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圳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考核办法(xiexiebang推荐)
深圳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考核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工作,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实现政务信息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根据深圳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章程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考核工作应坚持严格标准、突出质量、加强指导、规范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 考核内容及方法
第三条信息工作考核的内容分信息基础工作、信息报送工作、信息发布与信息采用情况等4个方面。
第四条 对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信息基础工作的考核,采取各单位自检自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抽查的方法进行;信息报送工作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各单位报送信息的情况进行考核;信息发布与信息采用情况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每月进行统计,并予以通报。
第五条 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各成员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工作考核情况,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第三章 评分标准
第六条 信息基础工作共六项,每项5分,总计3O分,对不 1
达标的按分值扣分。
(一)有明确的分管领导、主管领导、A、B角信息员三级负责制的组织机构;
(二)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并有落实的措施和效果;
(三)形成覆盖本系统的运转有效的工作网络;
(四)每年系统内开展信息员培训活动;
(五)有规范的信息报送载体;
(六)按要求参加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信息工作会议、活动,按时限完成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七条 信息报送工作共4项,每项15分,总计60分,对不达标的按分值扣分。
(一)能及时通过文字等方式报送信息,其中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人口计生委平均每月至少报送信息4条,市药品监管局平均每月至少报送信息3条,市农业和渔业局平均每月至少报送信息2条,各区平均每月至少报送信息6条,其他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报送信息(本款所述信息不包括各部门自己在各种媒体发布的信息);
(二)紧急重要信息不迟报、漏报、谎报、瞒报或错报;
(三)专约、专报信息及统计报表能按时、保质、准确报送;
(四)需要反馈的信息能按时报送。
第八条 信息发布情况共3项,每项15分,总计45分,对不达标的按分值扣分。
(一)信息发布前做好通报工作;
(二)及时、准确、规范发布相关信息;
(三)所发信息有记录、有归档、可溯源。
第九条 信息采用情况评分根据信息采用及发布载体的等级和信息得到领导批示的种类给予打分。下列分值按每条计分。
(一)在《深圳食品安全与营养信息》简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制作的各类专报采用的:一般动态信息2分,汇报、总结类信息3分,分析及预警类信息5分,紧急重要信息5分;
(二)在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主办的各种信息载体上采用:一般动态信息3分,汇报、总结类信息5分,分析及预警类信息8分,紧急重要信息8分;
(三)在国家级各种信息载体上被采用:一般动态信息5分,汇报、总结类信息8分,分析及预警类信息10分,紧急重要信息10分;
(四)市级领导批示:一般性批示(如阅研类批示)每条加5分,重要性批示(如对内容肯定性批示)每条加8分,决策性批示(如要求纳入政府及部门工作方案中实施的批示)每条加10分;
(五)省级领导批示:一般性批示加8分,重要性批示加10分,决策性批示加15分;
(六)国务院领导批示每条加20分。
(七)凡各单位事先已报送市食安办而未被采登的信息,如另行向《信息快报》或本系统的国家级政务网站等各种信息载体报送,最终被采用或获得上级领导批示的情形可参照本条上述规定计分。
第四章 评选项目
第十条 评选深圳市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两项。
先进单位以考核评比总分排序,区政府范围内积分排名前两位,除各区政府以外的其他单位序列排在前六位的单位为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个人在食品安全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信息员中产生,每年评选10名左右。
第十一条 评选优秀信息。主要是以信息纳入领导决策领域,领导对信息有重要批示或决策性批示,在领导指导工作、科学决策中起到重要作用为标准,每年评选10篇左右。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
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
为促进社区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考核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为纲领,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注重实效、考评结合、多方参与”的原则,坚持综合评价与责任目标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日常监管相结合,责任落实与责任追究相结合,考核监督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科学评价各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食品安全工作水平。
二、考核范围: 辖区各食品生产企业,门店。
1、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情况。各社区对本辖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按现行财政体制落实相关经费,强化各监管部门的责任。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重点工作并制定工作计划和考核内容等情况。
2、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管理、乳制品、肉制品和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等工作开展情况。
3、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强化日常监管,有效落实监管措施。深入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依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风险和信用等级,积极推进分类监管,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4、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情况。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情况,“五进”活动开展情况,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培训情况;建立并落实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公布24小时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电话并及时完成投诉受理、处置等工作情况。
5、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情况。建立健全镇、村食品安全信息员队伍,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通报、报送、公布等运行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发布制度,构建完善信息交流和通报体系,强化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保证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准确、统一、规范。
三、考核得分计算方法及等级划分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达标、不达标四个等级。分值≥90分为优秀,80分≤分值<90分为良好,70分≤分值<80分为达标,分值<70分为不达标。
四、上述考核得分为正常考核范畴,食品安全方面发生较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监管部门,在对其综合考评中实行“一票否决”。对考核结果不达标的责令限期整改,要在一个月内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区综治办办公室。
七、本办法由社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建林社区
第三篇:2012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
圣城街道
2012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
各村居(社区)委员会:
为促进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联络员的工作热情,保持全镇良好的食品(药品)安全态势,根据《圣城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综合管理责任制》相关内容。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决定,制定2012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如下:
一、考核指标(100分)
1、组织健全(10分):村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原则上由各村居(社区)主任担任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负责完成日常工作。机构不全、负责日常食品安全工作的人员长期不在位的扣5分。
2、宣传、检查、会议(20分):根据街道办事处下发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抓好落实,未完成宣传、检查任务的一次扣2分;在街道办事处组织培训及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时,没有参加的每次扣1分,迟到早退的每次扣0.5分。
3、资料的登记、上报(20分):每次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检查有登记备案,按规定时限上报相关的表格、资料。宣传、检查无记录的每次扣2分,没有及时完成上报相关表格、资料的每次扣3分,资料上报不规范的每次扣0.5分。
4、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整改(50分):没有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的每次扣2分,年内发生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每起扣10分;隐瞒安全隐患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一经查实每起扣8分;对村居(社区)(单位)辖区内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没有上报或没有按规定程序上报的每次扣5分,事故处置不力,没有及时按街道办事处事故处置指挥机构的指挥操作的,每次扣5分,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考核对象
各村书记、村主任、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三、考核内容
食品企业,小作坊,食品(药品)经营、服务(餐饮业),农村村自办酒席指导,规范药房建设,药品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农村放心店工程建设(包括联锁超市、便利店建设),动植物违禁药剂、疫情管理和食用(药品)安全等,特种设备(液化器经营户、锅炉、行车、压力容器等)。
四、考核奖励办法
1、考核:考核实行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以年终考核为主的方式进行;根据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安全考核细则》,对各村居(社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完成情况,逐项打分,最后确定实际得分。
2、奖励:根据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任务,按得分多少进行奖励。
3、奖金来源与配置:行政村食品(药品)安全考核,奖励对象为书记、主任(包括主持工作)、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各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所得奖金不得少于行政村食品(药品)安全总奖金的1/3,书记、主任兼任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的,按奖金的120%计发,奖金由村自筹。
五、本考核办法由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负责解释。
六、考核办法自签发之日起实施。
街道办事处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第四篇:食品安全工作信息
食品安全工作信息
第七期
成都市新都区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2009年4月23日
卫生部检查我区打击违法添加 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
2009年4月22日,卫生部对我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组通过听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视察等方式进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伟德、副局长魏夕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周蓉,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钟建宏,副区长冯静陪同参加检查。
首先,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钟建宏就我区的基本情况介绍后,副区长冯静就我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一是领导重视,明确职责。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级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发了《成都市新都区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制作了宣传车在全区各镇(街办)主要场镇、路口进行流动宣传;二是在新都电视台、农家顾问、新都资讯滚动播放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情况;三是利用乡镇传统节日、科技三下乡
设点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为我区人人参与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履职尽责,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一是全面清查,摸清食品企业使用添加剂情况;二是重点对肉制品、奶制品、蛋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粮油制品、酒和调味品等高风险食品进行专项检查;三是分行业、分重点产品组织食品企业召开风险预警会;四是采用快速检测车和快速检测箱,加大市场巡回检测力度,组织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进行不定期突击检查。
随后,专家组先后深入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餐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了我区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是否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
通过检查,专家组对我区专项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区创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重视、保障有力、措施有效、效果明显。并希望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下移监管重心,消除隐患,不断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报: 市食安办,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区纪委。送: 各镇(街道),各成员单位。
第五篇:税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
税务信息工作考核办法
为充分调动各单位做好信息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质量和调研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信息工作对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宣传我局税收工作经验和成果,树立良好的国税形象,促进各项税收工作顺利完成,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根据青岛市国家税务局和XX市委、市府办公室关于税务信息工作考核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简炼的文字,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税收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我局在青岛市级以上的信息采用率,确保完成全年信息工作任务。
二、考核原则
加大考核力度,在保证信息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信息质量,突出抓好工作调研;适当提高单篇信息分值,扩大信息发布渠道,调动工作人员撰写税务信息的积极性。
三、考核分组方式
根据各单位工作职责和人员状况,采取分组考核的方式。甲组包括:办公室、人事教育科、征收管理科、税政法规科、计划征收局、稽查局、城区管理分局;乙组包括:监察科、信息中心、个体税收管理分局、XX税收管理分局、XX税收管理分局、XX税收管理分局、XX税收管理分局。
四、报送数量
1.甲组每月至少向市局报送3篇以上税务信息;乙组每月至少向市局报送2篇以上税务信息。信息类型包括问题类信息、经验性信息、突发类信息、调研类信息等。
2.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带头加强工作调研,积极撰写调研文章,每年至少在市局(含)以上部门或刊物上发表1篇调研类信息。
五、计分方式
(一)信息报送基本分:
按期完成每月税务信息报送数量,每篇计2分。甲组超过3篇的,按3篇计分;乙组超过2篇的按2篇计分。各组每少报送1篇扣4分。报送的信息质量较差,明显敷衍了事、应付工作的不属计分范围。
(二)采用信息计分标准
1.市局采用信息计分标准:《XX税讯》专刊每采用1篇信息类文章计8分;《税务信息》或《税收简报》每期计8分;税务信息“综合简报”每采用1条计5分;税收调研类信息每篇计15分(2000字以上)。
在青岛市局内、外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参照市局采用信息标准计分;同时采用的,不重复计分。
2.XX市委、市政府、青岛市国税局每采用1篇(条)计15分;省国税局或青岛市委、市政府每采用1篇(条)计30分;被国家税务总局或省委、省政府每采用1篇(条)计45分;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每采用1篇(条)计60分。
3.各类信息凡是被市局(含)以上领导批示的,每篇加倍计分;同一篇信息被上级机关多头采用的,按最高层次计分。
(三)信息扣分标准
1.未完成税务信息报送数量的,按照每月实际少报数量扣减相应的分值,直至信息基本报送分为0,不倒扣分。以NOTES系统提供的数量和日期为准。
2.在进行考核时,单位主要负责人没有在市局(含)以上部门或刊物上发表调研类信息的,扣所在单位5分。
3.各单位信息网络不健全,无兼职信息员的扣10分。
4.重要工作、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反映不及时、不准确或瞒报的,发现一起扣20分。
5.对市局的专题约稿、所需的临时性情况说明、材料数据未按时上报的,滞报一天扣3分。
6.上报信息虽被采用,但反映问题失实,造成不良影响的每条扣减30分。
(四)信息报送方式
报送市局的信息或其他资料,除特别要求外,需经单位负责人审阅后,通过NOTES系统以电子文档进行传递,并注明作者,便于市局进行统计考核和发放稿酬。对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信息市局不予采编。
(五)考核基数
根据信息采用情况分组进行考核。各组的信息基准分数分别为:甲组160分,乙组120分,在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基本分占40分。
六、评比方式
根据信息采用情况,由市局对达到信息考核基准分、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信息工作不力,未达到信息考核基准分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
七、奖励方式
凡被市局以上机关采用的信息,对其作者按以下标准奖励:
(一)市局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5元。
(二)XX市委、市政府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20元。
(三)青岛市局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50元。
(四)省国税局或青岛市委、市政府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100元。
(五)总局或省委、省政府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200元。
(六)中办、国办每采用1篇(条)信息,奖励400元。
(七)各类信息凡是被市局和上级领导批示的,每篇加倍奖励;同一篇信息被上级机关多头采用和批示的,按最高采用和批示层次计发稿酬。
八、考核方式
信息工作由市局办公室统一组织管理,负责对各单位提报的税务信息进行整理、编发、统计、考核,按季通报信息采用数量和得分情况,按季度考核。凡信息单项考核达到规定分值的,在目标管理考核中得满分;未达到规定分值的,在目标管理考核中折算扣分。折算公式:
目标管理考核信息总分值
扣减分值= X(考核基数-实际得分)
信息考核基数
九、本《办法》由XX市国家税务局办公室负责解释。
十、本办法自XX年X月X日起执行。原《XX市国家税务局信息工作考核办法》(X国税办[XX]4号)执行至XX年X月X日。