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

时间:2019-05-12 14:2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

第一篇: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

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

一. 媒体

媒体许多不负责任的报道。多以偏概全,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媒体报道。他们在大众心中埋下保险行业恶劣的形象。

典型的例子:12年10月的郎眼看财经,在节目中请到所谓的专家,将中国保险业批得一无是处,甚至与传销相提并论。同样,2007年的“交强险**”,律师刘家辉受1055为车主的委托向保监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对中国平安高管千万薪酬进行调查的请求》,称“交强险过多分摊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而非用于对受害人的赔偿,不仅使投保人投入过高的保费却没有获得应得的保护,也使交强险的强制性收费完全服务于保险公司的人员工资福利等其他经营费用。”粗略的估算就断言交强险有400亿暴利,各路媒体的大肆报道,使得公众普遍质疑交强险。在传媒时代下,人们的认知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取决于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而成的某种“拟态环境”。对保险业而言,媒体选择的象征性事件更多的是“存款变保险”“拖赔、惜赔、无理拒赔”“保险就是传销”等能够吸引眼球的“议程设置”,长此以往形成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刻板印象”,使个别客户的认知、个别企业的现象、媒体的解读拓展成为行业整体形象不佳的问题。

二. 公司

1.产品设计:

(1)具有保障功能的产品供给不足,而且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2)保险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契合度不高

(3)专业人才匮乏,主要指保险精算师,无法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2.客服:投保过程、日常服务与理赔过程

保险公司只顾经济利益忽视应承担的义务,逃避理赔(只讲利益不讲信誉)

理赔难、理赔慢,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三. 公众

1.自身意识和偏见

⑴ 投保动机上只注重有形的物质保障无视保险的无形保障

⑵ 投保决策过多受他人左右,缺乏自主性

⑶ 保险消费者对保险的诸多不了解

⑷ 少数的投机心理、诈骗行为

2.受传统文化影响,不愿提及和死亡等相关的事,忌讳

四. 中介

1.销售渠道单一, 中介不发达。

个人代理与团险业务员和行业代理占据主导, 而经纪、直销等渠道所占份额不足, 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中介不发达较严重的影响了保险业的营销市场的开发。

2.适应新形势的营销手段不足。

传统的“上门拜访”和“转介绍”等营销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需要立体式、多层次的营销方式来填补空白, 使市场营销取得新的突破。在开发新市场, 创新需求方面没有注意地区、险种和服务的差异, 保险营销没有因地、因人、因险种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保险企业实行人海战术,通过大比例提成的方法来刺激营销员的工作积极性, 短期内似乎见效很快, 能迅速带来保费的增长, 但却是以付出客户和企业自身利益为代价, 长期执行将恶化保险企业经营业绩, 导致客户对保险业失去信心, 逐渐陷入越重视推销, 推销的难度越大的恶性循环之中。

3.保险产品的创新思路狭窄, 形式单一。

近年来, 保险公司在了解客户的保险需求方面所做的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不足, 所设计开发的险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为在业务竞争中取得优势, 保险公司不断开发新险种, 以求吸引更多的客户。但从市场需求来看,这些保险产品的创新思路狭窄, 形式单一, 同构现象十分严重。这样不仅不能在功能上满足市场的需要, 反而会加大民众对保险实质的歪曲理解, 不利于保险业的长足发展。

4.保险营销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许多保险企业在招收没有任何风险及其保险知识营销人员后, 经过短期的培训, 即上岗推销保险。一部分营销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以及保险业的相关知识, 致使在推销保险时经常出现各种违规、违法现象, 极大地破坏了保险公司的形象。

5.营销服务意识差。

销售环节误导扰民,保险营销员的问题,素质低下《原因:随着大量中小型保险公司的涌入,以及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保险人才培养所形成的供给满足不了需求,造成结果是高级管理人员在业务内无序流动,同时中小型保险公司的人才少。与此同时,保险销售对营销员的专业素质等要求越来越低,在前段的销售队伍中,保险营销员低学历化,大进大出的现象明显。》往往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电话销售保险扰民,理赔环节问题百出。在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以后,一旦合同约定的事件发生,消费者向保险公司理赔是一件很头疼的事,一保险公司从分利用合同条款,尽量少陪少付。二赔款确定以后又尽量拖延赔付的时间。且如果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就赔款金额无法达到一致时一些消

费者不得陷入漫长的纠纷和法律诉讼中,近年来法律诉讼案件日益增多。理赔作为保险业提供的核心服务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保险行业的认知

五. 监管部门

1.保险纠纷解决的方式单一,以法院协商为主导的解决方式占据主流,缺乏专业的保险解决机制。

2.相关法律不健全,很多纠纷无法解决,判决不合理,法律有漏洞,无法可依(“看法官心情”)

3.在保险市场准入方面和保险市场退出机制上欠缺指导

4.对代理机构的监管不足

5.忽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六. 其他原因:

1.非理性竞争与规模导向

回顾保险的发展,随着保费的增加相伴的是市场主体的数量增加。市场主体的增加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完善保险市场体系,促进竞争,提高市场效率,推动保险规模的扩大有有利作用。然而同时也给保险企业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在巨大生存压力下,保险公司纷纷规模导向的竞争策略。例如,一些保险公司规定严格的以保费额度和增长速度为目标的考核目标,基层公司和营销人员则以保费数量的增加为唯一目标,且与奖励挂钩的这种压力下一些人员不择手段,丢到诚信经营理念,采取短期投机行为,误导消费者,做假账套取费用等。许多基层经历认为,完不成总公司的将会受罚,违规竞争被监管部门查处同样受到惩罚,但由于市场监管力量有限,违规操作被查的概论不大,两害相权取其轻,便铤而走险。非理性竞争导致决策行为扭曲是保险业陷入形象困境的首要因素。

2.外来模式与文化冲突

自1992年友邦保险将个人营销理念带入中国以来,中国保险业发生了以个人营销为标志的历史性革命。这一营销体制彻底改变了中国保险业的结构,引发了保险业爆炸式的增长。但是,这种体制起源于西方。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个人营销理念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强调发挥个人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个人信誉,体现着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和自身职业成就的强烈追求。例如美国纽约人寿的个人营销采取“精英模式”成为百万圆桌会议(全球寿险精英的最高盛会)的会员是每个营销员的的职业追求和无上荣誉。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强调集体主义。个人营销体制到中国以后变成了人海战术模式。保险公司采取各种方式对营销员采取严格模式,并用人海战术开拓市场。同时中国的保险员经常一血缘关系方式进行保险展业,就近资源穷尽后便无计可施。缺乏国外个人营销员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长远规划。中国的人海战术只重视量的增加,缺乏对质的重视,与西方的个人营销理念被盗而驰。从保险的经营模式来看,西方经营采取“严进宽出”的模式,而中国采取“宽

进严出”的模式,这一改变扭曲了保险业的科学经营方式,这一结果是理赔难,在竞争压力下,保险公司通过降低承包条件,甚至隐瞒调款误导消费者并支付超额手续费给代理人。这样,实际上降低了保险产品的费率水平,一旦发生索赔,保险公司只能千方百计的地减少索赔而控制损失。综上所述,保险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个人营销体制和保险经营模式来到中国,既没有保留原本的精髓,也没有完全扎进中国的文化土壤,这是造成保险形象困境的重要原因。

3.大环境与诚信缺失

从保险业生存的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大环境对保险业的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中国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法律建设尚未健全。保险业是以合同的为产品的服务产业,受社会环境影响更大,且合同履行的对法制环境,市场机制具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大环境的诚信缺失的影响在保险业放大。

4.在传媒时代下,人们的认知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取决于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而成的某种“拟态环境”。对保险业而言,媒体选择的象征性事件更多的是“存款变保险”“拖赔、惜赔、无理拒赔”“保险就是传销”等能够吸引眼球的“议程设置”,长此以往形成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刻板印象”,使个别客户的认知、个别企业的现象、媒体的解读拓展成为行业整体形象不佳的问题《从大众传媒的角度,直接认识和间接认识。直接认识:营销员,间接认识:传媒》

第二篇:形象危机

形象危机

近日,香港展出的一只大黄鸭,却变成了“片皮鸭”。有谣言称是因大陆游客破坏了展物,虽然后来展出方出面解释大黄鸭并没有受损,只是拖走例行检查,与大陆游客无关。但凡事都有原因。谣言的流传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下大陆游客给游区的印象到底有多差呢?

其实,在很多国外的旅游圣地都有用中文标示的“请不要随手乱扔垃圾”等标牌。为什么用中文书写呀?答案自然不言而喻了!可见,中国游客给游区的印象真的十分不好!

事出必有因,为何中国游客会给游区留下如此之差的印象呢?这让我想起了5月25日《新闻晚报》报道的“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名“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了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破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从小公园中的亭台楼阁,到名山大川的著名景点,从故宫的铁杠,到著名佛殿的涂鸦,人们看到了多少个“到此一游”。与刻字留言相比部分中国游客不顾场合地喧哗吵闹,在公共场所抽烟、随地吐痰、随手乱丢垃圾、不排队等不文明的陋习更为常见。我们应该从中反思什么?

很显然,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孩子在文物上刻字的原因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人的言行对小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所以要杜绝不文明出游现象,仅仅对孩子的惩罚和责怪是不够的。这些陋习是基于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所以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最重要的是,提高全体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

提高全体国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就应当着眼于在家庭教育和学校素质教育上下功夫,而不是“铁路警察----只管一段”。

这次的“大黄鸭”事件就像一个警钟,敲在每个国人的心头,部分大陆游客的不文明出游,已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如果不加以约束,后果难以预料。

现在开始吧!着眼于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在事态没有更糟之前,努力于人们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的提高,从而不断改善部分中国人在各游区的形象!

第三篇:保险业愿景

保险业远景

10万亿保险业总资产力争五年翻番

2011年08月19日 08:44:23来源: 上海证券报

未来五年保险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昨日,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表示,计划到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0万亿元。这些数字最为直观给出了答案。

根据《纲要》,今后五年保险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

数据显示,2010年,保险业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是2005年的2.7倍,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是2005年的3.2倍。保险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我国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

《纲要》称,“十二五”期间要推动险企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人身保险要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业务,稳步发展投资型业务;财产保险要优化车险业务,积极开拓非车险业务,加大服务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发展绿色保险、科技保险、文化产业保险等新兴业务;对于保险销售渠道,则要构建高效可控的多元化销售体系。

对于保险业务,保监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保监会表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稳步推进保险条款费率市场化,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保险业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战略转型。

《纲要》提出,鼓励保险市场主体多样化发展。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汽车和农业等专业保险公司。鼓励区域性保险公司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相互保险组织,试点设立自保公司,丰富市场主体组织形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稳步开展金融综合经营试点,通 过与银行业、证券业开展广泛深入合作,提高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与水平。

在公司治理层面,保监会提出,继续引入各类优质资本,适当放宽保险公司股权比例限制,加强保险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管理,建立适合稳健发展和持续增资需求的合理的股权结构。

另外,未来五年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将得到明显增强。保险业总资产在金融业总资产的占比明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改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在金融业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比较优势。大型保险集团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小型保险公司稳健发展,专业性保险公司初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格局。承保领域进一步扩大,产品种类、服务形式丰富多样。

第四篇: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分析

[导读]: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欣喜的地方?又有哪些令人担忧的问题?2011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整体上而言运行平稳有序,但仍存在着发案率高、涉案金额大、投诉信件多等问题,亟待监管者着力解决。

每天5元,最高30万保障

和家人一起投保,共同享受9折优惠

这里是推广位以下显示均为向日葵已认证会员,其资料真实可靠。

利润同比增长72.3%,整体而言平稳有序

保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1-6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697亿元,同比增长11.4%。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959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

风险防范取得明显成效。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财务状况总体保持稳健。新华人寿增资140亿元,偿付能力多年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华安产险发行8亿元次级债,偿付能力重新达标。截至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5家,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0.7%。保险案件风险防范取得积极进展,全行业新发生刑事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同比下降40%和51%。

业务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从产品看,财产险业务中,在车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非车险继续保持均衡较快发展态势,增速比车险业务高11个百分点,占财产险业务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中,受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新会计准则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新单10年期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高出人身险业务7.3个百分点。从渠道看,主要人身险公司普遍出现了个险渠道发展速度快于银保渠道、对保费增量贡献大于银保渠道的现象。个人代理业务占比4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相互代理等新型渠道发展较快,在形成一定保费规模的同时,业务质量稳步提升。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务发展明显加快。1-6月,中部八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965.7亿元,占全国比重24.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西部十二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495亿元,占全国比重18.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发展。1-6月,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489.8亿元,同比增长72.3%。财产险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34家财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14个大类险种中实现承保盈利的达到12个。人身险业务的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人身险公司利润总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15.7%。

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保险机构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度调减基金投资,增加银行存款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配置趋于稳健。截至6月末,银行存款占比33.5%,债券占比45.8%,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占比13.2%。1-6月,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上实现了安全性和稳健性的要求。

涉案金额5151.8万元,问题致命且不容忽视

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保险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期、全面爆发,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通胀压力居高不下。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调整给保险业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一是寿险业务增长面临压力。受加息影响,部分寿险产品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预计2011年寿险市场整体规模增长有限。同时,部分传统固定收益率产品以及新型产品面临一定退保风险。今年1-5月,寿险公司退保金按照老口径计算达734.8亿元,同比增长72.4%。二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低迷和加息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由于通胀压力增大及流动性紧缩力度加强,债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同时,在当前形势下,保险公司普遍压缩投资总额,加大长期资产配置,个别公司资产流动性偏低的问题开始显现。

业务模式转型的压力增大。在外部成本上升和政策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约束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保险市场转型压力进一步凸显。一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以“拉人头”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组织发展模式,与我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素质、稳定队伍、创新模式成为下一步营销体制改革的重点。二是银保渠道面临进一步规范与转型。银行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加上信贷紧缩、加息等因素,银保业务增速放缓,预计短期内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三是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的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随着汽车销量增速下滑,车险业务增速放缓,需要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市场不规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过近年来的集中治理,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违法违规行为仍不断发生。一是一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从上半年检查情况看,销售误导、理赔难等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通过虚假费用、虚挂中介进行变相贴费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虚假赔案、虚假承保农业保险业务、团险业务拼凑保单等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反弹,在监管高压态势下违法违规手段更加隐蔽,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二是新型渠道暴露出管理漏洞和操作风险。个别公司在发展网络销售的同时,网络运营管理没有完全跟上,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公司的电话营销涉嫌侵犯公民隐私,严重损害行业形象。三是案件风险治理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案件104件,涉案金额5151.8万元。虽然总体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今年以来呈逐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保险诈骗和侵占挪用客户保险资金,社会影响恶劣。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涉嫌犯罪,风险不容忽视。

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长期期缴、保障功能强、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障需求的产品发展不足,客户可选择的保险产品形态有限,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二是分红险具有保底收益和特殊分红的特性,资金运用收益的高低,对分红险业务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分红险占比过高,分红险单一险种的业务波动会造成整个寿险市场的大幅波动。三是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

中小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亏损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上半年预计利润情况看,共有61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保险公司。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并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当前,保险市场上中小公司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有新的公司不断进入。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酿成行业风险。对此,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

著名保险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郝演苏教授预测 ——人寿保险业将会超越信息服务业,成为未来十年热门行业之一。全国保费收入可观,每年都保持飞速发展;据中国保监会相关数据统计: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1999-2008年中国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2005-2009年中国寿险营销员保费收入增长情况(注:2009H1代表09年第一季度)保险业是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

保费规模快速增长

保险从业人员的快速增长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07年保险从业人员已达204万,其中新进入人员达42万,增长幅度达25%,大量社会主流人群进入保险行业。08年一季度呈加速趋势。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 07年底全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比06年增长24.7%倍。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1亿,比07年增长39.1%。

政府强力支持与推动

社会变迁:

外生变量不可阻挡的提升保险需求

家庭小型化增加单个家庭风险,提升家庭保险需求。家庭小型化是中国现阶段的基本社会 特征之一。逐渐缩小的户均人口,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第一,由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人口增长放缓。第二,近年来,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三代同堂的家庭逐渐减少,更多的是一对父母带一个孩子分离出新的家庭,这样,家庭绝对数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保险需求更多的还是靠城市家庭推动的。家庭小型化使得个体家庭遭遇风险的因素加大,扩大了家庭的保险需求。

经济变迁:

制度革新中延续保险需求爆发

增长低保险深度预示保险需求爆发增长将近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产业划分角度看,保险 业属于第三产业金融业的子行业,保险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特殊性,与国民财富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可以说,保险业是财富效应带动下的产业。

人均收入 比较高的国家同时保险消费也比较高,随着收入的增加,保险集中度也同时上升——保险的增长快于潜在经济的增长,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以 后,人均GDP的增加将引起保险深度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当人均国民收入在2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时候,平均保费增长是国民收入增长的一到两倍。

从数字看中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现状如何?有哪些值得欣喜的地方?又有哪些令人担忧的问题?2011年7月16日,中国保监主席吴定富在半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保险业整体上而言运行平稳有序,但仍存在着发案率高、涉案金额大、投诉信件多等问题,亟待监管者着力解决。

利润同比增长72.3%,整体而言平稳有序

保险业务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1-6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8056.6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2359.6亿元,同比增长16.9%;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697亿元,同比增长11.4%。保险公司赔付支出1959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总资产5.7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

风险防范取得明显成效。行业整体偿付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财务状况总体保持稳健。新华人寿增资140亿元,偿付能力多年不达标问题得到解决。华安产险发行8亿元次级债,偿付能力重新达标。截至一季度末,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降至5家,不达标公司资产总量占比由2010年底的7%降至0.7%。保险案件风险防范取得积极进展,全行业新发生刑事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同比下降40%和51%。

业务结构出现积极变化。从产品看,财产险业务中,在车险业务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下,非车险继续保持均衡较快发展态势,增速比车险业务高11个百分点,占财产险业务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人身险业务中,受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新会计准则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万能险和投连险业务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0.7%下降至0.8%。新单10年期期交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7%,增速高出人身险业务7.3个百分点。从渠道看,主要人身险公司普遍出现了个险渠道发展速度快于银保渠道、对保费增量贡献大于银保渠道的现象。个人代理业务占比4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电话销售、网络销售、相互代理等新型渠道发展较快,在形成一定保费规模的同时,业务质量稳步提升。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保险业务发展明显加快。1-6月,中部八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965.7亿元,占全国比重24.4%,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西部十二省市实现保险保费收入1495亿元,占全国比重18.6%,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发展。1-6月,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489.8亿元,同比增长72.3%。财产险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34家财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14个大类险种中实现承保盈利的达到12个。人身险业务的效益保持平稳增长,人身险公司利润总额345.1亿元,同比增长15.7%。

资金运用总体安全稳健。截至6月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6%。保险机构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适度调减基金投资,增加银行存款和长期股权投资,资产配置趋于稳健。截至6月末,银行存款占比33.5%,债券占比45.8%,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占比13.2%。1-6月,实现资金运用收益1031.1亿元,平均收益率2.1%,保险资金运用总体上实现了安全性和稳健性的要求。涉案金额5151.8万元,问题致命且不容忽视

快速发展期的同时,保险业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期、全面爆发,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调整使保险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通胀压力居高不下。2011年以来央行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基准利率。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调整给保险业经营带来了较大挑战。一是寿险业务增长面临压力。受加息影响,部分寿险产品收益率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力下降,预计2011年寿险市场整体规模增长有限。同时,部分传统固定收益率产品以及新型产品面临一定退保风险。今年1-5月,寿险公司退保金按照老口径计算达734.8亿元,同比增长72.4%。二是偿付能力充足率波动加剧。资本市场低迷和加息导致公司投资收益下降,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受到较大影响。三是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由于通胀压力增大及流动性紧缩力度加强,债市收益率低位徘徊,资本市场持续震荡,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增加。同时,在当前形势下,保险公司普遍压缩投资总额,加大长期资产配置,个别公司资产流动性偏低的问题开始显现。

业务模式转型的压力增大。在外部成本上升和政策制约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资源约束对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正在形成,保险市场转型压力进一步凸显。一是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富余劳动力减少给现有个人营销体制带来挑战。以“拉人头”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式组织发展模式,与我国日益年轻化、知识化消费群体的保险保障需求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提高素质、稳定队伍、创新模式成为下一步营销体制改革的重点。二是银保渠道面临进一步规范与转型。银行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加上信贷紧缩、加息等因素,银保业务增速放缓,预计短期内业务规模可能进一步下滑。三是产险市场高度依赖车险的业务结构面临调整压力。随着汽车销量增速下滑,车险业务增速放缓,需要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市场不规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过近年来的集中治理,保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违法违规行为仍不断发生。一是一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从上半年检查情况看,销售误导、理赔难等侵害消费者利益行为,通过虚假费用、虚挂中介进行变相贴费等非理性竞争行为,虚假赔案、虚假承保农业保险业务、团险业务拼凑保单等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甚至有所反弹,在监管高压态势下违法违规手段更加隐蔽,规范市场秩序的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二是新型渠道暴露出管理漏洞和操作风险。个别公司在发展网络销售的同时,网络运营管理没有完全跟上,为网络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公司的电话营销涉嫌侵犯公民隐私,严重损害行业形象。三是案件风险治理形势严峻。今年上半年共发生案件104件,涉案金额5151.8万元。虽然总体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今年以来呈逐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保险诈骗和侵占挪用客户保险资金,社会影响恶劣。一些违规经营行为涉嫌犯罪,风险不容忽视。

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值得关注。今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寿险保费收入比重达91.6%,寿险市场“一险独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长期期缴、保障功能强、能够满足消费者真实保障需求的产品发展不足,客户可选择的保险产品形态有限,弱化了保险产品在整个金融产品体系中的竞争力。二是分红险具有保底收益和特殊分红的特性,资金运用收益的高低,对分红险业务的稳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由于分红险占比过高,分红险单一险种的业务波动会造成整个寿险市场的大幅波动。三是过度集中于分红险,在加息条件下需要获取较高的投资收益率来覆盖成本,客观上会增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压力。特别是在目前日趋复杂的投资环境下,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求可能会放大风险。

中小保险公司持续发展能力亟需增强。目前,中小保险公司亏损的问题比较突出。从上半年预计利润情况看,共有61家公司出现亏损,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小保险公司。从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看,处于100%-150%区间的主要为中小保险公司,并且数量由年初的11家上升至14家。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业务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特别是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进一步上升,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补充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增资困难。当前,保险市场上中小公司占大多数,而且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有新的公司不断进入。中小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公司一旦出现风险,很容易酿成行业风险。对此,监管机构要高度重视,从政策和制度上加强引导,推动中小公司走差异化和专业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篇: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

浅谈中国保险业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也由从前的不知为何物发展到今天的深入人心,全社会对于保险的认识不断加深。保险行业已经渗入到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例如乘坐交通工具,几乎都会强制或者自愿购买保险。我们日常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常常购买了各种的意外保险,例如几乎普及了的医疗保险和时下很热门的养老保险。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保险行业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目前全国共有117家保险公司,其中60家人寿保险公司,52家财产保险公司、5家养老保险公司。保险行业是我国目前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国外的保险行业经历了300多年的发展和健全,到达目前的比较成熟的状态。我国的保险行业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日益完善,处于朝阳产业。但是和国外发达国际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就目前而言,我国保险还远远没有饱和.,没有保险的人群依然很多,就算是投保人数最多的上海,人均保单也才0.7份.,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美国的人均3份和日本的人均7份,保险行业的未来前景,依然光明,同时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较快的老龄化趋势与较高的储蓄率;以及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政策法规大力支持;风险保障意识得到根本性加强;终身福利系统的瓦解;投资环境大大改善。保险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尽管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整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保险业总体上存在着发展粗放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粗放发展主要体现为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和低效率;而且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增长主要依靠增设机构和加大投入谋求外延式扩张,集约经营和内涵式增长的能力不强。使得我国的保险行业在与国外的保险行业竞争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国内的保险行业中普遍存在着不连续性问题,主要是由于销售人员的流动性很大,通过时存在着前期在激励方案的鼓励下,最大限额的放大销售量,后期却不信守在销售时对对客户的承诺,使得人们对于保险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存在着一定的怀疑。保险产品在续期换人接手时不注重对客户关系的交接,由此经常会出现由于客户不满意而出现的退保现象。所以要改变这种现状,我国保险行业在发展结构方面,应当逐渐完善区域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做到区域、市场、产品结构之间的平衡与合理,同时需要增强保险行业处理传统业务与新业务,保障型产品与投资型产品,短期性业务与长期性业务,同时不断地增加对市场的深入的了解,挖掘市场潜力,积极的采取国际化的战略,采取按照国际惯例的方式,将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基准定为盈利能力、偿付能力与人才素质 ,以及完善的市场与管理组织结构与机制,是中国保险行业立足于世界。

下载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保险业形象危机的愿因大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官员如何应对形象危机(最终定稿)

    官员如何应对形象危机 访《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2)》作者唐钧 2012-10-01 第06版:读书治学 作者:王翠娟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922 2012年9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首部形......

    形象危机作文1000字

    形象危机作文1000字 形象危机议论文1000字 近日,香港展出的一只大黄鸭,却变成了“片皮鸭”。有谣言称是因大陆游客破坏了展物,虽然后来展出方出面解释大黄鸭并没有受损,只是拖走......

    中国危机

    1、1988年10月何新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文章《当代中国政经危机与成因》,预言中国将发生**。此文震撼内外。19**年,中国发生事变。2、1988年何新在《中国金报》撰文称戈尔巴乔夫......

    “风险地图”把脉中国省市形象危机根源

    “风险地图”把脉中国省市形象危机根源 作者: 毛鹏飞 | 2014年05月27日 16:25:21 谈到北京就想到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想去海南体验椰风海韵却害怕被“宰”,以及“地陷伤人”“......

    中国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首公布

    2014年5月底引起社会热议的中国内地省份形象危机“风险地图”,6月16日首次对外公布。 该“风险地图”是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的研究成果,纸质版报告......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

    30年的中国保险业28年前从零开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在补偿灾害损失、维护社会安定、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整个行业发......

    中国保险业营销员调查报告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设计 中国保险业营销员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保险行业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到保险业营销员的岗位能力要求......

    论文参考浅谈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处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浅谈公安机关如何正确处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中美史克PPA事件与长春人质事件的对比 ——刘红保沈 泊 董亚明 占荣平公安机关形象危机是指公安机关面临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