的快
速增长。
基于对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发展地位,我们持续看好稀土永磁材 料行业、非晶带材行业以及蓝宝石衬底行业。同时建议持续关注相关上市公司:宁波韵升、安泰
科技、中科三环、天通股份、太原刚玉、北矿磁材、中钢天源。
(来源申银万国证券报告)
第四篇: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
大学生应该关注社会
有一种观点在当代大学生中间比较流行,认为关不关心社会无所谓,只要自己过得开心管它社会发展如何?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变化是自己无法掌握的,就省点心吧,反正自己也改变不了。此类的观点的一个共同指向,就是不关注社会。在此类观点的推动下,许多大学生只顾及自己眼前的私人利益,而不关注社会的整体演变以及这种流变中自己的比对适应。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许多大学生颓废厌世,喝酒打牌,网游色情,整天无所事事,还没有踏入社会就已经成了“废人”,令人为之扼腕。惋惜之后,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很不相同甚至迥异的观点。就像世界存在高山和沙丘之别一样,人也气质各异和厚薄不均。质量低的浅根人很容易就会被世俗的诱惑热量所蒸发,他们茫然于眼花缭乱的物质现象而无法自拔,继而在这种茫然中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放纵于肉体欲望进而颓废厌世并且乐在其中。但,此类随风人之侧,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人数可能很少,但他们想认清世界,想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想尽快掌握自己的道路。为此,他们关注社会发展的趋势,力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去把握这种趋势,并以此为基,来调适自己的行为方向和力度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这两种人,在大学生里面,也实然地存在着。相应地,就会有两种观点的碰撞,一种认为我们不应该关注社会,我们只要把自己快活就行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社会,只有深刻把握了社会,我们才能最终做好自己。因此,我们都要问一下自己: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应不应该关心社会?或者更进一步,如果应该,我们又该怎么去关注社会?这都是我们在真正展开人生之前已经好好思考的问题。
一、我们应该关注社会
我们要先看一看什么是社会以及社会对人们有着什么样的意义。从词义学的角度来看,所谓社会,就是人与人在一定的利益需要的推动下而有机结合起来的生存共同体,即在一个大的团体里面会合而形成的大集体。人们之所以选择了社会,是因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为了使自己获得自己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获得的产品,就需要生产,因而就需要结合起来,人们需要互动。可以说,在我们脱离自然社会之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社会结合中获得的。因而,社会对于我们的意义,是须臾不可离的。特别是到了当代,社会对我们的意义可以说是更加不可忽视。社会不仅是一个集合体,它更是利益载体,它给我们提供就业机会、发展机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利益直接相关性使我们逐渐深刻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为天下的变化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和选择,天下为皮,个体为毛,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现实人的所有选择空间和实现都要受到社会结构的塑造,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幸福具体的内容、情感方向和情感烈度都是社会的产品。通俗地说,如果你不了解社会,你就无法活好。具体来说,社会对我们有以下意义:
首先,社会给我们提供生存资料和发展资料。其次,社会给我们提供就业选项。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选项,有什么样的就业选项,就有什么样的就业可能,有什么样的就业可能,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还有,不断发生变化的社会也会引起社会选项的不断变化,这往往又会引起追逐各种社会机会的人们之间发生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生活的新的组合变迁。另外,相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中人之间的交流,对于我们今后进入社会结构之后的具体工作,非常有帮助,比如当我们了解人的自利本性之后,就应该在与人的相处时候,要为别人的利益考虑,这样就能够获得一个比较良好的人际环境。
另外,当代社会复杂多变,不容易把握,更需要深刻关注。复杂的社会要求复杂的眼光和长远的打算,可以说,目光短浅是人生成功的大碍。目光短浅的人只以眼前的利益作为他们的追求,这样的人如果能碰上好的时机(如改革开放之初的遍地机会),也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一时不等于长久,特别是在改革型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社会,社会变动性空前增强,如果抓不住社会变动的趋势,其选择就必然限于一时的需要而失去符合社会变动可能性。许多人的选择是随机的,随机的选择固然可以因为正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而得势于一时,但要想长久获利,必须还得从把握社会趋势的能力方面着手,还必须要有远大目光。一个人可以多次撞大运,但他不可能总是撞大运。如果无法把握好自己的道路,一夜暴富,一夜走红之后,曾经得到的可能一朝失去,就可能会一夜暴穷,一夜过气,从而就把过去的努力和获得轻易地付于东流。
而要想目光远大,就得能掌握社会的演变趋势,也就是说,要真正明白现在的社会在朝什么样的一个方向发展和变动。如在计划经济下,粮食局是一个非常吃香的单位,多少人挖空心思要进入粮食局,在进入粮食局的梦想破灭之后还要通过种种关系与之连接。但时过境迁,现在还有几个人想进入粮食局?另外的一个例子,就是国有企业的工人。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工人可以接班,端的是铁饭碗,当时有多少人挣破头要进国企里面当工人,以为这辈子有了切实的保证,并且以此为傲。但时过境迁,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崛起,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国有企业工人大量下岗,原来认为的铁饭碗和一辈子的保障骤然失去。还有法律专业人才,在80年代,往往只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或者滑档的学生才会被录取或者调剂到法律学科进行学习,但现在,在法治建设的大环境下,法学已经成为国家建设之必需,相应地法律人才也已经成为社会中的热门。
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一切还来不及普及,就已经过时,新的领域在不断涌现,新的产品在不断来临,新的挑战也在不断产生。而我们这个社会,总是有一部分人因为不再适应社会而被社会所淘汰,如下岗;也总是有一部分人因为符合了社会的发展潮流而被社会承认,拥有了充足的物质生活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如马云。我们十年前无法想象今天我们可以从当当网或者卓越网购买书籍,更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已经可以坐上高速列车。我们更无法想象数码相机的出现,胶卷业迅速衰落,原来流行的黑白照片现在只能存留于记忆之中。
总之,现代社会的节奏在不断加快,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关注社会的变迁,不能跟上社会的节奏,不能把握社会的脉动和趋势,我们就要选择错误,我们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如果我们不关心社会的演变,我们就不可能长久不败。
此一时彼一时,时代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从上述,我们就可以看到,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什么,那么什么行业就会发展起来。所以,对于我们如何选择职业来说,我们要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将会需要什么,这样,我们就可以未雨绸缪,早做安排。而这个发展趋势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现行社会体制内的发展趋势;另外一种,就是打破现行社会体制的发展趋势。前一种的把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一些,它是稳定前提下的发展变化;而后一种比较难些,因为这意味着大幅度的新生事物将产生,就更需要深刻的认识和眼光。
另外,社会是复杂的,更需要予以观照。这种复杂首先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复杂。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部件越来越趋于复杂。复杂的部件之间的互动就构成了更加复杂的社会互动。随着利益分分合合,人们与之相适应也要分分合合。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不论怎么去做,都无法摆脱外在的压力和推动,我们心理上越来越沉重,就是这个社会复杂性的表现。
人心复杂是我们不得不关注社会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互动。单纯善良的人们总是希望人与人之间相处愉快,没有什么波澜。但事实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善良愿望并不必然带来客观的和平与宁静,反而是外部经常出现各种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自私行为。人心叵测,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有自私人布下的陷阱。他们这些自私人往往披着各种面具,制造人际迷雾,妄图不付出相应成本就占有别人的利益。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识破他们,就可能遭受相应的损害。社会中总是出现种种负面行为,就连我们的食物也是屡次被证明不安全。我们喝着带有毒素的奶粉,吃着黑心鸭蛋和瘦肉精培育的猪肉。这些还不算什么,更为可恨的是,我们经常被自己的亲戚朋友欺骗,他们骗钱骗情,令人觉得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现象里非常压抑。
如果我们不想被种种自私行为侵害,就必须及时识透外在的阴谋和圈套,成功地躲避和破解。这就需要我们平时要能够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以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抗负面能力。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加应该关注社会。因为,他们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还对我们中华民族负有超越自己得失荣辱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尽管扩招后大学生总体来讲呈现出良莠不齐的趋势,但总体来说,他们仍然是通过重重选拔而获得的优秀人才,他们客观上仍然是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大家都知道,一个民族的崛起和持续繁荣,要靠这个民族整体发展和努力促生的精英分子来首先发现进步趋势并努力建构这个民族的未来。任何时代,拥有知识的人才能对客观世界有一个圆融的认识,也才能更好的建设社会。就当代而言,相对于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知识水平要远远高于普通民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名副其实的精英团体。他们因而就对我们的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负有自然而然的责任。
3、不用关注社会的认知之缪:
二、大学生不关注社会的原因 大学生需要关注社会这个大机体的这个道理很好明白,但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在当代大学生里面却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甚至被故意地忽视。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的目光有限,少数人甚至是极为狭隘。有的学生他们视野比较短窄,只注意自己眼前的得失和快活苦痛,他们并不愿意为了将来过上好日子而现在筹措。这些属于低层次人,由于他们目光短浅,行为没有定性,我们国家的建设布局和长期筹划是不能依靠他们的。
第二,社会稳定使他们觉得没有必要关注社会。在一个稳定的社会中,他们对自己的人生预期比较稳定,所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感觉,即没有必要去关注社会,这样就挺好的。
第三,没有关注的能力。还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他们也明白需要关注社会,吞没也想去弄明白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去关注,他们不知道要从哪个角度着手,也没有人从外部加以指导。于是,他们就会在苦闷中渐渐低沉下去,慢慢地他们关注社会的心情就会被现实埋没。
没有关注的能力的原因,除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有限外,还有情境刺激和情景放大往往容易使人迷失。一个人接触的往往是他直接面对的行为和事件。而这个情景,会使人的注意力在当时都被吸引,其结果,就是人往往拘泥于他们当时的遭遇和当时的情感或者想法,而无法真切地进行全面性的思考。
第四,关注也改变不了。这样的思维可能现在更加普遍。他们也知道要关注,但关注之后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使他们很受伤。比如很多学生也想为天下的老百姓而争取权益,他们也想与中央一起去反腐败,早日还人民一个清平世界。但,他们会发现自己的能力确实有限,而腐败现象又比他们想象的要多。所以,他们就会难受,甚至放弃。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理解。一个人长期受到改变不了的打击,就很容易走向放弃和绝望。
以上是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的结论,对于不同生命时期、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生命气质的人来说,感受会出现明显的差别。具体来说,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年龄和社会分工以及积累知识、间接经验的需要,他们一般不会直接或者不会长期直接主体性地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交往,于是,这种暂远社会的非紧密状态,往往使他们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错觉,就像认为面包来自面包房而不是土地一样,他们往往认为社会对他们来说并不怎么重要,他们的生存都是靠父母而来的,进而产生关不关注社会无所谓的看法。
这样的观点看似有理,实则怀谬。说它有理,主要是他们的生存确实主要来自父母的供应;说它怀谬,则是这种看法看不到这种供应的深层来源。表面看来,我们个体人首先遇到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庭悲欢、得失祸福和爱恨情仇,好像与社会关联不大。但细细思虑起来,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观点的错误。实际上,只要一个人还有点客观的思考能力,他就不得不承认,他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资源,都是也只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都是在社会中获得的,而不可能到月球或者火星上去获得。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他们就可以发现,社会的状况往往就会影响他们父母从这个社会中可以获得的生存资源的多少,如一个农村学生他们家里每一年的粮食棉花价格的起伏不定会给他们的家庭收入带来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在校学习的心理安定和社会感受。而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不仅会影响到家庭的收入,更会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他们的悲欢离合。如在一个不公正因而黑社会横行的社会里面(如现在的重庆),在一个司法不公平的社会里面,一个弱势的家庭就可能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而发生很多争吵、争执、打骂、受气、伤残甚至付出生命。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个体家庭的悲欢离合,实际上都是社会状态在家庭层面上的综合反映。
况且,我们必须要明白,在父母羽翼下的幸福是没有底子的美,虽然令人心醉但终究会逝去,最终我们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当我们自己要到社会互动中去寻找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们就要能切实地找到自己的利益生长点。而要寻找到自己长久的利益生长点,就需要我们能够真正深刻的选择我们的道路。这就需要相应的生活智慧,需要智慧才能成就的远大目光。
三、关注社会的基本视角
由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我们需要关注社会,我们也只有关注社会,掌握了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真正地掌握自己长久利益的道路。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关键的在于,我们必须了解要从哪些方面来关注社会,以使我们的关注更具体有效。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关注: 社会的资源归谁所有,即社会的所有制;谁在目前的这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即社会主导集团;社会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机会,我们能切实抓住的有多少;我们离社会需要的能力还有多大差距,我们通过努力,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社会的强者;要想成为社会的主导者,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目前,我们具不具备,我们是不是主导者,如果不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没有可能或者大概到什么时候能成为主导者。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而为了使自己能够迅速把握社会,理解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以及自己的努力方向,我们就需要深刻理解社会,进而对社会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发现社会选项的能力、进行选择的能力、选择正确度的提高,都有赖于选择人对产生选项的社会趋势的认识程度。而要想提高认识程度,就必须得提高自己对社会运转规律的把握,从而也才能知道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使自己做好相应的准备,也才能做好现实的选择。这就需要智慧的思路。思路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利益获得,利益获得决定生路。
而,要想真正地拥有智慧,从现实的可能来看,对于还未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因而无法直接积累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读书和理性逻辑的探讨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路径。读有关于社会演变方面的书,使自己的思维迅速提高和社会化,找到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想把握社会趋势的唯一出路。
四、当下的社会形势与大学生应有的关注
为了把握社会趋势,具体到我们的当下,我们面临的社会情势总体来说很好,我们的国家甚至在全世界都遭遇经济危机的寒流的形势下,实现了总体发展的向好,这真的很不容易。但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可能深远影响我们未来的因素,尤其值得我们大家关注。
一是社会分化。社会分化,是困扰我们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社会分化,已经引发的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和警民冲突,已经昭示中国的社会分化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有识之士予以充分关注,否则,可能会失去改善它的最有利时机。二是就业艰难。中国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农民工大量入城,原有公有制企业的工人大量下岗,再加上教育产业化引发的大学生就业空前压力,合流为中国就业的三大推动力。三是腐败问题。民众一直反对腐败及其导致的社会不公正分配取向。腐败可以说是考验我们党和我们社会结构合理性的一个重大标尺和刻度。腐败本身的溃散效应如果再合流其他社会问题,那就会导致恐怕的连锁反应。四是法治建设正在遭遇负面因素的阻力。我们国家已经号召建立法治国家很多年,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也遭受了不少的阻碍。其中,最为障碍的,是政治体制改革持续缓慢。特别是公务员团体,对于政治民主总是抱着不积极的态度,阻碍依法治官进程的推行。而法治社会的纯正建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思想正确和行动起来,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我们自己去做饭。我们要参与到法治的事业中去,才能真正遏制官员的行为和无外在遏制导致的腐败现象。
我们的政府和领导人在艰苦奋斗,力图使中华民族在越来越好的环境中复兴。我们欣赏他们的努力,也肯定祝福自己的民族。但,我们要用情操而不是用情绪、用理性而不是用感性、用制度而不是用承诺去改变落后,去实现社会更优。作为对社会变迁负有重大使命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个独立和清醒的头脑,不能完全相信带有倾向性因而可能隐藏或淡化某方面事实的媒体取舍。我们的古人告诫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许,我们正应该深刻体会这一点并对我们的民族和社会保持清醒的关注。
一个人要想生活好,除了自己要足够努力之外,还必须要生活在一个好的社会结构里面。身处一个有病的社会身体里面,你不会感到幸福。而社会结构是要靠我们大家通过正向努力去创造的。我们的先辈们已经付出了他们的艰苦努力,历史的接力棒正逐渐交到我们手中,我们无法回避。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在我们深刻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它已经飞逝如烟。时不我待,从今天起,大学生们应该抛弃厌世的毒液,厘清自己的思路,关心自己的权益,了解自己权益的获得之道并为之奋斗。虽然我们的空气受到了污染,但我们相信,在当下为人民服务的良性执政集团的带领下,我们的社会总有一天会清爽起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为了祖国和民族因而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而未来不会骗人,你以后的幸福往往决定于你现在的眼光和智慧的积累。风物长宜放眼量,你是愿意一时快活而失去长久幸福,还是愿意选择年轻时追求而年长后收获?相信你已经可以作出思想上的选择了。但仅仅思想上作出选择还远远不够,就像马克思所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你还是要用现实的艰苦努力去实现它。
(本文主要为09新生所作,时间仓促,未及深论,可待他日修缮)
第五篇:我们应该如何读书(精选)
我们应该如何读书
10英语教育1班
黄汶珂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精神的食粮。知识的传递、精神的灌输,不都靠的是书吗?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多人看待书,就像看待一位神圣的使者。可见,书是多么的珍贵!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应该怎样看书呢?
首先,我认为,我们要读好书。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说过:“好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有些人听了这句话,并没有把它的意思领悟全面,就盲目地在书海中“遨游”。他们不管书的好坏,拿起来就看。虽然有很多书对我们有利,但也存在一些不适合我们看的书,甚至有些书只会把你教坏,浪费时间其次,读书要适时适量。我们读书要在适当的时候。
大学的教育要教什么,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怎么读书;怎么写论文;怎么思考。所以在这儿就谈两件事:一是怎么读书,二是怎么思考。其实这倒应了孔子他老人家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就是在为这两句话做注脚,谈谈具体来说怎么读书,怎么思考。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生活中爱看书是一种人生享受的事情,我喜欢看著名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饱食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它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课外阅读物之一。
这本名著里,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作者曾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当一个人已经不在人世的时候,他还能以自己所创造的一切继续为人民服务。人应该怎样的活着才有意义?保尔•柯察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完美的回答。在我们平时生活中,周围残疾的人有很多,但是又有多少人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重新“站”起来了呢?然而,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因为不幸而残疾的人,虽然自己身体行动不便,但是他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他在残疾后毫不灰心,更加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作。但是厄运又一次不幸的降临在他的头上,双目失明对于已经瘫痪的他来说,无疑又是当头一棒!可是他却毅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字,他都需要付出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艰辛劳动。他终于成功地写出了小说《在艰苦暴风里诞生》的前几章。读到这儿时,我的心早已经被深深的震撼了,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我的眼前。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如此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想就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唤他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奇迹吧!这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
在我生活中有一件令我十分挫折的事情,在我高二的时候,我患了重病,在医院里治疗病情,当我自己感到很我无奈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病情很重,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不禁的想起我曾经看过一本书著名作家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不断地去面对他自己的困难,用自己的意志去战胜一切的困难,想到这里我对自己充满着对生活的向往,正式因为这本书,我重新找回了对生命的热爱,我们在生活中看书时好的,当你有困难时去看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你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读书,我们生活中的趣事,我们生活中的好事。
没有人会怀疑,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突破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深入我们的生活,影响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而这使得读书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对于青年人,网络闻读也是司空见惯。如此,网络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去读书呢?其实,大我看来,一如既往也就可以了。为什么?因为虽然网络改变了我们的读书形式,甚至是改变了我们的读书习惯,但它改变不了读书的本质,即学习与思考。所以,应该怎样读书,其实还是要探讨一个读书的方法的问题,效率,悦情,博闻,升华,满足自我„„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如此对待书本,则是不求甚解,一味的装书,最终做得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书呆子;比如鲁迅描写的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孔乙己。故先人告诫,用这种态度去读书,多么好的书,多么有益的书本知识,在他们手里,也会成为有害的东西。但是,如果用相反的态度和方法去读书,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去读书,用一种分析的态度去对待书本知识,那么,应当说,书越读得多,人会变得越聪明,而绝不会越读越呆、越读越傻的。高尔基曾经这样描写:“几乎每一本书都似乎在我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的窗口”、“书越读得多,书籍就越使我和世界接近”。我相信,凡是善于读书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
读书的态度。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气度。读书肯定是有用的,可以提升个人的修养,修养是长期积累而成的,读书并不需要有很明确的目的。我们已经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对读书重视,观念的转变很重要。
好了,我的演讲到此结束。如果大家觉得我讲的好,请大家用掌声告诉我;如果觉得我讲的不好,也请大家用掌声欢送我下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