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保对象关爱工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五保对象关爱工程”,进一步规范镇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我镇五保供养对象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使全镇集中供养率达到45%以上,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得到更好的关爱。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省、市、县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标准化建
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扩建盛黄敬老院,巩固原有镇敬老院、两桥、盛老家等“五保之家”,以建设镇中心规模敬老院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对五保对象在吃、穿、住、医、乐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保障,全面提升我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按照国家规定二级敬老院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置,在盛黄扩建可容纳50人的仿古标准住房,向北扩展5亩地,3月上旬开始动工,8月底之前确保完成建设任务,9月底之前人员入住完毕,原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保持不动,再增加4名工作人员,并挂牌上岗。建立健全敬老院各项规章制度,建(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立供养人员档案。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所需床、桌子、椅子、棉被、蚊帐、电视机、dvd、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律有镇政府统一购买。
(二)彻底消除五保对象居住的危房,确保每位分散五保对象都拥有一间以上的安全住房,全镇集中供养率力争达到45%以上,让五保供养对象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确保集中供养人员衣着整洁和体,室内干净有序,无异味。生活区应搞好绿化,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环境幽雅。做好供养人员的分级护理工作,力争供养人员对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三、资金筹措:
(一)建设资金筹措
(一)敬老院建设在自己筹措资金的基础上,利用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的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县财政的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敬老院或资助敬老院。
(二)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现金供养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1800元,分散供养的现金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350元维持不变,以提高五保对象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三)所有五保对象的疾病治疗所需用费,做到与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相衔接,从农合报销外,剩余部分全部由医疗救助解决,切实解决五保供养对象医疗难的问题。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按每人每年360元的标准一次拨给敬老院作为小额医疗临时救助费用。
(二)管理经费的筹措
(一)按照实际供养人员年人均不低于1200元的标准,将镇敬老院的管理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用于敬老院的人员工资和管理经费;新建敬老院室内生活用品按新增床位每人1200元的标准进行配备,所需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
(二)认真做好入住敬老院五保对象承包土地收益的筹集工作,凡有耕地的五保对象入住敬老院,原属于自耕自养的,每位五保对象按每年每亩土地260元或400斤小麦(属于代耕代养的,按每年每亩土地收入300元或450斤小麦)的标准,由五保对象所在村委会负责筹集,交由该五保对象入住的敬老院统一支配使用。
(三)因地制宜发展院办经济,发展养殖业,搞好豆制品加工,院办经济收入全部用于改善敬老院五保对象的生活上,敬老院基本实现蔬菜、禽、鱼、蛋、肉自给,各项收入纳入敬老院统一管理。
(四)整合项目资源,在农村农源、道路、饮水、绿化、畜牧、养殖和扶贫等项目上进行整合。
四、项目建设管理与监督
(一)引入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按照县民政局制定的敬老院建设规划,统一进行图纸设计,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督制和施工合同管理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竣工的敬老院必须有完整的工程技术资料。
(二)年终将依据《镇农村五保对象关爱工程考评办法》对各村五保对象关爱工程落实情况进行考评、兑现奖惩。
第二篇:农村五保对象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各乡镇财政所、民政所:
为了全面掌握全县五保对象现状,为今后较好地解决五保户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五保供养工作,县财政局、民政局决定,在全县开展一次农村五保对象大普查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指导思想[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
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三个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全面完善农村五保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为出发点,针对我县基本情况,精心组织,逐一排查,为今后全面做好农村五保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二、普查的对象和内容
一是现有批准享受五保待遇的对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身体状况、住房情况、供养形式、供养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二是农村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即应保未保的对象”普查的主要内容是身体状况,住房情况,子女状况,是否要求亲属代养,是否要求保留土地等。
三、普查的方法
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县财政局、民政局和各乡镇抽调得力人员,以乡镇为单位,组成普查组逐村逐户进行摸底,逐一进行登记、核实,汇总建档,并逐户输入微机,制成软盘。
四、普查程序
(一)县财政、民政局研究制定一套普查方案,对普查工作抽调人员集中进行培训。
(二)由县财政、民政部门抽调40个普查小组,并对普查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把这次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具体操作办法等讲清、讲透,避免造成群众误会。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入村入户,按照普查内容,摸清登记对象全面情况,逐户入表,并由本人或村民小组写出申请,签订五保供养协议,逐人照像,照片显示五保对象所在行政村名和本人姓名(可在照像时用白纸写清村名、姓名,挂在胸前),逐户建立档案,档案由个人申请,协议书和农村五保对象审批表三项组成。
(三)各村五保对象在本村村务公开栏公布至少一周以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四)确定对象无误后,由县财政、民政局工作组调查人、负责人和行政村负责人、民政所负责人签字,以示负责。
(五)县财政局、民政局汇总建档,逐户输入微机,制成软盘,上报市财政局、民政局。
五、时间安排
全县农村五保对象情况普查工作从2006年3月13日全面展开,4月3日全面结束。3月13日上午,在民政局会议室对普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普查有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六、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对五保普查工作的领导,此次五保普查工作由县财政局局长黄建华、民政局局长梁典训负总责,下设两个督导组,具体由财政局副局长周海生、民政局副局长武复生任组长,晋从昌、郭继红、仵希柱、崔健等参加。
七、几点要求
(一)各乡镇财政所、民政所在县五保普查工作会议后,要及时向乡镇领导汇报,迅速研究部署,积极协调展开工作。
(二)各乡镇财政所、民政所要把这次普查工作作为近期财政、民政工作的重点,建立领导组,层层建立责任制,明确任务到人,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五保对象的确定,政策性强,一定要按照国家五保条例的要求,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不得随意突破政策规定(如有女儿、且女儿有抚养能力的,不能作为应保未保对象登记)。同时,要根据普查内容,如实填写,保证普查情况的真实可靠。
第三篇:关爱五保老人
关爱五保老人
百色学院体教112班牙丽丹
崔海教说,敬老爱老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志愿者们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适应我国社会老龄化的新形势新问题,知行合一,让孝老爱亲、敬老助老、感恩奉献成为一种使命、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贡献爱心、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弘扬雷锋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扎实推进我县“弘扬雷锋精神、投身志愿服务、争做时代先锋”系列活动。2012年8月6日星期一上午,作为远处教育志愿者的我们一行9人,慰问了凤山县恒里村“五保户”。我们同老人手拉手亲切交谈,询问老人的生活、饮食情况,嘱咐老人要注意身体。我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传承雷锋精神之歌。恒里村“五保户”黄爷爷,年老多病,靠低保维持生活,家里的卫生条件很差。我们走进黄爷爷的家,只见屋里东西堆得很凌乱,大家一间一间的整理,擦窗户、擦桌子、扫地,丢垃圾,不到一个小时就把黄爷爷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们听说黄爷爷前些天在门口摔了一跤,我们发现是因为连日来下雨,黄爷爷家门口长满了青苔,大家二话不说,拿起铁锹用砂石帮黄爷爷铺好门前的道路。打扫完卫生,我们还为老人煮了可口的饭菜,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激动地说道:
“谢谢你们来帮我打扫房间,还煮饭给我吃,你们都是好人啊。”
此次“学习雷锋传递爱心,关爱‘五保户’在行动”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及帮扶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篇:五保对象死亡补偿金如何处理
五保对象死亡补偿金如何处理
胡富庭
案情:
2006年8月9日凌晨,申某驾驶被告某公司的大客车由广东往信丰方向行驶,行至信丰小江圩(105线2225公里+295米)路段时,将横穿马路的行人余登有撞伤,造成余登有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该事故经信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现场勘查、调查取证后认定:驾驶人申其忠应负本次事故的主要责任,行人余登有负次要责任。
经查明,死者余登有,男,1964年12月3日生,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半文盲,未婚育,父母双亡。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1998年被送往信丰县小江敬老院生活,直到事发之日一直由小江敬老院供养,其户口也迁入了小江敬老院。2002年7月4日,小江敬老院为余登有办理了农转非户口。1998年在余登有被送往小江敬老院时,与小江敬老院之间未签订供养协议。
索赔主体之争:
事故发生之后,在村委会等有关人员的协助下,找到了死者余登有唯一的弟弟余登良并将事故情况通知了余登良。此后,就索赔主体问题,即余登良与小江敬老院究竟谁有权向肇事方索赔,双方产生了分歧。
小江敬老院认为:死者余登有多年来一直由敬老院供养,余登良作为其弟弟一直未尽供养义务,敬老院应当享有索赔权;余登良认为:自己系死者的亲弟弟,在死者被送往敬老院生活之前,与自己共同生活过,在生活上对余登有都给予了关照。因为家庭贫困等原因,余登有才被送往敬老院生活,并不是自己对余登有不负责任。敬老院是国家设立的供养机构,对有困难的
五保户经予供养是其法定职责。在余登有被送往小江敬老院时,与小江敬老院之间未签订协议,没有约定余登有死后的财产归敬老院所有。不能认为对余登有进行了供养,椐此认为享有了对所供养的对象因意外身亡的索赔权,索赔权仍归死者的继承人享有。因此,自己应当有权获得赔偿。
诉讼解决:
小江敬老院首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肇事方予以赔偿。余登良得知后,以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身份申请参加诉讼。法院经审查后,准许余登良以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诉讼过程中,小江敬老院与余登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在法院做了当事人的工作后,小江敬老院与余登良于9月27日进行了协商,双方一致同意由小江敬老院向肇事车方索赔,赔偿款中余登良得29600元,其余赔偿款均归小江敬老院所有,双方签订了“协议书”,同时余登良向本院申请撤回作为第三人参加的诉讼。对肇事方的赔偿法院依法作出了判决。
法律上的思考:
“五保”对象遭受人身损害死亡后的死亡赔偿金处理问题,由于相关法律规定、解释意见不够明确和规范,给审判实务造成了一些疑惑。对于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的规定,采取“继承丧失说”,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死者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其性质属于财产损失赔偿。据此可将死亡赔偿金理解为死者之遗产。此已成为通说,实务中并无异议。但是,对“五保”对象的遗产和死亡赔偿金的处理,却有不同的说法。按《解释》第一条二款的规定,死亡赔偿金权利主体是“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所谓近亲属是指死亡受害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由此可见死亡赔偿金的权利主体与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
人范围的规定相统一。按《民事审判实务问答》中关于“五保户”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死亡补偿金归谁所有的答案则为:根据《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五保户”因交通事故死亡获赔的死亡补偿金等费用应归承担“五保户”“五保”责任的集体组织所有。《意见》第五十五条是这样规定的: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故对上述答案精神只能理解为指集体组织对“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订有扶养协议,且协议中约定了“五保户”身后遗产归集体组织所有的情形。按最高法院关于如何处理农村“五保”对象遗产问题的批复:农村“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按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有关规定处理。即该条例十八条规定:“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有五保供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但是,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施行的国务院新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却取消了原条例的上述相关规定,对“五保户”的遗产处理未予明确。因此,由于原《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被废止,最高法院的批复也就相应地失去了法律效力。
从上述法律规定和相关解释意见可以看出,“五保”对象的死亡赔偿金属于遗产性质无疑,应当按照我国继承法及其《意见》的规定进行处理。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对待:
一、按扶养协议处理。扶养协议约定“五保”对象的遗产归承担供养义务的供养人所有的归其所有,没有明确约定的,不能归其所有。供养人有的是集体组织;有的是基层政府举办的供养机构,如敬老院等;有的是集体组织与供养机构共同承担供养义务。如何确定供养人,应根据扶养协议和和承担供养义务的实际情况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供养工作中应当完善扶养
协议。扶养协议的内容应当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对“五保”对象的遗产处理要明确写入扶养协议之中。
二、按遗嘱继承或遗赠处理。“五保”对象与“五保”供养人在扶养协议中对遗产未作处理,而另立遗嘱将遗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一人或数人继承,或者将遗产赠他人。其死亡赔偿金归其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所有。
三、按法定继承处理。在“五保”扶养协议和“五保”对象遗嘱中均未处理死亡赔偿金情况下,“五保”对象的死亡赔偿金由法定继承人继承所有,即《解释》第一条二款中所列的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四、承担“五保”供养义务的集体组织或“五保”供养机构有权从死亡赔偿金中扣回“五保”费用。即在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的情况下,“五保”对象的死亡赔偿金应当先行扣除“五保”费用后的剩余部份才由法定继承人或遗嘱继承人继承所有。这完全符合我国继承法及其《意见》的有关规定,也体现了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
第五篇: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协议书
金湖县五保对象分散供养协议书
甲方:
镇人民政府 乙方:
村民委员会 丙方:
(监护人)
丁方:
(五保供养对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工作,依法全面保障五保供养对象的合法权益,经四方共同商定,特订立以下协议:
一、甲方负责协助县有关部门按规定标准发放丁方的供养经费。供养经费由民政部门直接拨付到个人账户,五保对象凭存折(卡)到指定的金融机构领取。统筹经费按供养标准的20%提取,专门用于五保供养对象住房维修、医疗及丧葬等支出。
二、权利和义务
三、甲方必须及时督促乙方、丙方照顾好供养对象的生活,注重改善供养对象的生活条件。对五保供养工作中出现的责任事故,要严肃查处。
四、乙方和丙方共同负责丁方的房屋修缮的具体实施工作(经费从统筹经费中支出,不足部分由甲、乙双方共同负担),并要经常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妇女组织和青少年为五保对象做好事。乙方要经常检查督促并支持丙方的包护工作,听取丙方的合理建议,共同解决好丁方的生活等问题。
五、甲方和乙方要大力弘扬丙方的献爱心行为,要尊重和保护五保对象遗嘱中所涉及到的爱心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六、丙方必须关心丁方日常生活,要针对丁方的身体状况,引导和帮助丁方营养搭配;丙方不仅要从生活上给予丁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外,还要从精神上给予抚慰,要经常与丁方进行谈心聊天;丁方生病后,丙方应及时帮助其就医,并及时报告乙方和甲方,丁方生病期间丙方要悉心照料并进行心理疏导;丙方要经常向甲、乙方汇报丁方的思想、生活和身体情况,反映丁方的合理要求,要及时为丁方搜集并协助丁方报销医疗费用、丧葬费用及房屋修缮等费用。
七、丁方要克服依赖思想,尽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有健康的心态,遵守国家法律,不向甲方、乙方和丙方提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
八、丁方的责任田和遗产处理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及相关法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丁方若是享受五保的孤儿,在年满16岁后自然终止五保待遇(升学除外),其财产仍旧归丙方所有,终止五保待遇其基本生活仍很困难的,参照其他有关救助办法给予基本生活救助。
十、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丁各执一份,报县民政局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各方必须严格履行。
甲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乙方:(盖章)
代表人:(签字)丙方: 丁方: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