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过程管理提高保育员工作的质量
注重过程管理提高保育员工作的质量
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密不可分,一支良好素质的保育员队伍是幼儿园保教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幼儿园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坚强后盾。故在保育工作管理中,我们树立科学保育观,强化服务意识,突出过程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形成一支团结向上,勇于实践,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保育员队伍。
长期以来,保育通常被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照顾和保护,例如:做好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幼儿的安全,帮助幼儿穿脱衣服,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照顾好幼儿的睡眠等等,但从现代社会幼儿发展的需要来看,仅仅局限于身体保育是不完整的,科学保育观应该是指成人为幼儿提供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培养,以保护和促进幼儿正常的发育和良好的发展为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因此,现代的保育观应该涵盖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
一、更新观念,树立科学保育观
1、加强现代保育知识的学习。
培养高素质的保育队伍,必须更新保育观念。我们建立了隔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制度,组织保育员学《纲要》,学习《保育工作规范》。开展先进保育员示范操作活动,进行讨论反思。提供机会,参加市、区保育员工作的培训学习。
通过学习,保育员认识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既是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幼儿保育既包含身体健康教育,也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保教结合,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讨,保育员更加知晓幼儿心理卫生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方法,从实践上完成保育工作重心由身体向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转变与扩展。
2、加强实践工作的指导。
如何将理论学习细化至具体工作,更需管理者平时指导、督促。吃喝拉撒睡,是幼儿生活活动的主体部分。在每个生活环节里,当然主要是孩子生理方面的问题,对幼儿园工作来说,如何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是保育工作的问题。但是,在每个环节上,也都有不少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通过及时的教育,适时地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康会产生障碍,儿童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也难以保证。
如幼儿喝水问题,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一回
家就急着要喝水。这固然有幼儿园的实际安排方面的问题,但实际上,也有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针对此情况,指导、提醒保育员注重个别教育,注意提醒幼儿随时喝水。比如吃饭、和午睡问题,不仅加强幼儿个别化教育,更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同和教师一起作好家长工作,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
由于注重为保育员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使之在工作中清醒地认识到.保育员不仅是为幼儿创设美好生活环境、管理好幼儿生活的保障者。现在,当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时,保育员不再停留在表面的安慰上,而是关注孩子的内在需要,努力解决孩子的问题,引导其有效地发展;当进餐环节发现问题时,保育员不再简单地以孩子是否定时定量吃完为标准,而是关注孩子怎么吃,吃得怎么样,并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实际需要。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她们逐渐知晓作为保育员,不能满足于照顾好幼儿的生活、搞好卫生,还要做有心人,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教育因素配合主班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保育员对孩子既有保育的任务,又有教育的责任。
二、突出过程管理,提高保育质量
1、实施自我管理方法
每班建立“卫生、消毒工作登记”制度,保育员将日常的各项卫生工作常规化,如:玩具消毒、被褥的消毒、包干区卫生的完成工作、室内床、桌、椅等的清洁消毒工作等都记录在册,便于她们自我检查、自我督促,进行自我管理。
2、实施过程检查
定期、不定期检查是幼儿园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工作,经常深入班级了解保育员的思想、工作态度,室内外卫生、玩教具的消毒情况,家长工作、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与老师的配合情况等,及时督促、指导,加强协调,并将相关情况记载入册,作为结束保育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由于注重保育员工作质量,使之在工作中清醒地认识到.保育员不仅是为幼儿创设美好生活环境、管理好幼儿生活的保障者,而且是教师在教学上的好帮手。虽然职责范围虽然没变,但内涵却丰富了,保育的对象是人,其核心即“保”与“教”的密切结合。
三、多元强化 制度保障
1、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保育操作常规制度化,将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化,如建立了安全工作常规、消毒常规、卫生常规、午餐、午睡、点心、洗手、喝水等常规,使保育员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形成了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强化意识,把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在日常的行为上,并运用科学的保教工作评估手段,确保工作质量稳步提高。
2、考核综合化:把保育工作质量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结合起来。卫生工作衡量保育员业绩的其中一项依据,更重要将保育员的教育思想、保育能力、配合教学能力、自我提高等方面纳入评估中去。在考核过程中,我们注意把考核与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保育员的积极性,对出勤率高、师德规范好、工作踏实、学习努力、考核成绩好的保育员及时给予精神鼓励,与评选各类先进挂勾。考核与奖惩相结合,增强保育员的责任心和提高竞争意识。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人才管理,只有优质的人才,才能使事业优质地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保育员队伍是现代幼儿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重任,只有高素质的保育员密切配合教师,努力地做好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接班人。
第二篇:注重过程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大田庄中学亮点展示材料
注重过程管理
打造高效课堂
——大田庄中学亮点工作
大田庄中学是一所小学校。底子薄,师资弱,生源差。原来有部分教学水平高,个人能力强的教师,先后进了县城中学、一中。这样一来我们的师资就变得更弱。但是优秀教师是培养出来的。这些年来,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老师的实际出发,我校多措并举,注重过程管理,打造高效课堂,培养校级名师,促进我校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现将我校在系列课和《同步》使用及检测中的几点做法,与同仁交流。
一、系列课制度化
一个有效的、合理的、适合学校发展的管理制度能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在正确的管理制度下,可以大大的提高学校的管理效力,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我校的系列课开展已形成了制度化。系列课作为教研活动的重心,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根据上学期教研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平时暴露出的不足,修订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规章制度,听评课制度,合理科学地完善系列课制度。并制定系列课实施方案,课堂教学听评课实施方案。确定每周每组一名教师进行授课,组内其他教师听课、评课。对教研活动每周一检查,每月一公布。纳入常规管理。(系列课具体包括:先行课——研讨课——优质课——公开示范课——汇报课。
先行课:我们在实施先行课时主要体现在集体备课当中。在教研活动时,当周授课教师对研讨课授课内容备课后进行说课: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课堂效果预设。其他教师根据教师的说课情况集思广益。针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教法、学法是否科学合理予以修订,确定最佳方案,然后实施课堂教学。
研讨课:各组教师在规定时间进行研讨课,每周一次,在听课时做好记录,做到记录详实,每次听课必须有随记随想,不能听而无获。评课时杜绝只谈优点不提不足的现象。听课后授课教师对上课的效果及课前准备的落实以及教后的心得进行二次说课。每位教师都要评课,从教学环节的完整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重难点的突破落实上,教法运用,学法指导,能否面向全体及课堂效果等方面给出自己的评价。评课后结合教案及讲课人说课,所有听课教师及包组领导给出合理评价。评出优、良、般、差。并要求教师写出教后反思,以利于更好更快进步。本组所有教师一轮研讨课后,按成绩高低,推出本组参加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人选,同时作为参加县级以上优质课评选的依据。
优质课:举行校优质课评选,促进新理念新方法得以升华。通过研讨课选拔的人选,分成文科组和理科组,成立优质课评选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业务教干、包租领导、教研组长任成员,认真学习《优质课评选评价标准》。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尤其白板普及课堂以后,鼓励教师利用白板上课,有的教师在课件与白板间相互切换,游刃有余。评委打分实行实名制,避免匿名打分出现重人情,轻效果现象。要求参加优质课评选的教师上课后交教案,结合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上课效果综合衡量,给出合理评价。评出文理科一二等奖。同时也选定了公开示范课人选,按成绩由高到低,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所有参加优质课评选的教师可以看每个评委给自己打出的成绩,但看不到是谁给打得成绩。避免教师与评委的矛盾。更避免了 送人情现象。
公开示范课:运用示范课以强领劣。优质课评选后,教务处、教科室对比赛及时总结,根据比赛取得文、理科前两名的教师上好示范课。目的是培养学科带头人,促使其他教师形成新理念,加快课堂改革步伐。每学期我们都将最好的课呈现给教师。公开示范课决不允许授课教师应付。因为这堂课不打分,不关系个人名次,但是标准比优质课评选要高。已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目的。这也是促进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障以上系列课的有序高效地进行,学校在教科研经费中加大投入。每人100元教研活动经费,每少参加一次扣20元。校级优质课一等奖50元/人,二等奖30元/人,公开示范课100元/人。参加县级讲课比赛一等奖100元,二等奖50元。另外每个参赛选手补助50元。在教研室督导评估时,所有被抽到讲课的教师,获得优秀的100元,良好的50元,一般的不奖不罚,获得差的,罚50元。以经济为杠杆,促进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精心上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上好汇报课,借鉴新方法
学校派出各学科教师外出学习。并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除写好汇报材料外,更重要的是要上好一节示范课,并要求上课教师:说-借鉴科的特色,交-示范课的教案,谈-本节课的感受,其他教师:学-上一节课,写-借鉴总结。
总之,我们以系列课为载体,打造高效课堂,向课改要质量。
二、使用《同步与探究》常规化
我校课堂教学依托《同步与探究》,突出一个“实”,围绕“实” 字做文章。根据我市的教学策略,全程使用《同步与探究》,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探究部分,无法自主解决的,课上集体解决,每堂课前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做到了如指掌。要求教师及时批阅同步。备课时结合同步,可优化使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尽量要求最大程度完成《同步与探究》中的练习。课后巩固训练,独立完成。
为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同步与探究》的使用也纳入常规管理由教务处组织,包组领导及教研组长在每周五进行检查,对照教学计划,检查学生书写的认真程度,内容完成的情况和教师批阅的是否及时。检查后及时反馈,需要整改的及时整改。
三、单元检测规范化
对于单元检测及周清,月清,我们也有自己的办法。每次检测后,要求教师针对检测情况写出讲评教案,及时总结;针对学生错题率较高的内容整理到错题集中,以便更好的解决疑难,掌握类似的问题。
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每次检测后教师讲评结束,把自己对该科一段时间来学习中的得失实实在在的写在试卷上,发现问题,制定下一步的解决问题方案。虽然学生写的略显稚嫩,但是时间久了,学生自己也养成了习惯,渐渐的改掉了粗心的毛病,试卷整洁度提高了,答题也渐渐的规范起来。
总之,我校通过以上的做法,调动了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也渐渐的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第三篇:以人为本 注重细节 强化过程管理
以人为本 注重细节 强化过程管理
——2005年“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
工作总结
湖北大学·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通知》(鄂教师[2005]7号)文件的精神,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承担了900名小学语文、思想品德学科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并于2005年7月11日—7月21日开展培训。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现将培训工作的整体情况、工作成效、主要经验及建议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历时10天,共有来自宜城、保康、利川、建始、长阳等5个县(市)的900名小学语文(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参加了培训,其中宜城300人(女教师201人、男教师99人)、保康184人(女教师83人、男教师101人)、利川250人(女教师96人、男教师154人)、建始50人(女教师27人、男教师23人)、长阳116人(女教师64人、男教师52人)。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培训学员分为三个大班,每班300人,每大班又分为3个小班,每班100人。采用大班讲授、小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聘请主讲教师15人(不含“现代远程教育专题”主讲教师),其中一线教师6人、教研员5人、高校教师4人,基本符合省教育厅提出的培训师资结构要求。通过学员测评,主讲教师教学优秀率为61.93%(即:学员评价主讲教师的教学情况为“优”的比例),有的主讲教师的优秀率达95%,总体上看,学员对主讲教师的评价比较好,认为主讲教师的教学情况“差”的只有53人(次),所占比例不到6%。
本期培训班共安排专题16个,根据专题内容的不同,其中5个专题开展了小班交流和讨论,其余的专题采用的是大班讲授和课堂互动交流的教学方式。整个培训期间,学员缺课3人(次),迟到4人(次),病假4人(次),到课率高。
二、基本做法和主要经验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减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培训的执行部门,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素质提高工程”的现实意义、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与教育厅的精神保持高度一致,十分重视此次培训任务。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认真负责、细心周到”的宗旨,努力达到“好事要做好做实”的标准。
(一)建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完善规章制度
为搞好这次培训工作,湖北大学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培训工作办公室,分为业务组、班主任工作组、宣传组、财务组、后勤组、保卫组等,明确规定各个工作组的职责与分工,并对培训组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要把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当作我校服务湖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与领导;各工作组要制定明确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具体措施;各工作组要加强沟通,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等。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过程细节管理
关注农村、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如此大规模地组织乡村教师培训,在我省是第一次,没有具体的经验可以借鉴,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新的、难以预见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在培训工作组织中我们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细节管理。
1、精心设计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经过前期结合教育厅对教师培训提出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我们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从组织形式到培训内容上都尽量贴近乡村教师实际情况,以期达到经验传递的可能性和模仿性。在培训内容上,我们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等多方面组织专家讲授学科改革前沿的内容,确保让参训教师获得一个完整的课程改革理念和思想。在培训形式上,我们破除传统的知识传授,在教学中尽量多的采取授课专家与参训教师的互动、对话。在介绍当前新课程改革最新理念和经验后,授课专家和教师展开对话交流,专家对参训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疑惑、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和分析,通过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其他学员也通过交流获得了去分析、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
2、建立完善的班主任工作体系
加强培训管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完成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培训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此次参训教师多是来自偏远地区,而且青年教师居多,专科学历水平的教师居多,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为了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我们采取了全新的管理手段,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⑴创新管理队伍,建立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工作队伍。我们改变过去那种由相关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做法,聘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从事班主任工作。大班班主任分别由湖北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洪华华同志、人事处长付运生同志、审计处处长张新银同志担任,小班班主任则由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分党委副书记担任,每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助理,由2004年的资教生担任,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强大的班主任工作队伍,从信息沟通交流、学员管理和教学保障等各个方面做了细致的安排。此举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2005年7月26日的《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在培训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大小班班主任表现出了良好的敬业精神,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指引学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洪华华同志等多次巡查课堂情况,并和小班班主任、学员及时沟通,解决其学习生活中的难题,仅工作日志就记了厚厚一本。针对大多学员的年轻、教龄不长的情况,为了确保管理中与学员有共同语言,便于沟通,在配备小班班主任时在年龄上都有所选择,从心理层面上保证了在学习中的可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⑵、建立完善的班主任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教育厅的要求,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详细的工作日程安排。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建立了班委会,负责学员的考勤情况;跟班听课并组织学员讨论和交流;深入学员宿舍,及时了解学员的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并协助解决;组织学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篮球比赛、排球比赛、围棋比赛、象棋比赛等;组织学员参观校史馆、图书馆、蝴蝶馆等。
⑶、确立了班主任信息通报制度。根据培训期间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提高培训管理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决定建立了“班主任信息通报制度”,即小班班主任助理每日向小班班主任、小班班主任每日向大班班主任报告参训学员的情况,然后大班班主任向学校领导小组和业务组汇报每天的工作情况,确保信息的及时沟通,工作组再结合每天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合理的调整,使工作更加灵活。信息通报制度在培训工作中起到十分有效的作用,各个班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借鉴,极大的促进了培训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3、注重过程细节,细微之处见水平
⑴、彰显大学文化特色。鉴于此次培训对许多参训学员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考虑到学员对大学向往的心态,我们从大学文化特征出发,在“入学通知书”、“培训指南”和在校期间的注意事项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大学文化氛围,印制精美的《入学通知书》和《培训指南》,为学员参加培训留作纪念。
⑵、发挥主体参与性,认真做好培训教学的组织工作。此次培训的课堂教学中,学员的积极讨论和精彩发言让专家们印象深刻。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本着“带着问题来学,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理念,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培训教学的组织工作。①提前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乡镇中小学教师培训”若干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组织参训学员做好培训交流研讨资源的准备工作并提供相关材料,如富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设计案例、个性化的教学经验总结材料、学科教学专题研究论文、具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介绍材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总结材料等等。②在入学通知书中将培训专题讲授题目告知学员,让学员知道这次培训的主要内容,给学员带去了学习任务,并要求学员按照专题内容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做好交流研讨的准备,达到“带着问题来学”的效果。③向聘请的主讲教师印发了《关于做好培训资源收集整理工作的函》,请主讲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向我们提供与专题内容相关的培训资料,以便我们整理编印成册,发给参训学员。这三个方面的措施,保证了主讲教师教学准备的充分与充实,学员既了解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又能在培训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积极认真思考,从而使培训教学过程中的研讨交流效果达到最优化。比如,来自长阳的参训学员依据我们的要求准备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经验总结材料,受到了所有参训学员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主讲教师的高度评价,并被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培训班上做经验交流。
⑶、人性化的健康保障措施。针对学员来自湖北偏远地区,不适应武汉炎热气候的情况,学校组织了培训期间专门医生全天值班,保证学员平安学习。同时我们从细微之处着手,实施“常用药品随身携带制度”。在学员进校之初,我们就已经统一购买防暑降温等药品,分发给班主任及班委会成员,做到随身携带,确保学员健康平安的学习。这种“身心健康”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了在学员身体出现不适状况时能获得及时的帮助。
⑷、安全保障出新招。为了确保学员学习期间的财物和人生安全,专门设立“贵重物品存放室”。同时给学员人手一册的“安全指南”,为他们的学习生活带去及时的指导。在学员宿舍、教学场所配备安全保卫人员,校内安全巡逻队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巡逻。
⑸、生活上关心学员。考虑到武汉天气炎热,许多学员可能会不太适应,除了为学员提供可口饭菜之外,我们还每天为学员免费提供防暑降温的绿豆汤和酸梅汤。同时在每间教室配备了专门的饮水机,给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⑹、向学员提供舒适的培训学习环境。所有培训教学都安排在空调教室中进行,每天上课前半个小时,专人负责打开空调降温;专门开放空调教室供学员午间休息、晚间自习,撰写心得体会、开展经验交流。
⑺编印培训简报,传递培训信息。“工作简报传递信息,学员心语话心得”是本次培训工作中的一个创意之处和工作亮点。为了能够及时反映学情,宣传报道涌现出来的学员先进事迹等,我们决定每两天出版一期《小学语文学科教师培训工作简报》,让大家了解我们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反映学员的学习情况,达到了一种上下互相沟通,班级之间、地区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学员们对宣传报道中出现自己班级的先进事迹反响热烈,学习的热情高涨。学员们在短暂的十天里,写报道通讯稿也是十分踊跃。每堂课前,班主任都会收到许多学员写的感想、心得,诗歌、散文等体裁的稿件,纷纷表达对专家传授的新理念、湖北大学环境的赞叹和对工作人员认真态度、以及在学习中的感想等等。有的学员用诗歌抒发培训感想,有的用绝句表真情,特别是学员张子瑜亲自谱曲、填词做出了一首动听的“美丽的湖大”,在结业典礼中,此曲获得路刚厅长等领导的特别关注。看到学员们纷纷投稿,中心决定整理选择部分稿件编印一本“心语”,纪念学员们美好的培训时光。此册得到了教育厅领导的充分肯定。
4、丰富学员文化娱乐生活
培训学习生活是十分紧张的,为了减轻学员的学习压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观看电影,组织棋牌等活动,让学员在活动中互相沟通、认识,促进培训学习、生活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三、工作成效和建议
此次乡镇教师培训工作在各方面的共同协作下顺利完成了,在培训管理中,我们从强调管理手段和注重过程细节精细化出发,抓好培训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为参训学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员们经过十天的学习,从整个知识结构到自身思想体验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员和授课教师之间、学员和班主任等管理人员之间都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关系。正如有的学员所言:“指点迷津,惊醒梦中人;桃李园中桃李茂,时代造就新园丁”;“培训使我们学到了关于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诸多理论,、思想和方法,领略了专家学者们的风采,领会了学者们的博大精深,对调节农村中小学教育,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为进一步做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我们就今后的工作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适当缩小班级规模。本次培训,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每个班级的规模为300人,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培训经费,但是,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导致有些专题的培训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建议今后的班级规模缩小为200人左右,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2、调整师资库,合理配置授课教师资源。从学员的总体评价来看,本次培训的授课教师都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培训教学效果也得到学员们的认可。但是,也有少数教师存在“满堂灌”的现象,缺少教学互动环节;个别教师存在高高在上的傲慢心理,对培训准备工作稍有不满便在课堂上大发脾气的现象,既是其自身人格的降低,也伤害了学员对其尊重之情。
燃烧激情挥洒汗水谱写农村教育新篇章
——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在华师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
2005年是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全面运作的第一年,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作为承担培训任务的重要单位,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委托和信任下,牢固确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观念,争当培训工作的排头兵,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整合资源,搞好后勤等措施,以明确的目标,创新的思路,扎实的工作,圆满完成了2005年7月26日到8月20日的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取得了良好的培训实效。
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承担的培训分两期,总人数2756人,第一期为1510人,另有参与管理的资教生20人,第二期为1226人,包括小学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语文和小学校长共四个培训专业。第一期培训从7月26开始到8月3日结束,共包括小学语文两个班、初中数学三个班,学员来自谷城、巴东、五峰、孝昌、宣恩、浠水、竹溪、蕲春、咸安、监利和大冶等湖北省的11个县(市)。应到1510人,实到1489人,参训率为98.61%,其中参加培训的资教生应到21人,实到19人;参与管理的资教生应到20人,报到16人。第二期培训包括初中语文的三个班级和小学校长班,正式的培训工作在8月6日拉开序幕。参训人数应到1226人,实到1213人,参训率为98.94%,学员主要来自浠水、黄梅、阳新、丹江口、竹溪、远安、团风和建始等地,还包括从新疆博州远道而来的中小学校长17人。
过去的二十天,是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和2700多名基层教师共同战高温克酷暑的二十天,是桂子山上第一次聚集了这么多求知若渴的基层教师的二十天,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倾情奉献的二十天,更是我们和农村教师一起成长的二十天。回顾这难忘的二十天,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讲,有太多的工作想向领导汇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此仅总结一下我们最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统一思想,整体筹划,找准工作结合点和培训渗透点。
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是把培训工作推向成功的重要前提。“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湖北省教育政策倾斜农村,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使用大笔经费,花费大力气,组织大规模农村教师培训的工作创新。为了配合省教育厅顺利推进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在这项工程中更是义不容辞,决心润滑工作机制,打开绿色通道,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搞好培训,并通过履行这项社会服务职能,彰显我校教师教育特色。“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这一项目在筹备、落实和开展过程当中,得到了华中师范大学校长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各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为了搞好本次培训工作,华中师范大学就“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专门召开了校长办公会和培训工作研讨会,马敏校长责成校内各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做到“领导认识到位”、“组织协调到位”、“保障措施到位”,充分运用我校的优质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学校还专门下发了《关于成立“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的文件(华师行字[2005]46号),成立了由马敏校长为组长、由乐政龙、李向农、逄广洲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宣传部、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后勤集团、校医院以及教育学院等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负责人。全校几乎是倾城而动。
团结协调、战斗力强的工作团队是培训顺利开展的关键。由于此次培训人数众多,规模庞大,要落实好、组织好,管理好,必须有强有力的工作团队来具体负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以专业和地区为主划分班级,建立以一个班主任为核心、四个副班主任分管一片为模式的班级管理团队。我们不仅在充分考虑所有工作人员的特点和长处的基础上进行了明确分工,还制定出了较为详细的工作日程表并严格执行。培训期间,工作量较大,我们本着当天事当天毕的原则,工作准备做到考虑周全,工作思维做到细致快捷,工作程序做到有条有理,工作信息做到上达下传,工作方法注重沟通与反馈,每天下午6点和晚上10点,是我们所有工作人员“碰头”“通气”的固定时间。实践证明,搭建一个配合良好的工作团队是我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是我们的培训工作科学、高效完成的重要因素。有许多学员对我们班主任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浠水学员叶文清在临行之际在给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写的一封感谢信中写道:“近十天的相处,你们给了我无私的关照,给了我许许多多的人生的宝贵财富。忘不了你们那谦逊文雅的举止。学员有困难,是你们耐心地、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你们和我们一起上课,教师的角落里矗立起几座丰碑,那是我们人民教师的楷模。忘不了你们那真诚忙碌的身影。也许是大学校园的营养造就的。你们身上真正体现了华师“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品质。你们用朴实的心灵和高效的管理架起沟通的桥梁,你们这种爱岗敬业、主动积极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将把她带回我的家乡,让她陪伴着我的生活,教我做一个高尚的人、无愧的人。”
精选专家,狠抓教学,是实现培训良好质量的重要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在于培训师资。历年来,我校之所以在各类培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因为我们有合作关系融洽的各类培训专家资源库,这些专家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我校有研究中小学教育教学、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专家,有参与国家新课标研制的核心成员,有长期从事新课程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根据本次培训工作的实际,我们确定了“因题定人”的原则来聘请专家,同时对授课教师根据需要分为“三类”:一是新课程标准研制小组核心专家,约占20%;二是教研员等教育教学研究学者,约占30%;三是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线特级教师,这是主要力量,约占50%。
两期培训,为培训授课的教师五十多位,每位授课教师都尽职尽责,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老师的一次讲课可以收到上十篇学员听课的体会。有位学员体会很深,他说:“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与行动令人感动;专家、特级教师的金玉良言令人心动。这种“动”是一种“井底之蛙”由井底跃向广阔天地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次学习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当头一棒”,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系统而又全面的接受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理念,使得旧思维与新理念在我们脑海里正面交锋、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因为新理念、新思维如同种子埋在了我们心底,我们可能不再是“井底之蛙”,作为教育者,我们舍弃去抓“网”而学会了去抓“纲”。这种“动”是一种强烈的时代感,紧迫感在我们身上形成的作用力,它使每一位老师或许都能认识到:与其坐着等死,不如顺应时代潮流。郭元祥教授所讲的当今教育的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使我们感受到农村孩子脱离世界的可怕;吴伦敦教授关于“教师既是教学者,更是学习者、研究者的论述”让我们体会到我们自身客观存在的差距;殷国俊老师对《初中数学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讲述,让我们看清了城市与农村现实的距离。所有这些,我们不会熟视无睹,相信每一位老师心底都会有所思。这种“动”是一种通过学习油然升起的对故乡发展的强烈的渴望之情,是一种无法推辞的责任与使命。教授们对农村教育的忧心之态,至今让我们无法释怀。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农村地区的前途是否明朗,是由我们所教的这一代人所决定的。目前正处在一个农村入学高峰期,如果这一批孩子有希望了,那么农村未来的希望才会多一点,如果我们没能让这一批孩子学有所成,那么等待我们的只能是农村地区发展的继续滞后。面对现实,面对父老,我们责无旁贷!培训教学对学员的震撼之大,启迪之深,可以想见。在我们对每位教师进行的匿名测评中,初中数学16名授课教师优良率在90%以上的有11位;小学语文15位授课教师优良率在90%以上的也有11位。统计结果一方面可以证明我们精心挑选的专家质量是过硬的,同时这个结果也为我们以后的培训提供了一个资源库,我们将优中选优,力争将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请上讲台。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提升培训层次的创新之举。为确保培训实效,我们充分吸取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和2004年基础教育新课程省级培训及研修工作的经验,结合本次培训的特点,完善“交互式”培训模式,针对性地采用参与互动等多样化的培训形式、途径、方式和方法。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总体上采用大班培训和小班研讨相结合、集中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主讲教师与辅导教师相结合等培训形式和途径,综合采用主题报告、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点评、课堂观摩、讨论交流等多种培训方法,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真正让受训学员有所收获。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受学员欢迎的。农村的多数教师可能一开始还不太习惯向老师提问,或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只要有人进行带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就随之高涨。从我们回收的几大摞课堂互动的纸条来看。许多老师的提问是有水平的,这说明在听完老师的讲课以后的确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同时,我们两期培训班都先后利用晚上的时间成功举办过学员交流会。学员交流会弥补了“打包式集中讲授”的遗憾。交流会一般是先分小组讨论,之后每个地区或乡镇派代表上台发言,即保证了每个学员的畅所欲言,又有典型发言。学员表示:能在华师的讲台上发言感到非常激动。我们师培中心领导非常重视来自基层教师的声音,吴伦敦书记曾主动要求参加学员交流会,倾听学员们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钢铁是在武汉这样的火炉中炼成的。他充分肯定学员们顶烈日冒酷暑学习的精神,并鼓励学员们要抓住每一次机会、珍惜每一次机会、创造每一次机会进行终身的学习。
二、完善制度,管理育人,从实际出发,从细节做起。
培训要高效,管理要跟上,制度要先行,这是我们长期开展培训工作的首要原则。在此次培训中,我们更是在制度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如学员管理规定、班委会工作条例、教学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安全工作预案、安全须知、生活服务指南、主要活动场所局部图、乘车路线指南等,设计了日程安排、学员登记表、考勤表、笔记核查记载表、教师测评表、培训院校测评表等,在细节中体现了我们培训的品质。
报到“一站式”:据函电摸底,来我校参加培训的学员,大多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车送来,也就是说车一到,该地的一两百学员全部都到了。为了减少学员报到环节,我们决定采取“一站式”服务方式,即:先把物品分到宿舍床位上,学员报到时只需领取饭卡、钥匙、培训资料、学习用具等,而后由工作人员直接带到宿舍下榻。所有报到工作分分钟搞定。湖北省教育厅明文规定,所有参加本次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一律不得带家属和小孩,自带家属和小孩者,不予接待。师培中心遵照规定,对自带家属和小孩或患严重疾病者,劝其返回;而对孕妇或高龄学员,根据特殊情况为其另行安排住宿,给予特别照料,确保其身体健康。
学习“一体化”:为了保证学习效果,我们在开班之前,就为学员们准备了厚达270页的一本“培训手册”,在培训手册上,记载了华师简介、安全工作预案、安全须知、教学管理制度、生活服务指南、地图、交通路线、课表以及教师精心准备的讲义等等。这个“培训手册”就象一个培训生活的“万花筒”,你需要了解什么,就可以知道什么;你需要解决什么,就知道如何去解决。另外还给每位学员免费发放手提袋、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参考书、简报等学习资料以及学生登记表、教师测评表等活页档案。省教育厅路钢厅长看了“培训手册”后说:“我看了看这本材料,非常好,在暑期承办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的武汉九所高校中,只有华师印发了这样一本《培训手册》,所有授课专家的讲义都收录在内,做得非常好,可以看得出来华师的授课专家是给人印象极深的。”
生活“一卡通”:我们还为学员制作创意“温情卡”,为培训教师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温情卡”是绿色通道的通行证,学员佩戴此卡,可以顺利入住寝室,到食堂指定窗口就餐,到规定教室上课,随时向管理员和工作人员咨询。卡片上登记了学员个人基本信息,工作人员、保卫处以及医院联系方式,工作人员凭此为学员提供帮助,利于学员对号入住、对号入座、对号入档,便于班主任熟悉学员,对其进行考勤、记录学习情况,避免管理混乱。学员据此在有需求情况下寻求帮助。为其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提供保障。通过这些制度和措施,确保培训规范有序,健康运行。
安全“一线牵”:规范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确保学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我们把学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仅制定了“安全须知”,在报到处和宿舍张贴,开班典礼上集中讲解,每天分班强调;还通过“校园110”和班主任、班委会安全委员的专线,应对与处理紧急情况。为了落实安全工作,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报到起,每晚10:30定时查房,保卫人员在学员主要活动场所24小时巡逻,宿舍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专设医务室,编辑下发了《夏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餐厅和超市保持食品新鲜,餐具每餐消毒,餐厅和教室在活动时间里开放冷气,学员凭“温情卡”进入主要场所,等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安全工作,保障学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管理“一条龙”:规定工作人员在培训期间的上岗时间与学员学习生活时间一致,只要学员不休息,工作人员不休息,在吃、喝、住、闲遐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学员就餐时维护秩序;学员上课时跟班管理服务;学员自由时间里集体查房巡逻、座谈交流,进行各项安全教育,直到学员休息后离开。同时我们还确立了“档案袋”式的管理模式,所有原始资料、电子文档、复印打印文件、学员资料等均进行核实、编号、分袋、制表整理、保管,使管理工作做到细致、深入,不仅将所有工作顺利完成,也从中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体现了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
反馈“一分钟”: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从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出发,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沟通与反馈系统。我们每天确定一个固定的开会时间,在会上相互汇报当天的培训进展情况,包括培训笔记检查、课堂教学检查、学员考勤检查等,培训协调员做好记录和整理后马上就上报给省里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办公室,同时我们还及时将培训简报送省教育厅、各县市以及学员手中,培训一结束就将学员的培训档案和培训成绩寄给学员所在的县市教委。
三、奉献为先,人本服务,创设良好环境,营造温情氛围。
此次培训为湖北省首次,对于师培中心来说,在二十天之内要承接近三千人的培训任务也是首次。如何打好这个硬仗?我们始终秉承“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践着“温情服务、人性管理”的培训理念,在此次培训工作中突出了人性化服务的特色。在培训中,我们力争做到“五让”:
让学员住得舒服。培训教师入住学生宿舍,所有房间均为标准四人间,装有电扇。除按省教育厅规定发放凉席一副,枕头一个,被单一床外,学校考虑到教师的实际生活需要,特意为每个寝室免费发放蚊帐、提水桶、开水瓶。为保证学员相互交流的便利,住宿安排遵循同班同寝原则,同班学员集中住宿,便于学员交流和班主任管理。学员的住宿、饮食及教学后勤是培训班顺利开班的基本保障。因而,我们在培训班开始之前,对相关的教学楼、宿舍、食堂和体育馆的供水管道、用电线路及设备都进行了全面的检修,确保水电供应。在培训期间,我们还安排值班人员,以保证24小时不停电不停水。即使在电力高峰期也不限制为培训班提供食堂、宿舍、教学楼的电力供应,出现意外故障及时组织人员抢修,全力保障正常运行;为了让老师住得更舒心,我们增加了宿舍楼工作人员,每天打扫两次宿舍卫生,同时加强宿舍的安全管理,确保教师的财产安全。
让学员吃得香甜。学员能顶着酷暑来学习,精神可嘉。为了使教师每天精力充沛的投入学习,我们为每位学员发放一张充值100元的金龙卡,学员可在校内食堂用餐、超市购物时使用。食堂特意为学员开通专门窗口,提供消毒餐具和高质量的饭菜,满足不同教师的口味。食堂还为教师准备了防暑降温的绿豆汤,供教师免费饮用。上课时教室和教学楼均放置茶水桶(菊花茶),专班人马负责供给,学员可以随时取用。
同时,炎热酷暑,有些老师可能不适应这种天气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对此我们早做准备,及早就与校医院联系好,做好教师的医疗服务。我们在科学会堂设立了医疗服务点,向教师公布急诊电话,同时校医院已与汽车运输中心做好协调、沟通,做好了救护车检修,配好了值班司机,一旦有意外情况出现,确保随时出车,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教师的健康”。
让学员学得顺心。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高效进行,课前、课间放轻音乐调节学员天热心躁的情绪,消除疲劳。我们安排教学管理人员每天都要检修教学设备,上课前一小时打开空调,上课完毕及时关闭空调,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打扫教室卫生。
严格考勤考核制度,制作考勤、考核表格,记录学员出勤情况以及在校表现,为客观考核提供依据,并在培训期间开展“创优评先”活动。
培训二十天,我们还编辑并出版《培训简报》十二期。内容包括新闻报道、管理工作和学员心声及学习心得等,每一期简报,我们都及时发给学员,学员们人手一册,与他人分享着学习体会,实现了培训信息的资源共享。
让学员觉得温暖。虽然参加培训的老师是来当“学生”的,但我们的工作应该也必须让这些可亲可敬的人民教师觉得受到尊重,感到重视,体会到温暖。在培训中,我们师生“一条心”,共同搞好培训工作。
1.上级领导莅临指导工作。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有关领导多次召集“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协调工作会议。会议有培训工作人员、各地带队干部及参与培训管理工作的资教生三方共同参加,旨在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同作战,共同完成此次农村教师培训任务。省教育厅路刚厅长特别重视与培训学员的交流,他在百忙之中专门安排时间与学员们座谈,在座谈中他十分强调农村教师培训与素质提高的意义,他谈了
“五个至关重要”:一是教师对人生至关重要;二是小学对人生至关重要;三是教育对于农村至关重要;四是校长对于学校至关重要;五是信息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他希望大家做农村教育的专家,做师生品行的楷模,希望大家关爱学生给学生以信心,关心教师给教师以信心。]
2.校领导看望学员。校长马敏带队到每一个教室听课,了解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情况,到宿舍看望学员,并于中午与学员一起就餐,询问学员在我校的饮食起居和在家的工作生活状况。副校长乐政龙多次带队到学员就餐的“学子餐厅”视察,问候学员饮食情况,要求食堂提供的饭菜要保质、足量、花样,米饭管吃饱,免费提供绿豆汤;多次带队到学员住宿的宿舍看望学员,询问学员起居情况,还问起老师们在校的工作、生活和工资待遇情况。
3.院领导慰问病号。由于水土不服和天气原因,生病的学员较多,培训办公室责成各班班主任一定要带生病的学员及时就医,并要特别关注他们的病情。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玲受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吴伦敦同志委托,多次专门带队去慰问生病学员,送去新鲜水果和有关学习资料,并承诺一定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4.工作人员为失财学员捐款。一个学员不小心把手提包弄丢了,饭卡也没有了,情绪有些不好,教育学院副院长李玲受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委托,去看望安抚她,交代把饭卡给她补上,号召工作人员捐款200多元,以补贴培训期间急需的费用,并叮嘱当地带队干部协助做好思想工作。
5.丰富学员课余生活。为调节教师学习气氛,学校在培训期间安排两场免费电影,组织参观校园,在课间播放歌曲,在晚上分班开放“班级影院”和交流大会,分班组织篮球赛、象棋赛等,把学员课余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以下是一些学员的心得,它记叙了学员们在华师学习的十天。他们的声音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评价。
1.这几天,我们每个学员感受最深的是:时光太快了,时间太短了;收获很多,启发很大;印象深刻,影响深远。是啊,我们为没有成为华师的学子而遗憾,但为我们做过华师的学员而光荣!
2.在这长江之滨、桂子山头的华师,我们接受了十几位专家教授和教学一线优秀教师的悉心指导,60个小时的紧张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华师严谨的治学风格、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的服务体系,分享了元宝山的温馨,可以说满载着收获,结束了这次凝聚着家乡父老厚望的素质提高培训。
3.“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切合基层教师的实际需要,很受我们欢迎。这次培训,我们在华师清新宜人的充满人文性的教研教改氛围中,知识得到了充实,灵魂得到了净化,理念得到了提升。我想这次培训所播散的新课程理念的种子,必将在我们荆楚广大的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既是我们省教育厅对我们广大农村教师的期待,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回顾这二十天的工作,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华中师范大学的积极努力下,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学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们的培训工作成绩昭然,令人欣慰。我们将进一步围绕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思路,立足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总目标,结合教育实际,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同心同德,求实争先,与时俱进,奋力拼搏,强化管理,扎实工作,实现农村教育新跨越!
第四篇:注重分层教学 提高阅读质量
注重分层教学 提高阅读质量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阅读基础薄弱成为了学困生。而根据学生的实际,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内容,可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关键词】分层教学,方法,关键,阶梯,环节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的质量虽然普遍提高,但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一些学生成了学困生。如果再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基础好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基础薄弱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采用分层教学的阅读方法对克服两极分化十分有效。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分层教学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了解学生,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
全面了解学生,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爱好,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是分层教学的根本依据。教师必须发扬民主,不能凭个人印象或平时水平,主观、硬性地对学生们进行分层,这样必然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分层不科学,必然会导致学生目标性不强,学生动力性不足,导致分层教学的失败。我在做学生分层时确立了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有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略读懂高于教材难度的文章,能根据文章进行有关内容的自由对话;第二层,有效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能在教师指导下读懂相当于教材难度的文章,阅读理解的准确率在85%以上;第三层,对英语有畏难情绪,是英语的学困生,但愿意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有
计划、有目的的阅读来提高英语的水平。这样通过不同的问卷调查和综合分析,进行不同类别的分层。在每个类别的目标分别附有samplepassages,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量力而行,自愿申请不同类别学习。同时要向学生说明,每位同学所处的层次不是一层不变的,可能通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根据学习效果重新选择自己所处的类别。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能动性和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自主学习,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就会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2.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分层阅读成功的阶梯
在划分层次时,教师已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定。由于培养目标不同,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必须慎重,要选择适应不同层次、内容较好的阅读材料。对第一类别的学生,应以扩大知识面,深挖英语深层次的内容为主,所以我推荐《新概念英语》、《中学生英语阅读》、《英语沙龙》等材料;第二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学习能力较强,心理素质一般,为其选择的阅读材料不宜太难,也不能太易,太难易失去信心,易转化为第三类别,太易激发不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提高英语水平。我选择了紧跟教材的《仁爱阅读训练》和《基础训练册》;第三类别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竞争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所以我从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入手,选择的教材应该既简单易懂,又有益有趣。这样,在上阅读课时学生们就能人人有适合的书进行阅读。
3.加强方法指导,是搞好分层阅读的保证
初中生所阅读的英语文章较少,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理解词义是阅读的基础。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词汇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未学过的生词和旧词新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训练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或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性、词义,或寻找文章内在的“脉络”。如记叙文常以人物为中心,按时间或空间的线索,以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说明文则通常对事物进行由浅入深的层层说明。帮助学生掌握文体的特点和规律,对理解文章大有益处。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如,对第一类学生应介绍快速泛读,即阅读大量涉及不同领域的书籍,要求读得快,理解和掌握书中的主要内容即可。还要明确阅读定额,定额要结合一类学生实际情况,切实可行。对第二类的学生采用计时阅读。第三类采用略读法,可跳过某些细节,读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不需要高度理解。
4.利用网络优势,是提高阅读兴趣的引擎
网络的高速、时效、娱乐等特点,为解决阅读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可能。网络阅读应做到以下几点:
(1)班级要建立以英语教师为主导的三类阅读小组,要对各组进行思想教育。英语教师要替学生充当“过滤器”,选择适度、适宜的材料。教师要随时随堂监控,指导各类学生进行阅读。
(2)指导下载精美的片段语句,做好阅读笔记或上网交流阅读心得
等。
(3)指导如何检查自己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测试阅读速度。(4)组织阅读比赛,公布比赛结果、成绩,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5.开展师生交流活动,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顾问和朋友。阅读教学分层的目的不是人为地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使学困生与老师关系更别僵硬,而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广泛合作,积极沟通,会使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共享学习经验,成为受益者,并能达到新课标要求的学习目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动每个类别的学生心灵,关注他们的兴趣,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给他们信心和希望,让他们在探究中、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要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愉快地体验到对教师的信任、亲近、尊重及感激之情,进而产生共鸣,使阅读的分层教学达到和谐与统一,使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发展。
总之,英语分层阅读既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从而扎实的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努力探索。
第五篇:注重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作为一名机关食堂的管理者,非常注重食品安全、营养卫生和健康饮食。通过在工作的闲暇时间阅读《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和《饮食营养与健康》两本书,受益匪浅。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演讲的题目是《注重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从饮食安全、饮食营养及健康生活三个方面浅谈。
一、饮食安全
去年,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很多观众沉醉于中华美食的独特魅力,甚至直呼“口水止不住”。
然而面对生活中舌尖上的安全问题,人们又不禁感叹:荧屏上佳肴令人回味无穷,现实中问题食品却让人心惊肉跳。近几年来,毒奶粉、毒生姜、毒血旺、问题酸奶、瘦肉精、染色馒头、速生鸡、假羊肉一波又一波轮番上演。一句顺口溜这样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我们一天也离不开食物,难道就这样怀着对食品的诚惶诚恐而终老一生吗?
总结国内外经验,保障食品安全,应保持严打的“高压线”,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1、专项整治常规化。对“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等问题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排查和治理,切实消除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隐患。
2、重典严打犯罪。出台相关法律,为重处违法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加大惩治力度,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3、严格追究监管责任。完善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严厉问责。
4、同时也要提醒在座的每一位,要远离路摊上的“三无”食品,更不能轻信食品广告,并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共治,才能彻底打赢食品安全“保胃战”。
二、饮食营养
营养是人体生理发育、新陈代谢、日常行为不可或缺的能量,只有摄取吸收了适量的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人才能工作。
营养的核心是合理配膳,平衡膳食,不能偏食,也不能厌食,要注重食品原料的多样化,促进营养综合吸收。
所以说,《黄帝内经》上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以我们管委会机关食堂为例。每日菜谱按照员工营养所需精心调制比例:禽、畜、肉、水产类占40%,主食占15%,蔬菜占25%,副食品占10%,水果占5%,风味小吃占5%。这样即达到了大家的饮食需求,又达到了营养需求。大家在选菜时,注意荤素搭配。三高人群少吃油、盐、糖多的菜肴。
同时建议大家要多吃深色蔬菜。蔬菜营养的高低遵循着由深到浅的规律,其排列顺序总的趋势为:黑色、紫色、绿色、红色、黄色、白色。我们餐桌上最容易忽视的,便是仅次于黑色的紫色食物,包括紫茄子、紫玉米、紫洋葱、紫甘蓝、紫秋葵等等。多吃紫色蔬菜有助于:
1、改善视力、预防眼部疲劳。长期使用电脑或者看书的人群应多摄取。
2、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于女性来说,是帮助防衰老的好帮手。
3、可以预防高血压、减缓肝功能障碍。
三、健康生活
健康就不多叙,送大家十个“不”:衣不过暖、食不过饱、住不过奢、行不过富、劳不过累,逸不过安,喜不过欢,怒不可暴,名不过求,利不过贪。希望这十个“不”,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健康生活,能给大家创造不一样的明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是我们大家的愿想。我愿和大家一道,把好食品安全这道关。每天提供美味可口、营养合理的佳肴,让大家吃得放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让大家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欢乐。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