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商业信用
论商业信用
财务管理1040学号
摘要: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像
是以商品提供信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也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潮流之中。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商业信用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要从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强化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障、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公开商业信用信息和完善监督、加强主体的内部自律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商业信用制度。只有建立起健全的商业信用制度,才能使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关键词:商业信用、信用权、信用制度、商业活动
什么是商业信用呢?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
(一)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 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赊购商品,预收货款,商业汇票。1.赊购商品,是一种最典型、最常见的商业信用形式。在这种方式下,买卖双方发生商品交易,卖方允许买方在购货后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一种方式。2.预收账款是指卖方企业在交付货款之前向买方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贷款的信用形式。预收账款也是一种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例如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发包单位收取的预收备料款和预收工程款等均属于商业信用筹资方式,以缓解资金占用过多的矛盾。3.商业汇票是指购销双方按照购销合同进行商品交易,因延期付款而签发的,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信用凭证。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应付票据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应付票据是一种期票,是应付账款的书面证明。
(二)商业信用的特征
对于信用,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我国学者从法律上对信用进行了分析并有不同的看法:(1)信用是在社会上对与其经济能力相应的经济评价;(注: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o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2)信用应指一般人对于当事人自我经济评价的信赖性,亦称信誉;(注: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3)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注:参见杨立新:《人身权法》,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4)信用是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合理期待或信赖关系。(注:参见周汉华:《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3期。)上述观点从法律的角度对信用做了诠释。而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概括起来,商业信用有以下几个特征:(1)信用的主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单位。由于商业信用主体在享有信用权的同时要承担因失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因此,对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应作为商业信用的主体看待。(2)商业信用的取得依赖于主体是否按期履行义务以及兑现承诺的能力反映。商业信用不是自然产生的,它必须通过长期的积极作为来体现。(3)商业活动主体因获得商业信用而取得相应的资信利益。信用权源于信用,是指民事主体对其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而享有的利用、保有和维护的权利。(注:参见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究
其性质,信用权应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权,这是因为信用权的客体是因信用主体获得肯定性的评价而获得的利益,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仅以客观物质为载体。它是与著作权、商标权一样的无形财产权,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具有不可随意转让性。商业信用权是一种专有权利,它依赖于行为主体的按期兑现承诺所产生的一种资信能力,与特定的民事主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商业信用权不可脱离主体而转让。由于不同民事主体的偿债能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商业信用权只能由特定的民事主体所专有,而不能随意地转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著作权、商标权有差异。但对企业法人来说,如果企业发生变更,则其商业信用权将连同企业的变化而转移至新的主体。(2)具有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权不像著作权一经产生便被确定下来。由于商业信用权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而义务的兑现能力又随民事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商业信用权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当民事主体经济状况良好,则其商业信用也较好;一旦经济状况恶化,不能如期履行债务,则其商业信用将降低,甚至丧失商业信用权。(3)具有相应的排他效力。商业信用权虽然没有明确地受到法律上的地域限制,但商业信用权涉及民事主体资信利益的保护,故商业信用权在特定的行政区域或行业内受到保护。(二)商业信用的价值商业信用的价值,在于因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商业信用权。民事主体如果拥有商业信用,即拥有了商业信用权。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规范化,商业信用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商业信用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商业信用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权利人可依商业信用权的排他效力对抗其他民事主体的侵害而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人均不得恶意损害民事主体的商业信用权;商业信用权人的利益如果受到侵害,可以向司法或行政机关申请救济。2.商业信用权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资信利益。商业信用是社会对特定主体的肯定评价,它对树立民事主体尤其是企业法人的良好形象,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事主体可以利用商业信用获得诸如投资、贷款、赊购等方面的便捷条件,从而获得由此带来的资信利益3.商业信用保障了交易安全,提高了交易效率。交易的发生多是一种双务合同,如果一方没有商业信用,即一方不能履行相应的债务,则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只有在商业信用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交易的安全。由于商业信用代表一种信赖,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基于彼此的信任,易于达成协议与谅解,这对于促使交易达成,提高交易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三)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从总体上来讲,商业信用交易对于加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加速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促进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具体而论,对于商业信用的卖方提供者来说,其作用表现在能够扩大商品经营规模、开拓商品市场、提高竞争力;对于商业信用的买方提供者来说,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稳定货源、稳定供需关系;对于商业信用的卖方与买方接受者来说,其主要作用均表现为缓解资金短缺的困难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
(四)中国商业信用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商业信用具有久远的历史。至迟不晚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已出现了商业信用。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是中国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初步发展阶段。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是商业信用的缓慢发展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是商业
信用的初步繁荣阶段。唐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几个高峰,商业信用也如影随形,在这几个朝代得到较快的发展。从商业信用的形式看,我国传统的商业信用是挂账式、口头式的商业信用,主要有赊购赊销、预收预付货款或定金等几种形式。到晚清时期江南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才出现了票据化的商业信用,但这些商业票据还不具备现代商业票据的背书、转让、贴现功能,主要是作为债务凭据而存在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本地的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开始出现于商品交易中,四十年代中央银行才开办了票据贴现与再贴业务,票据承兑、贴现与再贴现制度也初步形成。历史表明,中国商业信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逐渐从消费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发展,传统的商业信用形式是记账信用与口头信用,票据化的商业信用制度发展迟缓。建国初期(1949——1954年),我国经济运行中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从商业信用的授受信主体来看,既有国营经济又有非国营经济;从商业信用发生的行业看,既有生产领域的企业也有流通领域的企业;从商业信用的形式看,既有传统的挂帐信用、口头信用,也有票据化的商业信用,不过以挂帐信用为主。渗透于经济生活各个角落的商业信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赊购赊销。建国初期,发生在商品交易的赊购赊销规模大、范围广。国营经济与非国营经济之间、国营经济内部以及非国营经济内部,都有赊购赊销商业信用关系。国营经济既向非国营经济提供商业信用,也接受非国营经济提供的商业信用,但前者占有绝对比重。国营贸易公司农民及农民合作组织赊购农副产品及土特产品。国营经济部门也向非国营经济赊销了大量的种子、肥料、粮食、燃料等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国营经济内部的赊购赊销主要发生在有业务往来的不同系统之间,而且更多的是以拖欠货款或劳务费的不正规商业信用形式表现出来。国营经济内部的赊购赊销,突出地表现为贸易部门与其他部门间的赊购赊销。另外,非国营经济间的赊购赊销更为广泛,私营工商业间的商业赊欠盛行。而合作经济间的赊购赊销,又主要表现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层层赊销。
第二,预收预付货款、定金。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包括合作社)之间,非国营经济之间,以及国营经济(包括合作社)与非国营经济之间的商品交易都采用了预付货款、定金式。国营经济通过供销合作社向个体农户、农民合作组织预付农副产品预购定金,是发生在国营经济与非国营经济之间规模最大的商业信用,预购定金占预购总值的比例约在10%到25%。国营工商企业也利用预收预付货款、定金手段从事生产经营。以重工业部系统为例,该系统预收货款占总销货款的比重相当大,最高达到80%,最低也有20%,预收货款已是其流动资金的重要来源;其预付货款也同样十分巨大,占购货款总值比重最多的达到80%,最低也有10%。国营经济与私营工商业之间也常常采取预付货款、定金的方式进行商品交易。
第三,票据化的商业信用。建国初期票据化的信用主要是私营工商业的商业汇票、国家银行押汇业务的汇票。国家银行的商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主要是对私营行庄承兑汇票的重贴现,以及国家银行对埠际贸易的押汇。1953年我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建立起苏联式的计划经济制度,商业信用与新体制的冲突性凸现出来。从1954年起国家大规模清理、取消国营经济发生的商业信用,1955年底国营经济发生大规模的商业信用。由于商业信用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相容性,1955年清理、取消国营经济的商业信用后,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国家一直禁止商业信用。但是,由于经济运行的客观需要,国家允许某些领域可以使用某些形式的商业信用。此外,仍有一些企业不顾家禁令,暗中利用某些商业信用方式从事生产经营。笔者以是否合乎当时国家经济法规为尺度,将国家允许存在的商业信用称为“合法的商业信用”,而将国家法令不允许存在但实际存在的商业信用称为“非法商业信用”。
计划经济时期,农副产品预购定金是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合法”的商业信用。1954年国家推行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后,引起农民的不满。国家选择了利用预购定金制度这一商业信用手段,以部分弥补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带给农民的损害,给农民带来先用钱后卖农产品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副产品统购制度所造成的政府与农民的紧张关系。在国家总的农副产品预购定金中,粮食预购定金所占比例最大,约为在33.6%到55.4%;其次是棉花预购定金,约为33.6%到55.4%;第三是生猪预购定金,约为1.5%到8.7%;第四是油料预购定金,约为4.1%到7.2%。主要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占其预购总值的比例因品种异,如粮食、棉花、食用油一般为10%——15%;茶叶在15%——20%;蚕茧(丝)在20%——25%;麻类在9%——11%。计划经济时期,农副产品预购定金为农村筹集农业生产资金开辟了银行信贷之外的另一条渠道,为国家有计划地控制农副产品的生产与流通提供了便利,是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得以推行的“润滑剂”,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合法”的商业信用,如:经国务院批准的赊销、预付货款、预收货款;中央企业主管部门规定的、经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的赊销、预付货款、预收货款;地方工业交通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审查批准的赊销、预付货款、预收货款,等等。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行中的商业信用除上述“合法”形式外,更多的表现为“非法”形式的商业信用。“非法”的商业信用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债权债务关系,一种是交易双方出于自愿而发生的赊购赊销、预收预付货款,但这种赊购赊销、预收预付货款为国家法令所禁止;另一种是由于交易中的某一方拖欠货款,使得拖欠货款一方在客观上处于延期付款地位,这种商业信用关系不是自愿形成的,而是被迫产生的。
计划经济时期,“非法”的赊购赊销商业信用方式暗中广泛存在。1955年国家清理、取消商业信用后不久,从1956年起赊购赊销交易在各地出现反弹,1958年前后变得更为严重,如1958年全国商业系统流动资金中共有非商品资金817045万元,其中赊销欠款竟有133725万元,占16.4%。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商业部门的赊销规模仍然较大,到1976年底全国商业企业赊销、预付货款占不合规定的资金占用总额的13.1%。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允许的预收预付货款、定金的范围极其有限,但在经济运行中,国营经济及集体经济却发生了大量“非法”的预收预付货款、定金等商业信用。如1958年辽宁、吉林、河北等16省、市、自治区在清理商业系统的资金时,发现没有商品库存的34.4亿元资金中预付货款占了15.46%。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预收预付货款、定金等商业信用仍有发展。计划经济时期另一种规模巨大的“非法”商业信用是相互拖欠货款,但它是一种非自愿性的商业信用。1956年到1979年中国经济运行中曾发生多次规模很大的相互拖欠,其中发生于60年代初与发生于70年代末的两次相互拖欠最为严重。60年代初国营企业之间、国营企业与建设单位之间被人拖欠货款与拖欠别人货款的总额约有59.6亿元,不少大企业的流动资金链断裂,生产陷于停顿。7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运行中再度出现严重的相互拖欠,中国人民银行发现1976年底全国34815户国营工业被基建单位拖欠的货款达到37278万元,占被挤占挪用流动资金的11.6%,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放开了商业信用,计划经济时期“非法”的商业信用取得合法地位,在经济生活中快速发展起来。这一时期中国的商业信用结构已不同与
以前,除了传统的挂账式商业信用外,票据化的商业信用也得到日益壮大。尽管20世纪80年代初商业信用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但赊购赊销仍是挂账式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据调查,在我国企业的信用结构中,赊销约占全部信用的比例由1990年的5.55%,上升到1994年的15.73%,2000年时仍在15.65%。预收预付货款是挂账式商业信用的另一主要形式,也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不过,计划经济时期规模最大“合法”的商业信用——农副产品预购定金,却随着农副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终结。计划经济转轨后,预收预付货款、定金的商业信用主要发生在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是挂账式商业信用的第三种表现形
式,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也与日俱增,1989年3月底估计全国企业被人拖欠与拖欠别人货款之和至少为1153.2亿元。国家调动人力物力在1991年和1992年初步清理整顿了“三角债”,但1994年之后相互拖欠又有抬头。有人估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企业间相互拖欠的经营性不良债务已超过1.5万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0%。计划经济体制转轨后,票据化商业信用也得到恢复与发展。1981年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首次在杨树、黄浦两个区办事处实行商业票据承兑、贴现的试点,1985年起在全国推开。但是商业汇票的使用、承兑和贴现发展不快,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一直持续到1993年。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对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和铁道五行业及对棉花、生猪、食糖、烟叶四类农副产品购销推行商业汇票结算,商业信用票据化发展有了新的起色。199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后,规范了使用商业票据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票据的稳健发展。然而,中国商业信用票据却发展不平衡,银行承兑汇票所占比例过大,商业承兑汇票所占比例过小,这种畸形商业信用票据市场结构一直未能改变,截止2002年末全国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仍占95%,商业承兑汇票不足5%。
参考文献:1.《货币银行学》 黄达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李世谦主编:《信用消费》,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6
3.黄玉俊:《中国金融新业务知识大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
4.于光远:《经济大辞典(汇编本 上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
第二篇:论信用的经济价值
论信用的经济价值
作者:戴杰 信用中国
从经济学角度看,信用指以一定经济标的物为内容,以借贷为特征的经济行为。由于信用存在价值转移的事实以及是否能得到偿还的风险,因此,它以授信人(债权人)对于受信人(债务人)所作承诺和能力有没有信心为基础,内涵着授信人(债权人)与受信人(债务人)之间建立在诚实守信基础上的心理承诺与约期实践相结合的意志和能力。笔者认为,现代信用既指信守诺言、诚实不欺,以此获得他人信任,也意味着经济期望与经济行为的合一,经济承诺与经济活动的一致,借债与还债之间的可信任;既指一种经济道德规范,还表现为一系列社会法律制度的要求;既表示为一种经济交往方式及其形成的经济交往关系,更是市场经济活动的黄金规则。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中,资本是信用的基础,信用则可以带来新的资本。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结成实在利益关系和相互信任关系共同体。只要市场交换是长期的、主动的,信用就是市场主体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好策略和最好保障。其经济价值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一、信用能够提升人力资本的经济质效
人力资本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信用道德是人力资本的“精神层面”,它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的经济质效。一个诚实守信的业主,在经济活动中会讲信誉,竭力释放自身所具备的全部能量,真心实意地投入到经济活动当中去,合法经营,诚实劳动,竭诚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一个忠诚的雇员会在思想上与企业的经营理念保持一致,信守企业的经营方式和规章制度,拼命工作,从而丰富给予顾客的价值内涵并且产生卓越的生产力;诚实守信的业主和忠诚的雇员还可以带来忠诚的顾客,而顾客忠诚会转变成企业增长和更多持久的价值。总之,信用在经济活动中的运作,能有效培育和完善人力资本的诚信品质,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正因为如此,国外一些先进企业在人事选拔领域大量进行信用测验,认定诚信特质是人力资本最核心的组成要素,并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完善对雇员的信用管理制度,积极培育和提高雇员对企业的忠诚度。
二、信用可以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交易效率
市场交易效率高低根本上取决于交易成本与交易总量之比。交易成本主要是交易各方在签订合约与执行合约过程中所支出的费用,节省交易成本诚然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法制化程度,健全经济体制,提高市场信息质量和整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度,改善市场交易环境来实现。但法律制度设置和执行需要支付高额成本,而所有这些成本都会以税收的形式分摊到每个纳税人头上,分摊到其他经济活动中。社会信任越少,越需要增加正式的规则和强制,经济活动所需付出的“税”也就越高,交易成本自然也就会升高。更为重要的是,完备的交易制度只是提高市场交易效率的必要条件,如果市场交易主体在交易行为上不能很好地认同和遵守这些制度,那么,这些交易制度就会形同虚设。而信用实践,能提高市场交易主体遵守交易制度的自觉性,建立市场交易主体间的普遍信任,扩张交易秩序、降低交易成本。一个人人守信、普遍信任的市场环境,必定使该社会里交易活动较为活跃,交易网络较为发达,交易总量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交易效率大大提高。
三、信用有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是市场运行的内在机制,守信用能有效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竞争力。因为经济主体在市场上的竞争从本质上可以说是各自的社会信誉、公众关系的竞争,是信用之争。就企业而言,如果企业的信用好,消费者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利润得以实现和保证;银行等金融机构愿意向信用好的企业投注资金;供应商愿意与信用好的企业打交道,并敢于在不能获得现金的情况下向其不断供货;政府、社会愿意为信
用好的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无形之中,信用好的企业就从社会上获得了更多社会资源,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更强。换言之,尊重并信守信用规则的经济主体,它得到的是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长远且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对于不守信用、不讲诚信的经济主体,等着他的不仅是自身竞争力的衰退,市场份额的萎缩,国际交易规则乃至法律严惩所带来的经济恶果,更有的是国家声誉的败坏,国家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无论是就整个国家来说还是就地区或企业或个人来说,诚实守信都是重要的竞争力。
四、信用有利于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占有率
就单个经济主体而言,长期连续的信用会最终形成其信誉,产生强而无形的吸引力,帮助经济主体抢占各类市场,进而提高其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信誉是最好的融资工具,银行都愿意把钱借贷给信誉好的企业,而企业则可利用这些借贷资金,壮大自身资金实力,改善经营状况,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信誉还是最好的攻占产品市场武器。良好的信誉能为经济主体赢得广阔的产品市场;信誉更是最好的吸引投资者招牌。从经济学上讲,这种信誉投资的回报率起码与一般投资相同,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高于那些不考虑道德因素而纯粹只为获利的大基金。诚然,评估一笔信誉投资非常复杂,无法简单量化。但信誉已成为经济主体赢利的一个重要因素勿庸置疑。
五、信用会促使经济主体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竞争使企业走向协作,协作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给企业带来规模效益。然而没有信用作为基础和机制,协作就无从谈起。因为:信用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有了相互信任,才能在企业内部的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相互关心、互谅互让、坦诚相待、亲密无间的协作关系,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企业达到一种集合众智,无往不胜的理想境界;只有相互信任,企业与企业之间才能进行包括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广泛交流,才能真正形成有利共享、有难同当、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协作关系,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在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的时代,只有那些拥有较高信任度的社会,才可能创造较稳定、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以便在新的全球经济中具备竞争力。
六、信用还可以促使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资本是主观的社会规范
(信任)、客观的社会特征(社会网络)和结果(有效性和效能)的交融物。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它也和物质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它建立的核心与基础在于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信用和相互信任。创建这种社会资本不同于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不可以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来获得,社会资本的获得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而市场机制下信用实践能够在不同人与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建立起互惠、合作的普遍信任社会关系,这种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及信任的普及程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本,对于经济增长来说,它具有率价值,不仅可以与经济资本相提并论,甚至还具有后者所无法产生的特别价值。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信用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篇: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优缺点比较
商业信用的优点:
1.对经济有润滑和增长作用。
2.调剂企业之间资金短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交易费用。
3.商业信用的合同化,使自发的分散的商业信用有序可循,有利于银
行信用参与和支持商业信用,强化经济市场秩序。
4.商业信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
商业信用的局限:
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
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
向的限制。
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
是短期信用。
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
5.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银行信用优点: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
上游企业贷给下游企业,也可下游贷给上游。可小额聚成大额,也
可大额分散成小额。满足长、中、短贷款的不同需要。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
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银行信用缺点:
1、资金成本较高
2、限制较多
2011-9-10
第四篇:商业谈判中的信用
商业谈判中的信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各种经济组织之问的商业合作往来变得日益频繁,商业谈判在经济交往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所谓商业谈判,即在商业活动中,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决定在一起进行相互沟通和磋商,如果能够在具体条件上达成一致,则会进行下一步的具体商业合作。我们把这种发生在经济组织之问、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相互进行沟通和磋商的活动。商业谈判是“一个过程,谈判双方或者多方通过这一过程商讨交换货物和服务并尽力就交换条件达成一致意见。其中谈判的主要内容包括价格、条件、运输、质量、服务和培训等”。
在谈判过程中人们往往更为看重、更为强调的是诸如谈判的策略与谈判的技巧之类的东西,并将其视为是获取谈判成功的利器,是谈判的制胜之道,从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商业谈判由以奠定的基础——诚信的原则。事实上,诚信是商业谈判不可或缺的基本准则,是商业谈判的命脉,它像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商业谈判活动始终。离开了诚信,商业谈判活动本身的性质与技巧策略等手段都会发生畸变,谈判的效率会大为降低,谈判的结果将是两败俱伤,谈判的目的也无法实现。因此,商业谈判必须遵循诚信这一基本的商业道德准则。首先,要实现商业谈判的目的,谈判者必须要讲诚信。商业谈判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以购销为中心而进行的磋商活动。它通过等价交换、公平交易,最终达
到互利互惠的目的。商业谈判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这就要求交易双方在进行谈判时必须做到诚实守信。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市场活动中建立起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以维系错综复杂的交换关系和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如果在商业活动中不讲诚实,不守信用,就会丧失商业信誉,没有商业信用作为基础,商业谈判就无法正常进行。由此可能导致社会流通受阻甚至中断,使得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这一社会再生产的循环难以为继。特别是在经济高度货币化、全球化的今天,商业活动中的物资流与资金流在时空上进一步分离,这使得商业活动所涉及的交易条件的内容变得更为复杂,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确立诚信原则,建立起以恪守承诺、履行义务为主要内涵的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对于保证商业谈判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谈判协议的实际履行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倘若失去了诚信原则的规范和制约,谈判者的行为就会越轨,就可以言而无信、背信弃义、不择手段、为所欲为。如此,谈判活动将会演变为彼此的算计与相互的欺诈,谈判所签订的协议合同等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当作儿戏。这将无法实现商业谈判公平交易、互利互惠的目的,由此造成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其次,商业谈判的对象也决定了谈判者必须讲诚信。谈判面对的对象是人,谈判是与人打交道,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来实现物即商品的交易。人们之间的交往必须以诚信作为基本信条,在谈判中既要讲“诚”、又要讲“信”。就商业谈判而言,交易双方既有经济利益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更有彼此利益间的互补与合作。在谈判中,无论是
弥合分歧还是实现合作,谈判者都应该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一个“诚”字,即光明正大地、诚心诚意地和对手进行谈判,做到以诚服人。以诚服人是建立在光明正大的动机和确凿无疑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一种充满诚意的谈判态度。它要求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要自始至终以坦诚的面目面对谈判对手,不搞欺诈,不进行误导;在注意对方的各种意见的同时,从行动上响应对方提出的那些真正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还要主动着手了解事实、正视事实,放弃或纠正自己那些无理的或者过分的谈判条件和要求。这种充满诚心、诚恳和诚实的谈判态度往往能打动对方,使对方信服,并能够有效地化解纷争而使谈判顺利进行。讲“信”是指人无信不立。谈判者要切实做到言而有信,行必有果,以信示人,向对手展现自己良好的信誉,以获取对手的信任。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多半是游离于纯粹的信任和极度的猜疑这两极之间,在商业谈判这一经济利益冲突非常明显的活动中,双方猜疑的成分不可谓不重。因此,能否将对方的态度从猜疑更多地转变为信任,乃是决定双方能否建立起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决定谈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再次,商业谈判技巧的运用也必须以诚信作为基础。谈判的技巧是用以实现谈判目的的手段,它是为谈判者所掌握的、在谈判活动中熟练地运用谈判知识和经验的艺术与技能。作为手段,谈判技巧的运用必须服从于谈判的目的,必须与谈判对象相适应。而要做到这一点,谈判技巧的运用就不能不以诚信作为基础,即谈判者只能在坚守诚信这一道德底线的前提下来展现谈判的艺术和运用谈判的技能。试想如果抛弃了诚信的原则,不讲诚实、不讲信誉,那么所谓的谈判技巧就会成为一种虚
假的、欺诈的和胁迫的手段,运用这一手段无异于是在谈判中玩弄阴谋诡计。其动机固然是损人利己,但结果却往往是事与愿违,因为它将招致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反击,其结果是严重地损害双方的合作关系,把朋友变成了敌人,使那些本来存在着成功可能性的谈判也陷于流产或毁于一旦。由此可见,背离了诚信,谈判技巧将不再是获取谈判成功的利器,它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异化,会被滥用而蜕变为阴谋诡计的代名词,以此作为谈判手段,其实质就是如何去算计对方,引诱对手上当受骗。这种将对手视为敌人而不是交易伙伴的做法,无疑无法进行正常的商业谈判与交流,也无法实现互利互惠的谈判目的。它还会恶化与谈判对手的关系,破坏双方的长期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最后,商业谈判活动费用的节省、效率的提高也有赖于诚信。商业谈判作为交易活动,也会产生相应的交易费用,也将表现出一定的活动效率。谈判的交易费用和活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诚信度。社会诚信的缺失所造成的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会大大地增加交易费用、降低谈判效率。如若交易双方都讲诚信、重诚信,那么在进行经济交往的商业谈判活动中,就能减少交易费用并且提高谈判效率。因为诚信作为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规范、特别是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约束并规范着经济活动参与者们的行为从而对经济环境产生重大的作用。当诚信被作为一种通行的社会理念时,它对于交易者所面临的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具有简化和纯化的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交易者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应对能力。一方面,诚信以“社会共识”的形态作用于整个商业谈
判过程,并帮助谈判者降低交易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程度;另一方面,诚信以其固有的“宽容”,以其“心理确定性”大大地化解了谈判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谈判者能够在被诚信所“净化”了的环境里进行洽谈,在相互信任的氛围中进行磋商,这将大大降低谈判交易费用,提高谈判效率。这是因为交易双方在进行谈判时,彼此都把对方认定为是诚实守信的伙伴。在相互信任、彼此放心的前提下,交易谈判的程序可以简化,难度亦会降低,进程则当加快,费用必将减少。例如,两个诚信度都很高的企业进行商业交易谈判,就可以不必耗费人力、财力去搞信用调查;所交易商品质量检查的程序与环节也可以适当简化;在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因其交易商品的价格不会过分背离价值,这使得价格磋商的难度也大为降低;谈判双方更不必担心对方会出尔反尔,不信守承诺,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等。
从以上我们可以认识到,诚信是经商治业之根本,亦是商业谈判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商业谈判的参与者应自觉地以诚信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为本,以信为先,诚实无欺,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商业信誉,也有利于构建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商业谈判中的信用
姓名:张杰
学号:
班级: 2009241067 09金融(2)班
第五篇:全国商业信用大会召开
全国商业信用大会召开,曲靖市吉玛特百货有限公司获评“诚信”
3月17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国商业联合会信工委、商业信用中心共同承办的“2013年全国商业信用大会暨2012中商联信用企业评价结果发布会”在厦门举行。曲靖市吉玛特百货有限公司获得“2012中商联信用企业”称号。
此次大会上,与会专家和企业家对创造诚信商业环境、构建和谐商业信用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大会号召企业界加强商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遵纪守序。吉玛特集团董事长李海昆表示:吉玛特将继续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作风,以顾客为本,以员工为本,以法人为本,以商业质量为本,积极推进行业内信用建设,为其他商业企业的规范经营和标准化管理树立良好的典型。
曲靖市吉玛特百货有限公司作为吉玛特集团的主体支柱产业,自创立以来,十分注重企业信誉建设,以规范管理、诚信服务的企业形象和优异的经营业绩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好评,连续十年被曲靖市人民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被云南省银行也协会授予“守信用企业”;被曲靖市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评选为“诚信守法单位”;经云南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评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