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时间:2019-05-12 14: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第一篇: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总体发展概况

1992年10月,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之后的十余年间,尽管我国便利店业态总体上一直处于导入期,但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新型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0年起,上海年均新开便利店超过1000家,呈现出爆发式的成长,其密度首次突破了每4000人一店的瓶颈,标志着上海便利店业态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便利店业态处于快速发展前期,其便利店数量从数十家至数百家不等。而更多的城市则处于业态的导入期。与此同时,以全球著名品牌7-

11、罗森等为代表的便利店集团也加速了其在中国的空间布局步伐。主要城市聚焦

急剧扩张

上海便利店经营状况不理想

从1997年11月上海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便利店开张至今,上海的便利店发展已经走过了5个多年头。不少便利店原打算在营业后3年进入赢利期,而现在,这种预期被大大地推后了。

在商战最热的1999年,上海平均每2至3天就有一家便利店开张营业。1999年,上海的联华便利、良友便利、可的便利和罗森便利都呈现成倍增长的好势头。到2001年,上海便利店发展进入高峰期,在经历了5年的兼并整合期后,已形成“五虎割据”的局面:华联罗森、联华、良友、可的和梅林正广和。好德便利的加入使上海便利店的竞争更加激烈。2001年6月29日,沪上知名的农工商超市在便利店领域又刮起一阵旋风,到2002年底时其门店已超过500家。

据上海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说,“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全部亏损,十几家公司没有一家是赚钱的。”文章指出,上海连锁便利店目前正热火朝天地处于高速发展期,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全线亏损的窘境。

种种举动似乎都在印证着上海便利店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这一事实。谨慎布点

有亏有赢

广东便利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尽管深圳是我国便利店发展最早的城市,但与上海相比,其店铺数量明显少

得多。用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张晓东的话说,深圳各商家都在谨慎从事。在深圳市,发展比较成熟的便利店是香港7-11和本土万店通便利。2001年,万店通便利计划两年内开店500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经营状况不理想,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而香港7-11由于设备成本过高,目前也没有逃脱亏损的窘境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便利店数量达近千家。据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透露,从总体上看,广州便利店呈现直营店亏损,而加盟店赢利的发展趋势。东莞市以本土的美宜佳便利店最为突出。现已有480家的规模。据公司相关领导介绍,到2004年年底准备再开出250家,包括在广州的40家!且2004年向深圳进军。由于公司发展策略能就市场变化而变化。目前来看90%以上的门店都处赢利状态!多元化格局

北京便利店尚处快速发展前期

相对于上海的热火朝天,北京便利店业态尚处在快速发展的前期,无论便利公司自已的直营店还是以加盟形式开店的创业者,似乎都享受着阳光灿烂的日子。便利店业态是目前北京市商业主管部门重点推动的零售业态之一,北京市政府已将大力发展便利店写进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规划内。

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从2002年开始大力推进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不仅引入了联华这样的国内便利店巨头,而且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好邻居等本土超市企业加大进入这一业态的力度,不久前更出台了专门针对那些总部设在北京的便利店公司的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极大地刺激了这一市场的竞争。据北京市商务局连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具备便利功能的便利店与便利超市已达1300多家。但是,北京便利店的门店资源正处于紧缺的尴尬状态。

大企业“试水”

天津便利店步入起步期

以天津津工和北京物美集团为代表的超市企业,在天津开始进行便利店的尝试性探索。由于正处于起步期,加之规模有限,目前天津便利店并没有赢利。遍地开花

南京便利店热闹背后是亏损

南京连锁便利店遍地开花,主城区内达900多家,平均42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但是在这种热闹的场景背后,却是大规模的亏损。

目前,南京的便利店亏损面在7成以上。业内人士称,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

南京市商贸局的官员认为,目前的亏损属于投资性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赚少亏多

杭州市区便利店亮红灯

据统计,杭城除了极个别的便利店略有盈余外,大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态。据介绍,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高,其中房租成本是大头。

连锁化程度不高

福州便利店不景气

目前,福州的品牌便利店只有“易喜”、“1+1”和“多乐氏”3家,他们分别只有8家、4家、16家分店。这些便利店均呈区域性发展,且还处于小心谨慎的尝试阶段,规模数量都不大。”

开开关关

南昌便利店生存艰难

难如人意

沈阳便利店步履维艰

目前沈阳市民熟悉的便利店是深入社区的小型超市,但是在商品种类和服务功能上还不能尽如人意。

定位模糊

长春便利店独存概念

便利店的概念对长春商家而言并不陌生,但诸多因素导致长春的便利店基本上属于小型超市,而偏离了便利店的内涵。

艰难支撑

加油站便利店欲罢不能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负责人透露,加油站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成熟,无论是通过品牌合作,还是自营便利店,成功的少,失败的多。

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便利店发展商机巨大,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

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这既让业内人头痛,也让外人看不懂:便利店到底怎么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对便利店业态颇有研究,他认为,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标准店铺,但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首先,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各大便利店公司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其结果是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

其次,注重对便利店外在形态的模仿与引入,忽视对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

另外,对特许加盟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加盟店铺的支持力度不够。与日本96%的特许加盟和80%以上的业种转型店比例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在这方面的差距巨大。与此同时,总部对特许加盟店铺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业务指导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诸如指导时间难以保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解决问题缓慢等问题。

所以全国的便利店的发展上来看,广东,北京等城市仍是大有空间,各路英雄齐上阵,大有异彩纷呈的景象,只有把握机遇,把握时间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第二篇:全国各大城市便利店发展概况

全国各大城市便利店发展概况

1992年10月,中国第一家便利店诞生于深圳。之后的十余年间,尽管我国便利店业态总体上一直处于导入期,但是在以上海为代表的沿海发达地区,这一新型业态得到了迅速发展。2000年起,上海年均新开便利店超过1000家,呈现出爆发式的成长,其密度首次突破了每4000人一店的瓶颈,标志着上海便利店业态已进入高速成长阶段。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便利店业态处于快速发展前期,其便利店数量从数十家至数百家不等。而更多的城市则处于业态的导入期。与此同时,以全球著名品牌7-

11、罗森等为代表的便利店集团也加速了其在中国的空间布局步伐。

上 海

急剧扩张,经营状况不理想

从1997年11月上海第一家严格意义上的便利店开张至今,上海的便利店发展已经

走过了6个多年头。不少便利店原打算在营

业后3年进入赢利期,而现在,这种预期被大大地推后了。

在商战最热的1999年,上海平均每2至3天就有一家便利店开张营业。1999年,上海的联华便利、良友便利、可的便利和罗森便利都呈现成倍增长的好势头。他们在增加网点的同时,还延长了营业时间。联华便利70%的门店是24小时营业,其他公司的门店24小时营业的也都在50%以上。到2001年,上海便利店发展进入高峰期,在经历了5年的兼并整合期后,已形成“五虎割据”的局面:华联罗森、联华、良友、可的和梅林正广和。好德便利的加入使上海便利店的竞争更加激烈。2001年6月29日,沪上知名的农工商超市在便利店领域又刮起一阵旋风,到2002年底时其门店已超过500家。

据有关方面提供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目前,上海便利店由于布点过快,一些地区网点过密,单店销售普遍下降。最近上海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说,“目前上海的便利店全部亏损,十几家公司没有一家是赚钱的。”文章指出,上海连锁便利店目前正热火朝天地处于高速发展期,4500多家的规模已使上海平均38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然而,门挨门的激烈竞争也使上海便利店目前陷入全线亏损的窘境。

这则报道让人不由想起上海最大一宗便利店并购案的主角——21世纪便利。据称,21世纪便利就是在亏损7千万元之后易手美亚的。也许就在此时,便利店的窘境已经开始显现了。

最近,上海联华快客也放慢在北京的扩

张脚步,关闭部分店面。同时,百联集团旗下的超市业2004年发展战略也已初步拟定,未来大卖场将成为百联超市业“攻城掠地”的“主攻手”,而便利店则可能暂时“稍息”。种种举动似乎都在印证着上海便利店经营状况并不理想这一事实。深 圳

谨慎布点,不容乐观

尽管深圳是我国便利店发展最早的城市,但与上海相比,其店铺数量明显少得多。用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张晓东的话说,深圳各商家都在谨慎从事。尽管如此,深圳便利店仍然没有摆脱赔钱的命运。据他介绍,在深圳市,发展比较成熟的便利店是香港7-11和本土万店通便利。2001年,万店通便利计划两年内开店500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经营状况不理想,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而香港7-11由于设备成本过高,目前也没有逃脱亏损的窘境。

北 京

多元化格局,尚处快速发展前期

相对于上海的热火朝天,北京便利店业态尚处在快速发展的前期,无论便利公司自已的直营店还是以加盟形式开店的创业者,似乎都享受着阳光灿烂的日子。

便利店业态是目前北京市商业主管部门重点推动的零售业态之一,北京市政府已将大力发展便利店写进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规划内。

北京市政府主管部门从2002年开始大力推进便利店业态的发展,不仅引入了联华这样的国内便利店巨头,而且出台了诸多政策鼓励物美、超市发、京客隆、好邻居等本土超市企业加大进入这一业态的力度,不久前

更出台了专门针对那些总部设在北京的便利店公司的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极大地刺激了这一市场的竞争。

据北京市商务局连锁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具备便利功能的便利店与便利超市已达1300多家。但是,北京便利店的门店资源正处于紧缺的尴尬状态。

广 州

有亏有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便利店数量达近千家。据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透露,从总体上看,广州便利店呈现直营店亏损,而加盟店赢利的发展趋势。

天 津

大企业“试水”,步入起步期

以天津津工和北京物美集团为代表的超市企业,在天津开始进行便利店的尝试性探索。据天津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何鹏介绍,至2003年底,天津便利店数量已达300多家,但这些便利店仅仅限于社区便民店的意义上,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由于正处于起步期,加之规模有限,目前天津便利店并没有赢利。

南 京

遍地开花,热闹背后是亏损

南京连锁便利店遍地开花,主城区内达900多家,平均42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与日本及美国的平均水平相接近。但是在这种热闹的场景背后,却是大规模的亏损。目前,南京的便利店亏损面在7成以上。业内人士称,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南京市商贸局的官员认为,目前的亏损属于投资性亏损而非经营性亏损。

杭 州

赚少亏多,市区便利店亮红灯

“在杭城,我们已有几十家便利店了,但几乎月月亏损,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如果没有总部的补贴,早就开不下去了。”一位便利店的负责人介绍说。据统计,杭城除了极个别的便利店略有盈余外,大多数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据介绍,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经营成本高,其中房租成本是大头。

福 州

连锁化程度不高,不景气

日前从福州易喜百货有限公司得到证实:“易喜”旗下的两家直营店——“白金店”和“宁化店”已暂停营业。至此,“易喜”在榕只剩下8家直营店。

目前,福州的品牌便利店只有“易喜”、“1+1”和“多乐氏”3家,他们分别只有8家、4家、16家分店。这些便利店均呈区域性发展,且还处于小心谨慎的尝试阶段,规模数量都不大。

虽然“易喜”方面将其两家直营店的暂停营业称之为“经营策略上的调整”,但福州易喜百货有限公司有关人士坦言:“目前,‘易喜’处在困难期和调整期。”

南 昌

开开关关,生存艰难

2003年10月,南昌OK便利店因商标侵权受到工商部门查封的消息传遍商界;全力便利店也悄悄将榕门路店和滨江中路店关掉;而首先在南昌开起便利店的远东好佳好大士院店也将开张不到一年的店面租出去。江西全力商业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坦言,投资2000多万元在南昌做便利店一年以来,非但一分钱没赚,却亏了近300万元。虽然远东好佳好、OK欧文店没有直接透露“试水”南昌商业收获如何,但业内人士透露,远东好佳好除了洪都宾馆店、南京东路店还能赢利外,其他店说赢利还为时过早,OK欧文店经过“侵权之争”也没赚到什么钱。

沈 阳

难如人意,步履维艰

目前沈阳市民熟悉的便利店是深入社区的小型超市,但是在商品种类和服务功能上还不能尽如人意。在连锁化、规模化经营方面,“芳草地”自选超市首先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但是距离成熟的便利店模式仍有很大差距,扩张成本和居民购买力限制了它迅速发展的脚步。出现较早的“信盟”一直坚持服务市民、24小时营业的宗旨,但是在选址上就可以看出经营者的谨慎。“信盟”店一般以社区为依托,但是还离不开流动顾客群,所以“信盟”店一般都出现在临着一、二级

马路的居民区旁边,始终未放开步伐尝试真正意义上的社区便利店。

长 春

定位模糊,独存概念

便利店的概念对长春商家而言并不陌生,但诸多因素导致长春的便利店基本上属于小型超市,而偏离了便利店的内涵。据了解,长春市一家连锁超市一度想在这个领域“开疆扩土”,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在长春发展300家功能完备的便利店,但事实上目前只有50家,而且经营形式单调,个别店面已经开始亏损。

加油站便利店

艰难支撑,欲罢不能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两大巨头所属的加油站就开始增设便利店。据了解,由北京石油公司设立的14家“实宜捷”加油站便利店均集中在市区繁华地段和居民小区,虽然实现了“便”,但对消费者和商家来说却无“利”可言。据和平里加油站便利店工作人员介绍,开业以来,生意一天比一天惨淡,白天根本没有人来光顾,只有夜间或清晨会有一些司机借如厕的机会买一点食品充饥,但购物的数量、金额都不大。在上海,加油站便利店同样遭遇尴尬。2003年8月,上海捷强连锁公司从其与中石化合作开设的30家加油站便利店中全面撤出,而退出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营不佳。此后,上海可的便利、联华快客便利等也陆续开设了一些加油站连锁便利店,但整体经营状况都比较困难,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干脆关门大吉。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负责人透露,加油站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成熟,无论是通过品牌合作,还是自营便利店,成功的少,失败的多。

业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便利店发展商机巨大,然而,目前连锁便利店的营业实际显示,经营性亏损比比皆是,这既让业内人头痛,也让外人看不懂:便利店到底怎么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江明认为,目前,我国便利店业态处于健康发展的轨道上,也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标准店铺,但与日本等便利店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首先,忽视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商品开发滞后。各大便利店公司基本上是在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交易制采购模式,极少与制造企业合作开展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的商品共同开发。其结果是便利店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战略性商品,导致便利店商品结构与超市雷同,难以开展有效的业态之间的差别化竞争。

其次,注重对便利店外在形态的模仿与引入,忽视对便利店业态本身的开发和创新。

另外,对特许加盟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加盟店铺的支持力度不够。与日本96%的特许加盟和80%以上的业种转型店比例相比,我国便利店业态在这方面的差距巨大。与此同时,总部对特许加盟店铺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业务指导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诸如指导时间难以保证、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指导、解决问题缓慢等问题。

第三篇:中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中国便利店发展概况

摘要:便利店是零售业中的一种新兴业态,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起来。虽然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但其背后隐藏着诸多阻碍和制约便利店发展的因素。便利店的“便利性”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迎合了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国内便利店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便利店业态定位不够明确,经营也缺乏个性化;另外,便利店连锁整合,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本文从SWOT基础上先分析了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再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提出了便利店发展的创新经营策略。展望未来,我国便利店商品组合和服务将日趋多元化,业态竞争力将不断提高;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品牌形象将进一步提升;“反超市化”也将成为便利店发展的重要趋势。

关键词:便利店 创新经营策略 发展前景

一. 产业背景研究

1.便利店产业背景

便利商店的概念于美国成型,而且这项产业在世界各地均呈现快速成长的情况,尤其是在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在国内便利商店的发展,皆已步入成熟甚至衰退的时期,因此正积极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成功经验转移到其他国家,儿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等都是便利商店有待开发的地区。

美国便利商店的发展已经有六十几年的历史,传统的便利商店已达到饱和而在逐渐衰退当中。就欧洲市场而言,便利商店在英国的脚步较快,在其他地区,便利商店的定义较为模糊,单位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例如德国、西班牙、荷兰等。

至于亚洲市场方面,每年均以7~9%的速度成长,其中以日本便利商店的发展最为领先,日前日本共有四万多家的便利商店,几乎已经达饱和的阶段,加上泡沫经济的影响,价格破坏时代的来临,使得日本便利商店业者的成长停滞,但业者为因应竞争的亟思改变,以差异化取胜,例如都心小型店,封闭市场设店、复合店„„

2.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

而近几年在中国,由于大型卖场的数量不断增加,中小型卖场由于在商品品种以及经营项目、经营理念的落后,加上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而引发了业态的变革,从而产生了居于超市和小型杂货铺另外一种业态——便利店。

便利店主要是为方便周围的居民或是人群而开设的一种小型超市,是生存于大型综合卖场及购物中心的商圈市场边缘的零售业态。

以经营项目齐全及经营日用快速消费品为主的一种零售业态,主要开设于各社区及流动人口教多且以快速消费商品的地方,或学校附近。商圈范围一般只覆盖周围200M的范围。

因为他具有超市的经营特点,杂货铺的经营成本价格优势及便利优势,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因而得以快速发展,并形成了连锁化经营。

未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一是综合的大型卖场,一是方便快捷的便利店经营应是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某些大城市的人均GDP 已经或即将突破10 000 美元,便利店也随之高速发展。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便利店数量越来越多,这其中不仅有外资便利店,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还有很多是国内的便利店公司以及一些独立的单体便利店,便利店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外资便利店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普遍盈利,而本土便利店起步较晚,很多方面不够完善,普遍亏损。这种内外资便利店的明显差异,不能不引起行业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 基于SWOT下的我国便利店现状分析

1.外部的机遇

杜婉音根据其分析认为,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存在三个有利的外部机遇:(1)小城市和农村市场潜力大;在其看来,大城市的便利商店发展迅速,而在广阔的农村和大量的小城市的消费者长期被忽视。他们的购买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增强,同时发展空间大,拥有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的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和经营成本。(2)相对有利的经济环境;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很多产业都受到了重创,而零售业在这场危机中受影响最小,以致大量资金流入零售业,价值便利店经营风险小,进入门槛低,有利于投资避险,所以大量资金进入便利店行业;于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最新发布的《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8-2009)》指出,中国零售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将面临增速放缓的压力,但是不会出现衰退,都为便利店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便利店业务符合国家政策,能够解决我国偏远地区百姓“买东西难”的问题,中央和政府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使得便利店能够以加盟的形式参与连锁经营。

吴明在《论当代我国便利店的经济发展前景》中指出,我国便利店发在存在的机遇在于产业调整和经济结构的整改,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家号召人们投身商业,鼓励创业,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便利店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

中;再者,市场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对便利零售业的需求,对于双方都有工作的双职工家庭,便利店快捷、方便的服务有利于他们节约时间,而对于现代都市夜生活的人们而言解决了他们在享受夜生活的需求。

2.外部的挑战

史君哲、寿莉、方智勇分别在其文章中指出,我国便利点的发展大多效仿美国、日本的企业,缺少自己的品牌,未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利于连锁推广;其次,国内的便利店尽管效仿国外,但是在产品和服务上还与之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杜婉音则系统的指出了我国便利店存在的三大外部威胁:(1)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积压了国内便利商店的生存空间;随着逐步取消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限制,目前,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有40多家激怒我国,他们携带着资金、规模、技术和管理水平上的巨大优势参与到瓜分中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中,对于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便利店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本土零售企业对便利店的竞争,对于国内的便利店而言,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规模也是他们无可比拟的,本身的商品与大型超市同质化程度高,缺乏产品差异性;加之买方市场格局的形成,商品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这些客观因素都制约着便利店的发展速度和规模。(3)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居民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而他们对于日常生活所需已不大满足,便利店却没办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以致造成购买力的分流,给便利店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3.内部劣势

杜婉音、寿莉在其《我国便利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中认为,因为我国便利店行业起步晚,发展呈上升趋势,但还是存在很多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1)缺乏自有品牌意识;我国便利店在销售上单一的进行一种专卖为买的经营方式,而国外商家则会研发自有产品来占领市场,这样,国内的便利店就缺乏了很大的竞争力;(2)物流系统不完善,缺乏现代化管理;相对于POS、EDI等信息收集和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相比,国内便利店在管理方面还相对落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的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来协助管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3)经营地点过于单一;现阶段我国便利店经营地点大多集中在居民生活区或社区附近的街道,地点较集中,限制了消费者的数量。(4)商品缺乏特色;国内便利店商品与大型超市的相雷同,而没有抓住便利店“小、灵、便”的特点,以至于无法形成差异化,增强竞争力。(5)连锁化程度低;我国便利店发展迅速,但没有形成系统,区别于国际企业,其连锁化程度低,以至于在竞争力上逊色于国际企业,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王健、王晓则认为,中国现阶段的便利商店也存在着三大主要劣势:(1)网点密集,无序竞争;国内便利店因其既有一部分是以前杂货店、粮食店改造而来,还有一部分是模仿国外的便利店形成,因此在中国的发展是不正规的。在网店的选择上较随便,选址原因单一,以致网店过于密集,造成盈利上的亏损。(2)千店一面,没有特色;国内便利店没能摆脱之前杂货店、粮食店的特点,在销售上商品雷同,没有特色服务,吸引不了顾客,顾客也很容易流失。(3)提供的服务有限,不足以稳定客源;受政府法规、政策的限制,便利店的许多服务项目形同虚设,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自然会模糊便利店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定位,也不容易稳定客源。

张冬霞、周丽在其《浅析国内连锁便利店经营管理的现状及改进》中指出,国内便利店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经营理念亟待改进;由于国内便利店起步较晚,因此其经营理念还缺乏成熟和稳定,无法同国外便利店达到一致的标准,给其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2)与供应商存在矛盾;因供应商对便利店与超市实行相统一的供应模式,而无法满足便利店对便携类商品的供应,影响了日常销售和总销售额。(3)存在着一些处于客观原因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受地域、人文因素影响,便利店的地理位置也直接影响到了它的销售,因此,经营者的决策也相当重要。

方智勇的《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趋势》中指出,国内便利店发展迅速,但地区发展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而边远城市和

乡村地区则发展较慢,这种不均衡的分布也不利于相互间的竞争;然而,因为便利店是从超市中分化出的一种零售业态,因此彼此间存在模糊的界限,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吴明对于我国便利店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也直接指出受房地产快速发展的营销,便利店铺面租赁费用太高,转让程序不够规范也阻碍了我国便利店有序健康的发展,同时加大了便利店连锁经营的投资,增加了投资风险,便利店产业的运作自然会受到冲击。

4.内部优势

杜婉音、乔香兰直接指出,在国内便利商店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两个优势:(1)经营壁垒较低;对资金、技术、管理方法、人员配置等方面的要求都相对较低,经营者很容易在市场中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销售的商品差异化程度小,新企业进入比较容易。(2)直接与消费者接触,快捷的市场反应优势;国内便利因为其选址的原因,可以长期和充分的与消费者接触,如此一来,则能很好的把握消费者的购物偏好,有助于经营者及时更新和组织货源,减少商品积压而带来的浪费。

吕波在其著作《由宁波便利店的现状谈城市便利店的出路》中分析了国内便利店发展的经济优势,我国目前多数大中型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便利店的消费需求

也在日益增加,因此,便利店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儿从时间角度分析,都市人的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他们不得不减少购物的时间,所以便捷方便的购物方式则成为他们的追求,都市人也乐意接受便利店这样的销售方式。

吴明对于当代我国便利店的了解中,也详细的介绍了国内便利店现在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首先是便利店方便、快捷的特征适应了当代生活中承受来自各方压力的人们;其次,就是各国之间文化的大融合,正因为各国之间频繁的交流,文化历史的融合,便利店也是中国市场“包容”的体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再者,便利店需要的硬件设施和基本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他们主要设在城市中心和住宅小区,便利的交通、固定的消费群、整齐的货架和充足的货源等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便利店的发展。

三.我国便利店创新经营策略

史君哲对本土便利店经营的研究,总结了六大经营策略,为本土便利店的图为发展做出了系统的指导:(1)选址策略;便利店的店址主要考虑周边的人口居住密度,辐射距离,细致一点就要考虑到人口年龄、居民文化结构、消费水平、生活习俗等因素。(2)突出便利性策略;在借鉴国外丰富经验的同时,我们要自主的发展更多的便捷服务,增加便利店的人性化服务,吸引和稳定客源。(3)选择商品性策略;在便利店的经营中,商品的选择直接影响商店的服务项目,对于便利店而言,精而少的商品才能满足便利店的发展;另外,同类商品的品牌不必过多,要形成有限的几个知名品牌,增加产品销量,扩大影响力;(4)价格制定策略;价格的制定应从严格控制“敏感商品”的毛利率和抓住市场旺季两方面着手,通过综合权衡来制定商品的价格。(5)连锁经营方式的选择策略;连锁便利店的经营模式分为特许加盟、特许经营和直营连锁,本土便利店的连锁经营方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身的经营方式,才能够在连锁经营中获利。(6)自由品牌策略;本土便利店要想在发展速度和经营模式上都取得很好的成果的话,则要通过自由品牌战略来加强本身的竞争力,主要是适度扩大自有品牌商品类别,增加自由品牌商品比重、制定合适的价格策略、加强自有品牌商品的营销以及加强对自由品牌的保护,这样,本土的便利店才能够从模糊的概念中突围出来,在差异化中获得竞争力。

刘宏燕、赵先立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利润最大化》则着重从便利店24小时的特点出发,制定创新经营策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都市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群体也多元化,尤其是加班族、夜班族、单身族等特定的消费群体,而24小时的经营则大大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增加了销售量,提高利润。同时,他们也总结了便利店24小时经营策略的三点建议:白天与夜间差别定价,在权衡中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服务质量,通过

多元化的便民服务吸引顾客;根据具体情况,改善便利店商品种类,适应新型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需求。

吴明对于国内便利店的研究也指出了其发展的创新方法,分别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所指出的:(1)选址科学化,多元化;在选址的过程中要充分高绿岛各方因素,综合人口居住密度和日均人流量、竞争对象离自身的冲击,并且要多想其他方面拓展,在这种拓展中另辟蹊径从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2)服务多元化,创意化;在现代服务产业,一个企业的服务质量和项目可以说是其立足的一个直观重要的点,便利店在竞争中应摆脱固有的知识商品销售的模式,而要创造更多的服务,通过服务的多样性和便利性形成本身的核心竞争力。(3)商品组合应多元化;便利店商品的组合应根据地区的差异化和区别选择适应的商品组合,这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特色,通过整合供应链促使供应商生产适应便利店销售的商品和服务,并逐步培养开发自有品牌的能力。(4)以特许加盟模式为基础提升品牌形象;我国便利店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规模却没有壮大,儿便利店为了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则可以通过特许加盟的模式树立品牌形象,形成集团效益。(5)“反超市化”趋势;国内便利店的发展是建立在超市的基础上的,所以限制便利店发展的因素也主要是其与超市两者间的概念模糊,便利店不能脱离超市的影响,因此,便利店应在“便”、“利”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广度和深度,这样才能有更创新的发展。

杜婉音、寿莉在对中国便利店存在的问题剖析中也对其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1)建立自由品牌;创立一个便利店的自由品牌对其而言是竞争力的一个提升,同时也能够拉动零售商的业务增长,甚至拓展到其他便利店的市场,但在创建自由品牌时要注意顾客对产品品牌的敏感程度、产品价格、产品的技术含量,才能保证品牌的成功度。(2)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对于国外成功的便利店而言,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商品迅速更新的保证,也是稳定客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在国内便利店的发展中要逐步的完善我们的物流配送体系。从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技术、配送模式两方面着手,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并且合理的物流配送系统。(3)加强相应的政策支持;便利店在政策方面需要从内外两手抓,首先要获得国家优惠政策的相关支持,其次则是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吸引连锁加盟者,逐渐壮大自身的条件,取得更好的发展。

四.中国便利店发展前瞻

1.国内便利店的发展前景

《便利店—未来中国几句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中明确的指出国内便利店的发展极为广阔,它从我国人均GDP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GDP等因素分析了我国未来便利店发展 的条件,充分表明我国相当多的地区的经济水平已经接近便利店导入期,便利店的发展空间广阔。加之,中国人口众多,消费需求非常之大,也额为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国内今后的前景市场极其巨大。同时,其指出中国便利店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目前便利店的市场在中国仍是战略性的投资市场,要在中国发展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整体配合,包括便利店的商品开发、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项目的增加等等。

刘树兴在其《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展望》中指出,经过对便利店零售业态的发展生存利基的分析,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有着较好的前景:(1)超级市场、连锁经营的充分发育为便利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便利店作为超市充分发展后的继起的业态,超市日趋成熟的运作,为便利店进行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创造了条件,加上连锁经营的较成熟的运作经验以及在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管理诸方面积累的经验,虽然不尽完善,但对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2)便利店的目标顾客群已经形成;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指出,便利店的消费群逐渐多样化,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形成了两类的消费群体,一类是追求娱乐、享受、习惯“夜生活”的年轻人;一类则是迫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群,并且这两类群体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所以他们对便利店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3)城市规划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为社区消费者的相对集中创造了条件;在我国城市的发展中,经济发达城市进行的大规模新城区规划与老城区改造,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为收入水平相当的消费者进行相对集中居住创造了条件,这样有利于便利店的选址。(4)“土便利”的广泛分布为便利店集团开展加盟业务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便利店规模小,前期投资少,进入门槛低,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给了中国的中小资本极大的投资空间,对于这样到处分布的“土便利”,便利店的连锁经营规模得到迅速扩大,为其连锁总部开展加盟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国内便利店未来发展趋势

《便利店—未来中国几句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从国外便利店的发展的规律也分析另外我国便利店未来的发展趋势:(1)商品销售中心;不管便利店如何变化,其最主要的业务之一还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些需要的商品。由于便利店的经营是以更快捷和更便利的食品和日用品为主,它的客流量与其他小店铺相比更具规模性,并且这种客流量在连锁经营的方式下得到了更大规模的积聚,使其有可能综合经营其他不同类型店铺的经营内容,如书店、音像制品店、药店、快餐店等,从而更加充分的体现其商品销售中心的功能特点。(2)社会服务中心;未来便利店将十分注重于社会服务。便利店不仅是出售商品,也提供和出售服务,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快印和复印服务等等。服务的多样化以及供应上的便利性和广泛性正是便利店区别于其

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3)物流中心;未来网络化的便利店必将成为B to B和 B to C的物流站点,从而承担一起个物流中心的功能角色。这一物流形式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把店铺形态与消费者之间的B to C和 C to B完美结合起来的形式。(4)信息中心;将来的便利店就是信息中心。纵观日本便利店的发展可以看到,便利店总是不惜余力的利用先进设备采集第一手信息,并以此保持其在供应链上的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来便利店将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便利店可以为顾客提供更加广泛的服务。另外便利店还可以提供除商品销售以外的如数据库检索等信息服务业务。借助信息优势,便利店的业务范围可以大大扩大。

3.我国便利店经济发展前景的意义

吴明根据其《论当代我国便利店的经济发展前景》说明了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前景的意义:(1)推动我国零售业全面现代化,争取创下产业发展新的优势,保持便利店经济在全国发展的地位不动摇;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我国便利店发展的速度相比其他新兴行业要快得多。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当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同时,为人们节省了很多时间,保证工作和生产活动的按时按量完成,作为我国零售业的大头,便利店经济正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向前迈进。(2)以便利店产业升级为促进当代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当代人口基数的不断加大,和人口老年化进程的不断加大,人口的过快增长也使得人们的整体素质下降。当然,人口的数量和个人素质都跟产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在强调人口高素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把社会文化和经济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毕竟便利店与传统的夫妻店比起来,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或是在员工素质上都有很大的提升,而在便利店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夫妻店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在从业人员人力上有了很大的调动幅度,通过人员的置换和受训人员的正式上岗,也提高了便利店整体服务的质量。(3)为我国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大范围地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困难问题;无论是在香港、台湾等便利店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还是在我国的其他各大城市,甚至是包括一些工业化城市,以便利店为代表的零售业都是能够容纳大量就业的产业,所以各地政府都相当重视零售业,特别是现在以便利店产业为代表的行业所发挥出来的功能,如果在便利店提供的用人岗位上能够尽可能多地安置失业人员,那么再就业人员的比重肯定会稳步上升,解决了这一普遍的社会问题,那么我国的社会秩序、人口素质等方面也会跟着有所提升。(4)能够最大限度地规范市场秩序,增加各地政府的财政收入,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便利店可以做成连锁的形式,这样的话就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扩大了便利店的影响力,促进更多的小门店逐渐的提高组织化程度,形成

统一管理,协调分配的局面,提高员工素质,也能提升整个店内管理阶层的素质,不仅有利于规范产品、人员的流通秩序,从源头上堵住不合格的产品,还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策略分析》也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便利店发展的前景意义:(1)在中国发展便利店,是迎接加入世贸挑战的必然;到2004年底我国服务业入世后的三年过渡时期就结束了,这也就意味对外资零售业的限制的结束。虽然目前中国的零售业还比较弱小,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本实力上,都不具备与外资零售业比拼的实力,但是,与国际各大零售巨头大举进军我国百货、超级市场、仓储式超市等零售业态相比,对于便利店这一业态,外资企业大多小心谨慎,并未形成大规模入侵之势。同时,中国的市场复杂,需要多业态的竞争形式存在。另外,在许多中小城市和地区,外资零售业不可能完全代替本土零售业而取胜。中国零售企业必有发展机会,特别是便利店这种业态。(2)我国一些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人均收入达到便利店开店要求;一般认为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人均3000美元才是便利店导入的时机。而我国较为发达的一些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或超过了这一水平,这就为便利店业态在未来的发展提供较为现实的市场基础。(3)便利店在中国开设具有本土优势;作为国内的零售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本土优势。虽然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资本实力上,都不具备与国际零售巨头们全面抗争的能力,但是,利用本土优势,仍可以寻找到发展的机会。可见,我国便利店的发展,是非常有竞争优势的。(4)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呈多元化,对便利店形成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追求生活质量、习惯于夜生活、生活节奏快的人逐渐增多,其消费需求一般具有即时性、应急性的特点,即购物通常处于非计划状态。便利店门店的面积小、密度大,商品品种少而精,陈列有序,使顾客容易找到,进出店便利;商品质量完全可以得到完全的保障;同时需要提供各种便利服务。这种业态的市场定位正好满足了这些人追求及时、急用、快捷、用金钱买时间的购物和服务需求。另外,从中国人外出购物的方式上说,由于交通条件和收入水准的限制,大多数中国人购物是步行与骑自行车。因此贴近消费者、分散而又连锁的小店——便利店,就会创造市场的满足性。况且,中国还是一个人口老龄化迅速加剧的国家,发展便利店的意义十分巨大。

便利店作为新兴的零售产业,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虽然在目前阶段仍然存在消极的因素,但是从总体来说,积极因素占据着主要地位,其未来还是相当可观的。无论是国家政策的扶持,还是人们生活的需求,都为其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巨大的空间,这些有利因素的存在,以及便利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都让我们更坚定地相信便利店经济

发展的前途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方智勇.我国便利店发展现状与趋势.当代经济,2010(1):52-53

[2]杜婉音,寿莉.我国便利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百科论坛,2010:259 [3]王健,王晓.中国本土便利店经营策略的探索-以日本便利店的成功经验为例.科技创业月刊,2010(7):41-42 [4]刘树兴.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与前景展望.市场研究,2009(9):56-58 [5]史君哲.本土便利店的经营策略探析.中国市场,2010(8):87-88 [6]刘宏燕,赵先立.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利润最大化分析:77 [7]杜婉音,乔香兰.基于SWOT框架的中国便利店发展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11):12-13 [8]吴明.论当代连锁便利店经济发展的创新方法.商场现代化,2010(6):1-2 [9]张冬霞,周丽.浅析国内连锁便利店经营管理的现状及改进.中国市场,2010(19):22 [10]吕君.由宁波便利店的现状谈城市便利店的出路.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60-61 [11]吴明.论当代我国便利店的经济发展前景.现代经济信息:75-76 [12] 便利店—未来中国几句发展前景的零售业态 [13] 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策略分析

第四篇:2006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概况

2006年全国绿色食品发展概况

2007年2月15日

2006年,在部党组的领导下,在部市场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全面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品牌”的中心任务,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保持了绿色食品事业健康地加快发展。

2006年,绿色食品总量规模稳步扩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实现了又快又好地发展。有机食品提升了竞争优势,保持了规范、健康地发展,发展速度和总量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截止2006年12月10日,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2064家,产品5676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和11.8%;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4615家,产品总数达到12868个,分别增长24.9%和32.3%。实物总量超过72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500亿元,出口额近20亿美元,产地环境监测面积1.5亿亩。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7.9%,企业年检率达95%。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总数达到520家,产品总数达到2278个,分别比去年增长25%和78.4%。实物总量195.5万吨,产品年销售额61.9亿元,出口额1.1亿美元,认证面积4663.5万亩。

2006年,绿色食品发展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近几年,绿色食品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2004-2006年,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8%、98.3%和97.9%,三年平均水平稳定在98%,比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抽检结果表明,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总体稳定可靠,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经受住了国内外市场和广大消费者的检验。在今年农业部评定的96个中国名牌农产品中,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产品有48个,占50%。

二是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以标志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进一步拓展。2006年,有320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新申报企业的22.8%,比去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至240家,占41.2%,比去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全国14个省份119个县(场)已创建151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集中分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原料品种达31个,基地面积4050万亩,产品年产量1878万吨。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带动420万农户直接增收2.1

亿元,户均增收50元。此外,中心还成功组织了对加拿大小麦局60万吨啤酒大麦、澳大利亚3家企业的102万吨啤酒大麦和2万吨小麦的认证,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大型部分食品加工骨干企业绿色食品产品的开发。

三是品牌效应日益增强。根据今年中心对全国28个省份154家大型超市的市场调查,绿色食品销售价格比普通产品平均高1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绿色食品产品日益受到国内大型主流商业连锁经营企业的青睐,并成为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在优质优价市场机制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继续促进企业增效。根据中心对全国329家绿色食品企业的调查,82.1%的企业实现了增效。2006年,绿色食品产品续展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企业续展率达到52.5%,产品续展率达到64.8%,表明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进入了“以品牌促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良性轨道。随着绿色食品品牌国际知名度的提高,以及园艺、畜牧、水产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认证规模的扩大,绿色食品国际贸易稳健发展,出口增长速度继续保持在20%以上,出口额约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

四是部分地区发展步伐加快。部分地区政府推动力度加大,资源潜力和区域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湖北、山东、安徽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今年认证产品又分别增长了11.2%、66.1%和66.0%。湖南、广东、河北等地区,今年申报的产品数分别比去年增长103%、79.8%和46.5%。黑龙江、辽宁、江苏、山东、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9个省今年开发的产品占全国产品总数的62.3%。

总的来看,2006年,发展绿色食品与农业和农村经济主流工作结合更加紧密,在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五篇:便利店如何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便利店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到经济效益普遍不佳的困境,如何摆脱困境创新发展,业内人士提出了几条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运营效率差强人意

近年来,随着中国流通领域的发展及重新洗牌,新型零售业态的主流特征越来越明显,其中便利店的发展为各方看好。统计显示,上海平均每两三天就有1家便利店开张营业,截至2002年10月底,上海的便利店已增至1800家,今年的净增数将是1000家。即使保守估计,最多需要一年时间,上海就将达到日本现有的每5000人一家便利店的配置。便利店的发展在其他城市也有愈演愈烈之势。

但是,从便利店的发展现状尤其是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看,并不令人满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门店的商圈狭小重叠,在经营的商品品种和设点选址策略上与超市相同或相似,彼此间商圈的重叠,从而使其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不能完全显现;营业时间与百货店等其他业态的商场比较接近,百货店的营业时间往往是早晚9点,而大部分的便利店的营业时间也是如此,不能满足夜间顾客的购物需求;超市和商场的规模相近,有些超市的规模过小,而便利店的规模却是过大,致使其经营商品档次不清;定位模糊,如今的大部分消费者会将便利店误认为是“小型超市”,甚至于部分门店员工的自我定位也

在沿袭超市,而非便利店,并且公司总部在人力资源培训上也没有明确的界定,都是统一管理;经营理念不明确,便利店不是“量贩店”,它提供的是地利,等候时间短,营业时间长等,故在商品定价的毛利率上必然会高于超级市场和量贩市场,故应当向品质的差异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努力发展,而非价格竞争。便利店成功的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工作,恪守自己的商圈,走好自己的路;个性化不强,应当敢于向顾客说“不”。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体是青少年,上班族,单身汉,老年人。从目前的中国情况看,只要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形成便利店的巨大消费需求。中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国家,发展便利店对于整个社会都将具有重大意义。另外,中国人外出购物的方式由于交通条件和收入水平的限制,以步行和骑自行车购物为主,那么贴近消费者、分散广的连锁便利店就会满足市场的需求。便利店主力顾客群体以职业妇女、学生、单身青年为主,故定位不能将所有的对象“一网打尽”,不然就会使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被磨蚀。

先发制人仍有优势

流通领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时间最早且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议中明确规定,关于零售服务,中国政府承诺在烟草销售不开放的前提下,加入WTO后一年内允许外商设立合营公司,从事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以外所有进口和国产商品的零售业务;加入WTO后一年内允许

外商控股;中国还承诺加入WTO后允许外国公司通过特许经营形式进行营销活动。在外国企业眼里,中国流通领域是在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脆弱产业,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前景。在他们看来,只要挤进中国市场就意味着成功。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已表示除了有选择地发展大型超市和仓储式商场外,国家将鼓励外商投资便利店等国内相对缺乏的业态,允许外资便利店进行特许经营的试点,但应声而动的外企却不多,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国际大牌零售商业都已经进入到中国市场,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大型超市、大卖场等业态形式上。

在便利店业态上,国际企业都还在小心翼翼地进行试探。有分析认为,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加之各种政策的限制,会使资金回收期较长,风险不小,所以固然商机无限,但外国大商号在发展便利店方面仍表现得相当谨慎。但便利店是继超市后内地发展最快的零售业态,内地对便利店的需求近2万家。不管怎样,中国的市场实在是太大了,谁也无法做到赢家通吃。重要的是,一旦外资大规模登陆中国便利店市场,国际品牌便利店的进入将会把国际化的品牌、文化、生活方式带到中国的社区,这才是一场和中国企业文化的真正贴身“肉搏”,这与狼共舞的战场对中国本土便利店无疑是机遇挑战并存的“双刃剑。

零售业的每一次创新都是由新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技术力量的共同作用而推动的,在环境因素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便利店必须

通过创新来开拓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应对外资抢滩前的修炼内功,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目前便利店整体经营效益不佳,并未显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甚至陷于与超市互为竞争的尴尬境地。要发挥便利店独特的竞争优势,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规模经营:发展垂直营销系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现规模经济发展是连锁经营的命脉。西方著名的布茨·艾伦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很多行业中与经营规模高度相关的市场占有率和赢利率之间呈正斜率的变化。获得高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途径是企业的规模化经营。连锁经营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由于零售业的激烈竞争,现存的利润空间已被摊薄。据实证研究,一个便利店品牌要实现赢利需近100家的分店做支撑,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管理相当复杂,“7-11”在台湾地区经过7年苦心经营才开始有利润进账。因此,要长足发展便利店,必须走连锁经营之路,这也是当今零售业的发展大趋势。同时,改变传统的高度松散的渠道体系,发展垂直营销系统,由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一个联合统一体,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拥有产权,也可以发展特许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对各个渠道成员实行专业化、网络化管理,还能非常有效地实现商业资本的集聚,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实现。

营销管理:目标集中细分市场。便利店在其发展中应特别注意与超市的功能区分,在上海,便利店与超市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在于便

利店与超市业态分流并不完全。这一方面是由于超市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国外相比)所致,例如卖场面积不是很大、商品种类不是很多、在距离上更贴近消费者等,使得超市购物并未给顾客带来太多的不便利,便利店便利的业态特征无法充分体现;另一方面,便利店在商品结构、服务特色等方面缺乏与超市有明显区别的正确定位,从而导致便利店与超市的正面竞争,其优劣胜负是不言自明的。因此便利店要摆脱与超市竞争的尴尬境地,必须通过错位经营,形成特色经营,在其便利性上做足文章,例如延长作业时间,形成any-time式经营方式。如今,酷爱夜生活的单身一族、青年学生等越来越多,其生活习惯和消费价值观念会与传统方式迥然不同,24小时便利店主要面这些消费者的夜生活需求,而他们的光顾又会反过来促进便利店的发展。

商品策略:被动推销转变为主动开发。便利店单体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可以尝试开发各种商品销售,同时突出主力商品,将便利店的1500至2000种商品中的畅销商品予以保证货源,同时根据门店的商圈情况,调整具体的定位,保证其特色商品。另外,门店对于日配品应更加的重视,发展日配品将是门店的方向,才能保持便利店的购物特色。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零售企业销售额中食品销售的市场份额占总销售额的不到10%,而美国的食品销售占零售市场份额的15%,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又较高,因此食品销售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今后便利店应继续扩大食品销售额。便利店不仅是出售商品的,也是提供和

出售服务的,如邮政服务、银行服务、票务服务、收费服务、速递服务、快印和复印服务等。服务的多样化和供应上的便利性及广谱性是便利店区别于其他零售业态的重要特征。

竞争策略:建立现代化的物流和信息管理。现代化的物流和配送是整个连锁经营供应链上的一个关键性枢纽,所谓“无配送即无连锁”,配送中心是控制连锁店铺进货效率、配置品种及总量成本核算的关键。国内连锁企业对连锁的理解更多的是开多少家店,对物流与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中的关键性缺乏认识,这种认识显然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趋势。便利店要把自己放在整条商品供应链中考虑自己的地位和价值,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寻找更有效的内部作业流程控制方法,实施快速反应的供应链管理,从而建立竞争优势,获得更高的利润水平和更大的生存空间。

店铺就好比人的面孔,如何有力地利用有限的商品、库存,塑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是便利店的求胜所在。人有魅力才有朋友;商家有魅力,才能吸引顾客。人的魅力,不只是漂亮,英俊,潇洒;商家的魅力也不等同于高楼大厦,金碧辉煌。人要添魅力,关键在于身心和知识的修养;商家要有魅力,重点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故魅力来自形象,形象来自特色,而特色又在于经营上的差异化。便利店要致力于创造差异优势,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和特点,才能吸引众多的商圈顾客,焕发勃勃生机,登上开往春天的地铁。

下载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便利店发展概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概况

    1.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起步于1985年。现有5家音像出版单位和3家音像复制单位。经过10多年的发展,湖南电子音像出版业已具备较大规模和实力。全省现有在编人员222人,年录音录相......

    中国化工发展概况

    中国化工的成功之道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编者按:张瑞敏曾谈到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包括怎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等等。中国化工从孔......

    公路发展概况

    1、ETC系统介绍 ETC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和隧道的全自动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该收费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单元......

    公司发展概况(合集)

    **振源商贸有限公司发展概况一、公司基本情况**振源商贸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是集商贸流通、农副产品加工、宾馆经营为一体的多元化进出口企业。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2006......

    电力工业发展概况(本站推荐)

    供电设计实训报告一、实训性质 本实训是在学生系统学习完《煤矿供电》理论课程的基础之上,为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系统设计所开设的一项基本训练课程。通过供配电系......

    油茶发展概况

    2 油茶林经营概述 1 2 油茶发展概况 2.1油茶主要物种及分布区域 油茶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类食用油料植物树种的总称,由于我国现有油茶林中的98%为普通油茶(C. ole......

    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教材说明:上册讲发动机,下册讲底盘。成绩评定:考试70%、实验实习25%、平时成绩(提问、考勤)5%总论一、汽车工业发展概况(一)国外:1、产生:德:1886年,德国机械工程师卡尔.奔驰发明了三轮......

    华侨城全国项目概况及发展模式探究

    华侨城全国项目概况及发展模式探究 一、华侨城概况及目前全国战略布局 华侨城集团成立于1985年11月11日,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之一。成立二十多年以来,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