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托与管理复习指导二答案2(范文)
一、判断题
1.一般来说,个人信托的目的很单一,主要是为了财产的增值。(错)
2.信托行为是信托关系人相互间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对)
3.个人信托的受托人只能是个人。(错)
4. 当企业破产时,为保护债权人利益,企业的信托财产应作为破产财产处理。(错)
5.信托行为的受托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对)
6.凡是对遗嘱进行公证和见证的人员,通常要求必须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人,遗嘱应采取书面形式,并要求有遗嘱人的签名。(对)
7.动产信托的标的物,一般是价格昂贵,单个企业无力一次购买的商品。(对)
8.只要具有价值的财产,都可以成为信托财产。(错)
9.信托报酬的给付须经委托人或受益人的同意,受托人不能擅自从信托财产中直接扣除一部分作为信托报酬。(对)
10.只有法人才可以办理身后信托(错)
11.精神病患者所立遗嘱,不管是发病前所立还是发病后所立都不具备法律效力。(错)
12.委托人只指定金钱运用的主要方向,其运用的具体方式则由受益人决定。(错)
13.封闭型基金不能在交易所上市,而是完全在场外市场进行。(错)
14.美国信托的发展是以股份公司的发展为基础的,主要是以各种有价证券为对象的信托。(对)
15.租赁与购买的不同之处在于:租赁投资是分期支付,而购买则是一次投资支出。(错)
16.生前信托的确立形式包括:个人遗嘱、信托契约和法院裁定命令。(错)
17.信托机构可以用委托人的债权去抵还信托机构的债务。(错)
18.信托监护人对未成年人或对禁治产人的职责首要的是保证监护人的财产有较高的收益。(错)
19.在受托人无过失的情况下,信托财产的经营风险由委托人承担。(对)
20.金融租赁公司可以办理同业拆借和担保业务。(对)
21.若其他因素都不变,利率越高,则租金越高。(对)
22、受托人在信托期限内是信托财产法律上的所有者,所以其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是无限的。(错)
23.由于信托财产的管理和运用而取得的利息、租金等收入,不属于信托财产的范畴。(错)
24.经营性租赁的出租人可在一次租期内完全收回投资并赢利。(错)
25.租赁的起租日一般是租赁标的的交付之日。(对)
二、填空题
1.信托关系人主要有委托人、受托人和 受益人。
2.在公司债信托关系中,债券发行公司是委托人,信托机构为受托人,持有公司债券的债权人为受益人。
3.我国现行信托业务按业务范围是否跨国,分为国内信托 和国际信托。
4.信托是一种以 信任 为基础,以 资财 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 财产管理制度。
5.信托财产具有 转让性、独立性、有限性三个特征。
6.个人信托是以个人身份委托受托人办理的信托业务,又分为生前信托 和 身后信托。
7.受益人根据受益的财产范围不同可分为 本钱受益人和收益受益人。
8.信托投资公司接受由其管理的信托资金总额不得超过其注册本金的10倍。
9.以信托关系成立的方式为标准,信托可以分为自由信托 和 法定信托。
10.按照信托服务对象不同,信托可分为个人信托和 法人信托。
11.商务管理信托又称 股票表决权信托。
12.当前我国信托投资业务一般采用契约式投资、股权式投资、货款式投资,主要以 契约式投资为主。
13. 财务管进是金融信托的基本职能。
14.租赁中以出资者的出资比例为标准可划分为 单一租赁和 杠杆租赁。
第二篇:《行政法》复习指导答案
行政法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
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5、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6、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7、国务院各部、委和行、署在政法上的职权主要有制定规章权和本部门所辖事务的管理权
8、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9、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司法行为三类。
10、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是公定力、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11、行政立法依其权力来源不同,可分为职权立法与授权立法
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那么是:民主原那么、效率原那么
13、以许可的书面形式及其能否单独使用为标准,分为独立的许可和附文件的许可
14、许可申请的审核一般包括程序性审核和实质性审核
15、行政许可的设定权分配是指各种主要法律渊源形式在设定行政许可上的权力配置。
16、除可以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17、根据行政许可法第60条和第61条的规定,行政许可监督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层级监督和行政机关对被许可人的监督两种。
18、行政强制的对象是向对方的财物和人身自由
19、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
20、行政合同的缔结主要有招标、拍卖、邀请发价、直接磋商等方式
21、行政合同一般采用书面形式
22、行政命令式行政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对相对方科以义务的行为
23、以行政知道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命令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24、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是警告和通报批评
25、行政处分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分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26、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两种形式
27、行政监督属于行政行为,与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同等重要
28、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
29、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行政机关救济和司法机关救济
30、行政复议原那么上采取书面审理的方法
3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32、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33、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34、追偿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补〞式的追偿:一种是“先陪后追〞的方式
35、把复议作为行政诉讼的必经阶段,即复议前置原那么,是一些国家行政诉讼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36、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方式为开庭审理
37、我国行政诉讼所规定的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和裁定管辖
38、特殊地域管辖又可分为专属管辖和共同管辖
39、行政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40、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41、起诉应以书面方式,即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42、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43、任命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集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使用调解。
44、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有开庭审理和书面审理两种方式
45、行政案件的执行程序必须按一定的方式提起。提起的方式有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
46、可定案证据的特征是:客观性、相关性和合法性
47、根据证据的变现形式,可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48、行政诉讼法律适用,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记性审查的专门活动
49、行政判决分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两种
50、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的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51、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52、执行根据是指人民法院据以采取执行措施的生效法律文书
53、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提出执行申请,由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使具有行政行为得以实现的制度。
二、选择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内容变更
3、我国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因是适应需要原那么、精简原那么、高效率原那么、依法设置的原那么
4、垂直领导就是由于业务关系极为密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采取直接组织与指挥,权力高度集中。如民航、铁路
5、有权机关任命公民担任行政公职叫做委任
6、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不要式行政行为
7、行政行为撤销的后果是自撤销之日起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因行政主体或行政相对方的不同过错归属二有不同的责任结果、给相对方带来损失时,行政主体予以适当补偿
8、执行立法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一般成为实施条例、实施细那么、实施方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第44条规定:“对违反交通管理行为处分的实施方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此规定属立法授权
10、资格许可是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如律师证、会计师执照
11、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种类主要有被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只能的组织、被委托的行政机关、法定的行政机关
12、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收容审查、强制传唤、强制戒毒、强制扣留
13、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是行政性、执行性、强制性
14、金钱制裁的形式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
15、行政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单方解除、协议解除
16、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元,这显然是不公正的。这种行为属于同等情况,不同处分
17、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精神病人在并发期间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分
18、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19、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0、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21、对升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设立的派出机关所属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派出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22、甲殴打乙致轻微上,公安局对甲作出拘留15日的处分裁决。甲不服,经复议后,向人民法院起诉,乙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关于本案处理,正确的做法有哪些?乙有权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人民法院有权变更公安局对甲的处分
23、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平安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了某人的人身自由。在这里,县公安局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24、某行政机关违法作出没收公民赵某录像机的决定,赵某气愤之极而砸毁了自己的录像机。在本例中,赵某没有向国家主张行政赔偿的权利
25、张某重伤他人被刑事拘留。一个月后,公安机关查明张某尚未满14岁,遂依照?刑法
?第14条释放张某。张某的父亲提出赔偿要求,按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公安局如何处理?不予赔偿
26、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驶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某日,联防队员周某抓获了有行窃嫌疑的盖某,因盖某拒不说自己的真实姓名,周某用木棍将盖某殴打致伤。盖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依照?国家赔偿法?规定,应由谁承当国家赔偿义务?区公安分局27、1995年1月5日,钱某因盗窃嫌疑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1995年6月1日,法院以盗窃罪终审判处钱某有期图形3年。1997年1月经复查发现钱某犯罪使尚不满16周岁,法院根据刑法规定改判无罪,予以释放。钱某被释放后请求国家赔偿,请问应当如何处理?应当给与赔偿,损害应从1995年6月1日算至1997年1月。
28、国家赔偿法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应按下述哪一种方法计算?上职工年平均工资除以全年法定工作日数
29、王某是有权要求国家赔偿的受害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期间内王某突然死亡。以下关于王某请求国家赔偿的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转移给他的继承人、转移给与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
30、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31、在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
32、甲地A公司将3辆进口车买给乙地B公司,B公司将汽车运回期间受到乙地工商局查处。工商局以A公司无进口汽车证明,B公司无准运证从事非法运输为由,决定没收3辆汽车。A公司不服该决定提起诉讼。以下哪一内容是本案受理法院的主要审查对象?工商局处分决定的合法性
33、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活动共同适用的根本原那么和规定有哪些?不适用调节的规定、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规定
3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地方人民政府规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应如何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
35、被征地单位农民李某与征地单位发生纠纷,县人民政府依职权作出了强制性的补偿决定。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否受理?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36、吴某之子在部队演习中死亡,部队将?烈士证书?发给吴某。此后,吴某一直凭?烈士证书?领取抚恤金。1994年,民政局换发?烈士证书?时,未将?烈士证书?换发给吴某。吴某遂想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受理?予以受理
37、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以下哪种情形并造成受害人名誉权、荣誉权损害的,应当为受害人消除影响、回复名誉、赔礼抱歉?违法拘留、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非法拘留
38、周某被公安局收容审查10天后获释,但公安局未给周某任何书面决定。周某遂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起诉时提出的正确要求是什么?周某必须指出明确的被告、周某必须提出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3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劳动鉴定委员胡实施的劳动能力鉴定行为、大学根据?学位条例?拒绝发放学位证书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协会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证照不予年检的行为
40、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41、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42、陈某系美国驻北京一公司职员,常住北京海淀区。某日,陈某从美国经深圳口岸回国,被深圳罗湖海关以走私嫌疑扣留。陈决定提起行政诉讼,有权管辖此案的人民法院是哪些?深圳是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43、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者监护权而产生的,因而其在诉讼中居于与原告相类似的诉讼地位
44、行政诉讼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45、某派出所民警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扣押了李某拖拉机。李某不服,以派出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诉讼过程中,法院认为被告应当是县公安局,要求变更被告,李某剧不同意。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裁定驳回起诉
46、某事西城区建委根据市政府总体规划,对某大姐实施改造,刘某房屋位于改造区。某日,西城区建委改造建设指挥部下达住房安置通知,刘某未搬迁。数日后,区建委工作人员带着50余人强行撤除了刘某房屋,刘某起诉。以下哪个选项是本案被告?西城区建委
47、行政诉讼中,哪些权利是被告和第三人均可享有的?查阅、补正庭审笔录的权利;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权利;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上诉的权利;向法院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
48、执行程序结束后,因发生某些特殊情况需要再次执行的,称为再执行
49、行政诉讼强制措施有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
50、第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据法定管辖权限,对案件进行的初次审理
51、李某和张某是邻居。在一起行政案件的执行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将案外人李某的一间房屋当作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屋强行拆毁。李某提出赔偿请求,该损失应当由谁赔偿?应当由人民法院负责赔偿
52、胡某未经批准在门前耕地建起一栋小楼,并将该房卖给张某。县土地管理局以胡某非法买卖土地为由,对其作出没收地上建筑及罚款的处分决定。胡某不服,起诉至法院。诉讼期间,县土地管理局将原来的处分变更为没收地上艰巨,取消了罚款处分,并发动胡某撤诉。胡某拒不撤诉,法院应当如何处理?审理原处分决定
53、刘立因殴打白飞手到公安处分,公安局鉴定白飞为轻微伤。白飞认为自己是重伤,以公安局对刘立处分轻为由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在诉讼期间对白飞的伤势重新鉴定,结论为轻伤。法院应当如何处理?直接变更公安局对刘立的处分决定
54、人民法院对以下哪种案件,根据当事人申请,可以收回裁定先予执行?要求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55、1994年6月,赵某被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以贪污罪哦安有期徒刑3年,合并执行有期徒刑4年。赵某服刑后不断申诉。1998年2月,法院经审判监督程序对该案再审。再审判决维持了原审法院对赵某受贿最的判决局部,撤消了对赵某贪污罪的判决局部,随即释放。赵某提起国家赔偿请求,对其请求应如何处理?决定不予赔偿
56、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阻碍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中,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的有哪些?1000元一下罚款、拘留
57、书证是指记载或表达人的思想或行为,并以其内容或含义证明案件事实的文字、符号、图画等材料。其形成方式常有书写、印刷、绘画、刻制
58、行政诉讼证据来源于原告举证、被告举证、人民法院依职权收集和保全证据
59、在一行政诉讼案中,被告方某行政机关委托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刘律师为使案件胜诉,诉讼期间调查收集了充分的证据材料。以下关于刘律师做法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不适宜,因为刘律师无自行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60、?治安管理处分条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发现的,不再追究。〞1995年2月1日,高某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同年10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得知高某大人的事实,对高某作出行政处分。公安机关的处分决定属于以下哪种违法行为?超越职权
61、人民法院在处理涉外行政案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除我国声明保存的条款以外,行政诉讼法与国际条约相抵触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62、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作出维持原判、依法改判
63、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
64、赵某向工商局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工商局以材料不全为由一直未予办理。赵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认为赵某符合法定条件,工商局应予办理,判决工商局在一个月内为其办理营业执照。该项判决属于什么类型的判决?履行判决
三、名词解释
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标准和控制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标准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根据制定主体、效力等级和制定程序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国际条约等。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当义务的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指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变更。
9.行政合法性原那么: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10.行政合理性原那么: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11.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当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1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当的法定义务。
1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5.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的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6.首长制:凡将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当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17.委员会制:将该权力和责任赋予委员会集体承当者,称为委员会制。
18.层次制:又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为假设干层次,每个层次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9.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假设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20.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以外的工作人员。
21.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2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或全部授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23.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针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24.行政相对方: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是其权益受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25.行政法制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和是否遵纪守法所进行的监督。
26.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27.行政行为的内容:就是指某个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方的权利、义务等产生的具体影响。
28.行政立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标准性文件和活动。
29.行政执法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权的社会组织执行或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使法律、法规和规章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实现的活动。
30.行政司法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作为第三方,裁决行政争议的行为,行政司法中的法律关系是三方法律关系,以行政机关的为一方,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各为一方。
31.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生效的行为。
32.不要式行政行为:指不需要具备特定形式或特定程序,只需行为人口头意思表示就可生效的行政行为
33.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4.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35.行政行为的无效:是指行政行为有明显或重大违法情形,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36.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如发现其违法或不当,由有权国家机关予以撤销,使其失去法律效力。
37.行政行为的废止:是指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行为,因某种法定情形而依法宣布失去法律效力。
38.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39.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法方案的解释、说明等,但凡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40.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41.行政立法程序:是指行政立法主体依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和顺序。
42.行政许可实施主体:是指行使行政许可权并承当相应责任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43.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颂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44.代执行: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者第三人代替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的强制执行措施。
45.执行罚:是指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拒不履行不作为义务或不可替代的作为义务的义务主体,科以金钱给付义务,以促使其履行义务的强制执行措施。
46.行政强制: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及财产等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这是一个上位概念,它包含行政强制执行和即时强制;其中行政强制执行又包括直接强制执行和间接强制执行。〕
47.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不履行行政法上的义务,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
48.间接强制执行:指行政主体通过间接手段迫使义务人履行其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或者到达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政强制措施。
49.直接强制执行:是指义务人拒不履行其应履行的义务时,行政强制执行机关对其人身或财产施以强制力,直接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或通过强制手段到达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册状态的一种强制招待措施。
50.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到达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51.行政合同
: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
52.行政合同的变更:是指现存合同基于行政主体的权力如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或其他法律事实,在不改变现存合同性质的根底上,对涉及合同主体、客体或内容的条款作相应的修改、补充或限制。
53.行政合同的解除:是指合同尚未履行或尚未全面履行时,当事人提前结束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54.行政指导:就是行政机关在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或者法律原那么,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用非强制性的方法或手段,取得该行政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的主动的管理行为。
55.行政处分:是行政区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标准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56.申诫罚:是指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标准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谴责和警戒。
57.人身罚:是指特定行政主体限制和剥夺违法行为人的人身自由的行政处分。是最严厉的行政处分。
58.行为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的制裁形式。
59.财产罚: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人给予的剥夺财产权的处分形式。
60.一般行政监督:指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进行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
61.行政监察是指国家各级行政监督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决定、命令的情况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监督、纠举、惩戒,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专门活动。
62.行政监督:分为一般行政监督和专门行政监督。前者指根据行政隶属关系,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各级人民政府对所属工作部门的监督。后者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
63.审计监督:指专门的经济监督活动。
64.行政违法: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违反行政法律标准的行为。
65.行政不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66.行政责任: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而应依法承当的否认性的法律后果。
67.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68.行政机关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方依法向有权的国家机关请求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纠正或追究其行政责任的一种救济途径。主要的途径就是行政复议。
69.司法机关救济:是指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接受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诉讼请求,依照法定的审判职权和诉讼程序,通过处理和裁决行政争议,纠正行政违法,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70.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或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71.复议申请人: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依法以自己的名义提出复议申请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72.复议被申请人:是指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复议的行政机关。
73.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
74.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对象作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的行为。
75.行政复议管辖:是指不同行政复议机关之间受理复议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76.行政复议机构:是指行政机关内设置的专门负责复议工作的机构。
77.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成心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当局部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78.危险责任原那么:又称为无过错责任原那么,这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侵犯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失的,不管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国家均应承当赔偿责任。
79.行政先行原那么:在行政赔偿请求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之前,应先向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由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80.行政赔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成心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当局部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81.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和要求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的活动。
82.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85.司法变更权:是指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审理后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
83.行政诉讼根本原那么:是指由〈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用以指导整个行政诉讼活动或者行政诉讼主要阶段的活动的根本准那么。
84.选择复议原那么:是指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经过复议的情况下,相对方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时,既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特定机关申请,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86.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并审理行政争议的范围。
87.行政诉讼管辖:是指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和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的权限。
88.裁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行政案件的管辖法院。
89.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0.级别管辖:是指在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内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91.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因与行政争议存在直接利害关系而参加行政诉讼的整个过程或主要阶段的人及与他们的诉讼地位相类似的人。
92.行政诉讼参与人:是指除审判人员、书记员、执行人员以外的参与行政诉讼的人。
93.行政诉讼当事人:是指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到法院起诉,应诉和参加诉讼并受法律裁判约束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行政机关。
94.行政诉讼原告:是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或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95.行政诉讼被告:是指作出原告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96.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而向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人民法院通过行使审判权,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
97.诉讼阻却:是指点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使诉讼过程中断或者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
98.第二审程序:是指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根据当事人在法定期限提起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者裁定进行重新审理的程序。
99.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发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违反法律、法规,依法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
100.行政案件的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根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判决、行政裁定、行政赔偿判决和行政赔偿调解以及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运用国家强制力,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
101.执行阻却: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导致执行程序暂时不能进行或者根本不能进行的特殊情况。
102.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103.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双方必须就应由自己举证的事实加以证明,否那么便承当败诉风险及不利诉讼后果的诉讼法律责任。
104.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和执行具有涉外因素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诉讼程序
105.撤诉:是指原告在人民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放弃起诉权的诉讼行为。
106.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无法克服和难以防止的特殊情况,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诉讼程序的进行。
108.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根据事实,依据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对审理终结的行政诉讼争议,作出褓裁判。
107.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使诉讼不能继续进行且不能恢复或者诉讼继续进行已没有实际意义的情况,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正在进行的诉讼程序。
109.行政裁定:是指在行政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针对行政诉讼程序问题作出的裁决。
110.决定: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期间,对诉讼中遇到的特殊事项作出的裁决。
111.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作出的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112.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经过审查作出的否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判决。
113.超越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的授权范围。
114.滥用职权:是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虽然在其自由裁量权限内,但背离了法律、法规的目的和宗旨。
四、简答
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答: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
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使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什么是行政法根本原那么?
答: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标准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根本准那么。
4、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有哪些内容?
答:行政合法性原那么;行政合理性原那么。
5、行政主体的特征是什么?
答: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是能够独立对外承当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6、行政职权的特征是什么?
答:强制性;不可处分性;职权与职责的统一性
7、国家行政机关有哪些特征?
答: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
8、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根本内容是什么?
答:法律依据;隶属关系;职责权限;任职期限;机构设置;人员编制。
9、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情况有哪些?
答:罢免、撤职、辞去领导职务、免职、降职、转职、调职、升职。
10、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答:选任、、委任、调任、聘任。
11、被授权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答:被授权的组织在行政法上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行政诉讼法也规定,被授权组织所为行政行为被提起诉讼时,由被授权的组织作被告应诉。
12、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答:性质不同;
产生的依据不同;
行为的后果不同
13、行政相对方的权利是什么?
答:提成申请的权利;
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听政的权利;了解情况的权利:申请行政法上的救济权利
14、行政相对方的义务是什么?
答: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
15、行政法制监督是由哪几局部构成的?
答: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法制监督的内容是监督行政主体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监督国家公务县及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是否遵纪守法。
16、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包括哪些内容?
答: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主要方式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人事监督;国家司机关的监督,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右以成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行政机关主要包括: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上级行政机关;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公民、组织的监督,公民、组织作为国家机关体系以外的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必须和国家机关的行政法制监督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法律效力。
17、什么是抽象行政行为:
答: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行政管理对象实施的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普遍性。
18、行政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答:赋予权益和剥夺权益;科以义务和免除义务;确认法律事实和法律地位。
19、确立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原那么的意义何在?
答:能使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真正反映广阔人民的意志;这种程序上的民主原那么,能够有效地约束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
20行政立法的程序是什么?
答:起草;
征求意见;
审查;
通过;签署;
发布与备案。
21、行政许可的特征是什么?
答: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行政许可时行政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行政许可时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22、行政许可有哪些作用?
答:A行政许可是国家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有助于从直接命令式的行政手段过渡到间接许可的法律手段;B行政许可有利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广阔消费者及民众的权益;C行政许可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公共平安和社会秩序;D行政许可有利于控制进出口贸易,保护和开展民族经济;E行政许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健康、协调开展。
23、行政许可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
答:合法性原那么;公开、公平、公正原那么;便民原那么;救济原那么;信赖保护原那么;行政许可一般不得转让原那么;监督原那么。
24、行政强制预防、行政强制制止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是什么?
答:实施的条件不同;
实施的时间和目的不同;实施的机关不同;
实施的程序不同
25、什么是即时强制?
答: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到达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
26、行政合同履行的原那么是什么?
答:实际履行原那么;
自己履行原那么;全面适当履行原那么;
27、变更和解除行政合同的法律后果会怎样?
答:原合同不再履行,双方当事人按变更后的权利义务关系履行;因行政主体单方面原因变更和解除合同的,应对相对方进行补偿。
28、行政指导的特征是什么?
答:是非权力行政活动;
是一种事实行为;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是一种适用较大幅度的弹性的管理领域;适用法律优先原那么;
是一种外部行为。
29、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的区别是什么?
答:主体不同;
客体不同;
内容不同;
效力不同。
30、罚款与罚金的区别是什么?
答:性质不同;
处分依据不同:适用主体不同;
适用的对象不同
31、行政处分执行的原那么有哪些内容?
答:当事人自觉履行原那么;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分决定不停止执行原那么:决定罚款与收缴罚款相别离原那么。
32、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相同点式什么?
答:监督的对象相同;
监督的目的相同;监督的内容相同。
33、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报告工作;
执法监督检查;
审查批准;备案;
行政复议;
惩戒。
34、行政违法有什么特征?
答: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违法;必须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违反行政法律标准的行为;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人员的行政违法行为在主观上有过错。
35、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答: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标准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承当行政责任必须有主观上的成心或过失。
36、什么是行政救济?
答:行政救济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其合法权益,请求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对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行为实施纠正,并追究其行政责任,以保护行政管理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37、行政救济的特征是什么?
答:以行政管理相对方的请求为前提;以行政争议为根底;最终目的是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38、哪些情况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答: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者其他处理的: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39、行政复议的原那么是什么?
答:合法原那么;
公正原那么;
公开原那么;
及时原那么;
便民原那么
40、行政赔偿的特征是什么?
答:行政赔偿实质上是一种国家赔偿;行政赔偿的起因是行政侵权行为;行政赔偿的义务主体只能是侵权行政机关;行政赔偿范围以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侵权损害为限;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行政赔偿的法律责任主体是行政主体。
41、国家机关行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答: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支付了赔偿金、返还了财产或恢复了原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对加害行为有成心或重大过失。
42、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
43、行政诉讼的特有原那么是什么?
答:选择复议原那么;
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那么;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那么;不适用调解原那么;
司法变更权有限原那么。
44、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行政案件有哪些?
答: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45、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案件有哪些?
答:行政处分案件;行政强制措施案件;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案件;行政许可案件;不履行法定职责案件;抚恤金案件;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案件;其他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案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起诉的其他行政案件。
46、行政诉讼法对管辖权的规定,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法院内部的合理分工;便于法院及时便利地办公案件;有利于法院公正地审理案件;根据不同情况,便于原告或者被告参加诉讼,一般情况下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那么,但在特殊情况下作了便于原告参加诉讼的规定。
47、管辖权的转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必须是人民法院已受理的案件;移交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移交的人民法院与接受移交的人民法院是具有直接关系的上下级关系。
48、行政诉讼的被告有哪些特征?
答:被告只能是行使管理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被原告指控侵害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应诉,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
49、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是什么?
答: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相对于原告、被告而言,是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诉讼期间参加诉讼;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
50、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答: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条件不同;有无期限限制不同;审理的主体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程序的性质不同;审理的对象不同。
51、开庭审理行政案件应当分为几个阶段?
答:开庭前准备阶段;出庭情况审查阶段:法庭调查阶段;法庭辩论阶段;评议宣判阶段。
52、行政诉讼证据有哪些种类?
答:书证;
物证;
视听资料;
证人证言;
当事人陈述;
鉴定结论;
勘验笔录与现场笔录
53在行政诉讼中,被告不履行举证责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对行政诉讼原告起诉是否超过起诉期限有争议的,如果被告举不出证据,应当以原告提供的证据为根据;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辩论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能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54、法院不能采用的证据有哪些?
答: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后自行收集的证据;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其他证据;未经法庭质证的证据;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收集和补充的证据,不能作为人民法院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根据;被告在二审过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审过程中没有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二审法院撤销或变更一审裁判的依据。
55、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的规那么有哪些内容?
答:特别冲突适用规那么;不同等级冲突的适用规那么;同级冲突适用规那么;新旧法冲突适用规那么;人际冲突适用规那么;区际冲突适用规那么。
56、第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所作出的判决有哪些种类?
答:一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五种类型的判决,即维持原判;撤销判决;
限期履行判决;
变更判决;确认判决
57、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那么是什么?
答:适用行政诉讼法原那么;同等原那么;对等原那么;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那么;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那么。
五、论述题〔每题12分〕
1、试述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涵义:两原那么概念及根本要求〕
答: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在行使其行政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活动进行标准和控制的法律标准的总称。
行政法的根本原那么概括起来就是行政法治原那么,包括行政合法原那么和行政合理性原那么。
合法性原那么: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具体要求:
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
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3.任何行政职权的授予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行政合法性原那么这三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行政主体应严格依法办事,行政管理活动应有法可依,严格按照法律标准进行。
合理性原那么:是行政法治原那么的另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救这种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合理性原那么的具体要求:
1.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根底上,要有正当的动机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符合情理
2.试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答: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行政行为一旦成立即具有公定力、确定力、枸束力、和执行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行政行为具有了实质上的合法性。只有当行政行为具备合法要件后,才能是合法的,从而获得肯定性评价。一般来说,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要包括:
一是主体合法。
所谓主体合法是指作为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当法律责任。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由于行政行为通常是由行政主体的具体工作人员实施的,因此这些工作人员应具备法定条件,才能保证行政行为的合法有效性。另外,主体合法除了要求行为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以外,还要求其行为必须在权限范围内。假设行政主体的行为超出其权限范围,那么其行为不合法。二是内容合法。
内容合法要求:〔1〕行为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充分的事实依据。〔2〕行为有明确的依据,正确适用了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标准性文件。〔3〕行为必须公正、合理、符合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三是程序合法。程序是实施行政行为所经过的步骤、时限方式 等。行为的程序是否合法影响着行政行为实体的合法性。程序合法要求:〔1〕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法确定的根本原那么和制度,如行政行为公开、公正、效率等原那么以及为确保上述原那么的实施而确立的情报公开制度、调查制度、职能别离制度、回避制度、辩论制度、听证制度、案卷制度、时效制度等。〔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的步骤和顺序。如行政处分的先调查后取证裁决的顺序不得颠倒,否那么即构成违法。3.论行政主体承当行政责任的方式
答:行政责任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因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责任和义务而应依法承当的否认性的法律后果。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1〕行政责任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2〕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3〕行政责任必须为行政法律标准所确认,是一种法律责任,而且行政责任的内容和承当方式必须依法确定。〔4〕承当行政责任须有主观上的成心或过失。作为承当行政责任的主体之一的行政主体承当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1〕通报批评、即由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的一种书面形式的批评措施。〔2〕赔礼抱歉,成认错误。即由承当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本身向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懊悔过措施。〔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即由承当行政责任行政主体或其他有权机关在一定范围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对方采取的一种事后补救措施。〔4〕返还权益,恢复原状。针对违法和不当的剥夺权益、侵害财产的行为采取的恢复措施。〔5〕停止违法行为。〔6〕撤销违法决定。〔7〕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8〕履行职务。即针对行政主体不作为行为而采取的继续履行职责一种方式。〔9〕纠正不当。对不当的行政行为及时纠正。〔10〕行政赔偿。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给相对方造成损害的要给予经济上的赔偿。
行政主体的执行公务的人员承当行政责任的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抱歉,成认错误〔3〕退赔,恢复原状〔4〕停止违法行为〔5〕采取经济制裁措施〔6〕赔偿损失〔7〕行政处分〔8〕罢免
4、论述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共同点与差异。
答:二者都是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机组成局部,共同点主要表现为:一,客体相同;二,提起主体相同;三,适用的实体法相同。
差异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性质不同;二,主持机关不同;三,受案范围不同;四、适用程序不同。
5、论述行政合法性原那么。
答:
一,行政合法性原那么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适用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二,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内容。
三,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应包括三方面:(1)任何行政职权都必须基于法律的授予才能存在。(2)任何行政职权的行使应依据法律、遵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就要求行使行政权力不仅应遵循实体法标准,而且应遵循程序法标准,两者不能偏废。(3)任何行政职权和委托及其运用都必须具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宗旨。
四,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在行政违法责任方面的要求主要表达在对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尤其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更应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6、论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答: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有:
一,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二、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标准预先规定。
当事人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放弃。三、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平等;行政主体可以单方面设立或变更行政法律关系。四、行政主体的权利义务具有统一性。
五、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在解决方式及程序上有其特殊性。
行政争议实行行政主体先行裁决制度;司法程序也不同于解决民事争议、刑事案件的司法程序。7、试论行政立法的原那么
答: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以下两个根本原那么,一是民主原那么,二是效率原那么。
〔一〕民主原那么
民主原那么在造型立法程序中起作用的最重要的表达是公民的参与制度。其根本内容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应尽可能地听取和尊重行政相对方的意见。主要通过以下制度实现:
1。情报公开制度。与行政立法有关的情报、资料以及对行政立法方案的解释说明等,但凡不属于法律规定为国家机密的情况,公民均有权向行政机关了解。
2.咨询制度。它是指公民就有关自己权益的问题请求行政机关给予说明和答复的制度。
3.听证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立法时听取公众意见的制度。
〔二〕效率原那么
在行政立法过程中,在保障行政相对人根本人权和公平行政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以最低的本钱制定出高质量的法律标准。效率原那么一般是通过学习如下
制度加以实现的。
1.时效制度。这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不作为,等法定期限届满后即产生相应的不利的法律后果;行政相对人在法定期限届满后就丧失权利或者承当相应的法律后果。
2.代理制度。这是指在听证、协商等程序中,行政机关或行政相对人不能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时,依法由他人代替的制度。民主原那么和效率原那么是
是立法程序中所应遵循的两条根本原那么,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首先,效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民主机制的作用。现代程序的根本特征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个人参加决定过程,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
8、试论行政强制执行的原那么
答:行政强制执行是行政机关在一定条件下采取的比拟严厉的行政措施,关系到行政相对方切身的权利义务,因此,必须遵循特别的原那么才能进行。
〔一〕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强制执行和说服教育,都是实现和保证国家行政管理活动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贯彻强制与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才能保证行政权的实现,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二〕依法强制执行的原那么
依法强制执行原那么是行政强制执行中贯彻始终的最根本的原那么。
1。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而且必须要由有权机关予以执行。
2.行政强制执行的措施必须合法,即有执行权的机关只能采取法律明确规定的具体的执行措施。
3。行政强制执行必须依据法定的程序。
4.行政强制执行必须有事后的补救措施,对违法的强制执行应有救济手段。
〔三〕强制执行适当的原那么
这项原那么要求行政机关在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时应该做到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1.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要合理。
2.行政强制执行的手段要得当,其程度应从轻到重。
〔四〕目的实现原那么
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是明确的一旦目的到达,即相对方抗旱地完全地履行了义务,强制措施即应停止。
9、论行政处分的原那么
答:一、处分法定原那么。处分法定原那么是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在行政处分行为中的集中的表达,指行政处分必须依法进行。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处分依据是法定的;2。实施处分的主体是法定的;3。实施处分的职权是法定的。
二、处分公正、公开原那么。
在行政处分中,公平原那么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依法裁判,公平地处分违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做到同样的违法行为受到同样的处分,不同的违法行为,不应受到同等的处分。同时,必须以公正而无偏私的程序到达公正的结果。三、处分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那么。
这一原那么是指实施的行政处分,必须与受罚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太社会适程度相适应。四、处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行政主体在行政处分的适用过程中,对违法者要始终坚持教育与处分相结合的原那么,从而到达特殊预防和教育的目的,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五、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那么。
这一原那么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受到行政处分,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当民事责任。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提以行政处分代替刑事处分。六、救济原那么。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主体给予的行政处分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分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行政赔偿要求。10.试论行政复议的原那么
答:行政复议的原那么是指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对行政复议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那么。具体包括:
1.合法原那么。在行政复议活动中遵循合法原由,就是要求参加行政复议的主体双方合法、复议机关合法,复议程序合法。复议机关处理复议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参谋为准绳。
2.公正原那么。复议机关解决行政争议,应当将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机关与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3.公开原那么。在行政复议活动中,公开原那么不仅表达为行政复议决定公开,还要求行政复议的过程公开,允许当事人参与。
4.及时原那么。要设计行政复议程序时不仅要考虑行政效率,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出要考虑行政效率,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5.便民原那么。行政复议是公民权利的一项救济措施,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是否便民,是否能够节省时间、精力和费用。
11、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答: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成心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当局部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有关的,追偿制度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开展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开展完善的一个重要表达。
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成心或者重大过失的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当局部或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成心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行政合理性原那么。
答:行政合理性原那么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那么是基于实际行政活动的需要而存在的。任何法律都是有限度的,尤其是标准行政活动的法律。主要表现在:⑴
法律不可能标准全部行政活动;⑵
法律对行政活动的标准,应留出一定的余地,以便使行政机关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果法律对行政活动规定得面面俱到,毫无裁量余地,那么最终可能导致行政机关束手无策。
所谓自由裁量权,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标准明示或默示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在合理判断的根底上决定作为或不作为,以及如何作为的权力。行政合法性原那么和行政合理性原那么共同构成行政法治的原那么。合法性原那么主要解决行政合法与非法问题,合理性原那么解决行政是否适当的问题。合法性原那么适用于一切领域,而合理性原那么主要适用于自由裁量领域。%Z'u8C.B0]
U
T'H
行政合理性原那么的具体要求:⑴
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法律目的;⑵
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根底上,要有正当的动机;⑶
行政行为的内容应符合情理。
13、公务员的双重身份。
答: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任何一个公务员,不管其职位上下、职务大小,首先是一个公民。公民是每个公务员的根本身分。因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根本前提。作为公民的公务员在法律地位上有以下特点:⑴
他享受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同时履行宪法和法律要求公民履行的各种义务;⑵
他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个人行为,但不能以国家名义从事公务行为,否那么就是另外一种身分了;⑶
他的个人行为只代表他个人,不具有强制性,而且行为效果归属于他自己。
公务员首先是公民,因而享有自然人的法律地位。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公民。因为他担任了行政公职,进入公务员的行列。当其处于公务员法律地位时,便显示出以下几个特点:⑴
公务员有资格作为国家的代表,以公务机关的名义从事公务行为;⑵
公务员享有行政职权,享有行政优益权,同是需要承当行政职责;⑶
公务员的公务行为具有强制性,公务行为所引起的效果,由所属公务机关承受;⑷
所属公务机关对公务员个人过错负连带责任。
第三篇:信托问答 (二)
什么是私募阳光化信托?
答:私募阳光化信托亦可称为阳光私募信托、阳光私募基金,其意就是“通过信托渠道使私募基金阳光化运作”,是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的,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实现第三方银行托管,有定期业绩报告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基金。阳光私募基金与一般(即所谓“灰色的”)私募证券基金的区别主要在于规范化,透明化,由于借助信托公司平台发行能保证私募认购者的资金安全。
什么是TOT/TOF信托?
答:TOT/TOF(TRUST OF TRUST/TRUST OF FUND)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信托中的信托”、“基金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从广义上讲,TOT/TOF是FOF(FUND OF FUND,基金中的基金)的一个小分类,而在国内,TOT普遍被认为是私募中的私募,FOF则被普遍认为是公募中的公募。目前国内TOT/TOF的普遍操作模式为由信托公司要约募资成立母信托产品,由母信托产品选择已成立的阳光私募信托计划进行投资配置,形成一个母信托产品投资多个子信托的信托组合产品。
什么是“有限合伙+信托”?
答:所谓“有限合伙+信托”,亦可称信托合伙制,指的是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计划向出资人募集资金,并以信托产品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与合伙制企业,而专业投资者或私募基金团队则作为普通合伙人(GP)或者投资顾问提供投资决策,并按条款约定收取相应管理费和利润分红的私募组织形式。在“有限合伙制信托投资基金”中,私募投资机构是主要的操作者,投资顾问提供投资经验作为智囊,而信托可以保障投资者集合资金的独立性,可以保证被用于合同约定的投资项目(比如只能参与二级市场定向增发),这样就规避了私募机构拿客户的资金违规操作的风险。
什么是艺术品信托?
答:艺术品信托是以艺术品为抵押物或投资标的的信托产品,是通过信托制度把艺术品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的一种机制与过程。从操作方法来看,目前国内的艺术品信托大致可以分为融资类、投资类和管理类三种模式。
为什么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高于其他理财产品?
答: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可能高于其他理财产品的原因是:
(1)资本管制与币值低估是包括信托产品在内的国内金融产品高收益的基础性来源;
(2)在利率“双轨制”下,信托产品收益更接近真实市场利率水平;
(3)能整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的信托计划,在更深的层面上把握了风险,并获得显著高于债务融资的收益;
(4)杠杆化策略与结构分层是信托产品重要的高收益来源;(5)跨市场套利机会的存在是信托高收益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6)信托高收益来源的其他因素。
作为一种兼具资金募集优势和高度资金运用灵活性的合规金融安排,信托还可以通过若干方法获取安全边际非常高的相对高收益。比如,“信托+LP”、第三方参与的受益权转让安排、对接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等交易模式的创新;组合投资、遴选优秀投资顾问等资产配置与交易能力的发掘;突破管制或进行监管套利;发挥大客户资金优势进行单一产品定制化等。
信托公司设立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应当符合什么要求? 答: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委托人为合格投资者;
(2)参与信托计划的委托人为惟一受益人;
(3)单个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但单笔委托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自然人投资者和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数量不受限制;
(4)信托期限不少于一年;
(5)信托资金有明确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6)信托受益权划分为等额份额的信托单位;
(7)信托合同应约定受托人报酬,除合理报酬外,信托公司不得以任何名义直接或间接以信托财产为自己或他人牟利;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信托公司管理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可以将信托资金用于其股东或者关联人吗?
答:不可以。依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不得将信托资金直接或间接运用于信托公司的股东及其关联人,但信托资金全部来源于股东或其关联人的除外”
信托行业“一法三规”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一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三规”指《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
如何计算信托公司净资本和风险资本? 答:按照《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规定计算,具体是:
净资本计算公式为:净资本=净资产-各类资产的风险扣除项-或有负债的风险扣除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认定的其他风险扣除项。风险资本计算公式为:风险资本=固有业务风险资本+信托业务风险资本+其他业务风险资本。
投资者可以几个人合买一个信托吗?
答:不可以。《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规定认购风险申明书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内容“委托人应当以自己合法所有的资金认购信托单位,不得非法汇集他人资金参与信托计划”。由于信托有风险,所以为保护投资人,特别是小投资人,有关信托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有符合条件的合格投资者,并具有一定承担风险能力的人才能购买信托产品。
第四篇:议论文复习指导讲座(二)
议论文复习指导讲座
(二)第二周:学会分析
一、开篇
中学生的议论文,大多不善分析,只是停留在论点加论据上,致使议论文浅显空洞,缺乏说服力,因此,中学生要想尽快突破议论文的写作障碍,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就必须学会分析.二、阐释观点,分析道理
下面三个语段各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说理的?
文段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风,它应在该驻足的地方驻足,在该飞翔的地方飞翔;自由不是放浪不羁的海涛,它应在龟裂之地飞扬,在汪洋之地遁形;自由不是肆无忌惮的野花,它应在阳光明媚中露脸,在电闪雷鸣中俯首。
文段2:“知羞耻成人”,前提是要明于羞耻的界限,保持清醒的认识。当前,我们处于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和各种各样的外在诱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以致使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迷惘,对什么是羞耻、什么不是羞耻分辨不清。当一个人对真善美与假丑恶缺乏辨别力,头脑中分不清耻与荣时,什么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己利人、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甚至危害祖国、背离人民的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来。现代社会是多元的、开放包容的,但在基本准则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线,人们无论怎么选择,都离不开做人的本色和遵守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只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善于辨别羞耻的界限,才能知羞耻而成人。(《知羞耻成人》)文段3:“知羞耻成人”,关键是在于严格的道德自律,强化思想内省。“知耻近乎勇”。道德自律产生的羞耻感是人类趋于完善的动力,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于善、臻于美,使人深刻反省、改正缺失。道德自律、知羞耻有助于阻人为恶。劝人从善。难怪英国作家卡莱尔说:“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增强人们的羞耻感受,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可以造就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要的就是要教育人们把荣荣、耻耻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起码准则。(《知羞耻成人》)
三、分析例子,就例析理
(一)为什么要分析事例? 重要原则:扣住材料分析它是如何体现观点的。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的关键。用事例论证不是做数学的证明题,不能摆个事例就了事。围绕论点摆出论据后之后,一定要围绕论点对论据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分析一下它与论点之间有什么关系,讲清它们为什么能证明论点,千万不能摆事实而不讲道理,只是单纯地罗列事例。分析是联系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丰富文章内容、开掘议论文深度的关键。有了分析,就能使事例和论点成为有机的统一体;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事例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二)怎样分析事例?
1、归纳分析法 文章在列举了几个属性相同的事例后,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由诸多个“前提”概括出特殊的结论,回扣深化其结论。
例①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二十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现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2、假设分析法
这种分析法是假设材料能达到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
例如,为了证明“立志”的重要性引用了王羲之练字的事例。王羲之9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洗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么他绝不可能有什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正因为他从小立下了苦练书法,才会成为一代书法家。
材料:
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再高飞了。”(材料句)„„ „„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
⑴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材料句)翅膀本是用来追求飞翔的快乐与自由的,倘若用来追求金钱,则失去了翅膀本来的作用。生命本是用以追求自然的奥秘、精神的浩瀚、灵魂的自由的,倘若仅仅用来追求金钱、追求物质享乐,则失去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失去了作为人本该享受的精神的快乐与自由。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结论句)
⑵泰戈尔说:“任何鸟翼坠上黄金,都不能在高飞了。”(材料句)显然,“鸟翼”象征理想、追求,而“黄金”则代表物质享受。那么,只要在“鸟翼”与“黄金”之间划上等号或是将二者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那么,一个人的精神自由、人生价值便宣告结束了。鸟翼坠上黄金,飞鸟失去的只是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快乐;灵魂坠上黄金,人类则失去了应有的善良、自由、快乐和尊严。因此,人啊,千万不要沦为金钱的奴隶。(结论句)
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材料句)„„ „„(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结论句)
3、探究原因法 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引出探究和剖析事理的文字,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例,如为了证明“人要立志”这一论点,举了这样一个事例:据说,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有一次,父亲叫他在门上打个洞,让猫和狗出入方便些,他却打了两个洞,说是因为有两只小动物。尽管如此,牛顿在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因刻苦钻研取得了累累硕果。一个人立了志,就像机器上安了发动机,就有了使不完的劲。牛顿就是因为在这“使不完的劲”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著名的科学家。例如,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材料句)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结论句)
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材料句)„„ „„(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结论句)
4、评析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揭示论据所蕴涵的作用、意义,或予以高度评价,或揭示其危害,从而证明论点提出的看法和主张的影响、价值、效果等。
例,《崇高的理想》:正因为伟大的理想合乎社会的进步,合乎人民的利益,合乎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对于一些具有伟大理想并为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尊重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相反地,对于一些破坏这些理想,阻挠这些理想实现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前一种人,在传说中和历史上是很多的。如众所周知的,夏禹在治水十三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为了解决当时成都平原的水利问题,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终于修成了泽被后世的都江堰;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出身贫苦的黄道婆,她从海南黎族地区回到故乡(上海市郊),把当时海南岛先进的纺织工具和她熟练掌握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家乡的人们。这些人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怀念。汉代的霍去病,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强盛,在戎马中度过了一生。宋代的岳飞,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离妻别母,转战疆场,最后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屈死在**亭上。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被敌人抓住后,仍旧临危不苟,和敌人作了坚决的斗争,誓死不投降。清代的林则徐,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当权派作斗争,及至充军伊犁,他一点也不灰心,一直没有忘记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而且在那里和群众一道修水利、栽葡萄,为当地人民造福。洪秀全,看到当时清室的腐败,民不聊生,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吞并中国的阴谋,就聚集群众,要把清室推翻,为中国找出一条出路。孙中山,为了推翻清朝,为了建立一个强盛的中国,他奋斗了四十年„„所有这些人,都是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的理想不是为了哪个人,而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符合广大的人民的利益。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的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是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这样的一些人,是永远不会从人民的心中消逝的。相反地,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不少为着个人的利益和少数人集团的利益,不惜专门破坏人民的、民族的伟大理想的败类,如宋朝的秦桧,明朝的洪承畴,清朝的曾国藩,以及后来的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等。他们一直遭到了和将要永远遭到人们的憎恶、咒骂;咒骂之不足,人们还通过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对他们不遗余力地进行了鞭挞。
当堂训练:在省略号处写上分析的内容。一千个“0”,也比不上一个“1”。(材料句)„„ „„(分析句)空谈永远比不上实干,空想永远不如务实。(结论句)
5、正反对比法 根据所举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材料作对照分析,通过比较,突出阐发的事理。
请大家看一例示范:
材料:《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 „„可见,一切贵在“始”。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从“毫末”“累土”“足下”开始的。(正面分析)不自“毫末”,何来“合抱”?不起“累土”,哪来“九层”?不始“足下”,何以“千里”?(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一切贵在“始”。(结论句)同样是这则材料,我们还可以推导出“成功贵在‘积累’”、“大小、高矮、多少、远近等等都是辩证统一的”等结论: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 „„可见,成功贵在“积累”。《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点点累积而成的。(正面分析)没有“毫末”之积,何来“合抱”之大?没有“累土”之积,哪来“九层”之高?没有“足下”之积,怎至“千里”之远?(反面阐释)(分析句)可见,成功贵在“积累”。(结论句)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 „„可见,大小、高矮、多少、远近等等都是对立统一的。
《老子•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材料句)“合抱之木”,不可谓不“大”;“九层之台”,不可谓不“高”;“千里之行”,不可谓不“远”。然而,这“大”“高”“远”,都是由“毫末”“累土”“足下”一点点发展而来、累积而成的。这“大”“高”“远”中分别包含着“小”“矮”“近”,“小”“矮”“近”中则分别孕育着“大”“高”“远”;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互为前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交错共生。(正面分析)没有“大”,也就无所谓“小”;没有“矮”,也就无所谓“高”;没有“远”,也就无所谓“近”„„(反面论证):可见,大小、高矮、多少、远近等等都是辩证统一的。(结论句)
四、强化训练:
1、请依据下文的开头,按照要求续写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这句名言。大千世界,浩浩尘寰,庸庸碌碌过一生的人不计其数,然而久经磨练、矢志不渝,最终达到光辉顶点的人也不可胜数。缘其区别,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立志的高与低、远与近,也就是想“当将军”还是想“当士兵”。
在这开头中,提出了“志当存高远”的中心观点。请续写一段话分析这一观点。
2、请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谁不喜欢那葱郁的绿树?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绝不能缺乏绿树。绿树使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为自然调节气候,给人类带来幸福。绿树为了这一切,必须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不断吸收水分和养料。有人曾经作过试验,一棵不大的白杨,一昼夜吸收的水分竟达到5000克之多。
请根据上述材料,确立一个观点,然后联系现实生活,选取一个事例,写一段以事实论据加分析总结为主要内容的议论文段,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五篇:幼儿园管理复习指导
《幼儿园管理》期末复习指导
1、管理的三个要点是:确定工作目标,各种资源的有效运用,提高效率。即目标、资源、效率
2、泰罗最先主张将管理从具体工作中分离出来,他被称为“管理学之父”。
3、法约尔首次提出管理学的概念,被称为“现代管理之父”。
4、韦伯对理想的行政组织基础与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
5、幼儿园管理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通过计划、执行、监督、总结等过程,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力和无力资源,以达到高效率运行的综合性活动。
6、人是幼儿园各种资源的核心。
7、幼儿园管理包括班级管理和园务管理两个层次。
8、实验法可以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9、班集体在组织幼儿活动时的主要作用在于:一是降低教师劳动强度,二是影响力较大。
10、小组活动比集体活动更灵活、更分散,更易进行个别教育。
11、幼儿园班级的特征有直接性、综合性和可控性。
12、班级管理的含义是指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便达到管理的目标。
13、制定班级计划的依据有:幼儿园工作计划、班级教师的情况、班级幼儿的情况。
14、班级管理中管理幼儿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掌握必要的规则,更好的适应社会,自我管理的启蒙。
15、提高与幼儿语言沟通的质量,要努力培养四种技能:引发幼儿交谈兴趣的技能、倾听技能、扩展谈话的技能、因人而宜的交谈技巧。
16、行为的改变来自三方面:成熟、有机体暂时的状态和学习。
17、目标在管理学中,通常是指个体及群体或组织的某一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预期结果的状态和标准。
18、管理主要包括四个过程,即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19、可研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有真实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读性原则。
20、科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结果如何、结论。
21、对幼儿园工作效能的评价包括效果标准和效率标准。
22、科研报告的内容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结果如何、结论。
23、幼儿的行为包括生活行为、学习行为和交往行为等几种。
24、行为管得方法包括示范法、指导法、练习法、强化法、剥夺法、游戏法。
25、制定幼儿园管理目标的方法有民主参与法、期望转化法、总目标分解法。
26、幼儿园计划管理的内容有明确管理目标、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规定任务、具体安排。
27、建立幼儿园组织机构的依据有:组织机构要合理科学、经济有效、领导不能多头、管理跨度适当。
28、规章制度作为管理手段具有保障作用、制约作用、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
29、幼儿园规章制度制定的原则有:可行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30、在幼儿园进行人员培训的意义有提高人员的素质,激发人员的上进行,不断更新知识,适应环境的变化,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
31、幼儿园人员培训的方法有:教研活动,观摩活动,专题讲座与研讨,开展竞赛活动,以老带新。
二、名词解释
1、观察法:观察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做周密的观察,并分析观察结果,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查阅书面资料等方式向被研究者或熟悉被研究者的第三者搜集资料,通过对材料的整理,了解幼儿园的现状,探索幼儿园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实验法:是在精心考虑和专门创设的条件和环境中,对某些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检验,以便揭示事物的因果关系,发现概括教育的客观规律。它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条件,看预定的教育现象是否会产生。
4、幼儿行为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
答:行为是一种可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的反映或活动,同时行为包括思维或意识的活动,行为是心理表征的历程,对外显而可以测量的行为,反而不大重视,更强调内在的心理活动。幼儿内在的行为比较简单,而且隐蔽性差,故对幼儿的管理更侧重外部行为上。
5、幼儿园评价,是根据国家方针和幼教有关法规所确定的幼儿教育性质和目标,对实施教育活动的效能和管理水平进行客观价值判断的过程。
6、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为提高效率而保持正式的协作关系,其成员通过感情融通而维持非正式的标准。
7、幼儿园规章制度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发展目标,让全体教职工更有序、更规范的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不应成为束缚、压制教职员工的手段。
8、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如何看待儿童,认为儿童有什么权力,我们如何看待儿童的这些权力。
三、简答与论述题
1、幼儿园管理的任务是什么?
答:1)确定管理目标,分为四个阶段:明确自己的期望、看清形势、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确定目标。2)建立管理系统(3)理顺关系:一是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使岗位有明确分工。二是提高各层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三是维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四是形成良好的园风,使员工树立良好的情操与正确的价值观念。
2、幼儿园管理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是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1)儿童与成人享有同样的权力的观念;2)儿童具有独特的特点(不断深入理解儿童的特点)3)儿童具有个体差异,尊重儿童个体差异。二是遵循管理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2)以人为中心原则,3)民主参与原则,4)动态原则,5)效益原则。三是遵循幼儿园管理的特点,1)一切为了孩子的观念2)保教结合3)安全至上四是幼儿园法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幼儿园管理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
答:1)相互尊重,2)强化参与意识,3)合理配置资源,4)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的结合,5)内部管理与外部管理的结合。
4、幼儿园教师配备有什么原则?
1)整体互补原则,包括专业互补,能力互补,性格互补,年龄和经验互补等。2)适度原则。以幼儿园的人员基础及其他教学条件为基础,保持平衡,量力而行。3)差距适当原则。同一个班教师差距不能太大,不然会配合不来。
5、简述班级管理的基本程序。1)合理制定班级计划。
2)执行,工作的执行要以计划为依据,对不合理的计划可以随时进行调整,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做到随时掌握和分析情况。3)检查,4)总结,在总结重要做到实事求是,分清主次,注意积累经验。要了解各个程序阶段的作用,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6、简述班级计划制定的步骤。
答:一是认真研究上学期工作总结,二是认真研究园务工作计划。三是班级全体共同讨论,确定主要内容。四是撰写班级工作计划。
7、日常工作程序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程序化意味着工作顺序的标准化和科学化,科学有序的工作程序可以使工作更加紧凑、合理,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不会出现空挡,进而节省大量时间。按照程序工作还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日常工作程序化将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8、管理幼儿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二是使幼儿掌握必要的规则,更好的适应社会,三是对幼儿进行自我管理的启蒙。
9、管理幼儿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三是掌握幼儿教育的目标,四是必须将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因为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10如何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质量?
答:提高与幼儿言语沟通的能力,需要培养多种技能,一是引发幼儿交谈兴趣的技能,引用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感兴趣的童话、小动物等,或者幼儿喜欢的语气引发幼儿兴趣。二是要善于倾听,培养善于倾听的品质。三是练就扩展谈话的技能,运用幼儿理解的方式扩展谈话才能与幼儿进一步深入的沟通。四是因人而宜的交谈技巧,幼儿的语言水平、教育背景、性格灯方面都有不同,对不同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因人而宜的进行语言沟通。
11、简述幼儿在上幼儿园后的环境变化。
答:第一相处对象不同,在家主要与自己的亲人或保姆相处,教养者与幼儿长期相处,关系十分亲密。在幼儿园主要是与教师相处,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这些孩子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第二,气氛不同,在家里生活的气氛比较浓,随意,计划性不强。而在幼儿园的目的、计划性都很强,并受到集体纪律的约束。第三,要求不同,在家的教育内容较少,而在幼儿园有系统的教育教学规要求。幼儿需要在园内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自我服务的本领。
12、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二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三是让幼儿懂得劳动的意义,四是发展幼儿思维,五是有利于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13、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一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三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灯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三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14、幼儿园管理目标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二是具有可行性,三是具有分明的层次性,四是具有较强的可测性,五是具有很强的激励性。
15、幼儿园计划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有助于幼儿园管理过程的科学有序运行,二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有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
16、如何检验幼儿园管理计划的好坏?
答:一是看计划是否与管理目标一致,制定计划的目的是实现管理目标,计划必须紧紧围绕管理目标。二是计划是否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三是看计划是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17、幼儿园规章制度制定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1)确定将要制定的规章制度的目的、范围。2)在全园做总动员,明确告诉大家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并进行讨论,进一步认识制定规章制度的意义和作用。3)请教职工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意见。4)汇总意见并进行整理,形成规章制度的基本框架。5)将基本框架再返回群众中再征求意见,统一认识。6)园务会对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规章制度初稿,再讨论或者试行。
18、管理者如何激发所有人的成功欲?
答:1)让全国教职工认识到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上,2)帮助教职工想象成功,3)为教职工树立成功的典范,4)让教职工经历成功的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5)将幼儿园变成成功者的沃土。
19、如何进行学前教育科研选题?
答:选择幼教理论与实践存在差异的共性问题。选择理论与实践有出入的课题。选择以理论为依据的课题。选择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题,选择专家提出的建议或者专家提出的使用性课题。20、幼儿园做好家长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1)家长式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力量,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可替代的,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3)做好家长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和促进幼儿园改进工作。
21、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1)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发展规划、教育目标,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发展进行更全面的了解。2)吸引家长参与幼儿教育方面的讨论。3)组织家园同乐活动。4)成立家委会,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22、幼儿园工作评价的特点有:1)幼儿园评价与幼儿园管理目标紧密相连,2)幼儿园评价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3)幼儿园评价具有综合性。4)幼儿园评价具有导向性。
四、分析论述题
1、分析论述梅奥创立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答:一是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他认为经济利益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第一原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友情、上司态度、个人的情绪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影响职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二是幼儿园中除了“正式组织”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组织成员为提高效率而保持正式的协作关系,其成员通过感情融通而维持非正式的标准。组织者应该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使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互为补充,将形式上的协作变成自觉的写作,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改变“奖惩”领导模式为“提高职工满意度”的领导模式,人际关系理论认为,工人积极性的调动首先在于其态度与对组织的满意度,其次才是经济利益和工作条件。总之人际关系理论希望建立民主的管理模式,主张工人参见组织管理,从而建立组织各层次人员的有效沟通,是他们之间能够及时交流信息。
2、如何理解学前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的特点? 答:素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全面教育,通过素质教育达到使幼儿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创造的目的。(对幼儿教育素质教育的特点论述应有理有据,言之成理,论述丰满,深刻即的高分)。3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
答: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以提高。一是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二是为幼儿提供自我管理的机会,三是教给幼儿自我管理的能力。(论述应有理有据,结合实际,言之成理,论述丰满,深刻即的高分)
4、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幼儿园教职工的积极性。
答:1)送上真诚的赞美,2)对不同年龄的教职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3)给予适度的压力,4)物质奖励。(论述应有理有据,结合实际,言之成理,论述丰满,深刻即的高分)
5、结合你的教育实践,说明怎样说服幼儿。
答:一是告诉幼儿为什么,二是采用情感迁移的方法,努力让幼儿换位思考,三是采取榜样发法让幼儿相互学习。(论述应有理有据,结合实际,言之成理,论述丰满,深刻即的高分
6、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并结合实例对其中的一个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答:兴趣和爱好是行为的动力,也是做好学前教育的前提。方法有,以成功的事例激发幼儿,帮助幼儿看到成功的希望,选择适宜幼儿水平的事情或活动,多让幼儿感到愉快,增加活动的新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