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时间:2019-05-12 14:0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第一篇: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的意见

(德政发〔2008〕1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供销社改革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07〕64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突出重点,加快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

供销社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创新经营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逐步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

(一)全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各级供销社要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消费便捷安全为目的,以现代连锁经营为主要形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县域为基础,整合各种资源,建设覆盖整个乡村、服务所有农民、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的新型流通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和优化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充分发挥各级农资协会的组织协调和供销社农资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延伸网络终端,贴近农民,建设配送、信息、科技咨询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安全、放心、经济、-1-

优质的农资产品和技术服务。

建立畅通有序的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体系。围绕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整合现有供销社农产品流通、加工、仓储资源,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积极为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和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增加收入。

加快发展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服务网络。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思路,巩固、改造原有网络、设施,整合社会经营网点,建立覆盖全市农村的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

建立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网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供销社系统内外再生资源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积极构建包括回收、加工利用在内的再生资源现代回收利用网络,大力扶持再生资源行业发展。

(二)推进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为农民生活服务平台

各级政府要根据社区服务中心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共同推进社区服务中心发展。根据村庄、人口分布和农村社区经济活动特点,合理布局选址;立足于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从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安排服务内容和项目;采用新型经营服务方式,以专业化的经营服务,提高农民社区生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效整合注入农村的相关资源,将各部门各系统相关的下乡项目纳入其中;各级政府要设置专项资金,制定政策措施,发挥各方优势,扶持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政府领导、供销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原则,搞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三)建设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搭建为农民生产服务平台

各级供销社要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使其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我服务、联合发展的平台。鼓励供销社参与农村金融创新,引导、推进农民信用合作。

二、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供销社组织体系

(一)加快基层供销社的改组改造。按照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兼顾发展的原则,结合小城镇建设,调整基层社布局。通过股份制、破产、兼并、重组等形式,进行改组改造,努力构建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供销社基层组织。

(二)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培育建设新型公司。对社有企业全面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发展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和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提高农村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其他各类连锁经营公司,以及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投资公司。

(三)加强市、县(市、区)联合社的建设。各级政府要把本级联合社作为指导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部门,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县级联合社在供销社组织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其经费要按照《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德政发〔2006〕33号)要求,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县(市、区)供销社机关工作人员及其离退休人员纳入机关事业社会保险范围,要切实保障其组织机构的完整和队伍的稳定。加强各级联合社班子建设,要选拔具有实干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同志担任联合社主要负责人;对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为充分发挥联合社的指导

作用,县(市、区)联合社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应征求上一级联合社的意见。

三、强化措施,加大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扶持

凡国家和省、市对农业、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原则上都适用于供销社。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大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供销社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一)切实保护供销社的合法权益。供销社的社有资产是在长期的经营服务中积累形成的集体财产,其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得随意改变供销社及所属企事业单位的隶属关系,不得侵占或平调供销社的资产。各级政府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应尽可能保留供销社原有经营网点,确需拆迁的,要按“拆一补一”原则或市场价格给予经济补偿。

(二)加大对供销社发展的资金扶持。市政府要根据财力和事业发展需要加大对供销社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各县(市、区)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安排。在市、县(市、区)政府用于发展服务业的专项资金中,要安排支持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资金。同时,积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

(三)妥善解决供销社土地问题。各县(市、区)政府要优先安排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设施建设用地;利用供销社原有土地建设经营服务设施,如需由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用于支持经营服务设施的建设;对资不抵债的改制企业,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可参照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规定处理。

(四)做好供销社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和历史经济包袱处理工作。国家

和地方政府有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优惠政策适用于供销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稳妥处理供销社历史经济包袱,对已清理检查的地方政策性亏损挂帐,按照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妥善处理。

四、加强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供销社的改革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供销社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引导,帮助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供销社工作,结合各自职能,把为农服务项目与供销社建立的新型经营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推进农村建设合力。各级供销社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二OO八年六月五日

第二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鲁政发[2007]64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于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及省委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定位和改革发展要求

近年来,中央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确立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改革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和农村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省供销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领导下,在逐步解决经济转轨所造成困难的同时,致力于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合作社应当在城乡之间、市场与农民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发挥长期植根农村的经济组织优势和中介、整合、转换作用,在城乡统筹中探索开辟一条改革发展的新途径。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服务的办社宗旨,集新农村建设参-1-

与者和利益相关者为一体,创新经营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建立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使供销合作社成为农民合作经济的促进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骨干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推动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二、创新经营服务方式,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

全省供销合作社要创新经营服务方式,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搭建为农服务的“一个网络、两个平台”,为构建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一)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搭建连接城乡的桥梁。建设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启动内需、繁荣城乡市场、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棉花等重要农产品以及本系统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管理。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发挥供销合作社作用,从在县域内整合资源起步,建设覆盖乡村、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服务的新型流通服务网络。要通过新建、改造、重组,特别是供销合作社之间的合作等形式,培植带动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连锁经营的龙头公司。充分发挥基层供销合作社作用,加快新型网点设施建设。适时建立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配送中心,使其成为沟通城乡商品流通的枢纽。参与和带动社会商业网点调整经营业态,推进连锁经营。根据农民的需要和经营者的意愿,逐步将通讯、医药、图书、农机等经营项目和劳务、技术等代理业务融入网络。整合资源,强化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络的科技服务功能,逐步实现农资经营与技术服务的一体化。要以农

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发挥日用品和农资流通网络及相关加工经营企业的作用,促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建设新型农产品经营网络。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积极构建包括回收、加工利用在内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

(二)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搭建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平台。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是以现代商品经营为基础,整合带动其他经营服务和文化项目形成的农民社区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开展为农服务的创新。要根据村庄、人口分布和农村社区经济活动特点,合理布局选址;从解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安排服务内容和项目;采用新型经营服务方式,以经营服务的专业化,提高农民社区生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有效整合注入农村的相关资源,为各部门、各系统相关的下乡项目集中服务提供平台;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优势,支持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政府引导、供销合作社主办、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搞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

(三)建立完善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搭建为农民生产服务的平台。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服务体系。要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以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优秀商品经营者为骨干,由各方面广泛参与,建设自我服务与承接外部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供销社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各级供销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农村经济类社团组织,支持其创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不断增强服务功能,逐步提供包括组织、信息、财务、法律等服务内容,各级政府要给

予政策和项目扶持。依法依规积极参与国家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三、创新组织体系,增强供销合作社服务实力

各地在推进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根据本地实际,创新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形成经营与服务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

(一)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基层供销社要在参与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直接服务的功能。要以县域商业龙头公司为支撑,以乡镇驻地超市为依托,加快新型商业网点布局和建设,形成连锁经营网络,增强流通服务功能;围绕区域内重点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发挥基层供销社优势,吸引和带动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信用合作为核心,建设为农民生产服务的平台;逐步扩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试点,争取在3年内完成建设任务,搭建为乡镇范围内农民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载体。基层供销社要在发展中实现资产的增值和积累,在做好富余职工分流安置的同时,培养和凝聚农村中的优秀生产经营人才,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通过改革发展建立新的体制和机制。

(二)培育建设新型公司。供销合作社出资参与组建的公司企业,要在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重点发展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公司和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提高农村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其他各类连锁经营公司,以及为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融资服务的信用担保投资公司。合理安排产权结构,建立相应运作机制,使企业既能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又具经营活力,既能实现快速起步,又具有在农村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深化县及县以上联合社改革。发挥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重要作用,使其担负起对下级社指导、协调、监督和教育培训人员的职责。各级联合社要根据建设农村新型经营服务体系的要求,适应为基层供销社、公司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服务的需要,加快职能和机制转变,对公司行使好出资人职责,对基层供销社发挥有效的指导监督作用,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服务组织中发挥骨干带动作用。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本级联合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其职能,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县级联合社在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中处于关键环节,要切实保障其组织机构的完整和队伍的稳定。

四、加大扶持力度,为供销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一)加大对供销合作社发展的资金扶持。各级要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从2008年起,省政府设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资金,具体使用办法由省财政厅、省供销合作社另行制定。各市、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作出相应安排。在省和各级政府用于发展服务业的专项资金中,安排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同时,各级政府要扶持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体系建设。

(二)妥善解决供销合作社土地问题。各级政府特别是县(市、区)政府要在搞好供销合作社原有土地整合利用的基础上,积极保障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经营服务设施项目的,划拨土地要依法办理处置手续;对资不抵债的改制企业,土地出让金可优先用于供销合作社职工安置。

(三)做好供销合作社下岗失业人员安置和历史经济包袱处理工作。国家

和各地有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安置优惠政策和做法,同样适用于供销合作社。妥善处理供销合作社历史包袱,对已清理核查的地方政策性亏损挂账,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政策,明确责任,妥善处理。

五、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组织领导

供销合作社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各地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摆上议事日程,帮助各级供销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引导各级供销合作社明确其新时期的定位和发展途径,制定发展规划和工作目标,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各级联合社班子建设,要选拔具有实干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同志担任联合社主要负责人;对不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供销合作社工作,共同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创供销合作社工作新局面,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九月十二日

第三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访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

近日,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推进年,护家乡将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借助县“城乡建设年”东风,深入开展“春风富民”行动和“蔺州先锋村”争创活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党建引领,项目示范,统筹推进,全面发展,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打造绿色护家、生态护家、和谐护家作出新的贡献。

2011年护家乡的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88‰以内。

一是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全乡开展“乡学文建明、村学王家元”活动,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践诺行动”,力争在“七一”前,打造一批示范工程,重点在新店子规范打造2000亩高粱、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在全乡规范种植优质山地烟6000亩,在红响、农场连片打造千亩优质烤烟示范片;在红响村打造千亩脆红李种植基地;在农场村发展千亩药材种植基地;在兴阳发展千亩红木种植基地;在桂香村打造500亩桂花园。重点规划打造红响、新店子两个“蔺州先锋村”,向党的90周年献礼。同时,巩固优质水稻和优质玉米基地,在中坝、凤田、桂香等村种植优质水稻3500亩;在农场、红响、天堂、锅厂等建立县级旱粮示范基地10000亩;加快畜牧业发展,扶持壮大合意生态肉牛养殖基地,逐渐形成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核桃、桂花、脆红李、茶为主的林产业;规划打造白沙坡西瓜生产基地,加大宣传包装力度,初步形成品牌。在兴阳、中坝、锅厂、天堂等村规模种植蔬菜3000亩,指导兴阳蔬菜专合社规范建设泡菜厂。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首先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打造卫星集镇。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创建“宜居宜商宜业宜乐”的集镇。立足发展,按照护家场镇规划,严格红线内各种建设审批和违章执法;实施场镇三期开发;以种植桂花为主,采取街道居民自筹和政府补助形式,全面绿化护家场镇;规范护家场镇门牌、店面招牌,打造商业大街;启动龙洞煤矿承担的华峰路安置小区建设,启动集客运、停车、洗车和修理为一体的护家综合汽车站筹建工作。其次要加强交通建设。积极探索管护新机制,加强乡村公路的维修管理,提升通行能力,选择积极性高的部分村社打通断头路、硬化村道3公里,有效改善交通条件。第三要加强学校建设。完成天堂村“三校合一”工程,力争年内投入使用。第四要加强水利建设。完成天星大塘水源保护规划,争取实施安全饮水工程。第五要积极争取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第六要通过实施“消茅、安居、改危、移民”等工程,全面消除茅草房。

三是加快工业发展,增强经济总量。一要立足资源优势,采取优质服务,大力招商引资,迅速扩张企业总量;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三要加大技改投入,推进科技兴企,提高产品档次,扩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重点扶助龙洞煤矿技改扩容到年产15万吨规模,着手瓦窑坪煤矿、上坪采石场的筹备工作,完善兴阳福兴泡菜厂和鑫福森木业公司的规范建设。

四是努力增收节支,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大力培植财源,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税收征管工作机制,确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00万元目标的实现。按照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促发展的原则,搞好财政工作,压缩各种不必要开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逐步消化债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第四篇:统一认识投身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统一认识投身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省委提出全省开展以“真情送服务,建设新农村”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要求,县委宣传部等几家单位联合要求,结合我县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在全县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农村宣传活动。下面我就自己的学习和体会在这里发言,与大家一起讨论。

一、谈谈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认识。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的环境:新的中央领导客观地分析我国在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城市带动县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哺育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才能实现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2。最近2月14日的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会议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研讨班上,有关领导在讲话中指出,重视三农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伟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中则基础强,农民富裕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开拓”三农“工作的新局面。

3.“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曾是”重中之重“,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发布以农业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虽这个文件以改革为主,从观念上解决了”允许农民做什么“的问题。而新世纪的三个文件按以发展为主,要解决”政府要干什么来帮助农民发展“的问题。于2月21日公布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有的专家评记:中国农民离过上“种粮不纳税,上学不交费,看病不太贵”的生活不远了。

二、我国农业农村呈现出一系列的全面积极的新变化趋势。

1、新的变化之一:经济社会总价值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市带乡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分配横向在发展中的重大变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全党全国形成共识。为什么我国经济初步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2.6万亿元,农业税收只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左右。统筹城市发展许多方面得到体现。例:农村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大幅度加大,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认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税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除上述变化主要是国家对农村六字政策“多于,少取,放活”概括的讲“少取”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多予”有了良好的开端,“放活‘正在积极推进,具体讲“多予”,就是增加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柠檬投入。“少取”就是要i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修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全发挥出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认识渠道。

变化之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领域更宽,层次更高,农村经济认识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区域布局,优质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发展,绿色,节约、清洁生产开始起步。农村二三产业以注重外延增长转向注重内涵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优化比重不断上升,农村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1与92以色列农业产值只占gdp发1.5%,仅有2%——3%人口从事农业,但生产效率十分高,1个农民能生产92个人的食物。以色列人口密度很高,每平方公里近300人土地资源却十分贫瘠,水资源也极其贫乏,加上阿以冲突持续不断的周边环境,然而以色列却实现了农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不仅以占人口不到3%的农民供给全国农林产品,还大量出口农林产品,出口额在过去50年里翻了12倍之多,其中大量销往欧洲,因而享有“欧洲的厨房”之称。而把高科技普及与农业生产,发展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农业,正是以色列经济的一大亮点。

3.变化之三:农民权益得到保护,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保护农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各地政府对农民工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存在显著的改进,04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上温总理宣布:国务院决定,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

4,变化之四: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农业发展国际市场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

扩大,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显著提高。

5、变化之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在发生重大变化。

农村发展更加注重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更多地纳入公共财政支持范围。新型农村合作试点在加快推进。

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

度提高农民医疗补助工作,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统一认识投身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发展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必将因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载入史册。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机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摆在全党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代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当前,国家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重庆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2.改革的意义

在重庆乃至整个中国,农村改革问题可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改革问题。譬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保改革,还有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对于重庆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都很重要,但这些改革还是属于局部领域的、一个大的方面的改革。相对于17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重庆农村改革则不同了,它对于重庆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谈这个问题,或者说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重庆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

从重庆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重庆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道路,历经风雨取得巨大成就。30年成就起步于农村改革,又受制于农村改革。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上考虑,重庆下一个30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起步于哪里?新的战略突破口在哪里?再过30年,也就是到了2038年,已接近于本世纪中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目标是要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等发达国家是个什么含义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呢?

在已走过的3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9%-10%的高增长;在接下来的30年里,我们还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约为6%-7%)。考虑到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难度就会加大;再考虑到重庆的人口总量,人均GDP的指标要上去难度会更大;而人均GDP提高最大难度在农村。因为重庆人口总量的约60%-70%在农村,即重庆现有17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我认为农民工群体仍应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群体的法定身份、主体消费和基础财产都还在农村)。重庆下一个30年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活力,如果不能再次更高水平地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重庆的全局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从与全国互动发展的横向维度来看

从全国经验来看,或从我们对我国发达地区的印象和感受来看,发达地区之所谓发达,不仅表现在工业和城市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们的农业和乡村建设也基本达到了现代化程度,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生活水平同质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乃至衣着打扮基本相同,你很难分清谁是城市人谁是农村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保障等主要社会福利上享有同等待遇,如可以常常看到校巴接送乡村的孩子上学;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化,即道路、水电通信管道、大型超市等与城市同步同标准地建设。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但重庆大多数的农村却还非常落后,更不用说城乡二元结构在管理体制上、在公共财政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了。从这个比较中,更能说明重庆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更说明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是抓住了重庆下一个30年发展的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

总的来说,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重庆的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3.改革的重点

按照胡锦涛同志对重庆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重庆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思路应着眼于以下领域:

3.1.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创新土地流转体制和适度规模经营机制

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这一政策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否则农村生产经营就会出现混乱,农民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要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根据各地的实践和探索,可行的思路有:一是鼓励城镇或当地资本组成“龙头企业”,转包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开发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土地银行”,激活土地要素,实现土地和劳动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土地银行”可以由国家来办或者民办公助。出去务工的农民把土地存在银行里获取利息收入。银行把这些存进来的土地贷出去,主要贷给成片种植、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存贷之间的亏损,可由政府补贴。其好处是,农民转包的土地能留转到质量能手当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而且可以保证土地使用方向不变,保户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3.2 深化和落实林权改革制度。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和开拓创新,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现代林业,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林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发展林业产业,繁荣林区经济,对加强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林业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协会的作用,搞好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林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3.3.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应当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主体作用。要调整国民收入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对财政收入用于“三农”的比重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应有一个适度的界定,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目前,有关农业投入的管理规定比较笼统。由于对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资金用途没有明确的规定,时常导致农业预算支出被挤占的现象发生。为此,要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可操作的法规,以保证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4.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规定,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进行乡镇机构的合并和人员的精简,真正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县乡联动改革,完善和创新农村治理机制。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依法搞好村民自治,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要下大力力气加强基层干部廉政勤政、执政为民建设;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3.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一是重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改变农村基层农技站“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三是更新农村治理理念,转变社会管理方式。优化农村组织机构,扶持农民自治组织的发展,扩大基层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和教育事业。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体制机制,坚持科教农结合,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6.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为此,一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重庆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壮丽事业。二是各级党委要切实把农村工作摆到重要议事议程。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重视农村改革发展,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和落实“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政策,要关心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和保障水平,鼓励和支持党政干部广大干部、企业家、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改革发展。

5.政策建议

5.1成立农村“土地银行”,规范土地流转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土地银行”可以由国家来办或者民办公助。出去务工的农民把土地存在银行里获取利息收入。可以保证土地使用方向不变,保户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5.2保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根据人口变动进行小范围调整。

因为人口变动,如果土地的承包关系不相应做出调整,就会导致,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应该根据人口变动,在一定周期内小范围的实行土地重新分配,实行按需分配。

5.3节约土地,规划建房。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较大,而对村镇建设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有力的指导和有效的投入,导致农民建房无序,许多村庄出现“新房一大片,弃房随处见”的现象,这样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使大片的土地被闲置浪费。

下载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